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木匠”的品牌之路(一)
“谭木匠”成功有多少秘密

“谭木匠”成功有多少秘密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版》2009年第05期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企业——一把小小的木梳,凭什么支撑一个享誉全国的品牌?而同是一把木梳,何以能卖出高于同类产品数倍的价格?再有,一个从未人流如织的专卖店,如何赚钱?更如何令全国300余家连锁店几乎家家赚钱?一切都是单纯的木匠们手工刨不出答案的秘密。
一段家史“我的曾祖父是一位知名的木匠,小有家业。
由于爷爷沾上鸦片和赌博,把整个家业输得一干二净,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年轻美貌的奶奶只好求保长将爷爷抓去当壮丁。
寒冬腊月,我的爷爷被绑在家乡楼桥头的木柱上,光着脚丫,衣衫褴褛,奶奶让年仅十二岁的父亲送了一大碗肉饭去喂爷爷,爷爷边吃边破口大骂奶奶没良心。
两年以后,爷爷战死在长沙,奶奶也一直守寡到死。
父亲含恨学艺,成了一个好木匠。
我长大以后一直想当诗人、画家,由于我的天真和浪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近饿死街头,天意不可违,我仍然还是做木匠的命。
”多少企业家成名后,想方设法遮掩或粉饰自己的过去,而“谭木匠梳子”的老板谭传华却在自己的每一个加盟店里,工整地装裱了这“一段家史”。
对他而言,没有这些真实的往事,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更没有现在的“谭木匠”。
往事不堪回首。
18岁时,谭传华下河捞鱼被雷管炸掉右手;几年后当民办教师,听到一个学校校长为此在背后议论他:“一个人残脚断手,多难看,多可怜,要是我残了,还不如自杀了事!”他被这句无意听来的话深深地刺伤了。
“我的手也许难看,但我的人并不可怜!”谭传华毅然放弃了民办教师的工作,怀揣仅有的50元钱离开家乡重庆开县,踏上了艰苦寻求尊严的道路。
他曾经为了6个馒头给人画过画像,也曾经当过睡在街边的流浪汉,还曾经被人当成小偷抓进了收容所……当时的他不仅没有获得尊重,还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
“不怕,眼睛还在动,就能活”,在昆明,当谭传华准备以自杀来告别苦难的时候,母亲在他18岁受伤时说的那句话却猛地将他拽了回来。
小木梳的“生意经”

小木梳的“生意经”作者:暂无来源:《国企管理·石油经理人》 2019年第9期今年上半年,谭木匠实现营收1.70 亿元,同比增长8.1% ;实现净利润0.73 亿元,同比增长13.3%。
“谭木匠”这把人们司空见惯的小木梳,怎么就开拓了上亿的市场?匠人精神“谭木匠”的诞生要从它的创始人谭传华偶然买到的一把小木梳说起。
当时梳子主要是塑料材质为主,而这把木梳让他发现了巨大的商机。
一个品牌做大做强,当然离不开产品本身。
1995 年,公司的发展刚刚有了起色,相继完成了一些重大的技术改进。
这时,从库房清理出了大约15 万把在技术改进前有质量问题的梳子,这些木梳的生产成本至少有30 万元,如果按照成本价出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当时也有很多批发商看上了这批货。
但谭传华看着这批货越看越不顺眼,不顾厂里干部的劝阻以及当时的资金压力,为了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他毅然烧掉了价值30 万的梳子。
从创立到发展,谭木匠始终秉持着“我善治木”的质量方针,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十分苛刻。
我们很少见到它的广告,而人们的口碑相传则是最好的宣传方式。
始终坚持着“匠人精神”使得谭木匠的名气越来越大,一步步发展成为在世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经营创新在产品的销售途径上,谭木匠也在一直摸索。
从创立到现在,谭木匠经历了沿街叫卖、商场渠道、直营店销售、直营店与加盟店一起发展等几个阶段。
最后选择走加盟店路线的经营决策是谭木匠如今能够成为一大企业的重要因素。
1998 年,南充的一名商人看中了谭木匠的生意,提出了做加盟店的想法。
一拍即合,第一家谭木匠加盟店就这样开张了。
经营了一段时间,加盟店的生意很不错。
于是公司决定调整经营模式,逐步退出市场,开始发展加盟店。
加盟店的装潢是由一流的设计师进行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调。
红檀木色为标准色,有沉着、古朴、传统、自然的特质,加强品牌形象。
店铺整体充满古色古香,给人一种专业、高档次的感觉,提高了人们的购物体验。
谭木匠小梳子做成上市公司谭木匠上市.doc

