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农产品贸易争端分析与我国的对策

合集下载

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与对策

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与对策

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对策一、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农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农产品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农活需要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不易实现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

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且有持续攀升的趋势,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我国农村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成本低,发展农产品生产具有比较优势。

随着wto规则逐渐发挥作用,农业贸易自由化程度得到提高,成员将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组织和安排生产,我国应该增加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加大农产品出口创汇的力度,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同时也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贸合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出口种类也越来越多,农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不断增加,出口市场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已覆盖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但分不却极其不均匀,对美国市场开拓潜力尚待挖掘,对大多数欧洲国家市场的开发也相对滞后,农产品出口仍都集中在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日本,近年来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从中国进口农产品总量占我国历年农产品总出口的65%左右。

中国和日本两国既是隔海相望的邻国,又互为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加入wto以后,发展外向型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巩固与发展日本市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更是至关重要。

二、影响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因素(一)两国资源禀赋的差异日本的自然资源十分贫乏,耕地面积仅为全国面积的141%,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趋于下降。

同时农业劳动力兼业化,老龄化显著。

农业所提供的产品难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每年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农产品。

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1. 引言中韩两国作为地理上相邻的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合作。

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有助于了解双方之间的贸易情况,并为进一步拓展贸易关系提供参考。

2. 中韩农产品贸易概况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快速增长。

韩国对中国的农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海鲜等方面,而中国向韩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包括谷物、豆类、肉类等。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额约为100亿美元,韩国对中国的农产品进口额约为100亿美元。

3. 中韩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1)贸易结构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互补性。

中国拥有较大的农业产能,可以为韩国提供大量的农产品供应。

而韩国在农产品加工和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中国提供高品质的加工农产品。

双方通过农产品贸易实现了互利共赢。

(2)贸易竞争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由于中国农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韩国在某些农产品领域面临竞争压力。

中国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也面临一定的质疑。

(3)贸易政策中韩两国的贸易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产生了影响。

例如,双方的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增长。

两国的贸易壁垒和关税也对农产品贸易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4. 展望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多样化,对农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品质和安全性,进一步拓宽贸易渠道,实现共同发展。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密切,通过分析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可以看到双方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中韩两国应继续加强合作,促进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分析及我国应对措施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分析及我国应对措施

农 产 品 出 口的 限 制性 措施 。
2 0 0 2 年以后, 从 表 面 上 看 中 日农 产 品 贸 易风 平 浪 静 , 但 实 际 上 中 日农 产 品 贸易 摩擦并没有终止过 , 因为 导 致 中 日农 产 品
下降 了1 6 . 6 9 个百分点 。 据 我 国 海 关 统 计 资料 现实 , 2 0 0 8 年 中 日两 国 农 产 品 贸 易
国 家 间 的 贸易 摩 擦 愈 演 愈 烈 。 中 日两 国 有
着良好 的贸易关系 , 中国 是 日本 第 二 大 农
产 品 进 口来 源 国 , 日本 则 是 我 国 最 大 的 农 产 品 出 口国 。中 日两 国 在 农 产 品 贸 易 方 面
表 1 2 0 0 1 — 2 0 0 8年我 国对 日本农 产 品 出 口情 况 总汇 表 ( 单位 :亿美 元 )
外 的 关税 从 现 行 的 3 %、 4. 3 %和 6 %上调 至
农 产 品 贸 易 额 并 没 有 持 续 增 长 反 而 出 现 了首次负增长 ( 详见表 1 ) , 不仅 由于 全 球 爆 发了金 融 危 机 而 且再 加 上 物 价 的 波 动 很
2 5 6 %、 2 6 6 %和 1 0 6 %, 这 在 日本 贸 易 政 策 史上是首次。 实 际 上 出 口到 日本 的这 三 种 农 产 品 中9 9 %来 自我 国 , 显 而 易见 这 是 对 我国农产品的歧视性政 策, 由此 引发 了中 日之 间 的农 产 品 贸 易摩 擦 。 通 过 我 国 政 府
的1 . 4 6 倍。 但 是 进 入2 0 08 年后, 我 国对 日
我 国 农 产 品 进 出总 额 ( 9 9 2 . 1 2 亿美 元) 的

最新整理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docx

最新整理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docx

最新整理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一.绪论1研究背景和意义2文献综述二、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1、双边农产品贸易概况2、对韩农产品出口特点三、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四、对策五、结论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中韩两国地理位置临近,历史文化传统有很大的渊源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农产品贸易领域也取得了较大发展。

