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结核病人的耐药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300例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研究

300例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研究

w a s 1 . 6 7 %。 w i t h t h e AI D S v i us r ( HI V) i n f e c t i o n r e s i s t nc a e r a t e 4 . 3 3 %; s i n l g e d r u g r e s i s t nc a e r a t e a n d m u l t i p l e d ug r r e s i s t a n c e r a t e w a s h i g h e r ,s h o u l d
1 0 nt a i t u b e r c ul o s i s d ug r s e n s i t i v i t y t e s t o f s p u t u m I c o a t e d s p e c i me n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 Re s u l t :Th e s t u dy o f 3 0 0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n i t i a l d ug r r e s i s t a n c e r a t e wa s 39 % ,1 3 . 6 7 %f o r s i n g l e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r a t e,mo r e t ha n 1 3. 0 o %r e s i s t a n c e r a t e ,6 . 3 3 %f o r t h e mu l t i d ug r r e s i s t nc a e r a t e ,e x t e ns i v e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r a t e
C h i n a .2 0 1 3 。1 0( 3 2) : 1 3 5 — 1 3 6

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分析比较

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分析比较

【 关键 词】 肺结核 ; 治疗 ; 耐药 C mp r o f r grs tn eo b ruoi p t ns H e,WU G i u , A a C eg uhsi lo o a i no u eia c f u ec ls ai t s d s t s e EW i u— i HU NG To hn d opt r h af
vddit tog u s codn hte e eet ae yT rg gopA: 9cssnvro ni brua et n r r ni ie o w r p crigt w ehrh y r etdb Bd s(ru 4 ae ee r tu ecl t amet t n o a o t w r u f a t rr of a — o tb rua et eteshnam nh gopB: 7cssacpe ni b rua ete t r o t o oeta o t) cl lt u ecl t am n s ta ot , ru 3 ae cet atueclrram n m nh rm r nam nh , ac a・ r r l d t t o f a h u
统计其对 H E R S的耐药情况。结果
将8 6例痰培养 阳性 的肺结核患者 根据痰培养送 检时点是否接 受过结核药物
1 耐药结 核病是与结核病 治疗不 当相关 的人为 的问 .
治疗分成 : A组 4 9例( 从未进行抗结核治疗或治疗小于 1 个月 ) B组 3 , 7例 ( 接受抗结核治疗 1 个月或超过 1个月的患者), 分别 B组较 A组耐药率 明显升 高。结论 题。2 如果不严格执行 D T , . O S 耐药和耐多药结 核病将会增加 。
1 1 76
临床肺科杂志 2 1 年 1 月 第 1 卷况 分 析 比较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抗二线结核药的耐药分析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抗二线结核药的耐药分析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抗二线结核药的耐药分析杜凤华;陶满意;张雷;李玉勤【摘要】目的:了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

方法对我院住院的34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341例MDR-TB对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力克肺疾、对氨基水杨酸、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的总耐药率依次为49.9%、26.4%、24.9%、23.4%、18.5%、15.8%。

复治组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组,不合理治疗是形成MDR-TB或XDR-TB的主要原因。

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严重,要引起重视。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rug resistance of MDR-TB patients to second-line drug. Methods The drug resistance of 341 MDR-TB patients to second-line drug was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341 MDR-TB patients to levofloxacin, prothionamide, isoniazid aminosalicylate, P-aminosalicylic acid, amikacin and capreomycin were 49. 9%, 26. 4%, 24. 9%, 3. 4%, 18. 5% and 15. 8% respectively. The multi-drug resistant rate of second-line anti-TB drugs in the re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nitial treat-ment group. Unreasonable treatment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MDR-TB or XDR-TB. Conclusion The drug resistance of MDR-TB patients to second-line drug is in serious condition, which must be paid more atten-tion.【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3页(P1646-1648)【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耐多药;耐二线药【作者】杜凤华;陶满意;张雷;李玉勤【作者单位】230022 安徽合肥,安徽省胸科医院;230022 安徽合肥,安徽省胸科医院;230022 安徽合肥,安徽省胸科医院;230022 安徽合肥,安徽省胸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耐多药肺结核(MDR-TB)是指体外分离的结核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它的流行已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难题[1]。

