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阳光体育 和谐秉正——广州越秀区秉正小学

导
《 纷 球 的 本 材 坚 培 I行 全 参- 缤 垒 》 校 教 。 持 训 . 员 5 先 和 ” 实 边 验、
边研究、边培训”的原则. 地促进了体育科组的内涵 极大 提升与创新发
1 杰
展。
个 父
、
j
学校 大课 间体 育活动打 破了传统 的课 间操活动形式 .坚持 因地制宜 , 自编 自创。整个 大课 间体育活 动融入 了科技 、环保和人文气 息 .活泼 、 奔放 .充分体 现体育活 动的广泛性 、趣味 性与实效性。普及 了 “ 园舞” . 校 创 新了器械 、棋 类、技巧 、球类 、田径等游戏活 动 ,推广 了 ” 垒球俱 乐部 ”健
育 及 日 常事 务 、 区体 育 局 协 调 训 练 业 务 . 现 体 ” 教结 合 “ 发展 思 路 体 的 具 有体 育 实 验学 校 性 质的体校。
广州市越 秀区秉正小学始建于 1 5 年 .学校 以 ” 3 9 体育文化 凸 现个 性” , I , X体育人 的办学特 色 ,铸造体 育文 化特色 .彰 显
广 州 越秀 区秉
以体 育 为突破 口 打 造特色 品牌
广州市天河 区黄村小学创 办于1 5 年 .是一问办学历史悠久 的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 。多年来 .学 0 9 秉承 为每 一个孩子积蓄成才的力量”的办学理念 .以体 育为突破 口.发挥学校体育方面的优势 .坚 德 ,以体促智 .以体促体 引领学校 的各方面工作 .打造特色品牌。
身体验 活动 .其 中 ,极富特 色的 “ 乘风而 来”— —动 感健身球 自编操 .在秉承 创 新 .环保 .多功能使 用的体 育理念 中发展起来 .既实 用又极具创意 .深受 师生的喜
爱。
( 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小学 / 供稿 )
2009-2012年度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名单

附件2009-2012年度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名单一、越秀区越秀区建设六马路小学(游泳羽毛球武术跆拳道车模)越秀区建设大马路小学(射击)越秀区旧部前小学(游泳羽毛球击剑武术航模)越秀区铁路第一小学(田径)越秀区铁路第四小学(棒球毽球)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羽毛球足球跆拳道板球)越秀区八一希望学校(游泳篮球体操棒球航模)越秀区秉正小学(田径垒球)越秀区朝天小学(羽毛球网球艺术体操围棋海模)越秀区满族小学(足球体操海模)越秀区大南路小学(跆拳道排球)越秀区大沙头小学(足球划船)越秀区小北路小学(田径足球中国象棋)越秀区东川路小学(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田径)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田径游泳射击篮球跳水)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田径航模)越秀区桂花岗小学(游泳足球航模)越秀区红火炬小学(体操)越秀区环市路小学(羽毛球)越秀区黄花小学(足球)广州市回民小学(柔道武术篮球)越秀区惠福西路小学(乒乓球毽球射击射箭)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乒乓球车模)越秀区七株榕小学(射击)越秀区清水濠小学(乒乓球围棋中国象棋)越秀区沙涌南小学(游泳)越秀区署前路小学(体操)越秀区文德路小学(田径游泳武术)越秀区五羊小学(排球)越秀区雅荷塘小学(田径足球)越秀区杨箕小学(乒乓球)越秀区瑶台小学(游泳航模)越秀区育才学校(田径游泳足球蹦床艺术体操武术围棋)广州市真光小学(击剑乒乓球武术摔跤航模)越秀区中山三路小学(篮球击剑跆拳道)越秀区中星小学(田径游泳)越秀区珠光路小学(乒乓球)越秀区净慧体校(田径游泳足球棒球体操艺术体操蹦床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射箭篮球)广州市第三中学(田径羽毛球击剑射箭毽球)广州市第七中学(田径游泳篮球乒乓球武术)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击剑篮球乒乓球)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田径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广州市第十七中学(田径乒乓球武术射箭航模)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田径游泳足球射击武术)—2—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游泳羽毛球排球跳水)广州市培正中学(田径足球网球垒球)广州市育才中学(羽毛球网球艺术体操)广州市知用中学(足球射击)广州市矿泉中学(游泳)广州市恒福中学(篮球羽毛球航模)广东实验中学(田径游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网球)广州市第二中学(田径游泳棒球)广州市执信中学(田径游泳羽毛球篮球)广东华侨中学(击剑篮球跆拳道艺术体操柔道)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田径羽毛球车模)广州市铁一中学(田径篮球排球健美操)二、海珠区海珠区宝玉直街小学(游泳)海珠区北山小学(排球)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田径足球)海珠区赤岗小学(毽球)海珠区大江苑小学(足球)海珠