谭木匠:小梳子做成上市公司-谭木匠,上市谭木匠:小梳子做成上市公司中国连锁杂志|谭木匠在包装方面,将产品的传统特色定位也落实得很是到位。
高档木梳有,普通木梳的外包装是黑色或篮底白花的中式小布口袋,、礼品盒的设计使谭木匠的产品不仅有实用价值,还因为拿得出手成为了馈赠佳品。
谭木匠舍得在产品开发方面下功夫。
他们围绕亲情、友情、爱情以及风土人情等主题,年年推出数百种新款式的产品,品种之繁多,令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由于产品的快速更新,不仅能不断地吸引新老顾客,还能有效地提高加盟商的赢利能力。
谭木匠很会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长期举办有奖征稿活动,收集民间创意,从中筛选出新产品的设计创意,给中标者一定的奖励。
这种做法不仅使谭木匠得到了大量新颖的设计创意,而且还节约了设计成本。
谭传华说:“我们的设计师团队来自三方面,首先是内部设计团队,另一方面是与专业网站、杂志、公司、院校合作,整合国内的设计团队,还有就是与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际设计师事务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融合国际上的设计力量。
”能把木梳这种家常使用、司空见惯的做到这样的规模、这样的层次,历年宣传费用累加却不到200万元,不得不说,谭木匠在品牌塑造方面的确有一套。
谭木匠的梳子做的已经不仅仅是产品,而是文化。
这也正是他们的成功之处。
品牌塑造坚定而明确多数小企业的梳子,产品样式单一、品牌形象不突出,一直形不成气候,高端市场更是一片空白。
谭木匠横空出世,低成本塑造品牌,并将品牌塑造与销售非常好地相结合。
业内人士研究发现,?谭木匠的销售场所有两个特点:一是谭木匠连锁专卖店,10多平方米左右,面积不大但都在闹市区,人流量大、消费能力高;二是陈列极具特色,谭木匠采用品牌特许经营方式,店面统一风格包括门楣字样的书写、店头全,店内木质展台的精巧设计,四壁挂满精致的小梳子,给人置身于木梳小王国的感觉。
品牌风格易于辨认,有浓厚的文化品味,大大提升了谭木匠的品牌内涵。
销售地点的选择和极具特色的装修陈列,很好地将谭木匠与其他木梳品牌区分开来,而且很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吸引顾客成为谭木匠产品的消费者甚至回头客。
谭木匠:一把木梳也能上市

港元计算 ,市值达N68亿港元。 -5 谭传华 ,一位 出身农村失去右手的 残障 人士 ,做过民办教师 ,也 曾梦想成 为诗人画家 ,从开花店到转行做梳子 ,
谢顶后 自嘲用不着梳子,如今做成了梳子 大王。在公司上市一周后 ,谭传华在京接 受媒体专访,讲述梳子背后的故事 。
心血 的木雕去深圳参展时 ,谭传华深受
之人。谭传华说 ,失去右手后 ,母亲说 文艺青年谭传华结束颠沛流离的寻梦之 如何生产 ,在请教老一辈梳子匠后得知 “ 不怕,眼睛还在 ,就能活”。
旅 , 回到 老 家 娶 妻 生 子 ,并 于 18年 开 得 用 锯子 锯 ,用 铯 子 铯 ,相 当于 传 统 手 94
他开始练 习左手写字和画画,很快 始 下 海经 商 。 就赶上 了右手的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随后 ,他经过努 力成为 了当地一名民办教师。
工 ,他决 定通 过研 发设 备进 行技 术改
据其接受某杂志采访时的说法 ,他 造 。几个月后 ,他 的机 器生产 出第一批 曾尝试过 开水 泥板厂 、卖红薯 、当贩子 梳子 ,第一把梳子卖了2 元钱 。这让他看
元钱装进信封珍藏起 他在 自传中说 ,凭借优异的教学成 卖魔芋块 儿、卖 中药材等各路活计 ,自 到了希望 ,他把这2 绩 ,他很快成为全县有名的教师尖子 。 但这并没有赢得校长和同事们 的尊 重, 也未换 回相恋女友父母的青睐 。1 8年 90
圜 M O N E Y
谭传华 谭木匠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 ls g生于重庆万 农村 ,曾经做过民力 师。18年下海经商,19 ̄ e- a f I t 敞 94 95 注册 “ 谭木匠”品牌 ,公司于2x 2 9 J C ̄ N2 E在港交所 市,市值超1{港元 : 。乙 2 a E月6 0C 1 日,北京雪后放晴,潭木匠创始人谭传华如约出现在宣武f S O西翼一间会议塞里 ,冬日淡淡的阳光透过窗户 , A - OG J 洒在他光秃的脑门上。 面对媒体记者,谭传华面带微笑 ,右手习惯性地插在裤兜里,伸出左手和记者一一握手并交换名片。当他讲到兴奋处 ,右手会 情不自禁地从口袋里挣脱出来 ,隐约间 ,能够看到那只没有手掌的光秃手臂。
谭木匠:一把木梳的30_年

