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I溶栓标准规程

合集下载

STEMI溶栓治疗剂量用法

STEMI溶栓治疗剂量用法

STEMI溶栓1、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用法:15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入2、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瑞替普酶用法:全量90min加速给药法:首先静脉推注15mg,随后0.75mg/kg在30min内持续静脉滴注(最大剂量小于50mg),继之0.5mg/kg于60min内持续静脉滴注(最大剂量小于35mg)。

90分钟内总量不超过100mg。

半量给药法:50mg溶于专用容剂,首先静脉推注8mg,之后42mg于90min内滴完。

卒中溶栓1、急性脑梗死3小时内,无禁忌症,推荐静脉用r-tpA(A级) 或尿激酶,r-tpA0.9mg/kg(最大量90mg);尿激酶100~150万u。

10%的剂量静注(超过1分钟1次性给完),余下剂量静点60分钟。

2、溶栓后前24小时内不给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24小时后头CT如果无出血,可以给予抗凝和或抗血小板。

3、脑梗死3~6小时不推荐常规r-tpA 或尿激酶,如果应用应该在PWI和DWI指导下应用。

4、不推荐应用链激酶。

STEMI抗栓治疗1、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急性STMI常规治疗,溶栓前即应使用⑴阿司匹林,所有患者只要无禁忌症,均应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性阿司匹林300mg,继以100mg/d维持。

⑵氯比格雷,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不论是否溶栓治疗,若未服用过噻吩并吡啶类药物,应给予氯比格雷负荷量300mg,住院期间所有患者继续服用氯比格雷75mg。

出院后未植入支架患者,应使用氯比格雷75mg/d至少28d,条件允许者也可用至1年。

2、抗凝治疗抑制凝血酶,凝血酶是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最终形成的关键环节,因此抑制凝血酶至关重要,主张所有STEMI急性期均应抗凝治疗⑴普通肝素阿替普酶溶栓前先静脉推注肝素60u/kg(最大量4000u),继以12u/kg/h(最大1000u/h),使APTT维持在对照值1.5~2.0倍(约50~70s),至少应用48h。

急性心梗(STEAMI)静脉溶栓治疗常规

急性心梗(STEAMI)静脉溶栓治疗常规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方法一.溶栓的适应证:1.持续性胸痛≥30分钟,硝酸甘油不缓解。

2.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导联≥0.1mV),或病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

年龄在75岁以下,起病时间<12小时。

3.ST段显著抬高的心肌梗死,年龄在75岁以上,经慎重权衡利弊后仍可考虑4.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已达12-24小时,但如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抬高者可考虑。

二. 禁忌症:1.既往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1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

2.颅内肿瘤。

3.近期(2-4周)有活动性内脏出血。

4.未排除主动脉夹层。

5.入院时严重且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或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

6.目前正在使用治疗剂量相当的抗凝药或已知有出血倾向。

7.近期(2-4周)创伤史,包括头部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10分钟)的心肺复苏。

8.近期(<3周)外科大手术;9.近期(<2周)曾有在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行穿刺术。

三.治疗步骤:(一)治疗前:1.记录12导联ECG、下壁AMI时加作V7-9、V3R-5R。

2.急查血常规及血凝四项。

3.取血13ml做以下检验:凝血时间、心肌酶、血糖、肾功及K+、Na+、CL-配血型、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定量。

(取血后不必等结果,应尽早开始溶栓治疗)4.准备好心电监护、除颤及吸引器等设备。

开通静脉通道。

5.顿服ASA300mg,以后300mg q d×3天,而后75-150mg qd。

同时顿服氯吡格雷300-600mg,,以后75mg qd.(二)溶栓给药方法:1.尿激酶(UK):150万u+生理盐水60ml,静滴30分钟内滴完。

或50万u+生理盐水20ml,静推10分钟推完,100万u+生理盐水60ml静滴30分钟内滴完。

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制剂(rt-PA):rt-PA 15mg+NS20ml/10分钟内静脉推入rt-PA 50mg+NS60ml/30分钟内静脉滴入rt-PA 35mg+NS60ml/60分钟内静脉滴入,总量100mg,90分钟完成。

STEMI溶栓治疗方案

STEMI溶栓治疗方案

STEMI患者溶栓治疗方案一、溶栓前准备1.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完成溶栓筛查表,排除溶栓禁忌症;3.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溶栓用药溶栓前检查血常规+血型、血凝、肾功能。

