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加与减二3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1
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青蛙吃害虫》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青蛙吃害虫》说课稿第1篇: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青蛙吃害虫》说课稿教材分析:教材利用青蛙吃害虫的一幅主题图引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数学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利用情境图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学生分析:学生喜爱小动物,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通过计数器*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加、减法的问题,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设计理念:由情境图引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分组探究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青蛙吃害虫》的情境图,计数器、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谜底是个小动物,你若猜对了,它就出现在课堂上,愿意猜猜它是谁吗?(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用猜谜语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瞧,两只青蛙来到了我们班上,它们正在比赛吃害虫呢,我们快来看看!(教师粘贴青蛙吃害虫情境图)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指名提问题,并列出算式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数学一年下册《青蛙吃害虫》说课稿我在设计和执教《青蛙吃害虫》一课时,本着追求实效,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根本,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首先,我来介绍一下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为了在课的开头就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抓住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所以就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活动导入,我先调动孩子的积极*说:“今天老师这就有一个谜语,看谁呀能很快猜出是什么?大家可要认真听呀!”孩子们马上各个兴致勃勃,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当我把谜语刚刚说完时,孩子们就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青蛙”。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五单元《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3.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池塘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青蛙,它们不但是天生的歌唱家,还是捉害虫、护庄稼的小能手呢!这不,青蛙哥哥和青蛙弟弟正在捉虫子吃呢!预设1:我吃了30只虫子了,你呢?预设2:我呀,已经吃了56只虫子啦!师:同学们,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预设1:我可以问:它们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呢?预设2:还可以问: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呀?预设3:或者这样问:小青蛙再吃多少只虫子才能跟大青蛙一样多呢?师:这些问题,你都能解决吗?别急,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呢?该怎样列算式呢?预设1:哥哥吃了56只,弟弟吃了30只,加在一起就能求出一共吃多少只了!师:56+30该怎么计算呢?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吧!二、直观表征,理解算理师:算完了吗?能把你的方法跟大家分享吗?预设1:我是用摆小棒来计算的:先摆5个十,6个一,代表大青蛙吃的虫子;再摆3个十代表小青蛙吃的虫子,3个十跟5个十相加,等于8个十,8个十和6个一,就是86。
预设2:我是用计数器来算的。
大青蛙吃了56只虫子,我就在十位上拨5颗珠子,个位上拨6颗珠子;小青蛙吃了30只,就是3个十,要拨在十位上。
看,现在十位上有8颗珠子,个位上有6颗珠子,也是86。
预设3:我写了两个算式:50+30=80,80+6=86。
预设4:你的算式我们可以在摆小棒和拨计数器里看出来:50+30,就是小棒里的5捆和3捆加在一起,也是计数器十位上的5颗珠子又加3颗珠子。
《青蛙吃虫子》教案

《青蛙吃虫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青蛙吃虫子的问题。
2.学生理解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3.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结果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青蛙吃虫子的问题。
2.运用加减法结果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加减法结果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纸、笔、小石子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课题(1)学生观察图片(青蛙和虫子),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青蛙和虫子。
”(3)教师继续问:“青蛙在做什么?”(4)学生回答:“青蛙在吃虫子。
”(5)教师再问:“如果青蛙想吃更多的虫子,该怎么办?”(6)学生思考后,回答:“吃更多的虫子。
”2. 教师板书题目:“青蛙吃了三只虫子,还剩下五只虫子,问这个水池里一共有多少只虫子?”3. 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教师进行解答。
4. 教师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个问题,再交给同桌寻找答案。
5. 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说明这道题应该如何解法。
6. 教师提问:“如果青蛙吃了七只虫子,还剩下十一只虫子,这个水池里一共有多少只虫子?”7. 教师将上面的题目变化,让学生继续思考。
8. 教师请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练习。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教育学生如何思考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很好地表现了自己。
但是教师也发现,学生们在使用黑板计算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错误。
因此,下次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仔细地帮助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计算。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
七、巩固练习:1.请用数学公式正确地回答问题。
问题:如果青蛙吃了五只虫子,还剩下三只虫子,这个水池里一共有多少只虫子?答案:令水池里的虫子数量为x,则有x-5=3,解得x=8,答案为8只虫子。
2.请将以下单元格中的数字放入适当的位置。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青蛙吃虫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青蛙吃虫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课时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课时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检验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3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同桌合作、集体交流认识加法和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名称及关系,检验学习目标2、学习目标3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3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创设青蛙吃虫子的情境,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具备运用小棒、计数器帮助学习的经验,因此本节课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难,学习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以及对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5.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自主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11、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我可以这样列式。
2、我是这样想的。
(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都行哦)教师活动1 1、创设“青蛙吃虫子”情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列式。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和计数器讲道理。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探索56+30的算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有效的合作打下铺垫。
环节二:交流汇报(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 1、同桌交流教师活动21、指导同桌合=(个)想法一:想法二:(1)说说我的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青蛙吃虫子》教案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减10和减1一样吗?
师:减10是十位上去掉一个珠子,减1是个位上去掉一个珠子。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练习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我们发现,在计算时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初步掌握了计算方法,学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在教学中要将加减法的学习及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策略
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活动理解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减。
师:同学们大家都学会了吗?下面让我们用刚刚学习的知识来做几道题目吧!
三、达标检测
1、大啄木鸟和小啄木鸟给大树爷爷治病,大啄木鸟说:我吃了32条虫子。小啄木鸟说:我吃了20条虫子。你能解答下面两个问题吗?暂停试一试吧!
(1)一共吃了多少条虫子?
用加法计算,32+20,用个位与个位相加,个位上是2,十位和十位相加是5个十,所以32+20=52.
(2)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多少条虫子?
谁比谁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32-20,个位与个位相减,位与十位相减得出32-20=12.
2、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68+30
先摆出6捆小棒和8根小棒表示68.再加30就是再摆出3捆小棒,一共是9捆9个十加上8根小棒的8个一,68+30=98
生1:一共吃了多少个就是把大青蛙和小青蛙吃的虫子加到一起,列式是56+30=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课件-第5单元 加与减(二)-第3课时 青蛙吃虫子