区东风小学(篮球)海珠区凤江小学(乒乓球)海珠区海富小学(中国象棋)海珠区红棉小学(围棋)海珠区后乐园街小学(足球)海珠区汇源大街小学(毽球)海珠区江南新村第一小学(足球)—3—海珠区江南新村第二小学(足球体操)海珠区客村小学(田径棒球垒球)海珠区梅园西路小学(篮球)海珠区培红小学(武术)海珠区菩提路小学(田径击剑)海珠区前进路小学(足球)海珠区实验小学(田径羽毛球)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乒乓球中国象棋)海珠区万松园小学(游泳乒乓球)海珠区晓港东马路小学(足球)海珠区晓港湾小学(轮滑)海珠区新港路小学(艺术体操)海珠区新港中路小学(击剑)海珠区怡乐路小学(棒球)海珠区镇泰实验小学(羽毛球)海珠区卫国尧纪念小学(篮球)海珠区海联路小学(国际象棋)海珠区滨江中路第一小学(羽毛球)广州市第五中学(田径游泳羽毛球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游泳乒乓球击剑足球毽球)广州市第四十二中学(田径游泳羽毛球跆拳道航模)广州市第五十二中学(足球网球棒球垒球)广州市第七十六中学(轮滑体操艺术体操)广州市第七十八中学(定向越野篮球乒乓球)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田径击剑排球乒乓球围棋)—4—广州市江南中学(田径足球武术中国象棋轮滑)广州市绿翠中学(田径羽毛球海模篮球足球)广州市南武中学(田径游泳羽毛球足球乒乓球)广州市第四十九中学(篮球击剑乒乓球海模毽球)广州市第六中学(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三、荔湾区荔湾区宝源小学(游泳射击乒乓球)荔湾区东沙小学(国际象棋柔道)荔湾区芳村小学(乒乓球中国象棋)荔湾区广雅小学(排球国际象棋)荔湾区合兴苑小学(田径)荔湾区华侨小学(田径游泳围棋射击)荔湾区环翠园小学(田径足球)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田径羽毛球)荔湾区金兰苑小学(中国象棋)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田径)荔湾区坑口小学(足球乒乓球)荔湾区葵蓬小学(羽毛球)荔湾区芦荻西小学(击剑跆拳道)荔湾区培真小学(排球)荔湾区沙面小学(田径游泳网球艺术体操)荔湾区体育实验小学(足球体操技巧)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游泳)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围棋)荔湾区西华路小学(篮球)—5—荔湾区西塱小学(足球乒乓球)荔湾区冼基东小学(中国象棋)荔湾区耀华小学(羽毛球)荔湾区正南街小学(毽球)荔湾区珠玑路小学(毽球)广州市协和小学(田径)广州市第一中学(游泳篮球水球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广州市第四中学(田径游泳射击划船轮滑)广州市荔湾中学(毽球划船)广州市美华中学(田径足球)广州市东漖中学(足球举重)广州市汾水中学(击剑)广州市金道中学(羽毛球田径)广州市南海中学(羽毛球跆拳道毽球)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游泳)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游泳排球)广州市协和中学(田径篮球曲棍球轮滑)广州市真光中学(田径游泳足球艺术体操垒球)广东实验中学(田径游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网球)广东广雅中学(田径游泳羽毛球中国象棋围棋)四、天河区暨南大学附属小学(篮球)天河区车陂小学(田径举重)天河区东圃小学(田径中国象棋)天河区高塘石小学(足球)—6—天河区华成小学(武术)天河区华阳小学(游泳)天河区猎德小学(足球)天河区林和小学(乒乓球)天河区龙口西小学(射击)天河区石牌小学(击剑乒乓球)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游泳网球)天河区先烈东小学(田径游泳羽毛球)天河区鱼沙坦小学(足球)天河区员村小学(篮球乒乓球)广州市第十八中学(举重)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田径羽毛球篮球)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田径射击排球)广州市八十九中学(足球)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乒乓球航模)广州市天河中学(田径篮球垒球)广州市东圃中学(射击手球)广州市长兴中学(摔跤)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田径游泳羽毛球足球篮球乒乓球)五、白云区白云区黄边小学(篮球乒乓球)白云区加禾小学(游泳)白云区江村小学(游泳)白云区江夏小学(蹦床)白云区景泰小学(羽毛球)—7—白云区龙岗小学(射箭)白云区明德小学(跆拳道)白云区明日之星艺术小学(武术)白云区松溪小学(国际象棋)白云区棠涌小学(击剑中国象棋)白云区握山小学(棒球)白云区竹料第三小学(田径)白云区竹料第四小学(乒乓球)民航广州子弟学校(羽毛球)白云区三元里中学(射击)白云区竹料第一中学(划船)白云区竹料第三中学(田径)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篮球)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武术)广州市广园中学(羽毛球击剑)广州市培英中学(田径足球排球)六、黄埔区黄埔区石化小学(击剑国际象棋)黄埔区长洲岛小学(射击射箭)黄埔区港湾小学(乒乓球棒球)黄埔区荔园小学(游泳击剑)黄埔区沙步小学(足球)黄埔区深井小