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涂料染色工艺 (1)

合集下载

新型涂料轧染工艺及助剂

新型涂料轧染工艺及助剂
解决 。
艺, 用水和排水 量更多 。而采用新 型的涂料染色代替
部分 活性 、 还原 染 料 , 能够 大 大 简化 工 艺 流 程 , 少 污 减
水 及化 学 品 的排放 , 可节 能 3 . % , 少用 水 9 . % , 95 减 08
1 涂料 染色助 剂
上世纪 9 年代 , 洗、 0 水 砂洗等休 闲服饰 面料及服
全 国第六 , 水 的重 复 利 用 率仅 7 。能耗 、 而 % 用水 及 污 水排 放 在 染 整 加 工 成 本 中 占据 很 大 比例 。若 采 用 活 性、 还原染 料 等 染 色 , 上 水 洗 、 原 氧 化 、 洗 等 工 加 还 皂 剂 法不 能生 产 的 深 色 品 种 , 型 涂 料 染 色 产 品基 本 能 新
O 前 言
提 升 了涂料 染 色 的深 度 , 染 中 、 色 ; 湿 摩擦 牢 度 能 深 用
做到涂料固着和柔软一步法 , 20 0 7年 的政府 工作报 告 中, 明确 提 出节 能降 提升剂代替传统粘合剂 , 已 而涂料的利用 耗、 减排 污染 , 调 整 经 济 结 构 的首 要 任 务 和 突 破 口。 使产品外观达到活性染 料染 色的效果 , 是 0 5 %。传统粘合 印染 业用 水量 居 全 国制 造 业 第 二 位 , 水 排 放 量 则 为 率 比传统的粘合剂法 提高 了 4 % ~ 0 废
效 途径 ¨ 。
染色问世。若采用传 统粘合 剂法涂 料染色 , 手感及朦
胧 感极 差 , 得色 量极 低 , 造成 大 量涂 料 排放 及 浪 费 。 因 此 , 1本 油 墨公 司 、 国赫 斯 特 公 司 在 9 大 3 德 O年 代 初 先 后 开发 了吸尽 法 涂料 染 色助 剂 , 动 了涂 料成 衣 染 色 推

新型的染色、印花技术介绍

新型的染色、印花技术介绍

新型的染色、印花技术介绍时代在进步,染色、印花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现在出现的新技术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分享。

1.小浴比、低哈液染色技术染色过程中若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浴比,则可以达到提高染料利用率、节水节能、减少废水排放的目的。

这就促进了小浴比、低给液染色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许多小浴比、低给液新型染色加工设备相继投人工业化应用,其浴比最小可达到1:2,如德国第斯公司的Luft-roto plus气流染色机、Then公司的高温高压雾化染色机,其浴比最小分别可达1‘3和1:2左右,减少废水排放达30%一50%,节约大量的水、电、汽、能耗及染化药剂。

目前低给液染色技术主要以喷雾、泡沫及单面给液方法为主,降低给液率,从而可减少废水发生量。

2.超临界二札化谈流体染色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即在封闭的体系内升温和加压至超过Co:的临界温度(31. 1 `C)和临界压力(7.39MPa)后,Co:转变成超临界流体状态。

其具有气体的流动性,可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中,又具有跟液体一样甚至更强的溶解能力,可溶解分散染料及其他非极性和低极性物质。

染色时,超临界Co:流体起染色介质作用,在温度为31.1℃以上(一般为80一160℃之间,根据染色织物而定),压力为20一30MPa条件下染色一定时间,染色结束后减压,Co:可重复利用。

此种方法完全无废水排放,节约资源,但设备投资高。

3.微胶囊染料染色和印花技术微胶囊技术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新技术,用于染整工业是随着它用于无碳复写纸后才受到重视,可用作微胶囊染料和涂料的染色和印花,微胶囊整理剂的功能整理等。

其更多的用途正不断被开发研究。

利用微胶囊技术可以实现非水系染色,如静电染色等,从而可以降低废水处理的负担。

所谓微胶囊染料染色和印花是指以染料或涂料为芯材,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物为壁材,采用相分离法和界面聚合等方法制备成微胶囊染料,借助电场力、磁场力或常规方法进行染色或印花,通过染料转移向纤维吸附扩散,水洗后完成染色或印花过程。

