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玉

合集下载

古曲《四块玉-浔阳江》(作者马致远)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曲《四块玉-浔阳江》(作者马致远)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四块玉·浔阳江马致远[元代]送客时,秋江冷。

商女琵琶断肠声。

可知道司马和愁听。

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标签抒情、怀古、历史译文送客人走的时候,正是秋日,江面凄冷。

歌会弹唱着送别的曲调,让人分外感伤。

她可曾知道我在和着愁绪倾听。

月亮已挂上了天空,酒意已浓,客居的人猛然惊醒。

注释四块玉:曲牌名。

入“南吕宫”。

小令兼用。

定格句式为:三三七、七、三三三。

冷:凄冷,萧条。

商女琵琶:此处暗指白居易的《琵琶行》。

和:连,连同。

酲:喝醉了神志不清。

喻指酒浓。

醒:醒悟,觉醒。

赏析“送客时,秋江冷。

商女琵琶断肠声。

可知道司马和愁听。

”瑟瑟秋水,朗朗秋月,江滨送客,以酒饯行,歌女弹着送别的曲调,牵引出作者万般的离愁别绪,和着愁绪倾听着这断肠的曲调,时问仿佛己倒流,依稀可见当年唐朝诗人白居易贬谪江州时,浔阳江头夜送客,写下《瑟琶行》的情景。

如今作者身临其境,郁郁不得志的遭遇使之对此诗产生了真切的共鸣。

“客乍醒”,是小令的收尾之笔,也是整篇的高潮,虽言“客”醒,实则主人和客人都己醒来。

明写从酒中清醒过来,暗指作者从宦游生涯中醒来,产了强烈的隐归山野之心。

一个“醒”字,表明了作者的醒悟,猛然意识到自己的仕途已到此为止,再在宦海沉浮已无多大意义,只有隐归山林,享受山村野趣,才是自己应该选择的道路。

词人把自己的经历、感受融迸了对历史往事的追思中,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沉浮宦海、郁郁不得志所产生的矛盾心情,这也是元代下层文人的普遍情绪。

本首小令怀古伤今,虽然篇幅较短,但辞句清淡,韵味悠长,与自居易的《琵琶行》一脉相通,表现出略带忧伤的官场失意情思。

关于作者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马致远《四块玉·马嵬坡》简析

马致远《四块玉·马嵬坡》简析

马致远《四块玉·马嵬坡》简析
四块玉·马嵬坡①
睡海棠②,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③。

《霓裳》便是中原患④。

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⑤,怎知蜀道难⑥?
【注解】
①马嵬坡: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北。

杨贵妃被缢死于此。

②睡海棠:喻杨贵妃。

有一次杨贵妃醉酒未醒,玄宗召见她,侍儿扶她前来,只见她醉态妩媚,唐玄宗笑称她为“海棠睡未足”。

③明皇:即唐玄宗。

④霓裳:霓裳羽衣舞,唐代乐舞名。

杨贵妃善舞此曲。

⑤玉环:杨贵妃字玉环。

禄山:安禄山,他的叛乱致使唐朝由盛转衰。

⑥蜀道难:指安禄山攻入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

【赏析】
马致远令曲似有谴责之意,以为酿成“安史之乱”,责在李、杨的穷奢极欲,有咏史警世意味。

马致远这样写,曲折流露出潜在民族意识,因为安禄山一向是被称作“胡儿”的。

《四块玉·闲适》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四块玉·闲适》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四块玉·闲适》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四块玉·闲适》是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组曲作品,由四首小令组成。

这四首曲子抒写了作者闲适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看破红尘、放下名利、参透荣辱、与世无争的思想,也反映出作者对黑暗官场的不满情绪,表现出作者傲岸的气骨和倔强的个性。

全曲语言朴实自然,毫无雕琢痕迹,形象鲜明生动,传神感人。

【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意马收,心猿锁。

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

离了名利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1、下列对两首曲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开头“意马收,心猿锁”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格,形象生动表达出作者看破红尘的思想。

