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人性双重视角下的女性世界--读苏童小说《妇女生活》与《另

合集下载

苏童小说“女性世界”中的真正主角

苏童小说“女性世界”中的真正主角

苏童小说“女性世界”中的真正主角【摘要】:苏童擅长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关注具有性别意义的女性世界,小说界戏称其为”红粉杀手”。

在他笔下的妇女生活世界里,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女性,而对男性的描写却是寥寥的几笔,更或者说,男人在”女人的世界”里的形象是模糊的,女人在这里看似是主角,其实不然,她们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男人这个中心而转动的,本文希冀通过对苏童女性世界中女性性格特征的归纳,追寻其”恶”习特征形成的原因,从而探究妇女世界中的真正主角。

【关键词】:苏童;女性形象;主角;意识一苏童笔下的小说勾画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女性世界。

这些女性从帝王开始等而下之的似乎各个阶层都有,有旧式家庭深居楼阁的女人,有受过教育而自愿走进大宅院的学生,有经历过坎坷的普通女性,有苦苦挣扎的下层妓女等,这些女性虽然美丽各有其动人之处,但在她们人生活动中却有更多的相似之处:父爱的缺席,同性之间情谊的丧失, 难以走出传统的藩篱等,从这些相似的特点我们能够体会到女性自身的缺陷及以苏童为代表的男性群体对女性的态度。

父爱的缺席:父亲作为女人最初的依附点,在女人的生命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当这个最初的依附点消失了,女人在生活中出现了茫然无措,她们不得不寻求新的依附对象。

我们可以看到苏童在塑造女性形象的时候,都残忍的给她们设置了无父的境遇。

没有父亲的境地,导致她们在人生道路上做出了新的选择--寻找新的依附点,把恋父转化为对男人的依附。

颂连的父亲因茶厂倒闭而自杀,小萼的父亲是死了的,而秋仪的瞎子老父亲不能依附,有便等于无,《妇女生活》中的娴十八岁无父,芝是一个私生女,而萧是抱养的。

这些女性失去了父亲也就失去了最初的人生依附点,生活情感上出现了一种危机感和无助感,这使她们潜意识的把恋父情节转化为生存的依附意识,她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依附点。

母女情谊的丧失:都说母亲与女儿是最贴近的,常有人把女儿比作母亲的贴身小棉袄。

但是在苏童描写的女性世界里,母女就像是前世的仇人,她们为了一点利益或者是男人,都会用一切语言或手段从精神或肉体上折磨对方,似乎这样,自己的心理才会感到痛快。

小说《另一种妇女生活》:探索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

小说《另一种妇女生活》:探索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

小说《另一种妇女生活》:探索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如果我说苏童老师,是当代文学作家中最优秀的一位,肯定有人要反驳,但如果我说,苏童老师,是当代男性文学作家中,最会写女性角色的一位,想必就无人反对。

我曾不止一次的看到过,读者为苏童老师的性别感到惊讶,一位男性居然可以把女性角色,塑造得如此细腻、生动,也有读者评价苏童老师的作品,永远都在放大人性黑暗阴郁的一面,笔下的女性几乎都是庸俗、自私、甚至病态疯狂,认定了他厌恶痛恨女性,我非常不认可这样言论,毕竟人性的丑陋确实存在,很多读者反感这一点,不也是因为苏童老师刻画的真实,同时,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也绝非如此。

小说《另一种妇女生活》,讲述了香椿树街上,一家酱园子里五位女性发生的故事,她们的生活方式、性格举止,完全不同,彼此之间相互抱团帮助又暗自嫉恨报复。

故事结尾以两位女性的被杀和自杀,画上句号,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形象,丝毫不具备传统女性的美丽与温柔,但我觉得,正是因为如此,才显得她们更加真实。

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一:酱园的楼上与楼下,暗喻旧与新的两种生活世界1、楼下的简家姐妹她们俩是酱园原本的主人,解放时财产被充公,酱园的大堂成了公营商店,专门卖油盐酱醋腌制品,酱园的二楼成了姐妹俩的家,靠刺绣品维持生活,两人相依为命,平日里深居简出很少跟人打交道。

