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教程之还原问题

合集下载

【三升四】小学数学奥数第9讲:还原问题-课件

【三升四】小学数学奥数第9讲:还原问题-课件


17千克

20千克
15千克

平均每筐苹果为: 90÷3= 30(千克)
甲筐原来有苹果: 30+15-17=28(千克) 乙筐原来有苹果: 30+20-15=35(千克) 丙筐原来有苹果: 30+17-20=27(千克)
答:甲筐原来有苹果28千克,乙筐原来有苹果35千克,丙筐原来有苹果 27千克。
答:爷爷现在88岁。
已知一个数的变化过程和最后结果,求 原来的数,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还原问题”。 解答还原问题,关键是从最后一步结果出发, 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每一步运 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即变加为减、变 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直到问题解 决。这就是常说的“倒推法”。
例题3
多少台?
总数的一半
10 剩下的一半 20
95
上午售出
下午售出
上午售出后共剩下的洗衣机:
剩下
(95+20)×2=230(台) 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
(230+10)×2=480(台)
答: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480台。
例题5(选讲)
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共有贺年卡90张,如果甲给乙3 张后,乙又送给丙5张,那么三个人的贺年卡张数刚好相同。 问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原来各有贺年卡多少张?
答:米德今年8岁。
练习2
一位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2,再除以4,然 后减去15,再乘以10,恰好是100岁。”这位老爷爷现在 有多少岁?
﹙[(10?0+÷121﹚0+÷41-51﹚5]××140-=12100
100÷10=10(岁) 10+15= 25(岁) 25×4= 100(岁) 100-12= 88(岁)

小学三年级奥数《还原问题》倒推法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

小学三年级奥数《还原问题》倒推法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

2023《小学三年级奥数《还原问题》倒推法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实施过程目录•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相关资源与参考文献•说课总结与展望01课程背景与目标课程背景介绍01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奥数的关键阶段,奥数题目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02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但是奥数题目需要他们运用更高级的思维技巧来解决问题。

03《还原问题》是小学三年级奥数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涉及到倒推法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确立使学生掌握还原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思路,能够运用倒推法解决相关问题。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寻找规律并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0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本节课选取了小学三年级奥数中的还原问题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倒推法帮助学生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内容的选取按照倒推法的解题思路,将教学内容分为问题建模、方法讲解和练习巩固三个部分,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本节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倒推法。

教学方法的实施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解题思路,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倒推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选择教学重点倒推法的解题思路和步骤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倒推法的本质,以及如何运用倒推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教学中采用了案例分析和小结回顾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难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解析03课程实施过程1导入新课23回顾之前学过的简单还原问题,引出新课题。

奥数知识点:还原问题

奥数知识点:还原问题

奥数知识点:还原问题
奥数知识点:还原问题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还有这么一类问题:依照题意叙述由后往前推算而求出原来的数.这类应用题,我们称之为还原问题.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搜集整理的奥数知识点:还原问题,欢迎阅读!
奥数知识点:还原问题
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求原数,这类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通常运用倒推法。

遇到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可以借助画图和列表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1:
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

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扩大10倍后是100岁,没有扩大10倍之前应是100÷10=10岁;加上2之后是10岁,没有加2之前应是10-2=8岁;没有缩小9倍之前应是8×9=72岁;减去7之后是72岁,没有减去7前应是72+7=79岁。

所以,小刚的奶奶今年是79岁。

例2:
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

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分析与解答:从“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还多20台”和“还剩95
台”向前倒推,从图中可以看出,剩下的95台和下午多卖的'20台合起来,即95+20=115台正好是上午售后剩下的一半,那么115×2=230台就是上午售出后剩下的台数。

而230台和10台合起来,即230+10=240台又正好是总数的一半。

那么,240×2=480台就是原有洗衣机的台数。

小学奥数 还原问题(一)

小学奥数 还原问题(一)

6-1-2.还原问题(一)教学目标本讲主要学习还原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倒推法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并会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1. 掌握用倒推法解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2. 了解用倒推法解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3. 培养学生“倒推”的思想.知识点拨一、还原问题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数为基础,按运算顺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数,这种方法叫做逆推法或还原法,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做逆推运算问题.解这类问题利用加减互为逆运算和乘除互为逆运算的道理,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逆推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相反的运算,逐步逆推.二、解还原问题的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两个相反:一是运算次序与原来相反;二是运算方法与原来相反.方法:倒推法。

