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原理1
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宣传材料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原理
• 冲击波是一种机械波, 具有光学声学力学特 性。冲击波从水传播到软组织时, 衰减很少, 当遇到结石时, 因密度变化引起速度变化, 因而在结石表面产生很大阻抗, 导致结石表 面及内部产生应力作用, 使结石破碎, 这就 是体外冲击波安全有效碎石的原因。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原理
我院HK-V型B超、X线双定位体外碎石 机
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
•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利用体外 产生的冲击波聚焦, 击碎体内的结石, 使结 石粉碎随尿液排除体外。是20世纪医学界 重大发明, 被誉为当代三大医疗新技术( CT,MRT,ESWL)之一。1985年我国开始 临床使用, 由于ESWL具有创伤小、并发症 少、无麻醉等优点, 目前已被公认为治疗尿 路结石的首选方法。
结石定位
• X线定位直观性强, 易于掌握及定位跟踪, 因 95%结石为含钙性结石, 所以X线定位可以 满足绝大多数碎石病例需要。B超优点是可 以查到阴性结石, 无辐射, 但对输尿管结石 定位困难。B超联合X线可以取长补短。
八. 碎石前请做以下准备
• 1. 治疗前晚服缓泻剂(蓖麻油20ml或电解 质散1盒), 减少肠道积气。减少牛奶, 豆浆, 糖类食物摄入, 治疗日早晨禁饮食。
四. 体外冲击波碎石禁忌症
• 1..全身状况差,重要脏器严重病变: 包括严
重内科疾病(心,肺,肝,肾等脏器障碍,严重 高血压,心律紊乱者)。 • 5.带心脏起搏器者。 • 6. 妊娠等。
五.体外碎石适应症
• 除禁忌症外尿路结 石均可以体外碎石 。
气短, 咳血便血等不良反应, 请及时与医生 联系或及时就诊。
结石的诊断
推荐: B超、尿路平片、静脉肾盂造影。 可选择: CT、CTU、MRU。 血液分析、尿液分析、结石分析。
体外震波碎石PPT课件

④ 手术残留或术后复发的肾结石优先用;
⑤ 感染性肾结石需控制感染后进行;
⑥ 补充:1结石直径>3cm,疏松;2多发,
集中;3驼背、脊柱畸形,手术难度大的
肾结石。
9
(三)、Eswl禁忌症
❖ 1、狭窄; ❖ 2、患肾无功能; ❖ 3、体型过胖; ❖ 4、肾盂原性囊肿内结石、颈口狭小; ❖ 5、有心、肝、肺、肾器质性病变或功能不良、
难坚持碎石体位者; ❖ 6、阴性结石或过小、阴影过淡
10
11
12
13
14
15
碎石效果(一)Βιβλιοθήκη 16碎石效果(二)
17
碎石效果(三)
术前KUB
术后KUB
18
(四)Eswl术后并发症
❖血尿:血尿为100%,淡红色血尿一般可自
行消失。
❖皮肤瘀点 ❖肾区痛 ❖石街
Eswl后一般2年多会复发。
19
二碎石与人体
Eswl因为水囊中水的密度与人体组织及器官的 密度相似,因此能量从水中传致组织时没有 能量转换(无阻抗),为此我们认为Eswl对 人体无伤害,而结石则密度不同,因此被击 碎。
8
(二)、Eswl的适应症为:
① 先决条件是结石之下尿路无狭窄、无梗阻;
② 患者肾功能不应太差;
③ 单个肾盂、肾盏结石、直径在2cm以下;
27
谢谢
28
2. 用纱布过滤尿液,收集结石碎渣作成份分析。 3. 定时摄腹部平片观察结石排出情况。 4. 若需再次治疗,间隔时间不少于7日。
25
(六)、结石的预防
❖ 1、一般性预防措施: ① 成人结石患者宜少吃乳制品,多吃低钙饮食。 ② 结石多发地区小儿,增加营养,适当补充鱼肝油、钙片。 ③ 凡有尿石史的患者,多饮水,尿量维持在1500~2000ml以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原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原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一种以冲击波能量破碎结石的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尿路结石等疾病。
其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震波传导:体外冲击波通过应用器将机械能转化为冲击波能量,然后将能量传导到体内。
器械上的负压冲击波产生器产生高压气体冲击波并将其传输到特定的处理点。
2. 穿透力:冲击波碎石治疗器械产生的冲击波具有较高的能量和穿透力。
冲击波能够穿透皮肤、腹壁、肠道等组织,将其转化为结石内部的机械能。
3. 能量传递:冲击波能量传递到结石上时,会产生高度的动能和压力,从而产生局部瞬时性压力梯度。
这种压力梯度会导致结石发生内部裂纹和断裂。
4. 破碎效果:冲击波能够将结石内的较大颗粒直接破碎,或者引起结石内部的微小裂缝,并通过连续多次冲击使其完全破碎。
5. 清除排出:经过碎石处理后,结石碎片会变得较小,容易通过尿路系统自然排出。
总的来说,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原理是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冲击波能量,利用冲击波的穿透力和能量传递,将结石破碎为较小的碎片,最终达到排石的效果。
