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精品课件_走进婉约派

合集下载

(新)高中语文《八声甘州柳永》讲解教学课件

(新)高中语文《八声甘州柳永》讲解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讲解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讲解教学课件
“这一世英名 我不要, 只求换来 红颜一笑 ”的风流 才子
关于柳永 高中语文讲解教学课件
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 有 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 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要成名只有一条路 ——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 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 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 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 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 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 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 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 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 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气氛。 • 下面承“清秋”之意。着力展开了一幅雨后暮
景,“渐霜风”三句,有三层意思,无不景中有情: 秋风肃杀是一层;再加秋风横扫关河,使人难忍, 又是一层;更况夕阳西沉,独立楼头,情何以堪, 又是一层。 在对景物加倍的渲染中,一种游子的 飘零之感,已隐然可见。 • 以下写花叶摇落,以江水东流,暗寓时间悠悠, 隐蓄着凄清落寞、惆怅的人生感伤。
“不忍”一句承上启下拓开词意, “望”字兴起思乡怀人之情, “叹”字转回到自身萍踪浪迹的处境。 “想”字引出对方倚楼怅望的形象,既写自身,
又用来对照双方相思之情,显得情深意长。
高中语文讲解教学课件
用散文化的笔法改写词的 上片或下片。
高中语文讲解教学课件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暮色将临,天空越发黯淡,远处隐约 的山峦也溶在了目光深处。条条的雨丝从 空中洒落,就像画家手中淡墨笔刷,一抹 便是一片寒意萧索。绵绵的雨点,飘落在 静静的江面之上,消失无踪,却不知道在 何处荡起圈圈涟漪。檐头的雨水滑落,洗 去了窗边树枝上的尘埃。远处的天空,也 仿佛使雨后的树叶清亮了许多。

婉约词课件

婉约词课件


1、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临江仙》表现的是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 感,同时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 愁。
《鹧鸪天》上片表现当年欢聚时豪情欢畅, 逸兴飞扬。下片追忆别后与佳人苦苦相思之情 ,以及表现重逢后的惊喜之情。 •2、简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所 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北宋的词,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第 二个时期以柳永为代表;第三个时期以 苏轼为代表;第四个时期以周邦彦为代 表。南北宋之交的杰出词人为李清照。

靖康之变,徽、钦二宗被虏;高宗南渡 ,在临安建立了南宋王朝。中原沦陷,山河 破碎,词坛上回荡着抗战驱敌、铁马金戈的 爱国主义强音。这些慷慨悲凉的优秀爱国词 作,一起汇成了南宋词坛上爱国主义的主旋 律。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晓风乾,泪痕残,
错、错、错。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春如旧,人空瘦, , 难、难、难。
泪痕红浥鲛绡透; •人成各,今非昨,
桃花落,闲池阁, •病魂尝似秋千索;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角声寒,夜阑珊,
莫、莫、莫。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陆游
, 瞒、 瞒、瞒。

——唐婉

• 2、感时伤世
因此,前人多用“婉美”(《苕溪渔隐 丛话》后集)、“软媚”(《词源》)、“ 绸缪宛转”(《酒边词序》)、“曲折委婉 ”(《乐府馀论》)等语,来形容他们作品 的风调。

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 ,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 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 。词坛上硕果累累,成就辉煌,终于像 唐代文学代表的唐诗一样,成为宋代文 学的代表。
•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 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 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 念。

宋词婉约派词风探讨PPT课件

宋词婉约派词风探讨PPT课件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 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李煜在词 中以鲜明的形象、炽烈的感情,借花月春风,抒写亡国之 恨
9
D.
词人们又往往借咏燕、咏柳、咏梅、咏杨花 等,寄寓身世之感,抒难以明言之意。如陆 游的《咏梅》词,以梅花自喻,意在言外, 引人深思。作家们常以花草、闺房、送春、 惜春为题材,表现自己的生活情趣,寄寓他 们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以及受到挫折时的悲伤 情绪。
13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
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14
温庭筠
15
温 庭 筠
中国宋代词人。原名岐,字 飞卿。唐代温彦博之裔孙, 我国古代著名词人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 诗词俱佳,以词著称。
温庭筠诗词,在思想意义上
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
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历代
婉约词在取材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
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风
格绮丽。
3
1.言情
特 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 特点。
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文采灿烂的《花间集》,就是一部言情之作。 五代词人韦庄,善于运用各种抒情手法,成功
地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
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共享课程高二语文第4次课:走进“婉约大咖”—李清照、柳永--班课讲义]

[共享课程高二语文第4次课:走进“婉约大咖”—李清照、柳永--班课讲义]


PART TWO
知识梳理
一、婉约派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豪放”、“婉约”之说最早见于《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 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 制作多是婉约,苏子瞻(苏轼)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
答案: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
分手场面,而且把这1个.场简面析放这在首“词冷落逐”层的深“入清地秋描”写时离节,愁通别过恨“的寒写蝉作凄特切色”“。骤雨初歇”的
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 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 “良辰美景”尤其痛苦。这是第三层。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得逞的。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 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乐景写 哀等。
(3)表现手法:用典、衬托、联想、想象、抑扬、比兴、象征 、照应 、对比 、 白描等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课件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课件

