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设计(模板)
太阳导学案(优秀模板4套)

太阳导学案(优秀模板4套)太阳导学案套1《太阳》一课我的导学案设计如下。
在尝试的过程中有收获也有疑惑。
同学们,和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传说故事有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太阳的科普短文。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为我们介绍了很多和太阳相关的知识。
请你根据下面的自学提示先自己学习,遇到不懂得地方也可以查工具书或者问老师同学,然后我们再集体交流。
第一课时导学案整体感知部分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是下面的词语要注意。
其实箭法摄氏度抵得上估计鸟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烦比较杀菌预防治疗疾病凝成2、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什么?从介绍内容上看课文可分为几个大的部分?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的1-3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思考一下,这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词语盘点在练习本上抄写下面的词语,争取默写上来。
其实箭法摄氏度抵得上估计鸟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烦比较杀菌预防治疗寸草不生日夜不停提示:“区”的笔顺见黑板第二课时导学案1、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2、默读课文思考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叫什么句子?有什么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联系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说一下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3、日积月累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以上是我在太阳一课中设计的导学案。
结合以前的实践我将导学案分为两课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按照这样的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如果将两课时的目标合而为一那么学生一堂课中不可能全部学完,也不可能有所消化,即便是交流也浅尝辄止,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这样做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操作起来都行之有效,从整体感知到词语积累到精度感悟到片断积累最后是目标检测,这样做设计的目的是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导学案模板

小学数学导学案模板一、导言导学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它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本模板将为您提供一个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基本框架,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二、学习目标本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应与课程目标一致,明确而具体。
例如,学习目标是“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学习内容及问题情境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计算购物所需的金额。
四、学习过程这一部分将详细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步骤和时间安排。
例如,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加减法练习题。
五、学习反馈及调整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问题或活动,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估他们在加减法运算上的进步。
六、学习评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和标准。
例如,我们将根据学生的练习题成绩和课堂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学习拓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额外的资料或活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数学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加减法练习题或阅读材料。
八、结语本模板旨在提供一个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基本框架,帮助教师更好地编写导学案,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不同的教师和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因此在使用本模板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了解X概念,学会X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导学案的引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导学案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素养。
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及相关材料,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练习。
学习方法:通过实例计算,掌握计算方法,并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练习。
学习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应用场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导学案模板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导学案(化Ⅰ)
主备人:吴静
课题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掌握铁的化学性质
2.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3.了解铁的氧化物
重点
铁的化学性质
难点
铁与氧化性酸的反应
预习案(课前)
一.铁的存在(阅读课本P53— P54 )
1、铁在地壳中的含量处于,仅次于、、。
我的困惑(学生)
探究案(课堂)
探究点一铁的化学性质
铁与除了与CuSO4、HCl、O2反应外,还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总结铁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及铁发生置换反应都生成几价铁。
探究点二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我们初中学过Cu O能与CO,H2,HCl反应。而铁的氧化物都是难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它们的性质与Cu O相似。那么铁的氧化物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铁与下列物质反应生成三价铁的是( )
A.S B。HCl C。Cl2D。CuSO4
5.Fe(NO3)2溶液中滴入稀H2SO4后,溶液颜色将会ﻩ()
A.不变B.由浅绿变棕黄
C.颜色变浅D.由绿变深绿
6。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值得的是()
(1)FeCl3(2)FeCl2(3)Fe3O4(4)HCl
2、在自然界中存在态和态。
3、铁的常见化合价有、、.
4、铁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的形式存在.含铁的矿物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二.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纯净的铁是色金属,密度、溶沸点、抗腐蚀能力、
导电性比铜铝的、能被磁铁
2、(初中知识回顾)铁的化学性质
分别写出铁与CuSO4、H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导学案设计模板

8、《一个文官之死》导学案编订者:邓洁玫一)预习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及其作品的主要特点。
2、学习通过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小说。
3、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和感情变化;能找出切尔维亚科夫打了喷嚏后的心理历程,分析其心理活动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4、探索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5、认识反复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学习使用这一写作手法。
二、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装在套子里的人》、《一个文官的死》、等。
与、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三、写作背景:小说写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沙皇政府为了镇压民粹派而实行高压政策,警察和官僚飞扬跋扈,社会非常黑暗。
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官贵民贱,官官相卫,大官压小官,小官欺小民,官场中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
政府暴戾无道,扼杀自由;百姓饱受压制,怨声载道;整个社会气氛令人窒息,人心惶惶。
当时社会黑暗与专制导致人民的恐惧和心理扭曲与压抑。
四、初读作品:1、字词积累:庶务()喷嚏()咳嗽()惶惶不安 ( ) 嘟嘟哝哝()2、小说中死去的文官谁?他的死因是什么?3、概述小说大体故事情节。
(叙述格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五、研读作品:4、为了一个喷嚏,文官道歉了几次?5、找出文官的神态变化和心理变化的语句。
(在书本中圈划出来)神态变化:心理变化:6、找出将军面对道歉的反应的语句。
(在书本中圈划出来)7、小说结尾写切尔维亚科夫之死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8、“反复道歉”是小说的主体,分析“反复”在文中的作用。
二)探究案1、死因探究: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是谁,也不管在什么地方,打喷嚏总归是不犯禁的。
农民固然打喷嚏,警察局长也一样打喷嚏,就连三品文官偶尔也要打喷嚏。
大家都打喷嚏。
”打喷嚏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为何竟会导致一个人的死亡?他是被什么吓死的?2、探索小说主题:(1)从切尔维亚科夫的死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如何?(2)作者对这种社会环境和处在这种环境中的切尔维亚科夫的态度如何?(小说主题)三)检测案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踉跄靓妆斗量车载相互谅解B.书箧挈带切骨之仇锲而不舍C.况味粗犷旷日持久框架结构D.数落数说滥竽充数数典忘祖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梁朝伟在电影《色•戒》中的表演真可谓出类拔萃,人们透过他的眼神可以穿越时空,窥看人物内心深处存留的关于人性的复杂纷扰的记忆。
语文导学案模板

