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精品课件_荔枝赋并序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优化课件:《荔枝赋并序》(3)(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高二语文优化课件:《荔枝赋并序》(3)(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如开元十八年(731),张九龄被迫辗转任桂州刺史、充岭南道按
察使。这篇《荔枝赋并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心境的表露。
1.文章第一段是小序,序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作小序? [我的理解] 小序从荔枝的出产地写起,写了荔枝成熟的季节、
荔枝的味道,诸公以及魏文帝等人对荔枝的不了解,同时也 交代了自己为荔枝写赋的原委。
主要成就
代表作品 《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望月怀远》《感遇》
[写作背景] 张九龄做宰相时,享有“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的 美称。他一生三度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补阙、中书舍人、秘 书少监、中书令等职。他在职期间,为政清廉,刚直不阿,敢 于犯颜直谏,竭力匡扶社稷,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积极 推行务实而有远见的改革,为巩固“开元盛世”以及防止唐朝由 盛转衰和暴政局面的出现等做出了相当重要的历史贡献。后 世称誉张九龄的历史功绩、刚直气节以及政治远见为“曲江 风度”。但生性耿直的张九龄也时常遭遇李林甫等人的排挤,
缋,通“绘”,华丽,有色泽 ④实玳筵之绮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曷,通“何”,怎么 ⑤门九重兮曷 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一词多义
动词,完成 ①此志莫就 ______________ . 动词,趋,赴 ②此人可就 见,不可屈致也 ________________ . (1)就 动词,靠近,接近 ③金就 砺则利 ________________ . 动词,赴任 ④连辟公府不就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名词,根本
(3)致 ③乃致 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 ④彼于致 福者,未数数然也 .
,到达 ①亭十里而莫致 ______________ . 动词 名词,情趣 ②所以兴怀,其致 一也 ______________ .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四单元 第15课《荔枝赋并序》 课件 (共24张PPT)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四单元 第15课《荔枝赋并序》 课件 (共24张PPT)

会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大胆质疑。
所以,表面写荔枝,实际写人才;表面不温不火,实 则怒火中烧。就张九龄本人而言,因受李林甫等人的 排挤而遭贬,对文中荔枝的命运体会是最深的,因而 选择了荔枝来表情达意。
写作 特色
2.结构严谨,文气跌宕,引人入胜。
文章先写了小序,交代了写作动机,也概括了下 文的写作内容。第1、第2段极力铺叙渲染荔枝的奇秀 和甘美,将荔枝称为席上珍品。第3、第4段侧重写荔 枝的神奇功效,“有终食于累百,愈益气而治内”、 “沉美李而莫取,浮甘瓜而自退”,在这里是说荔枝 为水果精品,作用广泛,应为众人所用,且尽其所用。
(6)特殊句式。 ①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
宾语前置句,宾语“之”前置,“诸公莫知之,而固未信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时二方不通,传闻之大谬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完全可以被进献给宗庙王公,但因生于偏僻远地山川阻
隔而难于被“贵人”所知。由荔枝不被“贵人”发现赏识 自然而然地引出对那些不被“贵人”发现赏识的文人士子 命运的哀叹,由物及人,体物写志。这段是对前文的深化, 是作者言志的部分。
写作 特色 1.选材精当,寓意深刻。 作者找到了荔枝与仁人志士的契合点,为荔枝 即为遭受不公正待遇之人同情和叫屈,也是对当时社
结构 框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危险 殆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几乎,近乎,差不多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大概,恐怕 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不解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实 善人也,信人也诚实,有信用 信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相信,信任 自可断来信 信使,送信的人 却都是往来书信 书信,信件

