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神经内分泌癌

合集下载

身体这处的粘液增多当心是肠癌

身体这处的粘液增多当心是肠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身体这处的粘液增多当心是肠癌
导语:肠癌是一个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受到它的侵害,那么出现什么症状就有可能是肠癌呢?肠癌的症状有哪些?直肠癌又是怎么回事
肠癌是一个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受到它的侵害,那么出现什么症状就有可能是肠癌呢?肠癌的症状有哪些?直肠癌又是怎么回事?什么地方突然变黏则说明有可能是肠癌,下面就来通过文章一起了解下。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

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

出现两个症状要当心
我们怎么才能提早发现直肠癌呢?其实直肠癌是有早期表现的,我们最容易察觉的有以下两个症状。

1、大便出血:血液呈鲜红或暗红色,常混有黏液或脓液。

2、大便习惯的改变:由于癌肿的刺激,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或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随着病程发展、病灶增大,癌肿可阻塞直肠出口,引起便秘、大便变细、大便变形以及腹胀等症状。

如果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要及早去医院检查,通过肛门指检、肠镜都可以发现病情,一旦发现有息肉或肿块,一定要尽快治疗。

如何预防直肠癌
近年来肠癌日趋年轻化,特别是一些40岁左右的各界精英更易患大肠癌。

他们久坐少动,都因忙于工作而饮食不规律,消化道生理节律被打乱,肠道运行不畅,工作压力大,影响大便功能改变等等,都。

直肠癌

直肠癌
36


37
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直肠指检后应再作直肠镜检查,在直视下 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 距肛门缘的距离,并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 切片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
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指无法触到, 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38
钡剂灌肠及纤维结肠镜
钡剂灌肠对直肠癌的诊断帮助不大,
2000年

全世界70万人患大肠癌 50万人死于大肠癌
14
2003年上海市区主要癌症发病数 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占的比率(%)

肺癌
3508例
16.73%


大肠癌
胃癌
2896例
2470例
13.81%
11.78%


乳癌
肝癌
1889例
1594例
9.01%
7.60%
五大常见肿 瘤占常见肿 瘤的 58.93%
16
上海市青年人大肠癌发病情况
2002年全市 10- 15-
20-
25-

2例 3例 6例 11例 共计22例 在全市5087例大肠癌中占0.43%
1980’丹麦Bulow统计30岁以下大肠癌占0. 42%,美国Walton统计占1.8%. 国内1980’搜集全国13420例大肠癌,3 0岁以下共1621例,占12.1%;搜集上海 4435例大肠癌,30岁以下共527例,占 11.9%. 17
癌前病变:家族性肠息肉病,结肠腺瘤, 尤其是绒毛状腺瘤

19
病理

大体分型 溃疡型,肿块型,浸润型 组织学分类 (1) 腺癌,分管状腺癌、乳 头状腺癌 、粘液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 分化癌 (2)腺鳞癌

直肠癌的科普小知识

直肠癌的科普小知识

直肠癌的科普小知识直肠癌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直肠癌疾病发生率呈逐年增长模式,而且年龄越高,则直肠癌疾病发生率越高,男性与女性均可发病。

但,由于直肠癌属于恶性肿瘤疾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无法获得患者重视度,从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本文就针对直肠癌临床症状表现、治疗对策及日常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可提高人们对直肠癌疾病的重视度,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有效干预,减低疾病死亡率。

那么,接下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什么是直肠癌!直肠癌属于恶性肿瘤,是指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至齿状线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疾病之一,40-80岁男性为疾病主要高发人群直肠癌疾病类型!第一,组织学分类①腺癌:临床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可具体分为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印戎细胞癌与黏液腺癌。

