教学系统设计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课件正式版PPT文档

为学生进行实质思考赢得时间。
用比照来创设; 用质疑来创设; 用类比来创设等。
2、围绕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引导 设计课堂,把握新课堂教学的根本风格
〔1〕引导自主学习
用我喜欢的方式去学习
学习目标自我确定
学习结果自我反响
坚持几个不讲:能自学的不讲,通过操作能理 解的不讲,没独立思考之前不讲,能互助解 决的不讲。
预设的学习材料更具有开放性,棋子可以叠起来,可以拼起来,可以排起来,有了厚度、大小、长短、 个数等思维素材,给学生提供
通过动手操作来创设; 了更多的思考元素,探究空间更大。
为学生进行实质思考赢得时间。
揭示认知冲突来创设; 一次超乎平常的观察,一个小小的数学故事,给数学知识一下子染上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诱人的探究魅力。
小明 小红 小强
第一次 63 82 96
第二次 84 78 81
第三次 90 81 66
4、设计亮点,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学习方式改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 识、开展能力和培养创新三者水乳交融, 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例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
设计真实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的定向 三、新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几个 根本要素 四、课堂教学设计赏析
一、教学设计的内容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是以传播论、学习理 论和教学理论为根底,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 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正确解决方 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 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 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 的过程。
用比照来创设; 用质疑来创设; 用类比来创设等。
2、围绕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引导 设计课堂,把握新课堂教学的根本风格
〔1〕引导自主学习
用我喜欢的方式去学习
学习目标自我确定
学习结果自我反响
坚持几个不讲:能自学的不讲,通过操作能理 解的不讲,没独立思考之前不讲,能互助解 决的不讲。
预设的学习材料更具有开放性,棋子可以叠起来,可以拼起来,可以排起来,有了厚度、大小、长短、 个数等思维素材,给学生提供
通过动手操作来创设; 了更多的思考元素,探究空间更大。
为学生进行实质思考赢得时间。
揭示认知冲突来创设; 一次超乎平常的观察,一个小小的数学故事,给数学知识一下子染上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诱人的探究魅力。
小明 小红 小强
第一次 63 82 96
第二次 84 78 81
第三次 90 81 66
4、设计亮点,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学习方式改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 识、开展能力和培养创新三者水乳交融, 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例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
设计真实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的定向 三、新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几个 根本要素 四、课堂教学设计赏析
一、教学设计的内容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是以传播论、学习理 论和教学理论为根底,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 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正确解决方 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 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 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 的过程。
《教学设计模板》课件

设计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目标
学习活动方式
明确学习活动的目的和预期结果,确 保活动与课程目标一致。
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 的学习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等。
学习活动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 的学习内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适 用性。
设计课堂互动
互动方式选择
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氛围,选择 合适的互动方式,如提问、小组
教学进度调整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 质量。
个性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根据实践环节的目标和学生需求 ,选择合适的实践内容,确保内
容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实践环节指导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指导,包 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确保
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践任务。
05
教学评估与反馈
收集教学反馈
课堂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 参与度和反应,了解学 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
教学效果。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调查,收集学 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和教学效果的意见和
02
教学设计流程
分析学习者
学习者特征分析
了解学习者的年龄、知识背景、 技能水平、学习风格和兴趣等, 以便为他们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 方式。
学习需求分析
明确学习者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知识目标
确定学习者应掌握的事实、概念和原理等。
技能目标
确定学习者应具备的操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批 判性思维能力等。
讨论、案例分析等。
互动时间安排
合理安排互动时间,确保学生有足 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同时避 免时间过长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教学设计PPT

