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含量测定 2 6 二氯酚靛酚法
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实验一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测定原理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用于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分子中存在烯醇式结构(HO—C═C—OH),因而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2,6-二氯酚靛酚染料。
2,6—二氯酚靛酚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
因此,当用2,6—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被还原后红色消失成为无色的衍生物,可作为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滴定剂和指示剂。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后,本身被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
当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则呈红色。
在测定过程中当溶液从无色转变成微红色时,表示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滴定消耗染料标准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被测定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染料液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抗坏血酸的量成正比。
反应式如下:二、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组织捣碎机;水果刀;托盘天平;精密天平;称量纸;卷纸;台式离心机;电炉;吸耳球;玻璃棒;蒸馏水,蒸馏水洗瓶;记号笔、标签纸、定性滤纸;20cm镊子;5ml、10ml移液管、(微量)酸式滴定管、漏斗;漏斗架;50ml、250ml、 500ml 、1000ml烧杯;10ml 、500 ml、1000 ml量筒;100ml具塞量筒(或普通量筒);100mL、250mL棕色容量瓶;50ml或100ml三角烧瓶。
及试剂本实验材料是,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度。
(1)2%草酸溶液:草酸20g溶于700ml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
(2)1%草酸溶液:取上述2%草酸溶液450ml,稀释至900ml。
(3)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称取抗坏血酸20mg,用适量1%草酸溶液溶解后,移入100mL棕色容量瓶中,并以1%草酸溶液定容,振摇混匀,备用。
(4)0.02% 2,6-二氯酚靛酚溶液:称取碳酸氢钠52.2mg,溶解在200mL沸水中。
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 含量一、目的要求掌握法测定Vc 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食品中Vc 包括还原型和氧化型两种类型,当食品放置时间长时或经过烹调处理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维生素C 转化为氧化型,食品中的Vc 氧化酶也可以使还原型Vc 转化为氧化型,氧化型Vc 仍具有部分的活性,新鲜食物中的Vc 主要以还原型的形式存在,测定还原型Vc 可粗略了解食品中Vc 的浓度。
还原型Vc 能使染料2,6-二氯酚靛酚还原,而本身被氧化,在酸性条件下2,6-二氯酚靛酚酸呈红色,因此,当碱性氧化型的蓝色染料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Vc 的酸性溶液时,刚开始滴下染料立即被样品中的还原型Vc 还原成无色,随着样品溶液中的Vc 被氧化,再滴下的染料就渐渐使溶液变为粉红色,当样品从无色变成微红色且15s 不退色,表明样品中还原型Vc 全部被氧化,即此时已达到滴定终点。
反应式见指导书。
三、试剂器材① 2% 草酸溶液 ,1% 草酸溶液② 0.05mg/ml 标准Vc 溶液③ 0.2mg/m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染料)四、实验步骤1、维生素C 提取液(1份/班)称取凉瓜200g , 切碎,加入2% 草酸200ml ,匀浆机30S (分两次进行,防止过热)2、标准Vc 溶液与空白的滴定微量滴定管中装好0.2mg/m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准确吸取标准Vc 溶液1ml,置于三角瓶中,加入1% 草酸9ml ,滴定至微红色,15S 不退色,由所用染料体积计算1ml 染料相当于多少mg Vc3、Vc 样品提取液的滴定准确提取滤液,各取1ml ,加入1% 草酸溶液9ml ,置于三角瓶中滴定。
