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合集下载

2_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

2_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目的和要求掌握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维生素C (Vc)又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最初于1928年从牛的肾上腺皮质中提取出结晶物,证明对治疗和预防坏血病有特殊功效。

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无色。

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Vc的酸性溶液时,在Vc 未全部氧化前,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溶淀中的Vc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显示粉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表示溶液中的Vc刚刚被氧化完全,从滴定时2,6一二氯酚靛酚标准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Vc的含量。

操作步骤1. 样液制备称取苹果和青椒各5g,分别加少量2%草酸(1%草酸因浓度太低而不能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作用)用研钵磨成浆,漏斗(+脱脂药棉)过滤,滤液转入25ml容量瓶后用2%草酸定容。

2. 标准液滴定准确吸取0.1mg/ml的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各1.0ml,分置两个100ml锥形瓶中,加入1%草酸9.0ml,用微量滴定管以0.1%的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15s即为终点。

由所用染料的体积计算出T值(平均值),即1ml染料相当于多少mg的Vc。

3. 样液滴定准确吸取已制备的样品滤液各两份,每份10.0ml分别放入两个100ml锥形瓶内,滴定方法同前注意:1. 滴定过程宜迅速,一般不超过2min,因为样品中某些杂质亦能还原二氯酚靛酚,尽管其还原能力较弱且还原速度较Vc更慢2. 滴定所用染料宜控制于1~4ml,如果样品含Vc含量过高/低,可酌量增/减样液3. 样品提取液应避免日光直射,否则会加速Vc氧化计算m = VT /m0 × 100式中m:100g样品中含Vc的质量(mg)V:滴定时所用去染料体积(ml)T:每毫升染料能氧化Vc质量数(mg/ml)m0:10ml样液含样品之质量数(g)试剂和器材试剂1. 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果蔬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果蔬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至刻度,摇匀过滤。

3.2标准液滴定吸取l0mL滤液放人50mL锥形瓶中,用已标定过的2,6一
二氧靛酚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呈粉红色15s不褪色为止。

取浸提液10mL作空白对
照,结果计算。

3.3 维生素C按以下公式计算:
(V-V0)×T×A
维生素 C ( mg/100 g)= ----------------------------×100%
W
式中:
V—滴定样液时消耗染料溶液的体积,mL。

V0—滴定空白时消耗染料溶液的体积,mL。

T—2, 6一二氯靛酚染料滴定度,mg/mL。

A—稀释倍数。

W—样品重量。

3.4平行测定的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取三位有效数字,含量低的保留小数点后
两位数字。

3,5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在维生素C含量大于20mg/l00g时,不得超过2%,
小于20mg /100g时,不得超过5%。

三、实验数据: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组别
体积(ml)
V(滴定样液时消耗染料溶液的体积)ml
V0(滴定空白时消耗染料溶液的体积)ml
V-V0
(体积改变量)ml
100g橙子中Vc含量mg。

实验五、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实验五、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注意各管滴定终点均为微红色
五、结果计算
(VA VB) S 100 维生素C含量(mg/100g样品)= W
VA为滴定样品提取液所用的 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mL数 VB为滴定空白对照所用的 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mL数 S为1mL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mg数(需根据标定值计算) W为待测样品的重量。 注意测定时样品有稀释的要乘上稀释倍数
实验五—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2,6-二氯酚靛酚法)
一、目的与任务
学习维生素C 2,6-二氯酚靛酚定量测定法的原理
和方法。
进一步熟悉、掌握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术。
掌握果蔬类样品的处理及数据分析
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二、实验原理
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少它时会
本实验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此条件下副反应进行得很慢。
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在 抗血酸尚未完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被 还原为无色,当抗坏血酸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 靛酚溶液呈红色。所以在滴定过程中当溶液从无色转变为微 红色时,表示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为滴定的终点。
脱氢维生素C(氧化型)
二酮古乐糖酸
[O]
可以解离出两个H+ 烯二醇结构具有强还原性 还原型与氧化型可相互转化 脱氢形式不稳定易降解
草酸+苏阿糖酸
维生素C的特性
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苯。 容易被氧化。
酸性溶液(pH<4)较稳定,中性以上极不稳定。 对光、热、金属离子(铁、铜)敏感。
结构
抗坏血酸分子中存在烯醇式结构
六、课后研讨
重点:结果记录和计算 总结本实验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3)熟悉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型。