教学设计:理论 与实践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CONTENTS
0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03 教学设计与教育效果分析
02 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教学设计应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 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个性教学设计
THANK YOU
汇报人:xxx 20xx.xx.xx
•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
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
理论与实践 实际操作
《教学设计的实践 方法》是教师提升 教学能力的重要参
考。
学习兴趣和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反馈与改进
个性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教育效果 分析
教学设计与教育效果分析
理论教学设计 理论教学设计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通过讲解、示范 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通过实验、实习、项目等 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CONTENTS
0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03 教学设计与教育效果分析
02 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教学设计应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 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个性教学设计
THANK YOU
汇报人:xxx 20xx.xx.xx
•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
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
理论与实践 实际操作
《教学设计的实践 方法》是教师提升 教学能力的重要参
考。
学习兴趣和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反馈与改进
个性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教育效果 分析
教学设计与教育效果分析
理论教学设计 理论教学设计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通过讲解、示范 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通过实验、实习、项目等 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教学的设计的过程-PPT课件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 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 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 景”、“学习资源”、“学习策略”、“认知工具”、 “管理和帮助”而展开。问题、案例、项目、分歧的 提出基于对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和学习内容的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
5.学习情景设计 建构性的学习情景有三个要素:
学习情景的上下文或背景。描述问题产生的背景,有 利于控制、定义问题。 学习情景的表述及模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的、 富有挑战性的上下文背景。 学习情景的操作空间。为学习者提供感知真实问题所 需要的工具、符号等。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
6.学习资源设计
在教学系统设计时,须详细考虑学生解决这个问题需 要查阅哪些信息资料、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最好 能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或使用现有的资源管理系统), 并提供正确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即进行学习资源设 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
7.提供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 设备(Derry,1990)。在现代学习环境中,主要是指与 通信网络相结合的广义上的计算机工具,用于帮助和 促进认知过程,学习者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信息与资源 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也可用来表征
以“教”为主教学设计过程
4.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培 训机构有计划安排的、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 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分析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起始能 力转变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及对其上 下、左右的知识结构关系进行详细剖析的过程。主要 包括选择与组织单元、确定单元学习目标、确定任务 类别和分析任务以及评价所选内容等步骤。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ppt课件

5
三、系统设计思路
(二)模拟折叠纸盒立体成型过程:用时间传感器 节点设置一个时间轴,用变化方位的动态节点控制 体板的旋转,再通过节点将2者结合起来,使体板按 顺序折叠成型。见图二。
6
三、系统设计思路
(三)结构的参数化设计:由于不同物品对包装纸盒的尺寸要 求不一,所以每次改变尺寸都需要重新制作图纸,而采用参数 化设计,可以只用只做一次图纸,通过输入尺寸,控制纸盒大 小。 (四)模拟折叠纸盒的运行结果:运行纸盒的虚拟设计系统, 输入纸盒尺寸,设计系统即显示用户所需尺寸的折叠纸盒,然 后通过控制纸盒旋转成型。见图三。
3
二、系统功能及特点
(一)便于操作的实时三维修改; (二)可视化材料编辑功能; (三)三维立体文件输出功能;
4
三、系统设计思路
(一)结构设计:可以一改传统的平面设计方式, 而用立体结构来表示纸盒的每一块体板,见图1,将 纸板厚度表现在盒型的平面结构中,更真实地反应 纸盒的设计尺寸、成型过程和展示效果。同时,利 用参数化设计,通过技术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交互。
9
Thanks all!来自107三、系统设计思路
(四)模拟折叠纸盒的运行结果:运行纸盒的虚拟设计系统, 输入纸盒尺寸,设计系统即显示用户所需尺寸的折叠纸盒,然 后通过控制纸盒旋转成型。见图三。
8
四、系统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
(一)发展课堂教学,在信息展示方式上打破时间与空间 的限制。 (二)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 (三)节省大量教学成本 (四)促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WINFUND TECHNOLOGY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1
目录
一.合作背景与意义
二.系统功能及特点
三.系统设计思路 四.系统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
三、系统设计思路
(二)模拟折叠纸盒立体成型过程:用时间传感器 节点设置一个时间轴,用变化方位的动态节点控制 体板的旋转,再通过节点将2者结合起来,使体板按 顺序折叠成型。见图二。
6
三、系统设计思路
(三)结构的参数化设计:由于不同物品对包装纸盒的尺寸要 求不一,所以每次改变尺寸都需要重新制作图纸,而采用参数 化设计,可以只用只做一次图纸,通过输入尺寸,控制纸盒大 小。 (四)模拟折叠纸盒的运行结果:运行纸盒的虚拟设计系统, 输入纸盒尺寸,设计系统即显示用户所需尺寸的折叠纸盒,然 后通过控制纸盒旋转成型。见图三。
3
二、系统功能及特点
(一)便于操作的实时三维修改; (二)可视化材料编辑功能; (三)三维立体文件输出功能;
4
三、系统设计思路
(一)结构设计:可以一改传统的平面设计方式, 而用立体结构来表示纸盒的每一块体板,见图1,将 纸板厚度表现在盒型的平面结构中,更真实地反应 纸盒的设计尺寸、成型过程和展示效果。同时,利 用参数化设计,通过技术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交互。
9
Thanks all!来自107三、系统设计思路
(四)模拟折叠纸盒的运行结果:运行纸盒的虚拟设计系统, 输入纸盒尺寸,设计系统即显示用户所需尺寸的折叠纸盒,然 后通过控制纸盒旋转成型。见图三。
8
四、系统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
(一)发展课堂教学,在信息展示方式上打破时间与空间 的限制。 (二)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 (三)节省大量教学成本 (四)促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WINFUND TECHNOLOGY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1
目录
一.合作背景与意义
二.系统功能及特点
三.系统设计思路 四.系统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 第六章 教学目标的陈述 课件