姐姐简少贞,是旧社会下培养长大的女人,从小接受父亲封闭式的教育,几乎没有跟异性接触过,对外界非常抗拒,父亲过世后,她成了一家之主,为了照顾妹妹,她拒绝了所有前来说亲的亲友,在她看来,这些人都是不怀好意,觊觎家产拆散她们姐妹俩。

她对外面的人事物充满憎恨厌恶,为了避免自己被外界污染干扰,情愿将自己封闭在昏暗幽静的二楼,蹉跎了大半人生,成了一个禁欲阴暗的老女人。

在姐姐简少贞的长期教导的下,妹妹简少芬的自我意识被压制,成了姐姐的附属品,对外界充满恐惧,不敢跟人接触,可当她看到屋外的热闹婚车经过时,又克制不住内心的向往。

她是个矛盾的女性,一边依赖着姐姐的照顾陪伴,一边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渴望需求,曾经青春貌美的少女,在春来秋往的交替中,成了46岁的中年女人,每天日复一日的生活,她害怕自己的人生就这样结束,但又没有反抗改变生活的勇气,在胆怯与向往中相互挣扎,痛苦又矛盾。

浅谈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精选)

浅谈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精选)

男权文化中的女性生存的悲歌——浅谈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摘要:本文从苏童小说文本入手,细致分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苏童小说中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解读苏童小说中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可以看出苏童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反思,表现出可贵的对女性生存的探索精神。

同时苏童小说中女性的悲剧起源是:一方面,他承认男权社会对女性悲剧形成的外部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他更关注女性自身所具有的弱点。

在苏童笔下,我们看到的是女性之间相互残害和女性对男性的盲目崇拜。

正因为这两个特点,才使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充满了悲剧色彩。

关键词:苏童小说、男权文化、女性形象、女性生存的悲歌在当代文坛,苏童是小说界的一个多面手。

在80年代末他就以先锋化的写作姿态占据了文坛的一席之地,随后他笔触切入中华深厚的历史云烟之中,以其睿智的思考和天才的想象拨开历史迷雾,重建历史的想象,赢得文坛的一片喝彩。

但最为令人惊叹的莫过于他对于女性的强烈关注和独特想象,创作出一系列女性为主角的小说,因此被小说界戏称为“红粉杀手”。

苏童通过对女性世界的描摹与观照,来表现女性哀苦悲凉,缱绻细腻的风骚与艳情。

苏童的这些小说汇聚了许多在以往当代文学创作中未曾有过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充分地表现了女性所特有的性别意识,各自不同的现实欲望与冲动以及灵魂浮出历史地表的振颤与悱侧动人,这应该是当代文坛的一大奇观。

一个男性作家在文坛女性主义文学己初露锋芒,而许多男性作家的创作遭受女权主义大加讨伐的写作背景之下,却仍然义无返顾地去构筑他想象中的女性世界,这首先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同时更需要有对女性的热情关注以及独特理解。

在先锋小说家中,苏童以出色建构故事的才能,弥补了先锋文学文本艰涩难读、理念过强的弱点。

苏童不仅开拓了当代文学的想象视野,还表现出超越传统写作的审美姿态,显示出他自己的写作特质。

而对女性命运与生存境遇的关注,正是苏童小说的特质之一。

论苏童“妇女系列”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论苏童“妇女系列”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第2 9卷
第 5期
湖北师范学院学 报( 哲学社会科学 版) Junl f u e N r a U ie i P i sp yadSc l c n e ora o b i om l nvrt h ooh n oi i c) H sy( l aSe
V0 _ 9 l2 No 5, 0 9 . 20
黑暗 , 揭示糜烂 的沉重 与挣 扎 的痛苦 , 向我们 展现 出一
幅幅女性的悲剧生活图景 : 一表 现为对生命 本能 的追求
( 简称原欲 ) 二表现为 为一 己之私欲而 相互倾 轧 ( , 简称 私欲 ) 三表现为失去尊严 的动物性生存 。 , ( ) 一 原欲——抑制不住 的本能
在“ 妇女系列 ” 小说 中, 童一 如既往 强调的是人 对 苏 原欲本能的追求 。众所周知 , 欲本 能是人 性的最基本 原 特征之一。但是故 事 中的女 性在这 方 面往 往非 常压 抑 苦闷 , 本能欲望得不到满 足和宣泄 。如《 妻妾成 群》 这部
因①。

