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解肌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黄芪,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常用中药之一。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
主要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等病症。
1.益气固表黄芪甘温,入脾经,为补益脾气之要药,可治疗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2.敛汗固脱黄芪能补肺脾之气,益卫固表以止汗,治疗脾肺气虚所致卫气不固,表虚自汗。
又因黄芪善能升阳举陷,也能治疗脾虚中气下陷的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
3.利尿消肿黄芪既能补脾益气治本,又能利尿消肿治标,为气虚水肿之要药,可治脾虚水湿失运,浮肿尿少。
4.托疮排脓黄芪以其补气养血之功,使正气旺盛,可收托毒排脓,生肌敛疮之效,可治疗疮疡、痈疽难溃等。
5.调节血压黄芪的降压成分为γ-氨基丁酸和黄芪皂苷甲,对血压具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
黄芪能明显降低麻醉犬的脑血管、外周血管、冠状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的阻力,对这些部位的血管有扩张作用,但对肾血管却具有收缩作用。
黄芪降压作用主要为直接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结果。
6.增强免疫功能黄芪能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7.保肝护肝黄芪有保肝作用,特别是对四氯化碳造成肝脏损害引起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有回升作用,并能预防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糖原减少,适宜慢性肝炎病人,能提高清除病毒或抑制病毒扩散的能力。
8.强心黄芪具有强心作用,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输出量增加,对中毒或疲劳衰竭心脏的作用更为明显。
而且黄芪多糖可对抗垂体后叶索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
营养价值黄芪主要含黄芪皂苷、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还含有氨基酸、蛋白质、核黄素、叶酸、维生素D、β-谷甾醇、胡萝卜苷、咖啡酸、绿原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
1.黄芪多糖能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使细胞生长旺盛,寿命延长,并能抗疲劳、抗流感病毒。
2.黄芪多糖、皂苷对造血功能有保护和促进作用。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辛凉解表之柴葛解肌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辛凉解表之柴葛解肌汤柴葛解肌枳桔羌膏芩芍草栆生姜恶寒渐清热渐重解肌清热此方良。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组成:柴胡(12克)干葛(9克)甘草(3克)黄芩(9克)羌活(6克)白芷(6克)芍药(6克)桔梗(6克)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这个方是二类方。
治阳明表证。
这类病,在太阳病纯表证阶段已经开始入里了,入里以后可能涉及到少阳,可能涉及到阳明,由太阳传少阳,或者太阳传阳明,或者形成一种三阳合病,三阳证都有,或者太阳初传阳明,三阳合病当中阳明占有很重要地位。
六经辨证架构里面:到阳明邪正斗争剧烈就是说外邪入里,整体的气血抗邪,邪正斗争剧烈,阳证、热证,两个基本类型,一个是经证,一个腑证。
证候比较复杂。
什么阳明表证,什么三阳合病。
主证,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首先肯定就是说初起是风寒,那现在放在辛凉解表里是由于它外有表邪要散,要辛散,由于它已经开始入里化热了,所以要结合寒凉清热。
这个方里有黄芩和石膏这类清泄里热的药,和外面的透散,羌活、白芷这类,它结合的,体现辛散的一个结构了。
那外寒逐渐入里,他描述个动态过程,他说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
恶寒虽然在渐轻,发热在升,增盛,它仍然是由风寒外感开始的,所以这部分描述的主要是在太阳的特点,邪在太阳,正在动态往里,往里逐渐化热这个过程。
少阳、阳明开始见到里热,热入里了,开始在入里,见到少阳、阳明证了,目疼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这都反映出这种阳明的经热,一部分阳明经热出现,结合前面身热增盛,热越来越高,那相对寒越来越轻了,反映阳明之热,郁而化热阳明之热的一些代表性症状。
当然像这个咽干耳聋,当然这个反映出这个包括心烦,这少阳正常有的,少阳正常有的。
所以有的说三阳合病,有的太阳、阳明合病,总之是描述一种伤寒的寒邪入里化热,里热在形成的过程,它完全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临床上它涉及了几组药,使得你针对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方面侧重来调整使用,它是这么一个思想。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用法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用法1.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黄芪,又称黄药子、黄耆等。
为豆科植物黄芪的根部,为中药常用药材。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升阳固脱等作用,被广泛用于中医领域。
2. 黄芪的主治黄芪的主要功效包括:•补气养血:黄芪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对于气虚血瘀型疾病有一定疗效,如慢性乙肝、虚劳、白带、贫血等。
•益气固表:黄芪具有提升机体阳气功能,对于肺虚、气虚阳萎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常用于感冒、疲劳、食欲不振等情况。
•升阳固脱:黄芪可以增强肾脏功能,对于肾气不足导致的遗尿、脱肛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3. 黄芪的用量用法黄芪可以内服或外用,具体用量用法如下:3.1 黄芪的内服用法•使用鲜品黄芪,一般用10-30克,煎汤服用。
•也可选用干品黄芪,10-15克左右,加水煎煮15-20分钟,取汤液饮用。
•内服黄芪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3.2 黄芪的外用用法•将黄芪研碎,加入适量水煎煮,待凉后,可以直接涂抹在伤口表面。
适用于外伤、烫伤、疮疡等皮肤问题。
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4. 黄芪的注意事项•孕妇禁用:黄芪具有一定的活血功效,孕妇在怀孕期间应禁止使用黄芪,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用量控制:黄芪具有较强的药性,用量过大可能导致不适,应根据具体病情确定合适的用量。
•长期使用:长期使用黄芪可能导致体内热气过盛,出现口干、目赤等症状,应适时停用或减量使用。
总结:黄芪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升阳固脱等功效。
在内服时可以煎汤或用黄芪干品加水煎煮,具体用量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外用时可将黄芪研碎涂抹于伤口表面。