1、可观察的行为 2.行为发生的条件 3.可接受的行为标准
7
行为目标
1、可观察的行为
行为目标要用可以观察的行为来表述教学目标。 在目标表述时要避免使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 而应该使用行为动词。使用行为动词可以使我们很 容易的观察到目标行为是否实现以及何时实现。
有学者(朱敬先,1987)对布鲁姆三个领域的 教学目标都选用了明确的行为动词。
18
教学目标的陈述
1. 心态性目标 2. 行为目标 3. 相结合目标 4. 表现性目标
19
表现性目标
心理学家艾纳斯提出了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要求教师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 而不必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
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一个表现性目标可以这样陈述: “学生能认真观看学校组织的反映爱国主义的影片,并在 小组会上谈自己的观后感”
14
教学目标的陈述
1. 心态性目标 2. 行为目标 3. 相结合目标 4. 表现性目标
15
相结合目标
心理家格伦兰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法,即采用描述内在 心理过程与外显行为表现相结合的方法来陈述目标,我们把 它称为结合性目标。
用结合性目标的方式陈述,既要明确陈述记忆、理解、 创造、欣赏、热爱、尊重等内在的心理变化,又要列举反映 这些内在变化的若干行为样例.
10
行为目标
3.可接受的行为标准
行为标准是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通过对行为 标准作出具体描述使行为目标具有可测量的特点。标准的表述 一般与“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如何”、“完整性怎样”、 “要多少时间”、“质量要求如何”等问题有关。
主要的表述方式:
(1)正确的次序。如“将水的净化过程的六个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 (2)正确的百分比或程度,一般要在80%以上。 (3)精确度,如误差在多少之内。 (4)在多少时间内,如“8分钟内装好调好零件、并操作万用表”。
7
行为目标
1、可观察的行为
行为目标要用可以观察的行为来表述教学目标。 在目标表述时要避免使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 而应该使用行为动词。使用行为动词可以使我们很 容易的观察到目标行为是否实现以及何时实现。
有学者(朱敬先,1987)对布鲁姆三个领域的 教学目标都选用了明确的行为动词。
18
教学目标的陈述
1. 心态性目标 2. 行为目标 3. 相结合目标 4. 表现性目标
19
表现性目标
心理学家艾纳斯提出了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要求教师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 而不必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
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一个表现性目标可以这样陈述: “学生能认真观看学校组织的反映爱国主义的影片,并在 小组会上谈自己的观后感”
14
教学目标的陈述
1. 心态性目标 2. 行为目标 3. 相结合目标 4. 表现性目标
15
相结合目标
心理家格伦兰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法,即采用描述内在 心理过程与外显行为表现相结合的方法来陈述目标,我们把 它称为结合性目标。
用结合性目标的方式陈述,既要明确陈述记忆、理解、 创造、欣赏、热爱、尊重等内在的心理变化,又要列举反映 这些内在变化的若干行为样例.
10
行为目标
3.可接受的行为标准
行为标准是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通过对行为 标准作出具体描述使行为目标具有可测量的特点。标准的表述 一般与“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如何”、“完整性怎样”、 “要多少时间”、“质量要求如何”等问题有关。
主要的表述方式:
(1)正确的次序。如“将水的净化过程的六个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 (2)正确的百分比或程度,一般要在80%以上。 (3)精确度,如误差在多少之内。 (4)在多少时间内,如“8分钟内装好调好零件、并操作万用表”。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课件