斜阳草树,平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用刘裕典故
向往英雄事迹 表达抗金决心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南畿志》:“丹 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时宅业。”史载刘裕曾 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 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绩了北伐之功 业。
单写“斜阳”之下的“草树”,用“平常”修饰 “巷陌”,表明刘裕出身寒微,突出他以寒微出身而 建立了赫赫功业,含有讽刺南宋朱紫权贵失地误国的 意思。“金戈铁马“,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队 勇战强敌的英雄气势;“气吴万里如虎”,更表现出 他灭南燕、平后秦,所向无敌的气势声威。这和南宋 统治者的屈辱偷安构成鲜明的对照,抒发了不满庸懦 统治者的感情。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宋文宗,率军 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回首”应接上句,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如今“佛 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 的对照,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 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百姓斗志松懈,民族 意识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 的隐忧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上阙小结
歌颂追慕英雄及其功劳事迹,感叹“时 无英雄”。 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 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 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 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

诗词鉴赏豪放派和婉约派公开课PPT讲稿课件

诗词鉴赏豪放派和婉约派公开课PPT讲稿课件

•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这
首 《画堂春》很能代表他的风格。此词是一首伤春之作。全词所写 的, 是由于春归之景色所引起的一片单纯锐感的柔情。描写精美的 春归 之景,以惜春之怀,发幽婉深恨之情,令人思之不尽。
• 词的上片写春归之景。从落红铺径、水满池塘、小雨霏霏,到杏
婉约是委婉含蓄的意思。
• 一般说来,豪放词题材广阔,多抒豪情壮志,风
格 豪迈奔放,感情激荡,具有阳刚美;婉约词内 容较 窄,多写离情愁思,风格纤婉隐微,含蓄蕴 藉,偏 于阴柔美。
司空图《· 论宋 词有豪放、婉约 两派之分。对, 唐豪放和婉约
2023/9/17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11
5
• 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
人抱负等。
时伤怀。
艺术特色:直截了当,直抒胸臆,写景则大笔勾 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
艺术特色:写景则铺叙细腻,曲尽其形,且辞藻 华美;抒情则委婉含蓄、细腻。白描手法能够达 到“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 托物言志、借 物抒情。
理性分析豪放 派:婉约代表 人物苏轼、辛 弃疾陆游。
注意:
豪放词人也写婉约的东西,婉约词人也会写豪放 的作品。
诗词鉴赏豪放派和婉约派公开课课 件
诗词鉴赏豪放 派和婉约公开 课件
1
清平乐 辛弃疾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 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8.说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运用了那种表达技巧?
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这一句运用了夸张(也可答 比喻)手法,充分表达对心爱之人的一往情深,烘托相思难熬 的氛围,增强了爱情词的艺术感染力。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婉约词鉴赏第1讲词的起源与词的基本概念教案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婉约词鉴赏第1讲词的起源与词的基本概念教案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婉约词鉴赏第1讲词的起源与词的基本概念教案第一讲词的起源与词的基本概念[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词的起源,了解词的一些基本概念[教学难点与重点]婉约为词的正宗[教学内容]一、词的起源二、词的性质一、词的起源与发展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

”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

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词的流派主要有两种,一:婉约派;二:豪放派。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令。

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以脂粉气浓烈的崇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

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收词30首,抄写时间不迟于后梁乾化元年(911),比《花间集》的编定(后蜀广政三年,940),早出近三十年。