荔枝赋并序ppt实用课件

荔枝赋并序ppt实用课件
荔枝赋并序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咏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
张九龄生平贡献
张九龄(公元678年740年),又名博 物,字子寿,谥文献。张九龄(678~ 740),初唐诗坛大家,和张说并称 “二张”,二人均位至宰相之尊,均 有著名诗篇传世。唐朝韶州曲江(今 韶关)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 公”。张九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担 任宰相的岭南人,有“当年唐室无双 士,自古南天第一人”的美称。他一 生三度入朝,在朝廷前后任职20余年, 历任左拾遗、左补阙、中书舍人、秘 书少监、中书令等职,“开元之治” 凝结着张九龄的不朽功绩。
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 一道路 。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 没有阳 光一样 。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 的积累 。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 却办不 成任何 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 本不可 能的事 也许明 天会实 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 短的路 ,不迈 开双脚 也无法 到达。
即为不被人发现赏识,不能施展才华 的文人士子鸣不平。
灵根所盘,不高不卑,陋下泽之沮洳, 恶层崖之崄巇,彼前志之或 妄,何侧生 之见疵?
• 有灵气的树根盘踞的地方,不高也不 低,鄙视洼地的低湿,又厌恶层崖的 高险,那些以前的记载有的是错的, 为何说荔枝生于侧枝而(使它)被指 责呢?
第二段写了荔枝树的哪些特点?
张九龄不仅是一位审时度势、锐意改革的政治家, 还是继张说之后的一代文宗,尤其是他的五言古 诗,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 著有《张曲江集》20卷,首倡唐诗中山水田园 诗派,是唐诗由初唐进入盛唐的桥梁与标志。

高二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荔枝赋并序

高二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荔枝赋并序
建议措施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荔枝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中国荔枝在国际 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中国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荔枝的产地、品种、特点
介绍了荔枝的产地、主要品种及其特点,包括果实的形状、颜色 、口感等。
动了城市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文化交流
作为重要的出口商品和文化符号 ,荔枝在唐宋时期的文化交流中 扮演了重要角色,增进了中国与 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和文化认同

06
现代荔枝产业发展现状 与趋势分析
当前国内外市场概况及竞争格局描述
01
国内市场
中国是荔枝的原产地和主产国,广东、福建、广西等地是主要产区。近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梳理与段落大意概括
文章开篇
简述荔枝的产地、形态及特点 ,为后文铺垫。
描述荔枝的外观
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 ,展现荔枝的美丽和诱人之处 。
阐述荔枝的内在品质
通过对比和类比等手法,表现 荔枝的美味和营养价值。
结尾部分
表达对荔枝的喜爱之情,并上 升到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关键语句理解与赏析
1 2 3
中国古代咏物诗研究
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咏物诗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咏物诗的特点、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提高学生 的诗歌鉴赏能力。
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
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探讨 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在主题、风格等 方面的差异和特点。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赏析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了解园林艺术 的基本特点和构园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 文化素养。

高中语文《荔枝赋并序》课件

高中语文《荔枝赋并序》课件
◎后世称誉张九龄的历史功绩、刚直气节以及政治远见为
“曲江风度”,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
惠州一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荔枝 [明]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栏杆。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第三段字词分析
色江萍以土日:荔枝肉 见者讶而惊仡:惊讶抬起头来 心恚可以蠲忿:怒 心恚可以蠲忿:平息
朱苞剖:红色的内膜 迥然数寸:鲜明 虽琼浆而可佚:超过
若乃卑轩洞开:厅 堂 时当燠煜:炎热 心侈而体肽:心情舒畅.身体安 康 夫其贵可以荐宗庙:祭祀 其珍可以羞王公:进贡 尔命之不工:好运 罕获知共于贵躬:品 尝
感遇
以孤鸿自喻, 以双翠乌喻其政敌李甫、牛仙客 点出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忠告 他的政敌:才华和锋芒的外露, 就伯别人将以你为猎取的对象; 窃据高明的地位,就伯别人不 能容忍而对你厌恶。 “矫矫”两字,上承“翠 鸟”,下启“美服” “珍木巅”三字,上承“三珍 树”,下启“高明”。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事物因为不为人知而被忽视,味道因为无法比较而受到怀疑,长期不可验证, 最终还是受到委屈。
◎况士用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之间,苟无深知,与彼亦以 异也 ? 况且士人未能施展才华,一直没有获得声誉,如果对他没有深入了解,那么
他就与荔枝没有区别。
◎灵根所盘,不高不卑,陋下泽之,沮如,恶层崖之 险曦 . 有灵气的树根盘踞的地方,不高也不低,既鄙视洼地的低湿,又厌恶层崖的高

