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实验七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

合集下载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慢,因而滴定开始时,染料要迅速加入,而后尽可能一点一点地加入, 并要不断地摇动三角瓶直至呈粉红色,于15s内不消退为终点。
(6) 提取的浆状物如不易过滤,亦可离心,留取上清液进行滴定。
思考题:
1.为了测得准确的维生素C含量,实验过程中都应注意哪些操作步 骤?为什么?
2.试简述维生素C的生理意义。
操作方法:
一、提取 水洗干净整株新鲜蔬菜或整个新鲜水果,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
水分。然后称取20g,加入20ml 2%草酸,用研钵研磨,四层纱布过滤, 滤液备用。纱布可用少量2%草酸洗几次,合并滤液,滤液总体积定容 至50ml。 二、标准液滴定
准确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l置100ml锥形瓶中,加9ml 1%草 酸,用微量滴定管以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 15s不褪色,即达终点。由所用染料的体积计算出1ml染料相当于多少毫 克抗坏血酸(取10ml 1%草酸作空白对照,按以上方法滴定)。 三、样品滴定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实验原理:
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少它时会产生坏血 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 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它还有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化 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
本法用于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的量常用2,4-二硝基苯肼 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试剂和器材:
一、试剂 2%草酸溶液: 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1%草酸溶液: 草酸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g/ml): 准确称取100mg纯抗坏血酸(应为洁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测定维生素 C 含量的方法,了解维生素 C 的化学性质和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差异,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 C 又称抗坏血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在酸性溶液中,维生素C 能将染料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

当染料被还原后,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利用这个特性,通过滴定法可以测定维生素C 的含量。

在滴定过程中,当溶液中的维生素 C 全部被氧化后,再滴加的染料溶液会使溶液呈现粉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染料的用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 C 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新鲜水果(如橙子、柠檬等)、维生素 C 药片。

2、仪器电子天平、容量瓶(100 mL、250 mL)、移液管(5 mL、10 mL)、酸式滴定管(50 mL)、锥形瓶(250 mL)、玻璃棒、烧杯(100 mL、500 mL)、漏斗、滤纸、研钵。

3、试剂2%草酸溶液、0001 mol/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

四、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1)水果样品:称取新鲜水果 50 g,用研钵研碎,加入 50 mL 2%草酸溶液,搅拌均匀,过滤,滤液收集在 100 mL 容量瓶中,用 2%草酸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2)维生素 C 药片:将维生素 C 药片研磨成粉末,称取适量粉末(相当于 50 mg 维生素 C),用 2%草酸溶液溶解并转移至 100 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2、滴定(1)用移液管准确吸取 10 mL 样品溶液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20 mL 2%草酸溶液,用 0001 mol/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溶液呈现粉红色,并在 15 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录消耗的 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体积(V1)。

(2)同时做空白实验,即在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30 mL 2%草酸溶液,用 0001 mol/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体积(V0)。

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实验一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1、测定原理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用于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分子中存在烯醇式结构(HO—C═C—OH),因而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2,6-二氯酚靛酚染料。

2,6—二氯酚靛酚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

因此,当用2,6—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被还原后红色消失成为无色的衍生物,可作为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滴定剂和指示剂。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后,本身被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

当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则呈红色。

在测定过程中当溶液从无色转变成微红色时,表示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滴定消耗染料标准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被测定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染料液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抗坏血酸的量成正比。

反应式如下:二、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组织捣碎机;水果刀;托盘天平;精密天平;称量纸;卷纸;台式离心机;电炉;吸耳球;玻璃棒;蒸馏水,蒸馏水洗瓶;记号笔、标签纸、定性滤纸;20cm镊子;5ml、10ml移液管、(微量)酸式滴定管、漏斗;漏斗架;50ml、250ml、 500ml 、1000ml烧杯;10ml 、500 ml、1000 ml量筒;100ml具塞量筒(或普通量筒);100mL、250mL棕色容量瓶;50ml或100ml三角烧瓶。

