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推理与证明真题汇编理科数学(解析版)
专题11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复数、算法初步-三年(2022–2024)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

专题11不等式、推理与证明、复数、算法初步考点三年考情(2022-2024)命题趋势考点1:线性规划问题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2022年新高考浙江数学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真题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文)真题高考对本节的考查相对稳定,每年必考题型,考查内容、频率、题型、难度均变化不大.复数的运算与不等式是常考点,难度较低,预测高考在此处仍以简单题为主.考点2:不等式大小判断问题2024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考点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2022年新高考全国II卷数学真题考点4:解不等式2024年上海高考数学真题考点5:程序框图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真题考点6:复数加减乘除运算2022年新高考天津数学高考真题2023年天津高考数学真题2024年天津高考数学真题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文)真题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2024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真题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文)真题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数学真题2022年新高考全国II卷数学真题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考点7:模运算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学真题2022年新高考北京数学高考真题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文)真题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文)真题考点8:复数相等2024年上海高考数学真题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2022年新高考浙江数学高考真题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文)真题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真题考点9:复数的几何意义2023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202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学真题考点1:线性规划问题1.(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若,x y满足约束条件43302202690x yx yx y--≥⎧⎪--≤⎨⎪+-≤⎩,则5z x y=-的最小值为()A.12B.0C.52-D.72-【答案】D【解析】实数,x y满足4330220 2690 x yx yx y--≥⎧⎪--≤⎨⎪+-≤⎩,作出可行域如图:由5z x y=-可得1155y x z=-,即z的几何意义为1155y x z=-的截距的15-,则该直线截距取最大值时,z有最小值,此时直线1155y x z=-过点A,联立43302690x yx y--=⎧⎨+-=⎩,解得321xy⎧=⎪⎨⎪=⎩,即3,12A⎛⎫⎪⎝⎭,则min375122z=-⨯=-.故选:D.2.(2022年新高考浙江数学高考真题)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20,270,20,xx yx y-≥⎧⎪+-≤⎨⎪--≤⎩则34z x y=+的最大值是()A.20B.18C.13D.6【答案】B【解析】不等式组对应的可行域如图所示:当动直线340x y z +-=过A 时z 有最大值.由2270x x y =⎧⎨+-=⎩可得23x y =⎧⎨=⎩,故()2,3A ,故max 324318z =⨯+⨯=,故选:B.3.(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3232331x y x y x y -≤⎧⎪-+≤⎨⎪+≥⎩,设32z x y =+的最大值为.【答案】15【解析】作出可行域,如图,由图可知,当目标函数322z y x =-+过点A 时,z 有最大值,由233323x y x y -+=⎧⎨-=⎩可得33x y =⎧⎨=⎩,即(3,3)A ,所以max 332315z =⨯+⨯=.故答案为:154.(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真题)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312937x y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答案】8【解析】作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2z x y =-,移项得2y x z =-,联立有3129x y x y -=-⎧⎨+=⎩,解得52x y =⎧⎨=⎩,设()5,2A ,显然平移直线2y x =使其经过点A ,此时截距z -最小,则z 最大,代入得8z =,故答案为:8.5.(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文)真题)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2,24,0,x y x y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是()A .2-B .4C .8D .12【答案】C【解析】由题意作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转化目标函数2z x y =-为2y x z =-,上下平移直线2y x z =-,可得当直线过点()4,0时,直线截距最小,z 最大,所以max 2408z =⨯-=.故选:C.考点2:不等式大小判断问题6.(2024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已知()11,x y ,()22,x y 是函数2x y =的图象上两个不同的点,则()A .12122log 22y y x x ++<B .12122log 22y y x x ++>C .12212log 2y y x x +<+D .12212log 2y y x x +>+【答案】B【解析】由题意不妨设12x x <,因为函数2x y =是增函数,所以12022x x <<,即120y y <<,对于选项AB :可得1212122222·222x x x x x x ++>=,即12122202x x y y ++>>,根据函数2log y x =是增函数,所以121212222log log 222x x y y x x+++>=,故A 正确,B 错误;对于选项C :例如120,1x x ==,则121,2y y ==,可得()12223log log 0,122y y +=∈,即12212log 12y y x x +<=+,故C 错误;对于选项D :例如121,2x x =-=-,则1211,24y y ==,可得()122223log log log 332,128y y +==-∈--,即12212log 32y y x x +>-=+,故D 错误,故选:B.考点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7.(多选题)(2022年新高考全国II 卷数学真题)若x ,y 满足221+-=x y xy ,则()A .1x y +≤B .2x y +≥-C .222x y +≤D .221x y +≥【答案】BC【解析】因为22222a b a b ab ++⎛⎫≤≤ ⎪⎝⎭(,a b ÎR ),由221+-=x y xy 可变形为,()221332x y x y xy +⎛⎫+-=≤ ⎪⎝⎭,解得22x y -≤+≤,当且仅当1x y ==-时,2x y +=-,当且仅当1x y ==时,2x y +=,所以A 错误,B 正确;由221+-=x y xy 可变形为()222212x y x y xy ++-=≤,解得222x y +≤,当且仅当1x y ==±时取等号,所以C 正确;因为221+-=x y xy 变形可得223124y x y ⎛⎫-+= ⎪⎝⎭,设3cos sin 2y x θθ-==,所以cos ,sin 33x y θθθ=+=,因此2222511cos sin sin cos 1sin 2cos 233333x y θθθθ=θ-θ+=++++42π2sin 2,23363θ⎛⎫⎡⎤=+-∈ ⎪⎢⎥⎝⎭⎣⎦,所以当3333x y ==221x y +≥不成立,所以D 错误.故选:BC .考点4:解不等式8.(2024年上海高考数学真题)已知,x ∈R 则不等式2230x x --<的解集为.【答案】{}|13x x -<<【解析】方程2230x x --=的解为=1x -或3x =,故不等式2230x x --<的解集为{}|13x x -<<,故答案为:{}|13x x -<<.考点5:程序框图9.(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输出的B =()A .21B .34C .55D .89【答案】B【解析】当1k =时,判断框条件满足,第一次执行循环体,123A =+=,325B =+=,112k =+=;当2k =时,判断框条件满足,第二次执行循环体,358A =+=,8513B =+=,213k =+=;当3k =时,判断框条件满足,第三次执行循环体,81321A =+=,211334B =+=,314k =+=;当4k =时,判断框条件不满足,跳出循环体,输出34B =.故选:B.10.(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真题)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输出的n =()A .3B .4C .5D .6【答案】B【解析】执行第一次循环,2123b b a =+=+=,312,12a b a n n =-=-==+=,222231220.0124b a -=-=>;执行第二次循环,2347b b a =+=+=,725,13a b a n n =-=-==+=,222271220.01525b a -=-=>;执行第三次循环,271017b b a =+=+=,17512,14a b a n n =-=-==+=,2222171220.0112144b a -=-=<,此时输出4n =.故选:B考点6:复数加减乘除运算11.(2022年新高考天津数学高考真题)已知i 是虚数单位,化简113i1+2i-的结果为.【答案】15i -/51i -+【解析】()()()()113i 12i 113i 11625i15i 1+2i 1+2i 12i 5-----==--.故答案为:15i -.12.(2023年天津高考数学真题)已知i 是虚数单位,化简514i23i++的结果为.【答案】4i +/4i +【解析】由题意可得()()()()514i 23i 514i 5213i4i 23i 23i 23i 13+-++===+++-.故答案为:4i +.13.(2024年天津高考数学真题)已知i 是虚数单位,复数)()5i 52i ⋅=.【答案】75i 【解析】))5i 52i 55i 25i 275i ⋅-=-+=.故答案为:75i .14.(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已知1i22iz -=+,则z z -=()A .i -B .i C .0D .1【答案】A 【解析】因为()()()()1i 1i 1i 2i 1i 22i 21i 1i 42z ----===-++-,所以1i 2z =,即i z z -=-.故选:A .15.(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文)真题)设2i z =,则z z ⋅=()A .2-B 2C .2-D .2【答案】D【解析】依题意得,2i z =-,故22i 2zz =-=.故选:D16.(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若5i z =+,则()i z z +=()A .10iB .2iC .10D .2【答案】A【解析】由5i 5i,10z z z z =+⇒=-+=,则()i 10i z z +=.故选:A17.(2024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已知1i iz=--,则z =().A .1i --B .1i-+C .1i-D .1i+【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i 1i i 1z =--=-.故选:C.18.(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若1i 1zz =+-,则z =()A .1i --B .1i -+C .1i-D .1i+【答案】C 【解析】因为11111i 111z z z z z -+==+=+---,所以111i i z =+=-.故选:C.19.(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真题)设252i1i i z +=++,则z =()A .12i -B .12i +C .2i -D .2i+【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252i 2i 2i 2i2i 112i 1i i 11i i 1z +++-=====-++-+-,则12i z =+.故选:B.20.(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文)真题)()()()351i 2i 2i +=+-()A .1-B .1C .1i-D .1i+【答案】C 【解析】()()351i 51i 1i (2i)(2i)5+-==-+-故选:C.21.(2022年新高考全国I 卷数学真题)若i(1)1z -=,则z z +=()A .2-B .1-C .1D .2【答案】D【解析】由题设有21i1i i iz -===-,故1+i z =,故()()1i 1i 2z z +=++-=,故选:D22.(2022年新高考全国II 卷数学真题)(22i)(12i)+-=()A .24i -+B .24i --C .62i+D .62i-【答案】D【解析】()()22i 12i 244i 2i 62i +-=+-+=-,故选:D.23.(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若13i z =-,则1zzz =-()A .13i -B .13i-C .133-+D .133--【答案】C【解析】13i,(13i)(13i)13 4.z zz =-=--=+=13i 131333z zz -==--故选:C考点7:模运算24.