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徐汇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市徐汇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徐汇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徐汇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悖.谬(bèi)狡黠.(jié)气喘吁吁..(xū)有模.有样(mú)B.濒.临(bīn)脚踝.(huái)相濡.以沫(rú)唾.手可得(chuí)C.豢.养(huàn)着.落(zhuó)分道扬镳.(biāo)憨.态可掬(hān)D.拜谒.(yè)沏.茶(qī)矢.志不渝(shǐ)颓垣.断壁(huán)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把“复习重点不突出”与“时间安排不合理”互换位置)B.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1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8~10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7米。

(删去“的寿命”)C.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将“三月的昆明”改为“昆明的三月”)D.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删去“靠的”)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明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B.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C.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怖,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D.亲爱的母校,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A.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0届徐汇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答案版)

2020届徐汇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答案版)

2020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2020.5.13(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6分)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2.____________,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4.____________,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5.毕业前夕,你打算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名句作为给好友的祝福赠言,最适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6-8题(11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惶恐滩头说惶恐,人生自古谁无死,身世浮沉雨打萍.零丁洋里叹零丁,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以上诗文的作者所处朝代为______朝。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选出诗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6分)(1)《过零丁洋》:____(2)《爱莲说》:____A.与民同乐B.洁身自好C.舍生取义D.寄情山水(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12题(12分)解缙①应制②题《虎顾众彪③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唯有父子情,一步回顾.”文皇④见诗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

文皇与解缙同游。

文皇登桥,问缙:“当做何语?"缙曰:“此谓,一步高一步’。

”及下桥,又问之,缙曰:“此谓,后面更高似前面。

”【注释】①解缙:字大绅,明代著名才子。

②应制:古时由皇帝指定大臣来作诗或者写文章。

2020年上海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0年上海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0年上海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试卷全文结束》》年4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1、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4、,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5、复行数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贯亭西,水面初千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

6、诗中“早莺”“新燕”“ ”等事物充分体现早春的季节特征。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描绘了西湖早春时节的明媚风光。

B、诗歌表达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C、诗歌以“行”为线索展现西湖的最色。

D、诗歌呈现了早春时节喧闹的游湖场景。

(三)阅读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8、上文作者是朝著名文学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2分)以我酌油知之。

10、该文人物对话中多次出现“亦”字,对表现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体现陈尧咨的个性特点。

“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体现卖油翁的个性特点。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元和年,(柳宗元)徙柳州刺史①。

时刘禹锡同谪,得播州②,宗元以播非人所居,且禹锡母老,具奏以柳州让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有为请者,遂改连州③。

上海市徐汇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徐汇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徐汇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她俩虽是孪生姐妹,性格却大相径庭....。

B.随着社会的发展,昔日繁华的小镇如今万人空巷....,人迹罕至。

C.我和好朋友约好周末在书店见面,我们果然按时到达,不期而遇....。

D.小家伙脑瓜子很灵活,常常能够随机应变,见异思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良好的家风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D.一些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心无旁骛....,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晚会上,同学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精彩纷呈....,街舞、相声、小品等都赢得了阵阵掌声。

B.这天风和日丽....,南湖沿岸紫荆怒放,游人如织,让人不禁感叹:“人间最美四月天。

”C.科技引领发展,倘若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我国走进人工智能时代计日可待....。

D.初中三年的时光匆忙而短暂,曾经沧海难为水.......,那些逝去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虚忘顷刻筛子异想天开B.荒唐隐匿洋溢无缘无顾C.窝行隧洞翡翠一气呵成D.憋闷苍茫熏陶无精打采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B.老人、青年和孩子们,纷纷涌向那青青山坡——几十年前革命英雄奋勇抗战的地方。

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D.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对教育的期待。

二、名句名篇默写6.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____________,白露未已。

上海市徐汇区2020届初三语文二模试卷

上海市徐汇区2020届初三语文二模试卷

2020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6分)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2.____________,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4.____________,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5.毕业前夕,你打算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名句作为给好友的祝福赠言,最适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6-8题(11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惶恐滩头说惶恐,人生自古谁无死,身世浮沉雨打萍.零丁洋里叹零丁,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以上诗文的作者所处朝代为______朝.(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选出诗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6分)(1)《过零丁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爱莲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民同乐B.洁身自好C.舍生取义D.寄情山水(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12题(12分)解缙1应制2题《虎顾众彪3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唯有父子情,一步回顾.”文皇4见诗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

