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工业十二五规划

合集下载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2.01.04•【文号】工信部规〔2012﹞2号•【施行日期】2012.01.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为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部组织制定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二年一月四日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录前言一、发展现状和趋势(一)产业现状(二)发展趋势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发展重点(一)特种金属功能材料(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三)先进高分子材料(四)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五)高性能复合材料(六)前沿新材料四、区域布局五、重大工程(一)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专项工程(二)碳纤维低成本化与高端创新示范工程(三)高强轻型合金材料专项工程(四)高性能钢铁材料专项工程(五)高性能膜材料专项工程(六)先进电池材料专项工程(七)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示范应用专项工程(八)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专项工程(九)生物医用材料专项工程(十)新材料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工程六、保障措施(一)加强政策引导和行业管理(二)制定财政税收扶持政策(三)建立健全投融资保障机制(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五)培育优势核心企业(六)完善新材料技术标准规范(七)大力推进军民结合(八)加强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九)深化国际合作交流附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目录(略)前言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河南省氧化铝工业“十二五”发展对策(上)

河南省氧化铝工业“十二五”发展对策(上)

幅下 滑 , 当多 的企业 在前 两年 出现 严重 亏损 , 相 被迫
减产 或停产 。 目前 , 化铝 市场 虽有好 转 , 氧 但产 能过 剩 不仅没 有得到 扼制 , 而在继 续扩 张 , 土矿供 应 反 铝
全球 性 经济危 机 的影 响 ,09年 河南 氧 化 铝产 量下 20 降到 72 6万 吨 , 4. 占全 国 总 产 量 27 . 39 2万 吨 的
业 之一 ,十 一 五 ” 间 , 电解 铝 快 速 发 展 和市 场 “ 期 在
对 氧化 铝需求急 剧 增加 的拉 动下 , 南 省 氧 化 铝工 河 业 发展迅 猛 。氧化 铝产 量 的迅 速 增 长 , 土 矿需 求 铝 量 剧增 , 导致矿 石 品位 急 剧下 降及供 应量严 重 短缺 。 与此 同 时 , 氧化 铝产能 出现 严重 过剩 , 氧化 铝价格 大
3. % , 12 占全 球 氧化 铝 总 产 量 7 8 2 1万 吨 的 1 . % 02 ( 表 1表 2 。 见 、 )
危机 日趋严 重 , 土 矿 资 源 已成 为 制 约 我 省 和我 国 铝
氧化铝工业 发展 的瓶 颈 。
1 “ 一 五 ” 间 的 河 南 省 氧 化 铝 工 十 期
au n n u tyi e1 Fv lmiaid sr t 2 ie—Ye rPa P r n h m a ln( a t A)
ZHANG u — h L n e
( ea rnho h C , hnzo 50 1 C ia H n nB a c C a oZ egh u4 0 4 , hn ) f
“ 十一 五 ” 的 20 前 0 5年 , 南 省 在 产 的 氧 化 铝 河 企 业基 本 只有 中铝河南 分公 司和 中铝 中州 分公 司两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研究报告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研究报告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研究报告王国新1、行业分类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制造业”中的“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指引》(GB/T4754-2011),公司所处行业为“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中的“C3262铝压延加工”。

根据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发布的《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中的“C3262铝压延加工”。

根据股转系统《挂牌公司投资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金属与采矿(111013)”大类下的“铝(11101310)”行业。

具体而言,公司的业务属于铝型材加工子行业。

2、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2、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公司所处的铝压延加工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发改委、工业与信息化部、商务部,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章、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提出产业发展导向、布局和指导性意见、项目审批等。

国家发改委通过不定期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列明有色金属产业中鼓励、限制和淘汰类的技术和项目,对本行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是铝加工行业的对口行业组织。

行业协会的主要工作是为企业和行业服务,并受有关部门委托,进行行业管理,开展行业统计调查工作并分析、发布行业信息,协助政府制订行业产业政策、中长期发展规划,负责制定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等。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3、行业发展现状基本金属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使用量相对较多、使用范围较广的常用金属,包括铜、铝、铅、锌、锡、镍这六种,铝是世界上产量和用量仅次于钢铁的有色金属,地壳中储量最多的矿产资源之一,占地壳质量的8%。