口诀:加减互逆,乘除互逆,要求原数,逆推新数.关键:从最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即变加为减,变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列式时还要注意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括号.例题精讲模块一、计算中的还原问题【例 1】一个数的四分之一减去5,结果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_____。

【考点】计算中的还原问题【难度】1星【题型】填空【关键词】希望杯,五年级,二试,第3题【例 2】某数先加上3,再乘以3,然后除以2,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多少?【考点】计算中的还原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巩固】(2008年“陈省身杯”国际青少年数学邀请赛)有一个数,如果用它加上6,然后乘以6,再减去6,6-1-2.还原问题(一).题库教师版page 1 of最后除以6,所得的商还是6,那么这个数是。

【考点】计算中的还原问题【难度】1星【题型】填空【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巩固】一个数减16加上24,再除以7得36,求这个数.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考点】计算中的还原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巩固】少先队员采集树种子,采得的个数是一个有趣的数.把这个数除以5,再减去25,还剩25,你算一算,共采集了多少个树种子?【考点】计算中的还原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例 3】学学做了这样一道题:某数加上10,乘以10,减去10,除以10,其结果等于10,求这个数.小朋友,你知道答案吗?【考点】计算中的还原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巩固】学学做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数加上3,减去5,乘以4,除以6得16,求这个数.小朋友,你知道答案吗?【考点】计算中的还原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巩固】一次数学竞赛颁奖会上,小刚问老师:“我得了多少分?”老师说:“你的得分减去6后,缩小2倍,再加上10后,扩大2倍,恰好是100分”.小刚这次竞赛得了多少分?【考点】计算中的还原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例 4】牛老师带着37名同学到野外春游.休息时,小强问:“牛老师您今年多少岁啦?”牛老师有趣地回答:“我的年龄乘以2,减去16后,再除以2,加上8,结果恰好是我们今天参加活动的总人数.”小朋友们,你知道牛老师今年多少岁吗?【考点】计算中的还原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巩固】小智问小康:“你今年几岁?”小康回答说:“用我的年龄数减去8,乘以7,加上6,除以5,正好等于4. 请你算一算,我今年几岁?”【考点】计算中的还原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巩固】在小新爷爷今年的年龄数减去15后,除以4,再减去6之后,乘以10,恰好是100,问:小新爷爷今年多少岁数?【考点】计算中的还原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巩固】学学和思思在游玩时,遇到一位小神仙,他们问这位神仙:“你一定不到100岁吧!”谁知这位神仙摇摇头说:“你们算算吧!把我的年龄加上75,再除以5,然后减去15,再乘以10,恰好是2000岁.”小朋友,你知道这位神仙现在有多少岁吗?【考点】计算中的还原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例 5】在电脑里先输入一个数,它会按给定的指令进行如下运算:如果输入的数是偶数,就把它除以2;如果输入的数是奇数,就把它加上3.同样的运算这样进行了3次,得出结果为27.原来输入的数可能是.【考点】计算中的还原问题【难度】3星【题型】填空【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第七届,小数报【例 6】假设有一种计算器,它由A、B、C、D四种装置组成,将一个数输入一种装置后会自动输出另一个数。

小学奥数还原问题经典例题讲解【三篇】

小学奥数还原问题经典例题讲解【三篇】

【导语】天⾼鸟飞,海阔鱼跃,学习这舞台,秀出你独特的精彩⽤好分秒时间,积累点滴知识,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举⼀反三。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学奥数还原问题经典例题讲解【三篇】》供您查阅。

【第⼀篇:挑砖】【例】有26块砖,兄弟2⼈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刚摆好砖,哥哥赶来了。

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拿来⼀半给⾃⼰。

弟弟觉得⾃⼰能⾏,⼜ 从哥哥那⾥拿来⼀半。

哥哥不让,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这样哥哥⽐弟弟多挑2块。

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 【分析】我们得先算出最后哥哥、弟弟各挑多少块。

只要解⼀个“和差问题”就知道:哥哥挑“(26+2)÷2=14”块,弟弟挑“26-14=12”块。

提⽰:解还原问题所作的相应的“逆运算”是指:加法⽤减法还原,减法⽤加法还原,乘法⽤除法还原,除法⽤乘法还原,并且原来是加(减)⼏,还原时应为减(加)⼏,原来是乘(除)以⼏,还原时应为除(乘)以⼏。