粤教版语文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 第15课荔枝赋并序

粤教版语文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 第15课荔枝赋并序

焉.辟害

) )
) ) ) )
答案:1.连词,表转折,虽然 连词,表假设,即使 2.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代词,这里 兼词,于之,于此 疑问代词,如何、怎么
四、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未玉.齿.而殆销(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不丰.其华,但甘.其实(
)
3.沉.美李而莫取,浮.甘瓜而自退(
)
答案:1.用玉齿咬 2.使……丰盛;使……甘美 3. 使……沉水;使……漂浮
三、艺术特色 1.选材精当,寓意深刻。 2.结构严谨,文气跌宕,引人入胜。
1.文章从整体上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行文思路?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章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为“序”,一为
“赋”,两部分重心各有不同但又互相映衬,组成了一 个完整的篇章来铺陈描绘荔枝的珍贵奇异,进而抒发对 被弃置埋没而不能充分施展才华的仁人志士的同情以及 对命运的思考,荔枝的珍奇、生命的悲哀,全部融为一 体。
2.“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 终然永屈。况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之间,苟无深 知,与彼亦何以异也?”这句话写荔枝的遭遇,目的是 什么?
第二段重点词句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或说出用法
1.乃.作酸于此裔(
)
3.孔.翠.于斯.(
)
4.灵根所盘,不高不卑.(
)
答案:1.厥:于是 2.乃:竟然 3.孔翠:孔雀、翠
鸟 斯:这 4.卑:低
二、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1.虽受气于震方,实禀精于火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虽然是受东方之气,实际得南方的精华。

第15课 荔枝赋并序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

第15课 荔枝赋并序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

栏目链接
③夫其贵可以荐宗庙,其珍可以羞王公 ___省__略__句__,__“__可__以__”__后__省__略__宾__语__“___之__”__,__“__夫__其__贵__可__以__(_之_ ) __荐__宗__庙__,__其__珍__可___以__(之_ )羞王公” ④柿可称乎梁侯,梨何幸乎张公 _被__动__句__,__“___称__”__“__幸__”__表__被__动__,__“__被__欣__赏__”__“__被__赏___识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链接

题目 解说
本文撷取作者家乡特产荔枝作为写作题材,富 有乡土气息。作者继承屈原以来的咏物传统,托物 言志,抒发了仁人志士连遭贬谪、正义不能伸张的 苦闷和无奈。“赋”表明文体,“并序”意为正文 前有一段序言,交代写作动机和相关内容。
栏目链接

走近 作者
张九龄(678—740),又名博物,字子寿,谥文献。 唐朝韶州曲江(今韶关)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 公”。

栏目链接
信雕盘之仙液 确实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实

善人也,信人也诚实,有信用 信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相信,信任
自可断来信 信使,送信的人 却都是往来书信 书信,信件

栏目链接
(5)词类活用。
①每相顾闲议,欲为赋.述 __名__词__活__用__为__动__词__,__作__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物以不知而轻. __形__容__词__活__用__为__动__词__,__轻__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身在无誉.之间 __誉__:__声__誉__、__赞__誉__。__活__用__为__名__词__,__平__凡__的__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5课《荔枝赋并序》ppt课件3.ppt