城倾 国之 貌 , 是 个戏 子 。四太 太 颂莲 十 九岁 进 入陈 但

形 形色色 的妇女 悲剧 生 活图 景
家 , 时陈佐千 刚好 五十挂零 。陈佐 千要满足太 太们 的 其
苏童 曾在采访录 中说过 : 在写作 感情上 , “ 我把女人
当成男人来写 , 以能写得狠 。 L 在这些苦 难的堕落 和 所 ”l 颓败 故事的背景上 , 的笔触直 面生活 的丑陋 与人性 的 他
现各有不 同。大太太毓 如是陈佐千 的原 配夫 人 , 生有一 双儿 女 , 但她整天在佛堂里捻着 佛珠诵 经 , 与世无争 , 在 陈佐 千的眼 中已是 “ 闲着没事干 , 滥竽 充数罢 了” 。二太 太卓 云生有一女 , 她的容貌虽有 “ 一种温婉 的清秀 ” “ ,举 手投 足之间更有一种大家 闺秀的风范 。 但她面善心狠 , ” 喜欢争风吃醋 , 拨 是非。 三太太 梅 珊生有 一子 , 挑 有倾

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论苏童《妇女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论苏童《妇女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娴 将 她 后 来 悲 剧 的… 生 ,都 归 结 于 那 次 因 为 怕 痛 而 不敢 做
堕 胎 手 术 , 耶 以 后 她 就 失 宠 于盂 老 板 , 经 常 在 想 : 如 果 我 不 从 她 “ 从 医院 里 逃 走 , 果 那 天顺 从 孟 老 板 而 不 是 惹 恼 孟 老 板 . 况 就 如 情 不会 变得 这 样 糟 , 许 这 时候 就 跟 着 孟 老 板 一 起 去 香 港 了。 也 ” 这 里 我 们就 可 以 看 出 , 被 男 人 抛 弃 了 以 后 , 想 的最 多 的 不 是 自 娴 她
环 境 也 不 同 , 是 她 们 的 命 运 是相 同 的 , 就 是 她 们 都 无 法 摆 脱 但 那
己 当 初 是 多 么 的 愚昧 和 呆 傻 ,竟 然 想 着 靠 … 男人 求 实 现 自 己 的 梦 想 , 想 的也 不 是 自己 以 后 应 该 如何 坚强 的 话 下 去 , 自 力 她 要 更 生 的 括 下去 , 是 她 还 在 后 悔 自己 当 [ 没 能 很 好 的 把 握 机 会 , 而 { 1 u
文 学评 论
无法摆脱 的悲剧命运
论 苏童 《 女 生 活》 妇 中的女 性 形 象
吴 敏
( 西 师 范 学 院 文 学 院 , 西 南 宁 5 00 ) 广 广 3 0 1
摘 要 :苏 童 对 于女 性 的 命 运 一 直 在 进 行 着深 刻 的 思 考 与探
中就 可 以 看 出 , 因此 她 不 愿 意 整 天 呆 在 家 里 站 柜 台 , 是 她 也不 但
来 依 靠 那 个 条件 不错 的 男人 ,后 悔 自 己 当初 没 能 做 出正 确 的 决 定, 来把 自 己 的‘ 生 托 付 给 耶 个 男 人 。 一 娴 的后 悔 并不 是 短 暂 的 , 而是 持 续 ‘ , 的 后 半 生 也 是 牛 她