匠的30年。
而立之年的谭木匠,是梳篦行业标准的起草者与制定者,年营收近3亿元,拥有超1 000家门店。
曾经那把2元钱的“梳子”,在这30年后的今天走向了世界,依然闪耀。
一个企业的价值在于它的商业回报,但更大的价值不是它的市值和产值,而是看它改变了什么。
谭木匠就是这样的企业,在它之前,梳篦是种产品;在它之后,梳篦成了一个行业。
快乐。
翻开谭木匠的成长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就是一家本分企业做本分事情的样本。
“本分”这个词,包含着世间最朴素的道理:做正确的事情,尽全力把事情做正确。
谭木匠做的,就是需求在哪,市场就在哪。
传统木梳的盛行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
那时家里陈旧的衣箱上放了很多把木梳,奶奶要梳头、妈妈要梳头、家里人也Business包括机器在内,每一个螺丝的组装位置,每一道齿轮工序,都是经过技术创新,代代更新得来。
谭木匠最值得骄傲的一点是,当你拿到梳子的那一刻,它不像一个新玩意,而是一个用了几十年的老物件,这离不开机器和手工打磨。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谭木匠也有精准的“打法”。
妈妈爱贪小便宜,不舍得花钱,就有了“妈妈梳”——“这款梳子我们是赔本卖的”;婴儿很娇嫩,谭木匠会研发一把适用于婴儿的梳子,给他们放松的感觉;养生是大势所趋,谭木匠会根据消费者需求打磨出适合按摩舒缓头皮的梳子……消费者需求在哪里,谭木匠的产品就打磨到哪里。
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打磨,沐雨梳风的谭木匠,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发展。
截至2022年,谭木匠获得有效专利81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在创业中“遥遥领先”。
一把梳子交一辈子的朋友全国做木梳的成规模企业超200家,可偏偏只有谭木匠成了行业的代名词。
更值得一提的是,谭木匠一年只会参加一次线上促销,还是指定款式。
之所以这么做,公司是在意加盟商的情绪,更在意消费者的体验。
商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赚钱,但赚钱并不是商业的终点。
相反,消费者的获益才是。
当消费者从某个产品或服务中得到好处时,商家才能获得成功。
谭木匠营销策划书1

谭木匠营销策划书1------------------------------------------作者------------------------------------------日期谭 木 匠 市 场 营 销 策划 书 目录一、背景介绍☎ 一)木梳的背景……………………………………………… (二)谭木匠的背景…………………………………………… 二、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 (二)微观环境…………………………………………………… 三、市场分析(一)产品定位 …………………………………………………… (二)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 ……………………… 四、营销战略☎一)产品策略 …………………………………………………… ☎二)定价策略 …………………………………………………… (三)渠道策略 ……………………………………………………… (四)促销策略 …………………………………………………… 五、具体竞争战略(一)多元化战略 …………………………………………………… (二)差异化战略……………………………………………………… (三)防御战略 ……………………………………………………… 一、背景介绍(一)、木梳的背景介绍:木梳,最初可能是因为由木头所制而得名的,木梳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包括最常见的桃木梳、檀木梳和牛角梳等。
在我国古代,女子出嫁之前都有家认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
由此也形成了情侣间送梳子的习俗,因为送梳子有私定终身、欲与白头偕老之意。
木梳还有一点值得特别介绍的就是木梳的功能,木梳有养身、健体和美肤的功能。
正确使用木梳,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改善头皮和颅内营养。
当人们在高强度的工作或学习之后,可用木梳梳上几分钟,就会感到轻松舒适。
此外,用木梳梳发对偏头痛、神经性头痛、顽固性失眠症以及颈部酸痛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谭木匠:一把梳子的30年