(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学真题)已知1i z =--,则z =()A .0B .1C 2D .2【答案】C【解析】若1i z =--,则()()22112z -+-=故选:C.25.(2022年新高考北京数学高考真题)若复数z 满足i 34i z ⋅=-,则z =()A .1B .5C .7D .25【答案】B【解析】由题意有()()()34i i 34i 43i i i i z ---===--⋅-,故()()223|54|z -+-==.故选:B .26.(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文)真题)若1i z =+.则|i 3|z z +=()A .45B .42C .25D .22【答案】D【解析】因为1i z =+,所以()()i 3i 1i 31i 22i z z +=++-=-,所以i 34422z z +=+=故选:D.27.(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文)真题)232i 2i ++=()A .1B .2C 5D .5【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232i 2i 212i 12i ++=--=-,则()22322i 2i 12i 125++=-+-=故选:C.考点8:复数相等28.(2024年上海高考数学真题)已知虚数z ,其实部为1,且()2z m m z+=∈R ,则实数m 为.【答案】2【解析】设1i z b =+,b ∈R 且0b ≠.则23222231i i 1i 11b b b z b m z b b b ⎛⎫⎛⎫+-+=++=+= ⎪ ⎪+++⎝⎭⎝⎭,m ∈R ,22323101b mb b b b ⎧+=⎪⎪+∴⎨-⎪=⎪+⎩,解得2m =,故答案为:2.29.(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设()()R,i 1i 2,a a a ∈+-=,则=a ()A .-1B .0·C .1D .2【答案】C【解析】因为()()()22i 1i i i 21i 2a a a a a a a +-=-++=+-=,所以22210a a =⎧⎨-=⎩,解得:1a =.故选:C.30.(2022年新高考浙江数学高考真题)已知,,3i (i)i a b a b ∈+=+R (i 为虚数单位),则()A .1,3a b ==-B .1,3a b =-=C .1,3a b =-=-D .1,3a b ==【答案】B【解析】3i 1i a b +=-+,而,a b 为实数,故1,3a b =-=,故选:B.31.(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文)真题)设(12i)2i a b ++=,其中,a b 为实数,则()A .1,1a b ==-B .1,1a b ==C .1,1a b =-=D .1,1a b =-=-【答案】A【解析】因为,a b ÎR ,()2i 2i a b a ++=,所以0,22a b a +==,解得:1,1a b ==-.故选:A.32.(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真题)已知12z i =-,且0z az b ++=,其中a ,b 为实数,则()A .1,2a b ==-B .1,2a b =-=C .1,2a b ==D .1,2a b =-=-【答案】A【解析】12z i=-12i (12i)(1)(22)iz az b a b a b a ++=-+++=+++-由0z az b ++=,结合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为实部、虚部对应相等,得10220a b a ++=⎧⎨-=⎩,即12a b =⎧⎨=-⎩故选:A考点9:复数的几何意义33.(2023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在复平面内,复数z 对应的点的坐标是(3)-,则z 的共轭复数z =()A .13i +B .13i-C .13i -D .13i-【答案】D【解析】z 在复平面对应的点是(3)-,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13i z =-,由共轭复数的定义可知,13i z =-.故选:D34.(202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学真题)在复平面内,()()13i 3i +-对应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A【解析】因为()()213i 3i 38i 3i 68i +-=+-=+,则所求复数对应的点为()6,8,位于第一象限.故选:A.。
2021年高考数学三轮复习试题汇编 专题4 数列、推理与证明 第2讲 推理与证明(A卷)理(含解析)

2021年高考数学三轮复习试题汇编专题4 数列、推理与证明第2讲推理与证明(A卷)理(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江西省新八校xx学年度第二次联考·11)已知数列为依它的前10项的规律,则应为()A. B. C. D.2. ( xx`临沂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10)若对于定义在R上的函数,其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且存在常数使得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则称是一个“特征函数”.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①是常数函数中唯一的“特征函数”;②不是“特征函数”;③“特征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④是一个“特征函数”.A.1B.2C.3D.43.(xx·陕西省安康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12)对于函数为某一三角形的三边长,则称f(x)为“可构造三角形函数”.已知函数是“可构造三角形函数”,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4.(xx·北京市东城区综合练习二·8)为提高信息在传输中的抗干扰能力,通常在原信息中按一定规则加入相关数据组成传输信息.设定原信息为,其中(),传输信息为,,,运算规则为:,,,.例如原信息为,则传输信息为.传播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可能导致接收信息出错,则下列信息一定有误的是()(A)(B)(C)(D)5.(xx·漳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9)对于一个有限数列,的蔡查罗和(蔡查罗是一位数学家)定义为,其中.若一个99项的数列(的蔡查罗和为1000,那么100项数列的蔡查罗和为()A.991 B.992 C.993 D.999二、非选择题(75分)6.(xx·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高三模拟考试·13)设为正整数,,计算得,,观察上述结果,可推测一般的结论为。
7.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相邻两边所成的角为α,β,则有cos2α+cos2β=1. 类比到空间中的一个正确命题是: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对角线AC1与相邻三个面所成的角为α,β,γ,则cos2α+cos2β+cos2γ=▲ _.8.(xx·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16)将全体正整数排成如图的一个三角形数阵,按照此排列规律,第10行从左向右的第5个数为.9.(xx.成都三诊·15)10.(xx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15)已知数列满足.定义:使乘积为正整数的叫做“易整数”.则在内所有“易整数”的和为________.11.(xx.绵阳市高中第三次诊断性考试·15)用|S |表示集合S 的元素个数,由n 个集合为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n 元集”,如果集合A, B, C 满足为最小相交“三元集”.给出下列命题:①集合{1,2}的非空子集能组成6个目“二元集”②若集合M 的子集构成的“三元集”存在最小相交“三元集”,则3:③集合(1,2. 3. 4)的子集构成所有“三元集”中,最小相交“三元集”共有16个书④若集合|M |=n ,则它的子集构成所有“三元集”中,最小相交“三元集”共有个.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请演上你认为所有正确的命题序号)12. (xx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21)(本小题共12分)(Ⅰ)已知正数、满足,求证:;(Ⅱ)若正数、、、满足,求证:121222323424log log log log 2a a a a a a a a +++≥-.13.(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的前和,数列的通项公式.(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证:;(3)若数列与中相同的项由小到大构成的数列为,求数列的前项和.14.(xx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试题二·21)15.(xx ·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23)(本小题满分10分)设123*12341()(1)(2,)n n n n n n n F n a a C a C a C a C n n N +=-+-++-≥∈.(1)若数列的各项均为1,求证:;(2)若对任意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都有恒成立,试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16、(xx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高三模拟考试·21)(13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满足:且,求证:;(3)求证:。
2021年高考真题汇编——理科数学(解析版)1:集合与简易逻辑

2021高|考真题分类汇编:集合与简易逻辑1.【2021高|考真题浙江理1】设集合A ={x|1<x <4} ,集合B ={x|2x -2x -3≤0}, 那么A ∩ (C R B ) =A .(1,4)B .(3,4) C.(1,3) D .(1,2)∪ (3,4 ) 【答案】B【解析】B ={x|2x -2x -3≤0} =}31|{≤≤-x x ,A ∩ (C R B ) ={x|1<x <4} }3,1|{>-<x x x 或 =}43|{<<x x .应选B.2.【2021高|考真题新课标理1】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那么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6 ()C 8 ()D 10【答案】D【解析】要使A y x ∈-,当5=x 时 ,y 可是1 ,2 ,3 ,4.当4=x 时 ,y 可是 1 ,2 ,3.当3=x 时 ,y 可是1 ,2.当2=x 时 ,y 可是1 ,综上共有10个 ,选D.3.【2021高|考真题陕西理1】集合{|lg 0}M x x => ,2{|4}N x x =≤ ,那么M N =( ) A. (1,2) B. [1,2) C. (1,2] D. [1,2] 【答案】C.【解析】}22|{}4|{},1|{}0lg |{2≤≤-=≤=>=>=x x x x N x x x x M ,]2,1(=∴N M ,应选C.4.【2021高|考真题山东理2】全集{}0,1,2,3,4U = ,集合{}{}1,2,3,2,4A B == ,那么U C A B 为(A ){}1,2,4 (B ){}2,3,4 (C ){}0,2,4 (D ){}0,2,3,4 【答案】C【解析】}4,0{=A C U ,所以}42,0{,)(=B A C U ,选C.5.【2021高|考真题辽宁理1】全集U ={0,1,2,3,4,5,6,7,8,9} ,集合A ={0,1,3,5,8} ,集合B ={2,4,5,6,8} ,那么)()(B C A C U U 为(A){5,8} (B){7,9} (C){0,1,3} (D){2,4,6} 【答案】B【解析】1.因为全集U ={0,1,2,3,4,5,6,7,8,9} ,集合A ={0,1,3,5,8} ,集合B ={2,4,5,6,8} ,所以{}{}9,7,3,1,0,9,7,6,4,2==B C A C U U ,所以)()(B C A C U U 为{7,9} .应选B2. 集合)()(B C A C U U 为即为在全集U 中去掉集合A 和集合B 中的元素 ,所剩的元素形成的集合 ,由此可快速得到答案 ,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补集运算 ,属于容易题 .采用解析二能够更快地得到答案 . 6.【2021高|考真题辽宁理4】命题p :∀x 1 ,x 2∈R ,(f (x 2)-f (x 1))(x 2-x 1)≥0 ,那么⌝p 是 (A) ∃x 1 ,x 2∈R ,(f (x 2)-f (x 1))(x 2-x 1)≤0 (B) ∀x 1 ,x 2∈R ,(f (x 2)-f (x 1))(x 2-x 1)≤0 (C) ∃x 1 ,x 2∈R ,(f (x 2)-f (x 1))(x 2-x 1)<0 (D) ∀x 1 ,x 2∈R ,(f (x 2)-f (x 1))(x 2-x 1)<0 【答案】C【解析】命题p 为全称命题 ,所以其否认⌝p 应是特称命题 ,又(f (x 2)-f (x 1))(x 2-x 1)≥0否认为(f (x 2)-f (x 1))(x 2-x 1)<0 ,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认 ,属于容易题 .7.【2021高|考真题江西理1】假设集合A ={ -1 ,1} ,B ={0 ,2} ,那么集合{z ︱z =x +y,x ∈A,y ∈B }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A .5 B.4 C 【答案】C【命题立意】此题考查集合的概念和表示 .【解析】因为B y A x ∈∈, ,所以当1-=x 时 ,2,0=y ,此时1,1-=+=y x z .当1=x 时 ,2,0=y ,此时3,1=+=y x z ,所以集合}2,1,1{}2,1,1{-=-=z z 共三个元素 ,选C. 8.【2021高|考真题江西理5】以下命题中 ,假命题为 A .存在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不.是正方形 B .1212,,z z C z z ∈+为实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12,z z 为共轭复数C .假设,x y ∈R ,且2,x y +>那么,x y 至|少有一个大于1D .对于任意01,nn n nn N C C C ∈+++都是偶数 【答案】B【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 .