然而,孕妇禁用、用量不宜过大、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不适等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可忽视。
如果您有相关疾病或症状,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后再使用黄芪。
柴葛解肌汤加减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柴葛解肌汤加减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
量
导语:柴葛解肌汤加减属于是一种中药方剂,在平时的时候是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的。
并且使用柴葛解肌汤加减对于人体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
接下来我们为
柴葛解肌汤加减属于是一种中药方剂,在平时的时候是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的。
并且使用柴葛解肌汤加减对于人体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
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处方】柴胡15克,葛根15克,白芷10克,桔梗12克,元参15克,理石25克,赤芍12克,生草10克,双花15克,连翘15克,山甲15克,川芎10克,川军5克,茵陈15克,苦参15克,黄柏15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
【功能主治】辛凉解肌表邪气。
主风寒外袭,营卫失调,风热湿邪客于肌腠,使皮肤失去濡养而致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陈光发方
在我们阅读完上文后可以发现柴葛解肌汤加减不仅仅可以增强抵抗力还是治病的良方,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了解柴葛解肌汤加减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哦!
生活常识分享。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1. 黄芪的作用和功能黄芪,又称为黄精、白芪,是中药材中常见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包括:•补气固表:黄芪可以增强人体的气血功能,帮助人体抵抗外界侵袭。
在寒冷季节或体质虚弱的人群中,黄芪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外界引起的疾病。
•提升免疫力:黄芪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促进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抵御疾病的侵袭。
研究还发现,黄芪可以增加人体的白细胞数量,改善免疫功能。
•抗氧化:黄芪含有一些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如黄酮类物质、多糖等,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人体的损害,延缓衰老进程。
•改善心血管功能:黄芪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同时,黄芪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脏健康。
2. 黄芪的主要治疗功效黄芪在中医药中被广泛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脾虚气弱:黄芪可以补气强身,治疗脾虚气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肢体无力等症状。
•气虚血瘀:黄芪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引起的疼痛、瘀伤等症状。
•免疫功能低下:黄芪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易感染、反复感冒等症状。
•肺脾两虚:黄芪可以补益肺脾,用于治疗肺脾两虚引起的久咳、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肌肉萎缩:黄芪具有温阳固骨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肌肉萎缩引起的活动受限、肢体无力等症状。
3. 黄芪的用量和用法黄芪可以以多种方式使用,如煎剂、煮汤、蒸发酒等。
具体用量和用法如下:•煎剂:每次取黄芪15克,加水适量煎服,可分2-3次服用。
•煮汤:每次取黄芪20克,与其他药材一同煮汤,可饮用汤剂。
•蒸发酒:将黄芪盛入罐中,加入适量白酒(或米酒),密封放置10-15天,即可饮用。
每日建议饮用30-60毫升。
在使用黄芪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确定用量和用法。
同时,黄芪可能会与某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使用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4.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体质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芪。
解肌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解肌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解肌汤怎么吃?解肌汤虽为中医的一味方剂,但对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疗效果的,那么根据不同的疾病,解肌汤应该怎么吃呢?下面为大家揭晓答案。
干葛9克麻黄6克(去节)芍药4克黄芩4克甘草2克(炙)大枣12克(擘)桂心2克上七味,切。
发汗,解肌,清热。
治天行病二三日,头痛壮热者。
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服,得汗愈。
忌海藻、菘菜、生葱等。
《外台秘要》卷三引许仁则方芍药2两,麻黄(去节)3分,升麻半两,甘草(炙)半两。
上为末。
伤寒阴阳俱有余,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三部俱有力,无汗恶风,时届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者。
方中芍药,《医学纲目》引作“石膏”。
《伤寒微旨论》卷上恒山2两,柴胡4两,知母1两,甘草1两,青蒿子1两,桃枝1两,桂、生姜2两,乌梅12枚,葱白3寸,薤白3寸,柳枝1握,鳖甲(醋炙,去裙襕)2两。
伤寒往来寒热,有时肢节烦疼者;久疟。
方中桂用量原缺。
《普济方》卷一四二麻黄(去节)半两(冬用7钱半),人参半两,芍药半两,川芎2钱半,前胡2钱半,独活半两。
透肌散毒。
主伤寒发热,心烦燥渴。
上(口父)咀。
每服1钱,水半盏,加生姜1片,薄荷1叶,煎服。
《袖珍》卷四引汤氏方葛根1两,黄芩1两,麻黄(去节)半两,赤芍药4钱。
邪气在表,上气浮肿。
上(口父)咀。
每用1两,生姜7片,水2盏,煎至1盏,食前去滓热服。
《云岐子脉诀》广皮1钱,防风1钱,葛根1钱,木通1钱,羌活1钱2分,荆芥1钱5分,前胡1钱,桔梗1钱,苏叶1钱5分。
人于既跌之后,或相打受伤之后,感冒经风,发寒发热,头身皆痛。
加葱白3根,生姜3片,水煎服。
《伤科方书》川升麻1钱,甘草(生用)1钱,干姜1钱,黄芩1钱,赤芍1钱5分,麻黄(去节)5分。
小儿遍身赤肿,不能睡卧。
上(口父)咀。
每服2-3钱,桃、柳枝各7根,水1钟,煎6分,不拘时候温服。
《万氏家抄方》卷五麻黄1两(去根节),苍术4两(去粗皮),羌活半两,甘草半两(炙),荆芥穗半两。