五、结果处理 100m m g 100/mg c 01⨯⨯⨯⨯-=D C B A V V V V V )(样品)含量(A V ::为滴定样品所耗用染料的平均体积(ml );B V :为滴定空白对照所耗用染料的平均体积(ml );C V :为样品提取液的总体积(ml )(本实验500ml )D V :为滴定时所取样品提取液体积(ml );1m :为1ml 染料能氧化Vc 的质量(mg );B V V -⨯=01105.0m ,0V 为滴定标准C V 所耗用染料体积(ml); 0m :待测样品质量(g )(本实验为200g )六、实验原始数据以下数据均为所耗用染料的体积(ml ):七、数据处理由公式100m m g 100/mg c 01⨯⨯⨯⨯-=D C B A V V V V V )(样品)含量(,可以求得: )()(样品)常温(g mg V 100/5.810020014.0-2.3105.05004.03.2g 100/mg c =⨯⨯⨯⨯⨯-=同理:)(样品)冷冻(g mg V 100/9.4g 100/mg c =)(样品)加热(g mg V 100/2.6g 100/mg c =八、结论由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可以得到:常温下新鲜的凉瓜维生素C 最多,而加热和冷冻都会对维生素C 有破坏作用,其中冷冻尤为严重.。
实验七_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_6-二氯酚靛酚法

实验七_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_6-二氯酚靛酚法一、实验目的2. 掌握 2,6-二氯酚靛酚法的实验操作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习惯。
二、实验原理2,6-二氯酚靛酚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维生素 C 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维生素 C 对氧化剂的还原能力,在酸性条件下,与氧化剂溶液中的氧气直接发生反应,生成2,6-二氯酚靛酚,这是一种带有天蓝色色素的化合物。
其反应方程式为:C6H8O6 + 2C12H6Cl2O2 → C12H5Cl2O2(indophenol)+ 2HCl在测定中,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法,通过测量反应产物(2,6-二氯酚靛酚)的吸收光谱进行维生素 C 的浓度计算。
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范围为 0.1-2.0mg/mL。
三、实验操作A. 试剂和仪器1. 空白维生素 C 溶液:将 0.1 g 维生素 C 溶于 100 mL 的 0.05 M 磷酸缓冲液(pH=2.0),称取 1 mL 溶液,加入 10 mL 的 0.05 M 磷酸缓冲液当作空白维生素 C 溶液。
3. 柠檬酸铁铵溶液:称取 1 g 柠檬酸铁铵,加入 100 mL 的去离子水溶解得到 1% 的柠檬酸铁铵溶液。
4. 改良液:将5.5 g 的硫酸钾加入 100 mL 的 85% 磷酸(V/V),搅拌至溶解,加入 1 g 2,6-二氯酚靛酚,摇匀后吸入液面,加入水至 1 L。
B. 实验步骤1. 分别取 6 个试管,标号:1,2,3 为空白对比组,4,5,6 为实验组。
2. 将实验组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 C 标准溶液(10 μg/mL,20 μg/mL,30 μg/mL),各加 2 mL,加入 2 mL 的柠檬酸铁铵溶液。
3. 将实验组试管加到热浴肢中,调节温度至37℃。
4. 在 1 分钟内,向实验组试管中加入 0.5 mL 的改良液,同时加入 1 mL 的硫酸(V/V = 4:1)。
5. 摇匀实验组试管,放置于常温下 20 分钟,直至颜色稳定。
2.6―二氯靛酚法测VC

维生素C的含量的测定(2.6―二氯靛酚法)一、目的及原理天然的抗坏血酸有还原型和脱氢型两种,还原型抗坏血酸分子结构中有烯醇(COH=COH)存在,故为一种极敏感的还原剂,它可失去两原子氢而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
染料2.6―二氯靛酚钠盐(C12H6O2NCl2Na)作为氧化剂,可以氧化抗坏血酸而其体身亦被还原成无色的衍生物。
2.6―二氯靛酚钠盐易溶于水,其碱性或中性水溶液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成桃红色,这个变化用来鉴别滴定的终点。
由于抗坏血酸在许多因素影响下都易发生变化,因此,取样品时应尽量减少操作时间,并避免与铜、铁等金属接触以防止氧化。
对带为颜色的样品液,可用中性的白陶土脱色,吸取澄清滤液进行测定二、药品与器材番茄(青色、红色),辣椒、甘蓝、洋葱、柑橘、蜜枣、鲜枣、柿子、苹果等。