2,6-二氯酚靛酚(DCPIP)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多种蔬果(西红柿、尖椒、绿豆芽等)2(主要仪器:(1)天平 (2)研钵1(3)容量瓶(50mL) (7)漏斗(4)刻度吸管(5mL,10mL) (8)脱脂纱布(9)滤纸 (5)锥形瓶(100mL)(6)微量滴定管(3mL)3(试剂:(1)2, HCl)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量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2 25mg,溶于25ml 4,HCl中,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前配制,此溶液每ml 中含抗坏血酸0.5mg,。

实验八果蔬中维生素C的提取和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实验八果蔬中维生素C的提取和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实验八果蔬中维生‎素C的提取‎和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原理】1.学习并掌握‎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少它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ascor‎b ic acid)。

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发现它还有‎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化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

维生素C是‎不饱和多羟‎基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它分布很广‎,许多水果、蔬菜中的含‎量更为丰富‎。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DCIP),本身则氧化‎为脱氢型。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时,维生素C尚‎未全部被氧‎化前,则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

一旦溶液中‎的维生素C‎已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

所以,当溶液从无‎色变成微红‎色时即表示‎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刚‎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如无其它杂‎质干扰,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所含‎还原型抗坏‎血酸量成正‎比。

【试剂和器材‎】一、试剂2%草酸溶液: 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1%草酸溶液: 草酸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g/mL): 准确称取1‎00mg纯‎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溶于1%草酸溶液中‎,并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冷藏。

最好临用前‎配制。

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 250mg‎2,6-二氯酚靛酚‎溶于150‎m L含有5‎2mg NaHCO‎3的热水中‎,冷却后加水‎稀释至25‎0mL,贮于棕色瓶‎中冷藏(4℃)约可保存一‎周。

每次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实验十六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实验十六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3)熟悉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型。

2,6-二氯酚靛酚(DCPIP)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多种蔬果(西红柿、尖椒、绿豆芽等)2.主要仪器:(1)天平(2)研钵(3)容量瓶(50mL)(4)刻度吸管(5mL,10mL)(5)锥形瓶(100mL)(6)微量滴定管(3mL)(7)漏斗(8)脱脂纱布(9)滤纸3.试剂:(1)2% HCl(2)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量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25mg,溶于25ml 4%HCl中,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前配制,此溶液每ml 中含抗坏血酸0.5m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用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3)熟悉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乂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型。

2, 6-二氯酚靛酚(DCPIP)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 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 能使2, 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 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 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 滴下的2, 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 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 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时,滴入的2, 6-一.氯酚靛酚立抗坏血酸 (蓝色) Cl o HO —CH CH 2O H CF 2.6•二氮(•红色)HO —CHO 一CIH —C脫氢抗坏血酸 还原型2,&二氨酚靛蜀(无色)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多种蔬果(西红柿、尖椒、绿豆芽等)2(主要仪器:(1)天平(2)研钵1(3)容量瓶(50mL) (7)漏斗(4)刻度吸管(5mL, 10mL) (8)脱脂纱布(9)滤纸(5)锥形瓶(lOOmL)(6)微量滴定管(3mL)3(试剂:(1)2, HC1)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量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黃色则不能用)(225mg,溶于25ml 4,HC1中,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憎水稀释至刻度,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前配制,此溶液每ml中含抗坏血酸O.omg, o(3)0. 01M 2, 6,二氯酚靛酚准确称0. 25g氧化型2, 6,二氯酚靛酚、0. 21g碳酸氢钠溶于250ml热蒸镭水中,稀释至1000ml,充分振摇,装入棕色瓶内,置冰箱内过夜,临用前过滤,用标准Vc标定其浓度。

2,6-二氯酚靛酚钠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2,6-二氯酚靛酚钠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2,6-二氯酚靛酚钠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一、实验目的维生素C是生物体内抗氧化体系成员之一。