对于⼀些⽐较复杂的还原问题,要学会列表,借助表格倒推,既能理清数量关系,⼜便于验算。

【第⼆篇:存取款】【例】某⼈去银⾏取款,第⼀次取了存款的⼀半多50元,第⼆次取了余下的⼀半多100元。

这时他的存折上还剩1250元。

他原有存款多少元? 【分析】从上⾯那个“重新包装”的事例中,我们应受到启发:要想还原,就得反过来做(倒推)。

由“第⼆次取余下的⼀半多100元”可知,“余下的⼀半少100元”是1250元,从⽽“余下的⼀半”是1250+100=1350(元) 余下的钱(余下⼀半钱的2倍)是:1350×2=2700(元) ⽤同样道理可算出“存款的⼀半”和“原有存款”。

综合算式是: [(1250+100)×2+50]×2=5500(元) 还原问题的⼀般特点是:已知对某个数按照⼀定的顺序施⾏四则运算的结果,或把⼀定数量的物品增加或减少的结果,要求最初(运算前或增减变化前)的数量。

解还原问题,通常应当按照与运算或增减变化相反的顺序,进⾏相应的逆运算。

奥数还原问题ppt课件

奥数还原问题ppt课件

• [分析与解]:第一个猴子取走了一半,说明桃子还剩下一半, 就是原数除以2,这是第一次变化,变化成第二个方框图。 又零一个,即是在新的变化后又减去1……,最后猴子取 完后恰好取尽,说明最后剩0,画出过程框图如下
?÷2-1
?÷2-1
?÷2-1
?÷2-1
=0

倒过来算就是:
(0+1)
×
2=2
(2+1) ×2=6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还原问题
2、甲乙两人各有若干本图书,如果甲先拿出和乙同样多的
书给乙,乙再拿出和甲同样多的书给甲,这时两都有28
本书,那么甲乙两人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解题思路:这个题目与上一个类似,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 解决,由于比较简单我们也可以用线段图来帮助我们思考 首先画出最后他们的关系:
迷身上原有多少个铜板?
6、2、小朋在做一道整数加法题时,把个位上的6 看作了9,把十位上的8看作了3,结果得出的和 为123,问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还原问题
• 还原问题思路:还原问题经常是知道最终
的结果,求最初的数量或状态,解决还原 问题是要进行逆向思考,通过已知的最后 的结果,反着推导上一次的结果,直到回 到最初状态。
二、还原问题
1、甲、乙、丙三位小朋友共有81个玻璃球,开始甲给了比
乙多1倍的球给乙,然后乙给了比丙多1倍的玻璃球给丙, 最后丙给了比此时的甲多1倍的玻璃球给甲,这样甲、乙、 丙三人的玻璃球数正好相等,原来甲乙丙各有玻璃球多少

