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堂小结
“两个凡是”
导致 掀起
两年的徘徊时期 促使
思想解放运动
奠 定 基 础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十一届三中 作出 全会
改革开放
保障
全面推进 拨乱反正
党的历史上有三次重心转移:
内容 分别是什么时候, 1927 大革命失 由城市 败后 年 转到乡村 具体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 由乡村 1949 义革命即 转到城市 年 将胜利 文化大革 1978 命结束, 年 真理标准 问题讨论 时间 背景 意义 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 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 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 大问题。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1977年 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职 务的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全部职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活动一:
一、两年的徘徊
活动一: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四人帮”被 打倒了,但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并没有被马上 提上日程,而是到1978年才起步。这两年,既是 失去的两年,又是积累酝酿的两年,这种在徘徊 中前进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
活动二: 你知道“两个凡是”的具体内容吗?这种 方针正确吗?反映的是什么错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78年至今)
【单元概述】
第三单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 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 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 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不断加强社会福利制 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民生福祉水平 。
文化转折
文化多元化发展
01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和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多
元化成为时代潮流,各种文化思潮相互交融、碰撞。
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
02
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
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04
转折点的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01
02
03
政治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 混乱状态,为中国政治稳 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
经济
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国际地位提升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协调与合作。
社会转折
1 2 3
人口结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政策的调整,人口结构发 生了显著变化,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力市场供 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 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 加。
06
课程总结
本课重点回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背景和意义
邓小平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和贡献
02
01
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实施
03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和 目标
04
05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深圳 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 主人士被诬陷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 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 内奸、工贼”,遭到非法监禁,被迫害致死。这是文革中最大 的一起冤案。 材料三: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82,全国人大通过并 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 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为什么说“两个凡是”的方针是错误的?
其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维护个人崇拜,并制造新的个人崇 拜,实质上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 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 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 革开放,是这次全会拉开帷幕的;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 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 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 始发展起来和逐步形成的。
5、历史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 路线的拨乱反正;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 期。
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加强
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题伟大的历史转折主备教师备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但“文化大革命”遗留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
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打开新局面,是摆在全党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了这个艰巨的历史使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和逐步形成的。
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学情分析学生对这一段历史不甚了解,且不再像初一时有强烈的表现欲,逐渐把想法内敛起来,不愿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通过看录像、自学等使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前面所学习的有关“文革”的历史史实,说明为什么“两个凡是”是错误的?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本课的难点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难点突破讨论分析教学策略本课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法,谈论法较好。
方法教具1、“文化大革命”视频片段2、视频资料“两个凡是”3、视频资料《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书影4、视频资料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讲话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图片、影响资料6、视频歌曲《走进新时代》7、中共中央给刘少奇开追悼会的影视资料8、视频歌曲《社会主义好》教学活动(可加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的全面推进小结让我们先听一首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奇般地崛起座座新城……”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中的那位老人又是谁呢?他画了那个圈圈是现在的哪座城市?这一切的变化,都应归功于那些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瞻远瞩,是他们果断地结束了这场长达十年的内乱,是他们领导了中国人民掀起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浪潮。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遵义会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来自八年级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这一课知识点较多,理论性强,而且是各种层次考试重点关注的一课。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2个方面值得反思。
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有不少老师选择用歌曲《春天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新奇有趣,而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选取了一组武斗、工厂停工、学生游行串联、刘少奇同志画像等图片,使学生感知“转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直接把握十年动乱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学生观看图片以后,情绪高涨,感到不可思议。
在这种情绪之下,学生有了一定是非观念以后,教师开始层层引导进入课文知识点。
2、深入浅出这一课理论性强,学生在观看图片以后知道了需要转变,从哪开始转变?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思想的转变必须放在首位,从而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重要性。
解决了思想问题以后,要落实到行动上,如何转变,往哪里转,引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否定两个凡是,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刘少奇同志是十年动乱中一大批受迫害的代表,从具体事件触发,让学生感知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亟待健全,只有加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人们有法可依,才能依法办事,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冤假错案。