B、第一首“槐阴午梦谁惊破”用“南柯一梦”的典故,在作者看来,这“梦里功名,幻中富贵”,不过是名缰利锁,并非安乐去处。

C、第二首开头“南亩耕,东山卧”用陶渊明、谢灵运的典故,流露出诗人不关怀世事,归隐山林的思想。

D、第二首末尾“愚”字是自谦之辞,反映作者掩饰锋芒,全身远祸的思想。

2、同为“闲适”,这两首元曲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4分)答案:1、D(“愚”应当是反语,自我嘲讽,委婉表达对社会现实的讽刺)2、相同点:都表达了对闲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在现实社会中不得志的苦闷之情。

(2分)不同点:第一首表现出对名利虚幻的慨叹,以及跳出红尘的洒脱之情。

(1分)第二首表现对贤愚不分社会的愤慨和傲岸不屈的慷慨情绪。

(1分)二:四块玉闲适①关汉卿旧酒投②,新醅泼③,老瓦盆④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亩⑤耕,东山卧⑥,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注释】①《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以上选的是第二首和第四首。

②投:再酿之酒。

③醅(pēi)泼:未滤过的再酿酒。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元曲注释翻译赏析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元曲注释翻译赏析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元曲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四块玉·闲适》是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组曲作品,由四首小令组成。

这四首曲子抒写了作者闲适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看破红尘、放下名利、参透荣辱、与世无争的思想,也反映出作者对黑暗官场的不满情绪,表现出作者傲岸的气骨和倔强的个性。

全曲语言朴实自然,毫无雕琢痕迹,形象鲜明生动,传神感人。

作品原文:【南吕】四块玉·闲适其一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⑴。

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其二旧酒投⑵,新醅泼⑶,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其三意马收,心猿锁⑷,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⑸?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其四南亩耕⑹,东山卧⑺,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⑻?词句注释:⑴莎(suō)茵:指草坪。

⑵投:本作“酘”(dòu),指再酿之酒。

⑶醅(pēi)泼:醅指未滤过的酒;泼即“酦”(pō),指酿酒,新醅泼是说新酒也酿出来了。

⑷意马、心猿:是来自佛教经典中的典故。

把人的名利心比作奔腾的马、烦躁的猿,必须拴住、锁着才能静得下来。

⑸槐阴午梦:即南柯梦。

据唐人传奇《南柯太守传》,书生淳于棼醉卧槐荫下,梦为大槐安国附马,任南柯郡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醒来发现大槐安国就是槐树上的大蚂蚁洞,南柯郡就是槐树最南枝上的小蚂蚁洞。