四年级奥数教程还原问题

四年级奥数教程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1. 一棵石榴树上结有若干石榴,石榴数目减去6,乘以6,加上6,除以6,结果等于6.请你算一算,石榴树上一共有多少个石榴?2.有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4后除以3,再减去26.最后用25乘,恰巧是100岁,”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3.某数加上3,乘以5,再减去8,等于12.求某数.4.耕一块地,第一天耕的比整块地的一半少5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一半多2公顷,第三天耕了20公顷后还剩下5公顷.这块地有多少公顷?5.有一堆棋子.,拿走2枚后平均分成四份;拿出其中一份,从中拿走2枚后再平均分成四份;拿出其中一份,拿走2枚后又能平均分成四份,这堆棋子原来至少有多少枚?6.马小虎做一道整数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l看成7,把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1,结果得出差是111.问:正确答案是几?7.小芳在做一道加法试题时,由于粗心,把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8.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的比全长的一半少3米,第二次用去的比余下的一半多5米,还剩下7米.这根电线原长多少米?9.工人们修一段路,第一天修的公路比全长的.半还多2千米,第二天修的比余下的一半还少1千米,还剩20千米没有修.公路的全长是多少千米?10.小芳在做一道加法试题时,由于粗心,把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11.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的比全长的一半少3米,第二次用去的比余下的一半多5米,还剩下7米.这根电线原长多少米?12.工人们修一段路,第一天修的公路比全长的.半还多2千米,第二天修的比余下的一半还少1千米,还剩20千米没有修.公路的全长是多少千米?13.一个数减去8,加上10,除以7,乘以4,结果是56.这个数是多少?14.两棵树上共有麻雀25只,有5只从第一棵树上飞到第二棵树上,又从第二棵树上飞走7只,这时第一棵树上的麻雀是第二棵树上的2倍,问:原来每棵树上的麻雀各有几只?15.小丽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多5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一半多10页,还有8页没看.问: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16.甲、乙、丙、T各有若干棋子,甲先拿出自己棋子的一部分给了乙、丙,使乙、丙每人的棋子数各增加一倍;然后乙也把自己棋子的一部分以同样的方式分给了丙、丁,丙也把自己棋子的一部分以这种方式给了甲、丁,最后丁也以这种方式将自己的棋子给了甲、乙,这时四人的棋子都是16枚.问:原来甲、乙、丙、丁四人各有棋子多少枚?17.袋子里有若干个球,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又一个球,这样共操作了4次,袋中还有5个球,那么袋中原有多少个球?。

奥数知识点:还原问题

奥数知识点:还原问题

奥数知识点:还原问题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还有这么一类问题:依照题意叙述由后往前推算而求出原来的数.这类应用题,我们称之为还原问题.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搜集整理的奥数知识点:还原问题,欢迎阅读!
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求原数,这类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通常运用倒推法。

遇到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可以借助画图和列表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1:
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

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扩大10倍后是100岁,没有扩大10倍之前应是100÷10=10岁;加上2之后是10岁,没有加2之前应是10-2=8岁;没有缩小9倍之前应是8×9=72岁;减去7之后是72岁,没有减去7前应是72+7=79岁。

所以,小刚的奶奶今年是79岁。

例2:
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

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分析与解答:从“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还多20台”和“还剩95台”向前倒推,从图中可以看出,剩下的95台和下午多卖的20台合起来,即95+20=115台正好是上午售后剩下的一半,那么115×2=230台就是上午售出后剩下的台数。

而230台和10台合起来,即230+10=240台又正好是总数的一半。

那么,240×2=480台就是原有洗衣机的台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奥数的优点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2、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要使经过奥数训练的学生,思维更捷,考虑问题比别人更深层次。

3、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可以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

可以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
4、获得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第三十一周还原问题
专题简析:
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求原数,
这类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
通常运用倒推法。

遇到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可以借助画图和列表来解决这些问
题。

例1: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

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扩大10倍后是100岁,没有扩大10倍之前应是100÷10=10岁;加上2之后是10岁,没有加2之前应是10-2=8岁;没有缩小9倍之前应是8×9=72岁;减去7之后是72岁,没有减去7前应是72+7=79岁。

所以,小刚的奶奶今年是79岁。

练习一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0×□÷8+16=26
2,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最后乘上2,结果得60。

这个数是多少?
3,小红问王老师今年多大年纪,王老师说:“把我的年纪加上9,除以4,减去2,再乘上3,恰好是30岁。

”王老师今年多少岁?
例2: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

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分析与解答:从“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还多20台”和“还剩95台”向前倒推,从图中可以看出,剩下的95台和下午多卖的20台合起来,即95+20=115台正好是上午售后剩下的一半,那么115×2=230台就是上午售出后剩下的台数。

而230台和10台合起来,即230+10=240台又正好是总数的一半。

那么,240×2=480台就是原有洗衣机的台数。

练习二
1,粮库内有一批大米,第一次运出总数的一半多3吨,第二次运出剩下的一半多5吨,还剩下4吨。

粮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2,爸爸买了一些橘子,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橘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天又吃掉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还剩下1个。

爸爸买了多少个橘子?
3,某水果店卖菠萝,第一次卖掉总数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卖掉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次卖掉第二次卖后剩下的一半多1个,这时只剩下一外菠萝。

