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广州政报》
【年(卷),期】2016(000)010
【摘要】<正>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16]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已经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3月16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节过去五年发展成就第二节认识新常态新特征第三节把握新机遇新挑战第四节精准发力重点突破
【总页数】128页(P1-1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5
【相关文献】
1.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土地利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J], ;
2.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科技创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J], ;
3.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消防工作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J], ;
4.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J], ;
5.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十年来黄花岗公园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熊咏梅 高梓超 齐跃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广东 广州 510405)XIONG Yong-mei, GAO Zi-chao, QI Yue-qiang(Guangzhou Institut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uangdong Guangzhou Urban Ecology System Research Station, Guangzhou 510405,China)近十年来黄花岗公园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Dynamic of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in the Huanghuagang Park in Past 10 Years, Guangzhou摘要:2007年11月和2018年5月,采用典型抽样法,调查了广州市黄花岗公园25个样方(调查面积共10 000 m 2)的植物组成和多样性。
研究表明,10年来,黄花岗公园的乔木及灌草层植被的物种组成变化不大,但物种略有减少;就群落结构而言,公园的立木密度及平均枝下高指标下降,平均树高、胸径及冠幅等指标均增长,平均胸径增长率达60.2%;公园植物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的动态变化较为明显,且乔木层优势种无自然更新幼苗;植物多样性稍有降低。
因此,公园在进行清杂、疏伐等管养维护过程中,要间种一些能补充乔木层的树种,最终形成可持续的、健康的植物群落。
研究反映出黄花岗公园十年来的植被动态变化,可为城市公园的养护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黄花岗公园;城市生物多样性;动态中图分类号:Q145;S68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8)06-0063-04 收稿日期:2018-09-25修回日期:2018-12-01Abstract: In November 2007 and May 2018, by using the typical sampling method, the plant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25 plots(with a total area of 10 000 m 2) in Huanghuagang park located at Guangzhou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rees and shrubs in the park changed little, but the species decreased slightly. In terms of community structure, the tree density and mean subbranch height in the park decreased, and the average tree height,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and canopy all increased,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growth rate of 60.2%. The dynamic change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tree layer of the park plant community was obvious, and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tree layer had no natural regeneration seedling. There was a slight decrease in plant diversity.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cleaning, thinning and other maintenance, the park should plant some tree species that can supplement the tree layer and finally form a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plant community. This study reflects the dynamic changes of vegetation in Huanghuagang park in the past ten years, and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basic data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parks.Key words: Huanghuagang Park; Urban Biodiversity; Dynamic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编制规划纲要
按照中央建议精神,由国务院组织,成立以国家发 改委牵头的起草小组,编制规划纲要(草案),提 出具体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重大工程。 提交国务院常务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中央政 治局会议审议,修改完善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审查批准,公开发布。
制定中央建议
由党中央组织,成立起草小组,参考国家 发改委提出的基本思路和相关部门、机构 的研究报告,制定中央制定五年规划的建 议,阐述党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 针,征求全党意见,提交党的全会审议通 过。
“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若干重大课题
(研究课题共84项)
序号
课题名称
1 全面小康社会主要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 “十三五”国际环境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3 “十三五”产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研究
4 “十三五”创新驱动的战略重点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
5 “十三五”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6 中国信息经济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
划为引导,财政、货币 政策为主导
第二圈层:产业、
价格、土地、区域等政 策协调配合
第三圈层: 节能环
保、就业、投资、消费、 外贸等领域性政策集合
节能环保政策、就业政策、 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对外贸易
和涉外投资政策
产业政策、价格政策、 土地政策、区域政策
规划计划、财 政政策、货币
政策
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3]
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战略运作的支撑 ➢五年规划的案例
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 战略运作的支撑 规划计划体系:战略导向作用,引导约束作用 宏观政策体系:发展战略决定宏观政策 宏观政策服务发展战略 实施保障体系:明确责任、协调衔接、监测评估、 监督考核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

是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中期关键之年。
今年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0年)》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总抓手,狠抓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重点企业,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改革攻坚,增强市场活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法治建设,强化民生保障,全力推进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中期目标任务,推动珠三角地区实现转型升级、优化发展。
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
在全面落实“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各项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全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培育发展创新主体。
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实施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出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珠三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家以上。
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
出台省新型研发机构总体规划,在珠三角率先开展新型研发机构竞争力评价,新型研发机构达0家,产学研创新联盟达。
-年全省投入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大学提高科研能力。
加大力度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筹建广东省科学院。
大力推进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
引进第五批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
(省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港澳办等负责,列为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二)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落实珠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规划,制定-年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广州打造华南科技创新中心,联合珠三角其他城市以“方式整体申报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22•【字号】穗府办〔2024〕9号•【施行日期】2024.04.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监督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穗府办〔2024〕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卫生健康委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22日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目录一、概述(一)规划背景(二)规划对象(三)规划范围与期限(四)规划依据二、广州市医疗卫生资源总体情况(一)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二)医疗卫生资源现状(三)居民健康状况(四)医疗服务特征三、规划目标及总体空间结构(一)规划指导思想(二)规划原则(三)规划愿景与目标(四)规划结构四、市域医疗卫生设施布局策略(一)均衡布局,扩大优质资源覆盖(二)上下衔接,促进分级诊疗格局形成(三)调整结构,优化健康服务体系供给(四)医防融合,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五、各区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一)越秀区(二)海珠区(三)荔湾区(四)天河区(五)白云区(六)黄埔区(七)花都区(八)番禺区(九)南沙区(十)从化区(十一)增城区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各级责任(二)严格规划实施,强化监督评价(三)合理控制规模,弹性调配床位(四)完善投入机制,培育多元主体一、概述(一)规划背景。