由于铝的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是发展国民经济重要基础材料。

目前,铝在许多领域已逐步替代了钢、铜等传统金属材料,成为支撑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金属材料之一。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品产业布局 亟待优化。 电
解铝 、镁冶炼等产 能严重过剩 ,2 1 0 0年开工率分别只有
济 的重要基 础产业,但考虑 国内资源 、能源短 缺,其发
展 要 立 足 支 撑 国 内下 游 市 场 发 展 需求 ;考 虑 我 国 资 源 分
布 不均、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 的国情 ,要 立足 支撑区域 经济 发展:同时 , 考虑无论是大力发 展精深加工产 品、 还 是节能减排 ,都 要立足技术进步 的支撑 。 三是坚持 “ 一个主题 ”。 《 规划 》明确了结构调整 转型升级是 “ 十二五 ”期 间有色 金属工业 的主要发展方
嘲 《 》 导 来 年 金 业 规划 是引 未 五 有色 属工 持
圈 “一 ” 间 我 有 金 工 在 化 十 五 期 , 国色 属 业 优 产
瞳 规 》求 发 改 委 财 部科 部 国 《划 征 了 展 革 、 政 、 技 、
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 、环境保 护部、商务部、人 民银 行、国资委 、海关 总署 、税务总局 、统计局、银监会 、证 监会、 电监会 、工程 院、国家能源局、各地方政府工业 主管部门、 行业协会 、 五矿集 团、 中铝公司、 中色集 团、 中 咨公 司共 5 6家单位意见 。共接 到 4 9家单位 的回复,其 中,2 家无 不 同意见,其它 2 5 3家的反馈 材料汇总整 合 为3 3条意见 ,经过认真研 究,1 5条完全采纳 ,1 8条部
金属工业加快转变 发展方 式,加速 实现转型升级 。
金 属品种 ,包括 稀 土稀有 金 属 、稀 散金 属等 。其 原 因
是 这 十 种 金 属 在 有 色 金 属 产 业 中 占主 导 地 位 , 合 计 产 量 占 有 色 金 属 总 产 量 的 比 重 超 过 9 % , 销 售 收 入 比重 5

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积极 发展 集 防火 、 抗震 、 环保 、 温 、 保 防水 、 降噪 、 装 饰 等多种 功 能于一 体 的新 型建 筑墙体 和 屋面 系统 等材 料及 部 品 。着 力 发 展 安 全 环 保 型 防 火保 温 材 料 、 能环 保型 门窗 和建 筑 墙 体 。发 展 太 阳能 光 伏 节 发 电一建 筑 一 体 化 屋 面 系统 及 太 阳 能 光 伏 发 电墙 体, 与屋顶 绿化 相关 的屋 面材料 及部 品 。 发挥 大企 业在 技 术 、 金 、 理 等方 面 的优 势 , 资 管 实施 兼并 重组 , 加快 行业 整合 , 培育 龙头企 业 。充分
专栏 3 新型建筑材料产 品发展重点
新型墙体材料 。砌块 、 建筑板材和多功 能复合一体化 产品 , 轻质化 、 空心化 产 品 , 膏板 复合保 温板 、 酸钙 板、 装饰 挂 石 硅 外 板、 蒸压加气混凝土 板及各类 多功 能复合板 等产 品, 高强度 、 高
( ) 三 主要 目标 到 21 , 05年 高性 能 防 火保 温材 料 、 色装 饰 装 绿
发挥 中小 企业 多 、 近 市场 、 贴 机制 灵 活 、 新 能力 强 创
特点的高效保温砌块及 原料生 产技术 , 高效环保 木材 防腐剂技
术, 脱硫石膏低成本化精密煅烧及综 合利用技术 , 高性 能绝热材 料产业化技术等 。 开发建筑墙体工业 设计 、 具开发 、 模 生产复 合 、 场安装等 现 技术, 解决 系统配套 与组合技术 , 产业 化、 品模 数化 等共性技 部 术装 备等。
修材料 比例进一步提高 。形成一批生产规模大、 技 术装 备精 、 品质 量 优 的 领军 企 业 。提 高 企业 现 代 产 化 管理 水平 和信息 化水 平 。综 合利 用 固体废弃 物 总