体外冲击波原理及作用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原理是通过将液电、压电、超声和电磁波等能量汇聚到一个焦点上,打击结石,从而实现不开刀治疗肾结石和其它结石的目的。
具体来说,冲击波碎石机主要是通过高压电、大电流、瞬间直流电等产生高能冲击波,再利用特殊的反射体将冲击波聚焦在结石上发挥作用。
由于冲击波在机体正常组织和结石中传播时阻抗不同,在遇到结石时能够产生一定的压力,对结石进行破坏,而在其离开结石的时候,因为阻抗不同又会反转至结石产生拉力。
通过这种反复的轰击,使解释表面逐渐剥脱破碎,将机体不能自行排出的大结石破碎为能够自行排出的小碎块或粉末而排出体外达到治疗效果。
体外冲击波碎石几乎用于治疗全部的肾结石和其他一些类型的结石,也包括非常复杂的鹿角形肾结石。
然而,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的不断应用,也发现了它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它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像常见的有肾被膜下的血肿、肾破裂、肾萎缩、输尿管石街的形成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sun)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是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体内的结石使之粉碎,继而将其排出体外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方法。
由于ESWL属多尼尔公司的专有用词,目前国际上已通用Shockwave Lithotripsy (SWL)。
一、冲击波碎石设备与原理(一)冲击波碎石机设备的主要部件:冲击波碎石机的核心部件是冲击波源和定位系统。
1.冲击波源:冲击波波源产生聚焦冲击波。
商品化冲击波源共有三种:液电式、电磁式和压电式。
液电式波源是利用水中放电原理产生冲击波,由电能直接转变成机械能;液电式冲击波源原理简单,实现容易,爆发力强,冲击波形成充分,较易导致结石的破碎。
缺点是:①焦点易发生漂移;②冲击波的各波之间的均一性差;③在SWL过程中,随着电极间隙逐渐扩大,明显影响焦区的几何形状。
电磁式波源是电能先转变成磁能,再从磁能转化成冲击波;其优点是①冲击波的焦点不会发生漂移,对器官和组织损伤较轻;②冲击波源的工作寿命大为提高,无更换电极之烦。
电磁式冲击波的能量介于液电式和压电式之间。
该波源的损耗成本相对降低,操作及维护更为方便。
压电式波源是将压电元件置于一特定曲面,聚焦冲击波,达到碎石的目的。
此波源能量及焦点控制是最为理想的、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皮肤入射点的能量密度极低,很少引起痛感或不适。
缺点是能量较低,因而碎石效率较低,临床复震率较高。
2.定位系统:通过影像技术将结石定位于冲击波的焦区。
定位系统包括X光定位、B超定位和X光/B超双定位。
X光定位系统的最大优点是能够透视整个泌尿系统的含钙结石,其定位和跟踪方法易于掌握。
缺点是潜在的X光辐射性损伤,不能定位X 光透光性结石。
B超定位的最大优点是可检测出“阴性”尿结石,可以全程实时监控,而且无X光辐射性损伤。
但由于超声诊断技术较难掌握,泌尿外科医师熟悉和掌握B超二维图像的切割方法通常需要一个过程。
体外碎石原理

体外碎石原理
体外碎石原理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常用于肾结石或胆结石的治疗。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机械震荡的力量将结石分解为较小的碎片,以便更容易排出体外。
体外碎石通常使用高能量的冲击波来击碎结石。
冲击波通过皮肤和组织传导至结石部位,使结石发生共振,从而导致结石的破碎。
冲击波的强度、频率和数量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和组织类型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躺在治疗床上,而结石的位置则通过超声波或X射线进行定位。
医生会根据结石的位置和大
小选择适当的治疗参数,然后将治疗头或探头放置在患者身上,以进行治疗。
在冲击波的作用下,结石开始分解成碎片,并随后被渐渐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疼痛或不适,但这通常是可以忍受的。
治疗过程可能需要多次进行才能完全清除结石。
体外碎石具有许多优点,例如非侵入性、安全性高、恢复时间短等。
然而,它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适,如刺激腰部或下腹部的疼痛、血尿、尿道狭窄等。
因此,在进行体外碎石治疗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情况并权衡利弊。
