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体重测量方法
实验 牛的外貌部位的认识及体重估测

实验牛的外貌认识、体尺测量与体重估测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认识牛的体表部位名称,了解不同用途牛的外貌特点差异,并通过外貌鉴别其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状况,为外貌评分、生产性能鉴定及牛的育种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学会估测体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牛的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状况、经济用途密切相关。
(1)牛的外貌可鉴别生产性能,一般外形良好的牛有较高的生产性能。
(2)外貌可鉴别健康状况、年龄和性别,健康牛胸宽深,背腰平直,骨骼结实,眼耳灵活,精神好。
(3)外貌上的优缺点,可作为选种选配的依据。
(4)外貌可表现出品种特征及遗传性,任何牛都有其品种特征,从各部位的形状和毛色可区别不同的品种,还可区别其品种的纯度及遗传的稳定性。
三、实验要求(1)掌握牛的保定方法,了解不同经济用途的牛的外貌特点。
(2)熟悉牛体表部位名称,掌握体尺测量部位、体尺测量方法及体型指数计算和分析方法。
(3)掌握称量牛体重和根据体尺估测体重的方法,并能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四、实验仪器和材料在牛场选择不同类型的实验牛各1头,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VCD播放设备和软件,牛体外貌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图片、幻灯片等材料,卷尺、圆形测定器、测杖等测量器具。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一)牛的保定方法1.拴系以缰绳拴牛需打结,绳结常用活结和猪蹄结。
活结应系在横木栏上,再结一单结;如是垂木栏,则要用猪蹄结,打结后再打一单结,或在猪蹄结上套个圈,这样不易下滑。
2.戴笼头科学管理的牛要求戴笼头,笼头一般有皮笼头和麻绳笼头两种。
3.穿鼻环公牛在8个月至1岁时开始穿鼻环,以便于控制。
(二)牛的外貌认识(1)牛体大致可分为四大部位:头颈部、前躯部、中躯部和后躯部头颈部:包括头和颈两部分,在躯体的最前端,它以髫甲和肩端的连线与躯干分界。
头部是品种的象征,也是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表现。
牛的头部形态因品种、性别而有长短、宽窄、轻重、粗细之分,不同经济用途的牛,头颈部的形态要求不同。
牛的体重计算精确方法

牛的体重计算精确方法
牛的体重是衡量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准确地计算
牛的体重对于养殖管理和科学喂养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牛的体重计算精确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测量牛的胸围和体长来计算体重。
首先,用软尺测
量牛的胸围,即围绕牛胸部最粗的地方进行测量,然后用软尺测量牛的体长,即从牛的肩部到臀部的距离。
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可以通过相关的公式来计算牛的体重。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而且计算结果较为准确,是养殖场常用的体重计算方法之一。
其次,还可以通过使用体重计来准确测量牛的体重。
体重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
量动物体重的设备,可以准确地显示动物的体重。
将牛引入体重计的平台上,待牛站稳后,读取体重计显示的体重即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对牛的体重有较高精度要求的场合。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体重测量仪来测量牛的体重。
体重测量仪是一种通过电
子传感器来测量动物体重的设备,可以实时地显示动物的体重。
将牛引入体重测量仪的平台上,待牛站稳后,即可通过设备显示的体重来得知牛的体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量结果准确,而且可以实时监测动物的体重变化,适用于对牛的体重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的场合。
总之,牛的体重计算是养殖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准确地计算牛的体重对于科学
喂养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体重计算,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牛的体重计算有所帮助。
牛的体重计算精确方法

牛的体重计算精确方法牛的体重是农牧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饲养管理、疾病预防、营养调整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地计算牛的体重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牛的体重计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胸围法。
胸围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粗糙的估算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是,用软尺或者绳子测量牛的胸围,然后根据不同品种的牛,通过不同的公式来计算体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专门的设备,但是准确性相对较低,适用于一般的估算。
二、心胸围法。
心胸围法是通过测量牛的心胸围来计算体重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是,用软尺或者绳子测量牛的心胸围,然后根据不同的公式来计算体重。
相比于胸围法,心胸围法的准确性更高一些,适用于一般规模的养殖场。
三、体测法。
体测法是通过测量牛的身体各部位的尺寸来计算体重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是,测量牛的胸围、腰围、体长等尺寸,然后根据不同的公式来计算体重。
这种方法的准确性相对较高,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和科研机构。
四、体重计。
体重计是一种直接测量牛体重的方法,通常用于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和屠宰场。
通过将牛引入体重计进行称重,可以直接得到准确的体重数据。
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最高,适用于对体重要求较高的场合。
综上所述,不同的场合和条件下可以选择不同的牛的体重计算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体重计算,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来进行,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以上就是关于牛的体重计算精确方法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大家工作顺利,牛羊肥壮!。
牛体重测量方法图文