因此,维生素C含量可作为植物抗衰老和抗逆境的重要生理指标,也可作为果品质量、选育良种的鉴别指标。

通过本实验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钠法测定植物组织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2,6-二氯酚靛酚钠是氧化性染料,可将还原态的维生素C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而染料本身从深蓝色被还原成无色的衍生物。

2,6-二氯酚靛酚钠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

在滴定终点之前,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钠立即被还原成无色。

当溶液从无色转变成微红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三、实验材料新鲜生菜四、设备与试剂滴定管、三角瓶、研钵、量筒、移液管1%草酸,0.1%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五、实验步骤(一)维生素C的提取称取1.0 g新鲜样品(已称好),置研钵中,分次加20ml 1%草酸,研成匀浆(用1%的草酸定容20ml)。

通过纱布过滤后取10ml放于离心机中3000r/min离心10min,吸取上清使用。

(二)维生素C的测定吸取滤液10 ml,放入50 ml三角瓶中,立即用0.1% 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滴定至出现明显的粉红色在15 s内不消失为止。

记录所用滴定液体积(另取10ml 1%草酸作空白对照)。

(三)标准液的标定取1mg/ml抗坏血酸溶液1ml置于锥形瓶中,加9ml 1%草酸,用0.1%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淡红色15s不消失。

计算出1ml染料相当于多少毫克抗坏血酸(取10ml 1%草酸作空白对照)。

1.2ml 染料相当于1mg抗坏血酸(四)含量计算维生素C(mg/g样品)=(样品消耗染料体积-空白消耗染料体积)╳提取定容后的体积╳1ml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的毫克数/滴定用的样品体积╳水果质量六、注意事项1. 操作要尽可能快,并防止与铁、铜器具接触,以减少维生素C的氧化。

2. 草酸及样品的提取液避免日光直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
XXX 专业 XXXX
果蔬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实验设计题目
年级 XXXX 组员 XXXX
一、实验背景及目的:
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常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某些水果中,尤其是在 橙子、枣、
辣椒、苦瓜中含量丰富。

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
之一。

维生素C 抗坏血酸在食品工业中常用做抗氧化剂,维生素 C 可促进胶原
蛋白抗体,具有抗癌的作用;它能参与神经介质、激素的生物合成;能将胆
固醇转化为胆汁酸,使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胆固醇下降;能将 Fe 抖还原为Fe, 使其易于吸收,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形成;还具有解毒的作用。

橙子中防治坏 血病的主要物质为维生素C ,本文以橙子为检测对象,对其营养成分——维生素
C 的含量进行测定,正确了解营养价值。

目前国内测定维生素C 的常见方法有:DPPH 法、碘滴定法、紫外分光光
度计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苯肼比色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但操作过程 复杂,较
慢,仪器昂贵。

Vc 易被热、碱、氧和光破坏,根据实验室的条件,
本次实验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进行实验研究及分析测定。

参考国标法GB6195-1986直接测定橙子中维生素c 的含量,其方法简便、
快速、结果准确。

、实验部分
1、实验原理
染料2 ,6 一二氯靛酚的颜色反应表现两种特性,一是取决于其氧化还原 状态,
氧化态为深蓝色,还原态变为无色,二是受其介质的酸度影响,在碱
性溶液中呈深蓝色,在酸性介质中呈浅红色。

用蓝色的碱性染料标准溶液, 对含维生素C 的酸性浸出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染料被还原为无色,当到达滴
定终点时,多余的染料在酸性介质中则表现为浅红色,由染料用量计算样品中
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2、实验设备及试剂 2.1仪器设备
高速组织捣碎机:8000—12000 r/min 。

分析天平。

滴定管:25 mL 、lOmL 。

容量瓶:100mL 。

锥形瓶:100 mL 、50 mL 。

吸管:10mL 、5mL 、2mL 、1mL 。

烧杯:250 mL 、50mL 。

漏斗。

2.2试剂及材料
偏磷酸:2%溶液(W/V) 草酸:2%溶液(W/V) 白陶土 (或称高岭土 ):对维生素C 无吸附性。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1 mg/mL):称取100m g(准确至0.lmg)抗坏血酸, 溶于浸提剂中并稀至100 mL,现配现用。