文皇与解缙同游。

2020徐汇初三二模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徐汇初三二模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6分)一览众山小;蜂蝶纷纷过墙去;皆若空游无所依;试问卷帘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6—8题(11分)6.(2分)宋7.(3分)(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却不可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它。

8.(6分)(1)C(2)B(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12题(12分)9.(4分)(1)回头看(2)等到,到了10.(3分)A 11.(2分)父子情12.(3分)B二、现代文(3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9分)13.(6分)(1)华亭县(2)上海浦(3)上海镇14.(6分)从地理学角度(1分),上海这片土地,是江河泥沙长期淤积而成的,“从海上来的(2分)。

从语文角度(1分),“上”的意思是“边侧”(“江河的边侧”),上海位于“海”的边侧,“海”字体现了海纳百川的城市特点,所以别称“海上”(2分)。

15.(3分)C16.(4分)不多余。

介绍“沪上”的作用是:(1)“沪上”与“海上”中的“上”的含义一致,文章以此来说明“海上”得名的语言学理据是“海边的地区”;(2)交待了“海上”的别称是由“沪上”推演而来的;(3)说明晚清以来的文人认为上海具有“海纳百川、磅礴大气的国际化都市”的特点。

【言之成理即可,1点得2分;2点得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20分)17.(2分)悠18.(6分)(1)母亲征用父亲花盆种菜,父亲生气;(2)父亲遵命割草时摔伤,病危住院;(3)母亲提出种花,父母互相谦让。

19.(2分)B20.(5分)画线句的三句话依次用了炫耀(得意)、命令(指使)和商量的语气(3分),母亲对父亲的态度由强硬到温和(前两句母亲对父亲的态度是高高在上的,第三句母亲对父亲的态度温和平等)(2分)。

21.(5分)⒃、⒄段以相同语言形式,独立成段(1分),突出表现了父母互为对方考虑(1分)。

与标题“老爸种花老妈种菜”遥相呼应(形成对比)(1分)。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年徐汇区初三二模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默写(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3)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参观龙华烈士陵园时,同学们深深感动于革命烈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献身精神。

(文天祥《过零丁洋》)(二)(22分)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龙赋王安石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①。

惟不可见,所以莫知其乡;惟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

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

则常出乎害人,而未始②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仁。

为仁无止,则常至乎害已,而.未始至乎丧已,夫此所以为智。

止则身安,曰惟知几;动则物利,曰惟知时。

然则龙终不可见乎,曰:与为类者常见之。

【注】①章:同“彰”,彰显。

②始:曾经。

2.【甲】诗作者是________朝文学家。

3.根据方法提示,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方法提示解释迁移旧知与“濯清涟而.不妖”含义相同而.未始乎丧己_________推敲结构与“章”相对能强能弱,能微.能章________4.对【丙】文中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龙)无法被看见,所以不知道它的居所。

上海市徐汇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上海市徐汇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20年徐汇区第二学期初三语文学能测试试卷2020.4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 150分一、文言文(共42分)(一)默写。

(18分)1.会当凌绝顶,(《望岳》)2.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3. 醉卧沙场君莫笑,(《凉州词》)4. ,雪尽马蹄轻(《观猎》)5. 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秋思》)6. ,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

(4分)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词中“鱼龙舞”的“鱼龙”指的是(2分)8.下列各项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的上阕描绘了人们欢庆春节的快乐场面。

B.词人表达了自己在繁华场景中与众不同的追求。

C.词中描绘的热闹画面体现了词人欢乐的感受。

D.该词是辛弃疾词作中豪放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8分)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9.上文选自《》(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齐人固善盗乎?11.晏子巧妙地反击了楚王的挑衅,用“枳”的形成来说明。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12分)宋王谓其相唐鞅曰:“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对曰:“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初三语文试卷2020.5(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6分)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2. ,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雨晴》)3.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4. ,却道海棠依旧。

(李清照《如梦令》)5.毕业前夕,你打算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名句作为给好友的祝福赠言,最适合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6一8题(11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以上诗文的作者所处朝代为朝。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8.选出诗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6分)(1)《过零丁洋》(2)《爱莲说》A.与民同乐B.洁身自好C.舍生取义D.寄情山水(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一12题(12分)解缙①应制题《虎顾众彪②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文皇③见诗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

文皇与解缙同游。

文皇登桥,问缙:“当做何语?”缙曰:“此谓‘一步高一步'。

”及下桥,又问之,缙曰:“此谓‘后面更高似前面'。

”【注释】①解缙:字大绅,明代著名才子。

②应制:古时由皇帝指定大臣来作诗或者写文章。

③彪:此指小虎。

④文皇:明成祖朱棣。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虎顾众彪(2)及下桥10.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