涂料染色—涂料染色方法及工艺

涂料染色—涂料染色方法及工艺
涂料染色
涂料染色方法与工艺
涂料染色方法与工艺
一、浸染
在成衣染色中应用较广泛,尤其是仿牛仔布的新潮染色工艺。 现已拓展应用于纱线染色。
基本原理
涂料分子中—NO2、—N=N—、—0CH3、—CONH— 等的负电性,使涂料带负电荷
织物预处理(化学接枝)
用阳离子改性剂(季铵盐) 处理纤维,使纤维带有正电荷
正负电荷相吸,染料上染纤维 (化学吸附)
粘合剂作用保证牢度
阳离子改性剂
一般含有阳离子性的氨基,特别是季胺盐
分类
低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
反应型 反应型 吸附型
工艺举例
1、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条件 服装润湿处理(渗透剂JFC2~3mL/L,70℃,
10min)→预处理(70~80℃,15~20min)→染色 (70~80℃,20~30min)→固色(80℃,15~20min) →皂洗后处理→柔软处理→脱水→烘干
真丝:140~150℃ 麻棉:160~170℃ 涤/棉:180~195℃
工艺举例
织物规格: 19.5tex×14.5tex,(393.5×236)根/10cm,纯棉府绸
工艺流程: 浸轧染液(多浸一轧,轧液率65%~70%,室温)→红外线
预烘(二组)→热风烘燥(95℃±5℃)→焙烘(165℃±3℃) →水洗。
处方
预处理:阳离子化改性剂(对染物重) 2%~8%
纯碱
调节pH=7~9
染 液:涂料色浆(对染物重)
x%
尿素(g/L)
5~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平加O(g/L)
1~2
固色液:黏合剂BH(对染物重)
交联剂SE
适量
5%~8%
二、轧染
1.工艺处方

染整工艺与原理

染整工艺与原理

染整工艺与原理涂装工艺:1. 制备:(1)表面处理:进行除锈、打磨、抛光、刻纹等表面处理,确保待涂装表面清洁,光滑,无污垢和灰尘,并吸收一部分底漆,准备好涂装的基面。

(2)喷溶剂:利用喷枪分散轻质溶剂,使其逆流覆盖全表面。

2. 底漆涂装:(1)施工环境控制: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湿度控制在30%~60%范围内,避免有油渍、灰尘及大量积水。

(2)施工准备:分漆桶内的涂料搅拌均匀,粗梳筛通后,倒入涂料杯内。

2. 中涂装:(1)施工前的准备:中涂面层的着色以及固化剂的添加工作,混合均匀后将涂料放入涂料杯内,再次搅拌均匀,并经梳筛通道筛网。

(2)喷枪调整:各调节开关改为实际用料相应状态,并调整喷嘴直径与施工压力,最后做好喷枪压力与噪声试验,保证效果达到要求。

3. 面漆涂装:(1)施工前准备:搅拌均匀涂料,检查面漆涂装效果,经梳筛通道筛网,保证涂料细腻不凝块。

(2)喷枪调整:确定喷枪和涂料的压力,调整喷枪的噪音、速度和喷头的大小,可保证良好的喷涂效果。

4. 固化:(1)烘烤:添加固化剂的涂件,进行人工烘烤,以提高涂件固化效果。

(2)自然固化:不加固化剂的涂件,可而采用自然固化的方法,让涂件自行固化。

5. 检查:(1)瞬时笺检查:观察涂装平整度、固定性以及釉色深浅和色调均匀性。

(2)持久笺检查:检查涂件的耐用性、耐磨性、耐腐蚀等抗性。

涂装工艺原理:1. 涂料喷射原理:涂料喷射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将油漆或者其他涂料喷射到物体表面,形成坚固保护膜。