2.原料及试剂本实验材料是,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度。

(1)2%草酸溶液:草酸20g溶于700ml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

(2)1%草酸溶液:取上述2%草酸溶液450ml,稀释至900ml。

(3)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称取抗坏血酸20mg,用适量1%草酸溶液溶解后,移入100mL棕色容量瓶中,并以1%草酸溶液定容,振摇混匀,备用。

(4)0.02% 2,6-二氯酚靛酚溶液:称取碳酸氢钠52.2mg,溶解在200mL沸水中。

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测定-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课件

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测定-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课件
营养状况实验室检测
二、原理及步骤
1、实验原理
该染料在酸性溶液中 呈现红色,被还原后 为无色。在没有杂质 干扰时,一定量的食 物溶液还原标准染料 的量与其中的抗坏血酸 成正比。
2、实验步骤
用2, 6-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 (计算1ml二氯酚靛酚相当于多少mg抗坏血酸)
用2, 6-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样品,测得其还原 型维生素C的浓度。
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测定 ----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一、目的
了解营养评价中实验室检查的意义 了解食物中还原型VitC测定方法
营养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生理状况、生活环境、劳动条件
下各种人群营养是否合理,针对具体情况对个 人(包括各种疾病患者)、家庭和集体按照合 理营养要求,提出改善措施以确保人群健康。
操作步骤
配制抗坏血酸应用液:用移液管取1ml 0.1%抗坏血酸标准液于50ml容 量瓶,加1%草酸至刻度,摇匀,留用。(1mg/50ml)
空白试验:在三角烧瓶中加入10ml 1%草酸,用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 至粉红色,能保持15秒不褪色为终点。记录结果Cml。(两次)
标定二氯酚靛酚染料:在三角烧瓶中加入5ml抗坏血酸应用液、5ml 1%草酸,混匀,用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至粉红色,能保持15秒不褪 色为终点。记录所用染料Aml (两次)。
5 C样
=
1ml染料
B-C
A: 滴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5ml)+草酸(5ml,1%)的染料量
C: 滴定空白组为草酸(10ml,1%)的染料量
B: 滴定稀释后的样品(5ml)+草酸(5ml,1%)的染料量
四、注意事项
测定过程要迅速,因还原型维生素C易被氧化,一般 不超过2min;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文章来源:/目的和要求掌握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维生素C (Vc)又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最初于1928年从牛的肾上腺皮质中提取出结晶物,证明对治疗和预防坏血病有特殊功效,因此称为抗坏血酸。

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无色。

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Vc的酸性溶液时,在Vc 未全部氧化前,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溶淀中的Vc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显示粉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表示溶液中的Vc刚刚被氧化完全,从滴定时2,6一二氯酚靛酚标准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Vc的含量。

操作步骤1. 样液制备称取苹果和青椒各5g,分别加少量2%草酸(1%草酸因浓度太低而不能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作用)用研钵磨成浆,漏斗(+脱脂药棉)过滤,滤液转入25ml容量瓶后用2%草酸定容。

2. 标准液滴定准确吸取0.1mg/ml的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各1.0ml,分置两个100ml锥形瓶中,加入1%草酸9.0ml,用微量滴定管以0.1%的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15s即为终点。

由所用染料的体积计算出T值(平均值),即1ml染料相当于多少mg的Vc。

3. 样液滴定准确吸取已制备的样品滤液各两份,每份10.0ml分别放入两个100ml锥形瓶内,滴定方法同前注意:1. 滴定过程宜迅速,一般不超过2min,因为样品中某些杂质亦能还原二氯酚靛酚,尽管其还原能力较弱且还原速度较Vc更慢。

