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规范训练
数学课时规范练答案

1、种子发芽率是求()是()的百分之几。
产品合格率是求()是()的百分之几。
小麦出粉率是求()是()的百分之几。
花生出油率是求()是()的百分之几。
2、某会议102人全部出席,出席率是()%。
3、体育达标率85%,就是()人数是()人数的85%。
4、把5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
5、养鸡100只,养鸭80只。
鸡的只数是鸭的()%,鸡的只数比鸭多()%;鸭的只数是鸡的()%,鸭的只数比鸡少()%。
6、果园有桃树200棵,梨树280棵。
梨树比桃树多()棵,梨树比桃树多()%;桃树比梨树少()棵,桃树比梨树少()%。
7、32人是50人的()%;45分钟占1小时的()%;8、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9、甲、乙两数的比是2∶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两数之差占两数之和的()%。
10、甲、乙两数的比是3∶5,甲数占乙数的,()数比()数少,()数比()数多()%。
11、昨天1人有事请假、2人生病没有到校上课,到校上课的有57人。
求昨天的出席率。
12、一种电脑原价每台4000元,现在每台降价500元。
降价百分之几?现在每台价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13、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80千米,还剩200千米没修,______________百分之几?你能提出两个不同问题并解答出来吗?(1)________________百分之几?(2)___________________百分之几?1、甲车3小时行驶120千米,乙车4小时行驶140千米,甲乙两车所行驶时间的比是();路程的比是();速度的比是()。
2、一条路甲车行驶的速度是每时60km,乙车行驶的速度每时50km,甲乙两车行完全程所用时间比是( )。
3、一件工作,小红需4小时完成,小东需5小时完成,小红和小东的工作效率比是()。
4、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4∶3,它们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课时规范训练(二)酸碱盐的性质

课时规范训练(二)[基础对点练]题组一酸、碱、盐的性质1.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
通常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CO2发生反应的是()A.H2SO4B.CaOC.H2O D.NaOH解析:A C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碱性氧化物和水发生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2.在西汉刘安组织编撰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个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解析: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属于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因此该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3.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①②③④B.①③C.只有②④D.②③④解析:D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需要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根据所给物质不能完成,①不选;鉴别食盐(NaCl)和纯碱(Na2CO3)可以选择食醋,能产生气泡的是纯碱,②符合;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可选择食醋,食醋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CaCO3反应,③符合;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④符合。
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KCl、K2CO3、Ba(NO3)2三种无色溶液,该试剂是() A.稀盐酸B.稀硫酸C.硝酸银溶液D.氯化钠溶液解析:B将稀硫酸加入KCl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加入碳酸钾溶液中会产生气泡,加入硝酸钡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可以鉴别这三种物质,故选B 。
题组二 物质的转化5.下列各选项中,不能满足如图一系列关系的选项是( )A .X 为铜、Y 为氧化铜、Z 为硫酸铜B .X 为二氧化碳、Y 为氧气、Z 为一氧化碳C .X 为碳酸钙、Y 为氧化钙、Z 为氢氧化钙D .X 为氢氧化钠、Y 为氯化钠、Z 为碳酸钠解析:D 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铜,故不选A ;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氧气与碳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CO 继续燃烧生成CO 2,故不选B ;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CO 2反应生成碳酸钙,故不选C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不能直接转化生成碳酸钠,故选D 。
高中政治必修一课时规范训练:综合练(3)

第三课综合练一、选择题1.下面四幅图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对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家庭消费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是()解析:选C。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是正函数,但收入并不是影响消费的唯一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除了收入之外还有物价、消费心理等,因此变化应该是平滑式的抛物线,答案为C项。
2.一般说来,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这个地方就会出现拆旧房盖新房的高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农民把草房改建成瓦房,又从瓦房搬进了楼房。