所用词调,除《内家娇》外,其馀12调,《教坊记·曲名表》均有著录。

其中有慢词,亦有联章体。

敦煌词创作的早期与作者成分来源的民间性,使作品从内容、体制到语言风格,都表现出这些初期的词,初步脱离一般诗歌的大文化系统,开始独立成体的过渡性特征。

朱祖谋跋《云谣集杂曲子》云:“其为词拙朴可喜,洵倚声椎轮大辂。

”可以用于对整个敦煌词的评价。

在晚唐,西域的胡乐,特别是龟兹乐,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燕乐。

燕乐曲调繁多,有舞曲,也有歌曲。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声声慢》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声声慢》精品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层次结构
01
上片分为两个层次。从“寻寻觅觅”至“晚来风急” 为第一个层次,写寒风袭人之时,自己却孤寂无依。
从“雁过也”至“却是旧时相识”为第二个层次,点
出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
02
下片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从“满地黄花”到“如今 有谁堪摘”为第一个层次,紧承上片的悼亡,哀叹如
今无人与我共摘。从“守着窗儿”至“怎一个愁字了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
作者介绍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南北宋之交) 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 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 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 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 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 照集校注》。
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 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大胆 地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或想 法。
小结
感悟名人名言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朱熹
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
——徐特立
谢谢观赏!
祝大家学习进步
迁,膝下荒凉,身负亡夫丧夫之痛、流离之苦和亡国之恨,万千愁绪再也无人可诉,其情可悲!
教学过程
全文分析
01
若黄花盛开——乐景哀情——反衬凄苦 忧愁
02
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思,这里运用了 白描的手法,用极为简练的语言来勾勒 事物,抒发情感。窗前的梧桐树飘下几 片枯叶,夜幕深深,小雨淅淅沥沥,一 声一声,“滴滴答答”彷佛苍天也在忧 愁哭泣。伤心凄苦如诗人,见此梧桐, 闻此细雨,更添愁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秦观诗文亦为北宋一大家。明胡应麟于 《诗薮杂编》卷五言:“秦少游当时自以 诗文重,今被乐府家推做渠帅,世遂寡 称。”秦观词中感情深厚,意境悠远,风 格独特,在两宋诗坛自成一家。
• 秦观的《鹊桥仙》中有一句“金风玉露一 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其中“金风 玉露”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也 是特指秋景,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 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 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 洁和超凡脱俗。“鹊桥”指能够连结男女 之间良缘的各种事物。

第一个创作慢词。

政治上的抑郁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经历,以及他的博
学多才,妙解音律,使这位“浅斟低唱”、“怪胆狂情” 的浪子,成为致力于词作的“才子词人”。由于柳永对 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妓女 和市民阶层相当熟悉。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们的悲欢、 愿望及男女恋情,自己的愤恨与颓放、离情别绪和羁旅 行役的感受,都是其词的重要内容。此外,也有一些反 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仙等作品。著有 《乐章集》,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凤栖梧》、 《八声甘州》、《望海潮》等。
• 柳永也是一位婉约派著名词人,从创作方 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 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 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 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写男女之间别 离场景的词。词中第一句“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说的是:秋后的 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 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其中 “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有着凄清伤感 之意。另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其 “杨柳”中的“柳”同“留”谐音,经常 暗喻离别,伤别情怀。其中的“残月”, 蕴涵情感的无奈。《蝶恋花》中有一句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其中“草色”象征的是一个愁字。“残照” 象征的是一种离情别恨的情感。“凭栏” 象征的是一种思乡,怀念亲人的情感。
走进婉约派 第一课时
• 我们通过对婉约派中四位词人著名词作的 赏析,了解到了诗词中,惯用景物,事物 所表达的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 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 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 情。
•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 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 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 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 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 爱国思想。

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 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 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县) 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 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 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 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 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 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 填词”。仕途无涯,便自称“奉 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 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 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第一个专业词人,能谱曲填词。
• 李清照的《武陵春》,词中第一句写到,“风住 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说的是:风停了, 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而花儿已凋落殆尽。已近 黄昏,词人却懒得去梳妆。其中“花已尽”,象 征世事凋零,人生中的失落与挫折。《鹧鸪天》 中有一句,“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 霜。”其中,“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 征。《醉花阴》中一句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其中“玉枕纱厨” 这个具有特征 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 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词中另一 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帘卷西 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黄花”, 写出了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象征着 一种愁苦衰败之意,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 怀人的境界。
• 通过研究,使我们对于事物和景物的意象, 把握的更加准确,对于诗词情感的理解, 也更为深入,并且,也能将其运用到日后 的语文学习生活中去,让我们收获颇
第二课时
蝶恋花 ·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李煜,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 “愁宗”。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 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 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 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 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 过前期,可谓“神品”。
• 李煜的《虞美人》有一句“一江春水向东 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 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其词牌“虞 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在 李煜的另一首词《相见桐深院 锁清秋。”其中“西楼”代表的是一种闺 怨之情。
一,发展了慢词。柳永常纵游于歌楼妓馆,与歌妓乐 工交往,因而认识了慢词的生命力,成为第一个大量 创作慢词的作家,引起文人的重视,促使慢词创作繁 荣,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大批优秀作家。
二、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认为委婉含蓄的 小令写作手法和风格,不适应慢词的需要,因而 改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善于点染,把所写内容 先点示明白,再层层铺展开来描写,既淋漓尽致, 又层次分明。抒情直来直去,不曲折隐晦,使柳 词具有感情强烈、一泻无余的特点。
三、使词由雅转俗。柳永擅长描写青楼妓女和飘 泊失意的文人等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心理,词里的 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市井平民,对他们的遭遇表示 了同情。柳永使词离开了达官贵人的歌筵闺房而 走向社会的中下层,反映的生活面更宽广了。这 是柳永对词的传统题材的突破。他又把从生活中 汲取来的通俗化、口语化的俚语俗语运用到词里, 表情达意生动真切,开了元代散曲的先声,使柳 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了「俗」的特点。叶梦 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 柳词”,足见其靡盛。
• 除此之外,词中还有如下常用意象:烟雾: 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猿猴:哀伤,凄厉。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红 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 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 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 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 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燕 子: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 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