“十四五”以来,国家、省、市出台了《“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广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对广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更新:2011-01-23 10:11:58作者:jiadoo来源:点击:328次【字号:大中小】提要:城市地铁项目: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新增地铁通车里程400公里。
城中村改造项目:改造大中城市城中村200个。
城市河涌整治项目:整治城市河涌100条。
今天,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将审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本报从《规划纲要(草案)》中摘录部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让读者先睹为快。
报告摘要●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仍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阶段,新一轮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成功经验,这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
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曲折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我省原有优势逐渐弱化。
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克服不利因素,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体,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佚名
【期刊名称】《领导决策信息》
【年(卷),期】2016(000)012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
【总页数】70页(P2-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中国能源行业未来五年发展风向标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能源发展摘编 [J],
2.中国能源行业未来五年发展风向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能源发展摘编 [J],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J], ;
4.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2018年12月24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七次会议上 [J], 何立峰;
5.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30•【字号】穗府办〔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穗府办〔2024〕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30日附件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2021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广州市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结合广州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广州市域,规划期为2023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本规划在轨道、民航、港口、邮政等方面吸纳了国家、省及我市有关职能部门编制的交通相关最新规划成果,重点深化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设施与运输服务融合等任务,明确我市规划期内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和主骨架布局,着力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是指导广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目录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形势要求第三节运输需求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扩能提效,推进高水平综合立体交通布局第一节编织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第二节构筑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第三节打造多层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第四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第四章融通全球,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第一节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第二节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枢纽第三节构建多向链接的世界级铁路枢纽第四节建设韧性高效的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第五章引领湾区,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第一节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网第二节构建外联内畅的道路网第三节强化南沙湾区交通中心功能第四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绿色升级第六章统筹融合,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第一节强化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第二节加快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第三节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第七章守正创新,实现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增强安全韧性水平第二节提供便捷舒适服务第三节加快绿色集约转型第四节推进经济高效发展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发布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20年,广州GDP年均增长7.5%以上,到2020年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力争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到2020年,广州都有哪些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到2020年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编者注:2015年广州GDP总量是1.8万亿元,超过了新加坡),力争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成效显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70%左右,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创新驱动:到2020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9%,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达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
城市功能:到2020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250万吨,广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6亿吨和2500万标准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6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2%。
改革开放:到2020年,商品进出口总值达2000亿美元。
城乡环境: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86%,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低于30微克/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
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0万人,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含租赁补贴)累计5.75万套。
到2020年,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岁以上,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40张,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
文明程度: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
要实现这些目标,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如何在“十三五”时期形成新的动力源?纲要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多点支撑”发展格局。
“三大战略枢纽”
1、建设国际航运枢纽。
立足南沙新区、广州港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加快南沙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开发建设,升级改造黄埔临港经济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海洋经济,率先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重大平台。
2、建设国际航空枢纽。
立足空港经济区、白云国际机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提高空港服务能力,加快空港经济区开发建设,重点发展直接服务及依托航空运输的高端产业及临空经济,努力建成广州国家航空经济示范区。
3、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立足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民营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天河智慧城等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发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广州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的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经济,打造国际产业创新创业中心和国际新兴产业基地。
“一江两岸三带”
1、提升珠江经济带。
着力推进经济带“一核、四段”联动发展。
2、提升珠江创新带。
集中打造沿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创新城、南沙明珠科技城为核心的广州科技创新走廊。
3、提升珠江景观带。
优化整合珠江堤岸、桥、树、天际线等城市景观资源,保护规划珠江江心岛,建设高品质生态文化旅游岸线,打造广州特色城市名片。
“多点支撑”有哪些点?