这一现象证明()A.家庭消费是个人消费行为,与社会无关B.改变消费结构就能提高消费水平C.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导致消费水平的提高D.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生产是消费的目的答案:C3.近年来,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这表明()①我国居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逐渐增加②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变化③居民当前的可支配收入增多④居民消费已从发展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A。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根据近年来高档商品的消费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就说居民消费已从发展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太断章取义了。
高档商品的增长是事实,但我国多数居民的消费还达不到转向享受资料消费的水平,故应排除④,选A项。
4.张女士由于工作流动性较大,每到一地都是租房、租车,非常省心。
可每到一处都需要家具,而购置一套简单的家具至少也需要花去她3个月的工资,令其烦恼,于是她决定也租家具。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张女士通过租赁消费提高了商品的使用价值B.张女士通过租赁消费提高了商品的价值量C.张女士对租到的物品暂时拥有其使用权D.张女士对租到的物品暂时拥有其所有权解析:选C。
租赁消费不会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故A、B两项不选。
租赁消费只是暂时获得该商品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故选C项,排除D项。
5.消费有不同的类型,我们最常见的有钱货两清的消费。
2022届高三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训练: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8-2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规范训练[A 级 基础演练]1.已知直线l 1:ax +(a +1)y +1=0,l 2:x +ay +2=0,则“a =-2”是“l 1⊥l 2”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若l 1⊥l 2,则a ×1+a (a +1)=0,解得a =-2或a =0,所以“a =-2”是“l 1⊥l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2.(2021·宁夏银川模拟)已知直线l 1:x +ay +6=0和l 2:(a -2)x +3y +2a =0,则l 1∥l 2的充要条件是a 等于( )A .3B .1C .-1D .3或-1解析:选C.由题意知,l 1∥l 2⇔1a -2=a 3≠62a,即a =- 1.故选C. 3.已知直线l 的倾斜角为34π,直线l 1经过点A (3,2)和B (a ,-1),且l 1与l 垂直,直线l 2的方程为2x +by +1=0,且直线l 2与直线l 1平行,则a +b 等于( )A .-4B .-2C .0D .2解析:选B.∵直线l 的斜率为-1,∴直线l 1的斜率为1,∴k AB =2-(-1)3-a =1,解得a =0.∵l 1∥l 2,∴-2b=1,解得b =-2,∴a +b =-2.4.已知直线l 过点P (3,4)且与点A (-2,2),B (4,-2)等距离,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 .2x +3y -18=0 B .2x -y -2=0C .3x -2y +18=0或x +2y +2=0D .2x +3y -18=0或2x -y -2=0解析:选D.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 -4=k (x -3), 即kx -y +4-3k =0,由已知,得|-2k -2+4-3k |1+k 2=|4k +2+4-3k |1+k 2, ∴k =2或k =-23.∴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2x -y -2=0或2x +3y -18=0.5.从点(2,3)射出的光线沿与向量a =(8,4)平行的直线射到y 轴上,则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 .x +2y -4=0B .2x +y -1=0C .x +6y -16=0D .6x +y -8=0解析:选A.由直线与向量a =(8,4)平行知:过点(2,3)的直线的斜率k =12,所以直线的方程为y -3=12(x -2),其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2),又点(2,3)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2,3),所以反射光线过点(-2,3)与(0,2),由两点式可得A 正确.6.过点A (1,2)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是 . 解析:由题意知,所求直线与OA 垂直, 因k OA =2,则所求直线的斜率k =-12.所以直线的方程是y -2=-12(x -1),即x +2y -5=0.答案:x +2y -5=07.(2021·合肥调研)斜率为2,且与直线2x +y -4=0的交点恰好在x 轴上的直线方程是 . 解析:∵2x +y -4=0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2,0).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2(x -2)即2x -y -4=0. 答案:2x -y -4=08.点(2,3)关于直线x +y +1=0的对称点是 .解析:设对称点为(a ,b ),则⎩⎪⎨⎪⎧b -3a -2=1,a +22+b +32+1=0,解得⎩⎪⎨⎪⎧a =-4,b =-3.答案:(-4,-3)9.光线从A (-4,-2)点射出,到直线y =x 上的B 点后被直线y =x 反射到y 轴上C 点,又被y 轴反射,这时反射光线恰好过点D (-1,6),求BC 所在直线的方程.解:作出草图,如图所示.设A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A ′,D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D ′,则易得A ′(-2,-4),D ′(1,6).