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知识点精选

合集下载

朝花夕拾主要考点和内容

朝花夕拾主要考点和内容

朝花夕拾主要考点和内容如下是有关朝花夕拾的主要考点和内容:一.朝花夕拾的主要考点(一)分篇简介(1)《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3)《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4)《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5)《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7)《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琐记》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描写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9)《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10)《范爱农》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二)人物介绍《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以及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1、保姆: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朝花夕拾》鲁迅 名著阅读知识点及考题考点汇总 (带答案)

《朝花夕拾》鲁迅 名著阅读知识点及考题考点汇总 (带答案)

《朝花夕拾》鲁迅名著阅读知识点及考题考点汇总(带答案)《朝花夕拾》鲁迅知识点1、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1936年),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主要作品有《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朝花夕拾》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2、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具体生动地显示了当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作品以优美的语言、深沉热烈的感情回忆了作者从儿时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生活片段,侧面描绘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景象。

作者在追怀旧事,回忆保姆、父亲、老师和朋友的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全书包括10篇章:⑴《狗·猫·鼠》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并用“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⑵《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刻画了一位粗俗、好事,但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保姆形象,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⑶《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知识点总结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知识点总结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知识点总结❖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0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

❖创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尽管生活艰苦,仍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

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知识清单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朝花夕拾重点知识点归纳

朝花夕拾重点知识点归纳

朝花夕拾重点知识点归纳一、社会现象的描写1.离婚、死亡和人性的贪婪:《狂人日记》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离婚、死亡和人性的丑陋面。

2.足球的兴起影响社会:《足球比赛》讲述了曾任教练的鲁迅先生参观足球比赛时的观察和感悟,揭示了足球运动对社会的影响。

3.民众文学运动:《边城》讲述了一个农村青年的悲剧遭遇和内心世界的挣扎,反映了鲁迅对农村知识分子状况的尖锐批判。

4.社会地位的反思:《阿长与他的村子》通过主人公阿长的生活经历,探讨了社会地位对个体价值的压迫和影响。

5.同情农民的悲剧遭遇:《孔乙己》和《祝福》通过对农民的描述,揭示了社会对农民的压迫和他们在困境中展现的人性之美。

二、人性的探讨1.人性的贪婪和冷漠:《风筝》通过描写无私的儿童和冷漠的成人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人性的贪婪与冷漠。

2.贫穷与真实:《现代广告学》讲述了一个孤儿的故事,揭示了现实社会中贫穷对个体的毁灭性影响。

3.孩子的天真和纯真:《药》揭示了社会对孩子的残酷,通过描写一个被恶劣环境腐蚀的孩子,并以药为象征,探讨了人性的善良与恶意。

三、鲁迅的思想和风格1.怀疑权威:鲁迅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思想,在《朝花夕拾》中多次表达了对权威和教条思维的批判。

2.写实主义的风格:鲁迅的作品以真实和生动描绘社会现象为特点,他对社会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揭示都体现了写实主义的风格。

3.批判和讽刺的手法:鲁迅通过讽刺、揭露社会矛盾和对人性的批判,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维。

四、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警示1.对传统封建礼教的批判:《伤逝》讲述了一个女子的被逼堕胎的故事,对封建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压迫提出了质疑。

2.对道德沦丧的现象的警示:《二十四孝图》通过对古代儿女孝道的讽刺,展示了当时社会对传统道德的颠倒和侵蚀。

5.对知识分子的期望:《红土地》讲述了一个留学归国人员在农村发展的故事,表达了对知识分子改变现实的期望。

以上是对《朝花夕拾》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朝花夕拾中考知识点大全

朝花夕拾中考知识点大全

朝花夕拾中考知识点大全一、语文知识点1.词语辨析:在朝花夕拾这本书中,有很多词语需要进行辨析。

比如,我们需要区分“草房子”和“草屋子”的意思,还需要理解“朝花”和“夕拾”的具体含义。

2.文言文阅读:朝花夕拾是一本文言文的作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对于阅读这篇文章非常重要。

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修辞手法。

3.修辞手法:在朝花夕拾中,鲁迅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等。

理解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内涵和情感。

二、数学知识点1.计算题:朝花夕拾中考试可能会出现一些数学计算题,如计算面积、周长等。

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2.数据分析:在朝花夕拾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与数据相关的问题,如统计图表的分析和解读。

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3.几何知识:几何知识在中考中占据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计算几何的基本方法对于解答相关题目非常重要。

三、英语知识点1.阅读理解:朝花夕拾中可能会有一些与英语相关的阅读材料,需要进行阅读理解。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抓住关键信息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2.语法知识:英语语法知识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如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

3.写作能力:在朝花夕拾中,可能会要求进行英语写作。

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词汇量,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四、历史知识点1.朝代历史:朝花夕拾中描写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变迁。

需要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朝代和重要历史事件,能够将作品与历史背景联系起来。

2.文化传统:朝花夕拾中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

需要了解这些文化传统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3.历史文化名人:朝花夕拾中涉及了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如孔子、鲁迅等。

了解这些人物的基本事迹和影响对于理解作品和回答相关问题非常有帮助。

五、地理知识点1.地理环境:朝花夕拾中描述了一些地理环境,如山川河流、地势地貌等。

《朝花夕拾》知识点 整理及归纳考点

《朝花夕拾》知识点 整理及归纳考点

《朝花夕拾》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以下是 6 条关于《朝花夕拾》的知识点:
1. 你知道《朝花夕拾》里有好多有趣的人物吗?就像阿长,那个睡觉时摆成“大”字的保姆。