2. 溶剂清洗原理:涂装前,通过溶剂清洗原理,使涂装表面彻底清洁,清除表面污垢、抹平表面瑕疵对表面流平性进行修整。

3. 压力控制原理:控制压力,控制涂料,使涂料均匀、分散,避免涂层太厚或太薄,提高涂层的效果。

4. 温度控制原理: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涂料的正常使用和固化过程。

5.烘烤原理:通过控制烘烤炉温度和湿度,来改变基体物质的形态和物性,使其产生反应、形成合金或固化反应来达到涂料固化的效果。

涂料染色

涂料染色

涂料染色一前言印染行业是用水大户,能耗、用水及污水排放在染整加工成本中占据很大比例。

若采用活性、还原染料等染色,加上水洗、还原氧化、皂洗等工艺,用水和排水量更多。

而采用涂料染色工艺可以代替部分活性、还原染料的染色工艺,能够大大减化工艺流程,减少化学药品和污水的排放,大大降低染化料的使用,污染物排放基本为零,因此该工艺已成为当前节能节水、少污减排和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

涂料染色最早出现,可追溯到上世纪 6O年代,但远没有涂料印花技术应用广泛。

最近十几年随着粘合剂等助剂性能的改善和提高,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使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如涂料印花一样,用粘合剂将其机械性地包覆在纤维表面,如若粘合剂用量与印花使用量相同,则手感极差,因而将粘合剂使用量减少到1/5 ~1/10,再经柔软处理,既能使涂料包覆在纤维上,又能保持良好的手感,但摩擦牢度、皂洗牢度下降;此种方法一般采用轧染工艺,只能用于表面平整的织物,且得色较浅,只能生产中浅色品种。

第二种染色方法是纤维变性法,即用变性剂使纤维变性成阳荷性,使之能吸附阴荷性的涂料颗粒,靠静电引力将涂料吸附在纤维上。

由于涂料已研磨成带阴荷性的细微粒子,而变性剂是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阳离子树脂,在与纤维反应后,使纤维素纤维不再带有负电荷而变成阳荷性,对阴离子涂料微粒产生强力的静电吸引力而使纤维着色。

此种方法多采用浸染工艺,对处理织物的适应性广,不仅可用于表面平整的织物,更多用于凹凸不平的织物,如蜂巢、编织、针织等产品,以及棒针绒线衫、羊毛衫以及各种成衣染色产品。

由于涂料的透染能力差,染色时呈明显的环染现象,故其搓洗、摩擦牢度不高。

这种缺陷却正是成衣的仿旧风格所需求的。

没有环染现象染料,不论其湿牢度怎么差,也很难达到类似的仿旧风格。

由于涂料染色的环染现象,要获得成衣的仿旧风格,仅需加些助剂在石磨机中或在工业洗衣机中进行水洗磨,就可获得仿旧风格。

如不需要仿旧风格,可不做洗磨处理。

“涂料连续染色新工艺”鉴定意见

“涂料连续染色新工艺”鉴定意见

a t ed e drc d e h oo e t fc t n f e sh sb e r v d g e t ,B s e h / d ea d e h u t n h v en e h n e weul ci y ; i t y ,t e c lrd p ho o t i r a e n i o e r al v e o b mp y e i st e S w u n x a si a e b e n a c da f l d K o y
纺织科 技避展
4. 2
・ 3 5・
使染色后布面匀染性较好 。 少或无色花色柳 。 () 2对壳聚糖处理棉织物用直接染 料染 色, 当壳 聚糖 的浓度 ( ) 聚糖 对染 色棉织物 的干 、 3壳 湿摩 擦牢度 均有 所提高 , 且 当壳聚糖浓度在 0 2 ~0 5 时效 果最 好 。 、 . . 干 湿摩擦 牢度 都
Ab ta t I tdid t ed en fe to o tn fb r r c s e y c io a . fe o e p r p it rc d a u v ndu e no i es c sr— sr c :ts u e h y ige fc fc to ie sp o e s db ht s n I h s do p o ra ep o e urlc r ea s da incdy u ha e
维普资讯
20 年第 6 06 期
下可节约一半的盐用量 。
表 4 壳聚糖浓度对直接染料 上染的影响
一一 直 牢螂 ~ 蝴~ 擗三 一 ~ 揩 芋5提 一削 一 锕 ~6一 湿一 一 用 丽童- 一帅 ¨7拘 l 一 l 川 _ 场竞争优势 。 O 产 市场潜力巨大。
5 色织产品涂料生产新T 艺技 术 , 崩工 艺已 申请 发 明专 、 所