课题
课型
自主+展示
年级
主备人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
教学准备
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
学案
导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2.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二【揭示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轻读。
三【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清除阅读障碍。
【课后反思】2、Biblioteka 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
(2)
(3)
(4)
(5)
四【自主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自学提示1、2。
2、
五【展示交流讲解】
六【当堂训练】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一、直接导入新课
二、预习交流,明确目标掌握预习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组内互评)
三、分配任务,立体教
独立思考、在相关(如:语段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六【拓展延伸】
八【作业设计】
1.
2
九【板书设计】
一、复习引入新课
二、出示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三、让学生联系实际,从正反面两个方面来理解作者感悟出人生的道理。
四、分配任务,立体教
独立思考、在相关(如:语段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五、通过想象练习,不能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种树人的话。
六、引导学生在读文中体会写法汲取经验。
四、合作探究,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展示交流,先组内互评)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篇一:初二语文导学案模板东辰学校初2015级语文导学案编号17号姓名日期 17、寻找时传祥编写人:审查人:审核人:初二语文组【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表达的主旨,体味人物通讯的特点;2、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品析冷峻平实的语言。
【教学重点】把握时传祥精神的实质,理解其现实的针对性。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含而不露、朴素奇崛的语言风格。
【学法指导】编写小传,梳理内容;分析人物,深入开掘。
【知识链接】1、通讯简介: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其特点:报道详细深入;注要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2、作者简介:孙德宏,辽宁盖县人,1962年出生。
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任《工人日报》编委、一级主编。
著作有:《困境中的思索》、《中观新闻论》、《中国房地产狂潮》(合著)、《开发商决策论》(合著)等。
3、相关背景:《寻找时传祥》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
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通讯发表后引起较大的反响,先后有十余种报刊或选集转载,并被一些新闻院系选为必读篇目。
预习案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夹菜(jiá jiā∨)耿大爷(ɡěnɡ∨ɡěn)倪志福(líní∨)...揣着(chuāi∨zhuì)诚挚(zhì∨zhí)偌大(ru? nu?∨)...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蔑(mia )(蔑视)偌(ru? )(偌大)篾(mia )(竹篾)诺(nu? )(诺言)赚(zhuàn)(赚钱)漠(m? )(冷漠)嫌(xián )(嫌恶)寞(m? )(寂寞)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A.偌大京城,人海茫茫,人世沧桑。
导学案模板

导学案模板把握的三个核心:学习内容分析:包括:确定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结构问题导学学习过程设计:知识链接、预习、学习探究、反馈和展示、启发点拨、作业。
学法指导:五环节常规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
知识线:知识点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
三线一面学法线:指导学生怎么读、怎样思、怎样操作,以此做出培养学生能力的设计德育线:挖掘情感价值、世界观、方法论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一个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心中有人:指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考虑怎样导学生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两有学案设计目中有纲: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得当、层次分明。
探索性:问题要真,要能激发起学习欲望,真正解决问题。
三性科学性:问题要科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层次、梯度),又能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主导性:避免放任自流,在老师主导下,有效学习。
导学案模板一【学习目标】1.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觉悟目标2.要求:a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
b让学生明确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均以考纲(课标)为准。
c学习目标设计应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要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合理制定,力求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重点、难点】1.对重点的要求:a需要学生着重掌握的问题为重点;b重点是课堂的一条主线,是讲师点拨的总抓手;是学生学习的方向。
故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2.对难点的要求:a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真正的难点往往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b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用分散突破法简化难点等。
【知识链接】1.定义:指“前挂后连”的知识。
具体是指把本节内容融贯于该学科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即助学资料)。
导学案模板(学生版)

高桥新区中心学校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课题:7、傅雷家书两则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习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3、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4、理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教学重点】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一、课前预学1.第一封信中,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2.说说傅雷给儿子写这两封信的缘由和目的分别是什么?3.依据课文话傅雷,请用下列句式写话:读着这些语句:“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我感觉傅雷是一个严谨勤奋治学的学者;读着这些语句“”,感觉傅雷是一个的中国人;读着这些语句“九年级上语文学科第二单元第7课第 1 页。
”,我感觉傅雷是一个多么的父亲;读着这些语句“”,我感觉傅雷是一个多么。
二.课中导学1.请你选择自己最欣赏的语句进行赏析,并试着用恰当的朗读语气来表现傅雷形象。
如:“我是过来人……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读得慢一些,加点字读得重一些,读出无比心疼、体贴入微的语气。
)2.领略哲理,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如:“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②“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③“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的感情的创伤,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情怀。
”三、课后研学读了两封信,你觉得傅雷最终希望儿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理解“坚强”的含义)九年级上语文学科第二单元第7课第 2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实施“121 ”高效课堂模式的重要载体。
导学案的编制核心要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效果测评。
导学案的编制形式: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
一节课一篇导学案。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
【A级】为“识记类内容”,部分内容也可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解决。
【B级】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
【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
【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导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的一体化的教学方案。
它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 121 ”课堂教学模式特点,集思广益,兼融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目的在于摒弃课堂的形式主义,追求课堂的实效。
一方面它是教师集体备课的抓手,便于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它是学生自学的指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注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
导学案的设计模块
121”课堂导学案模块
¥A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
3.展示点拨
4.测评反馈
(讨论交流)
《xxxxx》导学案(第X课时)课外部分
【复习巩固旧知识】(10-15分钟)
【课前预习新知识】(10-15分钟可以放在“自主学习”环节进行)课堂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