3、滴定度T 测定
2,6—二氯靛酚(2,6一二氯靛酚吲哚酚钠盐)溶液:称取碳酸氢钠52mg 溶解 在200ml 热蒸馏水中,然后称取2,6 —二氯靛酚50 mg 溶解在上述碳酸氢钠溶液
中。

冷却定容至250mL ,过滤至棕色瓶内,保存在冰箱中。

每次使用前,用标 准抗坏血酸标定其滴定度。

即吸取1 mL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于50 mL 锥形瓶中,
加入l0mL 浸提剂,摇匀。

同时,另取10mL 浸提剂做空白试验,用2,6 —二氯靛 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15s 不褪色为止。

滴定度按下式计算:
T 滴定度(mg/mL ) =C x V/(V1-V2)
式中:T —每毫升2,6 —二氯靛酚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毫克数,
C —抗坏血酸的浓度,mg/mL;
V —吸取抗坏血酸的体积,mL;
V1 —滴定抗坏血酸溶液所用2,6一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mL;
V2 —滴定空白所用2,6 —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mL
2.2.1
柑橘、圣女果、红枣、胡萝卜。

浸提剂 2.2.3
2.2.4 2.2.5
3.测定步骤
3.1提取用水洗干净新鲜蔬菜或整个新鲜水果 (橙子),放人组织捣碎机中,
加20mL 浸提剂,迅速捣成匀浆。

称取10 — 40g 浆状样品,加入10ml 二甲苯进行
萃取,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下层溶液,吸取下层溶液
10mL,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

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

3.2标准液滴定 吸取l0mL 滤液放人50mL 锥形瓶中,用已标定过的2,6— 氧靛酚溶液滴
定,直至溶液呈粉红色15s 不褪色为止。

取浸提液10mL 作空白
对照,结果计算。

3.3维生素C 按以下公式计算:
(V-V0) X T X A
维生素 C ( mg/100 g)= ----------------- 2, 6—二氯靛酚染料滴定度,mg/mL 。

稀释倍数。

W —样品重量。

3.4平行测定的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取三位有效数字,含量低的保留小 数点后两位数字。

3,5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在维生素 C 含量大于20mg/l00g 时,不得超过 2%,小于20mg /100g 时,不得超过5%。

X 100%
式中:
V — 滴定样液时消耗染料溶液的体积,
mL 。

V0 — 滴定空白时消耗染料溶液的体积, mL 。

V0 (滴定空白时消
耗染料溶液的体
积)ml
V-V0
(体积改变量)ml
100g橙子中Vc含量
mg
四、注意事项
(1)某些水果、蔬菜(如橘子、西红柿等)浆状物定容时泡沫太多,可加
数滴丁醇或辛醇消泡。

(2)样品的提取液制备和滴定过程,要避免阳光照射和与铜、铁器具接触,
以免抗坏血酸被破坏。

(3)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防止还原型抗坏血酸被氧化。

滴定过程一般不超过2min。

滴定所用的染料不应小于1ml或多于4ml,如果样品含维生素C太高或太低时,可酌情增减样液用量或改变提取液稀释度。

(4))干扰滴定因素有:
Fe可还原二氯酚靛酚。

对含有大量Fe的样品可用8%乙酸溶液代替草酸溶液提取,此时Fe 不会很快与染料起作用。

样品中可能有其它杂质还原二氯酚靛酚,但反应速度均较抗坏血酸慢,因而滴定开始时,染料要迅速加入,而后尽可能一点一点地加入,并要不断地摇动三角瓶直至呈粉红色,于15s内不消退为终点。

(5)若样品绿叶颜色较深,影响滴定结果观察,可加入白陶土在过滤。

白陶土使用前应测定回收率。

五、思考题
1.该法测定抗坏血酸有何不足?
2 .用2%盐酸提取样品的目的是什么?
3.为了测得准确的维生素C含量,实验过程中都应注意哪些操作步骤? 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