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通风施工图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是非常重要的,制定的初衷是为了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而不是遇到事情之后再想解决办法。

我们就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1一般要求1.1设置机械通风系统的隧道应设置通风控制系统。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隧道宜以自动控制方式为主,辅以手动控制方式;二级、三级及四级公路隧道可采用自动控制方式或手动控制方式。

条文说明通风控制的目的是以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为前提,通过及时对隧道内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根据需要控制通风设备。

同时,通风控制是实现隧道通风系统节能运行的重要措施,通过控制通风设备的运行时间及数量,达到节能目的。

1.2公路隧道通风系统控制方案应根据采用的通风方式,分别针对正常运营工况、火灾及交通阻滞等异常工况、养护维修工况等通风需求制订。

条文说明设计阶段,通风系统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工况所需的风机数量、运行方式等提出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案及策略,包括各工况下第1页共5页的风机数量、风机组合方式、风机的正转或反转,以及火灾工况下的排烟、救援方案等,以便于监控系统设计人员按通风系统的运营要求设置相应的设施及编制控制软件等,从而满足隧道内污染空气的通风标准,并实现经济运行。

1.3通风控制系统应与照明控制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系统、交通监控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等实现联动控制。

条文说明通风控制系统应与照明控制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系统、交通监控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等联合使用,形成有效、可靠、及时的控制系统,满足隧道在各种情况,尤其是紧急情况、火灾工况下的风机启停要求等。

1.4风机控制应设定相应于隧道运营需求的风量级档。

风量级档划分不宜过细,并应充分考虑运营动力消耗与风机运行时间。

当隧道通风系统中有轴流送风机、轴流排风机与射流风机时,应针对各种风机确定合理的组合风量级档。

条文说明一般来说,风机(含排风机、送风机、射流风机)的叶片转速可以无级改变其输出风量,但如果按无级控制或级档分得过细,对隧道而言,一方面其风量感应迟缓,控制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会导致控制系统复杂化,设备消耗大,费用增加。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报批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主编单位:批准部门:实施日期: 年XX月XX日II前言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7〕378号《关于下达2007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由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细则》的编制工作。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自2000年6月1日发布实施以来,作为交通行业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有关的首部专业规范,对保障我国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推进公路隧道通风科技进步和规范设计行为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近十余年来公路隧道规模的扩大、公路隧道种类的增多,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积累了较多经验;同时,汽车工业技术进步使得其污染物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通风有关技术与产品性能得到提升。

本细则是在总结近年来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综合考虑了我国公路隧道运营通风技术发展趋势和隧道建设现状,积极采纳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借鉴了国外公路隧道通风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对《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及《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中涉及公路隧道通风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全面修订和扩充,经批准后以《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颁布实施。

本细则由12章和4个附录构成,即1总则、2术语和符号、3通风规划与调查、4通风方式、5通风标准、6需风量、7通风计算、8风道、9风机房与通风井、10隧道火灾防烟与排烟、11风机的选型与布置、12通风控制设计原则、附录A壁面摩阻损失系数、附录B弯曲与折曲风道压力损失系数、附录C隧道与风道的其他压力损失系数、附录D流体力学中常用单位及单位换算。

与《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相比较,本次编制在通风标准、通风方式、通风计算参数等方面有修改完善;补充完善了通风规划与调查、隧道火灾防烟与排烟、风道、风机房与通风井、风机选型与布置等方面内容。

隧道斜井通风方案.

隧道斜井通风方案.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6标南吕梁山隧道1、2号斜井通风方案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南吕梁山隧道1、2号斜井通风方案一、南吕梁山隧道1、2号斜井情况简介南吕梁山隧道1号斜井位于隧道左线左侧,采用双车道无轨运输,与正洞交与DK304+300,斜井长2510m ,综合坡率为-11.1%。

1号斜井承担正洞施工任务:左、右线起讫里程均为DK301+285~DK306+775,长5490m;其中Ⅴ级围岩97m、Ⅳ级围岩805m、Ⅲ级围岩600m、Ⅱ级围岩3988m,各级围岩所占比例分别为:1.77%、14.66%、10.93%、72.64%。

南吕梁山隧道2号斜井位于隧道左线左侧,采用双车道无轨运输,与正洞交与DK309+150,斜井长2730m,综合坡率为-11.4%。

2号斜井承担正洞施工任务:左、右线起讫里程均为DK306+775~DK310+800,长4025m;其中Ⅴ级围岩1080m、Ⅳ级围岩1345m、Ⅲ级围岩1600m,各级围岩所占比例分别为:2 6.83%、33.42%、39.75%。

二、通风方案选择及说明:兰渝西秦岭隧道罗家理斜井通风有成功经验可循,原计划1、2号斜井均采用接力式通风,后计划2号斜井改为隔离巷道式施工通风方案。

具体修改原因为:1、后续斜井施工过程中2号斜井由于处于河道风口处,相较于1#通风,2#井通风相对困难,通风量需求大,主要表现为排烟困难,炮烟、车辆尾气、灰尘集中于进洞200—500m之间。