学(足球)黄埔区文船小学(羽毛球棒球)黄埔区新港小学(足球)—8—黄埔区怡园小学(游泳羽毛球)广州石化中学(排球)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田径篮球)七、番禺区番禺区化龙镇东沙小学(毽球)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技巧)番禺区南村镇南村小学(武术)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乒乓球)番禺区沙湾镇实验小学(武术)番禺区市桥陈涌小学(击剑)番禺区市桥先锋小学(轮滑)番禺区市桥德兴小学(羽毛球)番禺区市桥东城小学(游泳)番禺区市桥富都小学(中国象棋)番禺区市桥桥东小学(毽球)番禺区市桥西丽小学(田径)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游泳武术)番禺区新造镇中心小学(乒乓球)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毽球)番禺区市桥第二中学(篮球)番禺区市桥东风中学(羽毛球)番禺区市桥中学(乒乓球)番禺区象贤中学(田径)番禺区市桥星海中学(田径)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游泳)—9—广东番禺中学(篮球)广东仲元中学(田径毽球)八、花都区花都区花东镇中心小学(田径)花都区花山镇东湖小学(体操)花都区花山镇思明小学(乒乓球)花都区花山镇铁山小学(击剑)花都区花山镇悦贤小学(足球)花都区炭步镇第二小学(田径篮球)花都区炭步镇中心小学(足球)花都区新华第一小学(乒乓球)花都区新华第二小学(足球艺术体操)花都区新华第五小学(乒乓球)花都区新华第六小学(足球)花都区新华第七小学(田径)花都区新华五华小学(射击)花都区新华圆玄小学(跆拳道)花都区花山镇花山初级中学(田径举重)花都区花山镇华侨中学(摔跤)花都区新华中学(篮球)花都区圆玄中学(足球)九、南沙区南沙区横沥小学(毽球)南沙区南沙小学(游泳羽毛球足球)南沙区实验小学(羽毛球)—10—广州市南沙中学(田径游泳足球篮球)广州市南沙第二中学(田径篮球艺术体操)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毽球)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篮球)广州市南沙麒麟中学(田径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广州市南沙珠江中学(排球)十、萝岗区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游泳航模)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羽毛球乒乓球)萝岗区九龙第一小学(田径摔跤)萝岗区九龙第三小学(举重)萝岗区萝峰小学(击剑柔道)萝岗区香雪小学(田径游泳跆拳道)萝岗区玉树小学(轮滑)广州开发区中学(田径羽毛球足球)广州市第九十一中学(手球排球)广州市玉岩中学(田径羽毛球足球篮球)广州市第二中学(田径游泳棒球)十一、从化市从化市街口街新城小学(乒乓球)从化市希贤小学(田径)从化市从化中学(田径)十二、增城市增城市富鹏小学(棒球)增城市荔城街中心小学(乒乓球)—11—增城市荔江小学(田径)增城市派潭镇中心小学(田径)增城市新塘镇第二小学(乒乓球)增城市新塘镇九如小学(举重)增城市新塘镇群星小学(足球乒乓球)增城市新塘镇沙埔小学(田径篮球)增城市增江街中心小学(足球)增城市中新镇福和小学(田径)增城市中新镇福和第一小学(田径)增城市中新镇福和希望小学(篮球)增城市中新镇中心小学(乒乓球)增城市朱村街中心小学(足球)增城市第二中学(棒球)增城市石滩镇第二中学(篮球)增城市石滩镇港侨中学(足球)增城市新塘镇仙村中学(篮球)增城市新塘中学(田径)—12—。
(申报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足球)学校申报材料)

(2003申报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足球)学校申报材料)夯实奋进,愿做中国足球腾飞之路的铺路石——广州市第五中学申报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足球)学校自评报告我校是广州市解放后由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公立学校,也是广州市首批省一级学校和首批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学校。
我校是全国首批培养体育(足球)后备人才的重点学校,曾先后培养出赵达裕、谢志雄、孔国贤、胡志军、杜静等著名国脚,温志军、梁海鹏、李伟雄、罗文胜、郭浩、吴伟泉、蔡庆辉、麦广梁、梁剑峰、吴伟安、韩锋、冯毅、黄成斌、谭睿颋、岳文杰、劳胜毅、李志朗等二十多名队员先后入选国家二队、国奥队、国家青年队、国家少年队。
学校经多年的办学实践,构建了“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教育模式,并根据这一模式大胆开拓,团结奋斗、取得显著的发展。
由于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学校被评为广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广州市文明单位、广州市高中、初中毕业工作一等奖,广州市、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全国开展足球运动先进学校,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足球)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2002年,我校足球队获得全国中学生足球联赛冠军。