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天河智慧城、广州南站商务区、广州北站商务区、广州国际创新城、白鹅潭经济圈、白云新城、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新中轴线南段商务区、黄埔临港经济区、从化经济开发区。
纲要关键词:
【物流】
规划四大国际物流园全市建12个配送中心
“三中心一体系”是指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是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核心和关键。
四个国际物流园区:空港国际物流园区、黄埔国际物流园区、南沙国际物流园区、大田国际物流园区。
四个区域物流园区:白云现代商贸物流园区、花都物流园区、增城物流园区、从化物流园区。
八个专业物流基地:江高农产品物流基地、风神汽车物流基地、林安第四方物流基地、黄埔生产资料与生物医药物流基地、裕丰综合物流基地、黄阁汽车物流基地、小虎岛石化物流基地和大岗装备制造物流基地。
十二个城市配送中心:元岗配送中心、新塘配送中心、文冲配送中心、双沙配送中心、将军山配送中心、利丰配送中心、汉溪配送中心、龙溪配送中心、化龙配送中心、石楼配送中心、和兴配送中心和贤江配送中心。
【贸易】
这些批发市场要转型升级:
利用广州火车站升级扩容推动流花地区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和环境综合整治。
加快濂泉路服装批发市场、中大布匹市场、石牌IT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
这些区域要重点打造:
将南沙自贸区打造成为以穗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为主导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核心;
将天河中央商务区、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区建设成为以商贸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和会展服务为优势领域的服务贸易总部经济示范区;
将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广州保税区和番禺莲花山港建设成为以国际航运物流、国际中转服务为主的服务贸易保税业务集聚区;
加快建设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中新广州知识城、羊城创意产业园和TIT创意产业园等服务贸易特色产业功能区。
【金融】
“一城两区多点“金融产业空间格局
打造“一城两区多点“金融产业空间格局:”一城“即广州国际金融城;”两区“即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和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
“多点”即结合各区产业优势发展特色金融,支持越秀区加快发展广州民间金融街,打造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示范区、众创金融集聚区和中小企业金融服
务示范区;增城区建设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海珠区建设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支持白云区建设众创金融街;番禺区发展科技金融;花都区建设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试验区;从化区发展普惠金融。
发展8类金融产品:科技金融、航运航空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
【创新】
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重大平台包括
1、广州高新区包括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南沙资讯园、黄花岗科技园
2、中新广州知识城
3、广州国际创新城
4、广州国际生物岛
5、南沙明珠科技城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州有什么招式?
1、创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
2、支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
3、推广新型孵化模式。
【7大现代服务业】
金融业: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
物流业: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
信息服务业:到2020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800亿元。
电子商务业: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万亿元。
科技服务业:到2020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
会展业:到2020年,新培育和引进20个优质专业品牌展会,重点展馆展览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
商务服务业:重点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总部企业)、商务咨询、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业态,重点建设天河中央商务区、广州南站商务区、黄埔临港经济区。
【五大支柱产业】
汽车产业:“十三五”时期,汽车工业产值年均增长7%,到2020 年达5000 亿元,自主品牌整车年生产能力达70 万辆。
电子信息产业:“十三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8%,到2020 年达4200 亿元。
石化产业:“十三五”时期,石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长5%,到2020 年达3300 亿元。
先进装备产业:到2020 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300 亿元。
都市工业:到2020 年,都市消费工业实现产值超过3000 亿元,建成国内领先的时尚服装基地、智能家居基地。
【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
强化新型显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4 大产业链,支持发展新一代网络通信、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元器件、高端软件等领域.
2、生物与健康
强化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健康服务等3 大产业链,完善医疗器械、化学药等2 大产业链。
3、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
聚焦工程塑料、高档数控机床、卫星及应用等3 大产业链,完善新型轻合金、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海空装备等4 大产业链,支持发展精细化工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
4、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支持发展智能电网、核电装备制造、生物质能及装备、太阳能光伏发电装备、风电装备等新能源细分领域,支持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设备、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以及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等节能环保细分领域。
5、时尚创意
强化重点打造动漫、游戏2 大产业链,健全完善创意设计产业链,支持发展数字新媒体、数字会展等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