B. (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

C.(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

D. (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

11.从文中看,文皇见诗有感,是因为诗中的“”三个字触动了他。

(2分)12.下列选项中对解缙的特点概括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有勇有谋B.灵活睿智C.谦虚谨慎D.忠于职守二、现代文(3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9分)上海为何也叫“海上”?韩超①上海的别称很多,晚清以来,在文人骚客的笔下,“上海”常常被一个新的别名“海上”所替代,如《海上繁华梦》《海上花列传》《海上画林》等。

②“上海”一名,起源于水名。

东汉末年,东吴孙权在这里建立水师基地,不过那时此处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

到了唐朝,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和海盐北境设置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

北宋时,松江上游变窄,海船改由松江南侧支流上海浦入口,所停江岸渐成聚落。

“浦”指江河与支流的汇合处。

那时的吴淞江(今苏州河)南岸有两条支流:一条是上海浦,一条是下海浦。

南宋威淳三年,这里开始建镇,治所在上海浦附近,故名“上海镇”,这就是地名“上海”的来历。

至元朝,设上海县。

③“上海”为什么又会被称为“海上”呢?有一种说法是,上海的土地是“从海上来的”,故而别称“海上”。

地理知识告诉我们,上海这片土地,是江河泥沙长期淤积而成的,其海岸线一直在缓慢地向东推移,仿佛不断地从海里“长”出新的土地来。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

上海县曾管辖着两个乡:高昌乡和长人乡。

长人乡在古代又称“长人坑”。

我国最早的一部介绍古代吴越地方史的著作叫《越绝书》,其《外传记吴地传》中说:“娄东十里坑者,古名长人坑,从海上来。

”意思是说,娄县以东有一个叫“十里坑”的地方,古代名为长人坑,它是从海里生长出来的。

④另外,我们还可从语文的角度,来探究一下“海上”的得名理据。

⑤汉语中的“上”字意义很丰富,其中之一是“江河的边侧”。

例如《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葬鲁城北河上。

”唐代司马贞解释说:“上’者,亦‘边侧’之义。

”就是说,孔子葬在鲁国都城之北的泗水旁边。

又如,《论语》中的一句名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的“上”字,也是“旁边、附近”的意思;“川上”,泛指水边某一地方,并非定指。

⑥上海的别称“沪上”,其中的“沪”,应该是“沪渎”的省称。

沪渎是古代的一条河流名,指吴松江下游近海处的一段(今黄浦江下游)。

因当地人民用“沪”(捕鱼的竹栅)在江海之演捕鱼为业而得名。

“沪上”本谓沪渎附近的地方,后来才逐渐演变为上海的一个别称。

大海是百川汇聚之处。

“海上”本指海边,到了近代,“海上”才作为上海的别称而出现,由“沪上”而“海上”,可能是晚清以来的文士们觉得上海面朝大海,海纳百川大气,较“沪”字更能恰当地反映上海作为国际性火都市的特点吧。

(选自《语言文字周报》有删改) 13.根据第②段内容,“上海”的得名过程是:(6分)“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1)”一“(2) ”----“(3) ”----“上海县”。

(1)(2)(3)14.阅读全文,“上海”被称为“海上”的原因是。

(6分)15.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列举《海上繁华梦》等书名,说明了“海上”是“上海”的别称之一。

B.《外传记吴地传》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介绍古代吴越地方史的著作《越绝书》。

C.第⑤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汉语中的“上”字意义很丰富。

D. “沪上”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条名为沪渎的河,“沪”是古代捕鱼的竹栅。

16.文章标题为“上海为何也叫海上’?”,第⑥段却花很多笔墨介绍上海被称为“沪上”的原因,请分析这些内容是否多余。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20分)老爸种花老妈种菜肖世群(1)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们兄妹三人都参加了工作。

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父母,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