女人的世界——品读苏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感

女人的世界——品读苏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感
吗 ?”
绝让世界 改变 ,她 的孤 独和 坚守 自有她 的美好和 执著 。我们 方面应 当允 许和 包容她的存在 ,另一方面 ,我们要杜绝和 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找不到容身之所后,秋仪毅然削发为尼 ,在玩 月庵因暴 露 了妓女身份被赶出了寺庙,后来回家打算好好过 日子,却遭 到姑妈全家的攻击,并被从一张全家福上撕掉 ,除了名 。秋仪 经 过 一番 坎坷 ,在心 灰 意 冷 中 回归 了传统 ,最 终选 了嫁 人 ,嫁 给 一个 鸡 胸驼 背 的 小 男人 。用她 的话 说 : “ 我 迟 早要 嫁 人 的 , 只要是个男的只要他愿意娶我,不管是阿猫阿狗,我都嫁”, “ 俗 话 说 嫁鸡 随 鸡 ,嫁 狗 随 狗 ,别 人 能 我 为什 么 不 能 ” ,这 些 话是何等的凄凉和无奈 。哀莫大于心死,她最终还是选择了依 靠 男人 。这 是 无 奈 的选 择 。世 俗 的道 力量 使她 走 向 了悲剧 。 小萼 的身上 则沉积 着 更多 陈腐 的 旧习惯 和人 性 的惰性 与 麻 木 。她 始 终 改变 不 了妓 院那 种 吃 喝玩 乐 、 灯 红 酒 绿 的 生 活 方 式 。两 年 的 劳动 改 造 生 涯 没 能 使 她 脱 胎 换 骨 ,改 造 结果 对她只是苦难 的结束。回到城市 ,没过 多久她就夺走 了亲如 姐 妹 的 秋 仪 的 男朋 友 老 浦 。 小 萼 失掉 了 女 人 基 本 的 道 德 观 , 自愿选择 了一种堕落 而淫贱 的生活方 式,在她面前政 治教育 显得多么 的不协调 ,女性 自身 的个性和 文化局 限是那么根深 蒂固 ,它和社会 的发展竟然呈现 出如此不平衡 的趋势 。苏童 用 一 种 超 越 道 德 的 宽 容 态 度 ,平 静 如 水地 叙 述 了这 一 切 , 即 便是小萼抢走 了秋仪的男人 ,又 间接 地害死 了老浦 ,甚 至与 楼 上 弹 评 弹 的 张先 生 有 隐 晦 的暖 昧 , 而 后 这 一 嗳 昧 又 演 变 为 偷情 的事 实,最后随北方人远走他 乡改嫁时还把孩 子丢给秋 仪 ,苏童都替 秋仪宽容 了她 ,并不 留下多少谴责 的影子,只 是让她轻松的走远 ,去过她恣意妄为的生活 。 苏童 塑造 的女性 形象 在 一定程 度 上具 有某 种真 实性 , 也体现 了作者对女性个体 的尊 重。这些女性 因而 显得个性饱 满 、鲜活生动 、栩栩如生 。

女性·人性·依附性——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人性·依附性——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78品 评女性·人性·依附性——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王 红作为先锋作家登上文坛的苏童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转型,在“红粉”系列小说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

作为男性作家的苏童,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喜欢以女性形象结构小说,比如《妻妾成群》中的颂莲,《红粉》中的小萼,也许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我觉得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

”苏童擅长写女性,被誉为表现女性的“圣手”。

本文探讨的是他小说中书写的女性形象,她们在男性视域下抛开了男权文化、女性的人性缺陷和对于男性的依附意识。

一、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苏童生于江南小镇,从小家境贫困,童年时期曾患病一度躺在床上,被困床上的苏童唯有依靠书籍来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加之外婆和姐姐的照顾使苏童养成了温和、细腻的性格。

特有的江南文化和成长环境使苏童对塑造女性形象产生极大兴趣,这与他对江南的历史记忆有很大关系。

因此,苏童笔下有各形各色的女性形象,《妻妾成群》中塑造了封建大家庭中互相争宠斗艳的妻妾形象;《红粉》中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妓女形象;《妇女生活》中书写了祖孙三代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生活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生活状态,但是她们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

苏童每篇文本都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她们在同一种生活状态下的不同选择,决定着她们的生存状态。

在流露着颓败气息的《妻妾成群》中,有着几个忙于争宠和钩心斗角的妻妾,她们游离在丈夫和姐妹之间,有烧香念佛的大太太毓如、两面三刀的二太太卓云、高傲冷艳的三太太梅珊以及矛盾复杂的四太太颂莲。

她们每天想着的只有争斗,如何在这幽深、阴暗的宅院中生存下去,结果是死的死,疯的疯,同样的悲剧命运,如此下去只能是新人看着旧人哭,循环往复。

不同于封建大家庭中的妻妾争斗,处于过渡时期有待改造的妓女也面临着不同的抉择,苏童通过《红粉》描写了处于社会边缘的妓女形象,文中两个妓女面对被改造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出现了迥异的生存状态。

“红粉”浮世绘的底色——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研..