【解析】对于B,假设21,z z 为共轭复数 ,不妨设bi a z bi a z -=+=21, ,那么a z z 221=+ ,为实数 .设di c z bi a z +=+=21, ,那么i d b c a z z )()(21+++=+ ,假设21z z +为实数 ,那么有0=+d b ,当c a ,没有关系 ,所以B 为假命题 ,选B.9.【2021高|考真题湖南理1】设集合M ={ -1,0,1} ,N ={x|x 2≤x} ,那么M ∩N = A.{0} B.{0,1} C.{ -1,1} D.{ -1,0,0} 【答案】B 【解析】{}0,1N = M ={ -1,0,1} ∴M ∩N ={0,1}.【点评】此题考查了{}0,1N =,再利用交集定义得出M ∩N. 10.【2021高|考真题湖南理2】命题 "假设α =4π,那么tan α =1”的逆否命题是 α≠4π ,那么tan α≠1 B. 假设α =4π,那么tan α≠1 C. 假设tan α≠1 ,那么α≠4π D. 假设tan α≠1 ,那么α =4π【答案】C【解析】因为 "假设p ,那么q 〞的逆否命题为 "假设p ⌝ ,那么q ⌝〞 ,所以 "假设α =4π ,那么tan α =1”的逆否命题是 "假设tan α≠1 ,那么α≠4π〞. 【点评】此题考查了 "假设p ,那么q 〞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11.【2021高|考真题湖北理2】命题 "0x ∃∈R Q ,30x ∈Q 〞的否认是A .0x ∃∉R Q ,30x ∈QB .0x ∃∈R Q ,30x ∉QC .x ∀∉R Q ,3x ∈QD .x ∀∈R Q ,3x ∉Q【答案】D【解析】根据对命题的否认知 ,是把谓词取否认 ,然后把结论否认 .因此选D 12.【2021高|考真题广东理2】设集合U ={1,2,3,4,5,6} , M ={1,2,4 } ,那么CuM = A .U B . {1,3,5} C .{3,5,6} D . {2,4,6}【答案】C【解析】}6,5,3{=M C U ,应选C.13.【2021高|考真题福建理3】以下命题中 ,真命题是 A. 0,00≤∈∃x eR xB. 22,x R x x >∈∀C.a +b =0的充要条件是ab= -1 D.a>1,b>1是ab>1的充分条件 【答案】D.【解析】此类题目多项选择用筛选法 ,因为0>xe 对任意R x ∈恒成立 ,所以A 选项错误;因为当3=x 时93,8223==且8<9,所以选项B 错误;因为当0==b a 时,0=+b a 而ab无意义 ,所以选项C 错误;应选D.14.【2021高|考真题北京理1】集合A ={x ∈R|3x +2>0} B ={x ∈R| (x +1 )(x -3)>0} 那么A ∩B = A ( -∞ , -1 )B ( -1 , -23 ) C ( -23,3 )D (3, +∞)【答案】D【解析】因为32}023|{->⇒>+∈=x x R x A ,利用二次不等式可得1|{-<=x x B 或}3>x 画出数轴易得:}3|{>=x x B A .应选D .15.【2021高|考真题安徽理6】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 ,直线a 在平面α内 ,直线b 在平面β内 ,且b m ⊥ ,那么 "αβ⊥〞是 "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A【命题立意】此题借助线面位置关系考查条件的判断【解析】①,b m b b a αβα⊥⊥⇒⊥⇒⊥ ,②如果//a m ,那么a b ⊥与b m ⊥条件相同.16.【2021高|考真题全国卷理2】集合A ={1.3.} ,B ={1 ,m} ,A B =A, 那么m =A 0B 0或3C 1D 1或3 【答案】B【解析】因为A B A = ,所以A B ⊆,所以3=m 或m m =.假设3=m ,那么}3,1{},3,3,1{==B A ,满足A B A = .假设m m = ,解得0=m 或1=m .假设0=m ,那么}0,3,1{},0,3,1{==B A ,满足A B A = .假设1=m ,}1,1{},1,3,1{==B A 显然不成立 ,综上0=m 或3=m ,选B..17【2021高|考真题四川理13】设全集{,,,}U a b c d = ,集合{,}A a b = ,{,,}B b c d = ,那么B C A C U U ___________ .【答案】{},,a c d【命题立意】此题考查集合的根本运算法那么 ,难度较小. 【解析】},{d c A C U = ,}{a B C U = ,},,{d c a B C A C U U =∴18.【2021高|考真题上海理2】假设集合}012|{>+=x x A ,}2|1||{<-=x x B ,那么=B A .【答案】)3,21(-【解析】集合}21{}012{->=>+=x x x x A ,}31{}21{<<-=<-=x x x x B ,所以}321{<<-=x x B A ,即)3,21(- .19.【2021高|考真题天津理11】集合},32|{<+∈=x R x A 集合},0)2)((|{<--∈=x m x R x B 且),,1(n B A -= 那么m =__________ ,n =__________. 【答案】1,1-【解析】由32<+x ,得323<+<-x ,即15<<-x ,所以集合}15{<<-=x x A ,因为)1(n B A ,-= ,所以1-是方程0)2)((=--x m x 的根 ,所以代入得0)1(3=+m ,所以1-=m ,此时不等式0)2)(1(<-+x x 的解为21<<-x ,所以)11(,-=B A ,即1=n .20.【2021高|考江苏1】 (5分 )集合{124}A =,, ,{246}B =,, ,那么A B = ▲ .【答案】{}1,2,4,6 . 【考点】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 【分析】由集合的并集意义得{}1,2,4,6AB = .21.【2021高|考江苏26】 (10分 )设集合{12}n P n =,,,… ,*N n ∈.记()f n 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①n A P ⊆;②假设x A ∈ ,那么2x A ∉;③假设A C x n p ∈ ,那么A C x np ∉2 .(1 )求(4)f ;(2 )求()f n 的解析式 (用n 表示 ).【答案】解: (1 )当=4n 时 ,符合条件的集合A 为:{}{}{}{}21,42,31,3,4,,, , ∴ (4)f =4 .( 2 )任取偶数n x P ∈ ,将x 除以2 ,假设商仍为偶数.再除以2 ,··· 经过k 次以后.商必为奇数.此时记商为m .于是=2k x m ,其中m 为奇数*k N ∈ .由条件知.假设m A ∈那么x A k ∈⇔为偶数;假设m A ∉ ,那么x A k ∈⇔为奇数 .于是x 是否属于A ,由m 是否属于A 确定 .设n Q 是n P 中所有奇数的集合.因此()f n 等于n Q 的子集个数 . 当n 为偶数〔 或奇数 )时 ,n P 中奇数的个数是2n (12n + ) . ∴()()2122()=2nn n f n n +⎧⎪⎨⎪⎩为偶数为奇数. 【考点】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计数原理 .【解析】 (1 )找出=4n 时 ,符合条件的集合个数即可 . (2 )由题设 ,根据计数原理进行求解 .22.【2021高|考真题陕西理18】 (本小题总分值12分 )(1 )如图 ,证明命题 "a 是平面π内的一条直线 ,b 是π外的一条直线 (b 不垂直于π ) ,c 是直线b 在π上的投影 ,假设a b ⊥ ,那么a c ⊥〞为真 . (2 )写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 ,并判断其真假 (不需要证明 )【答案】分析: (1 )证法一:做出辅助线 ,在直线上构造对应的方向向量 ,要证两条直线垂直 ,只要证明两条直线对应的向量的数量积等于0 ,根据向量的运算法那么得到结果.证法二:做出辅助线 ,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 ,得到线线垂直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得到线面垂直 ,再根据性质得到结论.(2 )把所给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交换位置,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判断出你命题的正确性.。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最新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真题汇编含解析

数学《推理与证明》高考知识点一、选择题1.在“一带一路”知识测验后,甲、乙、丙三人对成绩进行预测.甲:我的成绩比乙高.乙:丙的成绩比我和甲的都高.丙:我的成绩比乙高.成绩公布后,三人成绩互不相同且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那么三人按成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甲、丙、乙【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逐一验证的方法进行求解.【详解】若甲预测正确,则乙、丙预测错误,则甲比乙成绩高,丙比乙成绩低,故3人成绩由高到低依次为甲,乙,丙;若乙预测正确,则丙预测也正确,不符合题意;若丙预测正确,则甲必预测错误,丙比乙的成绩高,乙比甲成绩高,即丙比甲,乙成绩都高,即乙预测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将数学知识与时政结合,主要考查推理判断能力.题目有一定难度,注重了基础知识、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2.我们在求高次方程或超越方程的近似解时常用二分法求解,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三分法.比如借助天平鉴别假币.有三枚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硬币,其中有一假币(质量较轻),把两枚硬币放在天平的两端,若天平平衡,则剩余一枚为假币,若天平不平衡,较轻的一端放的硬币为假币.现有 27 枚这样的硬币,其中有一枚是假币(质量较轻),如果只有一台天平,则一定能找到这枚假币所需要使用天平的最少次数为()A.2 B.3 C.4 D.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提示三分法,考虑将硬币分为3组,然后将有问题的一组再分为3组,再将其中有问题的一组分为3,此时每组仅为1枚硬币,即可分析出哪一个是假币.【详解】第一步将27枚硬币分为三组,每组9枚,取两组分别放于天平左右两侧测量,若天平平衡,则假币在第三组中;若天平不平衡,假币在较轻的那一组中;第二步把较轻的9枚金币再分成三组,每组3枚,任取2组,分别放于天平左右两侧测量,若天平平衡,则假币在第三组,若天平不平衡则假币在较轻的一组;第三步再将假币所在的一组分成三组,每组1枚,取其中两组放于天平左右两侧测量若天平平衡,则假币是剩下的一个;若天平不平衡,则较轻的盘中所放的为假币.因此,一定能找到假币最少需使用3次天平.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类比推理思想的应用,难度一般.处理该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题干中的提示信息,由此入手会方便很多.3.《九章算术》“少广”算法中有这样一个数的序列:列出“全步”(整数部分)及诸分子分母,以最下面的分母遍乘各分子和“全步”,各自以分母去约其分子,将所得能通分之分数进行通分约简,又用最下面的分母去遍乘诸(未通者)分子和以通之数,逐个照此同样方法,直至全部为整数,例如:2n =及3n =时,如图:记n S 为每个序列中最后一列数之和,则6S 为( ) A .147 B .294C .882D .1764【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步骤进行计算,由此求得6S 的值. 【详解】 依题意列表如下:上列乘6 上列乘5 上列乘2 16 30 60 123153013 2 10 201432 1521515 656 1216 15 10所以6603020151210147S =+++++=.故选:A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合情推理,考查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属于基础题.4.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四位同学被问到谁去过北京时,小赵说:我没去过;小钱说:小李去过;小孙说;小钱去过;小李说:我没去过.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由此可判断一定去过北京的是( ) A .小钱 B .小李C .小孙D .小赵【答案】A 【解析】由题意的,如果小赵去过长城,则小赵说谎,小钱说谎,不满足题意;如果小钱去过长城,则小赵说真话,小钱说谎,小孙、小李说真话,满足题意,故选A.5.将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排成如图所示的塔形数表,表中位于第i 行,第j 列的数记为ij a ,例如329a =,4215a =,5423a =,若2019ij a =,则i j -=( )A .71B .72C .20D .19【答案】D 【解析】 【分析】先确定奇数2019为第1010个奇数,根据规律可得从第1行到第i 行末共有()11+2+3++=2i i i +⋅⋅⋅个奇数,可确定2019位于第45行,进而确定2019所在的列,即可得解. 【详解】奇数2019为第1010个奇数,由题意按照蛇形排列,从第1行到第i 行末共有()11+2+3++=2i i i +⋅⋅⋅个奇数,则从第1行到第44行末共有990个奇数,从第1行到第45行末共有1035个奇数, 则2019位于第45行,而第45行时从右往左递增,且共有45个奇数, 故2019位于第45行,从右往左第20列, 则45i =,26j =,故19i j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的应用,考查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6.甲、乙、丙、丁四人通过抓阄的方式选出一人周末值班(抓到“值”字的人值班).抓完阄后,甲说:“我没抓到.”乙说:“丙抓到了.”丙说:“丁抓到了”丁说:“我没抓到."已知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根据他们的说法,可以断定值班的人是( ) A .甲 B .乙C .丙D .丁【答案】A 【解析】 【分析】可采用假设法进行讨论推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由题意,假设甲:我没有抓到是真的,乙:丙抓到了,则丙:丁抓到了是假的, 丁:我没有抓到就是真的,与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个人抓到是矛盾的; 假设甲:我没有抓到是假的,那么丁:我没有抓到就是真的, 乙:丙抓到了,丙:丁抓到了是假的,成立, 所以可以断定值班人是甲.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情推理及其应用,其中解答中合理采用假设法进行讨论推理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分析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7.