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及其应用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ETBD)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普宁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7例(61耳),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31耳)、对照组28例(30耳)。
观察组患者给予ETBD,对照组给予鼓膜置管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ETD)情况、纯音听阈值(PTA),治疗效果。
结果术后6、12、18??月,观察组患者的ETDQ-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PT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术后12、18个月,观察组的有效率(83.9%、93.5%)显著高于对照组(56.7%、43.3%)(P<0.05)。
结论ETBD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
[关键词]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中图分类号] R7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8)2(b)-0101-03Effect analysis of the eustachian tube balloon dilation treating 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LIN Si-ping1 ZHANG Zhi-gang21.Department of ENT,People′s Hospital of Puning City,Guangdong Province,Puning 515300,China;2.Department of ENT,the Second Affilatied Hospital of Zhongsha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1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eustachian tube balloon dilation (ETBD)treating 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Methods 57 patients (61 ears)with 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 treated in People′s Hospital of Puning City 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29 patients,31 ears)and control group (28 patients,30 ears)according to hospital sequence.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TBD,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grommet insertion.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ETD),pure toneaudiometry (PTA)and treatment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ETDQ-7 score in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6,12 and 18 months operation (P<0.05).PTA in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12 months operation (P<0.05).The effective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83.9%,93.5%)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6.7%,43.3%)at after 12,18 months operation (P<0.05).Conclusion ETBD treating 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Key words]Eustachian tube balloon dilation;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Grommet insertion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tion,ETD)主要指因多种因素导致咽鼓管发生通气功能不良,使中耳气压失去平衡的功能障碍。
吞咽导管球囊扩张操作方法

吞咽导管球囊扩张操作方法吞咽导管球囊扩张术(esophageal balloon dilation)是一种用于治疗食管狭窄或食管肿瘤等疾病的介入性操作方法。
该手术通过引入一个膨胀的球囊来扩张食管,从而恢复正常的食管通畅。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术前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了解病史,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如食管造影、内镜检查等。
2.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空腹,一般需要至少6小时的禁食。
患者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麻醉师的评估。
操作步骤:1. 麻醉: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处于无痛状态。
2. 插入导管:医生会在患者的口腔中插入一根较长的导管,然后通过食管逐渐将导管推进。
插入导管的过程中,医生会观察X射线或内窥镜的图像,确保导管正确进入食管。
3. 插入球囊:一旦导管进入食管,医生将球囊通过导管引入食管狭窄的部位。
然后,医生会通过向球囊中注入空气或液体来膨胀球囊,扩张食管。
4. 扩张:膨胀的球囊会向四周施加压力,从而扩张食管狭窄的部位。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扩张的程度。
扩张过程中,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反应,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5. 移除球囊:一旦完成扩张治疗,医生会缓慢地排出球囊中的空气或液体,然后小心地将球囊从患者的食管中拔出。
6. 检查与观察:扩张术结束后,医生会继续观察患者的情况,以确保没有出现并发症。
患者可能需要留在医院进行观察,并在几个小时内恢复正常饮食。
7. 随访: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复诊与随访,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及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事项:1. 患者在手术前需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2. 患者术前必须空腹,以避免手术中的误吸。
3. 在球囊扩张过程中,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 扩张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促进术后的恢复和防止病情复发。
总结:吞咽导管球囊扩张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食管狭窄等疾病的手术方法。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及其应用