她虽然有很多小毛病,但对鲁迅那可是真心的好呀!这人物刻画得多生动啊!
2. 《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那可是很有意义的哟!鲁迅经历了那么多,才写出了这些回忆性的文章,这不是和我们经历一些事情后会回忆往事一样吗?瞧,写作背景多重要啊!
3. 里面的故事丰富多彩呢!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哇,那百草园里的有趣玩意儿可真多,这就好比一个神奇的小世界。

这故事是不是很吸引人呀?
4. 《朝花夕拾》的主题也很深刻,可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呀!它既有对童年的怀念,又有对社会的思考,这就像一杯茶,得慢慢品才能尝出味道来。

你说是不是呀?
5. 鲁迅的语言风格那叫一个独特!幽默又犀利,有时候一句话就能让人回味无穷,这不就像一把利剑,直戳要点嘛!
6. 它对后来的文学发展影响也很大呢!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朝花夕拾》的价值可是不可估量的呀!
我觉得《朝花夕拾》是一本超级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呀!。

七上《朝花夕拾》知识点汇总及中考原题

七上《朝花夕拾》知识点汇总及中考原题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生在浙江绍兴。

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到鲁迅祖父一辈,已日渐衰败。

鲁迅的父亲是个秀才,在仕途上终生不得意一直没有考上举人。

12岁那年,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受此打击日渐病重,在他15岁那年病逝。

这段时间里,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计划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深深地感到事态的炎凉。

17岁,鲁迅离开家乡,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转入路矿学堂。

190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东渡日本深造。

两年后,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

1909年回国,回国以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

1917年前后,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已经开始提倡,鲁迅开始写作,随着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

《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知识梳理一、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民族魂”。

“鲁迅”是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二、题目解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小引》解说:《朝花夕拾》,“早晨的花晚上拾起”,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

这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中年以后回忆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往事之作,原载于《莽原》杂志。

三、写作背景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

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以后了。

——《小引》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

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执政府屠杀人民群众造成“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严厉抨击教育当局和北洋政府,被免去教育部的职务后又遭到北洋政府的秘密通缉,他不得不在北京各外国医院辗转避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任教,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五篇散文。

1927年5月成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并作了《小引》,7月又写了《后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朝花夕拾》测试题 一、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 敦巨埋儿 、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9、 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 藤野先生 》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 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22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 无常 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二、 选择。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D )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C ) A、一件 B、两件 C、三件 D、四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C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5、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 B )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6、《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A )A、有 B、没有 7、选择一个正确答案(D ) A、 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 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 《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8、下列文章不属于《朝》的是( A )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9、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 B )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10、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 )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11、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C )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1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 B )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1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D ) 33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14、“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B) A、孔乙己 B、范爱农 C、藤野先生 D、寿镜吾老先生 三、 判断。 1、《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 ) 2、《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 ) 3、《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第二个医生是叶天士。 (× ) 4、鲁迅不喜欢《天演论》 (× ) 5、藤野先生是一个有偏见的人 ( × ) 6、藤野先生为人诚恳公正; (√ ) 7、藤野先生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 (√ ) 8、藤野先生对学术有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 (√ ) 9、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对中国人的轻视。(× ) 10、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 (× ) 11、范爱农常常从乡下搭船进城,是因为他向往城市生活; (× ) 12、范爱农对辛亥革命是非常欢迎的; (√ ) 13、范爱农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受到重视和重用。 (× ) 14、《琐记》中有“肚子疼”绰号的是衍太太。( ×) 15、陈莲河是《琐记》中的人物。( × ) 16、《无常》是对保姆阿长的回忆。(× ) 17、鲁迅是借《狗、猫、鼠》一文来表明他为什么那么讨厌猫的。(× ) 四、简答题: 1、你怎么评价范爱农 答:爱憎分明,为人正直。 2、作者憎恨猫的哪些特性答:猫偷鱼肉,深夜在树上大叫。 3、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答: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 4、你眼中的范爱农是怎样的一个人(先提出看法,接着以文中情节为例说说认为的理由) 5、文章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 答:第一次是因为关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等的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第二次是因为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显得封建。 6、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童年时的鲁迅爱收集带图画的书,除此之外,你还能从中知道他此时其它的爱好吗答:描绣像。 7、《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答:作者回忆儿时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是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 44

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鲁迅的《》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9、鲁迅写《无常》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 答: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10、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什么一书后,才可去玩。答:《鉴略》 11、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答: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12、鲁迅回忆藤野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答: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来继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 13、鲁迅为什么时时记起藤野先生 答:“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14、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答:他生性孤傲耿直,落落寡欢,最后穷困潦倒,溺水而死。 15、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 答: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16、《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62年所作的回忆性(叙事)散文(体裁)集,书中着墨较多的人物是谁答: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 17、请写出两个《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有哪些 答:子路贡米、董香扇枕、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 18、在鲁迅《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是写“宠物”的,你知道是哪一篇吗答:《狗·猫·鼠》 19、鲁迅《朝花夕拾》中,我们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还能举出我们曾经学过的文章吗答:《阿长与》。 20、写出《朝花夕拾》中你最喜欢的篇目名称(两个)答:《藤野先生》、《狗·猫·鼠》。 21、写出你们读过的《朝花夕拾》一书中的一些篇名(课文除外) (1)《狗猫鼠》 (2)《阿长与山海经》 (3)阿长与山海经 (4)二十四孝图 (5)五猖会 (6)无常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8)父亲的病 (9)琐记 (10)藤野先生 (11)范爱农 22、我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来历是:答:一位长辈的赠品。 23、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答:高兴的是: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24、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答: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