②末分化癌:癌细胞呈片状或团装,细胞排列无规则。

③腺鳞癌:有腺癌细胞与鳞癌细胞构成,位于直肠下段与肛管。

第二,肉眼下形态分型①浸润性:中路向肠壁各层浸润,局部肠壁增厚,而且管腔狭窄,但表面无溃疡、隆起状况。

②溃疡型:肿瘤可穿透肠壁肌层的溃疡,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

③隆起型:肿瘤主体向肠腔突出,肿物增大表面溃疡,向周边浸润少。

第三,解剖位置分类距离肛缘5cm内为低位直肠癌,距离肛缘5-10cm为中位直肠癌,距离肛缘10-15cm为高位直肠癌。

第四,疾病分期分类①0-Ⅰ期:原发肿瘤仅存在黏膜内或下层。

②Ⅱ期:原发肿瘤侵犯肠壁肌层。

③Ⅲ期:原发肿瘤侵犯深度,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

④Ⅳ期:肿瘤转移至肝、肺、脑、骨转移,甚至出现腹腔种植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直肠癌常见诱发因素!其一,高龄年龄高于50岁,其发生直肠癌的机率越高。

其二,错误的饮食长时间保持高脂高蛋白饮食、低纤维因素及缺乏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等人群,其发生直肠癌机率较高。

其三,遗传存在黑斑息肉综合征、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并等家族遗传性疾病均可诱发直肠癌。

直肠癌晚期治愈的案例

直肠癌晚期治愈的案例

直肠癌晚期治愈的案例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年龄多在45岁左右。

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

直肠癌一旦发展到中晚期,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应该积极的治疗,直肠癌晚期有治愈的案例吗?直肠癌发展到晚期,不仅会带来机体营养的耗竭,晚期直肠癌多会转移到其他脏器并进而影响到其他脏器的功能。

晚期直肠癌手术治疗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而放化疗虽然能短时间内杀灭癌细胞,控制病情,但是长期效果较差,易复发,使患者陷入放化疗的循环中,因此对于放化疗应该适量,同时在放化疗及时配合中医药治疗,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直肠癌晚期中医治疗保守治疗比较普遍,中医治疗晚期直肠癌,从病因机理出发,注重整体治疗,辩证论治,采用天然的中草药,无毒副作用,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

中药治疗直肠癌晚期根据患者个体的差异及病情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系统的有针对的进行治疗。

治疗更彻底,更关注患者的感受,同时患者也更容易接受。

在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都想了解一下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比较好的案例,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借鉴他们的治疗方案,增加治疗的信心。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贠孟菊,2011年被查出直肠癌,在经过手术后,病情没有得到控制,甚至还在加重。

袁希福问起她的情况,都需要家人代诉,“身体太虚!”袁希福直指当前问题所在,在对患者望、闻、问、切后,依据“三联平衡疗法”为其开方治疗。

2个多月医务人员谁也没见到贠孟菊,只是在每次打电话回访时,听家人说老人的情况越来越好。

到了第3个月,贠孟菊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来到希福医院!专门带来10月18日的复查资料:彩超及血化验结果均正常,袁希福告诉贠孟菊基本情况已经稳定,并当选为2014年第四届抗癌明星。

直肠癌发展到了晚期一般病情较重,生存期较短,以上这位患者通过中医药的调理,患者不适症状消失,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或许很多患者都难以想象,但是这样的案例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还有很多,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很多患者的生存期可达3-10年,甚至肿瘤消失,达到长期带瘤生存。

EMR-C及ESD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EMR-C及ESD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EMR-C及ESD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张莉;王李心;王国芬;高旭东;李英茹;盛丽荣【摘要】目的比较透明帽辅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C)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内镜中心就诊并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直径<10 mm的52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手术的方式分为EMR-C组(n=29)和ESD组(n=23),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肿物大小及距肛缘距离、完整切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MR-C组手术时间较ESD短(P<0.05),ESD组有2例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两组均没有出现穿孔病例.结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应用EMR-C与ESD行内镜下治疗,两者的完整切除率相当,但前者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可以作为内镜下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优先选择.【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年(卷),期】2018(024)004【总页数】4页(P389-392)【关键词】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透明帽辅助内镜黏膜切除;内镜黏膜下剥离【作者】张莉;王李心;王国芬;高旭东;李英茹;盛丽荣【作者单位】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内镜中心北京 100120;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内镜中心北京 100120;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内镜中心北京 100120;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内镜中心北京 100120;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内镜中心北京 100120;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内镜中心北京 10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直肠是其好发部位之一。

随着结肠镜筛查的推广,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检出率逐渐升高,有关其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方法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