由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得A ′D ′所在直线经过点B 与C .故BC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66+4=x -11+2,即10x -3y +8=0.10.已知直线l 1:mx +8y +n =0与l 2:2x +my -1=0相互平行,且l 1,l 2之间的距离为5,求直线l 1的方程.解:∵l 1∥l 2,∴m 2=8m ≠n-1,∴⎩⎪⎨⎪⎧m =4,n ≠-2或⎩⎪⎨⎪⎧m =-4,n ≠2. ①当m =4时,直线l 1的方程为4x +8y +n =0,把l 2的方程写成4x +8y -2=0,∴|n +2|16+64=5,解得n =-22或n =18.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x +4y -11=0或2x +4y +9=0.②当m =-4时,直线l 1的方程为4x -8y -n =0,l 2的方程为4x -8y -2=0,∴|-n +2|16+64=5,解得n=-18或n =22.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x -4y +9=0或2x -4y -11=0.[B 级 力量突破]1.若曲线y =2x -x 3在横坐标为-1的点处的切线为l ,则点P (3,2)到直线l 的距离为( ) A.722B .922C.1122D .91010解析:选A.由题意得切点坐标为(-1,-1).切线斜率为k =y ′|x =-1=2-3×(-1)2=-1,故切线l 的方程为y -(-1)=-1·,整理得x +y +2=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点P (3,2)到直线l 的距离为|3+2+2|12+12=722. 2.若三条直线l 1:4x +y =4,l 2:mx +y =0,l 3:2x -3my =4不能围成三角形,则实数m 的取值最多有( )A .2个B .3个C .4个D .6个解析:选C.三条直线不能围成三角形,则至少有两条直线平行或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若l 1∥l 2,则m =4;若l 1∥l 3,则m =-16;若l 2∥l 3,则m 的值不存在;若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则m =-1或23,故实数m 的取值最多有4个.3.(2021·浙江台州中学质检)已知b >0,直线(b 2+1)x +ay +2=0与直线x -b 2y -1=0相互垂直,则ab 的最小值为( )A .1B .2C .2 2D .2 3解析:选B.由已知两直线垂直得(b 2+1)-ab 2=0,即ab 2=b 2+1.两边同除以b ,得ab =b 2+1b =b +1b.由基本不等式,得b +1b≥2b ·1b=2当且仅当b =1时等号成立,故选B. 4.(2021·郑州一中月考)点P 为x 轴上的一点,A (1,1),B (3,4),则|PA |+|PB |的最小值是 . 解析:点A (1,1)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1,-1),则|PA |+|PB |的最小值是线段A ′B 的长=52+22=29.答案:295.若直线l 过点A (1,-1)与已知直线l 1:2x +y -6=0相交于B 点,且|AB |=5,求直线l 的方程. 解:过点A (1,-1)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为x =1.解方程组⎩⎪⎨⎪⎧x =1,2x +y -6=0.求得B 点坐标为(1,4),此时|AB |=5, 即x =1为所求.设过A (1,-1)且与y 轴不平行的直线为y +1=k (x -1),解方程组⎩⎪⎨⎪⎧2x +y -6=0,y +1=k (x -1).得两直线交点为⎩⎪⎨⎪⎧x =k +7k +2,y =4k -2k +2.(k ≠-2,否则与已知直线平行). 则B 点坐标为⎝⎛⎭⎪⎫k +7k +2,4k -2k +2.由已知⎝ ⎛⎭⎪⎫k +7k +2-12+⎝ ⎛⎭⎪⎫4k -2k +2+12=52, 解得k =-34,∴y +1=-34(x -1),即3x +4y +1=0.综上可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1或3x +4y +1=0.。
高一语文必修下课时规范训练(十七)

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窃:私下 B .冀.君实或见恕也 冀:希望 C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视遇:看待 D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特:特别 解析:D 项,特:仅,只是。
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B .⎩⎨⎧亏无为之大道哉.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C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山峦为晴雪所.洗 D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解析:A 项,“因”都是“因为”的意思。
B 项,表疑问;表反问。
C 项,“所”字结构;与“为”连用,被。
D 项,连词,那么;动词,是。
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B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C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D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 解析:A 项,罢了;B 项,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C 项,不正确的言论;D项,古义指书信往返,今义是重复的意思。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总此十思,弘.兹九德解析:C项,意动用法,其余三项为使动用法。
答案:C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隋唐一统,特别是唐太宗平东突厥、平高昌,促进了丝绸之路贸易发展。
唐太宗对来自昭武九姓的使者说:“西突厥已降,商旅可行矣。
”于是,“诸胡大悦”(《新唐书·西域传下》)。
唐人文献和小说笔记里,商胡或胡商,是出现____________甚高的词语。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对于贸易物品的规格和价格管理,____________,就是为____________和外商进行边境贸易的需要而定,当地居民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需求。
7 课时规范训练

