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体重测量方法图文
养牛经验:怎样估测牛的体重?

为了科学饲养育肥牛,必须准确掌握育肥牛的体重。
测量牛的体重以平台式地秤实测最为准确,如果没有地秤,可以用公式进行估测。
公式如下:
1、黄牛体重=胸围的平方乘以体斜长/10800
2、肉牛体重=胸围的平方乘以体直长乘以100
公式中,胸围是指牛肩胛骨后缘绕体躯一周的长度,用卷尺测量;体斜长是指牛肩端至臀端的直线距离,体直长是指牛肩端至尾端的直线距离用直尺(最好有专用测杖)测量;公式1的胸围和体斜长用厘米表示,公式2的胸围和体直长用米表示,体重均为公斤;10800和100为测量系数。
因牛品种、年龄、体况不同,公式估测法算出的体重会与实际体重出现误差,一般在使用公式时要进行较核,与实测的误差不超过5%才能比较准确。
牛的外貌鉴定、体尺测量及体重估测

通过 对 牛 的体 尺测 量 和体 重 估测 的学 习 ,掌 握 估测 、 测 量 的基 本 方 法和 要领 , 为评 价 牛 的生 长发 育 情况扣 下 基 础 。材 料用 具 应准 备牛 、 测杖 、 圆形 触 测
器、 卷尺 、 记 录表 。 测 量 方 法步 骤 : ① 体尺 测量 一 般 乳 牛测 量 体 高 、
眄 畜 禽 饲 养
牛 的外 貌 鉴 定 、 体 尺 测 量 及 体 重 估 测
王永 智 ( 宁夏 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 畜牧兽医站 宁夏 中卫 7 5 5 2 1 2 )
1 外 貌 鉴 定
牛 的外 部 形态 。因为体质 和外 貌是 一致 的 , 故 可
通 过 体 型 外貌 测 知牛 的品 种纯 度 、 生 产性 能 、 健 康 状
后 到 牛 的后 面观 测 后 躯 的发 育 情 况 , 尻宽 、 乳房 、 尾 及 后 肢 的肢势 等 。靠 近牛 体 , 用 手触 摸 皮 肤 的厚 度 、 弹性、 皮下 组织 、 骨骼结构 , 乳腺发 育 、 乳 头 弛 张 程 度、 乳 静 脉 的粗细 、 弯 曲及 乳 井 的大 小 等 。 同时 对 体
高、 尻角 、 尻长 、 乳 房 的 高度 、 深度 、 宽 度 和 乳 头 长 等
进行 测 量 。
宽指数 、 体躯指数 、 尻宽指数 、 管 围指数 、 肢长指数 。 体长 指数 为体 斜 长 / 体高 , 说 明长 和高 的相 对发 育 程 度。 胸 宽 指数 为胸 宽 / 胸深, 说 明胸 部宽 、 深 的相对 发 育程度 。体躯指数 为胸围 / 体斜长 ,说 明牛躯干是 “ 粗 短 ”还 是 “ 修 长 ”。尻 宽指 数 为 坐 骨 端 宽 / 腰 角 宽, 反 映尻 部 的发 育程度 。 管 围指 数为 管 围 / 体高 , 反
12牛体活重的测定(精)

三、水牛体重估测公式
体重(kg)=胸围(cm)2×体斜长(cm)÷12 700
四、黄牛体重估测公式
体重(kg)=胸围(cm)2 ×体斜长(cm)÷估测系数
其中
估测系数=胸围(cm)2×体斜长(cm)÷体重(kg)
牛体活重的测定
牛的体重是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它可估计牛
的生长发育情况,并以此作为配合日粮的依据。
一、奶牛体重估测公式
1.6~12月龄
2.16~18月龄 3.初产至成年
体重(kg)=胸围(m)2×体直长(m)×98.7
体重(kg)=胸围(m)2×体直长(m)×87.5 体重(kg)=胸围(m)2×体直长(m)×90.0
二、肉牛体重估测公式Fra bibliotek1.肥育的牛 2.未肥育的牛 3.6月龄的牛 4.18月龄的牛
体重(kg)=胸围(cm)2×体斜长(cm)÷10 800 体重(kg)=胸围(cm)2 ×体斜长(cm) ÷11 420 体重(kg)=胸围(cm)2×体斜长(cm)÷12 500 体重(kg)=胸围(cm)2×体斜长(cm) ÷12 000
体尺测量与体重测定