对直径<10 mm并且无固有肌层浸润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局部切除已经成为一种共识[1-3]。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诊疗知识】神经内分泌肿瘤一、神经内分泌肿瘤简介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细胞遍布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肿瘤,可以产生和分泌常见的激素。

最常见的肿瘤发生部位为消化系统和支气管-肺区域。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美国为仅次于大肠癌的第二大胃肠道肿瘤。

大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缓慢,早期难以发现,通常都是在已经发生转移之后才诊断出来,淋巴结和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提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有:潮红、腹泻、腹痛、消化不良、脂肪泻、气喘、溃疡、低血糖、风疹、糙皮病、咖啡牛奶斑等。

原发灶的完全性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二、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因未明。

多为散发,少数可见家族聚集性。

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胰岛细胞、胃肠组织(来源于整个肠道的弥漫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和分布在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这类肿瘤被称为甲状腺髓样癌)。

三、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解剖神经内分泌肿瘤镜下特点肿瘤细胞较小,呈多边形、卵圆形,胞浆中等量,核圆较深染,染色质分布较均匀,无明显核仁。

细胞排列方式可呈实心巢状、结节状、菊形团状等。

核分裂像少见。

小细胞NEC镜下特点小或中等大小癌细胞,像淋巴细胞,大小约十成熟淋巴细胞的2倍,胞浆少,弥漫性或呈巢状生长。

核分裂像常见,坏死比较常见,1/4的病例混杂少量(<30%)腺癌或鳞癌成分。

典型的小细胞癌HE即可判断。

大细胞NEC镜下特点肿瘤由大细胞组成,大细胞可呈巢状、小梁状、菊团形状和栅栏状排列。

与小细胞癌相比,LCNECs细胞的胞质丰富,核空泡化明显,核仁突出,常可见到局部的坏死。

必须有两个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gA,Syn,CD56)阳性才能诊断为LCNEC.四、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分型神经内分泌肿瘤按组培起源分类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属于中肠)-胃泌素瘤-胰岛素瘤-胰高血糖素瘤-VIP瘤-生长抑素瘤-胰多肽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场肿瘤肺胃十二指肠起始部-中肠肿瘤十二指肠降段空肠回肠右半结肠-后肠肿瘤横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NCCN指南中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类分为8个类别(每类均有各自的治疗推荐)-类癌(非胰腺NEN)-胰岛细胞瘤(胰腺内分泌瘤)-原发部位不明的神经内分泌瘤-肾上腺肿瘤(包括肾上腺皮质瘤和肾上腺偶发瘤)-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分化差(高分级或恶性)/小细胞肿瘤-多发性神经内分泌瘤I型(MEN1)-多发性神经内分泌瘤II型(MEN2)五、神经内分泌肿瘤按症状分类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大体被分为有临床症状和无临床症状2类,术语描述为有功能型和无功能型。

结肠癌晚期病人为什么出现神志不清

结肠癌晚期病人为什么出现神志不清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可见于任何年龄。

当结肠癌到了晚期时意味着病情加重,患者症状表现也越来越多,有不少患者出现了神志不清的情况,给家属造成了不小的恐慌,那结肠癌晚期病人为什么出现神志不清呢?结肠癌晚期引起神志不清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患者出现了脑部的转移,或者出现了神经系统方面的压迫,可能会导致神志不清的情况;晚期病情较重,很容易引起身体各个细胞的代谢异常,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也会引起神志不清。

当患者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查明病因,并对因治疗。

如果是不良情绪引起的,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慰、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消除负面的情绪,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也要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如果是癌细胞扩散转移造成的,应积极进行抗肿瘤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才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结肠癌晚期一旦扩散手术的机会很小,放化疗虽然能控制病情发展,但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建议辅助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

对于不能或者不愿接受西医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以中医治疗为主。

中医治疗治疗讲究以人为本,注重对患者进行整体的治疗和调理,对于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的同时,体力也逐渐恢复,不适症状得到缓解,免疫力和抵抗力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治疗全面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对患者的伤害小,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患者,应及时配合治疗,作为由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创办的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专注于中医,坚持“专科专病专方”,充分发挥中医肿瘤科特色及优势,帮助众多肿瘤患者通过中医中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部分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直肠肛管疾病试题(含答案)