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50KT铅基、锌基合金项目
建设50KT铅基合金生产线;30KT锌合金生产线。
28000
6
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15万吨阴极铜(一期)项目
建设冶炼厂一座,年产15万吨阴极铜
301056
7
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西部资源深部开拓扩能提质改造项目
箕斗主提升井建设、地表溜井系统建设、运输平巷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机电设备购置等。
9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钻具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年产矿用钻具36万支,油田用钻具2万支,工程钻具103.5万支
27956
10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钨资源再生及利用项目
建设年再生处理硬质合金2000吨、再生料硬质合金1500吨的生产能力
12000
三、湘潭
3个430001源自湖南有色湘乡氟化学有限公司
硫渣制硫酸项目
10691
8
湖南美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
建设年产高品质钴酸锂1000吨、高密度球形四氧化三钴1000吨、锂锰钴镍氧化三元材料500吨的生产能力
40081
9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复杂含铋物料的清洁提取与增值冶金新工艺研究与产业化
建设年产铋系列产品2000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示范生产线;研究从含铋物料中清洁提取铋的工艺,开发并生产出铋的多元化系列产品。
6
湖南彬彬新材料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
建设年产1000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年产500吨的钛酸锂负极材料生产线。高电压正极材料300t/a生产能力和三元系复合正极材料1000t/a生产能力。
12000
7

《铝行业规范条件》解读

《铝行业规范条件》解读

《铝行业规范条件》解读一、修定并颁布《规范条件》背景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为落实《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适应近年来铝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业管理,应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金融、行业协会、设计研究单位和广大生产企业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开展行业规范管理的呼声和诉求,我部在广泛听取行业协会、地方工业主管部门、重点企业、设计研究单位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会同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安全监督总局等部门,对《铝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以下简称《准入条件》)进行了修订,并将名称修改为《铝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

我国是世界铝生产大国,氧化铝和电解铝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但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资源保障程度低、电解铝和再生铝产能过剩、氧化铝和电解铝大多数企业未经国家核准、产业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2012年铝冶炼行业实现利润仅9.3亿元,2013年1到5月,亏损3.5亿元,众多企业亏损严重。

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品种产能过剩矛盾作为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要通过严格执行准入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因此,亟需对《铝行业准入条件(2007)》进行修订,提高准入标准,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对行业发展进行引导和规范。

近年来我国铝行业在技术进步、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自主开发的异型阴极槽等铝电解节电技术居世界领先,500千安大型预焙槽等已经得到应用,低温低电压铝电解节能技术取得了突破,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已基本实现产业化。

根据国家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的要求,铝土矿山已经下放地方核准。

总之,国内铝行业在产业政策、产业规模、工艺技术和装备、资源和能源消耗、环保等指标方面,与2007年相比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此,为适应铝工业发展的实际,引导铝行业技术进步,修订原《准入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2014年铝基中间合金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铝基中间合金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铝基中间合金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6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产业政策 (4)1、行业监管体制 (4)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二、铝基中间合金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6)1、铝基中间合金行业发展概况 (6)2、铝基中间合金行业发展趋势 (7)(1)产品种类增多,产品性能提高 (7)(2)服务专业化发展 (8)(3)加速行业整合参与国际竞争 (8)三、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9)1、上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 (10)2、下游行业对铝基中间合金行业的影响 (10)四、铝基中间合金行业市场概况 (10)1、铝加工终端应用各行业的市场前景 (11)(1)交通运输业 (11)①汽车制造业 (11)②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业 (12)(2)建筑业 (14)(3)电线电缆行业 (15)(4)航空航天 (16)(5)其他 (18)2、铝加工材市场概况 (18)3、国际市场状况分析 (20)(1)国际市场简况 (20)(2)同类产品的竞争格局 (20)(3)他国进口政策的影响 (21)(4)贸易摩擦的影响 (21)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2)1、资金壁垒 (22)2、技术壁垒 (22)3、资质壁垒 (23)六、行业发展特点 (24)1、行业技术水平 (24)2、行业利润水平特点 (25)3、行业的区域性分析 (26)4、行业的季节性分析 (26)七、影响中间合金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7)1、有利因素 (27)(1)广阔的应用领域 (27)(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27)(3)行业趋于规范 (27)2、不利因素 (28)(1)对研发的要求日益提高 (28)(2)管理水平和效率低于国际领先水平 (28)八、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29)1、国内企业 (29)(1)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0)(2)江西永特合金有限公司 (30)(3)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30)(4)湖南金联星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0)2、国际企业 (31)(1)英国LSM 公司 (31)(2)荷兰KBM 公司 (31)(3)西班牙Aleastur 公司 (32)一、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产业政策1、行业监管体制铝基中间合金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行业的管理与规划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工业十二五规划————————————————————————————————作者: ————————————————————————————————日期:ﻩ子规划: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铝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交通运输、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原材料。