1、尿激酶:15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入。

2、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瑞通立只能静脉使用。

应该18mg+18mg分两次静脉注射,每次缓慢推注2分钟以上,两次间隔为30分钟。

3、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20mg溶于10ml生理盐水,3min内静脉推注,继以30mg溶于9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完。

注意:溶栓药物注射时应该使用单独的静脉通路,不能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给药,也不能与其它药物使用共同的静脉通路。

三、监测指标及时机溶栓开始后0~180min内应密切监测临床症状、心电图ST段变化及心律失常,定期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血常规、血凝。

四、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血管再通的间接判定指标包括:(1)60~90min内心电图抬高的ST段至少回落50%。

(2)cTn峰值提前至发病12h内,CK-MB酶峰提前到14h内。

(3)2h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4)2~3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传导阻滞(AVB)、束支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伴或不伴低血压。

上述4项中,心电图变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前移最重要。

对于溶栓后患者,无论临床判断是否再通,均应早期(3~24h内)进行旨在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溶栓后PCI的最佳时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无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条件的医院,在溶栓治疗后应将患者转运到有PCI条件的医院。

冠状动脉造影直接判断标准:心肌梗死溶栓(TIMI)2或3级血流表示血管再通,TIMI3级为完全性再通,溶栓失败则梗死相关血管持续闭塞(TIMI0~1级)。

五、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一)出血1.轻度出血:皮肤、粘膜、肉眼及显微镜下血尿、或小量咯血、呕血等(穿刺或注射部位少量瘀斑不作为并发症)。

急性STEMI溶栓治疗标准规程

急性STEMI溶栓治疗标准规程

分钟
4. 5. 6.
可疑或确诊主动脉夹层
3. 3周内进行过大手术或4周内发生
呕血、便血等活动性出血
过内脏出血
3个月内的严重头部闭合性创伤或面4血部. 2管周穿内刺不能进行压迫止血部位的大
创伤
5. 感染性心内膜炎
6. 妊娠
7.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8. 终末期肿瘤或严重肝肾疾病
9. 痴呆或已知颅内其他颅内病变
溶栓后并发症处理预案
√ 出血 轻度出血:皮肤、粘膜、肉眼及显微镜
下血尿、或小量咯血、呕血等(穿刺或 注射部位少量瘀斑不作为并发症) 重度出血:大量咯血或消化道大出血, 腹膜后出血等引起失血性低血压或休克, 需要输血者
溶栓后并发症处理预案
√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注意其对血流动力 学的影响 “时刻准备着” 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时: ①应立即予以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双相
瑞替普酶18mg静注 30分钟后可重复
溶栓治疗的治疗
原则 就地抢救
1.争取首诊至实施溶栓的时 间≤30min 2.首选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 剂
溶栓评价
失败
成功
补救性PCI
3-24h行CAG
3.溶栓后3-24小时行冠状动 脉造影
流程优化
溶栓筛查表 溶栓适应症
• 最适合溶栓的患者,指出血风险低、症状出现<3 小时,送达的医院不能行PCI,或送达医院后可 能有较长时间的延迟才能进行PCI者
①发病≤12小时,预期FMC至PCI时间延迟>120分 钟
②发病12-24小时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和至少2个 导联st段抬高>0.1mV,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仍可考虑溶栓
STEMI患者
12/18导联ECG(10min内完成) hs-cTnI(20min内完成) 诊断STEMI

溶栓治疗的标准操作规程

溶栓治疗的标准操作规程

溶栓流程图
筛查表
溶栓推荐意见
溶栓适应证
(1)起病时间< 12 小时,年龄< 75 岁者确立
STEMI 诊断后,无禁忌证者应立即予以溶栓 治疗。 (2)患者年龄≥ 75 岁,经慎重权衡缺血或出血 利弊后考虑减量或半量溶栓治疗。 (3)发病时间已达12 ~ 24 小时,如仍有进行 性缺血性胸痛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ST 段持 续抬高者也可考虑溶栓治疗。
转运PCI:
高危STEMI患者就诊于无直接PCI条件的医
院,尤其是有溶栓禁忌证或虽无溶栓禁忌证 但已发病>3 h的患者,可在抗栓(抗血小板或 抗凝)治疗同时,尽快转运患者至可行PCI的 医院(II a,B)。根据我国国情,也可尽快请有 资质的医生到有PCI硬件条件的医院行直接 PCI(II b,C)。
STEMI溶栓后转诊
溶栓是再灌注治疗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STEMI 患者溶栓治疗后,3 ~ 24 小时内应转至上级
PCI 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溶栓后再通指标不 明确者或溶栓失败者更应尽早转至上级PCI 医院行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或)PCI。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 频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 交感风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机械性并发症 等)时,应迅速联系上级PCI 医院,采取相应措施, 将患者尽早尽快转运至上级PCI 医院以便进一步处 理。
7) 妊娠; 8)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
9) 终末期肿瘤或严重肝肾疾病 ;
10) 正在使用抗凝药物,国际标准化比值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水平越 高,出血风险越大
禁忌证
溶栓剂选择
不同溶栓药物特征的比较