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工艺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加工工艺,通过将纺织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使其吸收染料分子并固定在纤维上,以达到着色的目的。

染色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染色、后处理三个主要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它是染色工艺中的重要环节。

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纺织品上的杂质、油脂和残余的加工剂,以保证染色效果的均匀和牢固。

预处理步骤包括浸泡、洗涤和脱水等过程,还可能涉及脱碱、脱渍等操作,以确保纺织品表面的清洁度和光泽。

接下来是染色过程,它是将预处理后的纺织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的关键环节。

染色过程的操作需要严格控制时间、温度、染料浓度和PH值等参数,以确保染色效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对于不同种类的纤维和染料,染色过程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

最后是后处理,它是染色工艺中最后的环节。

后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将染色后的纺织品经过固色、洗涤、脱水等过程,使染料分子充分固定在纤维上,以保证染色的牢固性和耐久性。

同时还需要对染色后的纺织品进行整烫、平整等加工,以确保其外观和手感的一致性。

总的来说,染色工艺流程涉及到预处理、染色和后处理三个主要步骤,需要严格控制操作参数以确保染色效果的一致性和稳
定性。

同时,染色工艺还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纤维和染料进行调整和控制,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要求。

涂料染色

涂料染色

真丝:140~150℃ 麻棉:160~170℃ 涤/棉:180~195℃
(四)工艺举例(涂料、树脂整理一浴法 工艺)
工艺流程:
浸轧染液(一浸一轧,室温)→红外线预烘(二组)→热风烘燥 (95±5℃)→焙烘(165±5℃)
工艺处方:
涂料色浆8204(g/L)
15
粘合剂NF-1(g/L)
30
交联剂EH(g/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染色用涂料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耐光、耐热稳定性
良好的耐化学药剂及有机溶剂稳定性
较高的着色力
降低成本,提高染色牢度和手感
较小的颗粒细度
一般为0.2~2.0um
过大,影响摩擦牢度和刷洗牢度,降低着色率
适宜的相对密度
太大,颜料色素易沉淀
太小,颜料色素易悬浮
二、涂料的分类及性能
无机颜料
白涂料(钛白粉) 黑涂料(炭黑)
低温成膜太快,染料稳定性差,易沾污辊筒
适宜的粘着力
可加入防粘剂 及有机硅柔软剂 太低,牢度没有保障
太高,易出现粘辊现象
较高的耐化学药剂稳定性
皮膜无色透明、不泛黄
皮膜富有弹性和韧性、不易老化
二、粘合剂的分类
化学结构
丁苯橡胶乳液类 聚丙烯酸酯类 聚醋酸乙烯酯类
反应性能
反应型粘合剂 非反应型粘合剂
交联型 自交联型
三、交联剂的分类
低温交联型 高温交联型
多胺类交联剂(交联剂FH、EH)
树脂初缩体N-羟甲基化合物 (甲醚化羟甲基三聚氰胺 )
第三节 涂料染色方法及 工艺
(一)轧染
1.工艺处 方
最重要的因素
浅色
涂料色浆(g/L) 5~10
粘合剂(g/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涂料染色工艺一、前言当今印染行业的能耗,用水及污水排放已占用染整加工很大的成本,若采用活性、还原染料等染色加上水洗、还原氧化、皂洗等工艺,用水,排水更多。