一.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我校建校52年,共举办校运会和罗斗岗班际足球赛50届。
这充分说明我校具有良好的群众体育运动的基础。
学校历届领导一贯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特别是足球传统项目工作,并把该项工作确立为“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办学模式中的重要一环。
历届学校领导均能形成一个基本共识:足球人才,也是国家人才,学校要为国家分忧,要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多作贡献。
为此,学校为足球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保证。
仅2002年和2003年,学校就投入了1596万元修建运动场馆。
此外,学校专门成立了“培养体育(足球)后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校长亲自负责,下设几个职能部门,把足球队员的学习、日常管理、训练以及足球运动推广等工作落实到实处。
至2003年,我校一校三区占地11万多平方米,其中体育运动区占4万多平方米,有标准400米环形跑道大型足球场二个(校本部正在改造中的足球场10月份完工,改造后的球场有标准400米PU胶环形跑道的大型草地灯光足球场,)、体育馆一个、室内球场一个、篮球场9个、羽毛球场11个,乒乓球室四个,20X25米的游泳池一个(2003年将扩建为25 X50米的标准游泳池)。
体育行政执法

体育行政执法行政执法主体一、法定的行政机关广州市体育局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四条第二款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3、《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第七条第二款4、《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附件第336项、第337项、第338项5、《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第二款6、《关于加强各类武术学校及习武场所管理的通知》(公通字[2000]62 号)第二”7、《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第十条&《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第二款9、《全国体育竞赛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10、《体育服务认证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二款11、《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12、《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第六条13、《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第三条14、《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第十条、第十二条15、《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评选办法》第三条16、《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第四条17、《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第十九条18、《广东省贯彻执行〈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的实施意见》“四”中第(二)项19、广东省体育局《关于申办国际体育活动报批程序的意见》(粤体办[2003]87 号)第“二”20、《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一款“三定规定”文号:穗编字[2001]85号二、受委托执法的组织(一)广州市体育总会法律依据:1、《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管理办法》第五条“市、区、县级市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协会依法对体育竞赛表演活动进行行业管理。
”2、《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体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相应的体育总会或者单项体育协会负责备案工作。