抗坏血酸(纯),2.6―二氯靛酚钠盐,2%草酸,白陶土。
微量滴定管,100ml容量瓶,10ml移液管,烧杯,研钵(或打碎机),铝盒,漏斗,分析天平,离心机。
三、操作与步骤1.试剂制备(1)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取抗坏血酸50mg(±0.1毫克),用2%草酸溶解,小心地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加草酸稀释至刻度,算出每毫升溶液中抗坏血酸的毫克数。
(2)2.6―二氯靛酚溶液标定。
称取2.6―二氯靛酚钠盐50mg,溶于50ml热水中,冷后加水稀释至250ml,过滤后盛于棕色药瓶内,保存在冰箱中,同时用刚配好的标准抗坏血酸标定。
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2ml,加2%草酸5ml,以2.6―二氯靛酚染料溶液滴定,至桃红色15秒钟不褪即为终点,根据已知标准抗坏血酸和染料的用量,计算出每1毫升染料溶液相当的抗坏血酸毫克数。
2.样品液的准备与测定称取切碎的果蔬样品20g(或蜜枣5g),放在研钵中加2%草酸溶液少许研碎(或称取100g±0.1g样品加2%草酸100g倒入打碎机中打成浆,然后称取40g),注入200ml容量瓶中,加2%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过滤备用。
2_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目的和要求掌握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维生素C (Vc)又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最初于1928年从牛的肾上腺皮质中提取出结晶物,证明对治疗和预防坏血病有特殊功效。
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无色。
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Vc的酸性溶液时,在Vc 未全部氧化前,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溶淀中的Vc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显示粉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表示溶液中的Vc刚刚被氧化完全,从滴定时2,6一二氯酚靛酚标准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Vc的含量。
操作步骤1. 样液制备称取苹果和青椒各5g,分别加少量2%草酸(1%草酸因浓度太低而不能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作用)用研钵磨成浆,漏斗(+脱脂药棉)过滤,滤液转入25ml容量瓶后用2%草酸定容。
2. 标准液滴定准确吸取0.1mg/ml的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各1.0ml,分置两个100ml锥形瓶中,加入1%草酸9.0ml,用微量滴定管以0.1%的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15s即为终点。
由所用染料的体积计算出T值(平均值),即1ml染料相当于多少mg的Vc。
3. 样液滴定准确吸取已制备的样品滤液各两份,每份10.0ml分别放入两个100ml锥形瓶内,滴定方法同前注意:1. 滴定过程宜迅速,一般不超过2min,因为样品中某些杂质亦能还原二氯酚靛酚,尽管其还原能力较弱且还原速度较Vc更慢2. 滴定所用染料宜控制于1~4ml,如果样品含Vc含量过高/低,可酌量增/减样液3. 样品提取液应避免日光直射,否则会加速Vc氧化计算m = VT /m0 × 100式中m:100g样品中含Vc的质量(mg)V:滴定时所用去染料体积(ml)T:每毫升染料能氧化Vc质量数(mg/ml)m0:10ml样液含样品之质量数(g)试剂和器材试剂1. 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维生素C含量测定 2,6-二氯酚靛酚法 2010.9.21

注意事项
1.用2%草酸制备提取液,可有效地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 1.用2%草酸制备提取液,可有效地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 草酸制备提取液 以免抗坏血酸变为氧化型而无法滴定, 1%的草酸无此作 以免抗坏血酸变为氧化型而无法滴定,而1%的草酸无此作 用 。 2.市售的2,6-二氯酚靛酚质量不一,以标定货0.4mg抗坏 2.市售的2,6-二氯酚靛酚质量不一,以标定货0.4mg抗坏 市售的2,6 0.4mg 血酸消耗费2ml左右的染料为宜, 血酸消耗费2ml左右的染料为宜,可根据标定结果调整染 2ml左右的染料为宜 料的浓度 3.滴定过程易迅速,一般不超过2min。 3.滴定过程易迅速,一般不超过2min。样品滴定消耗燃料 滴定过程易迅速 2min 4ml为易如超出此范围 为易如超出此范围, 1~4ml为易如超出此范围,应增加或减少样品提取液用 量。 。