2.25溶栓的操作流程

2.25溶栓的操作流程
溶栓的操作流程
STEMI患者拟行溶栓治疗 完成溶栓筛查,再次确认STEMI诊 断明确,有溶栓适应症无禁忌症 告知溶栓治疗的获益与风险,与急诊PCI比较的利弊, 并由患者或家属签署溶栓同意书
30min内
溶栓治疗方案一:尿激酶200万单位溶于100毫升生理盐水,30分钟内 静脉滴入。溶栓结束后12小时皮下注射普通肝素7500单位共3-5天。 方案二:阿替普酶:全量90分钟加速给药法:首先静脉推注15毫克, 随后0.75mg/kg在30分钟内静脉滴注(最大剂量不超过50mg)。半量给 药法:50mg溶于50ml专用溶剂,首先静脉推注8mg,其余42mg余90分 钟内滴完。
溶栓开始后1-3h密切监测患者症状、生命体征 心电图、心肌标志物变化情况,判断溶栓是否 成功(注意判断有无出现并发症以便及时处理) 失败
3-24小时内转上级 医院行冠脉造影
转上级医院行补 救PC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TEMI溶栓流程图(第一版)

STEMI溶栓流程图(第一版)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流程图(第一版)
溶栓适应证
1、STEMI症状出现的12小时内,建议如无溶栓禁忌证,ST段在2个以上的胸前导联或2个肢导抬高超过0.1mv,新发(或可能新发)的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STEMI 患者在症状发作12小时之内,应进行溶栓治疗。

(I A)
2、存在PCI禁忌症和PCI不起作用的时候,STEMI症状出现12-24小时内,有临床或心电图缺血依据,大面积的心肌处于梗塞危险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那么对STE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是合理的。

(IIa C)
溶栓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1)活动性内出血;(2)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

相对禁忌证:(1)2周内的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或不能以压迫止血部位的血管穿刺;(2)2个月内的缺血性中风;(3)10d内的胃肠道出血;
(4)15d内的严重创伤;(5)1个月内的神经外科或眼科手术;(6)难于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7)近期曾行心肺复苏;(8)血小板计数低于100 ×109/L;(9)妊娠;(10)细菌性心内膜炎;(1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12)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变;(13)出血性疾病;(14)动脉瘤;(15)左心房血栓。

STEMI溶栓治疗方案

STEMI溶栓治疗方案

STEMI患者溶栓治疗方案一、溶栓前准备1.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完成溶栓筛查表,排除溶栓禁忌症;3.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溶栓用药溶栓前检查血常规+血型、血凝、肾功能。

1、尿激酶:15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入。

2、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瑞通立只能静脉使用。

应该18mg+18mg分两次静脉注射,每次缓慢推注2分钟以上,两次间隔为30分钟。

3、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20mg溶于10ml生理盐水,3min内静脉推注,继以30mg溶于9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完。

注意:溶栓药物注射时应该使用单独的静脉通路,不能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给药,也不能与其它药物使用共同的静脉通路。

三、监测指标及时机溶栓开始后0~180min内应密切监测临床症状、心电图ST段变化及心律失常,定期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血常规、血凝。

四、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血管再通的间接判定指标包括:(1)60~90min内心电图抬高的ST段至少回落50%。

(2)cTn峰值提前至发病12h内,CK-MB酶峰提前到14h内。

(3)2h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4)2~3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传导阻滞(AVB)、束支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伴或不伴低血压。

上述4项中,心电图变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前移最重要。

对于溶栓后患者,无论临床判断是否再通,均应早期(3~24h内)进行旨在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溶栓后PCI的最佳时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无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条件的医院,在溶栓治疗后应将患者转运到有PCI条件的医院。

