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危险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合集下载

血清miR-33a-5p、SMAD7水平与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的关系

血清miR-33a-5p、SMAD7水平与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的关系

血清miR-33a-5p、SMAD7水平与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的关系杨璐舟,王刚巴中市中心医院眼科,四川巴中636000摘要: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33a-5p(miR-33a-5p)、SMAD同源物7(SMAD7)水平变化,并探讨二者与视力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08例(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08例(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清miR-33a-5p,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MAD7。

比较两组血清miR-33a-5p、SMAD7水平,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清miR-33a-5p、SMAD7水平的关系。

所有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

治疗3个月,评估视力,其中预后不良57例、预后良好51例。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3a-5p、SMAD7水平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结果 观察组血清miR-33a-5p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MAD7水平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13.362、38.657,P均<0.01)。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清miR-33a-5p水平与血清SMAD7水平呈负相关(r=-0.649,P<0.05)。

单因素分析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不良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比例和有并发症比例以及血清SMAD7水平均高于其预后良好者(χ2/t分别为13.412、7.342、10.095、6.394,P均<0.05),血清miR-33a-5p水平低于其预后良好者(t=7.373,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33a-5p水平降低、血清SMAD7水平升高和合并高血压、高血脂以及有并发症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0.683、3.843、2.146、1.463、2.773,P均<0.05)。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
• 10%虹膜或角新生血管 • 缺血CVRO ---15个月内高达23%新生血
管性青光眼--- 9个月内玻璃体出血率高达 10%
Natural History-- BRVO
• BRVO后,患者在首个月的随访视力常常会 有提高,尽管超过20/40的相当少见
• 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待至少3个月再治疗 RVOs[27]。
• 格珊样光凝不作为第一线治疗 • 对改善VA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尽管减少黄斑水肿
[28]。 • 格珊样光凝唯一指征是:对抗VEGF治疗和在处理
无灌注区后无或仅部分反应(II-1级)。
糖皮质激素
• 曲安奈德4毫克已使用多年,off-label ( III级)现已停用,缺乏RTC支持
FFA ---毛细血管无灌注区(中心凹无血管区) 扩大)
非缺血性CRVO处理
• VA》20/40 随诊,预后通常好
• 第一年前3个月每月随诊,以后每2个月密 切观察
• 及时识别和治疗并发症 如持久性黄斑水肿和缺血性转换
非缺血性CRVO处理
• --VA小于或等于20/40 应积极治疗 ----几乎总是存在黄斑水肿--(缺血性),虽然 黄斑仍然有灌注
• t-PA directly to the affected retinal vein (level III)
手术方式的选择
• BRVO----动静脉阻塞共同的外膜鞘切开
• 各种手术结果仍不一致、有争议。 • 需要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全身治疗
•抗栓及抗凝
目前关于阿司匹林、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治疗的研究示对视 力提高无明显改善 曲克芦丁文献示有一定改善
VEGF-Trap Eye
• VEGFTrap-Eye是一个115 kDa的重组融合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和2,和人类免疫球蛋白G(IgG)的Fc区域的部分

视网膜静脉阻塞课件

视网膜静脉阻塞课件
视网膜静脉阻塞课 件
目录
• 视网膜静脉阻塞概述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预防与护理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视网膜静脉阻塞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视 网膜血管疾病,由于视网膜静脉 回流受阻,导致视网膜出血和水 肿。
分类
根据阻塞部位,可分为视网膜中 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 塞。
神经营养因子
一些神经营养因子如VEGF抑制剂,正在被研究用于视网膜静脉阻 塞的治疗,以保护视神经,减少视网膜损伤。
激光治疗研究进展
激光光凝
激光光凝在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方面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可以减轻视网膜 水肿和渗出,提高视力。
激光血管成形术
激光血管成形术正在研究用于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但目 前尚处于实验阶段。
少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 复训练,如视力训练、眼球运 动等,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
了解疾病知识
让患者了解视网膜静脉阻 塞的病因、病程及治疗方 法,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 焦虑。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 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通过激光剥离阻塞静脉上 的膜,解除阻塞,恢复血 液循环。
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除术
通过切除玻璃体,解除阻塞和改 善血液循环。
视网膜移植
对于严重病变的视网膜,可以考虑 移植手术。
其他手术方法
如激光巩膜切开术、眼内药物注射 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 方法。
其他治疗手段
眼保健操
适当的眼保健操可以促进眼部血 液循环,缓解症状。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影响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