韩国一直以来是农产品净进口国,作为邻邦的中国,在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方面具有地理和成本等优势,使得韩国在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

目前,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而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也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20xx年,中国农产品出口601.3亿美元,其中对韩出口额达到41.75亿美元,同比上升高达18.3% 。

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摩擦不断,出现了诸多问题。

由于对韩农产品出口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和中国农产品出口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该问题值得两国政府和相关企业甚至民众给予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1.1.2 研究意义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各个国家都被看做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甚至是国家安全的问题。

作为一个农产品净进口国,韩国对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高的。

中韩农产品经贸关系对两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对两国政治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尤其是近几年来,对于建立两国FTA(free trade area)的呼声很高。

因此,正确认识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方案的思考对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和两国的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两国FTA谈判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2 文献综述朴恩喆(20xx)分析了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和趋势,并采用 HS 两位数编码,分析了 1999-20xx 四年间18 个主要农林畜产品的贸易专业化指数,结果表明,韩国除花卉、糖类糕点类、烟草类 3 种产品具有优势外,其余产品均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加之由于中国廉价农产品进口的激增而使韩国农业受到了冲击。

中, 日, 韩农产品贸易争端分析及中国的对策

中, 日, 韩农产品贸易争端分析及中国的对策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争端分析及中国的对策李俊江邓敏(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13001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所面临的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其农产品贸易在进一步增长的同时,也将出现更多的贸易争端。

贸易争端主要是由于中国加入WTO后,对日本韩国增加蔬菜、水果的出口,从而引起双边贸易摩擦,以及中国和韩国在其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日本,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另外,随着日本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中韩农产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农业,中韩两国也必将采取措施应对这些进口限制,这也增加了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本文旨在通过中日韩三国的农产品贸易量以及出现的贸易摩擦,预测未来农产品贸易走势并提出为避免贸易争端应采取的对策。

一、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状况分析在中韩双方建立外交关系前的1991年,两国间的贸易额只有44亿美元,但到2001年增长到了315亿美元。

其中,农产品贸易额1991年约为10亿美元,2000年为15亿美元,2001年为11亿美元。

1993年以来,中国与韩国的贸易稳步增长,2001年,中国与韩国的贸易总量约增加了49亿美元,在农产品上是9亿美元的顺差。

1991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总额是300万美元,2001年增加到8400万美元,而同一时期的出口额增长却很少,仅从9.8亿美元增长到10.1亿美元。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额显著下降,1998年和1999年只有7-8亿美元,但从2000年开始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2001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经过加工的农产品,如蔗糖、面条、酒类和糖果,而谷物、豆类和水果的比例很低。

但自1998年以来,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坚果和人参大幅增长,人参的进口从1998年到2001年增长了11倍。

虽然中国从韩国进口的水果也逐渐增长,例如柿子和梨,但其进口量仍然保持着较低的水平。

2001年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农产品包括饲料谷物、玉米、花生、芝麻籽、大蒜、蕨菜和辣椒。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简介中韩两国是亚洲的重要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家,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各国农产品的出口情况、贸易政策和市场竞争等方面。

一、中韩两国农产品出口情况对比1.1 中韩农产品出口总体情况根据数据统计,中韩两国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家。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其农产品出口数量庞大且种类丰富。

韩国虽然相比中国规模较小,但也是亚洲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1.2 主要农产品对比中韩两国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差异。

中国主要出口大米、小麦、玉米、蔬菜、水果、肉类等农产品。

而韩国则以水产品、海苔、泡菜、果蔬饮料等农产品为主要出口对象。

二、中韩农产品贸易政策对比2.1 中方政策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支持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为了提高农产品出口速度和质量,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农产品出口关税、优化出口程序、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等。

2.2 韩方政策韩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农产品贸易,努力推动农产品的出口。

韩国政府通过优化贸易政策、提供贸易补贴、鼓励农产品创新等方式,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三、中韩农产品贸易竞争分析3.1 市场竞争中韩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中国以其庞大的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低成本优势,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韩国则凭借其独特的农产品品种和高品质,逐渐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2 互补性中韩两国在某些农产品方面存在着互补性。

中国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韩国则凭借其技术和品质优势在高端农产品市场具有竞争力。

因此,中韩两国在特定农产品贸易中可以实现互利互惠。

四、未来展望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两国政府可以继续加强贸易合作,进一步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