三次共卖得48元,求每个菠萝多少元?
例3:小明、小强和小勇三个人共有故事书60本。

如果小强向小明借3本后,又借给小勇5本,结果三个人有的故事书的本数正好相等。

这三个人原来各有故事书多少本?
分析与解答:不管这三个人如何借来借去,故事书的总本数是60本,根据结果三个人故事书本数相同,可以求最后三个人每人都有故事书60÷3=20本。

如果小强不借给小勇5本,那么小强有20+5=25本,小勇有20-5=15本;如果小强不向小明借3本,那么小强有25-3=22本,小明有20+3=23本。

练习三
1,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共有贺年卡90张。

如果甲给乙3张后,乙又送给丙5张,那么三个人的贺年卡张数刚好相同。

问三人原来各有贺年卡多少张?
2,小红、小丽、小敏三个人各有年历片若干张。

如果小红给小丽13张,小丽给小敏23张,小敏给小红3张,那么他们每人各有40张。

原来三个人各有年历片多少张?
3,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有彩色玻璃弹子10颗,甲给乙13颗,乙给丙18颗,丙给丁16颗,四人的个数相等。

他们原来各有弹子多少颗?
例4:甲乙两桶油各有若干千克,如果要从甲桶中倒出和乙桶同样多的油放入乙桶,再从乙桶倒出和甲桶同样多的油放入甲桶,这时两桶油恰好都是36千克。

问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如果后来乙桶不倒出和甲桶同样多的油放入甲桶,甲桶内应有油36÷2=18千克,乙桶应有油36+18=54千克;如果开始不从甲桶倒出和乙桶同样多的油倒入乙桶,乙桶原有油应为54÷2=27千克,甲桶原有油18+27=45千克。

练习四
1,王亮和李强各有画片若干张,如果王亮拿出和李强同样多的画片送给李强,李强再拿出和王亮同样多的画片给王亮,这时两个人都有24张。

问王亮和李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
2,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各有玻璃球若干个,如果甲按乙现有的玻璃球个数给乙,再按丙现有的个数给丙之后,乙也按甲、丙现有的个数分别给甲、丙。

最后,丙也按同样的方法给甲、乙,这时,他们三个人都有32个玻璃球。

原来每人各有多少个?
3,书架上分上、中、下三层,共放192本书。

现从上层出与中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中层,再从中层取出与下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下层,最后从下层取出与上层剩下的同样多的书放到上层,这时三书架所放的书本数相等。

这个书架上中下各层原来各放多少本书?
例5:两只猴子拿26个桃,甲猴眼急手快,抢先得到,乙看甲猴拿得太多,就抢去一半;甲猴不服,又从乙猴那儿抢走一半;乙猴不服,甲猴就还给乙猴5个,这时乙猴比甲猴多5个。

问甲猴最初准备拿几个?
分析与解答:先求出两个猴现在各拿多少,根据“有26个桃”和“这时乙猴比甲猴多2个”,可知乙猴现在拿(26+2)÷2=14个,甲猴现在拿26-14=12个。

甲猴从乙猴那儿抢走一半,又还给乙猴5个后有12个,如果甲猴不还给乙猴,那么甲猴有12+5=17个;如果甲猴不抢乙猴一半,那么乙猴现在有(26-17)×2=18个。

乙猴看甲猴拿得太多,抢去甲猴的一半后有18个,如果不抢,那么甲猴最初准备拿(26-18)×2=16个。

练习五
1,学校运来36棵树苗,小强和小萍两人争着去栽。

小强先拿了树苗若干棵,小萍看到小强拿太多了就抢了10棵,小强不肯,又从小萍那里抢了6棵,这时小强拿的棵数是小萍的2倍。

问最初小强准备拿多少棵?
2,李辉和张新各搬60本图书,李辉抢先拿了若干本,张新看李辉拿了太多,就抢了一半;李辉不肯,张新就给了他10本。

这时李辉比张新多4本。

问最初李辉拿了多少本?
3,有甲、乙、丙三个数,从甲数中拿出15加到乙数,再从乙数中拿出18加到丙数,最后从丙数拿出12加到甲数,这时三个数都是180。

问甲、乙、丙三个数原来各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