实验器材
材料 新鲜水果或蔬菜
1%草酸溶液:草酸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1%草酸溶液:草酸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草酸溶液 2%草酸溶液 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草酸溶液: 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抗坏血 酸标准溶液﹙0.1mg/ml﹚ 1%草酸溶液配制 草酸溶液配制, 酸标准溶液﹙0.1mg/ml﹚用1%草酸溶液配制, 0.05%2,6-二氯酚靛酚溶液。 0.05%2,6-二氯酚靛酚溶液。 天平,组织捣碎机, 仪器或其他用具 天平,组织捣碎机,容量瓶 ﹙50ml﹚,微量滴定管﹙5ml﹚,刻度吸管﹙ml, 50ml﹚ 微量滴定管﹙5ml﹚ 刻度吸管﹙ 10ml﹚ 锥形瓶﹙100ml﹚ 10ml﹚,锥形瓶﹙100m吸取4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⑴ 1.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标定 准确吸取4.0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含0.4mg 抗坏血酸) 100ml锥形瓶中, ml锥形瓶中 草酸溶液, 抗坏血酸) 于100ml锥形瓶中,加6ml 1%草酸溶液,用2,6-二氯酚靛酚溶 液滴定至淡红色﹙15秒内不退即为终点 秒内不退即为终点﹚ 记录所用染料溶液的体积, 液滴定至淡红色﹙15秒内不退即为终点﹚。记录所用染料溶液的体积, 计算出1ml染料溶液所能氧化抗坏血酸的量。 计算出1ml染料溶液所能氧化抗坏血酸的量。 染料溶液所能氧化抗坏血酸的量 提取抗坏血酸取新鲜水果或蔬菜25g,加入25 取新鲜水果或蔬菜25g,加入25ml 草酸溶液,打成匀浆, ⑵提取抗坏血酸取新鲜水果或蔬菜25g,加入25ml 2%草酸溶液,打成匀浆,用 两层纱布过滤至100ml容量瓶中 滤饼用少量2 的草酸溶液洗几次, 两层纱布过滤至 100ml容量瓶中 , 滤饼用少量 2% 的草酸溶液洗几次 , 合并 100ml 容量瓶中, 滤液,定容至100ml。 滤液,定容至100ml。 100ml 样品滴定准确吸取样品提取液 ml和草酸15ml,放入50ml锥形瓶中 准确吸取样品提取液5 和草酸15ml,放入50ml锥形瓶中, ⑶样品滴定准确吸取样品提取液5ml和草酸15ml,放入50ml锥形瓶中,滴定方 法同2 另取20ml1 草酸作空白对照滴定。 20ml 法同2,另取20ml1%草酸作空白对照滴定。样品提取液和空白对照各做两 份。
2_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实验目的1掌握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微量滴定技术实验原理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无色。
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Vc的酸性溶液时,在Vc 未全部氧化前,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溶淀中的Vc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显示粉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表示溶液中的Vc刚刚被氧化完全,从滴定时2,6一二氯酚靛酚标准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Vc的含量。
实验步骤1. 样液制备称取苹果和青椒各5g,分别加少量2%草酸(1%草酸因浓度太低而不能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作用)用研钵磨成浆,漏斗(+脱脂药棉)过滤,滤液转入25ml容量瓶后用2%草酸定容。
2. 标准液滴定准确吸取0.1mg/ml的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各1.0ml,分置两个100ml锥形瓶中,加入1%草酸9.0ml,用微量滴定管以0.1%的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15s即为终点。
由所用染料的体积计算出T值(平均值),即1ml染料相当于多少mg的Vc。