⑹南亩耕:典出《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馈彼南亩,田唆至喜。

”⑺东山卧:用东晋谢安的典故。

谢安曾隐居在东山(今浙江上虞县西南),后入朝为相。

后来人们常用“东山高卧”形容那些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

⑻甚么:即“什么”。

白话译文:其一想走就轻轻松松地走,想坐就安安静静地坐。

渴了就喝,饿了就吃,酒喝醉了就唱几曲山歌,困了就在草地上躺一躺。

日月漫长,天地宽广,休闲的日子好快活。

其二老酒已经再次酿过,新酒也酿造出来了,大家围着老瓦盆一个个笑呵呵,和山僧村翁一起饮酒唱和。

元曲四块玉格律

元曲四块玉格律

元曲四块玉格律
《四块玉》曲牌格律常见的有马致远体等。

格律出处一般可参考一些权威的曲谱著作。

其格律要求大致如下(以马致远体为例):
- 句式:七七七三三。

- 押韵:一、二、四句押韵,韵脚较密。

简单来说,写的时候先想好主题和大致内容。

第一句七个字,第二句也是七个字,第三句还是七个字,然后第四句是三个字,最后一句三个字。

要注意押韵,让读起来有韵律感。

比如马致远的《四块玉·叹世》:
“两鬓皤,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

人间宠辱都参破。

种春风,黍苗活,禾黍高。


你可以根据这些要点和例子,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四块玉》。

马致远《四块玉·马嵬坡》原文翻译与赏析

马致远《四块玉·马嵬坡》原文翻译与赏析
陕西省兴平县西北。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误国,酿成“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明皇仓皇向四川逃难,路过马嵬驿时,扈从的禁卫军哗变,求诛杨氏以谢天下。玄宗为了稳定军心,被迫缢死杨贵妃。这首小令以曲写史,意在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赏析二】
《四块玉·马嵬坡》这首曲子借唐玄宗与宠妃杨玉环终日游戏作乐,发出了兴亡之叹。下面一起来欣赏《四块玉·马嵬坡》这首曲吧!
【原文】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译文】
杨贵妃就如暮春时节的睡海棠那般娇媚美艳,使得唐明皇恨不得将她时时放在掌上赏玩。《霓裳》曲便是中原的祸患。不是因为有了这个杨玉环引起了那个安禄山的起兵造反,唐明皇又怎会向四川逃难,怎会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赏析三】
马致远(约在1251——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人。曾做过几年江浙行省务官,后过着“幽栖”生活。他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家,有杂剧十五种,现存《汉宫秋》、《青衫泪》等七种。
他也是一个散曲名家,辑本有《东篱乐府》一卷(近人辑),现存小令一○四首,套曲二十三套。
此曲前半叙事,后半议论,借唐玄宗与宠妃杨玉环终日游戏作乐,发出了兴亡之叹。全曲造词清新、畅达自然,后世流传甚广。
有人认为作品对杨玉环的责备重于玄宗,表明作者由于历史观的局限,仍有“女人 祸水”的消极思想。其实这是此类话题的传统论见,作者不可能不知道祸首是谁,“恨不得”一句已经透尽个中消息,只是囿于忠君之道,不便揭穿罢了。

四块玉全部诗词

四块玉全部诗词

四块玉全部诗词四块玉,又名“四珠玉”,是用玉石雕刻而成的一种文物。

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唐代,四块玉从那时起就成为了文人雅士们喜欢的艺术品。

经过了数百年的演变,四块玉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

四块玉中保存着大量的历史瑰宝和诗词。

下面是几首与四块玉相关的优美诗句:“易水萧萧西风冷,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摇船独钓寒江雪。

”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写的《江雪》。

诗中描述了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寒江之上,钓鱼赏雪。

诗人运用了“易水萧萧西风冷”和“滟滟随波千万里”来形容江水的冷清荒凉,与“何处春江无月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而“摇船独钓寒江雪”则表现出了一个人的孤独与寂寞。

这首诗中的“春江”就是四块玉中的“春江玉”,写出了四块玉神秘而清幽的意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所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句。

岑参此诗乃是为颂扬功业的武官写的。

他运用了“白雪”和“轻骑逐”的烈士情怀,将战士们无畏冰雪、勇猛顽强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雪”是四块玉中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冬雪玉”,它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堪称十分珍贵的艺术品。

“问余何意棠梨,笛在月明中。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寄托了别离之情。

白居易主要写了古原草的离别感,而此处夹杂了个抒发私人情感之处,显现出了白居易不拘一格的个性。

所说的“棠梨”就是四块玉中的一种玉器,取名源于“天下无二”的说法。

这首诗传颂广泛,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名篇。

“遥怜宿鸟飞还伴,那堪孤舟和月俱。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

王之涣在诗中将自己忧愁的心情与寂寞的历史积淀,通过“宿鸟”和“孤舟”两个形象,表达出了对人类生存的如雨后春笋般的思考。

这里的“古玩”是指四块玉之一的“芙蓉玉”,它的玉质较好,结构美丽,通透度极高。

王之涣的这首诗也被称为是壮丽的诗篇之一。

总之,四块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了重要地位,而每一块玉都寄托了中国人的深厚情感和历史印记。

[关汉卿的代表作]关汉卿

[关汉卿的代表作]关汉卿

[关汉卿的代表作]关汉卿关汉卿篇(一):关汉卿《四块玉·闲适》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导读:《四块玉·闲适》是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组曲作品,由四首小令组成。

这四首曲子抒写了作者闲适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看破红尘、放下名利、参透荣辱、与世无争的思想,也反映出作者对黑暗官场的不满情绪,表现出作者傲岸的气骨和倔强的个性。

全曲语言朴实自然,毫无雕琢痕迹,形象鲜明生动,传神感人。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意马收,心猿锁。

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

离了名利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1、下列对两首曲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首开头“意马收,心猿锁”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格,形象生动表达出作者看破红尘的思想。