为加快转变铝工业发展方式,引导铝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铝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在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了向铝工业强国转变的产业基础。

(一)产量显著增长据初步统计,2010年我国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铝加工材产量分别为2894万吨、1577万吨、400万吨和2026万吨,分别占全球的35.9%、39.9%、18%和30.4%,“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7.5%、15%、18%和25.6%,除再生铝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外,均居全球第一位。

(二)技术创新取得突破自主开发的串联法生产氧化铝及利用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艺技术、500千安大型预焙槽装备等已经应用和投产,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节能技术居世界领先。

低温低电压铝电解节能技术取得了破。

目前大型预焙槽电解铝产能占90%以上。

铝加工基本行业掌握了高精铝板带箔及大型工业型材生产等先进工艺,高速列车铝材基本实现国产化。

从赤泥中回收铁及电解槽废内衬等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取得初步成果。

骨干企业技术装备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三)产品结构有所改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改变了“十一五”初期高精尖铝材以进口为主的局面,2010年出口各类铝加工材217万吨。

铝板带箔、大型工业型材、高压阳极箔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端铝合金材初步满足了国家重点工程的需要。

(四)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电解铝能力84万吨。

2010年氧化铝综合能耗下降到508千克标煤/吨,比2005年下降41.6%,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013千瓦时/吨,比2005年下降620千瓦时,居世界领先水平。

(五)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到2010年底,国内氧化铝、电解铝企业平均规模分别为115万吨/年和22.5万吨/年,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比2005年分别提高45万吨/年、12万吨/年。

产能在200万吨/年以上的7家氧化铝企业占全国产能的72%,前10家电解铝企业产量已占全国的67%。

(六)布局调整和资源开发稳步推进西部地区电解铝产能占全国的比重51%,比2005年上升5个百分点。

华东、华南地区铝材产量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区铝加工材产量不断增长。

煤电铝一体化的电解铝产能有所提高。

“十一五”期间国内铝土矿勘查新增查明资源储量6.5亿吨。

低铝硅比的铝土资源得到广泛应用,境外氧化铝项目稳步推进。

同时,铝业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电解铝产能过剩,2010国内电解铝开工率只有70%。

二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赤泥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三是高精尖铝材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要。

四是布局不合理,煤(水)电铝一体化比例低,竞争能力弱。

二、发展环境(一)环境分析“十二五”时期,铝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一方面,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持续推进,为铝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大市场空间。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工具轻量化,需要铝工业提供重要支撑。

企业重组步伐加快,煤电铝加工产业一体化,为铝工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形势,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日趋强化,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国内铝材出口不断提出反倾销,迫切要求铝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

(二)需求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平稳较快发展,铝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但随着再生铝产量的增加,电解铝需求增速将会逐步放缓。

综合应用弹性系数法、消费强度法、专家经验法以及线性回归模型等多种方法预测分析,预计到2015年我国电解铝消费量将达到24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约8.6%,电解铝产量24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8.8%。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铝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电解铝总量,着力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优化布局,加快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引导电解铝产能有序转移,努力扩大再生铝规模,提高赤泥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实现铝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总量控制。

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继续严格控制电解铝产能扩张,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在有资源保障地区适度发展氧化铝。

坚持协调发展。

围绕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布局调整,鼓励企业重组,促进煤(水)电铝加工产业融合,实现产业规模与资源、能源、环境相协调,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创新发展。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技术,开发新型铝合金及加工工艺装备,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节能减排需求。

坚持绿色发展。

全面推广低电压铝电解、氧化铝节能降耗等低碳技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两化融合。

充分发挥计算机模拟仿真、智能控制等信息化技术在铝电解、深加工、节能减排等领域技术进步的关键作用,提高铝工业生产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

(三)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铝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