中二开展情况
• 第一例病历: 2013.4 • 总例数:584 (814耳) • 应用:
– 中耳性耳闷 –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 鼓膜膨胀不全、上鼓室内陷袋 – 慢性中耳炎 – 胶耳 – ..
第一例病例
• 患者王**,男,49岁,受“双耳闷胀感困 扰2年余” ,伴耳鸣、自觉听力下降。
• 体查:鼓膜完整,光锥存在。 • 鼻咽镜见咽鼓管咽口正常
100 90
95
85
术后6个月
• 患者不规则用药,感冒后症状复发。 • 检查发现左中鼻道、鼻咽见分泌物引流 • 变应性鼻炎控制欠佳 • 继续规律局部喷鼻1月,效果欠佳
原因分析:变应性鼻炎控制欠佳,鼻窦炎。
• 处理 • 鼻窦开放术 • 二次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 激素喷鼻抗组胺药物
听力学
处理
• 鼓室探查+内陷袋切除+咽鼓管鼓室口成形+ 鼓室成形术
球囊扩张术原理
---为什么有效?
• 与肺一样, 咽鼓管内存在表面活性物质, 以降低表面张 力, 维持管腔正常开放, 这对维持咽鼓管正常功能是不 可少的。
• Rapport等的实验证实, 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会引 起咽鼓管表面张力增大。
– 分泌性中耳炎后致咽鼓管分泌物增多,而致活性物质减少 – 长时间咽鼓管肿胀,影响表面活性物质分泌。
• 劣势
– 鼻腔狭窄时操作困难,甚至无法进镜 – 可能引起鼻腔粘膜损伤,致鼻腔粘连
手术步骤
经鼻咽进路
• 气管内全麻 • 在鼻内镜下将45度的导管的尖端置于咽鼓管鼻
咽入口处 • 通过推送气将导管导入咽鼓管(长度2CM) • 接好水压泵,打开开关,用水打胀球囊,维持
10个大气压,2分钟,后将水放干,拔出球囊及 导丝。
球囊扩张术在吞咽障碍治疗中的疗效分析医学课件

球囊扩张术在吞咽障碍治疗中的疗效评估指标
吞咽功能改善程度
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评估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程度,如 饮水试验、吞咽造影等手段进行评价。
通过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 食管穿孔、出血、感染等进行评价。
生活质量改善程度
通过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如 进食状况、营养状况等进行评价。
04
球囊扩张术在吞咽障碍治 疗中的疗效分析
球囊扩张术在吞咽障碍治疗中的短期疗效分析
01
02
03
短期疗效显著
球囊扩张术在吞咽障碍治 疗的短期时间内,可以明 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减少误吸和呛咳等症状。
快速恢复进食能力
通过球囊扩张术,患者能 够快速恢复正常的进食能 力,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患者痛苦
球囊扩张术操作简单,创 伤小,能够快速缓解患者 因吞咽障碍带来的痛苦和 焦虑。
02
它利用球囊的扩张力,对狭窄部 位进行机械性扩张,以恢复其正 常形态和功能。
球囊扩张术的发展历程
球囊扩张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 纪5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治疗
食管狭窄。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球囊 扩张术逐渐应用于气道狭窄、胆
道狭窄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 展,球囊扩张术已经成为治疗各
种狭窄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球囊扩张术在吞咽障碍治疗中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
球囊扩张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口或鼻插入扩张导 管,将球囊置于食管狭窄部位,通过注气或注水使球囊膨胀 ,对狭窄部位进行扩张。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严格无菌操作,避 免损伤食管黏膜,扩张时应逐步增加球囊压力,避免过度扩 张导致食管穿孔或破裂。
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评判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挑选我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的6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以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处理,分为观察组、参照组,每组各(n=30)。
观察组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参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高于参照组(P<0.05)。
两组手术前咽鼓管功能障碍量表ETDQ-7评分比较(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ETDQ-7评分比较(P<0.05)。
结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效果显著,同时利于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
关键词: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价值分泌性中耳炎,也可以叫作渗出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感染、免疫反应等均为引发该病的基本原因[1]。
临床表现:耳痛、听力下降、耳内闭塞、耳鸣等。
本文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主,比较采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常规手术的临床效果。
1.一般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通过随机平行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为了观察组30例、参照组30例。
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岁15~70,平均年龄(42.5±4.4)岁。
参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3.2±4.5)岁。
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P>0.05。
入选标准:①通过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2];②接受耳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有中耳积液;③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器质性功能障碍;②咽鼓管畸形;③手术禁忌。
1.2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鼓膜置管术治疗,手术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在鼓膜前下象限作弧形切口,逐层将患者皮肤组织切开,将骨膜分开、负压吸引黏膜。
充分冲洗术腔后,在骨膜切口局部置入T型通风管。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应用。
首先分析了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然后介绍了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原理、适应症和操作技术。
随后总结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手术在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结论部分探讨了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该研究有望促进咽鼓管功能障碍治疗的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临床特征、原理、适应症、操作技术、临床研究结果、治疗效果、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咽腔的通道,具有调节中耳气压和清除分泌物的重要功能。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其症状包括中耳压力失衡、听力下降、耳鸣等。
目前,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效果有限且复发率较高。
尽管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术后效果的持续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康复指导等方面亟待进一步的探讨和改进。
本研究旨在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旨在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深入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2.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原理,了解其如何通过扩张咽鼓管缓解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总结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适应症,明确哪些患者适合接受此项手术治疗;4.介绍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操作技术,以指导临床实践中的医护人员进行规范操作;5.总结临床研究结果,系统评价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和展望。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及其应用 ppt课件