3. 样液滴定准确吸取已制备的样品滤液各两份,每份10.0ml分别放入两个100ml锥形瓶内,滴定方法同前注意:1. 滴定过程宜迅速,一般不超过2min,因为样品中某些杂质亦能还原二氯酚靛酚,尽管其还原能力较弱且还原速度较Vc更慢2. 滴定所用染料宜控制于1~4ml,如果样品含Vc含量过高/低,可酌量增/减样液3. 样品提取液应避免日光直射,否则会加速Vc氧化实验数据计算与处理(自己画表格,供公式:)m = VT /m0 × 100式中m:100g样品中含Vc的质量(mg)V:滴定时所用去染料体积(ml)T:每毫升染料能氧化Vc质量数(mg/ml)m0:10ml样液含样品之质量数(g)实验试剂和器材试剂1. 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3)熟悉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型。
2,6-二氯酚靛酚(DCPIP)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多种蔬果(西红柿、尖椒、绿豆芽等)2(主要仪器:(1)天平 (2)研钵1(3)容量瓶(50mL) (7)漏斗(4)刻度吸管(5mL,10mL) (8)脱脂纱布(9)滤纸 (5)锥形瓶(100mL)(6)微量滴定管(3mL)3(试剂:(1)2, HCl)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量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2 25mg,溶于25ml 4,HCl中,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前配制,此溶液每ml 中含抗坏血酸0.5m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4
维生素C含量测定 2,6-二氯酚靛酚法
实验目的
➢学习用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的 原理和方法。
➢进一步熟悉,掌握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 作技术 。
实验原理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利用它的还原性可测定其含量. 还原型维生 素C能被2,6-二氯酚靛酚氧化为脱氢型,染料本身被还原成无色的衍 生物,该氧化性染料在碱性环境中呈蓝色,在酸性环境中呈红色.因此 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时,维生素C尚未全 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 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 呈淡红色,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为滴定终点,根 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量。
⑶样品滴定准确吸取样品提取液5ml和草酸15ml,放入50ml锥形瓶中,滴定 方法同2,另取20ml1%草酸作空白对照滴定。样品提取液和空白对照各 做两份。
结果处理
维生素C mg/100g样品=﹙V1- V2﹚×V×M×100/V3×W
式中: V1为滴定样品所消耗染料的平均毫升数. V2为滴定空白对照所耗用染料的平均毫升数 V为样品提取液的总体积; V3为滴定时所取的样品提取液的毫升数; M为1ml染料所能氧化抗坏血酸的量﹙mg﹚ W为待测样品的重量﹙g﹚。
实验器材
➢材料 新鲜水果或蔬菜
➢ 试剂 1%草酸溶液:草酸1g溶于100ml蒸馏水
中,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0.1mg/ml﹚用1%草酸溶 液配制,0.05%2,6-二氯酚靛酚溶液。
➢仪器或其他用具 天平,组织捣碎机,容量瓶
﹙50ml﹚,微量滴定管﹙5ml﹚,刻度吸管 ﹙ml, 10ml﹚,锥形瓶﹙100ml﹚ 。
注意事项
1.用2%草酸制备提取液,可有效地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 以免抗坏血酸变为氧化型而无法滴定,而1%的草酸无此作 用。 2.市售的2,6-二氯酚靛酚质量不一,以标定货0.4mg抗坏 血酸消耗费2ml左右的染料为宜,可根据标定结果调整染 料的浓度 3.滴定过程易迅速,一般不超过2min。样品滴定消耗燃料 1~4ml为易如超出此范围,应增加或减少样品提取液用
量。 。
思考题
1. 维生素C具有什么生理功能? 2. 为了在实验中得到准确的抗坏血酸含量应注 意那些问题?
操作步骤
⑴ 1.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标定 准确吸取4.0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含0.4mg 抗坏血酸) 于100ml锥形瓶中,加6ml 1%草酸溶液,用2,6-二氯酚靛酚 溶液滴定至淡红色﹙15秒内不退即为终点﹚。记录所用染料溶液的体积, 计算出1ml染料溶液所能氧化抗坏血酸的量。
⑵提取抗坏血酸取新鲜水果或蔬菜25g,加入25ml 2%草酸溶液,打成匀浆,用 两层纱布过滤至100ml容量瓶中,滤饼用少量2%的草酸溶液洗几次,合并 滤液,定容至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