同时,双方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合作,提高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无删减范文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无删减范文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1. 引言中韩两国是邻国,拥有相似的农业资源和需求。

农产品贸易在双方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2. 中韩农产品贸易总览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之一,而韩国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产品出口市场之一。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年年攀升,双方在农产品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

3. 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优势与互补性中韩两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与互补性。

中国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大量生产粮食等主要农产品。

韩国则在农产品加工和技术方面相对较为先进,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加工农产品。

这种互补性促进了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4. 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主要产品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涵盖了多种产品。

其中,中方主要以大豆、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水果为主要出口产品。

韩方主要以畜牧产品、水产品以及加工农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

双方在农业领域的贸易互补性使得两国农产品贸易更加有利可图。

5. 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随着中韩两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产品贸易也呈现出一些发展趋势。

首先,双方的农产品贸易额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达到新的高峰。

其次,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合作不断加强,将进一步拓宽贸易渠道和提高贸易效率。

最后,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将成为中韩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6. 中韩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挑战尽管中韩农产品贸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双方间的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可能会对贸易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双方在农业领域的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某些产品的贸易不平衡。

此外,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可能对农业生产和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双方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7. 结论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密切,互利共赢。

中韩两次农产品贸易摩擦研究及中韩农产品贸易合作方向建议

中韩两次农产品贸易摩擦研究及中韩农产品贸易合作方向建议

中韩两次农产品贸易摩擦研究及中韩农产品贸易合作方向建议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6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2563.3亿美元,20年间增长高达40多倍。

随着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也发展迅速,中国加入WTO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额从2002年的21.7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48.2亿美元,翻了一番多。

但自从2000年中韩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以大蒜为主要产品的贸易摩擦之
后,2005年又爆发了泡菜风波,使双方经贸关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

中国农产品因生产成本低,其价格水平只达到韩国的20%~30%。

因此中国在中韩农产品贸易上具有比较优势,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着较大的顺差,最终形成了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不均衡结构。

与此同时,中国与韩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针对农产品的意见相差甚远。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韩之间两次农产品贸易摩擦进行研究,以便为避免以后中韩之间农产品贸易摩擦再次发生提供合理建议。

本文对大蒜摩擦事件和泡菜风波事件分别进行了概括整理与分析,同时对两国主张对比、其他原因等进行了研究。

为了分析日后中韩之间再次发生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可能性,在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后,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使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分析。

此外,还对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现状及中韩农产品安全事故合作现状进行了分析。

为了防止中韩农产品贸易中再次发生摩擦,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发展,通过以大蒜摩擦和泡菜风波事件为例进行研究,为日后两国的合作提供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争端分析及中国的对策李俊江邓敏(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13001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所面临的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其农产品贸易在进一步增长的同时,也将出现更多的贸易争端。

贸易争端主要是由于中国加入WTO后,对日本韩国增加蔬菜、水果的出口,从而引起双边贸易摩擦,以及中国和韩国在其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日本,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另外,随着日本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中韩农产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农业,中韩两国也必将采取措施应对这些进口限制,这也增加了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本文旨在通过中日韩三国的农产品贸易量以及出现的贸易摩擦,预测未来农产品贸易走势并提出为避免贸易争端应采取的对策。

一、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状况分析在中韩双方建立外交关系前的1991年,两国间的贸易额只有44亿美元,但到2001年增长到了315亿美元。

其中,农产品贸易额1991年约为10亿美元,2000年为15亿美元,2001年为11亿美元。

1993年以来,中国与韩国的贸易稳步增长,2001年,中国与韩国的贸易总量约增加了49亿美元,在农产品上是9亿美元的顺差。

1991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总额是300万美元,2001年增加到8400万美元,而同一时期的出口额增长却很少,仅从9.8亿美元增长到10.1亿美元。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额显著下降,1998年和1999年只有7-8亿美元,但从2000年开始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2001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经过加工的农产品,如蔗糖、面条、酒类和糖果,而谷物、豆类和水果的比例很低。

但自1998年以来,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坚果和人参大幅增长,人参的进口从1998年到2001年增长了11倍。

虽然中国从韩国进口的水果也逐渐增长,例如柿子和梨,但其进口量仍然保持着较低的水平。

2001年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农产品包括饲料谷物、玉米、花生、芝麻籽、大蒜、蕨菜和辣椒。