设x ,y ,z >0,则三个数,,y y z z x xx z x y z y+++ ( ) A .都大于2B .至少有一个大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假设这三个数都小于2,则三个数之和小于6,又y x +y z +z x +z y +xz +x y =(y x+x y )+(yz +z y )+(z x +x z)≥2+2+2=6,当且仅当x =y =z 时取等号,与假设矛盾,故这三个数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8.对于实数a ,b ,已知下列条件:①2a b +=;②2a b +>;③2a b +>-;④1ab >;⑤log 0a b <.其中能推出“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的条件为( ) A .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⑤【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条件分别利用特殊值以及反证法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①当a =b =1时,满足a +b =2,但此时推不出结论,②若a ≤1,b ≤1,则a +b ≤2,与a +b >2,矛盾,即a +b >2,可以推出,③当a 12=,b 12=时,满足条件a +b >﹣2,则不可以推出, ④若a =﹣2,b =﹣1.满足ab >1,但不能推出结论,⑤由log a b <0得log a b <log a 1,若a >1,则0<b <1,若0<a <1,则b >1,可以推出结论.故可能推出的有②⑤,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合情推理的应用,利用特殊值法以及反证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9.现有甲、乙、丙、丁四人参加数学竞赛,其中只有一位获奖. 有人走访了四人,甲说:“乙、丁都未获奖”,乙说:“是甲或丙获奖”,丙说:“是甲获奖”,丁说:“是乙获奖”,四人所说话中只有一位是真话,则获奖的人是( ) A .甲 B .乙C .丙D .丁【答案】B 【解析】 【分析】结合题意分类讨论甲乙丙丁获奖的情况,然后考查说真话的人的个数即可确定获奖的人. 【详解】结合题意分类讨论:若甲获奖,则说真话的人为:甲乙丙,说假话的人为:丁,不合题意; 若乙获奖,则说真话的人为:丁,说假话的人为:甲乙丙,符合题意; 若丙获奖,则说真话的人为:甲乙,说假话的人为:丙丁,不合题意; 若丁获奖,则说假话的人为:甲乙丙丁,不合题意; 综上可得,获奖人为乙.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学推理的方法,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等题.10.设函数()()02x f x x x =>+,观察下列各式:()()12xf x f x x ==+,()()()2134x f x f f x x ==+,()()()3278x f x f f x x ==+,()()()431516xf x f f x x ==+,…,()()()1n n f x f f x -=,…,根据以上规律,若1122018n f ⎛⎫> ⎪⎝⎭,则整数n 的最大值为( )A .7B .8C .9D .10【答案】C 【解析】分析:由已知所给的前几函数的特点:分子都是x ,分母是关于x 的一次式,其常数项为2n ,一次项的系数比常数项小1,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观察:()()12x f x f x x ==+,()()()2134xf x f f x x ==+,()()()3278x f x f f x x ==+,()()()431516x f x f f x x ==+,…,()()()1n n f x f f x -=,…可知:分子都是x ,分母是关于x 的一次式,其常数项为2n ,一次项的系数比常数项小1,故f n (x )=(21)2n nxx -+,所以111112()(21)2212201822n n n n nf +==>--++,即12122018n n +-+<20192673103n n ⇒<=⇒<,故n 的最大值为9,选C. 点睛:善于分析、猜想、归纳所给的式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然后再结合函数的最值分析思维即可解决问题.11.泰山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登泰山的路线有四条:红门盘道徒步线路,桃花峪登山线路,天外村汽车登山线路,天烛峰登山线路.甲、乙、丙三人在聊起自己登泰山的线路时,发现三人走的线路均不同,且均没有走天外村汽车登山线路,三人向其他旅友进行如下陈述:甲:我走红门盘道徒步线路,乙走桃花峪登山线路; 乙:甲走桃花峪登山线路,丙走红门盘道徒步线路; 丙:甲走天烛峰登山线路,乙走红门盘道徒步线路;事实上,甲、乙、丙三人的陈述都只对一半,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走桃花峪登山线路B .乙走红门盘道徒步线路C .丙走桃花峪登山线路D .甲走天烛峰登山线路【答案】D 【解析】 【分析】甲乙丙三人陈述中都提到了甲的路线,由题意知这三句中一定有一个是正确另外两个错误的,再分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若甲走的红门盘道徒步线路,则乙,丙描述中的甲的去向均错误,又三人的陈述都只对一半,则乙丙的另外两句话“丙走红门盘道徒步线路”,“乙走红门盘道徒步线路”正确,与“三人走的线路均不同”矛盾.故甲的另一句“乙走桃花峪登山线路”正确,故丙的“乙走红门盘道徒步线路”错误,“甲走天烛峰登山线路”正确.乙的话中“甲走桃花峪登山线路”错误,“丙走红门盘道徒步线路”正确. 综上所述,甲走天烛峰登山线路,乙走桃花峪登山线路, 丙走红门盘道徒步线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判断与推理的问题,重点是找到三人中都提到的内容进行分类讨论,属于基础题型.12.已知()()2739nf n n =+⋅+,存在自然数m ,使得对任意*n N ∈,都能使m 整除()f n ,则最大的m 的值为( ) A .30 B .9 C .36 D .6【答案】C 【解析】 【分析】依题意,可求得(1)f 、(2)f 、(3)f 、(4)f 的值,从而可猜得最大的m 的值为36,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 【详解】由()(27)39nf n n =+⋅+,得(1)36f =,(2)336f =⨯,(3)1036f =⨯, (4)3436f =⨯,由此猜想36m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1n =时,显然成立。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2020-2021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推理与证明》考试知识点一、选择题1.在“一带一路”知识测验后,甲、乙、丙三人对成绩进行预测.甲:我的成绩比乙高.乙:丙的成绩比我和甲的都高.丙:我的成绩比乙高.成绩公布后,三人成绩互不相同且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那么三人按成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甲、丙、乙【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逐一验证的方法进行求解.【详解】若甲预测正确,则乙、丙预测错误,则甲比乙成绩高,丙比乙成绩低,故3人成绩由高到低依次为甲,乙,丙;若乙预测正确,则丙预测也正确,不符合题意;若丙预测正确,则甲必预测错误,丙比乙的成绩高,乙比甲成绩高,即丙比甲,乙成绩都高,即乙预测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将数学知识与时政结合,主要考查推理判断能力.题目有一定难度,注重了基础知识、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2.甲、乙、丙、丁四个孩子踢球打碎了玻璃.甲说:“是丙或丁打碎的.”乙说:“是丁打碎的.”丙说:“我没有打碎玻璃.”丁说:“不是我打碎的.”他们中只有一人说了谎,请问是()打碎了玻璃.A.甲B.乙C.丙D.丁【答案】D【解析】【分析】假设其中一个人说了谎,针对其他的回答逐个判断对错即可,正确答案为丁.【详解】假设甲打碎玻璃,甲、乙说了谎,矛盾,假设乙打碎了玻璃,甲、乙说了谎,矛盾,假设丙打碎了玻璃,丙、乙说了谎,矛盾,假设丁打碎了玻璃,只有丁说了谎,符合题意,所以是丁打碎了玻璃;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采用逐一检验的方法解题,属基础题.3.已知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记()()1f x f x '=,()()21f x f x '=,…,()()1n n f x f x +'=(n ∈N *). 若()sin f x x x =,则()()20192021f x f x += ( )A .2cos x -B .2sin x -C .2cos xD .2sin x【答案】D【解析】【分析】 通过计算()()()()()12345,,,,f x f x f x f x f x ,可得()()()()4342414,,,k k k k f x f x f x f x ---,最后计算可得结果.【详解】由题可知:()sin f x x x =所以()()12sin cos ,2cos sin f x x x x f x x x x =+=-()()343sin cos ,4cos sin f x x x x f x x x x =--=-+()55sin cos ,f x x x x =+⋅⋅⋅所以猜想可知:()()4343sin cos k f x k x x x -=-+()()4242cos sin k f x k x x x -=--()()4141sin cos k f x k x x x -=---()44cos sin k f x k x x x =-+由201945051,202145063=⨯-=⨯-所以()20192019sin cos f x x x x =--()20212021sin cos f x x x x =+所以()()201920212sin f x f x x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导数的计算以及不完全归纳法的应用,选择题、填空题可以使用取特殊值,归纳猜想等方法的使用,属中档题.4.甲、乙、丙三人中,一人是工人,一人是农民,一人是知识分子.已知:丙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甲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农民的年龄比乙小.根据以上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是工人,乙是知识分子,丙是农民B .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农民,丙是工人C .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工人,丙是农民D .甲是农民,乙是知识分子,丙是工人【答案】C【解析】“甲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和“农民的年龄比乙小”可以推得丙是农民,所以丙的年龄比乙小;再由“丙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可知甲是知识分子,故乙是工人,故选C.5.小正方形按照下图中的规律排列,每个图形中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构成数列{}n a 有以下结论:①515a =;②{}n a 是一个等差数列;③数列{}n a 是一个等比数列;④数列{}n a 的递堆公式11(),n n a a n n N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D .①④【答案】D【解析】 由图形可得:a 1=1,a 2=1+2,…∴()1122n n n a n +=++⋯+= .所以①a 5=15; 正确;②an −a n −1= n ,所以数列{a n }不是一个等差数列;故②错误;③数列{an }不是一个等比数列;③错误;④数列{a n }的递推关系是a n +1=a n +n +1(n ∈N ∗).正确;本题选择D 选项.点睛: 数列的递推关系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根据给出的初始值和递推关系可以依次写出这个数列的各项,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有:①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再归纳猜想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②将已知递推关系式整理、变形,变成等差、等比数列,或用累加法、累乘法、迭代法求通项.6.已知2a b c ++=,则ab bc ca ++的值( )A .大于2B .小于2C .不小于2D .不大于2【答案】B【解析】【分析】把已知变形得到a b c +=-,a c b +=-,b c a +=-,把2()ab bc ac ++拆开后提取公因式代入a b c +=-,a c b +=-,b c a +=-,则可判断2()ab bc ac ++的符号,从而得到ab bc ac ++的值的符号.【详解】解:2a b c ++=Q ,2a b c ∴+=-,2a c b +=-,2b c a +=-.则2()ab bc ac ++222ab ac bc =++ab ac bc ac ab bc =+++++()()()a b c c b a b a c =+++++(2)(2)(2)b b a a c c =-+-+-222222b b a a c c =-+-+-()()2222a b c a b c =-+++++()2224a b c =-+++,2a b c ++=Q ,()2220a b c ∴++>,即()2220a b c -++<,2()4ab bc ac ++<Q ,()2ab bc ac ∴++<即ab bc ac ++的值小于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的灵活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已知()sin cos f x x x =-,定义1()()f x f x '=,[]'21()()f x f x =,…[]1()()n n f x f x '+=,(*n N ∈),经计算,1()cos sin f x x x =+,2()sin cos f x x x =-+,3()cos sin f x x x =--,…,照此规律,2019()f x =( ) A .cos sin x x --B .cos sin x x -C .sin cos x x +D .cos sin x x -+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归纳推理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sin cos f x x x =-, 1()()cos sin f x f x x x '==+,[]1'2()()sin cos f x f x x x ==-+,[]'23()()cos sin f x f x x x ==--,[]'34()()sin cos f x f x x x ==-,L照此规律,可知: []'201923()()co )s (s in f x f x x x f x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值的计算,利用归纳推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比利时数学家Germinal Dandelin 发现:在圆锥内放两个大小不同且不相切的球,使得它们分别与圆锥的侧面、底面相切,用与两球都相切的平面截圆锥的侧面得到的截面曲线是椭圆.