因此,采用新型的涂料染色代替部分活性、还原染料。

可以大大简化工艺,可节能%,减少用水%,节约蒸汽%、助剂%、烧碱10%、盐100%、染色涂料%,污染物基本达到零排放要求。

这已成为当前节能、节水、少污及清洁生产的一种途径。

⑴传统涂料染色至今存在着三大问题:○1手感硬糙,不适合做水洗酶洗休闲面料,因此影响了扩大生产的能力。

○2黏结滚筒,经常清洁生产设备,劳动强度大。

○3只能局限于浅中色,不能染中深色。

⑵新型的涂料染色工艺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增深技术使纤维带有阳电荷,而涂料分散剂中带有一定量的阴离子助剂,使纤维对涂料的吸附性提高从而提高了涂料染色的深度,能染中、深色,用湿摩擦牢度提高剂代替传统粘合剂,做到涂料固着和柔软一步法。

使染色产品的外观可和活性染料产品相似,而涂料的利用率比传统的粘合剂法提高了40-50%。

粘合剂法不能生产的深色品种,新型涂料染色产品基本能解决,为节能、节水、少污等清洁生产开创了一条新的染色途径。

⑶九十年代,水洗、砂洗等休闲服饰面料及服装开始流行,为了追求服装泛旧及朦胧感,吸尽法涂料染色开始问世。

若继续采用粘合剂方法涂料染色,手感及朦胧感极差,而且得色量极浅,造成大量涂料排放及浪费。

因此,日本大油墨公司、德国赫司脱公司在九十年代初先后开发了吸尽法涂料染色助剂,推动了涂料成衣染色及涂料浸染法的生产。

我在开发砂洗助剂司与工艺、设备的基础上先后研究合成了3代吸尽法涂料染色助剂,这种助剂能使纤维或织物上产生强电荷,然后在低温短时间内将相反电荷的涂料吸附到纤维或织物表面这种染色法和粘合剂法不同点在于:○1吸尽法涂料染色助剂对工艺的适应性广,而粘合剂法只适用于浸轧,焙烘法,不能用于浸染、卷染、成衣染色。

○2吸尽法涂料染色助剂对处理织物的适应性广,而粘合剂法只能用于表面平整的组织,不能用于凹凸不平的。

如蜂巢、编织、针织等产品。

如棒针绒线衫、羊毛衫以及各种成衣染色产品。

根据吸尽法这一机理,开发的第1代增深固色剂T为浸染法涂料染色及成衣染色产品开创了一条新途径,十余年来长盛不变。

第二代染色增深剂既能用于轧染又能用于浸染,通过大量的应用工艺的研究,第二代产品的效果已达到日本、德国、美国的同类产品,且布面游离甲醛低于20ppm。

第3代环保型涂料染色增深剂PNT完全达到了无醛、无APEO、无二十二种禁用物质的清洁生产要求。

它使用过程中不用调整pH值,变性后不会产生色变,是国内唯一的不变色的增深剂,且增深幅度更大、色泽更艳丽,改变了用粘合剂只能染中浅色状况,它既能用于轧染,又能用于浸染,既能做涂料包括染料的增深剂,又能作染料、涂料的固色剂,因为是环保型产品,为印染厂清洁生产缩短工艺、节水、节能、少污,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

涂料染色湿摩擦牢度提高剂PG、PW的开发为涂料染色使用面进一步扩大,不但提高了牢度而解决了涂料染色手感粗糙,粘缸和粘辊筒等问题,实现了涂料染色和柔软一步法。

二、新型涂料轧染工艺1.涂料轧染工艺和活性染料轧染工艺对比:涂料染色和染料染色最大不同点在于:占用设备少、占地面积小、节水、节能、减少污水及化学品的排放(见图一)。

⑷图一:染料和涂料工艺对比2.新颖的涂料染色和传统涂料染色工艺对比新颖涂料染色工艺采用经增深织物表面已带阳电荷的纤维在涂料分散液中进行静电吸附,使涂料附着于纤维表面较传统粘合剂法更节省能源,同时大大提高涂料的利用率,使涂料只能做中浅色而达到能做中深色,因为不需要使用粘合剂,所以产品手感明显改善,基本和活性染料的手感相似。