其中辣椒和大蒜的出口比2000年分别增长34.7%和70.4%。

特别是2001年蔬菜出口的比重超过了谷物(包括饲料谷物)。

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除了地缘因素,两国居民食物偏好的相似性和中国农产品在价格上有竞争力外,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近年来蔬菜产量大幅度提高并努力扩大其出口。

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也表现出同样的变化。

蔬菜和水果出口的增加引起了中国同日本韩国的双边贸易摩擦,是中日韩贸易争端的主要原因。

日本既是中国也是韩国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市场。

韩国与日本的贸易整体上是长期的逆差,而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却是顺差。

2001年韩国同日本的贸易赤字为100亿美元,但在农产品贸易中却是4亿美元的顺差。

2001年韩国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包括酒类、蔬菜、坚果、糖果、蘑菇和水果。

特别是蔬菜和水果的出口迅速增长。

辣椒和西红柿的贸易额增长了12倍多,分别从1996年的300万美元和120万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3700万美元和1430万美元。

柑橘和草莓的出口与1996年的水平相比分别增加了31倍和2倍。

直到2000年口蹄疫爆发时猪肉的出口额还占据韩国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的第一位,其出口额1999年是3.3亿美元,到2001年却只有60万美元。

这些数据表明了韩国对日本蔬菜和水果出口的迅速增长,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也表现出这种趋势,所以将来中国很可能与韩国的农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这也是三国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原因之一。

二、中日韩农产品贸易争端近几年中日韩三国的农产品贸易出现了频繁的贸易摩擦,例如中国和韩国对中国出口的大蒜发生了争执,中国和日本也因农产品贸易而展开了贸易战。

同时,韩国和日本之间由于日本加强了卫生检疫规定等保护措施而产生了争议。

中国成为WTO的成员后对日本和韩国出口进一步扩大,日本和韩国必将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对中国农产品的进口,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贸易争端。

(一)中国和韩国的农产品贸易摩擦由于韩国对冷冻大蒜和腌制大蒜征收30%的低关税,中国对韩国的出口迅速增加,而韩国政府认为中国大蒜出口的急剧增长,使韩国国内大蒜价格迅速下降,危害到韩国国内大蒜生产者的利益。

于是在2000年3月决定对冷冻蒜和腌制蒜实行共计为315%的关税率,即在30%的基准税率上又实行了285%的紧急关税,对去皮蒜茎实行共计为436%的关税(60%的基本关税加上376%的紧急关税)。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求进行双边磋商,两国分别于2000年4月—5月进行了两轮谈判,因为中国坚持韩国市场上大蒜价格的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对大蒜种植者的危害是由于韩国国内产量的增加,而对中国产品实施紧急关税是不公平的,所以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协议。

当韩国于2000年6月1日采用紧急关税时,中方认为对中国大蒜采取的这些措施是带有歧视性政策,于是中国在2000年6月7日实施禁止进口韩国手机和聚乙烯的报复性措施。

为了解决“大蒜争端”,两国于2000年6月29日和7月15日在北京会晤并达成了暂时性的妥协。

经过中韩双方谈判,韩国将对中国冷冻蒜和腌制蒜实行3年的进口限额,允许2000年进口20105吨;2001年进口21190吨;2002年进口22267吨,并对这些进口量实行30%的特别关税。

另外,对超过限额量的部分实行高关税。

2002年对去皮大蒜按每千克2116韩元实行423%的特别关税。

未去皮大蒜按每千克1840韩元实行368%的特别关税。

对冷冻蒜和腌制蒜按每千克1573韩元实行30%的基本关税和263%的紧急关税,即293%的特别关税。

2001年初,中国要求韩国按照2000年达成的进口32,000吨大蒜的协议完成10,300吨的进口量,否则就将手机和聚乙烯的进口减少一半,这使双方对大蒜展开了第二轮谈判。

中韩双方的贸易官员于2001年4月在北京举行了会晤,韩国同意到2001年8月以离岸价每吨550美元的价格进口从2000年起尚未进口的数量。

①在2000年6月的贸易争端中,双方达成了直到2003年1月不再扩大贸易保护措施协议。

②韩国私人公司从2003年1月起可以自由从中国进口冷冻蒜和腌制蒜,韩国政府决定不再继续实行保护措施,而且还计划扶植本国大蒜种植者,因此中国有望进一步增加对韩国的出口。