这个结论在圆柱中也适用,如图所示,在一个高为10,底面半径为2的圆柱体内放球,球与圆柱底面及侧面均相切.若一个平面与两个球均相切,则此平面截圆柱边缘所得的图形为一个椭圆,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 3B .23C 65D 5【答案】D【解析】【分析】如图,作出圆柱的轴截面,由于AOB OCD ∠=∠,所以sin sin AOB OCD ∠=∠,而由已知可求出,,OB AB OD 的长,从而可得3a OC ==,而椭圆短轴的长就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得2b =,由此可求出离心率.【详解】对圆柱沿轴截面进行切割,如图所示,切点为A ,1A ,延长1AA 与圆柱面相交于C ,1C ,过点O 作OD DC ⊥,垂足为D .在直角三角形ABO 中,2AB =,102232BO -⨯==, 所以2sin 3AB AOB BO ∠==,又因为22sin sin 3r AOB OCD OC OC ∠=∠===, 所以3a OC ==. 由平面与圆柱所截可知椭圆短轴即为圆柱底面直径的长,即24b =,则可求得22945c a b =--=, 所以5c e a ==, 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的定义和椭圆的基本概念等知识,属于基础题.9.下面几种推理中是演绎推理的为( )A .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导电B .猜想数列111122334⋯⋯⨯⨯⨯,,,的通项公式为1()(1)n a n N n n *=∈+ C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2S r π=,则单位圆的面积S π=D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2222()()()x a y b z c r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得到A 是归纳推理,B 是归纳推理,C 是演绎推理,D 是类比推理,即可求解.【详解】根据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可得:对于A 中, 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导电,属于归纳推理; 对于B 中, 猜想数列111122334⋯⋯⨯⨯⨯,,,的通项公式为1()(1)n a n N n n *=∈+,属于归纳推理,不是演绎推理;对于C 中,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2S r π=,则单位圆的面积S π=,属于演绎推理; 对于D 中,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2222()()()x a y b z c r -+-+-=,属于类比推理,综上,可演绎推理的C 项,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及判定,其中解答中熟记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概念,以及推理的规则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10.“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使用的纪年方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最新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数学《推理与证明》知识点一、选择题1.已知()sin cos f x x x =-,定义1()()f x f x '=,[]'21()()f x f x =,…[]1()()n n f x f x '+=,(*n N ∈),经计算,1()cos sin f x x x =+,2()sin cos f x x x =-+,3()cos sin f x x x =--,…,照此规律,2019()f x =( ) A .cos sin x x --B .cos sin x x -C .sin cos x x +D .cos sin x x -+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归纳推理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sin cos f x x x =-, 1()()cos sin f x f x x x '==+,[]1'2()()sin cos f x f x x x ==-+,[]'23()()cos sin f x f x x x ==--,[]'34()()sin cos f x f x x x ==-,L照此规律,可知: []'201923()()co )s (s in f x f x x x f x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值的计算,利用归纳推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观察下图:12343456745678910L L则第 行的各数之和等于22017( ) A .2017B .1009C .1010D .1011 【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得:第n 行的第一个数为n ,有21n -个数,且这21n -个数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算出即可【详解】由图可得:第n 行的第一个数为n ,有21n -个数且这21n -个数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第n 行的各数之和为:()()()()22122211212n n n n n ---+⨯=-令212017n -=,得1009n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推理和等差数列的知识,较简单.3.已知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记()()1f x f x '=,()()21f x f x '=,…,()()1n n f x f x +'=(n ∈N *). 若()sin f x x x =,则()()20192021f x f x += ( )A .2cos x -B .2sin x -C .2cos xD .2sin x【答案】D【解析】【分析】 通过计算()()()()()12345,,,,f x f x f x f x f x ,可得()()()()4342414,,,k k k k f x f x f x f x ---,最后计算可得结果.【详解】由题可知:()sin f x x x =所以()()12sin cos ,2cos sin f x x x x f x x x x =+=-()()343sin cos ,4cos sin f x x x x f x x x x =--=-+()55sin cos ,f x x x x =+⋅⋅⋅所以猜想可知:()()4343sin cos k f x k x x x -=-+()()4242cos sin k f x k x x x -=--()()4141sin cos k f x k x x x -=---()44cos sin k f x k x x x =-+由201945051,202145063=⨯-=⨯-所以()20192019sin cos f x x x x =--()20212021sin cos f x x x x =+所以()()201920212sin f x f x x +=故选:D本题考查导数的计算以及不完全归纳法的应用,选择题、填空题可以使用取特殊值,归纳猜想等方法的使用,属中档题.4.已知0x >,不等式12x x +≥,243x x +≥,3274x x+≥,…,可推广为1n a x n x+≥+ ,则a 的值为( ) A .2nB .n nC .2nD .222n - 【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归纳推理得到a 的值即可.【详解】由题意,当分母的指数为1时,分子为111=;当分母的指数为2时,分子为224=;当分母的指数为3时,分子为3327=; 据此归纳可得:1n a x n x+≥+中,a 的值为n n . 本题选择B 选项.【点睛】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由归纳推理所得的结论不一定正确,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5.给出下面类比推理:①“若2a<2b ,则a<b”类比推出“若a 2<b 2,则a<b”;②“(a +b)c =ac +bc(c≠0)”类比推出“a b a b c c c+=+ (c≠0)”; ③“a ,b ∈R ,若a -b =0,则a =b”类比推出“a ,b ∈C ,若a -b =0,则a =b”; ④“a ,b ∈R ,若a -b>0,则a>b”类比推出“a ,b ∈C ,若a -b>0,则a>b(C 为复数集)”.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答案】B【解析】【分析】在数集的扩展过程中,有些性质是可以传递的,但有些性质不能传递,因此,要判断类比的结果是否正确,关键是要在新的数集里进行论证,当然要想证明一个结论是错误的,也可以直接举一个反例,要想得到本题的正确答案,可对四个结论逐一进行分析,不难解答.①若“22a b <,则a b <”类比推出“若22a b <,则a b <”,不正确,比如1,2a b ==-; ②“()(0)a b c ac bc c +=+≠”类比推出“(0)a b a b c c c c+=+≠”,正确; ③在复数集C 中,若两个复数满足0a b -=,则它们的实部和虚部均相等,则,a b 相等,故正确;④若,a b C ∈,当1,a i b i =+=时,10a b -=>,但,a b 是两个虚数,不能比较大小,故错误;所以只有②③正确,即正确命题的个数是2个,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判断类比得到的结论的正确性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式子的运算法则,数相等的条件,复数不能比较大小等结论,属于简单题目.6.在《中华好诗词大学季》的决赛赛场上,由南京师范大学郦波老师、中南大学杨雨老师、著名历史学者纪连海和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四位大学士分别带领的四支大学生团队进行了角逐.将这四支大学生团队分别记作甲、乙、丙、丁,且比赛结果只有一支队伍获得冠军,现有小张、小王、小李、小赵四位同学对这四支参赛团队的获奖结果预测如下:小张说:“甲或乙团队获得冠军”;小王说:“丁团队获得冠军”;小李说“乙、丙两个团队均未获得冠军”;小赵说:“甲团队获得冠军”.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位预测结果是对的,则获得冠军的团队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D【解析】【分析】对甲、乙、丙、丁分别获得冠军进行分类讨论,结合四人的说法进行推理,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若甲获得冠军,则小张、小李、小赵的预测都正确,与题意不符;若乙获得冠军,则小王、小李、小赵的预测不正确,与题意不符;若丙获得冠军,则四个人的预测都不正确,与题意不符;若丁获得冠军,则小王、小李的预测都正确,小张和小赵预测的都不正确,与题意相符.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合情推理,考查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属于中等题.7.小正方形按照下图中的规律排列,每个图形中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构成数列{}n a 有以下结论:①515a =;②{}n a 是一个等差数列;③数列{}n a 是一个等比数列;④数列{}n a的递堆公式11(),n n a a n n N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D .①④【答案】D【解析】 由图形可得:a 1=1,a 2=1+2,…∴()1122n n n a n +=++⋯+= .所以①a 5=15; 正确;②an −a n −1= n ,所以数列{a n }不是一个等差数列;故②错误;③数列{an }不是一个等比数列;③错误;④数列{a n }的递推关系是a n +1=a n +n +1(n ∈N ∗).正确;本题选择D 选项.点睛: 数列的递推关系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根据给出的初始值和递推关系可以依次写出这个数列的各项,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有:①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再归纳猜想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②将已知递推关系式整理、变形,变成等差、等比数列,或用累加法、累乘法、迭代法求通项.8.将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排成如图所示的塔形数表,表中位于第i 行,第j 列的数记为ij a ,例如329a =,4215a =,5423a =,若2019ij a =,则i j -=( )A .71B .72C .20D .19【答案】D【解析】【分析】 先确定奇数2019为第1010个奇数,根据规律可得从第1行到第i 行末共有()11+2+3++=2i i i +⋅⋅⋅个奇数,可确定2019位于第45行,进而确定2019所在的列,即可得解.【详解】奇数2019为第1010个奇数,由题意按照蛇形排列,从第1行到第i 行末共有()11+2+3++=2i i i +⋅⋅⋅个奇数,则从第1行到第44行末共有990个奇数,从第1行到第45行末共有1035个奇数, 则2019位于第45行,而第45行时从右往左递增,且共有45个奇数,故2019位于第45行,从右往左第20列,则45i =,26j =,故19i j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的应用,考查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9.