(见图二):图二:涂料的提升率应用增深剂未用增深剂g/L3.新颖涂料染色增深剂用量的选择增深剂浓度增高,阳离子性也随着提高,有利于涂料和纤维产生静电吸附,尽管增深后的纤维对涂料的吸附性大大提高,但纤维上的活性基团是一定的,因此达到一定的深度后,不论是改善染色条件(温度、时间)还是增加增深剂的用量,产品的深度不再提高。

但当增深剂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这种趋向变得缓慢甚至达到了平衡(见图三)。

因此一般增深剂只需少量应用,用量控制在4~8g/l 即可。

图三:增深剂用量对涂料的上染率的影响一般阳离子增深剂在碱性条件下,将会引入较多的阳离子基团进入增深的纤维上,随着pH 值升高,涂料的结色量也提高(见图四),但达到一定的pH 值(9~10时)也随之而趋向平衡,因此pH 控制不当会影响色泽的深浅,造成色差,国内外大部分的变性剂都要控制好pH 值,而增深剂PNT(第三代产品)不受pH 影响,从而减少了涂料染色因受pH 的影响造成的色差。

图四:增深剂PT 的pH 对涂料上染率的影响涂料红 涂料兰 涂料黄 相对上染率%值图五:增深剂PNT 与PT 的pH 对涂料上染率对比增深剂PNT----------- 增深剂PT从图四可看出环保涂料增深剂PNT 不受pH 值影响,可以在轧染或浸染过程中不用控制pH 值,染色时也不受pH 值影响而造成色差及缸差。

5.摩擦牢度提高剂PW 的应用涂料染色时,无论是用粘合剂法或增深后产生的离子吸附都是使涂料沉积于织物的表面,虽有较好的水洗牢度,但摩擦牢度较差,用粘合剂来提高摩擦牢度虽有一定的功效,但手感极差,又易粘辊,不适合于休闲服饰的泛旧加工,因此我们合成了改善摩擦牢度的助剂PW (轧染专用)、PG (浸染专用)。

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见表一),涂料染色产品进一步得到了扩展。

表一:湿摩擦牢度提高剂PW使用前后的比较表注:涂料50g/l、湿摩擦牢度提高剂PW 40g/l 二浸二轧→烘干湿摩擦牢度提剂PW和涂料同浴存放一周基本稳定,不变色,不飘油。

因此二者可以同浴轧染,又节约了一道工序(见表二)。

该助剂还有优良的手感,如果客户不是需特殊的手感,因而再节约一道柔软工序,达到了染色、固色、柔软一浴解决。

表二:湿摩擦牢度提高剂PW和涂料的同浴稳定性注:“OO”—稳定、“O”—较稳定。

三、涂料浸染工艺九十年代初,由于砂洗服装的流行[5],特别是牛仔裤在世界性流行和确立,促进了成衣染色的推动和发展⑹⑺。

涂料浸染工艺包括卷染、扎染、绞纱染色以及发展较快的成衣染色,这种工艺靠黏合剂无论从涂料的利用率、手感、染深性方面都是无法解决的。

1.染化料工艺的选择○1纤维增深剂无论是何种浸染的方式,但坯布和纱线一定要前处理均匀,毛效达到10公分以上,白度要均匀一致。

有利于阳离子增深剂和涂料均匀地吸附,减少色花和色差。

通过纤维的增深,使纤维阳离子化,三代增深剂性能如下(见表三):表三:增深剂性能使用T、PT一定要用碱调节pH=9~10,而PNT不用调节pH。

因此用PNT 不因为PH不同而造成的色差,所以浸染法应用PNT较为有利。

PNT用量,按颜色深浅而定,一般用量在3~6%()即可。

见图六○2染色温度:染色温度在60℃上染率最高,温度提高对某些不耐温的涂料反而影响上色率,染色时温度要逐渐升温,每分钟保持2-3度,升温太快上染速度很快极易染花。

○3染色时间:纤维上活性基团是有限的,当增深达到一定的饱和程度,即使改变染色条件(温度和时间)涂料并不能再吸附,因此一般20分钟已足够,深色产品可延长到30分钟。