方法:以40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视网膜静脉阻塞病患开展此项研究,40例(40眼)患者均采用激光进行治疗;就不同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且分析初诊视力与预后视力,缺血与否与患者低视力、盲目的关系。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分支阻塞类型的视力改善效果显著,P<0.05;总干阻塞类型、半侧阻塞类型改善效果不明显,P>0.05;初诊视力与患者视力预后呈现正向相关性,初诊视力≥0.5和0.1-0.4的患者,其预后视力恢复到≥0.5的患者数量较多,与初诊视力<0.1患者预后视力达到≥0.5的患者数量比较,P<0.05;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低视力、盲目发生率较高,与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相比较P<0.05。

结论:经过调查统计,影响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的因素主要有初诊视力、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因素。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影响因素;预后视力引言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为常见病,且发病率较高,而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诱发该种疾病的因素众多,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包含青光眼、眼轴、屈光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诸多因素,临床针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的治疗方案主要以手术治疗、激光治疗为主;但患者预后视力恢复情况不佳,容易出现低视力、盲目等情况,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视影响患者预后视力恢复因素,并开展相应的干预,实现患者预后视力的有效改善[1-2]。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40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视网膜静脉阻塞病患开展此项研究,40例(40眼)患者均采用激光进行治疗;整理患者的临床数据:年龄45-75岁(56.42±2.41)岁;25例男,15例女;右眼24例,左眼16例。

1.2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统计学软件计算的方式实现对患者预后视力的调查与了解,且统计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

视网膜静脉阻塞课件

视网膜静脉阻塞课件
视网膜静脉阻塞课件
$number {01}

• 视网膜静脉阻塞概述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预防与护理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康复与预后
01
视网膜静脉阻塞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视网膜血 管疾病,由于视网膜静脉回流受 阻,导致血液在视网膜内淤积, 引起视网膜出血和水肿。
复视网膜血液循环。
02
纤溶剂
松弛血管平滑肌, 扩张血管,改善微
循环。
04
降眼压药
降低眼压,减轻视
03
网膜水肿。
抗炎药
减轻视网膜炎症反 应,缓解疼痛。
激光治 疗
激光光凝
通过激光照射阻塞的血管,使其 重新开放。
激光消融
用于消除视网膜水肿和新生血管。
激光光斑照射
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促进侧支 循环建立。
激光光束照射
分类
根据阻塞部位和程度,视网膜静 脉阻塞可分为中央静脉阻塞和分 支静脉阻塞。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较为复杂,可 能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 硬化等全身疾病有关,也可能与眼部 炎症是由 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等原 因导致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进而引 起视网膜血液回流受阻。
避免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视网 膜血管破裂,从而加重 病情,应尽量避免剧烈
运动。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眼科复查,以 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与生活习惯建议
均衡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维 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以增强 身体免疫力。
适量运动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连 续使用电子产品,以减轻眼部疲劳和 不适感。

【优秀文档推荐下载】视网膜静脉阻塞

【优秀文档推荐下载】视网膜静脉阻塞

“凡大医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以下为本文具体内容:视网膜静脉阻塞一概述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比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特征是:视网膜血液瘀滞、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出血和水肿。

可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

二病因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比较复杂,为多因素致病。

与视网膜炎症、视网膜低灌注、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高黏度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有密切关系。