“红粉”浮世绘的底色——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研..

摘要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值中国大变革的时期,各种思想,意识形态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苏童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大潮下走上文坛的,从《妻妾成群》到《红粉》再到《妇女生活》等,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能够引起不同人群的共鸣和赞许。

在这些作品中,女性无疑是贯穿在苏童作品中的永恒话题,也是解读苏童的一把钥匙。

本论文将以苏童的‚红粉系列‛作品为载体,从三个方面阐述苏童的女性观,首先是从文本的角度细致观察他笔下女性的生命本相,通过对她们的言行,举止来进一步刻画女性勾心斗角,好逸恶劳,畸形变态的性格特征,揭示女性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

第二部分是从从人性、文化和地域的角度探求隐藏在苏童女性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人性是人类在不断变化中永恒的基因,从人性的角度可以最基本的把握女性悲剧根源,从文化的角度可以考量环绕在女性周围的外在因素,地域因素是渗透在作家意识形态中的无形因素,它时刻左右着作家审美意识的价值天平。

第三部分横向挖掘当代文学语境中的‚苏童版‛女像,探究女性观背后的潜文本苏童小说女性形象的意义。

关键词:苏童;人性;女性形象;悲剧命运;AbstractIn 1980s and 1990s, a time when China is the great changes of the period, all kinds of thoughts, ideology gradually into public view, su kid is in such a culture under the tide on literary world, from "the wife qie become a cluster" to "red pink" and then to "women's life" and so on, each a the appearance of the works can cause the resonance of the different groups and praise. In these works, the woman is undoubtedly throughout the permanent works su kid topic, also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 kid a key.This paper will be to su kid "red pink series" works as the carrier,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su kid women view, firs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ext carefully observe his descriptions of the wise women life, through to their words and deeds, the manner to further portraying female intrigue.Key words: Su Tong;Human nature,Image of women;Tragic Fate“红粉”浮世绘的底色——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引言苏童是新时期以来的代表性作家,一直是众多研究者关注和解读的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他一系列的女性题材小说中,《妇女生活》和《另 一种妇女生活》是姊妹篇。前者表现的是男性阴影下的 女性世界,后者则将男性因素排除在外,表现一个纯粹 的女性生存图景。由这两篇小说,我们可以对苏童笔下 的女性世界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男性阴影下的女性世界 《妇女生活》讲述了娴、芝、箫祖孙三人的故事, 三个故事独立成篇,但三个女人的命运却呈现出一种循 环。她们都生活在男性的阴影下,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 男性身上,但最终得到的都是伤害和抛弃。她们相互厌 恶和仇恨,一直都想摆脱对方却又不得不生活在一起, 只能在煎熬中度日。 (一)女性对男性的依附 娴是个“不安分的女孩”,她不安于自己贫苦、沉 闷的生活,但又不知如何改变,只能每天拿着电影画报 做明星梦。娴在完全不了解孟老板的情况下,就将自己 的人生寄托在这个陌生的男人身上,悲剧命运可想而知。 娴的女儿芝由于不能生育而对自己的婚姻极度没有 安全感,她怕丈夫因此而抛弃她,她对丈夫邹杰说:“你 总不能一辈子跟一个不会生育的女人在一起。”这种焦 虑逐渐发展成忧郁症。这种不安全感的根源在于女人没 有独立的人格意识,依附于男人,认为男人是其生命的 唯一选择。箫以钱财来控制丈夫,同样是离不开男人、 依附男人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种一厢情愿的幻想与依附,最终换来的是却是无 情的伤害。孟老板因为娴不肯堕胎而冷落了她,并终于 一走了之。邹杰因芝的病态而感到“厌烦”。箫的丈夫 小杜因不满于箫在钱财上对他的控制而另结新欢。显然, 男人是靠不住的,用娴的话说就是“没一个好东西”, 因而女性对男性的这种依附是虚幻的,最终只能造成自 身更深重的痛苦。