设十人各拿一只水桶,同到水龙头前打水,设水龙头注满第i (i =1,2,…,10)个人的水桶需T i 分钟,假设T i 各不相同,当水龙头只有一个可用时,应如何安排他(她)们的接水次序,使他(她)们的总的花费时间(包括等待时间和自己接水所花费的时间)最少( ) A .从T i 中最大的开始,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队B .从T i 中最小的开始,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队C .从靠近T i 平均数的一个开始,依次按取一个小的取一个大的的摆动顺序排队D .任意顺序排队接水的总时间都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表示出拎小桶者先接水时等候的时间,然后加上拎大桶者一共等候者用的时间,用(2m+2T+t )减去二者的和就是节省的时间;由此可推广到一般结论【详解】事实上,只要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就至少有紧挨着的两个人拎着大桶者排在拎小桶者之前,仍设大桶接满水需要T 分钟,小桶接满水需要t 分钟,并设拎大桶者开始接水时已等候了m 分钟,这样拎大桶者接满水一共等候了(m+T )分钟,拎小桶者一共等候了(m+T+t )分钟,两人一共等候了(2m+2T+t )分钟,在其他人位置不变的前提下,让这两个人交还位置,即局部调整这两个人的位置,同样介意计算两个人接满水共等候了 22m t T ++ 2m+2t+T分钟,共节省了T t - T-t分钟,而其他人等候的时间未变,这说明只要存在有紧挨着的两个人是拎大桶者在拎小桶者之前都可以这样调整,从而使得总等候时间减少.这样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整个队伍都是从小打到排列,就打到最优状态,总的排队时间就最短.故选B.【点睛】一般的,对某些设计多个可变对象的数学问题,先对其少数对象进行调整,其他对象暂时保持不变,从而化难为易,取得问题的局部解决.经过若干次这种局部的调整,不断缩小范围,逐步逼近目标,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数学思想就叫做局部调整法.10.已知2a b c ++=,则ab bc ca ++的值( )A .大于2B .小于2C .不小于2D .不大于2 【答案】B【解析】【分析】把已知变形得到a b c +=-,a c b +=-,b c a +=-,把2()ab bc ac ++拆开后提取公因式代入a b c +=-,a c b +=-,b c a +=-,则可判断2()ab bc ac ++的符号,从而得到ab bc ac ++的值的符号.【详解】解:2a b c ++=Q ,2a b c ∴+=-,2a c b +=-,2b c a +=-.则2()ab bc ac ++222ab ac bc =++ab ac bc ac ab bc =+++++()()()a b c c b a b a c =+++++(2)(2)(2)b b a a c c =-+-+-222222b b a a c c =-+-+-()()2222a b c a b c =-+++++()2224a b c =-+++,2a b c ++=Q ,()2220a b c ∴++>,即()2220a b c -++<,2()4ab bc ac ++<Q ,()2ab bc ac ∴++<即ab bc ac ++的值小于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的灵活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某校实行选科走班制度,张毅同学的选择是物理、生物、政治这三科,且物理在A 层班级,生物在B 层班级.该校周一上午选科走班的课程安排如下表所示,张毅选择三个科目的课各上一节,另外一节上自习,则他不同的选课方法有( )A.8种B.10种C.12种D.14种【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进行逻辑推理一一列举即可.【详解】张毅同学不同的选课方法如下:()1物理A层1班,生物B层3班,政治3班;()2物理A层1班,生物B层3班,政治2班;()3物理A层1班,生物B层2班,政治3班;()4物理A层3班,生物B层2班,政治3班;()5物理A层3班,生物B层2班,政治1班;()6物理A层2班,生物B层3班,政治1班;()7物理A层2班,生物B层3班,政治3班;()8物理A层4班,生物B层3班,政治2班;()9物理A层4班,生物B层3班,政治1班;()10物理A层4班,生物B层2班,政治1班;共10种.故选:B【点睛】本题以实际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思想;属于中档题.12.比利时数学家Germinal Dandelin发现:在圆锥内放两个大小不同且不相切的球,使得它们分别与圆锥的侧面、底面相切,用与两球都相切的平面截圆锥的侧面得到的截面曲线是椭圆.这个结论在圆柱中也适用,如图所示,在一个高为10,底面半径为2的圆柱体内放球,球与圆柱底面及侧面均相切.若一个平面与两个球均相切,则此平面截圆柱边缘所得的图形为一个椭圆,该椭圆的离心率为()A .33B .23C .6513D .53【答案】D【解析】【分析】如图,作出圆柱的轴截面,由于AOB OCD ∠=∠,所以sin sin AOB OCD ∠=∠,而由已知可求出,,OB AB OD 的长,从而可得3a OC ==,而椭圆短轴的长就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得2b =,由此可求出离心率.【详解】对圆柱沿轴截面进行切割,如图所示,切点为A ,1A ,延长1AA 与圆柱面相交于C ,1C ,过点O 作OD DC ⊥,垂足为D .在直角三角形ABO 中,2AB =,102232BO -⨯==, 所以2sin 3AB AOB BO ∠==,又因为22sin sin 3r AOB OCD OC OC ∠=∠===, 所以3a OC ==. 由平面与圆柱所截可知椭圆短轴即为圆柱底面直径的长,即24b =,则可求得22945c a b =--=,所以5c e a ==, 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的定义和椭圆的基本概念等知识,属于基础题.13.曾玉、刘云、李梦、张熙四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录取,他们分别被哪个学校录取,同学们做了如下的猜想甲同学猜:曾玉被武汉大学录取,李梦被复旦大学录取同学乙猜:刘云被清华大学录取,张熙被北京大学录取同学丙猜:曾玉被复旦大学录取,李梦被清华大学录取同学丁猜:刘云被清华大学录取,张熙被武汉大学录取结果,恰好有三位同学的猜想各对了一半,还有一位同学的猜想都不对那么曾玉、刘云、李梦、张熙四人被录取的大小可能是()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B.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C.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D.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答案】D【解析】【分析】推理得到甲对了前一半,乙对了后一半,丙对了后一半,丁全错,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甲对了前一半,乙对了后一半,丙对了后一半,丁全错,曾玉、刘云、李梦、张熙被录取的大学为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另外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也满足).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逻辑推理,意在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14.“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使用的纪年方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记凸k 边形的内角和为f (k ),则凸k +1边形的内角和f (k +1)=f (k )+( ) A .2π B .πC .32π D .2π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1231n n n n ++++>∈+++N ,在验证1n =时,左边的代数式为( ) A .111234++ B .1123+C .12D .13.两个正方体1M 、2M ,棱长分别a 、b ,则对于正方体1M 、2M 有:棱长的比为a:b ,表面积的比为22:a b ,体积比为33:a b .我们把满足类似条件的几何体称为“相似体”,下列给出的几何体中是“相似体”的是( ) A .两个球B .两个长方体C .两个圆柱D .两个圆锥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5 (1236)n n n +++≥++时,从n k =到1n k =+,不等式左边需添加的项是( ) A .111313233k k k +++++ B .11113132331k k k k ++-++++ C .131k + D .133k + 5.现有下列四个命题: 甲:直线l 经过点(0,1)-; 乙:直线l 经过点(1,0); 丙:直线l 经过点(1,1)-; 丁:直线l 的倾斜角为锐角.如果只有一个假命题,则假命题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42123()2n n n n N *+++++=∈,则当1n k =+时,等式左边应该在n k =的基础上加上( ) A .21k +B .2(1)k +C .2(2)k +D .222(1)(2)(1)k k k ++++++7.已知数列{}n a 中,11a =,()*111nn na a n a +=+∈+N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n n a a +<,在验证1n =成立时,不等式右边计算所得结果是( )A .12B .1C .32D .28.设平面内有k 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共点,设k 条直线的交点个数为()f k ,则()1f k +与()f k 的关系是( ) A .()()11f k f k k +=++ B .()()11f k f k k +=+- C .()()1f k f k k +=+D .()()12f k f k k +=++9.在“一带一路”知识测验后,甲、乙、丙三人对成绩进行预测. 甲:我的成绩比乙高. 乙:丙的成绩比我和甲的都高. 丙:我的成绩比乙高.成绩公布后,三人成绩互不相同且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那么三人按成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 (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乙、甲D .甲、丙、乙10.在正整数数列中,由1开始依次按如下规则取它的项:第一次取1;第二次取2个连续偶数2,4;第三次取3个连续奇数5,7,9;第四次取4个连续偶数10,12,14,16;第五次取5个连续奇数17,19,21,23,25,按此规律取下去,得到一个子数列1,2,4,5,7,9,10,12,14,16,17,19…,则在这个子数列中第2 020个数是( ) A .3976 B .3974 C .3978D .3973二、填空题1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11111234212122n n n n n-+-++-=+++-++(n 为正整数)时,第一步应验证的等式是______.1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1+1123++…+1222n n +>(n ∈N +,且n ≥2)”时,第一步要证明的结论是________.13.用反证法证明“自然数a ,b ,c 中至多有一个偶数”时,假设应为_______.14.已知等差数列{}()*n a n N ∈中,若10100a =,则等式()121220192019,*n n a a a a a a n n N -+++=+++<∈恒成立;运用类比思想方法,可知在等比数列{}()*n b n N ∈中,若1001b =,则与此相应的等式_________________恒成立.三、解答题15.(1)请用文字语言叙述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2)把(1)中的定理写成“已知:...,求证:...”的形式,并用反证法证明.16.把空间图形“正四面体”与平面图形“正三角形”对应,类比“正三角形内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是一个定值”得到的相应结论为___________.17.下列各题在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过程中,有没有错误?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 (1)求证:当N*n ∈时,1=+n n .证明:假设当(*)n k k N =∈时,等式成立,即1k k =+. 则当1n k =+时,左边1(11)k k =+=++=右边. 所以当1n k =+时,等式也成立.由此得出,对任何N*n ∈,等式1=+n n 都成立.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是1()2n n n a a S +=. 证明,∈当1n =时,左边=11S a =,右边1a =,等式成立. ∈假设当(*)n k k N =∈时,等式成立,即1()2k k k a a S +=.则当1n k =+时, 11231k k k S a a a x a a ++=+++++, 11121k k k k S a a a a a ++-=+++++.上面两式相加并除以2,可得 111(1)()2k k k a a S ++++=,即当1n k =+时,等式也成立.由∈∈可知,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是1()2n n n a a S +=18.一本旧教材上有一个关于正整数n 的恒等式22211223(1)(1)12n n n n ⨯+⨯+++=+? 其中问号处由于年代久远,只能看出它是关于n 的二次三项式,具体的系数已经看不清楚了.请你猜想这个恒等式的形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参考答案与解析:1.B【分析】根据题意相当于增加了一个三角形,从而得出选项. 【详解】由凸k 边形变为凸k +1边形时, 增加了一个三角形,故f (k +1)=f (k )+π. 故选:B 2.A【分析】将1n =代入计算可得结果. 【详解】解:1111231n n n ++++++代入1n =为:111234++. 故选:A 3.A【分析】分别使用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计算后即可发现结论. 【详解】设两个球的半径分别为R ,r . 这两个球的半径比为::R r , 表面积比为:22224:4:R r R r ππ=, 体积比为:333344::33R r R r ππ=, 所以,两个球是相似体. 故选:A . 4.B【分析】比较n k =、1n k =+时不等式左边代数式的差异后可得需添加的项,从而得到正确的选项. 