外伤、口服避孕药或过度疲劳等均可为发病的诱因。

总之,视网膜静脉阻塞常为多因素致病,既有血管异常也有血液成分的改变或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因素。

三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中心视力下降,或某一部分视野缺损,但发病远不如动脉阻塞那样急剧和严重,一般尚可保留部分视力,在中央静脉阻塞后3~4个月,5%~20%的患者可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并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分为2种类型:(1)轻型又称非缺血型、高渗透型或部分性阻塞。

自觉症状轻微或全无症状,根据黄斑受损的程度,视力可以正常或轻度减退,视野正常或有轻度改变。

①早期:视盘正常或边界轻度模糊、水肿。

黄斑区正常或有轻度水肿、出血。

动脉管径正常,静脉迂曲扩张,沿着视网膜4支静脉有少量或中等量火焰状和点状出血,没有或偶见棉絮状斑,视网膜有轻度水肿。

荧光血管造影视网膜循环时间正常或稍延长,静脉管壁轻度荧光素渗漏,毛细血管轻度扩张及少量微血管瘤形成。

黄斑正常或有轻度点状荧光素渗漏。

②晚期:经过3~6个月后视网膜出血逐渐吸收,最后完全消失。

黄斑区恢复正常或有轻度色素紊乱;少数患者黄斑呈暗红色囊样水肿,荧光血管造影呈花瓣状荧光素渗漏,最后。

眼睛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眼睛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眼睛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通常由于静脉血流受阻、供血不足而导致视网膜神经组织损伤的情况。

本文章将介绍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常见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一、症状1. 突发性视力模糊:患者可能会突然发现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视力模糊的程度取决于视网膜受损的程度。

2. 视野缺损:患者可能会感觉到眼前出现一条或多条黑线或暗影,或者在视野某个区域出现模糊或失明的情况。

这是由于视网膜中的血管受阻导致供血不足所造成的。

3. 视网膜出血: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出血的情况,这是因为受阻的静脉壁增厚,血管压力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4. 眼底改变: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视网膜静脉扩张、曲张、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水肿等改变。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对于早期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阻止血管新生,并促进既有血管的修复。

患者通常需要定期注射一段时间。

2. 激光治疗: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一些情况下,激光治疗也可以用于治疗病变较严重的病例。

通过激光照射,可以瘢痕化已破裂的视网膜血管,从而减轻炎性反应。

3. 减压手术:对于严重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当存在并发症(如青光眼)或视力持续下降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标是减轻静脉回流压力,促进视网膜供血。

4. 心血管病管理: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与全身血液循环有关,治疗中还需要注意全面管理心血管病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总之,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需要尽早就医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视力,减轻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望广大患者及时关注自身眼健康,定期检查,为眼睛健康保驾护航。