2. 滴定所用染料宜控制于1~4ml,如果样品含Vc含量过高/低,可酌量增/减样液)。

3. 样品提取液应避免日光直射,否则会加速Vc氧化。

计算m=VT/m0×100式中m:100g样品中含Vc的质量(mg)V:滴定时所用去染料体积(ml)T:每毫升染料能氧化Vc质量数(mg/ml)m0:10ml样液相当于含样品之质量数(g)试剂和器材试剂1. 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前言维生素C具有的生物学意义:对生物以及人体有意义的"维生素C"是纯的左式右旋光(光学异构)抗坏血酸;相对的"左旋光"异构物在生物体内毫无用处。

这两种是同分异构物。

但是一般广告经常以左旋C称呼,但事实上指的是L 型维生素C。

抗坏血酸是强还原剂,当它进行作用时,会转化为它的氧化形式为左式脱氢抗坏血酸左式脱氢抗坏血酸经由体内的酶和谷胱甘肽可回复至活性的左式抗坏血酸的形式。

左式光抗坏血酸是一个与葡萄糖相似的弱糖酸结构,能够很自然的使氢离子附着上去而形成抗坏血酸,或是附着金属离子,形成抗坏血酸矿物质。

维生素C的功能作用:在人体内,维生素C是高效抗氧化剂,用来减轻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底的氧化应力。

还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也需要维生素C参与作用。

维生素C为8种不同的酵素作为电子供体:其中3种参与胶原羟化。

这些反应将羟基放入氨基酸的脯氨酸或赖氨酸,再将此氨基酸加入至胶原蛋白分子内,从而使胶原蛋白分子能够承担其三重螺旋结构,使得维生素C必须在维护组织、血管和软骨的时候使用。

其中两种要参与组合肉碱。

肉碱在运输脂肪酸进入粒线体制造ATP的时候是必需品。

剩下的三种有以下功能:多巴胺参与肾上腺素来合成多巴胺羟化酶。

另一种酶加入胺基成为缩胺酸激素,大大增加其稳定性。

其中一种调节酪氨酸代谢。

维生素C在人体中的作用维生素C治疗坏血病是250年来医学证实的事实。

坏血病是长期缺乏维生素C的最终病况,它在人体上的表现是极度疲乏,肌肉无力,皮肤肿胀疼痛,牙龈出血,皮下及肌肉中血管破裂出血,关节软弱,骨骼脆弱以致骨折,虚脱,泻痢,肺脏及肾脏衰竭而导致昏迷以致死亡。

由此可见维生素C对各个主要器官都有影响。

维生素C促进胶原质的形成。

维生素C可以延缓癌细胞的扩展,甚至压制癌细胞的生长。

维生素C也可以降低眼球内液体的压力,避免青光眼的病症。

维生素C可以增强血管的组织和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于动脉硬化性心脏血管的疾病与高血压、中风等的成人病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 含量一、目的要求掌握法测定Vc 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食品中Vc 包括还原型和氧化型两种类型,当食品放置时间长时或经过烹调处理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维生素C 转化为氧化型,食品中的Vc 氧化酶也可以使还原型Vc 转化为氧化型,氧化型Vc 仍具有部分的活性,新鲜食物中的Vc 主要以还原型的形式存在,测定还原型Vc 可粗略了解食品中Vc 的浓度。

还原型Vc 能使染料2,6-二氯酚靛酚还原,而本身被氧化,在酸性条件下2,6-二氯酚靛酚酸呈红色,因此,当碱性氧化型的蓝色染料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Vc 的酸性溶液时,刚开始滴下染料立即被样品中的还原型Vc 还原成无色,随着样品溶液中的Vc 被氧化,再滴下的染料就渐渐使溶液变为粉红色,当样品从无色变成微红色且15s 不退色,表明样品中还原型Vc 全部被氧化,即此时已达到滴定终点。

反应式见指导书。

三、试剂器材① 2% 草酸溶液 ,1% 草酸溶液② 0.05mg/ml 标准Vc 溶液③ 0.2mg/m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染料)四、实验步骤1、维生素C 提取液(1份/班)称取凉瓜200g , 切碎,加入2% 草酸200ml ,匀浆机30S (分两次进行,防止过热)2、标准Vc 溶液与空白的滴定微量滴定管中装好0.2mg/m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准确吸取标准Vc 溶液1ml,置于三角瓶中,加入1% 草酸9ml ,滴定至微红色,15S 不退色,由所用染料体积计算1ml 染料相当于多少mg Vc3、Vc 样品提取液的滴定准确提取滤液,各取1ml ,加入1% 草酸溶液9ml ,置于三角瓶中滴定。