冠状动脉造影直接判断标准:心肌梗死溶栓(TIMI)2或3级血流表示血管再通,TIMI3级为完全性再通,溶栓失败则梗死相关血管持续闭塞(TIMI0~1级)。

五、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一)出血1.轻度出血:皮肤、粘膜、肉眼及显微镜下血尿、或小量咯血、呕血等(穿刺或注射部位少量瘀斑不作为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栓治疗的标准操作规程
浙江萧山医院
再灌注治疗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治疗。溶
栓再灌注治疗具有严格的时效性,溶栓越 早,效果越好,再通率越高。因此,溶栓 治疗应于FMC后30 分钟内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院前溶栓效果优于入院后溶栓。若有
条件时可在救护车上、首诊诊所甚至家庭内即开始溶 栓治疗。 为使临床急诊心血管医师熟知STEMI 溶栓适应证和禁 忌证可对照溶栓筛查表迅速作出判断
溶栓流程图
筛查表
溶栓推荐意见
溶栓适应证
(1)起病时间< 12 小时,年龄< 75 岁者确立
STEMI 诊断后,无禁忌证者应立即予以溶栓 治疗。 (2)患者年龄≥ 75 岁,经慎重权衡缺血或出血 利弊后考虑减量或半量溶栓治疗。 (3)发病时间已达12 ~ 24 小时,如仍有进行 性缺血性胸痛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ST 段持 续抬高者也可考虑溶栓治疗。
STEMI溶栓后转诊
溶栓是再灌注治疗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STEMI 患者溶栓治疗后,3 ~ 24 小时内应转至上级
PCI 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溶栓后再通指标不 明确者或溶栓失败者更应尽早转至上级PCI 医院行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或)PCI。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 频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 交感风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机械性并发症 等)时,应迅速联系上级PCI 医院,采取相应措施, 将患者尽早尽快转运至上级PCI 医院以便进一步处 理。
溶栓后紧急PCI: IIb类推荐:
对于不具备上述I类和IIa类适应证的中、高危
患者,溶栓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的 策略也许是合理的,但其益处和风险尚待进 一步确定 (C)。
溶栓后紧急PCI:
Ⅲ类推荐: 对于已经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如果不适宜PCI 或不同意接受进一步有创治疗,不推荐进行冠状 动脉造影和PCI治疗 (C)。
早期溶栓成功或未溶栓患者(>24 h)PCI:
在对此类患者详细临床评估后,择期PCI的推荐指征为: 病变适宜PCI且有再发心肌梗死表现 (I,C); 病变适宜PCI且有自发或诱发心肌缺血表现 (I,B); 病变适宜PCI且有心原性休克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I,B);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0、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 常,常规行PCI (II a,c); 急性发作时有临床心力衰竭的证据,尽管发作后左心室功能 尚可(LVEF>O.40),也应考虑行PCI治疗 (II a,C); 对无自发或诱发心肌缺血的梗死相关动脉的严重狭窄于发病 24 h后行PCI (II b,C)。 对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无症状的1—2支血管病变,无心 肌缺血表现,血液动力学和心电稳定患者,不推荐发病24 h 后常规行PCI (Ⅲ,B)。
疗效评估
上述指标均为判断溶栓再通效果的间接指标,
需要与STEMI 患者心电图ST 段自然回落和 症状自然缓解过程相鉴别,通常上述多项临 床症状和指标同时或先后出现者,溶栓再通 可能性较大。 但确切评价溶栓后再通效果及心肌再灌注水 平还需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疗效评估:

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标准:TIMI 2或3级血流表 示再通,TIMI 3级为完全性再通,溶栓失败 则梗死相关血管持续闭塞(TIMI 0--l级)。

绝对禁忌证
1) 既往任何时间脑出血病史; 2) 脑血管结构异常(如动静脉畸形);
3) 颅内恶性肿瘤(原发或转移);
4) 3 个月内缺血性 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 ack,TIA)史; 5) 可疑或确诊主动脉夹层; 6) 活动性出血或出血性素质(不包括月经来 潮); 7) 3 个月内的严重头部闭合性创伤或面部创 伤。
转运PCI:
高危STEMI患者就诊于无直接PCI条件的医
院,尤其是有溶栓禁忌证或虽无溶栓禁忌证 但已发病>3 h的患者,可在抗栓(抗血小板或 抗凝)治疗同时,尽快转运患者至可行PCI的 医院(II a,B)。根据我国国情,也可尽快请有 资质的医生到有PCI硬件条件的医院行直接 PCI(II b,C)。
STEMI溶栓血并发症及其处理
溶栓治疗的主要风险是出血,尤其是颅内出
血 (0.9% ~ 1.0%)和内脏器官出血(如消化道 出血),一旦发生可明显增加死亡率,预后差。
因此,对于STEMI患者,应首先评价其是否
具有出血的高危因素,可以应用CRUSADE 评分(下表),决定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及抗 栓抗凝强度。