1201例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201例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华南预防医学2021年1月第47卷第1期South China J Prev Med,January2021,Vol.47,No.1・1・•论著・1201例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雷倩,王皓,吕小会,党丽云,周俊西安市胸科医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目的分析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耐药结核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肺结核治疗定点医院1201例住院结核病患者相关资料及其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1201例肺结核患奢中男性829例(69.03%),女性372例(30.97%)o年龄6~88岁,平均(40.2±18.7)岁。

初治患者1065例(88.68%),复治患者136例(11.32%)。

初治患者总耐药率(27.89%)低于复治患者总耐药率(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治患者和复治患者任何药物的耐药率、耐多药率和广泛耐药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初治患者的耐药危险因素为抗结核治疗史(0/?=1.777)和合并糖尿病(0R=1.568)o复治患者的耐药危险因素是治疗次(07?=3.428),居住在村镇(0/?=3.053)和年龄41-60岁(Off=2.866)o结论该地区肺结核患者耐药率较高,复治患者耐药率高于初治患者,初治患者和复治患者耐药影响因素不同,应针对不同患者■类型釆取相应治疗及控制措施,避免患者产生耐药。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039(2021)01-0001-05Drug resista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1201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LEI Qian,WANG Hao,LVXiao-hui,DANG Li-yun,ZHOU JunXi'an Chest Hospital,Xi'an71006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rug resistance and its risk factor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ethods Data of1201hospitalized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designated hospitals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M.tuberculosis were collected.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an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drug resistance of M.tuberculosis.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1201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40.2±1&7)years(range,6-88years).Among them,829(69.03%)were male and372(30.97%)were female;1065(88.68%)were newly treated and136(11.32%)were retreated.The total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newly treated patients(27.89%)was lower than that of retreated patients(62.50%)(P<0.01).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any drug,multidrug resistance rate and extensive drug resistance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newly treated and retreated pa­tients(P v0.05or P<0.01).The risk factors of drug resistance in newly treated patients were anti tuberculosis treat­ment history(OR=1.777)and diabetes mellitus(0R=1.568),and in retreated patients were treatment22times(0R=3.428),living in villages and towns(OR—3.053)and age of41-60years(OR—2.866).Conclusion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this area is higher,and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retreated pati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ewly treated patient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rug resistance of newly treated patients and retreated pa­tients are different.Corresponding treatment and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patients to avoid drug resistance.[Keywords]Pulmonary tuberculosis;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Drug resistance;Influencing factorDOI:10.12183/j.scjpm.2021.0001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2017JQ8016)作者简介:雷倩(1989-),女,硕士研究生,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临床药学通信作者:吕小会,E-mail:*************•2•华南预防医学2021年1月第47卷第1期South China J Prev Med.January2021.Vol.47,No.1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结核病的控制不断加强,结核病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是耐药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I。

中国耐药性结核流行趋势不容乐观

中国耐药性结核流行趋势不容乐观

中国耐药性结核流行趋势不容乐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结核病(TB)负担国之一,耐药性结核的流行趋势令人不容乐观。

耐药性结核是指对抗结核病菌常用药物的治疗无效的情况,其存在给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耐药性结核流行的趋势,并探讨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耐药性结核在中国的流行趋势日益严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中国每年约有84万例结核病例,其中大约有5万例是经过积极治疗的多药耐药(MDR)或极耐药(XDR)结核病。

而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中国的耐药性结核病例数量已经超过了全球同类病例数量的40%。

这令人担忧,因为耐药性结核通常需要更长时间和更昂贵的治疗,而且治愈率较低。

根据一项研究,中国的多药耐药结核病人的治愈率仅为54%。

造成耐药性结核流行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不规范的抗结核药物使用是一个主要因素。

在中国,结核病治疗通常在社区卫生机构进行,而不是在专门的结核病防治机构。

这导致了抗结核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例如错误的药物选择、剂量不足、治疗时间不足等,以及经常出现的患者未按时服药或中断治疗等。

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结核病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发展的风险。

其次,艾滋病与结核病的双重感染在中国也是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

艾滋病(HIV)病毒可以降低患者的免疫能力,使其更容易感染结核病菌。

这不仅增加了耐药性结核的发病率,而且使这些感染者更难以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约有9万例结核/HIV共感染者,而这个数字可能还被低估了。

为了应对中国的耐药性结核流行趋势,一些解决方案被提出。

首先,加强结核病防治体系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结核病防治应该由专业的结核病机构来负责,包括确保严格的监测和报告、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强化的药物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