视网膜静脉阻塞健康教育课件

视网膜静脉阻塞健康教育课件

如何预防视网膜静脉阻塞?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丰富的水果和蔬菜,降低胆 固醇和盐的摄入。
健康饮食有助于改善整体血管健康。
如何预防视网膜静脉阻塞?
定期运动
坚持适度的身体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是推荐的目标 。
如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如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定期检查
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 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有效避免视力损害。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急性情况
如出现剧烈眼痛或视力急剧下降,应在短时间内 就医。
这些情况可能涉及其他眼科急症,需要及时处理 。
如何预防视网膜静脉阻塞?
如何预防视网膜静脉阻塞?
控制慢性病
定期监测和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良好的控制可以降低静脉阻塞的风险。
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发病率。
谁容易患上视网膜静脉阻塞?
家族史
有视网膜静脉阻塞家族史的人群风险较高。 基因和环境因素可能共同作用,增加发病风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表现
如突然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或眼前出现黑影 ,应立即就医。
这些症状可能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警示信号。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谢谢观看
药物治疗
包括抗凝血药物、激素类药物等,帮助改善视网 膜血流。
视具体病情而定,需遵医嘱使用。
如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激光治疗
激光光凝术可以用于处理因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 水肿。
此治疗方法旨在减轻视网膜的液体渗出。
如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手术治疗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以改善血流。 手术方案需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血压节律的异常。非勺型组63例患者中有3O例尿 微量白蛋白阳性,勺型组57例患者中有9例尿微量 白蛋白阳性,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12.318, P=0.001)。 3讨论 高血压可引起轻重不等的肾脏损害1,2-3],在临床 表现出夜尿增多、蛋白尿以前,血液和尿液常规检查 都是正常的,但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增加,可视其为 原发性高血压的早期肾损害14 3。本研究中非勺型组尿 微量白蛋白明显增高,表明血压昼夜节律与心、脑、肾 靶器官损害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夜间血压下降与交 感神经活动下降有关,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常有持续 交感活性增高。本研究表明,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不 仅与收缩压的升高相关,而且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异 常密切相关。因此,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应了解 其动态血压特点,并给予相应治疗。这对保护靶器官 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用晨尿做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 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可能与利用24 h尿做尿微量 白蛋白的检测最为理想有关。但是24 h尿标本测定 实用医学杂志2Oo7年第23卷第23期 容易受饮水量以及运动等因素影响,并且24 h尿量 很难测准确。文献1,5]表明,随机测定尿微量白蛋白与 24 h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且测定 的方法简单,较容易普及和开展。我们的研究也证明, 用随机的方法测定尿微量自蛋白排出增加的高血压 患者的确存在血压昼夜节律的紊乱。所以,用随机的 方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同样值得推广。 4参考文献 [1]Guidelines Committee. 2003 European sociely of hyperten sion—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u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nterial hypertension[J].J Hypentens,2003,21(6):101t-1153. [2]全松,陈东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肾功能障碍『J】.实用医学杂 志,2006,22(23):2704—2705. [3]杨红霞,朱敏怡.彩色多谱勒超声对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J】.实 用医学杂志,2005,21(1):59. [4]赵兴胜.现代高血压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35— 336 [5]Schwab S J,Christensen R Dougherty K,et a1.Quantification of proteinuria by the use of protein-to—creatinine ratios in single urine samples[J].Arch Intern Med,1987,147(5):943~944. (收稿:2007—06—27修回:2007—08-06) 