系统可维护性提升
模块化设计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降低系 统的耦合度,便于代码的修改、 扩展系统 架构、模块功能、接口定义等信 息,方便后期维护和升级。
自动化测试
建立自动化测试体系,对系统进 行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案例一:学生选课系统UML模型
索引优化
为了提高查询效率,对数据库表进行索引优化,确保数据检索的 快速准确。
界面模型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 交互设计 响应式设计
学生信息管理
学生信息录入
支持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包括姓名、学号、 性别、出生日期等。
学生信息查询
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如按学号、姓名、班级 等进行查询。
学生信息修改
允许管理员对学生信息进行修改,如姓名、 学号等。
总结词
描述学生选课系统的功能和流程,使用 UML图展示系统的类、接口、用例等。
VS
详细描述
学生选课系统是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一个 重要的子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课 程查询、选课、退课等。通过UML模型, 可以清晰地展示系统的类、接口、用例等, 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
案例二:教师排课系统UML模型
课程信息查询
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如按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等进行查询。
课程信息删除
在特定情况下,如课程停开或调整, 管理员可以删除课程信息。
04
成绩信息管理
学生成绩录入
。
学生成绩修改
学生成绩查询 学生成绩删除
系统性能优化
01
02
数据库优化
负载均衡
03 缓存策略
系统安全性增强
用户身份验证 数据加密 安全审计
2
未来趋势
教务管理系统PPT课件

必填
选 课程编号 查阅向导 6
必填课Leabharlann 信学号查阅向导 9
必填
息
表
的 逻 辑 结 构
返回
21
返回
22
3. 查询的设计
3.1 选择查询的设计
查询各种基本信息,及其及格或不及 格的成绩
3.2 统计查询的设计
如查询班级平均分,低于或高于某一 分数的成绩信息,各职称段的教师人 数等
复杂计算查询:如查找平均分低于班 级平均分的学生信息
返回
36
5. 窗体的设计
创建主/子信息统计窗体 (只读)
设计教师档案和授课统计窗体,该窗体可以 统计各院系教师人数、各职称教师人数,显 示教师基本信息报表、教师课时报表。
设计学生基本信息和成绩的统计窗体,该窗 体可以按课程性质等统计学生的学分总数, 显示学生成绩统计报表、学生基本信息报表
创建信息修改窗体 只需要少许修改输入式窗体即可
返回
92
返回
93
返回
94
返回
95
9. 系统的欢迎主界面(可选)
返回
96
10. 系统的启动
设置“工具”菜单中的“启动”
返回
97
返回
98
小结
本章介绍了一个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 这个实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通过这个实例, 可以了解到使用Access2003开发、设计数据库 系统软件的流程。
选课信息统计报表
返回
55
返回
56
返回
57
返回
58
返回
59
返回
60
返回
61
返回
62
返回
63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