”备案工作委托书文号:穗体备委字[2006]第01 号(二)广州市羽毛球协会法律依据:1、《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管理办法》第五条“市、区、县级市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协会依法对体育竞赛表演活动进行行业管理。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对广州市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对广州市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05.09.08•【字号】穗教体卫艺[2005]33号•【施行日期】2005.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信访,体育正文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对广州市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穗教体卫艺〔2005〕33号)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局属学校,市教育局教研室: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专项督导自查工作的通知》(粤教体〔2005〕58号)以及我局《转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专项督导自查工作的通知》(穗教办转〔2005〕90号)的精神,我局将派出检查组(名单见附件1)对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对象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局属学校均在本次检查之列。
我局将对其中6个区、县级市教育局、6所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或局属学校进行抽样检查。
二、检查时间和具体安排(一)时间:9月26日至9月28日(二)安排:26日:检查局属中小学校、市属中等职业学校。
每组检查2所学校(上午、下午各1所)。
27、28日:检查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及其所属中、小学各1所。
每组检查1个区,每个区、县级市1天。
具体受检单位、时间另行通知。
三、检查的主要形式听取汇报,查看2003-2004、2004-2005学年有关资料,实地察看相关设备设施,与教师、校医等座谈或个别访谈。
四、请各单位根据《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专项督导自查的主要内容》(附件2)先进行自查,并在9月20日前向我局体卫艺处报送自查情况报告。
附件:1.广州市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专项督导检查组名单2.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专项督导自查的主要内容(略)二〇〇五年九月八日附件1:广州市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专项督导检查组名单组长:孟源北副组长:谢光沛第一组:谢光沛、黄志斌、于薇、高仲明、陈玉萍第二组:冯兆强、林卓群、方耀华、李耀喜、朱则平第三组:陈兆荣、麦敬、李建平、冯旭明、戴立德。
创品牌体育项目 建特色学校——广州市花都区新华第四小学学校体育掠影(封2、3)

个。
新华第四小学正朝着创立品牌 体育项目 、创建特色学校的方向不
断学 习、 断提高 , 力把学校 的 不 努
校 运 会 跳 远 比 赛
体 育工作推上 一个新台阶 。
维普资讯
1 盖人课 间 活动 现 场 会
滞灿 悔 老师 荻 旧 体 育 深 砰比 等 奖
乒 乓
游 泳 比赛 激 烈 进 行 r {
学施行 《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 学校 ,学校 的广播操多次荣获广州 市 一等奖 ,近年来 ,学校体育工作
全面开花 ,参加省 、 、区的各项 市 体育比赛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如:
2 0 年梁达翔同学荣获广东省第 一 03 届 传统武术项 目比赛小学男子二组 传统南拳二等奖 ;20  ̄潘灿梅老 05
维普资讯
晶牌倦 奇 画 建特 学棱
— —
广 州市花都 区新斗 弟四小学学校体育掠彤( 、3 封2 】
新华第四小学是广东省 一级学 校 ,设施 设备完善 ,校 园环境 优 雅 ,师资力量雄厚 ,自开办以来 , 学校 秉承 “ 诚实、坚毅、博爱 、善 学”的校训I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
在素质教育的大潮 中勇当先锋 。教 育教学质量名列前茅 ,培养出一批
批优秀人 才。 新华第四小学认真开展学校体 育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赢得 了良好 的声誉 ,1 g 、1 g 年获 g 4 96 广 州 市 群 众 性长 跑 先 进 单 位 ,
1 g 年 至1 g 年连获广 卅 市 中小 g6 gg f
快 乐的 课间 体 肯活 动
师参加中国十城市第二+届学校体 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录像课评比获二 等奖;2 0 年学校足球队取得 “ 06 达 能杯”足球赛花部赛区第一名 ,学 校大课 间活动参加花都区中小比获一等 奖 ;共获 各级体 育比赛奖项1 0 2 多
申报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自评报告

申报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自评报告踏实奋进,做田径腾飞之路的铺路石——某某中心小学我校始建于1912年,1977年定为镇中心小学,1998年镇政府投资1270万元易地重建,现学校占地面积63亩,建筑面积9680平方米,在校学生24个教学班共1312人,在编教师56人。