视网膜静脉阻塞危险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王林菊 高 伟 摘 要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与主要的全身性疾病、眼局部疾病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患者组为86例病程在3个月内、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未进行过药物治疗的 RVO患者。对照组为86例健康查体者,既往无眼底血管性疾病史,以年龄和性别与患者组一对一相匹配。患者组 又按阻塞类型分为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分支静脉阻塞(BRVO)两个亚组。检测血脂、血压和空腹血糖等。各组 之间分别进行全身性和眼局部性疾病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统计学比较。结果:患者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 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05,P<0、00I,P=O.014),与RVO发病呈正相关,而心、脑血管疾病,开角型青光眼 的发生率以及吸烟和饮酒生活习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VO组中,患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 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4.P<0.001和P=O.022),CRVO组只有患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 0.029和 0.028 o结论: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为RVO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糖尿病与BRVO的发病也相关。 及时诊断和治疗全身性疾患对于RVO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闭塞危险因素全身性疾病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 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后第二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 性疾病。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尚无有效的 治疗方法,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进 展.对RVO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包括全身性疾病、眼局部因素、全身性用药、年龄和生 活习惯等,但结果存在分歧ll_3】。本研究初步探讨了 RVO发生与主要的全身性、眼局部性疾病和相关的 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710002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间在西 安市第一医院眼科连续收集86例RVO患者的全身 性疾病史、血脂、血压、空腹血糖和生活习惯等相关危 险因素的资料。患者组纳入标准为:经荧光素眼底血 管造影(FFA)确诊、病程3个月内、未接受过药物治 疗。为了解全身性疾病和相关危险因素与疾病类型是 否相关,患者组按照阻塞部位又划分为分支静脉阻塞 型(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52例和中央 静脉阻塞(central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34例两个亚组。对照组按1:1配比法,选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第23卷箜 86例健康查体者,纳入标准为:年龄、性别和民族与患 者组相匹配,无眼底血管性疾病史,以减少年龄和性 别对观察结果的干扰。 1.2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调 查问卷和询问方式,对调查对象不进行诱导式提问, 以防偏差。本次研究由研究者直接询问符合要求的病 例和对照(患者或其直系亲属)获得调查资料。调查 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吸烟 史、饮酒史、既往史f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其他 疾病)、家族史、饮食及一般生化指标。收集患者的血 压、血糖、心电图、眼压、视野和FFA等临床资料。 1.3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或(和)舒张压>95 mmHg E ,或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糖尿病诊断 标准为空腹血糖>7.8 mmol/L[ ;冠心病按1979年 WHO所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51; 不吸烟定义为从不吸烟或戒烟至少1年以上;不饮酒 定义为不饮酒或至少戒酒6个月以上。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 析。本组将RVO发病作为因变量,患者组取1,对照 组取0。选择所调查的因素: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 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开角型青光眼、体育锻 炼作为自变量,“有”赋值为1、“无”为0。采用1:1配 对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RVO发病的危险因素,计 算OR值及其95%CI,由于SPSS没有专门的1:1配 对的Logistic回归模块,我们采用生存分析中的Cox 模型进行模拟。各亚组间用x 检验进行率比较。 2 结果 2.1 观察对象临床资料 患者组和对照组中各有男 52例(占6O.5%),女34例(占39.5%);年龄18—7O 岁,平均(5O.8±3.6)岁,均为汉族人,两组之问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中吸烟32例(占37.2%),饮酒 2O例(占23.3%),高血压4O例(占46.5%),糖尿病23 例(占26.7%),高脂血症46例(占53.5%),心血管疾 病16例(占18.6%),脑血管疾病11例(占12.8%), 开角型青光眼4例(占4.7%)。对照组分别为25例 (占29.1%),18例(占20.9%),21例(占24.4%),10 例(占11.6%),20例(占23.3%),14例(占16.3%),7 例(占8.1%),1例(占1.2%)。 2.2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 在所选择的8 个变量中,患者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发生 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P<0.001,P=0.014),与 RVO发病呈正相关。而在心、脑血管疾病,开角型青 光眼的发生率以及吸烟和饮酒生活习性方面两组间 无统计学差异(表1)。 2.3 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0.05或在变量引入条件 

表1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697 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 分析显示: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为RVO发病独立的危 险因素(表2)。 

表2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里 望 2 丝 高血压0.738 0.349 4.473 0,034 2.092 1.056~4 145 高脂血症 1.178 0.344 1 1.737 0.001 3.249 1,656~6.375 

2:4 各亚组之间 检验BRVO组中,患高血压、高 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4,P <O.001和P=0.022),CRVO组只有患高血压和高脂 血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29和P=0.028)(表3)。 

表3 CRVO和BRVO组分别与对照组危险因素 发生率的比较 例 

3讨论 RVO是临床上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之一, Mitchell等[61 f1996年1在澳大利亚某地区对5O岁以 上居民进行调查,发现人群中RVO的患病率为 1 6%,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会升高,男性多于女性。RVO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尚无满 意的疗法。RVO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血液流变 学改变、血管内皮损伤和全身因素等。通常认为视网 膜静脉内血栓的形成,以及继发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和慢性炎症反应是形成RVO的原因,血流紊乱、血液 黏稠度增加与血栓形成也有关系。损害程度主要与静 脉阻塞的部位和严重性、血栓消除的快慢、侧支循环 的形成与否以及动脉灌注的压力等:有关_71。但由于具 体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目前尚缺乏有效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