1、常用定义通过体尺测量和体重估计可了解牛体各部位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状况。
常用测定工程: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四项。
体高:由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A-B〕体斜长:由肩端至坐骨端的距离。
〔C-D〕体直长:由肩端至坐骨端后缘垂直线的水平距离。
胸围:由肩胛骨后角垂直体轴绕胸一周的周长。
管围:管骨最细处的周长,一般在左前腿胫骨由下向上三分之一处测量精选精选2、凯透罗氏法:体重〔千克〕=胸围长度(米)的平方×体斜长(米)×说明:此公式可用于乳牛和乳肉兼用牛精选3、约翰逊法:体重〔千克〕=胸围长度〔厘米〕的平方×体斜长〔厘米〕÷10800说明:此法以往多用于国外大型黄牛,此公式所估测的体重与实测重差异较大,故不适用中国黄牛。
体重〔千克〕=胸围长度〔厘米〕的平方×体斜长〔厘米〕÷11420此公式估测黄牛〔秦川牛〕活重的结果,与实重相差均在5%以下。
上述约翰逊估重公式中的系数〔10800〕,不适于我国黄牛品种及各种年龄的黄牛。
因此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核对,予以修正,以求得比拟适用的系数。
体重估测公式:体重〔kg〕=胸围长度〔cm)的平方×体斜长〔cm)÷估测系数估测系数=胸围长度〔cm〕的平方×体斜长〔cm〕×实际体重〔kg〕中国黄牛秦川牛多用系数11420,其他较多牛种多用 12500各种年龄的黄牛,均可按此公式求得其估测系数,可获得与实际体重误差较小的估测体重,比约翰逊公式估测法精确。
4、其他方法方法一:利用牛的胸围尺寸进行估测牛活重。
方法规定,胸围150厘米、活重 300公斤作为基础。
根据实际测得的胸围数据计算公式如下:胸围小于150厘米时为:300-〔150-实测胸围数〕×5胸围大于150厘米时为:300+〔实测胸围数-150〕×5方法二:应用胸围及体长两个体尺数字进行估算。
有几种方法:1、体重〔公斤〕=胸围2〔米〕×体斜长〔米〕×2、体重〔公斤〕=胸围2〔厘米〕×体斜长〔厘米〕÷10800(适用外国大型黄牛)3、体重〔公斤〕=胸围2〔厘米〕×体直长〔厘米〕×1004、体重〔公斤〕=胸围2〔厘米〕×体斜长〔厘米〕÷12500〔使用中国黄牛〕测量牛的体尺,估算牛的活重都少不了测定牛的胸围,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测量胸围时应注意:四肢站力方正,头向前;软尺在肩后紧贴毛皮测得最小胸围;最好在喂料饮水后12小时测量胸围。
牛的外貌鉴定、体尺测量及体重估测