学校于1999年评为中山市一级学校,XX年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学校现为中山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中山市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全国棋类教学实验基地、广东省绿色学校、中山市信息技术实验学校。
作为镇中心小学、省一级学校,我校秉承“致力于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师生个性化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办学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校就作为中山市田径传统校,开展小学生田径竞技体育苗子的培养,在着眼于提高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在校内初步形成了让每一个学生懂体育、爱体育、会体育、练体育的良性体育环境,获得市镇教育界、体育界的高度评价。
我们基本做法是:一、加强领导,落实条例。
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体育法》和两个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严格按照中山市教育局颁布的课程计划现学校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保证体育课质量是我校一直致力研究的主要课题。
如今,我们在过去的偏重技能,与近年的课改游戏体育中找到了结合点,重新认识“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础兴趣;培养学有兴趣、学有所长、学有技能的健康学生。
体育课质量稳步上升。
我校长年坚持每天早上8:15--:8:30为早操时间、10:05—10:20为体育大课间时间、下午3:10—3:15为眼保健操时间,下午4:15--5:00为学生体育自由活动和课外活动时间,两操一课和体育课外活动时间纳入学校文明行为规范班级考核和教师绩效考核,努力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运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健康起来。
击剑运动在中小学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广州市击剑传统项目学校为例

( 广州 市海 珠 区新 港 中路 小学 ,广 东 广 州 5 1 0 3 1 0 )
摘
要 :本 文 以广 州 市 击 剑 传 统 项 目学 校 为例 ,采 用 文 献 资 料 法 、 问卷 调 查 法 、访 问座 谈 法 等 方 法 ,对 广 州 市
击 剑 体 育 传 统 项 目学 校 学 生 、 参 加击 剑 运 动 训 练 的学 生 及 项 目负 责人 进 行 调 查 访谈 , 了解 击 剑 运动 在 广 州 市 中 小学 开 展 的现 状 ,发 现 问题 ,查 找 不 足 ,探 索 发 展 之 路 ,为 相 关部 门制 定政 策 提 供参 考 。 关 键 词 :击剑 运动 ;中 小学生 ;普及 ;现 状 ;对策
中图 分 类 号 :G8 5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1 5 1 X( 2 0 1 3 )1 0 — 0 8 9 - 0 2
击 剑是 广州 竞 技运 动 的重 点项 目,广 州 市 曾经 培 养 了一 批优 秀 的击 剑 运 动 员 。
j 2 . 2 问卷 调查 法
2 0 1 3 年1 0月总第 7 5 期 _
8 9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6 7 4 - 1 5 I x . 2 0 1 3 . 1 0 . 0 4 6
击剑运 动在中小学开展现状 调查 及对策研 究
— —
以广州市击剑传统项 目学校为例
基础 。
喜 欢 的体 育 项 目选择 击剑 运动 的学 生就 更 通过 对 2 0所击 剑传 少 。调 查结 果显 示 ,篮球 、羽 毛球 、游 泳
运动 在学 生 中的影 响 力就逊 色 多 了,连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2012—2015年度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评估命名工作方案
一、评估依据
《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电子版发布于政务公开_法规公文_其它)。
二、评估对象
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9—2012年度)、市属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10—2012年度)以及自评达到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标准(基础分96分以上)的学校。
三、评估项目(24个)
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网球、棒球、垒球、手球、武术、跆拳道、击剑、射击、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轮滑、定向越野。
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在所设项目中重点选择1-2个项目申报,对于训练条件(含经费、场地设施、教练水平等)好、运动成绩突出的学校可申请增报1-3个项目。
四、评估程序和时间要求
(一)学校自评
参加本次评估的学校按照评估细则进行自评,于2012年7 月6日前将报送材料送到区、县级市教育局。