体尺测量与体重测定
《奶牛生产》精品在线课程
1.常见体尺的测量部位
(1)体高 从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测量工具:测杖)。 (2)腰高 两腰角边线中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为十字部高( 测量工具:测杖)。 (3)荐高 荐骨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测量工具:测杖)。 (4)胸围 沿肩胛骨后缘处体躯垂直周径,其松紧度以能插入食指 和中指上下滑动为准(测量工具:皮尺)。
体尺测量与体重测定
《奶牛生产》精品在线课程
一、体尺测量
体尺测量是测量鉴别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行牛体活重估测的 基础性工作,它能准确反映牛主要部位的发育情况,弥补肉眼鉴别 的缺陷,能有效提高初学者的鉴别能力。体尺测量所用的测量工具 主要有测杖、卷尺、圆形测量器、测角计等。测量体尺数据后一定 要注明所用的测具。
体尺测量与体重测定
坐骨
《奶牛生产》精品在线课程
鬐甲 肩端
体尺测量与体重测定
《奶牛生产》精品在线课程
1.常见体尺的测量部位
(5)管围 左前肢掌骨上1/3(最细)处的水平周径(测量工具: 皮尺)。
(6)腹围 腹部最粗部分的垂直周径。用卷尺量取(测量工具: 皮尺)。
(7)胸宽 两侧肩胛骨后缘处量取最宽处的水平距离(测量工具: 测杖)。
118.4
120.8
68.8
61.8
15.1
14.6
121.3
118.2
48.2
45.7
85.5
80.2
103.2
100.9
役用牛 (秦川牛)
112.72 56.37 13.52 121.70 48.71 86.57 99.59
体尺测量与体重测定
《奶牛生产》精品在线课程
一招教你正确估牛,看懂不怕被牛贩子坑

一招教你正确估牛,看懂不怕被牛贩子坑
对于咱们养牛的朋友来说,不仅要辛苦喂牛,让它们长得更快,还要懂行情懂测量,避免在卖牛的时候被坑,真是相当不容易。
咱们今天来分享估牛体重的正确方式,由经验丰富的养殖户总结出的,一起来看。
通过围长看肥瘦
让牛站立,通过皮尺测量牛的围长,测量点如图所示,测量时把皮尺拉紧。
通过测出的围长,可以看出的牛的肥瘦,具体对照下表。
牛体重测量公式
咱还可以通过一些公式,测算出对应牛的体重,具体如下表。
后备牛体尺测量

体尺测量器具:主要有测杖、卷尺、圆形测定器、测角计等。
测量时,应使牛站立在平坦的地上。
肢势端正,左右二侧的前后肢均须在同一直线上,从后面看后腿掩盖前腿,侧望作腿掩盖右腿,或右腿掩盖左腿。
头应自然前伸,即不左右偏,也不高抬或下垂,枕骨应与髻甲接近在一个水平线上。
奶牛常用测定项目:1.髻甲高:又称体高。
字髻甲最高点垂直到地面的高度。
用测杖量取。
2.胸围:在肩胛骨后缘处做一垂线,用卷尺围绕1周测量之,其松紧度以能插入食指和中指上下滑动为准。
3.体斜长:从肩端到坐骨端的距离。
用卷尺或测杖量取。
4.体直长:从肩端至坐骨端后缘垂直线的水平距离。
用测杖量取。
5.背高:最后胸椎棘突后缘垂直到地面的高度。
用测杖量取。
6.腰高:亦称十字部高。
两腰角的中央(即十字部)垂直到地面的高度。
用测杖量取。
用测杖量取。
7.尻高:荐骨最高点垂直到地面的高度。
用测杖量取。
8.胸深:在肩胛骨后方,从髻甲到胸椎的垂直距离。
用测杖量取。
9.胸宽:左右第六肋骨间的最大距离,即肩胛骨后缘胸部最宽处的宽度。
用测杖或圆形测定器量取。
10.臀端高:坐骨结节至地面的高度。
用测杖量取。
11.背长:从肩端垂直切线至最后胸椎棘突后缘的水平距离。
用测杖量取。
12.腰长:从最后胸椎棘突的后缘至腰角前缘切线的水平距离。
用测杖量取。
13.尻长:从腰角前缘至尻端侯缘的直线距离。
用测杖量取。
14.腰角宽:又称后躯宽,左右两腰角(髋结节)最大宽度。
用测杖或圆形测定器量取。
15.髋宽:左右髋部(髋关节)的最大宽度。
用测杖或圆形测定器量取。
16.坐骨端宽:左右坐骨结节最外隆突间的宽度。
用圆形测定器量取。
17.管围:前肢胫部上1/3处的周径,一般在前管的最细处量取。
用卷尺量取。
后备牛体测标准月龄体重(kg)体高(十字部高,cm)斜长(cm)胸围(cm)出生35 ――――――3月龄976月龄178 106 110 12812月龄300 122 135 16015月龄360 125 125 14418月龄416 132 150 178第一胎520(产后)138 160 190第三胎612(产后)140 170 202。
牛体重测量方法