同时,监管和监督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黑龙江耐药结核病例分析

黑龙江耐药结核病例分析

院, 在确诊时 , 有条件前 提下 , 应做痰结 核 菌培养及药敏 , 虽然时间略长但根据痰结
核菌培养及药敏测定结果制 定治疗方案 , 是最科学合理 的 , 避免盲 目的或经验式 的
视, 结核患 者不要 有 自卑心 理 , 丧失 治 或 疗 信心 , 大家努 力 , 有 合理 、 学 、 科 规范 治
药 产 生 耐 药 , 可 以财 2种 甚 至 3种 以 上 也
随地吐痰 , 人 I住 , 成结 核病 传 多 I j 造 J =
要做伞 , 据 有 无合 并 症 或其 他 脏 器 疾 根 病, 制定出合理 治疗 方案 , 避免 小必 要 的
浪费, 包括时问 , 给耐药菌产 生机会 。 医生要 向患者做好 思想 工作 , 提高 患
力、 不适等 , 用一段时 间药 , 状减轻或 消 症 失, 临床好转 而停 药 , 其实 离病情 真 正控 制还远 , 能一段 时 问病情稳 定 , 可 往后 还 可以症状再度 出现 , 免疫力 低 下时 , 或 对
10 0 5 50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di 1. 9 9 j i n 0 7 —6 4 . 0 0 o:0 3 6/. s .10 s 1x 2 1
黑 龙 江 耐药 结 核病 例 分 析
行停药 。再 有 , 状 较 轻 , 段 咳 嗽 、 症 一 乏
郭英 俐 张欣 鹏
治疗 , 而导致 治疗 失败 , 产牛耐药病例。 患者要 做到遵守医嘱 , 如排 菌患者病 情重, 需要住 院治疗 的患 l , 者 应住院治疗 , 病情及 时控 制且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 有 效安全 、 合理 , 免传染给他人 , 避 保持和 医 生 沟通 , 尤其是在家治疗 的患者 。按期复
实 际 情 况 , 面 分 析 , 要 做 的少 的。2 0世纪 7 0~8 0年代 ,

58例耐药肺结核耐药原因分析

58例耐药肺结核耐药原因分析

2 1 耐药种类测定 .
表 1 8例 DR-B耐药种类( ) 5 T 例
从 上 表 可 以 看 出 ,8例耐 药 肺 结 核 中 以耐 I H( 7 5 N 7. 6 ) R P 6 .% ) S 5 .% ) % , F (3 8 ,M( 17 为最 多。 2 2 耐药频率测定 . 见表 2 。 表 2所 见 5 8例 耐 药肺 结 核 中, 耐一 种 结 核 药物 l 3例
控制的成效… 。从本 文统 计 的耐 药种 类 及频 率 , 以耐 IH, N
见表 1 。 R P,M 三种 主要化疗 药物为主 , RT F S MD .B高 达 5 . % , 5 2 耐三 种 以上结核药物的病 人有 2 9例 , 5 % , 中一病人 十种 结 占 0 其 核药物全部耐药 。抗 结核药物 治疗 方案 不合理 (6 2 , 3 . %) 间 断不规 律 治疗 (4 1 ) 疗 程 不 够 ( 7 2 , 物 副 反 应 2.% , 1 . %) 药 ( 3 8 是耐药产生 的 主要原 因。具 体表 现在 : 1 患者 方 1. %) ()
3 讨 论
素 ( M、) 对氨 基水 杨酸钠 ( A 、 ) 乙胺 丁醇 ( MB E) S S, PSP , E 、 ,
硫酸阿 米 卡 星 ( K、 , 曲 霉 素 ( MP C) 丙 硫异 烟胺 A A) 卷 C 、 ,
(3 1 h T )左 氧氟沙星 ( V X、 , 烟肼 对氨 基水杨 酸 12 T 、h , L F V) 异 钠 ( 进行药敏测定 , D) 选用改 良罗 氏培养基 , 绝对浓度法进 行
( 24 ) 耐二种结核药物 l ( 7 6 ) 耐三种结 核药物 2.% , 6例 2 . % ,
l ( 24 ) 耐四种结核药物 4例 (. % ) 耐五种结核 药 3例 2 . % , 69 , 物 5例 (. % ) 耐六 种结 核药 物 3例 ( . % ) 耐 七种 结核 86 , 52 , 药物 3例( . % ) 耐十种结核药物 l例 (. % ) MD —B3 52 , 17 , RT 2 例 (5 2 ) 5.% 。