一、基础知识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沉吟..至今沉吟:沉思吟味B.悠悠..我心悠悠:长远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C.枉用相存..相存:相互记住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解析:C“相存”,相问候。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①我有嘉宾....②人生几何③譬如朝露..至今..④沉吟⑤枉用..相存⑥开荒..南野际⑦依依....墟里烟⑧复得返自然A.①④⑥⑦B.②④⑤⑧C.①③⑥⑧D.②③⑤⑦解析:C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是:②“几何”在现代汉语中除了表示“多少”的意思外,还是数学上的一个术语。
④“沉吟”在诗中的意思是“沉思吟味”,在现代汉语中是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⑤“枉用”在诗中的意思是“屈驾用来”,在现代汉语中是“白白地用”。
⑦“依依”,在诗中是“隐约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是“形容留恋,不忍分离”的意思。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解析:D除D项外,其他各项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短歌行》中,曹操说,如果我有嘉宾,我就会“”相欢迎;同时,他还设想,那些嘉宾会像老朋友一样“”,接连前来。
(2)在《短歌行》中,曹操借周公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尊重与渴望的两句是:“,。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回归田园后的欢喜与惬意的两句是:“,。
”答案:(1)鼓瑟吹笙越陌度阡(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二、语言文字运用(2024·四川成都七中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的一首代表作。
这是一首蔑视尘俗、融入自然实现自我的生命之歌,使得这首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篇。
课时规范训练(一)

课时规范训练A基础巩固练1.(多选题)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有()A.接近于1的所有正整数B.小于0的实数C.(2023,1)与(1,2023)D.某校高一(1)班的聪明学生解析:BC A中,接近于1的所有正整数标准不明确,故不能构成集合;B 中小于0是一个明确的标准,能构成集合;C中(2023,1)与(1,2023)是两个不同的点,是确定的,能构成集合;D中“某校高一(1)班的聪明学生”中“聪明”的标准不确定,因而不能构成一个集合.2.给出下列关系:①13∈R;②5∈Q;③-3∉Z;④-3∉N,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解析:B 13是实数,①正确;5是无理数,②错误;-3是整数,③错误;-3是无理数,④正确.故选B.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学校高一(8)班比较漂亮的女生能确定一个集合B.由1,32,64,⎪⎪⎪⎪⎪⎪-12,0.5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C.将小于100的自然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和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得到两个不同的集合D.方程x2+1=2x的解集中只有一个元素解析:D A是错误的,因为“漂亮”是个模糊的概念,因此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B是错误的,32=64,⎪⎪⎪⎪⎪⎪-12=0.5,根据互异性,得由1,32,64,⎪⎪⎪⎪⎪⎪-12,0.5组成的集合只有3个元素:1,32,0.5;C是错误的,根据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可知,小于100的自然数无论按什么顺序排列,构成的集合都是同一集合;D是正确的,方程x2+1=2x有两个相等的解,即x1=x2=1,其解集中只有一个元素,故D正确.4.下列各组中,集合P与Q表示同一个集合的是()A.P是由元素1,3,π构成的集合,Q是由元素π,1,|-3|构成的集合B.P是由π构成的集合,Q是由3.141 59构成的集合C.P是由2,3构成的集合,Q是由有序数对(2,3)构成的集合D.P是满足不等式-1≤x≤1的自然数构成的集合,Q是方程x2=1的解集解析:A由于A中P,Q的元素完全相同,所以P与Q表示同一个集合,而B,C,D中P,Q的元素不相同,所以P与Q不表示同一个集合.5.已知集合M是方程x2-x+m=0的解组成的集合,若2∈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M B.0∈MC.-1∈M D.-2∈M解析:C由2∈M知2为方程x2-x+m=0的一个解,所以22-2+m=0,解得m=-2.所以方程为x2-x-2=0,解得x1=-1,x2=2.故方程的另一根为-1.6.(多选题)集合A中含有三个元素2,4,6,若a∈A,且6-a∈A,那么a 可以为()A.2 B.-2C.4 D.6解析:AC若a=2,则6-2=4∈A;若a=4,则6-4=2∈A;若a=6,则6-6=0∉A.7.已知集合P中元素x满足:x∈N,且2<x<a,又集合P中恰有三个元素,则整数a=________.解析:因为x∈N,2<x<a,且集合P中恰有三个元素,易知a=6.答案:68.若由a ,b a ,1组成的集合A 与由a 2,a +b ,0组成的集合B 相等,则a 2023+b 2023的值为________.解析:由已知可得a ≠0,因为两集合相等,又1≠0,所以b a =0,所以b =0,所以a 2=1,即a =±1,又当a =1时,集合A 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所以a =-1. 所以a 2023+b 2023=-1.答案:-19.已知集合A 含有两个元素a -3和2a -1,a ∈R .(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a ∈A ,求实数a 的值.解:(1)如果a -3=2a -1,则a =-2.由于a -3,2a -1是集合A 含有的两个元素,所以实数a ≠-2.(2)因为a ∈A ,所以a =a -3或a =2a -1.当a =a -3时,0=-3,不成立;当a =2a -1时,a =1,此时A 中有两个元素-2,1,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实数a 的值为1.B 能力进阶练10.