教师出示另外一组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图片,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突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十年动乱局面依然不变,会有这些成就吗?让学生感知十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意义,进一步明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始,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只要能够实现有效教学,就是好的方法。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型】【课时安排】【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二、新课教学同学们请坐好,现在开始上课。
为了我们的目标:过目不忘,过耳成诵。
大家一定积极交流。
我们知道,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给我国造成了巨大危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在课本的导言部分明确告诉我们,我国开始纠正错误。
1977年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高考。
除了恢复高考,我国还陆续纠正了文革中的哪些错误呢?整体感知:利用知识树,整体感知本课知识目标。
让我们一起看知识树,整体感知这一课内容。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可以从几个方面学习?中国为什么徘徊?怎样实现的转折?又是如何推进转变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预习导学:细读课文,自主学习,落实知识目标,发现问题。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原因 2.时间 3.结果 4.意义二、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2.地点3.内容4.意义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1.平反冤假错案:请举一例2.颁布一系列法律:①颁布时间及法律名称②颁布意义展示反馈:注意倾听,踊跃发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活动一解决自主学习的问题活动方式:提出预习导学时遇到的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活动二突破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活动方式:分角色朗读,融入情景,互问互答问题。
《北京街头的谈话》旁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人们欢欣鼓舞。
张三:听说了吗?“四人帮”被抓起来了!李四:这些年,全国上下整天忙着闹革命,学校停课、工厂停工。
国家都乱成什么样子了!张三:希望彻底纠正文革中的错误,让我们能吃饱饭!赵五:文革中,有很多人被打成反革命,整天被批斗游街。
不知道能不能平反冤假错案。
李四:是啊!不过,我们现在的领袖认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是正确的,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嘉靖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推动了明朝的社会进步。
明清王朝的交替
明朝灭亡后,清朝取而代之。这一历史转折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交替,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因
1 农业革命
英国的农业革命改善了农业生产力,释放出了更多人力和资源,为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2 商业革命
英国的商业革命加强了贸易和市场经济,促进了供了新的技术和知识基础,推动了工业生产方式的创新。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
工业化进程
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2
城市化和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化发展和人口迁移,城市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社会和环境问 题。
伟大历史转折对当代的启示
珍惜和平
历史转折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努力维护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追求进步
从伟大历史转折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不断推动和创造的,鼓励我们追求更好 的未来。
理解与包容
历史转折教会我们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促进多元共存和交流。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伟大的 历史转折课件
历史转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瞬间,本课将探索欧洲黑死病、中国明朝 和英国工业革命等伟大的历史转折,并探讨其影响与启示。
伟大的历史转折
历史转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时刻,它们标志着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 科技力量等多个方面的巨大变革。
欧洲黑死病的影响
瘟疫蔓延
14世纪欧洲黑死病的暴发导致 了人口的大量减少以及社会经 济的崩溃。
中世纪的结束
黑死病的传播加速了封建制度 的瓦解,并为中世纪结束和现 代社会的开始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D
D
1.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 刘少奇 化大革命”中强加给 的种 种罪名,为他恢复名誉,使当得历史上 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 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 立法工作。我国逐渐向 依法治国 的道路 迈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两个凡是” 引 发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思想解放运动
民主与法制 的加强 保 障
思想 基础 十一届 三中全会
重心转移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春满神州奔复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成就
春满神州奔复兴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成就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 展 阅 自改革开放以来,你的家庭、 神 不 州 尽 学校、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盛 壮 世 丽 (可以从衣、食、住、行、城市建设等方面谈谈) 画 辉 卷 煌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之后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
A
1.下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彻底否定了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来④实行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 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纠正了 博古 等人 在军事和组织上的 错误 确立了 毛泽东的领 导地位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 攸关的转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六:小结:
八:捡查学案
九:教与学反思
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
请回答:
1“两个凡是”是哪种错误思想的表现?
2、针对“两个凡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讨论,讨论的中心议题是什么?结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
3、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民主时期,也有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你知道是什么吗?请试着举出来?
七:训练验收:
1、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过程和方法:自主探究,分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依据学案内容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
3、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上备集体讨论、突破。
4、建议35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2、建国以来,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三大
3、下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①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得到经济件事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主备:审批:审核:班级:组别:姓名:教师评价:
课题
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型
自学验收
五: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同学们要认真阅读教材,在课本上勾画要点,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的问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1
2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二)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加强
背景:
重大措施:
影响:
知识超市: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
论,既是粉碎“四人帮”
以后的一个重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又是党的建设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自我教育运动。这个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7年底,主要内容是坚持“两个凡是”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争论。第二阶段是从1977年底到1978年11月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这是广泛开展讨论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大讨论还持续了一段时间。
四、学习程序:
1、高效自学(3分钟)检查点评学习效果,达标率80%。
2、组内交流(5分钟)了解学习效果解决学习效果,解决对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90%。
3、展示点评(22分钟)学习成果,解决共性问题及生成问题。
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点拨解释、共同提高)
材料: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
一、课堂导入:
2、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内容及历史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加强。
2.通过学习深刻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养完整、准确地评价历史事件、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