全部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

单位产品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降低。

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端铝材品种和质量基本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需求。

产业布局及组织结构得到优化,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再生铝规模继续扩大,赤泥、电解槽废内衬等资源综合利用、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技术实现产业化。

国际合作取得明显进展。

专栏1:“十二五”时期铝工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2010年2015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4.6 12高端铝材销售收入占铝加工销售收入比重(%)8 20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0.33 >1.5电解铝前10家产业集中度(%) 6790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万吨)[84][80]电解铝直流电耗(千瓦时/吨)13084 ≤12500铝锭综合电耗(千瓦时/吨) 14013≤13300阳极效应系数(次/日槽)0.15≤0.03氟化物排放(千克/吨铝) 1 ≤0.6多氟化碳(PFC)排放(吨CO2当量/吨铝)0.8≤0.5氧化铝综合能耗(千克标煤/吨)508 ≤500赤泥综合利用(%) 4≥20注:[]内为五年累计数四、主要任务(一)严格控制铝冶炼产能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控制电解铝产能盲目扩张,按期淘汰100千安及以下预焙槽电解铝和落后再生铝产能。

限制氧化铝产能无序扩张。

(二)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为产品发展方向,发展高性能铝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和工艺。

加快开展航空用高抗损伤容限合金、高强度铝合金品种开发,以及铝合金薄板、厚板、型材和锻件的工程化技术开发,满足航空及国防科技工业对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要求。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用大型型材用铝合金新材料、具有较好成形性能的汽车车身用6016类及6022类合金,以及液化天然气船(LNG)用合金板材生产技术。

鼓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向铝部件制造方向发展,为下游制造业提供加工部件及服务。

(三)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以满足内需为主,严格控制能源及资源不具备条件地区的氧化铝和电解铝产能。

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积极引导能源短缺地区电解铝产能向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依托内蒙古地区高铝煤炭资源,有序推进高铝粉煤灰资源开发利用。

选择条件合适的区域,充分利用国内外废杂铝资源建设若干规模化再生铝基地。

鼓励加快在境外建设氧化铝及电解铝产业园区。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建设若干资源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铝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支持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东(中)西铝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

(四)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按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结合优化布局,支持优势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

支持区域内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鼓励煤(水)电铝加工一体化,提高产业竞争力。

充分发挥中铝公司、中电投集团等大型企业带动作用,形成若干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五)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围绕铝工业发展重点难点,在拜耳法高浓度溶出浆液高效分离等氧化铝节能减排技术,赤泥综合利用,高阳极电流密度大型铝电解、低温低电压铝电解及其它新法铝冶炼技术,新型铝合金及性能的研究,高强、高损伤容限铝合金材料开发,关键铝加工装备国产化,再生铝高效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大力支持高效节能铝电解技术创新等战略联盟开展技术攻关,加快组建交通用铝、赤泥综合利用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铝工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铝工业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六)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支持铝工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以质量品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两化融合等为重点,对现有企业生产工艺及装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重点推广低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高效节能技术、氧化铝生产过程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等低电压高效铝电解技术,电解铝液直接制备合金锭坯等短流程加工制造技术等。

(七)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国内重点成矿地带的普查与勘探,增加资源储量。

在广西、贵州、山西适度发展具有资源保障的氧化铝产能。

积极推动境外资源勘探,形成一批境外矿产资源基地。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有条件的地区,增加再生铝产量。

依托内蒙古等地区高铝煤炭资源,加快建设高铝粉煤灰资源开发利用基地。

五、重大工程(一)节能减排工程目标: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到2015年力争完成1500万吨及以上电解铝技术改造,电解铝直流电耗降到12500千瓦时/吨及以下,年节约电力100亿千瓦时,氧化铝综合能耗降到500千克标煤/吨。

电解铝电耗等主要技术指标居世界领先。

主要内容:采用先进适用的新型阴极结构铝电技术、先进适用的氧化铝节能技术以及铝加工先进技术,对现有电解铝、氧化铝以及铝加工生产能力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降低物耗和能耗,增加品种,改善质量。

(二)高精产品工程目标:掌握高端铝材核心关键技术,加速高端铝材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家重大工程需求。

主要内容: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统一部署要求,依托优势企业、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积极推进新技术产业化及规模化制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