五、结果处理 100m m g 100/mg c 01⨯⨯⨯⨯-=D C B A V V V V V )(样品)含量(A V ::为滴定样品所耗用染料的平均体积(ml );B V :为滴定空白对照所耗用染料的平均体积(ml );C V :为样品提取液的总体积(ml )(本实验500ml )D V :为滴定时所取样品提取液体积(ml );1m :为1ml 染料能氧化Vc 的质量(mg );B V V -⨯=01105.0m ,0V 为滴定标准C V 所耗用染料体积(ml); 0m :待测样品质量(g )(本实验为200g )六、实验原始数据以下数据均为所耗用染料的体积(ml ):七、数据处理由公式100m m g 100/mg c 01⨯⨯⨯⨯-=D C B A V V V V V )(样品)含量(,可以求得: )()(样品)常温(g mg V 100/5.810020014.0-2.3105.05004.03.2g 100/mg c =⨯⨯⨯⨯⨯-=同理:)(样品)冷冻(g mg V 100/9.4g 100/mg c =)(样品)加热(g mg V 100/2.6g 100/mg c =八、结论由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可以得到:常温下新鲜的凉瓜维生素C 最多,而加热和冷冻都会对维生素C 有破坏作用,其中冷冻尤为严重.。

生化实验课件-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生化实验课件-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V=滴定時所用去的染料ml數 T=1ml染料能氧化抗壞血酸mg數 W=10ml樣液相當於含樣品的克數
七、注意事項
▪ 滴定速度宜迅速,一般不超過2分鐘,滴 定所用的染料不應少於1ml或多於4ml, 如果樣品含抗壞血酸定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一、目的:
▪ 利用氧化還原反應,測定新鮮蔬菜或水果 中的維生素C含量。
二、實驗技能:
▪ 學習藥品稱量及配置、體積測量、吸量管、 滴定管及電磁加熱攪拌器的使用等實驗技 能。
三、原理:
▪ 染料2,6-二氯酚靛酚的顏色反應表現兩種特 性,一是取決於其氧化還原狀態,氧化態為深藍 色,還原態變為無色;二是受其介質的酸度影響, 在鹼性溶液中呈深藍色,在酸性介質中呈淺紅 色。且在酸性環境中,干擾物質與染料的反應 非常慢,而抗壞血酸與之反應的特異性有一定 程度的提高。
▪ 維生素C,又稱為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 C6H8O6),是個很好的還原劑(reducing agent)。
▪ 用藍色的鹼性染料標準溶液,對含維生素 C的酸性 浸出液進行氧化還原滴定,染料被還原為無色,當 到達滴定終點時,多餘的染料在酸性介質中則表現 為淺紅色,如無其他干擾物質存在,樣品提取液所 還原的標準染料量與樣品中所含的還原性抗壞血 酸量成正比。
四、 試劑
▪ 2%草酸溶液: 草酸2g溶於100ml蒸餾水
▪ 1%草酸溶液: 溶1g草酸於100ml蒸餾水
▪ 標準抗壞血酸溶液: 準確稱取50.0mg純抗壞血酸,溶於1%
草酸溶液,並稀釋至500mg。(貯棕色瓶, 冷藏,最好臨用時配置)
▪ 0.1% 2,6-二氧酚靛酚溶液:
溶50mg 2,6-二氧酚靛酚於300ml含有 104mgNaHCO3的熱水中,冷卻後加水稀釋至 500ml,濾去不溶物,貯棕色瓶內,冷藏 (4℃可以保存一個星期)。每次臨用時, 以標準抗壞血酸溶液滴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