通过 对 牛 的体 尺测 量 和体 重 估测 的学 习 ,掌 握 估测 、 测 量 的基 本 方 法和 要领 , 为评 价 牛 的生 长发 育 情况扣 下 基 础 。材 料用 具 应准 备牛 、 测杖 、 圆形 触 测
器、 卷尺 、 记 录表 。 测 量 方 法步 骤 : ① 体尺 测量 一 般 乳 牛测 量 体 高 、
眄 畜 禽 饲 养
牛 的外 貌 鉴 定 、 体 尺 测 量 及 体 重 估 测
王永 智 ( 宁夏 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 畜牧兽医站 宁夏 中卫 7 5 5 2 1 2 )
1 外 貌 鉴 定
牛 的外 部 形态 。因为体质 和外 貌是 一致 的 , 故 可
通 过 体 型 外貌 测 知牛 的品 种纯 度 、 生 产性 能 、 健 康 状
后 到 牛 的后 面观 测 后 躯 的发 育 情 况 , 尻宽 、 乳房 、 尾 及 后 肢 的肢势 等 。靠 近牛 体 , 用 手触 摸 皮 肤 的厚 度 、 弹性、 皮下 组织 、 骨骼结构 , 乳腺发 育 、 乳 头 弛 张 程 度、 乳 静 脉 的粗细 、 弯 曲及 乳 井 的大 小 等 。 同时 对 体
高、 尻角 、 尻长 、 乳 房 的 高度 、 深度 、 宽 度 和 乳 头 长 等
进行 测 量 。
宽指数 、 体躯指数 、 尻宽指数 、 管 围指数 、 肢长指数 。 体长 指数 为体 斜 长 / 体高 , 说 明长 和高 的相 对发 育 程 度。 胸 宽 指数 为胸 宽 / 胸深, 说 明胸 部宽 、 深 的相对 发 育程度 。体躯指数 为胸围 / 体斜长 ,说 明牛躯干是 “ 粗 短 ”还 是 “ 修 长 ”。尻 宽指 数 为 坐 骨 端 宽 / 腰 角 宽, 反 映尻 部 的发 育程度 。 管 围指 数为 管 围 / 体高 , 反
牛的年龄鉴定与体尺测量

水牛:体重(kg)=[胸围(cm)]2×体直长(cm) ×12700
• 邱怀等提出秦川牛估算公式:
体重(kg)=[胸围(cm)]2×体直长(cm) ÷12000
• 贵州黎平黄牛:
体重(kg)=[胸围(m)]2×体直长(m) × 88-8
第四页
2. 牛的年龄鉴别
• 管围:管骨最细处的周长,一般在左前腿胫骨由下向上三 分之一处测量。
第二页
1. 牛的体尺测量与体重估计
第三页
1. 牛的体尺测量与体重估计
• 可通过测量牛的体尺来估算体重 乳用型牛:体重(kg)=[胸围(m)]2×体直长(m) ×87.5 肉用型牛:体重(kg)=[胸围(cm)]2×体直长(cm) ÷10800
牛的年龄鉴定与体尺测量
第一页
1. 牛的体尺测量与体重估计
• 通过体尺测量和体重估计可了解牛体各部位生长发育 情况和营养状况。
• 常用测定项目: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四项。 • 体高:由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 体斜长:由肩端至坐骨端的距离。 • 体直长:由肩端至坐骨端后缘垂直线的水平距离。 • 胸围:由肩胛骨后角垂直体轴绕胸一周的周长。
• 年龄鉴别的依据 牙齿:准确性好 角轮:准确性差 外貌:准确性差
• 根据八颗门齿的发生、脱换和磨损情况鉴 别牛的年龄。
第五页
2. 牛的年龄鉴别
牛牙齿的排列
第六页
第七页
2. 牛的年龄鉴别
黄牛的年龄鉴别
• 一般在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岁开始换齿,永久齿长出以后,齿面逐
渐磨损,出现齿星。
第八页
2. 黄牛的年龄鉴别
• 1.5~2岁开始换齿,永久齿长出。 “对牙”
牛体重测量方法

牛体重测量方法
牛体重测量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 秤重法:使用称重器或称重台测量牛只的重量。
将牛只引入称重器或称重台上,记录所显示的重量即可得到牛的体重。
2. 体型法:通过估算牛只的体型参数,如体长、胸围、背膘等,再结合相关公式或曲线,推算出牛只的体重。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牛只的体重测量,准确度一般较差。
3. 肋骨法:这是一种经验方法,通过触摸牛只的肋骨,根据其厚度、宽度、间距等来估计牛只的体重。
这种方法常用于草原或牧场中对野牛或野生牛群的体重测量。
4. 脂肪测量法:利用超声波仪器对牛只体膘的测量来判断体重。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肉牛等肉质测定,对于其他品种或用途的牛可能不适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体重测量方法在准确度和适用性上有所差异,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在进行牛只体重测量时,还应做好人员安全和牛只福利的保障工作。
《牛的体尺测量》课件