【详解】当n k =时,所假设的不等式为1115 (1236)k k k +++≥++, 当1n k =+时,要证明的不等式为1111115 (2233132336)k k k k k k ++++++≥+++++, 故需添加的项为:11113132331k k k k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数学归纳法,应用数学归纳法时,要注意归纳证明的结论和归纳假设之间的联系,必要时和式的开端和结尾处需多写几项,便于寻找差异.本题属于基础题. 5.C【分析】设(0,1)A -,(1,0)B ,(1,1)C -,计算AB k 和BC k ,可判断三点共线,可知假命题是甲、乙、丙中的一个,再由斜率即可求解.【详解】设(0,1)A -,(1,0)B ,(1,1)C -则10101AB k --==-,101112BC k -==---,因为AB BC k k ≠,所以,,A B C 三点不共线,所以假命题必是甲、乙、丙中的一个,丁是真命题,即直线l 的斜率大于0, 而0AB k >,0BC k <,0AC k <,故丙是假命题. 故选:C. 6.D【分析】由n =k+1时,等式左端2123k =+++++222(1)(2)(1)k k k ++++++可得答案.【详解】当n =k 时,等式左端2123k =++++,当n =k+1时,等式左端2123k =+++++222(1)(2)(1)k k k ++++++,增加了项222(1)(2)(1)k k k ++++++.故选:D . 7.C【分析】将1n =代入即可得结果. 【详解】当1n =时,不等式右边为1211311122a a a =+=+=+. 故选:C. 8.C【分析】考虑当1n k =+时,任取其中1条直线,记为l ,由于直线l 与前面n 条直线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共点,所以要多出k 个交点,从而得出结果. 【详解】当1n k =+时,任取其中1条直线,记为l , 则除l 外的其他k 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为()f k , 因为已知任何两条直线不平行,所以直线l 必与平面内其他k 条直线都相交(有k 个交点); 又因为任何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 所以上面的k 个交点两两不相同,且与平面内其它的()f k 个交点也两两不相同, 从而1n k =+时交点的个数是()()1f k k f k +=+, 故选:C 9.A【分析】利用逐一验证的方法进行求解.【详解】若甲预测正确,则乙、丙预测错误,则甲比乙成绩高,丙比乙成绩低,故3人成绩由高到低依次为甲,乙,丙;若乙预测正确,则丙预测也正确,不符合题意;若丙预测正确,则甲必预测错误,丙比乙的成绩高,乙比甲成绩高,即丙比甲,乙成绩都高,即乙预测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将数学知识与时政结合,主要考查推理判断能力.题目有一定难度,注重了基础知识、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10.A【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出第n 次取n 个数,前n 次共取(1)2n n +个数,且第n 次取的最后一个数为n 2,然后算出前63次共取了2016个数,从而能得到数列中第2 020个数是3976.【详解】由题意可得,奇数次取奇数个数,偶数次取偶数个数,前n 次共取了(1)1232n n n ++++⋯+=个数,且第n 次取的最后一个数为n 2, 当63n =时,()6363120162⨯+=, 即前63次共取了2016个数,第63次取的数都为奇数,并且最后一个数为2633969=, 即第2 016个数为3 969,所以当n =64时,依次取3 970,3 972,3 974,3 976,…,所以第2 020个数是3 976. 故选:A. 11.11122-= 【分析】根据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令1n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依题意,当1n =时, 1112121-=⨯⨯, 即11122-=, 故答案为:11122-=.12.1112212342++++> 【解析】根据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可知第一步要证明2n =时的不等式成立.【详解】因为n ≥2,所以第一步要证的是当n=2时结论成立,即1+111222342+++>. 故答案为:1112212342++++> 13.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分析】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是,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所以找出命题的否定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是,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因为“自然数a ,b ,c 中至多有一个偶数”的否定是:“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所以用反证法证明“自然数a ,b ,c 中至多有一个偶数”时,假设应为“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故答案为: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14.()*12112199199,N n n n b b b b b b b n n --=<∈【解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有12019101020n n a a a +-+==,等比数列的性质有21199100=1n n b b b +-=,类比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已知等差数列{}()*n a n N ∈中,12122019n n a a a a a a -+++=+++ 1122019n n n a a a a a +-++=++++,12201820190n n n a a a a ++-∴++++=.10100a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 1201922018101020n n n n a a a a a +-+-+=+===.等比数列{}()*n b n N ∈,且1001b =,有等比数列的性质得,211992198100===1n n n n b b b b b +-+-=.所以类比等式()*121220192019,n n a n a a a a a n N -+++=+++<∈,可得()*12112199199,N n n n b b b b b b b n n --=<∈. 故答案为:()*12112199199,N n n n b b b b b b b n n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结合类比的规则,和类比积,加类比乘,得出结论,属于中档题.15.(1)见解析; (2)见解析.【分析】(1)将判定定理用文字表述即可;(2)根据(1)中的前提和结论可得定理的形式,利用反证法可证该结论.【详解】(1)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连线与平面内不过该点直线是异面直线. (2)(1)中的定理写成“已知:...,求证:...”的形式如下: ,,,P Q l Q l ααα∉∈⊂∉,求证:,PQ l 为异面直线.证明:若,PQ l 不为异面直线,则,PQ l 共面于β,故,,Q l ββ∈⊂ 而Q l ∉,故,αβ为同一平面,而P β∈,故P α∈, 这与P α∉矛盾,故,PQ l 为异面直线.16.正四面体内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定值 【分析】将边类比为面,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详解】把空间图形“正四面体”与平面图形“正三角形”对应,类比“正三角形内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是一个定值”得到的相应结论为“正四面体内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定值”.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内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定值 17.(1)有错误,理由见解析;(2)有错误,理由详见解析.【分析】根据数学归纳法分为两步,∈证明当1n =时,结论成立,∈假设当n k =时,结论成立,当1n k =+时,应用归纳假设,证明1n k =+时,命题也成立,根据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判断过程的错误之处. 【详解】(1)有错误,错误在于没有证明第(1)步,即没有证明1n =时等式成立;(2)有错误,错误在于证明1n k =+时,没有应用n k =时的假设,而是应用了倒序相加法,这不符合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 18.222211223(1)(1)(31110)12n n n n n n ⨯+⨯+++=+++,证明见解析 【分析】设222()1223(1)f n n n =⋅+⋅+⋅⋅⋅++即可求得f (1),f (2),f (3);假设存在常数a ,b ,c 使得2(1)()()12n n f n an bn c +=++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由f (1),f (2),f (3)的值可求得a ,b ,c ;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详解】设222()1223(1)f n n n =⋅+⋅+⋅⋅⋅++, f ∴(1)2124=⋅=,f (2)22122322=⋅+⋅=, f (3)22212233470⋅+⋅+⋅=; 假设存在常数a ,b ,c 使得2(1)()()12n n f n an bn c +=++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 则f (1)12()412a b c ⨯=++=, 24a b c ∴++=∈,同理,由f (2)22=得4244a b c ++=∈, 由f (3)70=得9370a b c ++=∈ 联立∈∈∈,解得3a =,11b =,10c =.2(1)()(31110)12n n f n n n +∴=++. 证明:1︒当1n =时,显然成立;2︒假设n k =时,2(1)(1)(2)(35)()(31110)1212k k k k k k f k k k ++++=++=, 则1n k =+时,2(1)()(1)[(1)1]f k f k k k +=++++2(1)(2)(35)(1)[(1)1]12k k k k k k +++=++++2(1)(2)(31724)12k k k k ++=++ (1)(2)(3)(38)12k k k k ++++=(1)[(1)1][(2)1][3(1)5]12k k k k +++++++=,即1n k =+时,结论也成立.综合1︒,2︒知,存在常数3a =,11b =,10c =使得2(1)()(31110)12n n f n n n +=++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人教版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真题汇编含解析

新《推理与证明》专题一、选择题1.《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首诗:“挑水砍柴不堪苦,请归但求穿墙术.得诀自诩无所阻,额上坟起终不悟.”在这里,我们称形如以下形式的等式具有“穿墙术”:=====“穿墙术”,则n=()A.35B.48C.63D.80【答案】C【解析】【分析】n=⨯+=即可.通过观察四个等式,发现存在相同性质,从而得出78763【详解】因为======,==n=.所以===63故选:C.【点睛】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是:(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猜想).2.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部分,两条相交直线将平面分成4部分,三条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直线将平面分成7部分,…则平面内的六条两两相交且任意三条不共点的直线将平面分成的部分数为( )A.20B.21C.22D.23【答案】C【解析】【分析】一条直线可以把平面分成两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4部分,三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7部分,四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11部分,可以发现,两条直线时多了2部分,三条直线比原来多了3部分,四条直线时比原来多了4部分,即可求得答案.【详解】f n个部分,设画n条直线,最多可将面分成()1,(1)112n f ==+=Q ;2,(2)(1)24n f f ==+=;3,(3)(2)37n f f ==+=;,4,(4)(3)411n f f ==+=; ,5,(5)(4)516n f f ==+=;6,(6)(5)622n f f ==+=.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根据题意能写出函数递推关系,在求解中寻找规律,考查了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3.甲、乙、丙三人中,一人是工人,一人是农民,一人是知识分子.已知:丙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甲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农民的年龄比乙小.根据以上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是工人,乙是知识分子,丙是农民B .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农民,丙是工人C .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工人,丙是农民D .甲是农民,乙是知识分子,丙是工人【答案】C【解析】“甲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和“农民的年龄比乙小”可以推得丙是农民,所以丙的年龄比乙小;再由“丙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可知甲是知识分子,故乙是工人,故选C.4.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四位同学被问到谁去过北京时,小赵说:我没去过;小钱说:小李去过;小孙说;小钱去过;小李说:我没去过.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由此可判断一定去过北京的是( )A .小钱B .