——读苏童小说《妇女生活》与《另一种妇女生活》
王艳冰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10)
摘 要:苏童是当代男性作家里表现女性的“圣手”,《妇女生活》与《另一种妇女生活》即是其从女
性视角写作的作品。《妇女生活》描写了男权社会里的女性悲剧,女性依附男性的意识根深蒂固,相互之间
却又充满仇视。《另一种妇女生活》则表现了女性自身的人性弱点造成的自身和他人的悲剧命运。
运都因对方而起,母女人伦之情消解在相互的怨与恨中。 决反对妹妹出嫁,将妹妹的出嫁当作对自己的背叛。
娴、芝、箫之间的关系是冰冷的,她们相互厌恶和
这时的姐妹温情已经变成了捆绑本来就没什么感情”。 姐不愿妹妹脱离自己去过正常人的生活,简氏姐妹的温
当她遭抛弃回到家时,母亲的态度是:“贱货。谁让你 情世界走向了破裂、瓦解。姐姐由于长期的自我封闭、
回来的?”。她则回以“你才是个不要脸的贱货”,并 压抑生命,变成了一个“阁楼上的疯女人”,并终于自
获得“一种复仇和得胜的快乐”。母女之间毫无温情可言, 杀身亡。她想要一直控制妹妹,不愿她出嫁,显现了人
有的只是这种相互仇视与言语上的伤害。由于孟老板的 性自私和嫉妒的丑陋一面。
原因,娴从一开始就对女儿芝没什么感情,一如对自己
关键词:女性世界;依附意识;仇视;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9)04-0026-02
在当代文坛,苏童笔下的女性世界是引人注目的。 作为一个男性,苏童对女性的刻画却极其细腻、逼真, 他可以把握女性最幽微的心理情绪,得心应手地进入女 性的心灵深处。他对女性有一种特别的关爱,他说:“女 人比男人优秀,女性的那种柔韧、意志都比男性要强。”, “我喜欢以女性形象结构小说,……也许是因为女性更 令人关注,也许我觉得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 素。”
酱园里的三个女人之间显现的则是“几乎无事的悲
的母亲。芝则不喜欢娴的打扮与轻佻的做派,母女间的 剧”。她们之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利益冲突,但就是日
(二)女性间的仇视与逃离 在《妇女生活》中,苏童讲述的是母女之间令人心 悸的故事。三代母女之间不仅没有亲情之爱,反倒互相 厌恶、仇视。娴每次看到芝都会想到一切悲剧都是因芝 而起。箫是芝收养的孩子,在冷漠环境下成长的芝对箫
收稿日期:2019-04-03 作者简介:王艳冰(1980—),女,辽宁沈阳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批评。
这种依附心理是女性长期作为“第二性”的社会地 位造成的。几千年的男性中心社会剥夺了她们的独立地 位,也销蚀了她们的独立意识。娴的不幸人生,根源在 于她的虚荣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这让我们想起福楼拜的 艾玛。和艾玛一样,娴的悲剧也有着脱不开的社会原因。 芝的精神病态,部分源于她“不愿意担上绝后的恶名”。 中国传统文化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戒条,是造 成芝悲剧的重要原因。即使是箫控制丈夫的钱财,也是 出于她早已固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作为“主内”的妻子, 她不得不为家庭的收支平衡考虑。
第 39 卷 第 4 期 Vo1.39 No.4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9.04.013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9 年 4 月 20 日 Apr.20 2019
社会与人性双重视角下的女性世界
女性想要实现独立和解放,解除对男性的人身依附, 只能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逐渐实现。事实上,在小说中 我们已经发现一些端倪。小杜因食物中毒在医院输液时, 箫曾说:“女人不一定非要结婚,可她们离不开男人, 最后都会结婚。我不知道为什么,所以我瞧不起女人, 我也瞧不起自己。”娴自杀后,“女人的共同敌人是男 人,但女人却是为男人而死,箫想这不是一件公平的事” 也体现了箫与传统不同的思想。相比娴的至死不悟,这 显然是一种进步,尽管这种进步距离女性真正走向独立 还有很长一段路。
·26·
同样缺乏温情,以致箫与她们都很疏远。祖孙三代之间 的伤感。而妹妹对生活还抱有兴趣,她的生命之火还没
的关系非常紧张,没有爱的家是冰冷的。何况她们不仅 有熄灭。到顾雅仙给妹妹说媒的时候,两人的矛盾就彻
没有爱,有的却是互相仇视和抱怨,认为自己的悲剧命 底暴露了。妹妹不想再过这种死水般的生活,姐姐则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