(二)区、县级市初评
区(县级市)体育局、教育局对学校的报送材料进行初评,并于7月12日前将申报材料送市体育局。
(三)市评估组复评
市体育局、市教育局牵头组成评估组,于7月中旬起到各申报学校进行复评,并作出最终的评估意见。
到学校复评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命名与表彰
市体育局、市教育局根据评估组意见,于8月下旬前对达到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标准的申报单位进行命名(约300所),有效期为2012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
同时,评选50所2009-2012年度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0名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五、申报材料
(一)报送材料(一式两份)
1. 自评报告。
2. 3分钟视频短片(需真实反映学校开展体育传统项目工作情况,含场地设施、运动队训练、活动开展等元素,刻录光碟或存U盘递交)。
3.《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报表》(一项一表)。
(二)备查材料(复评到学校检查的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应准备近三年的材料)
1.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规章制度。
2. 目前各年级、班级课程表和体育活动时间安排表。
3. 体育经费(含传统项目经费)预决算表。
4. 体育器材、设备清单。
5. 体育工作(含体育传统项目)规划、计划、总结。
6. 有关体育工作会议记录(包括领导分工、成立专门机构管理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等内容)。
7. 传统项目运动员人才库。
8. 校代表队训练工作计划、教案、总结。
9. 传统项目运动队有关的奖罚制度和管理制度。
10. 参加竞赛获得的奖状、证书及有关比赛成绩册和秩序册。
11. 运动员输送去向登记表、证明。
12. 体育工作获市以上体育、教育部门表彰及科研成果证书奖状。
13. 传统项目教练员花名册和业务培训证明。
六、实地复评安排
(一)对各区、县级市实地复评3所申报学校,其中2所为原传统校,1所新报学校。
(二)每天检查3所学校。
(三)实地复评程序:
1. 实地查看学校训练场地设施及管理状况;
2. 听取学校自评报告,全面了解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3. 核查学校复评备查材料;
4. 向学校提出建议和希望。
七、评估工作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及分工
(一)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志强市体育局副局长
吴强市教育局副局长
副组长:张惠军市体育局竞体处处长
沈慧洁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
成员:王超武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副处长
吴民春市体育局培竞处调研员
李建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主任科员
(二)评估专家组:
由市体育局、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及有关教育、体育专家组成。
(三)下设办公室及工作职责:
主任:朱志虹市体育局竞体处主任科员
成员:裴伟民、窦丽方、刘万发、白玲、孔利翔
职责:
1. 负责评估组与各区、县级市之间的联系工作。
2. 负责落实评估组日常办公事务(通知、地点、办公用品)。
3. 负责评估工作有关资料准备与整理、统计有关信息:
(1)发放资料:《传统校管理办法》、《评估通知》、《上周期传统项目学校名单》、《新周期申报学校名单》、《工作方案》、《通讯录》、《日程安排表》每人1份;
(2)统计申报信息,包括学校名全称、所在区(市)、申报项目、场地情况、视频文件、自评分、复评分、联系方式等;
(3)汇总各小组到校复评的行程安排;
(4)整理有关申报材料并归档。
4. 负责安排评估组食宿,包括订房、订餐、借款、冲账。
5. 负责安排评估组到各申报学校复评的交通用车。
(四)评估专家组分工:
第一小组:
组长:王超武
成员:白玲、教育专家2人、体育专家2人
分工:负责越秀、黄埔、南沙区、花都区学校的复评工作第二小组:
组长:吴民春
成员:孔利翔、教育专家2人、体育专家2人
分工:负责海珠、白云、番禺区、增城市学校的复评工作第三小组:
组长:李建平
成员:裴伟民、教育专家2人、体育专家2人
分工:负责荔湾、天河、萝岗区、从化市申报学校的复评工作
分工:负责申报学校的复评工作
八、评估工作安排与要求
第一阶段:7月13—16日,各小组审阅申报材料(文字、视频),统计各区、县级市申报情况,研定抽查学校与行程安排并通知各区、县级市做好迎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7月17—22日,各小组按计划到各抽查学校开展复评工作,按评估办法要求认真审核各校的备查材料,然后作出复评得分与意见。
第三阶段:7月25—27日,各小组撰写评估意见,复评打分,汇报复评情况,整理申报材料。
第四阶段: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将根据专家组复评意见,对达标学校进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