若集合A 的元素y 满足y =x 2+1,集合B 的元素(x ,y )满足y =x 2+1(A ,B 中x ∈R ,y ∈R ),则下列选项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都正确的是( )A .2∈A 且2∈BB .(1,2)∈A 且(1,2)∈BC .2∈A 且(3,10)∈BD .(3,10)∈A 且2∈B解析:C 集合A 中的元素为y ,是数集,又y =x 2+1≥1,故2∈A ;集合B 中的元素为点(x ,y )且满足y =x 2+1,经验证,(3,10)∈B ,故选C .11.(多选题)由a 2,2-a ,4组成一个集合A ,且集合A 中含有3个元素,则实数a 的取值不可能是( )A .1B .-2C .-1D .2解析:ABD 由题意知a 2≠4,2-a ≠4,a 2≠2-a ,解得a ≠±2,且a ≠1,即a 的取值不可能是1,±2.12.已知集合A 含有两个元素1和2,集合B 表示方程x 2+ax +b =0的解组成的集合,且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则a =________,b =________.解析:因为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且1∈A ,2∈A ,所以1∈B ,2∈B ,即1,2是方程x 2+ax +b =0的两个实数根.所以⎩⎨⎧1+2=-a ,1×2=b ,所以⎩⎨⎧a =-3,b =2.答案:-3 213.已知集合A 的元素是a ,b ,2,集合B 的元素是2,b 2,2a ,若A =B ,求实数a ,b 的值.解:由已知A =B 得⎩⎨⎧a =2a ,b =b 2,① 或⎩⎨⎧a =b 2,b =2a ,② 解①得⎩⎨⎧a =0,b =0或⎩⎨⎧a =0,b =1.解②得⎩⎨⎧a =0,b =0或⎩⎪⎨⎪⎧a =14,b =12.又由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得⎩⎨⎧a =0,b =1,或⎩⎪⎨⎪⎧a =14,b =12.C 探索创新练14.已知a ∈A 且4-a ∈A ,a ∈N 且4-a ∈N ,则:(1)若A 中只有1个元素,则a =________;(2)若A有且只有2个元素,则集合A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因为a∈A且4-a∈A,a∈N且4-a∈N,若a=0,则4-a=4,此时A满足要求;若a=1,则4-a=3,此时A满足要求;若a=2,则4-a=2.此时A含1个元素.答案:(1)2(2)2。
课时规范训练(十五)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

课时规范训练(十五)[基础对点练]题组一Fe2+、Fe3+的性质1.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发生变化,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
该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A.升高B.不变C.降低D.无法判断解析:A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则此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A正确。
2.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把铁片插入CuSO4溶液中,验证古代湿法冶铜:2Fe+3Cu2+===2Fe3++3CuB.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含Fe3+:Fe3++3SCN-===Fe(SCN)3 C.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Fe3++Cu===Fe2++Cu2+D.若要求用两种单质和一种溶液来测定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用Zn、Cu和AgNO3溶液反应:Zn+2Ag+===Zn2++2Ag解析:B A中正确的离子反应为Fe+Cu2+===Fe2++Cu;C中离子反应为2Fe3++Cu===2Fe2++Cu2+;D中Zn、Cu均能与AgNO3发生置换反应生成Ag,则不能比较Zn、Cu的活动性,D错误。
3.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Na+、Cl-、SO2-4B.K+、Ca2+、NO-3、HCO-3C.K+、Ba2+、NO-3、SO2-4D.K+、Fe2+、Cl-、NO-3解析:A A项,Fe3+、Na+、Cl-、SO2-4之间不反应,且均不与H+反应,能大量共存;B项,HCO-3与H+不能大量共存;C项,Ba2+、SO2-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项,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不能大量共存。
题组二Fe2+、Fe3+的检验和除杂4.已知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
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能使KSCN溶液变红的是()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②Fe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③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⑤向Fe(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A.只有③④⑤B.只有①③⑤C.只有①②③D.全部解析:B能使KSCN溶液变红的是Fe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图2 课时规范训练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木板OA 水平放置,长为L ,在A 处放置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现绕O 点缓慢抬高A 端,直到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成
α角时停止转动(位置A ′).这时物体受到一个微小的干扰便开始
缓慢匀速下滑,物体回到O 点,在整个过程中 ( )
A .支持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mgL sin α
B .摩擦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
C .木板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
D .木板对物体做的总功为正功