总的来说,体外碎石是一种有效治疗结石的方法,但具体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还取决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结石特点。
所以,对
于患有结石的人来说,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非常重要。
体外震波碎石原理

体外震波碎石原理
体外震波碎石原理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振动碎石器将结石或者结晶体碎石成小颗粒,进而清除尿路结石的方法。
其原理主要涉及超声波的振动效应、穿透力和碎石能力。
首先,超声波的振动效应是体外震波碎石的基础。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产生交变的压力波,这种交变的压力波会使介质中的分子发生振动。
当超声波频率达到一定数值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使分子分离开来,形成小爆炸,从而产生微小的坚果麻石颗粒。
超声波的高频振动效应对结石有较强的打击能力,可以有效地将结石震碎。
其次,超声波的穿透力是体外震波碎石的关键。
超声波的穿透力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穿透力越强。
体外震波碎石器通过超声波震动结石,直接作用结石的表面,产生冲击力。
当超声波振动能量足够大时,可以将结石层层剥离,使其破碎成小颗粒,更容易排出体外。
最后,超声波的碎石能力是体外震波碎石的关键。
碎石能力取决于超声波的功率密度和聚焦效果。
超声波的功率密度越大,碎石效果越好。
同时,超声波在发射时可以通过聚焦技术进行集中,从而使超声波在结石上的作用更强,碎石效果更明显。
综上所述,体外震波碎石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振动效应、穿透力和碎石能力,通
过产生超声波的高频震动,直接作用于结石表面,从而将结石震碎为小颗粒,以清除尿路结石。
这种技术通过非侵入性的方法,避免了传统手术的一些风险和不适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体验。
然而,体外震波碎石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结石,不同类型的结石对超声波有不同的敏感程度,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间隔时间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间隔时间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用来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对于这篇关于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间隔时间的长文,引言部分可以包含以下内容:概述: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治疗尿路结石的方法。
它通过利用高能量冲击波将体外产生的能量传递到人体内部,破坏和溶解尿路结石,从而达到无需手术切割的治疗效果。
然而,在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时,间隔时间的选择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中,间隔时间指的是两次冲击波碎石治疗之间的时间间隔。
这个时间间隔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因此,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们一直在探索和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间隔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希望能够找到最佳的间隔时间选择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本文将着重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间隔时间的概念和原理,分析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间隔时间的因素,并讨论其临床应用和发展前景。
通过深入探讨这一话题,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中做出合理的间隔时间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接下来,我们将在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定义和原理。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进行介绍。