(二)中国和日本的农产品贸易争端近年来,中日农副产品双边贸易额已增达60亿美元,其中我国每年对日本出口的鳗鱼6—8亿美元,冻鸡超过7亿美元,蔬菜近12亿美元。

随着中国对日蔬菜出口的大幅增加,日本农民和农协组织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对中国农产品实行管制。

日本从2001年4月23日到11月8日(为期200天),对从中国进口的鲜香菇、蔺草和大葱实行紧急限制进口措施,③对这3种农产品实行进口配额,对配额以内的商品实行低关税,鲜香菇是4.3%, 蔺草是6%,威尔斯葱是3%,对超过限额的部分征收高关税。

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实行临时紧急进口限制。

日本一直是中国蔬菜等农副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其中日本蔬菜进口量的99%来者中国。

继发生大葱、香菇和蔺草的贸易摩擦之后,2002年以来,日本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中国输日蔬菜等农副产品的检测、检验。

由于日本的农药残留标准极高,超过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导致中国对日出口的部分蔬菜农药残留量不符合日本的要求,使得中国农产品在日本市场的销量和价格受到严重影响。

例如,2002年日本产干香菇每千克成交价格为3600—3700日元,而中国产干香菇平均成交价格每千克仅为1000—1500日元。

中国农副产品对日本出口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政府不断对来自中国的蔬菜和动物产品设置的种种技术壁垒。

日本违反了WTO非歧视原则,对中国产品采取歧视性政策。

2001年6月初,日本根据韩国发现的一例中国鸭肉有问题便全面禁止中国禽肉进口。

在我国政府的交涉下,日本于2001年8月解除了对中国鸡肉的禁令,但同时宣布开始对中国进口的鸡肉进行精密检查。

然而自2001年11月,某发达国家发生了多次禽流感,日方于2002年3月18日下令禁止进口该国鸡肉,但在10天后(即3月29日)便解除了此禁令,而且不实行精密检查。

日方无论从商品范围还是检验项目来看,对待中国产品和其他国家产品以及日本本土产品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把矛头指向在日本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中国产品,这违反了WTO非歧视性原则。

此外,在对蔬菜残留农药的含量问题上,日方主要依赖进口的菠菜的限量标准是0.1PPm,而对本国生产的萝卜限量标准却高达3PPm,这明显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

三、贸易展望与对策(一)中日韩农产品贸易展望近年来,随着中国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大量引进国外优质品种和科学的质量管理技术,中国农产品的品质已经有了显著改善。

一些日韩企业也看好在中国发展农产品加工的前景,纷纷来华投资设厂或与中方企业合作,并将其产品返销日韩市场。

因此,随着中国成为WTO成员后,中日韩三国的农产品贸易将会出现进一步增长的局面,三国之间在农产品领域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而三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相互依赖性也会进一步增强。

但是,中国加入WTO后在享受WTO成员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

而且中国与美国等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谷物产量较低,所以小麦等粮食作物的进口将会增加,为了扩大农产品出口额就必须生产更多的蔬菜和水果等经济作物。

另外从需求方面看,日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由于国内产量下降,生产能力萎缩,农民人数减少并且总体上呈现老龄化趋势,很可能增加从中韩的进口。

目前,中国的田间蔬菜,例如洋葱,胡萝卜,红萝卜等,主要是针对日本出口,但对韩国的出口也在稳步增长。

日本则向韩国和中国出口蔬菜种子,并从这两国进口更多的农产品,尤其是新鲜蔬菜,这就为中国扩大农产品出口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中国与韩国农产品将在韩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展开激烈的竞争。

韩国对日本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新鲜蔬菜上,如草莓式西红柿和红灯笼辣椒,但是近来水果出口增长迅速,尤其是柑橘和草莓,所以中国也必须扩大出口农产品的范围,使出口农产品的种类多样化。

必须承认中国农产品仍然缺乏质量和食品安全保证,如果中国不对自己产品实行更严格的标准,不但不能满足日本消费者的需求,还有可能被日本严格的卫生检疫规则拒之于国门之外,那么中国的农产品就会被韩国的优质农产品所替代。

(二)中国的对策建议从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状况分析、贸易争端及前景预测中可以看出,未来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尽量避免贸易争端并在竞争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应当采取以下对策:1、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应对农产品贸易摩擦。

在中国不是WTO成员的条件下发生贸易争端时,中国可以游移在WTO规则之外来处理贸易争端。

例如当日本实行临时紧急进口限制时,中国可以迅速地还以报复性关税以及采取在中韩“大蒜争端”中的歧视性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