2.竖直上抛一球,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球的速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球在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B .球在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C .球在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D .球在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一辆汽车以功率P 1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若驾驶员突然减小油门,使汽车的功率减小为P 2并继续行驶.若整个过程中阻力恒定不变,此后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将 ( )
A .保持不变
B .不断减小
C .先减小,后保持不变
D .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4.用起重机提升货物,货物上升过程中的v -t 图象如图2所示,
在t =3 s 到t =5 s 内,重力对货物做的功为W 1、绳索拉力对货
物做的功为W 2、货物所受合力做的功为W 3,则 ( )
A .W 1>0
B .W 2<0
C .W 2>0
D .W 3<0 5.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 s 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和该拉
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象分别如图3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图3
A .0~6 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0 m
B .0~6 s 内拉力做的功为70 J
图4
图5
图6 C .合外力在0~6 s 内做的功与0~2 s 内做的功相等
D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5 N
6.如图4所示为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
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时,光电板中产生的电
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质量为m 的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
上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 前进的距离为s ,且
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 ,小车所
受阻力恒为F ,那么这段时间内 ( )
A .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B .小车受到的牵引力逐渐增大
C .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所做的功为Pt
D .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做的功为Fs +12m v 2m
7.机车从静止开始沿平直轨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的阻力始终不变,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机车输出功率逐渐增大
B .机车输出功率不变
C .在任意两相等的时间内,机车动能变化相等
D .在任意两相等的时间内,机车速度变化的大小相等
8.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
B .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始终向下
C .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
D .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9.如图5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 -t 图象为正弦
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在0~t 2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 .在t 1~t 2时间内,外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C .在t 3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 .在t 1~t 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0
10.如图6所示,A 、B 叠放着,A 用绳系在固定的墙上,用力F 将B
拉着右移.用F T 、F AB 和F BA 分别表示绳子的拉力、A 对B 的摩
擦力和B 对A 的摩擦力,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F 做正功,F A
B 做负功,F BA 做正功,F T 不做功
B .F 和F BA 做正功,F AB 和F T 做负功
C .F 做正功,其他力都不做功
D .F 做正功,F AB 做负功,F BA 和F T 都不做功
二、非选择题
11.质量m=3 kg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下的拉力F=10 N,沿固定斜面下滑距离l=2
m,斜面倾角θ=30°,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
3.求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以及
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g取10 m/s2)
12.1.3 L夏利N3轿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63 kW,汽车满载质量为1 225 kg,最高车速是165 km/h,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g取10 m/s2)问:
(1)汽车所受阻力与车重的比值是多少?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1.0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则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