下面是对文章结构部分内容的编写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阐述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间隔时间。
具体结构如下: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体外冲击波碎石的背景和重要性,指出了体外冲击波碎石作为一种常见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在泌尿系统结石病例中得到广泛应用。
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说明将从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定义和原理入手,探讨影响其间隔时间的因素,并展望其临床应用和发展前景。
正文部分(Main Body)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来论述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相关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冲击波碎石原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利用冲击波在组织和结石两种声阻抗不同的传播介质的界面产生压应力(结石前界面)和拉应力(结石后界面),使结石从表面逐渐剥脱破碎,将不能自行排出的大结石破碎成能够自行排出的碎块,然后随尿液通过泌尿系的管腔系统排出体外的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方法。
冲击波的发生是通过高压电、大电流、瞬间直流放电来实现的。
瞬间放电时放电通道急剧膨胀在水介质中形成的压力脉搏冲称为冲击波,利用特殊的反射体将冲击波聚焦,可使焦点处的能量增大200~300倍,将结石置于该处便可达到击碎结石的目的。
目前所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都附有X线或超声定位装置,通过移动病人可达到定位的目的。
冲击波的传播特性接近于声波,各种不同介质由于其密度不同,声阻抗有很大差异。
水的声阻抗比空气大的多,所以水中的冲击波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几乎完全反射。
人体组织含水量较多,声阻抗接近于水,所以水中冲击波传入人体时几乎没有反射,能量损耗少,这就是为什么体外冲击波碎石时人体需完全浸泡于水中或利用水囊作为传播介质的道理,这样既可以减少能量损耗,也避免了冲击波在通过人体与空气界面时对人体的损伤。
由于结石的声阻抗为水的5~10倍,所以冲击波在组织与结石界面也会有反射,同时由于声阻抗不同产生应力使结石裂碎。
体外震波碎石机的主要类型,按体外冲击波发生器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①液电冲击波;
②电磁冲击波,应用电磁脉冲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碎石;
③压电冲击波,是利用反压电效应的原理碎石。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病人选择综合欧美各国的报告,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病人需
要具备下列条件:①自愿申请的胆石病人;②有胆道病症状或胆绞痛发作历史;
③胆囊内有l~3枚胆结石,最大径在20~30毫米;④口服胆囊造影胆囊功能正常;⑤结石无钙化;⑥在冲击波径路中无囊肿、动脉瘤、肠或肺组织;⑦无胆道梗阻、胆囊炎、胰腺炎和明显肝病;⑧无出血性疾病,无胃或十二指肠溃疡;⑨未妊娠;⑩无起搏器及重度心率不齐。
自从我国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问世以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 SWL)的发展已走过了近13年的历程。
ESWL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可免去麻醉,定位方便,损伤小,见效快,减少了患者的恐惧和疼痛。
一、原理:
单脉冲击波碎石原理:冲击波是一种在空气中或水中的一小空间内能量突然释放而产生的高能量压力波。
碎石机内部是在一个半椭球反射体内水下快速高压火花放电产生冲击波,经反射体聚焦并通过水进行传播。
这一高能量冲击波以超音速速度通过机体组织(其密度与水相近,因而声阻抗也相近)而很少衰减。
在焦点部位瞬间释放出高能量冲击波的机械应力,对结石进行冲击,这一应力超过了结石的抗拉强度而将结石粉碎,再经冲击波多次冲击的积累,将结石逐步粉碎成砂粒。
复式脉冲冲击波碎石是将重复脉冲技术应用于液中放电,利用特定延时下的二次冲击波,使空化过程中空化气泡簇集中定向崩解,从而完成结石高效粉碎过程,这一技术发展了液电冲击波碎石技术的理论,提高了碎石效率。
二、适应症:
1、肾盏、肾孟结石(结石直径<3cm )。
2、膀胱结石(直径<2.5 cm )。
3、输导管上、下段结石(肾无积水、肾排泄分泌功能好)。
三、禁忌症:
患有以下族病者禁忌碎石。