二、巩固练习
4. 85-30=55 36+50=86 98-80=18 74-50=24 56+409=6 45+206=5 66-60=6 30+48=78
数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
二、巩固练习
5.跳走了多少只青蛙?
3 -5 3
8
3
数学水,还差多少瓶水?
42-30=12(瓶)
数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
1.
(1)一共吃了多少条虫子? (2)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
吃了多少条虫子?
(1)20+32=52
((条2))32-20=12
(条)
数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
二、巩固练习
2.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98
35
数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
二、巩固练习
3.看一看,填一填。
22 30 52
89 30 59
数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
56 - 30 26
50-30=20 20+6=26
答: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26只虫
子。
数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
一、学习新课
算一算,说一说。
34+20=54
71-10= 61
34+2=36
71-1= 70
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
数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
二、巩固练习
第 5 单 元 加与减(二)
第 3 课时 青蛙吃虫子
数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
一、学习新课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
一、学习新课
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56 + 30 86 50+30=80 80+6=86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蛙吃虫子》配套课件 教学设计

算体验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也积累了一些计算方法。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情境创设、多媒体辅助。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ppt 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 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36+50= 86 74-50= 24 46+20= 66 30+48= 78
跳走了多少只青蛙?
38 - 5 33
答:跳走了33只青蛙。
每人1瓶水,还差多少瓶水?
42 - 30 = 12(瓶)
答:还差12瓶水。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先将十位相加、减,再加上个位。 十位与十位相加减,个位与个位相加减。
配套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预览部分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课题基本信息课题青蛙吃虫子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单元第五单元版本北师大版册别下册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配套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友情提示:课件含配套教学设计。双击下页预览部分,选中所有文字复制到word中即可。
教学设计预览(部分)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摆小棒
56 - 30 26
拨一拨
56 - 30 26
56 - 30 26
50-30=20
20+6=26
答: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 26 只虫子。
56 + 30 86
50+30=80 80+6=86
56 - 30 26
50-30=20 20+6=26
先将十位相加,再加上 先将十位相减,再加上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学案-5.3 青蛙吃虫子

3青蛙吃虫子项目内容1.口算。
36+2= 15+3= 41+5= 65+1=49-8= 69-7= 44-4= 28+1=2.车上原来有14人,到站后上车10人。
车上现在有多少人?3.见教材第53页例题。
分析与解答:(1)理解题意。
要求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也就是求30比56少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 )。
(2)计算方法。
①借助小棒计算。
56根小棒是5捆(每捆10根)多6根,减去30,也就是拿走3捆,还剩2捆多6根,是( )根,所以列式计算为( )。
②利用计数器计算。
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56,减去30,就从十位上的5个珠子里拨走3个,剩余的就是( )。
③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把56分成50和6,先算50-30=20,再算( ),所以( )。
4.两位数加(或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 )数和一位数,再用( )数加(或减)( )数,结果再加上一位数。
5.(1)一共吃了多少条虫子?(2)左边的啄木鸟比右边的啄木鸟少吃多少条虫子?温馨提示知识准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
参考答案:1.38 18 46 66 41 62 40 292.14+10=24(人)3.(1)56-30 (2)①2656-30=26 ②26③20+6=2656-30=264.整十整十整十5.(1)20+32=52(条)(2)32-20=12(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蛙吃害虫》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每个人一张口算条。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正确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两位捕捉害虫的能手,你们知道是谁吗?(生答)出示图片“青蛙图”。
请同学们观察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大青蛙吃56只害虫,小青蛙吃30只害虫)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56+30=□(只)
(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
56-30 =□(只)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全班交流:
方法一:借助小棍
5个十加3个十是8个十
8个十加6个一是8个十6个1即86
方法二:
十位个位
十位个位
方法三:
56+30 =
十位5加3等于8 个位6加0等于6
你最喜欢那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活动二
1.师:大青蛙和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它又给大家带来了几道题,请同学们,先看题估一估,哪题最接近60,然后在计算出来。
34+30 59-2 49+20 81-20
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师:看这是大青蛙给我们同学们出的第二组题,大青蛙请同学们帮助它找一找这组题有哪些规律,在计算出来。
45+20 = 76-4= 52+20=
45-20 = 76-40= 20+52=
请先小组讨论,然后找一组同学汇报。
3.师:大青蛙今天我们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它很想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几个好朋友,它写了几封信,想请同学们帮他把信送给他的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4
42个人,我们只准备了30把椅子,同学们,你们想想还缺多少把椅子?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练习设计
一、先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再计算。
55+20 96-60 42+20
20+55 96-6 42-20
二、给气球涂颜色.
66 29 35 课外延伸
师:青蛙、啄木鸟吃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是人类的好朋友呢?生:蜻蜓吃害虫,也是人类的好朋友,但他是昆虫。
生:牛吃草,挤出的是牛奶,牛奶对人类很有用,所以牛也是人类的好朋友。
生:壁虎虽然长的很丑,但它时常躲在墙角处吃蚊子、蛾子,它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不要嫌弃它。
师:说得真好!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能够保护这些人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