最新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5课《荔枝赋并序》ppt课件3.ppt

③夫其贵可以荐.宗庙 古义:敬__献__,__祭__祀__。 今义:推荐。 ④其珍可以羞.王公 古义:进__贡__(_给__人__进__食__)__。 今义:害羞,羞愧。 ⑤嗟尔命之不工. 古义:_好__运__。 今义:工作,工业等。
六、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门九重兮曷通(宾语“曷”前置) 诸公莫之知(代词“文”作宾语,诸公莫知之) (2)状语后置 孔翠于斯(介宾短语“于斯后置”) 七、名句默写 海上生明月,_天__涯__共__此__时_。(《望月怀远》)
书为右曹,亦称西掖。”张九龄曾任中书舍人,掌制诰。尝:曾经。 盛:盛大;大力。莫:没有。而: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固:当然。
唯舍人彭城刘侯,弱年迁 累,经于南海,一闻斯 谈, 唯有彭城刘侯,年轻时多次调任官职,路过南海,一听到我的话语,
倍加倍欢喜复,发喜出感叹叹,,以认为为它甘是水旨果之中极的也极。品。唯彭:城唯:有今;江唯苏独徐。州。
八、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张九龄(678-740),字_子__寿_,韶州曲江(今广 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 应“道侔伊吕科”,策高第,位至宰相。在位 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 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 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 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 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 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 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著有 《__唐__丞__相__曲__江__张__先__生__文__集__》__。
色泽) ⑤门九重兮曷.通(曷,通“何”,怎么)
四、词类活用 ①未玉.齿.而殆销(玉齿,名词用作动词,
用玉齿咬) ②夫物以不知而轻.[轻,容词用作动词,(被)轻视,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段是写荔枝树的生长 环境和寒暑不凋的生活习 性,以及荔枝树枝干的粗 壮,枝叶之繁茂,树形之 美丽。
第三段重点词句:
肇:开始
华:通“花” 美” 骈:并列
丰:形活使动“使---丰盛”
甘:形活使动“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匹:比
拟:比拟
玉齿:名活动“用玉齿咬”
一:数做形容词“一样”
农历三月,木神来临,南风吹送,水 气升蒸,馨香溢发,绿色的花穗一串串, 浓郁的花香一阵阵,不使它的花丰盛,只 让它的果实甘美。就像有意培育敦厚的根 本,所以没有文采而有奇妙的品质。蒂部 像芍药的子房一样聚集,外皮像龙鳞一样 紧密排列,内膜像润洁的玉一样含着水分, 果肉像向阳盛开的江萍花朵。红色的皮苞 打开,明玉一般的果肉现出,亮晶晶地大 小盈寸,这样仍难比拟。尚未沾上牙
问题1、本段为“序”的部分,意在表明 写作此赋的缘由,并简单概括了赋的基本 内容。那么本文的写作缘由是什么? “况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 之间,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即 为不被人发现赏识,不能施展才华的文人 士子鸣不平。
第二段重点词句:
厥:于是
乃:竟,竟然
匪:通“非”
妄:错误
卑:低下
孔翠于斯:介词结构后置“于斯孔翠”。
杜牧《华清宫》
罗浮山下四时春, 长安回望绣成堆, 卢橘杨梅次第新。 山顶千门次第开。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一骑红尘妃子笑, 不妨长作岭南人。 无人知是荔枝来。 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 张建刚 ----苏轼
张九龄生平贡献