黄芪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黄芪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1. 黄芪的概述黄芪是一种中药材,属于豆科植物,其主要部位为黄芪的根。
黄芪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
2. 黄芪的用法黄芪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包括内服和外用。
2.1 内服黄芪内服黄芪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干燥黄芪:将黄芪制成粉末,每次口服3-5克,可分2-3次服用。
•鲜用黄芪:取新鲜黄芪30-60克,煎煮30分钟后,取汁液口服。
•煮汤黄芪:将30-60克的黄芪与其他药材一起煮汤,每日饮用。
2.2 外用黄芪外用黄芪主要是利用黄芪的研粉状或煮汁剂涂抹在患处,如煮汤加纱布敷在受伤部位。
3. 黄芪的用量黄芪的用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疾病来确定。
一般来说,内服黄芪的每次剂量为3-5克,每日可分2-3次服用。
如果是鲜用黄芪或煮汤黄芪,则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用量。
4. 黄芪的功能主治黄芪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4.1 增强免疫力黄芪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帮助抵抗疾病。
它可增加白细胞数量,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
4.2 抗疲劳黄芪可以提高人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它能够改善机体的能量代谢,增加肌肉的氧供应,降低乳酸积聚,减轻疲劳感。
4.3 健脾益胃黄芪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可以改善消化功能,增加食欲,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胃部不适。
4.4 补气活血黄芪被广泛应用于气虚血瘀等病症的治疗。
它可以补充气血,促进循环,改善微循环,增加氧气供应,缓解气血不足引起的症状。
4.5 养肝护肝黄芪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以有效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5. 注意事项•黄芪作为一种中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个体对黄芪的反应可能不同,请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等,请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黄芪。
•不推荐长期大剂量使用黄芪。
结论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功能和主治。
黄芪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

黄芪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一、黄芪的功能主治黄芪是传统中医所使用的重要药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它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1.补气养血:黄芪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长期食用黄芪可以改善气虚血瘀引起的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等症状。
2.增强免疫力:黄芪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预防感冒、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3.抗疲劳:黄芪被广泛应用于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的补充品中,可以帮助人体恢复体力,缓解疲劳症状。
4.抗氧化:黄芪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强效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对延缓衰老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5.抗肿瘤:黄芪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对于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黄芪的用法用量黄芪的用法用量在中医中有一定的规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法用量:1.煎汤:将黄芪加水煎煮,然后取汤饮服。
一般情况下,每次用量为10-30g,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2.泡水:将黄芪放入开水中浸泡,等待片刻后即可饮用。
每日可饮用2-3次,每次用量为10g左右。
3.炖煮:将黄芪与其他药材或食物一同放入炖盅中,炖煮数小时后即可食用。
这种用法多应用于煮汤或煲汤的情况。
4.口服丸剂:黄芪也可以制成丸剂,方便携带和服用。
按照产品的说明书进行使用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用法用量应该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确定。
此外,怀孕、哺乳期妇女、小儿和体弱者等特殊人群在使用黄芪时需要特别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黄芪的禁忌与注意事项黄芪作为一种药物,也存在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包括:1.孕妇忌服:孕妇在怀孕期间忌服黄芪,因为黄芪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容易导致流产或早产。
2.气虚火旺者忌服:黄芪有补气作用,如果体内气虚火旺者服用,容易导致火气上冲,出现口干、口苦、烦躁等症状。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黄芪在一些药物中有相互作用的情况,例如与抗凝血药物、降血糖药物等同时使用时需要慎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黄耆解肌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
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
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
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
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
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黄耆解肌汤的制作方法。
【别名】黄耆解肌散
【处方】人参5钱,黄耆5钱,当归5钱,川芎5钱,甘草5钱,芍药6钱。
【功能主治】妊娠伤风自汗。
【用法用量】黄耆解肌散(《普济方》卷三三九)。
【摘录】《袖珍》卷四引《圣惠》
看完了上文对于黄耆解肌汤这种方剂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成为了许多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不管是饮食方面还是茶品方面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