(yōu) 闲中的父亲,在楼房顶层的阳台上种起了花草。

(2)母亲也不甘寂寞,买来好几个大花盆,种上葱、蒜、生姜、辣椒、紫苏等。

从那以后,我家基本上就没买过这些调味蔬菜。

(3)有一天夜晚,一个邻居阿姨来到我家,说:“我们老家来亲成了,烧鱼的时候发现没有生姜,能不能借一点?”(4)“烧鱼不放姜怎么行啊?”母亲很慷慨地答应下来。

看到自家种的菜解了邻居的燃眉之急,母亲有种莫大的成就感。

她有些得意地对父亲说:“你看,我种菜可比你种那些无用的花草好吧?实用、实惠,还能解人急呢。

”(5)母亲在花盆里种菜得到邻居的肯定后,受到极大的鼓舞。

她一鼓作气买了20多个大花盆,并把家里废弃的澡盆、脸盆以及只要能盛土保水的器具都用上了。

即使这样,母亲还觉”征用”父亲的花盆来种菜。

父亲气得好几天没有理睐得不够,居然把父亲的花草给扯掉,母亲。

(6)父亲除了摇头叹气,无可奈何。

在我们兄妹眼里,读书出身的父亲从来就没有赢过母亲。

这次他照样败下阵来,并成为母亲种菜的得力助手,经常帮助母亲培土、施肥、浇水。

(7母亲的“菜园”在鼎盛时期,菜的品种几乎涵盖本地能种植的所有蔬菜。

我家吃不完,母亲就拿来送人,还动员邻居随时去摘取。

(8)有一次,我帮母亲培土时,意外地发现土里有两枚一元的硬币。

我猜想,可能是某位居给母亲莱钱,被母亲拒绝后,心里过意不去,只好使用此方法。

母亲感叹道:“太见外了,多好的邻居啊!”(9)父亲的退休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送3个孙子上学,上午和以前的老同事玩牌下、散散步、聊聊天,下午接孙子们回家后,再帮着母亲提水浇菜。

(10)有一年,母亲种的大蒜出苗了。

大清早,母亲对父亲说:“今天你送完孙子后,割些草来。

这么毒辣的太阳,蒜苗不用草覆盖的话,会被晒死的。

”(11)父亲遵命,背着竹筐,拿着镰刀,到家对面的山坡上去割草。

78岁的父亲老眼昏花,一脚踏空,从几米高的坡上栽下来,不省人事。

送到医院抢救,检查后被诊断为:颅内出血,病危。

(12)经医院全力抢救和治疗,父亲的病情才得到了有效控制。

清醒后的父亲趁母亲出去的间隙,把我们几个子女叫到他跟前,低声说:“千万不要再提起我摔倒的原因。

你们的妈妈已经很内疚,她的心脏病严重,别再让她受刺激。

”(13)父亲在医院里一躺就是20多天,母亲一直坚持自己陪护、照顾父亲,不允许儿女接替她。

(14)母亲的理由是:“你们的爸爸这辈子身体一直很好,难得住一次院,我也难得有机会伺候他一次,你们就别跟我抢了。

”她嘴上没有承认自己在父亲摔伤这件事上的过错,脸上却写满自责。

(15)父亲出院后,母亲又买了几个花盆,用商量的口气对父亲说:“现在莱价跌得凶,这莱种起来没意思。

干脆,菜就不种了,改种花吧?”(16)父亲说:“还是种菜吧。

”(17)母亲说:“还是种花吧。

”(选自《湖南文学》)17.看拼音写汉字:(you) 闲(2分)18.故事情节围绕着父母阳台种植的事情展开,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6分)父亲种花,母亲种菜父亲败下阵来,成为母亲的种菜助手↓母亲让父亲去割草盖菜父亲清醒后担心母亲受刺激,母亲亲自照顾父亲19.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父亲认为种花怡情,母亲觉得种菜实惠,父母对事物价值的认识有差异。

B.父亲成为母亲的种菜助手,是因为他最终认同了母亲种菜能够帮助别人。

C.父亲把帮母亲种菜作为自己规律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他包容随和的个性。

D.父亲清醒后不许子女提自己摔倒的原因,体现出他对母亲的关心和体贴。

20.文中三处画线句是对母亲的三次语言描写,请结合母亲说话的语气,分析母亲对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分)21.分析文章结尾(16)、(17)段的特点和作用。

(5分)三、综合运用(12分)阅读材料,完成第22-24题(12分)【材料一】2 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学生每天“宅”在家里学习,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亲子关系如何?某校学生会打算发起对间学们的问卷调查。

22. 以下选项不适合作为疫情期间亲子关系调查问题的一项是()(3分)A.疫情期间你与父母每天有争吵吗?B.疫情期间你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吗?C.疫情期间你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吗?D.疫情期间父母限制你使用手机吗?【材料二】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于2月10日至3月4日对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市9013名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关于疫情期间亲子关系的调查数据如下:23. 根据以上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有:(写出2点即可)(3分)24.在对父母进行的亲子关系调查问卷中,对于“孩子经常说的哪句话最让你伤心?”这个问题,大部分父母的选择是:“你别管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80字以内) (6分)四、写作(60分)25.题目:幸福在哪里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