节律变化,并测定心肌坏死标志物以评价再通效果。溶栓再 通成功的临床评价指标包括 : (1)溶栓后 60 ~ 90 分钟内抬高的ST 段至少回落50%。 (2)cTn 峰值提前至发病12 小时内,CK-MB 酶峰值提前至 14 小时内。 (3)溶栓后 2 小时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4)溶栓后 2 ~ 3 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 自主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 或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 滞伴或不伴低血压。
高龄、低体重、女性、既往脑血管疾病史、
入院时血压升高是颅内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此外,与桡动脉路径相比,股动脉路径明显 增加了路径相关的出血并发症。联合应用糖 蛋白II b/ III a 受体拮抗剂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对出血高危患者,应避免连续、同时、同步、重叠且非
减量应用抗栓抗凝药。对于高龄、低体重及肾功能不全 等 STEMI 患者应适当减量应用抗凝、 抗栓及溶栓药物; 应用肝素时规范监测APTT 或ACT,选用桡动脉路径, 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治疗等 都可降低出血风险.
对于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建议使用对CYP2C19
抑制作用弱的PPI 泮托拉唑,与氯吡格雷联用不 增加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

一旦发生颅内出血,应立即停止溶栓、抗栓、
抗凝治疗;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4小时内 使用过普通肝素的患者,推荐使用鱼精蛋白 中和(1mg鱼精蛋白可中和100 U普通肝素); 并立即联系上级PCI 医院转院。对于其他脏 器出血,应减量或停用抗凝、抗栓药物,进 行输血等必要对症治疗,尽早转运至上级医 院。
相对禁忌证
1) 慢性、严重、未得 到良好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

≥ 180 mmHg 或舒 张压≥ 110 mmHg),需在控制血 压的基础上(收 缩压<160 mmHg)开始溶栓治疗; 2) 心肺复苏胸 外按压持续时间> 10 分钟或有创伤 性心肺复苏操 作(肋骨骨折、心包积血); 3) 痴呆或已知其他颅 内病变; 4) 3周内创伤或进行过大手术或4周内发 生过内脏 出血; 5) 2周内进行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 大血管穿刺 ; 6) 感染性心内膜炎 ;
溶栓后紧急PCI: II a类推荐:
(1)年龄≥75岁、发病36 h内已接受溶栓治疗的心原
性休克、适合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 造影及PCI (B)。 (2)溶栓治疗后血液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和(或)有持 续缺血表现者 (C)。 (3)溶栓45~60 min后仍有持续心肌缺血表现的高危 患者,包括有中等或大面积心肌处于危险状态(前壁 心肌梗死,累及右心室的下壁心肌梗死或胸前导联 ST段下移)的患者急诊PCI是合理的 (B)。
转运原则
转运应本着快速、安全、平稳的 原则,
转运过程应尽量接近病房的救治条件。转 运 前应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转运风险和 转运时患者 的耐受时间
转运要点
1.建立信息衔接共享机制,根据交通情况、地理位
置、PCI 资质医院分级列表并结合患者意愿,优先 选择距离最近、具有急诊PCI 资质的医院转运; 2.利用STEMI 微信公众平台、网 络等多种形式传输 心电图及必要资料至目标医院,实施实时双向会诊, 指导救治; 3.联系院前急救系 统或使用医院具备抢救条件的救 护车转运患者; 4 根据目标医院准备情况及患者病情,直接送至导 管室或重症监护室。
7) 妊娠;
8)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 9) 终末期肿瘤或严重肝肾疾病 ;
10) 正在使用抗凝药物,国际标准化比值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水平越 高,出血风险越大
禁忌证
溶栓剂选择
不同溶栓药物特征的比较
疗效评估
疗效评估:
溶栓开始后应评估胸痛程度,动态观察心电图ST-T、心率和
溶栓后PCI:
溶栓后紧急PCI:
I类推荐:
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具备以下任何一项,推荐其接受 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1)年龄<75岁、发病36 h内 的心原性休克、适合接受再血管化治疗(证据水平B)。 (2)发病12 h内严重心力衰竭和(或)肺水肿(KillipⅢ 级)(证据水平B)。(3)有血液动力学障碍的严重心律失 常(证据水平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