40赵春雨谭木匠谭木匠:一把梳子的30年Tan Mujiang: A Comb for 30 Years拉长时间的轴距,回忆谭木匠走过的30年,最难忘的时刻是什么?1993年,从重庆万州起步的谭传华,定不会忘记在废弃的种猪场建厂,创立“谭木匠”的喜悦;24年前加盟谭木匠的杨凤连,被工厂残疾员工真挚的眼神吸引至今,找到人生奋斗的方向;14年前入职谭木匠的刘珂佳,回想起初次参观工厂时,一名残疾员工被同事一把抱上工作台的场景,自然、娴熟的样子让她大受震撼、记忆犹新……这些谭木匠人记忆深处泛起涟漪的瞬间,就像一个个精彩的梳齿,并排成谭木匠的30年。
而立之年的谭木匠,是梳篦行业标准的起草者与制定者,年营收近3亿元,拥有超1 000家门店。
曾经那把2元钱的“梳子”,在这30年后的今天走向了世界,依然闪耀。
一个企业的价值在于它的商业回报,但更大的价值不是它的市值和产值,而是看它改变了什么。
谭木匠就是这样的企业,在它之前,梳篦是种产品;在它之后,梳篦成了一个行业。
能够穿越周期、稳健发展的企业有许多共同特征,比如,战略前瞻、长期主义、技术积累等等。
谭木匠也毫不例外,但在这些共性之外,真正属于谭木匠的基因是什么?记者在与谭木匠创始人谭传华、总裁罗洪平、副总裁刘珂佳,以及几位加盟商和消费者的采访交流中发现,谭木匠穿越周期律的秘密其实非常简单,就两个字:本分。
在他们每个人心中,时刻深深烙印着谭木匠创办的六字初心:诚实、劳动、快乐。
翻开谭木匠的成长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就是一家本分企业做本分事情的样本。
“本分”这个词,包含着世间最朴素的道理:做正确的事情,尽全力把事情做正确。
谭木匠做的,就是需求在哪,市场就在哪。
传统木梳的盛行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
那时家里陈旧的衣箱上放了很多把木梳,奶奶要梳头、妈妈要梳头、家里人也要梳头。
往时不同今日,洗头、护发等产品遍地开花,木梳存在的意义也在逐渐被割弃。
现在很多人的家中,很难再找到一把手工木梳,更多的是带有科技含量的功能梳。
2013北京高考语文备考-近年北京模拟作文题汇编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谭木匠”是全国知名的木梳品牌,它的创始人谭传华创业时把产品易虫蛀、易折断等缺点刻写在木梳上,这却让消费者看到了梳子天然绿色的优点,“谭木匠”品牌成功走向市场。
谭传华秉持“我善治木”的企业理念,多年来他不做股票不炒地皮,坚持做“好公司”而不是大公司。
目前“谭木匠”专卖店已有2000多家,遍布世界各大城市。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11朝阳期中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看得见,也有很多东西看不见。
它们的关系很奇妙: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书信短信看得见,思念看不见;论文文凭看得见,能力看不见……这一段话,引发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1海淀期末请以“为你亮起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3-1西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先后经历了5次修订。
在2012年的第6版中,人们发现:第一,尽管名为“汉语”词典,却收录了“NBA”“MP3”等200多个西文字母词,《现汉》似乎变得不纯了;第二,像“入围”,它本来是“入闱”的错误写法,现在却被赋予了人们常说的意思,作为一个新词条与“入闱”平起平坐了,《现汉》似乎开始向不合理“妥协”了;第三,“粉丝”“宅男”等词居然也被收录进来,《现汉》似乎“放下身段”,变得更加现实了;……有人认为这样的修订并不成功,像这样的变化令人担忧;有人说,这种事也不得不这样,总算给了个说法;有人说,大家都这么用,习惯成自然,自然即合理;有人说,社会发展了,有些东西该变就得变……上述争议或类似现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谭木匠”的品牌之路(一)
很多小企业为自己的品牌无人知晓而发愁,这也许因为在他们心理有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对快速建立品牌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第二个误区是认为“只有大量投入广告才能建立品牌”。
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在自身资源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多途径的品牌传播和长期稳健的努力来建立起品牌美誉度。
大公司能做到的,小公司也能做到;大公司不一定能做到的,小公司未必做不到。
任何成功企业都是从小变大的,任何著名品牌也必然要走这样一条道路。
以“谭木匠”的成长为例,梳子虽然普通,但作为人人必备的物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随着保健、防静电等功能要求的提出,木梳和牛角梳逐渐成为主流。
梳子市场上的一些小品牌,都停留在最基本的顺发功能上,产品式样单一,品牌形象不突出,所以一直没有形成气候。
在高端市场上,更是一片空白。
这时,“谭木匠”横空出世,以差异化经营方式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谭木匠的品牌塑造与销售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广告投入不多,但由于正确了整合了一系列品牌塑造要素,获得了很高的品牌知名度,这在“梳子”这个行业内绝无仅有,也是中小企业低成本塑造品牌的典型案例。
1.品牌标识:
谭木匠公司曾经用“三峡”、“先生”等作为产品品牌,但是效果不好,最后才推出“谭木匠”这个品牌。
“谭木匠”是一个很好的品牌名称,“木匠”是中国传统木工手艺人称呼,“木匠”前冠以“谭”字,符合中国传统商号的取名习惯,念出来,就给人一种沧桑厚实的历史感。
这三个字的造型也称得上匠心独运,“谭”用隶书,“木”是几块木板搭成,“匠”则配以木工作坊劳作图,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2.销售场所:
“谭木匠”的销售场所有两个特点:
●连锁专卖店:专卖店的大小约10平方米,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地点都选在城市闹市区。
例如,在北京有三家谭木匠专卖店,分别位于王府井大街、新街口大街、东四大街,都是北京传统的商业区,人流大,消费能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