不同年龄段牛的体尺标准
01
02
03
犊牛
出生时体高约70厘米,体 长65-75厘米,胸围7585厘米。
育成牛
体高、体长和胸围均随年 龄增长而增加,具体标准 因品种和饲养条件而异。
成年牛
体高、体长和胸围均达到 最大值,具体标准因品种 而异。
不同性别牛的体尺标准
公牛
体高、体长和胸围均大于母牛, 具体标准因品种和年龄而异。
测量后的数据记录与分析
整理数据
将测量数据整理成表格 或图表,便于分析。
数据分析
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找出规律和趋势。
比较分析
将本次测量的数据与历 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牛只的生长和变化情况
。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 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提高牛只的生长性能
。
05
CHAPTER
牛的体尺测量误差控制
人员考核
对测量人员进行考核,确 保其具备合格的测量技能 。
测量环境的控制与优化
环境稳定性
确保测量环境相对稳定,减少环 境因素对测量的干扰。
光照条件
控制光照条件,避免阳光直射或 阴影影响测量结果。
温度和湿度
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测量环境 符合标准要求。
THANKS
谢谢
《牛的体尺测量》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牛的体尺测量的重要性 • 牛的体尺测量方法 • 牛的体尺测量标准 • 牛的体尺测量实践操作 • 牛的体尺测量误差控制
01
CHAPTER
牛的体尺测量的重要性
牛的体尺测量在畜牧业中的意义
牛的体尺测量是评估牛只生长状况、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 测量,可以及时发现生长异常、疾病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常用定义
通过体尺测量和体重估计可了解牛体各部位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状况。
常用测定项目: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四项。
体高:由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A-B)
体斜长:由肩端至坐骨端的距离。
(C-D)
体直长:由肩端至坐骨端后缘垂直线的水平距离。
胸围:由肩胛骨后角垂直体轴绕胸一周的周长。
管围:管骨最细处的周长,一般在左前腿胫骨由下向上三分之一处测量
2、凯透罗氏法:
体重(千克)=胸围长度(米)的平方×体斜长(米)×
说明:此公式可用于乳牛和乳肉兼用牛
3、约翰逊法:
体重(千克)=胸围长度(厘米)的平方×体斜长(厘米)÷10800
说明:此法以往多用于国外大型黄牛,此公式所估测的体重与实测重差异较大,故不适用中国黄牛。
体重(千克)=胸围长度(厘米)的平方×体斜长(厘米)÷11420
此公式估测黄牛(秦川牛)活重的结果,与实重相差均在5%以下。
上述约翰逊估重公式中的系数(10800),不适于我国黄牛品种及各种年龄的黄牛。
因此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核对,予以修正,以求得比较适用的系数。
体重估测公式:体重(kg)=胸围长度(cm)的平方×体斜长(cm)÷估测系数
估测系数=胸围长度(cm)的平方×体斜长(cm)×实际体重(kg)
中国黄牛秦川牛多用系数11420,其他较多牛种多用12500
各种年龄的黄牛,均可按此公式求得其估测系数,可获得与实际体重误差较小的估测体重,比约翰逊公式估测法精确。
4、其他方法
方法一:
利用牛的胸围尺寸进行估测牛活重。
方法规定,胸围150厘米、活重300公斤作为基础。
根据实际测得的胸围数据计算公式如下:
胸围小于150厘米时为:300-(150-实测胸围数)×5
胸围大于150厘米时为:300 +(实测胸围数-150)×5
方法二:
应用胸围及体长两个体尺数字进行估算。
有几种方法:
1、体重(公斤)=胸围2(米)×体斜长(米)×
2、体重(公斤)=胸围2(厘米)×体斜长(厘米)÷10800(适用外国大型黄牛)
3、体重(公斤)=胸围2(厘米)×体直长(厘米)×100
4、体重(公斤)=胸围2(厘米)×体斜长(厘米)÷12500(使用中国黄牛)
测量牛的体尺,估算牛的活重都少不了测定牛的胸围,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测量胸围时应注意:四肢站力方正,头向前;软尺在肩后紧贴毛皮测得最小胸围;最好在喂料饮水后12小时测量胸围。
5、体重对照表
第一步,当测量牛时牛需站立在平地上,牛头不要朝地,在牛的前腿约后处如下图所示测量牛的胸围,测量时要把皮尺拉紧,让牛的毛和肉紧贴。
第二步,估算牛是瘦、一般还是肥大
第三步,据表查牛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