直肠肛管疾病试题(含答案)

第四十章直肠肛管疾病一、填空题1.肛管上自___齿状线_____,下至肛缘,长约3~4cm。

2.肛裂,__前哨痔__,乳头肥大常同时存在,称为肛裂三联征。

3.直肠癌是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至____齿状线____之间的癌4.外科临床上将直肠癌分为低位癌(距肛门___5cm _____cm以内);中位直肠癌(距肛门____5~10cm ____cm以内);高位直肠癌(距肛门____10cm ____cm以内)。

5.直肠粘膜呈现8~10个隆起的纵形皱襞,称为__肛柱__。

__肛柱__基底之间有半月形皱襞,称为___肛瓣__。

___肛瓣__与_肛柱_下端共同围成的小隐窝,称为__肛窦__。

二、判断改错题1.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是有直肠乙状结肠镜检。

2.家族性腺瘤性息肉具有很高的癌变倾向。

二、选择题[A型题]1.关于直肠肛管的解剖,下列哪项不对____E____。

A.齿线以上是粘膜,齿线以下是皮肤B.齿线以上主要是直肠上下动脉供应C.齿线以下的静脉从属直肠下静脉丛D.齿线以下的淋巴液主要回流到腹股沟淋巴结E.齿线以上的直肠粘膜受阴部内神经支配2.肛管的长度为____C____。

A.0.5cmB.1~2cmC.3~4cmD.4cmE.4~5cm3.肛门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的皮下部交界处称之____D____。

A.齿状线B.半月线C.粘膜线D.白线E.肛瓣4.直肠、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检查最易发生的危险是____D____。

A.直肠大出血B.肛门撕裂引起大便失禁C.内痔出血D.直肠、乙状结肠破裂穿孔E.交叉感染致癌细胞种植性转移5.肛裂常发生在肛管的____D____。

A.前正中位B.左侧位C.右侧位D.后正中位E.左前位6.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常继发于____C____。

A.肛裂B.肛瘘C.肛窦炎D.内痔注射E.直肠息肉7.肛瘘多由哪种手术引起_____D___。

A.内痔注射疗法B.肛裂切除法C.血栓性外痔切开取栓子D.肛周脓肿切开或穿破E.内痔环切术8.肛瘘的手术疗法中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步骤在于___C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神经内分泌癌
神经内分泌癌
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含神经内分泌颗粒,以分泌特异性激素和多肽类为特征的特殊肿瘤。

常分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类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癌。

类癌是最好的,一般切除就可以了,转移和复发率都低。

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

不典型类癌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癌症。

大细胞癌恶性程度也很高。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
·多表现为腹胀、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其次为消化道出血。

类癌综合征表现不明显。

·传统认为,阑尾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Maggard认为小肠最常见;周雷等认为直肠最常见。

·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有CK、CgA、NSE、Syn等,其中CgA和Syn是消化道NENs的常规检测指标。

CT特点
·肿瘤一般呈宽基底或亚蒂软组织密度影,突出肠腔内,表面不光整·肿瘤血供丰富,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虽瘤径不大,但往往在发现时已经突破浆膜并侵犯周围组织,本病例侵犯周围组织致左肾积水;
·薛鹏等报道动脉期不均匀强化可为NEC的特征,不同程度持续强化亦可以作为NEC的鉴别诊断征象;
鉴别诊断
·腺癌肠壁不均匀增厚,肠管狭窄。

腺癌是乏血供肿瘤,增强后轻度强化。

·淋巴瘤肠壁弥漫性不均匀增厚,壁较柔软,肠管大多扩张。

常见肿大淋巴结较多。

淋巴瘤是乏血供肿瘤,增强后病变和淋巴结轻度强化。

·间质瘤呈类圆形或分叶状,中心易出现坏死、出血。

主要转移至肝脏和肠系膜,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

·息肉及腺瘤病灶较局限,直径从数mm至数cm,边界较清楚,强化程度低于NENs,无周围组织侵犯和淋巴结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