36例耐多药肺结核耐药原因分析

36例耐多药肺结核耐药原因分析

2 2 治 疗 .
2 2 1 抗结核 治疗 : .. 目前 , 抗结 核治 疗 采用 短程联 合 用 药 ,
[ ] 庄月珍 , 玲 .阴道镜检查 10例 [ ] 5 李 0 J .实用妇产科杂志 ,0 1 20 ,
1 ( ):7 . 75 25
缩短了用药时间 , 减少用药剂量 , 轻 了药 物的毒性 反应 , 减 病
块 的性质 , 对疑有子宫结核者 , 行诊 刮术 , 应 尤其是 应注意 刮 取 近宫角部位 内膜送 病检 。对 有腹 水 的患者 需抽 取腹 水 查 癌 细胞及作结核杆菌 培养 ; 对于月 经量少 、 闭经 , 合并 有午 后 热盗汗 、 消瘦 或诊断 为慢性 盆腔炎 , 抗 炎治 疗无 效者 也应 经 考虑到此病 。有条件者可行下腹 C T平 扫 , 可发现腹水 型、 黏 连型或干 酪型病 灶 。下 腹 B超 检 查 , 能清 晰 地 显示 腹 腔病 变, 腹膜增厚毛糙 、 黏连 、 腹水 、 附件 包块等 , 目前 已成 为该病
的常 规 检 查 之 一 。诊 断 性 腹 腔 镜 检 查 , 直 视 卵 巢 、 卵 可 输
黏连 , 手术 时应小心谨 慎 地解剖 和分 离 , 以免造 成邻 近器 官
的损伤 , 或术 中、 术后大 出血 的可 能。
[ 参考文献 ]
[ ] 石海霞 , 1 闫丰 .女性盆腔结 核 5 O例 临床诊治分析 [ ] J .宁夏 医
人易于接受 , 在用药时必须注意抗 结核药 物对部 分病人 可 出
[ 收稿 日期 ]0 8— 5一o 20 0 5
[ 任编辑 ] 责 马兴忠
文章编号: 0 — 9920)8 04 — 2 1 1 54 (080 — 79 0 0
・经 验 交 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药结核病人的耐药状况分析
耐药结核病人的耐药状况分析
邱可清沈学群黄多娣李宏真姜清明
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韶关512028
[摘要] 目的探讨耐药结核病人的耐药状况。

方法选取近3年该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20例,其痰液标本培养结果均呈阳性。

采取绝对浓度法间接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共分离出120株结核分枝杆菌,经过药敏试验表明其中44株为敏感株,76株为耐药株,总耐药率为63.3%。

16例为原发性耐多药患者,其中以老年组所占比例最高。

36例为获得性耐多药患者,其中以青壮年组所占比例最高。

36例获得性耐药结核病患者,有24例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初期出现不规则用药的情况,占66.7%。

结论建议需加强对结核病防治的健康宣传教育,并且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全程的督导和指导,对于降低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耐药结核病;耐药状况;结核分枝杆菌
[中图分类号] R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a)-0190-02
耐药结核病指的是至少耐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药物的结核病,耐药结核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耐药结核病和获得性耐药结核病。

耐药结核病具有治愈率较低、治疗费用较高、死亡率较高的临床特点[1]。

耐药结核病的发病与传播已经成为了结核病防治的一大严峻问题。

目前,虽然临床上对于耐药结核病的诊治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但是目前尚且没有特效疗法,对于该疾病仍是以防治为主。

为探讨耐药结核病人的耐药状况,该研究就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对耐药结核病
患者的耐药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近3年内该院收治的耐药结核病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患者年龄为17~80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9岁,其痰液标本培养结果均呈阳性。

按照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3组,17—39岁为青壮年组共35例患者,40~59岁为中年组共47例患者,60~80岁为老年组共38例患者。

1.2研究方法
采取绝对浓度法间接进行药敏试验[2]。

实验所用试剂与仪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均由国家CDC参比实验室提供。

按照《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配制试验所需的含药培养基。

试验方法:按照《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进行操作,将稀释后的菌悬液接种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上,培养4周之后,分析其耐药性情况。