张九龄(公元678年740 年),又名博物,字子寿,谥 文献。唐朝韶州曲江(今韶关) 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 公”。 张九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担任宰相的岭南人,有“当 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 人”的美称。他一生三度入朝, 在朝廷前后任职20余年,历任 左拾遗、左补阙、中书舍人、 秘书少监、中书令等职,“开 元之治”凝结着张九龄的不朽 功绩。
西域之间不通往来,是传闻所致的谬误。 常常闲谈议论(荔枝),想写一篇赋来加 以描述,但是政务繁忙,这一想法没有实 现。等到治理岭南的闲暇,抓紧时间写这 篇赋文,事物因为不为人知而被忽视,味 道因为无法比较而受到怀疑,长期不可验 证,最终还是受到委屈。况且士人未能施 展才华,一直没有获得声誉,如果对他没 有深入了解,那么他就与荔枝没有区别。 于是大力推介荔枝,写作这篇赋。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谬 miù 禀 bǐng 裔 yÌ
厥 jué
纚 lÌ 谧 mÌ 竦 sǒng 煜 yù 曷 hé
爰 yuán
恶 wù 靡 mǐ 醴 lǐ 愦 kuÌ 嶠 qiáo
棼 fén
肇 zhào 攒 cuán 燠 yù 玳 dài 擢 zhuó
第一段重点词句:
其实:它的果实
信:相信
固:通“故”
斯:这
蒲桃:通“葡萄” 就:完成 效:施展
方:方位,地域 轻:形活动“轻视” 因:于是
诸公莫之知:宾语前置,“诸公莫知之”.
而固未之信:宾语前置,“而固未信之”
译文:南海郡出产荔枝,每年到季夏,它 的果实就成熟了,它形状奇异,味道特别甘 甜而又有水分,百果之中没有一种能比得上。 我以前在中书省的时候,曾经大力赞美荔枝, 诸公没有人知道,当然不肯相信了。唯有彭 城刘侯,年轻时多次调任官职,路过南海, 一听到我的话语,非常欢喜,发出感叹,认 为它是水果中的极品。又说,龙眼不过是平 常的果实,却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曹丕曾将 葡萄、龙眼跟荔枝进行比较,其实那时(盛 产荔枝的)南方与(盛产葡萄的)
这一段是写什么的? 写荔枝的种种奇异珍贵之处。
生长的季节、荔枝花穗花香、 荔枝的果实。
第四五段重点词句:
缋:通“绘”,华丽,有色泽.
信:确实
沉:形容词做使动“使---沉”
浮:形容词做使动“使---浮”
羞:形容词做动 曷:通疑问代词“何”,“怎么”
如果是厅堂门窗大开,嘉宾好友会 集,时节炎热,客人中有烦躁不安的,然 而只要这种果实在场,便使人无不心情舒 畅而身体安泰。荔枝确实是雕刻精美的杯 盘中的仙液,是华美宴席上的珍品。有人 吃了一百多颗荔枝,更能补益元气,调理 内脏,所以不会对这甘美有满足之时,即 使是不贪婪之人也一直会喜欢它,将美味 的李子沉水而不取食,让甘美的甜瓜流走, 荔枝哪里只是在一座山上荣耀,它是四时 果品中最珍贵的。
齿仿佛就要销溶,即使是琼浆玉液它也 超过了它们的未道。世间味道有五种, 它的甘甜与众不同,它的甘美无与伦比, 不是精美的语言能够说尽的。听到的人 欢喜而企望,见到的人惊讶而扬头。心 里愤怒的人可得到平息,口里的爽味可 忘却疾病。甚到比天降甘露还要神奇, 怎能与湘橘相提并论呢?用葡萄来作比 拟的,也是古人的一大过错。
果之美者:定语后置“美果之者”。
果实中的美者,就是荔枝。虽然是受东 方之气,实际得南方的精华。生长于偏远地区, 只是为向着阳光顺应自然。承蒙安逸平和的传 播,经历冬寒夏暑而不凋零。下方主干粗大可 合围而挺拔,上方树阴浓密可遮田亩而浑圆。 紫色的纹路中透出深红,青黛的叶子生在浅黄 的树枝,蓊郁葱茏又如繁露鲜润,盘绕重叠而 又缠绕飞扬,就像车盖铺张开来,就像帷幔漂 浮开去,云霞烟雾升腾,仿佛孔雀与翠鸟栖息 在这里。有灵气的树根盘踞的地方,不高也不 低,既鄙视洼地的低湿,又厌恶层崖的高险, 那些以前的记载有的是错的,为何指责荔枝生 于侧枝?
坐落在韶关市曲江园的张九龄石雕像。张 九龄(张曲江)被唐玄宗誉为“曲江风度”。
感遇四首之四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在位期间,张九龄为政清廉、刚直不阿、敢于犯 颜直谏,竭力匡扶社稷,在政治、经济、军事
等方面积极推行务实而有远见的改革,为 巩固“开元盛世”以及防止唐朝由盛转衰 和暴政局面的出现等作出了相当重要的历 史贡献。后世称誉张九龄的历史功绩、刚 直气节以及政治远见为“曲江风度”,成 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 张九龄不仅是一位审时度势、锐意改 革的政治家,还是继张说之后的一代文宗, 首倡唐诗中山水田园诗派,是唐诗由初唐 进入盛唐的桥梁与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