牛体重测量方法
牛体重测量是农牧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的测量方法可以帮助农民准确计算饲料和药品的投放量,控制牛群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牛体重测量方法:
1. 手动测量法: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一把弹簧秤、一个牵引绳和一个尺子。
将秤挂在牵引绳的一端,另一端系在牛的颈部。
然后用尺子测量牵引绳的长度,即可得到牛的体重。
2. 电子测量法: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一台电子称。
将牛引入电子称上,并确保牛站稳。
读取称的数字即可得到牛的体重。
3. 水测量法:这种方法需要用到一口水槽和一台秤。
将水槽放在秤上,并加满水。
将牛引入水槽中,读取称的数字即可得到牛的体重。
4. 全身测量法:这种方法需要用到一个牵引绳和一个尺子。
将牵引绳套在牛的颈部,然后将绳拉紧,使其经过牛的前腿和后腿。
用尺子测量绳的长度,即可得到牛的体重。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牛体重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场合的需求。
农民在进行牛体重测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1 -。
牛的体重计算测量方法

牛的体重计算测量方法
牛的体重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畜牧业和兽医学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牛的体重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测量方法:
1. 秤重法,这是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可以使用专业的牲畜体重秤或者普通的地面秤。
将牛引入秤上,记录其体重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并且适合用于定期监测牛只的体重变化。
2. 体型测量法,通过测量牛的身体尺寸,如胸围、体长、腰围等,再结合公式进行计算估算体重。
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专业秤的场合,但准确度略逊于实际秤重法。
3. 共济体重计算法,这是一种通过测量牛的胸围和体长来估算体重的方法。
通过测量得到的数值代入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专业秤的情况下的体重估算。
4. 身体体积法,利用水桶法或体积测量仪器,将牛浸入水中,通过位移的方法计算体积,再结合牛的平均密度来计算体重。
这种
方法适用于没有专业秤的情况下的体重估算,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测量牛的体重,都需要在操作过程中保证牛的安全,并且在结果记录和分析时,应考虑到测量方法的准确度和误差范围。
同时,定期测量和记录牛的体重变化对于牛只的健康管理和生产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常用定义
通过体尺测量和体重估计可了解牛体各部位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状况。
常用测定项目: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四项。
体高:由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A-B)
体斜长:由肩端至坐骨端的距离。
(C-D)
体直长:由肩端至坐骨端后缘垂直线的水平距离。
胸围:由肩胛骨后角垂直体轴绕胸一周的周长。
管围:管骨最细处的周长,一般在左前腿胫骨由下向上三分之一处测量
2、凯透罗氏法:
体重(千克)=胸围长度(米)的平方×体斜长(米)×87.5
说明:此公式可用于乳牛和乳肉兼用牛
3、约翰逊法:
体重(千克)=胸围长度(厘米)的平方×体斜长(厘米)÷10800
说明:此法以往多用于国外大型黄牛,此公式所估测的体重与实测重差异较大,故不适用中国黄牛。
体重(千克)=胸围长度(厘米)的平方×体斜长(厘米)÷11420
此公式估测黄牛(秦川牛)活重的结果,与实重相差均在5%以下。
上述约翰逊估重公式中的系数(10800),不适于我国黄牛品种及各种年龄的黄牛。
因此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核对,予以修正,以求得比较适用的系数。
体重估测公式:体重(kg)=胸围长度(cm)的平方×体斜长(cm)÷估测系数
估测系数=胸围长度(cm)的平方×体斜长(cm)×实际体重(kg)
中国黄牛秦川牛多用系数11420,其他较多牛种多用12500
各种年龄的黄牛,均可按此公式求得其估测系数,可获得与实际体重误差较小的估测体重,比约翰逊公式估测法精确。
4、其他方法
4.1方法一:
利用牛的胸围尺寸进行估测牛活重。
方法规定,胸围150厘米、活重300公斤作为基础。
根据实际测得的胸围数据计算公式如下:
胸围小于150厘米时为:300-(150-实测胸围数)×5
胸围大于150厘米时为:300 +(实测胸围数-150)×5
4.2方法二:
应用胸围及体长两个体尺数字进行估算。
有几种方法:
1、体重(公斤)=胸围2(米)×体斜长(米)×87.5
2、体重(公斤)=胸围2(厘米)×体斜长(厘米)÷10800(适用外国大型黄牛)
3、体重(公斤)=胸围2(厘米)×体直长(厘米)×100
4、体重(公斤)=胸围2(厘米)×体斜长(厘米)÷12500(使用中国黄牛)
测量牛的体尺,估算牛的活重都少不了测定牛的胸围,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测量胸围时应注意:四肢站力方正,头向前;软尺在肩后紧贴毛皮测得最小胸围;最好在喂料饮水后12小时测量胸围。
5、体重对照表
第一步,当测量牛时牛需站立在平地上,牛头不要朝地,在牛的前腿约后处如下图所示测量牛的胸围,测量时要把皮尺拉紧,让牛的毛和肉紧贴。
第二步,估算牛是瘦、一般还是肥大
第三步,据表查牛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