B、第一首“槐阴午梦谁惊破”用“南柯一梦”的典故,在作者看来,这“梦里功名,幻中富贵”,不过是名缰利锁,并非安乐去处。

C、第二首开头“南亩耕,东山卧”用陶渊明、谢灵运的典故,流露出诗人不关怀世事,归隐山林的思想。

D、第二首末尾“愚”字是自谦之辞,反映作者掩饰锋芒,全身远祸的思想。

2、同为“闲适”,这两首元曲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4分)答案:1、D(“愚”应当是反语,自我嘲讽,委婉表达对社会现实的讽刺)2、相同点:都表达了对闲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在现实社会中不得志的苦闷之情。

(2分)不同点:第一首表现出对名利虚幻的慨叹,以及跳出红尘的洒脱之情。

(1分)第二首表现对贤愚不分社会的愤慨和傲岸不屈的慷慨情绪。

(1分)二:四块玉闲适①关汉卿旧酒投②,新醅泼③,老瓦盆④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亩⑤耕,东山卧⑥,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①《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以上选的是第二首和第四首。

②投:再酿之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汉卿的作品剧多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表现人民的反抗 精神和聪明才智。剧情紧凑集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 质朴自然,富有表现力。
关汉卿《四块玉 闲适》,在元代,人分四等:蒙古 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元代法律规定:“诸蒙 古人与汉人之争,汉人误还报。”(《元史 刑法志 四 斗殴》)汉人受到歧视,受到压迫,无理可争。 这是作者创作这首小令的社会背景。
关 汉 卿 的《 四 块 玉 ·闲适 》表 现 的 是 向 往 那种 闲 适 情 景 , 无 拘 无 束 的 散 诞 的 生 活 ,而 对 那 “ 官囚 ” “ 利 牢 ” 的名 利 场 、是 非 海 ,则感 到 厌 倦 、 蔑 视 和 憎恨。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陶渊明弃官归田,谢安东山隐居,拒召高卧,洁身 自保,高风亮节。作者用典故,也就表明了自己的 心志。自己“世态人情”都经历,一个“多”更表 明饱经沧桑,洞察世俗。
《 四 块 玉 ·闲适 》,直抒胸臆, 写出自己饱经世事后的思想变化,表达 自己对闲适生活的愿望。看似闲适,实 为反映作者饱经沧桑、看破红尘后,隐 逸山林,与世无争的愿望,闲适中隐约 有愤激与不平之意。同时,作者面对黑 暗的社会现实,蔑视权贵、不愿争名夺 利,表现了作者傲岸的气骨和倔强的性 格。
四块玉
闲适
关汉卿 南亩耕, 东山卧, 世态人情经历多。 亩mǔ 将jiāng 量liáng 贤xián 愚yú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 愚的是我, 争什么?
关汉卿(约1240—约1310)号己斋叟,大都(今北京) 人,元朝戏曲家。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 文化名人”。所作杂剧今知有60余种,现存《窦娥冤》 《望江亭》《救风尘》《单刀会》等全剧十三种。他的 戏剧创作比英国的莎士比亚(1564-1616)还早三百多 年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1、作者用“争什么?”反问一句,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性格? 答:表达了作者的 傲岸的气骨和倔强的性格。
2、 《 四 块 玉 ·闲适 》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蔑视和憎恨,对清净闲适的隐 居生活的向往。 南亩耕,东山卧 3、《四块玉》用典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闲将往事思量过 4、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块玉 闲适》突出特色是本色的语言 运用,本色的语言是从人民群众的活生 生的口语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 自然、真切,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 富的表现力。
南亩耕, 东山卧,
白天到田地里去耕地劳作。 累了的时候,在田间地头就地躺下休息一会。
世态人情经历多。 世间的炎冷,人情的冷暖都已经经历很多了。 闲将往事思量过。
没事的时候把自己经历过的“世态人情”静静 地想一想。 原来不管贤良或者愚蠢的是我还是别人, (都已经成为过去了)。 有什么好争辩的呢?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 争什么?本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写归隐田园,洁身自好。 第二层(中间两句):过渡 第三层(最后两句):以反语的形式,表达了洁身自好的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