○4染色的浴比:浸染法中成衣染色一定要浴比大,一般掌握在1:25—30,浴比太低,成衣在染浴中翻滚不均匀,增加与机械的摩擦力,极易造成白条、褶皱及色花。

○5增深后的水洗织物或纱线增深后一定要水洗呈中性,若不充分水洗,当涂料一加入就立即被残留在水溶液中的增深剂吸附,使涂料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一般要降低20%~30%。

涂料没有充分利用,染深性明显下降。

○6涂料的选用涂料一定要选用粒子小、粒径均匀、环保的涂料。

上海泗联的G型和新推出的F 型环保涂料是较为理想的染色涂料。

耐温性、日晒牢度F 型比G 型更又提高。

某些进口的涂料力份较高,价格较为适中,切勿用印花涂料代替染色涂料,对牢度及染深性都有降低。

涂料使用时应冷浴入染,逐渐升温到60℃(升温速率:2~3℃/min ),保温20min ,经冷水清洗掉未被吸附的涂料,然后进行固色。

○7固色剂的选择和应用 浸染法一般都采用增深后离子吸附涂料,虽然增深幅度很高,但摩擦牢度差,因此需进行固色。

但过去大量使用黏合剂固色用量高达6%~8%(),使用成本大而且手感硬糙、制成的休闲衣服缺乏良好的蓬松柔顺的手感。

我们合成了湿摩擦牢度提高剂PG (浸染专用),用量仅%~4%(),而且不用再上柔软剂就有较好的手感。

浸染工艺中特别是成衣染色和染缸卷染,应根据客户要求褪色的程度来决定工艺(见表四)。

表四:固色工艺选定表2.浸轧工艺的使用○1涂料的成衣染色工艺 成衣染色从T 恤、茄克发展到风衣、裙子、背包、围巾、头巾、沙滩装、羊毛(棉纱)衫。

因此由于休闲服的流行,涂料成衣染色前应根据成衣织物的规格、厚重、收缩性能、缝线、衬头、商标、附件(花边、纽扣、拉链)而定(8)。

不同纤维因吸湿性不同也会染出不同深浅的色泽。

染色浴比控制在1:25—1:30,浴比越大,越不会造成色花和色差。

PNT3-6%或 涂料x% 防污剂 %PT3-6%(pH=9-10) 60℃/20'HY 1g/L 90℃/15′ 酵素1%增深处理 60℃ 冷水 涂料染色 冷水 固色兼柔软 55℃/15′○2涂料成衣的扎染 扎染是我国民间颇为流行古老工艺,是靛蓝染色,蜡染衍生出来的一种工艺,但过去是藏青色单一品种,随着涂料染色,休闲服的盛行,目前部分牛仔流行的折皱法白条就是扎染的一种。

通过涂料的扎染用棉纱或编织带将织物扎紧,使其皱缩,部分形成机械防染作用,然后将结扎的织物在涂料染液中浸染,最后进行水洗折线、烘干。

由于涂料不会沾色,扎染后的产品色白分明。

而洗涤过程中也不会造成相互沾色。

在扎染过程可利用扎线的粗细和结扎的松紧程度来控制最后可获得深浅不一,条纹粗细不同的不规则花纹,还可扎成各种条、圈、块、花等各种不同的花纹,如扎染水平高又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可扎去不同的花型形成一种工艺品,这种加工方法可用于茄克、T恤、头巾、裙子、沙滩装、牛仔裤上。

扎染的工艺可参照成衣染色相似,但浴比可缩小,一般浴比1:15~1:20即可,其流程如下:白坯布→结扎→变性[PNT4%()]→水洗→涂料染色→水洗去除浮色(异色防沾污剂HY ~1g/l)→固色(PG ~4g/l)→脱水→拆线→泛旧(水洗或酶洗)→柔软[NBY3~4%()]→脱水→熨烫→涂料扎染产品○3涂料的染缸卷染染缸染色前,织物不能产生折痕,布边卷绕要整齐,毛效和白度前后应控制一致,布匹缝头要平整,这样才能保证涂料均匀地吸附上色。

(1)增深涂料增深剂PNT或PT(需调节pH=9~10),用量3%-6%(),浴比1:,温度60℃±2℃,时间4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