1.3耐药性分类标准
耐药结核病指的是至少耐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药物的结核病,按照WHO结核病耐药检测指南将耐药结核病患者分为原发性耐药结核病和获得性耐药结核病。

原发性耐药结核病指的是没有接受过抗结核治疗的患者第一次感染耐药结核病菌株而发生的耐药结核病。

获得性结核病指的是接受抗结核病药物治疗超过1个月时间后感染耐药结核病菌株而发生的耐药结核病[3]。

1.4统计方法
试验得到的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患者的耐药状况分析结果
该研究中共分离出120株结核分枝杆菌,经过药敏试验表明其中44株为敏感株,76株为耐药株,总耐药率为63.3%。

76株耐药菌中,耐单药菌、耐多药菌和其他耐药菌株分别为20株,52株和4株。

见表1。

2.2不同年龄原发性和获得性耐多药状况
16例为原发性耐多药患者,占30.8%,青壮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有4例、4例和8例,分别占25.0%、25.0%和50.0%,其中以老年组所占比例最高。

36例为获得性耐多药患者,占69.2%,青壮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有20例、12例和4例,分别占55.6%、33.3%和11.1%,其中以青壮年组所占比例最高。

52例耐多药患者,其中以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患者为主,共20例,占38.5%;其次是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的患者共12例,占23.1%;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患者共12例,占23.1%;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患者共8例,占15.4%。

2.3患者耐多药原因分析
该次研究中36例获得性耐药结核病患者,在分析其发生耐多药的原因时发现,其中有24例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初期出现不规则用药的情况,不规则用药主要包括用药方案不合理、用药疗程不足或者是个人原因停药、因药物过敏停药、肝功能异常等被迫停药等,所占比例为66.7%。

其中在治疗期间合理用药发生耐多
药的患者12例,占33.3%。

由此可见,在治疗初期不合理用药是患者发生获得性耐多药的主要原因。

各年龄组患者的化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规则用药导致获得性耐多药发生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青壮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有12例、8例和4例,分别占75.0%、66.7%和50.0%,其中以青壮年组所占比例最高。

见表2。

3讨论
耐药结核病指的是至少耐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药物的结核病,异烟肼与利福平是临床上两种最常用的抗结核药物。

耐药结核病患者由于对这两种最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具有耐药性,因此,患者一旦患上耐药性结核病就较难治愈,严重时甚至无法治愈[4]。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类患者会不断将其自身的耐多药结核病菌进行传播,从而使其他感染该病菌的患者,成为原发性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隐患。

据临床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66.7%的结核病患者都处在原发性耐多药结合菌感染的危险中[5]。

目前,我国的耐药结核病流行较为严重,因此目前这一疾病的防治引起了临床极大的关注与重视,临床研究发现,耐多药结核病菌的自然发生率极其低,并且一旦发生也多为耐单药菌株。

临床通过研究表明,患者体内出现的耐多药结核病菌株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主要的发病因素为合并感染HIV,抗结核治疗
方案不合理,抗结核药物剂量使用不合理,抗结核药物使用的疗程不足或药源不足,患者使用的药物质量较差、患者对治疗药物的吸收发生障碍以及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等原因,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的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6]。

该研究结果表明,导致患者发生获得性耐多药结核病的主要原因是治疗初期的不规则用药。

从各个年龄段的化疗治疗情况来看,青壮年患者不规则用药导致获得性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率为最高[7]。

分析表明,这可能与青壮年人较中年人和老年人更难进行规范的用药有关。

因此,建议需加强对结核病防治的健康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于结核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患者合理的进行化疗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全程的督导和指导,对于降低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临床需加紧开发研制治疗结核病的全新药物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忠海,杨国锋,付春生,等.耐药结核病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1,51(3):109-110.
[2]梁冰,黎意芬,黄瑞霞,等.耐药结核病人的耐药状况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6):891-892.
[3]杨松.耐药结核病的综合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2):220-221.
[4]沈秀萍,徐瑞兴,吕晶.北京市西城区新发肺结核病人起始耐药性监测[J].中国防病杂志,2012,21(1):17-19.
[5]吴雪琼,庄五辉.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J].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19(3):185.
[6]屠德华.肺结核的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J].当代医学,2010,9(6):35-37.
[7]徐旭卿.陈坤,李群.复制病人中影响耐药产生因索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2,28(1):28-30.
(收稿日期:2013-12-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