2010;31:1100-3.
ppt课件
5
McCoul ED, Anand VK. Eustachian tube balloon dilation surgery.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 rhinology. 2012;2:191-8.
症状
ppt课件
6
Ockermann T, Reineke U, Upile T, et al. Balloon dilatation eustachian tuboplasty: a clinical study. The Laryngoscope.
2010;120:1411-6.
Ockermann T, Reineke U, Upile T, et al. Balloon dilation eustachian tuboplasty: a feasibility study. Otology & neurotology.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及其应用
ppt课件
1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
本世纪初,随着球囊扩张术在鼻窦炎的应用 及遂渐成熟。
2009年开始,有学者报道球囊扩张术在咽 鼓管相关疾病的应用。
该方法无创,扩张后使咽鼓管开放,并恢 复咽鼓管功能
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给咽鼓管 相关疾病的解决提供新的思 路..
• 咽鼓管向后外方向开口于鼓 室前壁 处叫做咽鼓管鼓口 , 在鼻咽的开口是咽鼓管咽口。
2020/11/22
ppt课件
9
咽鼓管的功能
• 鼓口始终保持畅通无阻,而咽口像是一个单向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门,平时它是关闭着的,只允许中耳内的液体或 空气逸出,而不允许鼻咽的分泌物和细菌进入鼓 室。
咽鼓管扩张手术

咽鼓管扩张手术
咽鼓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体组织,是人体不能够缺少的一种器官,咽鼓管承担着耳道和喉咙的通道作用,因此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通道是非常的脆弱的,很容易出现疾病的感染问题,例如咽鼓管堵塞问题是比较普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治疗来疏通咽鼓管,严重的堵塞现象需要用手术方法解决,下面就来看看咽鼓管扩张手术的讲解吧。
(1)适用于因腭帆张肌张力减弱、咽鼓管软骨软化或咽鼓管组织纤维化产生的功能性咽鼓管阻塞。
根据腭帆张肌是开放咽鼓管软骨段主要肌肉的理论,口腔内切口,暴露翼突钩,缩短腭帆张肌肌腱来增加其肌张力,能改善咽鼓管软骨段的开放弹性。
此术式的特点为可逆性,如效果不佳可拆除结扎线予以纠正。
(2)对咽鼓管器质性阻塞,如长期炎症引起的骨质增生、纤维性粘连、原发于咽鼓管的占位性病变,必须通过手术解决,因此,
有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咽鼓管成型术解决咽鼓管阻塞,恢复咽鼓管
功能。
方法之一是颅中窝进路行咽鼓管成型术,可清楚显露咽鼓
管骨部,明视下解除阻塞,缺点是手术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
方
法之二是经外耳道或外耳道乳突进路行咽鼓管成型术,优点是手
术操作安全,损伤小,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方法之三是经上颌窦、鼓室行咽鼓管成型术,借上颌窦、鼓室通路的形成,恢复鼓室内外气压平衡,适于咽鼓管严重阻塞、前两种方法无效的患者。
从以上的讲解来看,咽鼓管扩张手术是一种治疗咽鼓管堵塞的有效方法,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治标又治本,是值得患者们尝试的,而且咽鼓管的问题是不能拖的,一定要及时解决,最后患者们在术后要注意调养,防治病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