小李C .小孙D .小赵 【答案】A【解析】由题意的,如果小赵去过长城,则小赵说谎,小钱说谎,不满足题意;如果小钱去过长城,则小赵说真话,小钱说谎,小孙、小李说真话,满足题意,故选A.5.小正方形按照下图中的规律排列,每个图形中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构成数列{}n a 有以下结论:①515a =;②{}n a 是一个等差数列;③数列{}n a 是一个等比数列;④数列{}n a 的递堆公式11(),n n a a n n N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④【答案】D【解析】由图形可得:a1=1,a2=1+2,…∴()1 122nn na n+ =++⋯+= .所以①a5=15;正确;②an−a n−1= n,所以数列{a n}不是一个等差数列;故②错误;③数列{an}不是一个等比数列;③错误;④数列{a n}的递推关系是a n+1=a n+n+1(n∈N∗).正确;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数列的递推关系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根据给出的初始值和递推关系可以依次写出这个数列的各项,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有:①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再归纳猜想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②将已知递推关系式整理、变形,变成等差、等比数列,或用累加法、累乘法、迭代法求通项.6.甲、乙、丙三位同学获得某项竞赛活动的前三名,但具体名次未知.3人作出如下预测:甲说:我不是第三名;乙说:我是第三名;丙说:我不是第一名.若甲、乙、丙3人的预测结果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由此判断获得第三名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预测【答案】A【解析】【分析】若甲的预测正确,则乙、丙的预测错误,推出矛盾!若乙的预测正确,甲、丙的预测错误,推出矛盾!若丙的预测正确,甲、乙的预测错误,可推出三个人的名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推理与证明1.【2012高考真题江西理6】观察下列各式:221,3,a b a b +=+=3344554,7,11,a b a b a b +=+=+=L 则1010a b +=A .28B .76C .123D .199 【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合情推理中的归纳推理以及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等式右面的数构成一个数列1,3,4,7,11,数列的前两项相加后面的项,即21++=+n n n a a a ,所以可推出12310=a ,选C.2.【2012高考真题全国卷理1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边BC 上,AE =BF =73.动点P 从E 出发沿直线喜爱那个F 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方向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一次碰到E 时,P 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 (A )16(B )14(C )12(D)10 【答案】B【解析】结合已知中的点E,F 的位置,进行作图,推理可知,在反射的过程中,直线是平行的,那么利用平行关系,作图,可以得到回到EA 点时,需要碰撞14次即可.3.【2012高考真题湖北理10】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以十六乘之,九而一,所得开立方除之,即立圆径. “开立圆术”相当于给出了已知球的体积V ,求其直径d的一个近似公式d ≈. 人们还用过一些类似的近似公式. 根据π =3.14159L 判断,下列近似公式中最精确的一个是11.d ≈ B.d C.d D.d ≈ 【答案】D【解析】346b 69()d ,===3.37532b 16616157611==3==3.14,==3.142857230021d a V A a B D πππππππ⨯==⨯⨯⨯由,得设选项中常数为则;中代入得,中代入得,C 中代入得中代入得,由于D 中值最接近的真实值,故选择D 。
4.【2012高考真题陕西理11】 观察下列不等式213122+< 231151233++<,474131211222<+++……照此规律,第五个...不等式为 .【答案】6116151413121122222<+++++. 【解析】通过观察易知第五个不等式为6116151413121122222<+++++.5.【2012高考真题湖南理16】设N =2n(n ∈N *,n ≥2),将N 个数x 1,x 2,…,x N 依次放入编号为1,2,…,N 的N 个位置,得到排列P 0=x 1x 2…x N .将该排列中分别位于奇数与偶数位置的数取出,并按原顺序依次放入对应的前2N 和后2N 个位置,得到排列P 1=x 1x 3…x N-1x 2x 4…x N ,将此操作称为C 变换,将P 1分成两段,每段2N个数,并对每段作C 变换,得到2p ;当2≤i ≤n-2时,将P i 分成2i段,每段2i N 个数,并对每段C 变换,得到P i+1,例如,当N=8时,P 2=x 1x 5x 3x 7x 2x 6x 4x 8,此时x 7位于P 2中的第4个位置.(1)当N=16时,x 7位于P 2中的第___个位置;(2)当N=2n(n ≥8)时,x 173位于P 4中的第___个位置. 【答案】(1)6;(2)43211n -⨯+【解析】(1)当N=16时,012345616P x x x x x x x =L ,可设为(1,2,3,4,5,6,,16)L ,113571524616P x x x x x x x x x =L L ,即为(1,3,5,7,9,2,4,6,8,,16)L L ,2159133711152616P x x x x x x x x x x x =L ,即(1,5,9,13,3,7,11,15,2,6,,16)L , x 7位于P 2中的第6个位置,;(2)方法同(1),归纳推理知x 173位于P 4中的第43211n -⨯+个位置.【点评】本题考查在新环境下的创新意识,考查运算能力,考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在学习中培养自己动脑的习惯,才可顺利解决此类问题. 6.【2012高考真题湖北理13】回文数是指从左到右读与从右到左读都一样的正整数.如22,121,3443,94249等.显然2位回文数有9个:11,22,33,…,99.3位回文数有90个:101,111,121,…,191,202,…,999.则 (Ⅰ)4位回文数有 个;(Ⅱ)21()n n ++∈N 位回文数有 个. 【答案】90,n109⨯【解析】(Ⅰ)4位回文数只用排列前面两位数字,后面数字就可以确定,但是第一位不能为0,有9(1~9)种情况,第二位有10(0~9)种情况,所以4位回文数有90109=⨯种。
答案:90(Ⅱ)法一、由上面多组数据研究发现,2n+1位回文数和2n+2位回文数的个数相同,所以可以算出2n+2位回文数的个数。
2n+2位回文数只用看前n+1位的排列情况,第一位不能为0有9种情况,后面n 项每项有10种情况,所以个数为n109⨯.法二、可以看出2位数有9个回文数,3位数90个回文数。
计算四位数的回文数是可以看出在2位数的中间添加成对的“00,11,22,……99”,因此四位数的回文数有90个按此规律推导,而当奇数位时,可以看成在偶数位的最中间添加0~9这十个数,因此,则答案为n109⨯.7.【2012高考真题北京理20】(本小题共13分)【答案】解:(1)由题意可知()1 1.2r A =,()2 1.2r A =-,()1 1.1c A =,()20.7c A =,()3 1.8c A =-∴()0.7k A =(2)先用反证法证明()1k A ≤:若()1k A >则()1|||1|11c A a a =+=+>,∴0a > 同理可知0b >,∴0a b +> 由题目所有数和为0 即1a b c ++=- ∴11c a b =---<- 与题目条件矛盾 ∴()1k A ≤.易知当0a b ==时,()1k A =存在 ∴()k A 的最大值为1 (3)()k A 的最大值为212t t ++. 首先构造满足21()2t k A t +=+的,{}(1,2,1,2,...,21)i j A a i j t ===+:1,11,21,1,11,21,211...1, (2)t t t t t a a a a a a t +++-========-+, 22,12,22,2,12,22,211...,...1(2)t t t t t t a a a a a a t t +++++========-+.经计算知,A 中每个元素的绝对值都小于1,所有元素之和为0,且1221|()||()|2t r A r A t +==+, 2121121|()||()|...|()|11(2)22t t t t t c A c A c A t t t t ++++====+>+>+++,1221121|()||()|...|()|122t t t t t c A c A c A t t +++-+====+=++. 下面证明212t t ++是最大值. 若不然,则存在一个数表(2,21)A S t ∈+,使得21()2t k A x t +=>+. 由()k A 的定义知A 的每一列两个数之和的绝对值都不小于x ,而两个绝对值不超过1的数的和,其绝对值不超过2,故A 的每一列两个数之和的绝对值都在区间[,2]x 中. 由于1x >,故A 的每一列两个数符号均与列和的符号相同,且绝对值均不小于1x -.设A 中有g 列的列和为正,有h 列的列和为负,由对称性不妨设g h <,则,1g t h t ≤≥+. 另外,由对称性不妨设A 的第一行行和为正,第二行行和为负.考虑A 的第一行,由前面结论知A 的第一行有不超过t 个正数和不少于1t +个负数,每个正数的绝对值不超过1(即每个正数均不超过1),每个负数的绝对值不小于1x -(即每个负数均不超过1x -). 因此()11|()|()1(1)(1)21(1)21(2)r A r A t t x t t x x t t x x =≤⋅++-=+-+=++-+<,故A 的第一行行和的绝对值小于x ,与假设矛盾. 因此()k A 的最大值为212++t t 。
8.【2012高考真题湖北理】(本小题满分14分)(Ⅰ)已知函数()(1)(0)r f x rx x r x =-+->,其中r 为有理数,且01r <<. 求()f x 的最小值;(Ⅱ)试用(Ⅰ)的结果证明如下命题:设120,0a a ≥≥,12,b b 为正有理数. 若121b b +=,则12121122b b a a a b a b ≤+; (Ⅲ)请将(Ⅱ)中的命题推广到一般形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所推广的命题. 注:当α为正有理数时,有求导公式1()x x ααα-'=.【答案】(Ⅰ)11()(1)r r f x r rx r x --'=-=-,令()0f x '=,解得1x =.当01x <<时,()0f x '<,所以()f x 在(0,1)内是减函数; 当 1x > 时,()0f x '>,所以()f x 在(1,)+∞内是增函数.故函数()f x 在1x =处取得最小值(1)0f =. (Ⅱ)由(Ⅰ)知,当(0,)x ∈+∞时,有()(1)0f x f ≥=,即(1)r x rx r ≤+- ①若1a ,2a 中有一个为0,则12121122b b a a a b a b ≤+成立; 若1a ,2a 均不为0,又121b b +=,可得211b b =-,于是 在①中令12a x a =,1r b =,可得1111122()(1)b a ab b a a ≤⋅+-, 即111121121(1)b b a a a b a b -≤+-,亦即12121122b b a a a b a b ≤+.综上,对120,0a a ≥≥,1b ,2b 为正有理数且121b b +=,总有12121122b b a a a b a b ≤+. ②(Ⅲ)(Ⅱ)中命题的推广形式为:设12,,,n a a a L 为非负实数,12,,,n b b b L 为正有理数.若121n b b b +++=L ,则12121122n b b b n n n a a a a b a b a b ≤+++L L . ③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1)当1n =时,11b =,有11a a ≤,③成立.(2)假设当n k =时,③成立,即若12,,,k a a a L 为非负实数,12,,,k b b b L 为正有理数,且121k b b b +++=L ,则12121122k b b b k k k a a a a b a b a b ≤+++L L . 当1n k =+时,已知121,,,,k k a a a a +L 为非负实数,121,,,,k k b b b b +L 为正有理数, 且1211k k b b b b +++++=L ,此时101k b +<<,即110k b +->,于是111212121121()k k k k b b b b b b b b k k k k a a a a a a a a ++++=L L =12111111111121()kk k k k k b b b b b b b b kk aaaa +++++----+L .因121111111k k k k b b b b b b ++++++=---L ,由归纳假设可得1211111112k k k k b b b b b b kaaa+++---≤L 1212111111k k k k k b b b a a a b b b +++⋅+⋅++⋅---L 112211k k k a b a b a b b ++++=-L , 从而112121k k b b b b k k a a a a ++≤L 1111122111k k b b k k k k a b a b a b a b ++-++⎛⎫+++ ⎪-⎝⎭L .又因11(1)1k k b b ++-+=,由②得1111122111k k b b k k k k a b a b a b a b ++-++⎛⎫+++ ⎪-⎝⎭L 11221111(1)1k kk k k k a b a b a b b a b b +++++++≤⋅-+-L112211k k k k a b a b a b a b ++=++++L ,从而112121k k b b b b k k a a a a ++L 112211k k k k a b a b a b a b ++≤++++L . 故当1n k =+时,③成立.由(1)(2)可知,对一切正整数n ,所推广的命题成立.说明:(Ⅲ)中如果推广形式中指出③式对2n ≥成立,则后续证明中不需讨论1n =的情况. 9.【2012高考真题福建理17】(本小题满分13分)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1)sin 213°+cos 217°-sin13°cos17° (2)sin 215°+cos 215°-sin15°cos15° (3)sin 218°+cos 212°-sin18°cos12°(4)sin 2(-18°)+cos 248°- sin 2(-18°)cos 248° (5)sin 2(-25°)+cos 255°- sin 2(-25°)cos 255° Ⅰ 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Ⅱ 根据(Ⅰ)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位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