1、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2、急性感染性疾病。
3、活动性肺结核,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4、凝血机制障碍。
5、肾功能衰竭,病史较长,或含水草酸钙及胱氨酸的结石。
四、术前准备:
1、作血手术常规、尿常规检查。
2、心电图、测电压、心肺****。
3、 B超、腹平片、静脉肾孟造影。
五、并发症:
1、肾绞痛:大约30%有肾绞痛,多见于结石较大患者。
2、血尿:大多数患者有肉眼血尿,发生于术后第一、二次小便,不用处理可自行停止。
3、血丝痰:发生在少数肾上盏结石。
4、输尿管石阶形成:多见于结石较大时,因较多碎石粒阻塞输尿管所致。
B型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
【摘要】利用B型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工作原理及1248例碎石治疗的临床结果验证,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设计良好,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碎石成功率达95%,深受广大医院及患者的欢迎。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B超定位系统;临床应用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从20世纪80年代末问世迄今的20多年中,无论是机型设备的研制开发和技术更新,以及临床应用,不仅有了重大变革,而且发展迅速,给众多结石患者带来了福音。
1 碎石机的工作原理
我院采用北京索迪公司研制的SD9600-D型液电式B超定位碎石机。
它的工作原理包括两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即粉碎结石的核心技术――液电冲击波源和确定人体内结石位置的定位系统。
液电冲击波源是在一个放电电极间隙位于一个金属半椭球型反射体内(第一焦点处),由电能通过液体中火花放电的方式转化为热、光、力、声等能,再反射汇聚至第二焦点处(结石位置),使其能量密度及压力幅值大于反射体处的压力值。
因为它在体外碎石术中只是利用它的力学效应――冲击波,因此所产生的冲击波必须要携带足够的强度极限,要在合适的介质中传播(该机采用水囊效应),耦合进入人体时衰减程度要小,并要有良好
的方向聚焦点,以能够连续不断产生较稳定的冲击波压力脉冲,实现对人体组织及脏器无损害或较小损害。
我院采用CTS-280型B型超声仪进行结石患者的辅助检查、诊断和定位。
2 临床应用结果
有1248例结石患者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了泌尿系结石的治疗。
其中,肾结石20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80例,输尿管中段结石21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412例,膀胱结石33例,尿道结石3例。
结石平均规格20~25mm。
患者年龄为16~84岁。
单次碎石治疗冲击波发射次数1500~2500次,工作电压9~15kV。
全部碎石操作中均未做麻醉处理。
使用CTS-280型B超显像仪进行患者结合部位的检查及定位。
探头频率
3.5MHz。
当确定结石位置后,根据B超屏幕显示的结石位置,设定连接装置上的滑动标尺,将探头与冲击波治疗头连接固定,使反射体的第二焦点与体内结石位置吻合,即可进疗碎石治疗。
对肾结石及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常取仰卧位,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及膀胱结石常取俯卧位,以方便定位及碎石治疗。
1248例结石患者全部应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成功率达95%。
其中有70%经一次碎石成功,30%经2~3次碎石。
每次结石定位时间5~
10min;碎石时间30~50min。
碎石后,3个月内结石排尽率为75%,有少数患者出现血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是当代医疗新设备,配用B超机作结石定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可使医患免受X线的辐射伤害。
在新型的碎石机设备上,冲击波治疗头可置于病人体位的下方,B超探头与碎石机的连接采用带标尺的组合对接装置连接,可以方便灵活地旋转与运动,便于精确探索结石,并且一旦找到结石,很容易调整到其聚焦点上,对碎石治疗全过程进行动态观察,在泌尿系结石临床
治疗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
同时,机器设备成本低,治疗效果好,使广大结石患者既减少医疗费用,又免于实施外科手术的痛苦及并发病的发生。
因此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值得不断改进提高,推广普及,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