根据洞内排烟需求,只能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直接导致通风成本增加。

下面是8月通风到11月份1#、2#通风耗电统计:因此2号斜井存在新鲜空气易送入,而污风不宜排出的情况,采用隔离巷道式施工通风有利。

2、2号斜井线路设置有2处较大的曲线拐弯,对接力式通风风损比较大。

3、对于污风不宜排出问题,拟在2号斜井井底设置通风竖井,有效解决污风排出问题,且有利于巷道内风的循环。

隧道施工机械通风技术

隧道施工机械通风技术

隧道施工机械通风技术使用通风机和管道的机械通风是隧道施工中最普遍的通风方法,在掘进距离较长的隧道施工中都采用机械通风。

一基本布置形式通风机通风系统的基本布置形式有压入式、抽出式(或压出式)及混合式三种.1.压入式l图1 压入式如上图1所示,通风机或局部扇风机把新鲜空气经风筒压入工作面,污浊空沿隧道流出。

从风筒口到风流反向点的距离称为有效射程(l)。

有效射程以外的炮烟及废气,呈涡流状态,不能迅速排除。

有效射程按下式计算:l1=(4~5)式中:l1-有效射程,m;A —隧道的断面积,m2。

在应用压入式通时须注意以下两点:(1)通风机安装位置应与洞口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应大于30m;(2)风筒出口应与工作面保持一定距离,对于小断面、小风量、小直径风管,该距离应控制在15m以内;对于大断面、大风量、大直径风管,该距离应控制在45~60m以内。

2.抽出式(或压出式)(a)抽出式(b)压出式图2抽出式和压出式如上图2所示,通风机或局部扇风机经风筒把工作面的污浊空气抽出,新鲜风流沿隧道流出。

抽出式通风只有采用硬质风管,若采用柔性风管,则系统布置应如上图2所示如上图2(b)所示的压出式通风。

风流的有效作用范围成为有效吸程(l).有效吸程以外的炮烟及废气呈涡流状态,排出困难。

有效吸程按下式计算:l=1.5式中:l1—有效吸程,m;A —隧道的断面积,m2。

抽出式通风的回风流不经过隧道,故排烟时间或排烟需的风量与隧道长度无关,只与炮烟抛掷区的体积有关。

炮烟抛掷区是指放炮后炮眼弥漫的区域。

炮烟抛掷区的长度用下式计算:l0=15+式中:l0—炮烟抛掷区的长度,m;G —同时爆破的炸药量,kg。

3.混合式图3 混合式混合式通风如上图3所示。

抽出式(在柔性风管系统中作压出式布置)风机的功率较大,是主风机。

压入式风机是辅助风机,它的作用是利用有效射程长的特点,把炮烟搅混均匀并排离工作面,然后由抽出式(压出式)风机吸走.这种方式综合了前两种方式的优点,适合于大断面长距离隧道通风,在机械化作业时更为有利。

隧道通风、照明、消防与供配电工程设计说明

隧道通风、照明、消防与供配电工程设计说明

隧道通风、照明、消防与供配电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 总体设计原则遵守现行有关规范,借鉴、参考国内外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按安全、经济、先进、合理、环保的原则进行隧道机电工程设计。

2 本册设计内容本册为隧道运营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及其供配电工程以及变电所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有关内容。

3设计技术标准3.1 道路等级:二级公路(单洞两车道)3.2 洞内设计车速:40 km/h3.3设计交通量(旅游高峰):2020年11623 辆•小客车/日2030年11887辆•小客车/日3.4 通风标准:(1) 隧道内CO允许浓度δ:①正常运营时,xx隧道洞内CO的设计浓度δ≤262cm3/m3;②交通阻滞时,隧道内各车道均以怠速行驶,平均车速v t≤10km/h,阻滞段长度不大于1000m,阻滞时间不超过20分钟,洞内CO的设计浓度δ≤300cm3/m3。

(2) 隧道烟尘允许浓度K:见表3-1(3) 火灾工况火灾时排烟风速按v r≤1.5 m/s取值。

3.5 照明标准(1) 隧道中间段平均亮度:L in=1.5 cd/m2(2) 路面亮度总均匀度:U o≥0.3(3) 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U l≥0.6(4) 隧道洞外亮度取值:取L20(S)=2500 cd/m23.6 隧道用电负荷等级:(1)隧道基本照明、应急照明及防灾用的射流风机负荷等级为一级;(2)隧道日常通风用的射流风机、隧道加强照明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

4 工程概况4.1 隧道基本概况拟建xx隧道位于xx市xx县县城的西北侧,地处北纬25°37′~ 24°45′、东经110°31′~110°36′之间,xx乡xx村与xx镇xx村之间。

隧道下穿倒江岭,该岭从属于越城岭山脉,其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华南第一高峰,是漓江水的发源地。

隧道走向大致呈北西向,进口位于山岭西北侧山坡、xx村东南侧约1km,出口位于山岭东南侧山坡上、大竹头村西北侧约300m。

隧道通风方案

隧道通风方案

盾构隧道通风方案一、编制依据本标段《施组》中有关密闭空间施工通风要求的相关条款和我部现有设备。

二、工程概况站~站区间盾构隧道总长为3644.876米,其中上行线全长1815.721m,下行线全长1829.155m。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隧道内施工人员包括拼装班组5人,盾构操作手1人,机械工1人,电工1人,土木人员1人,隧道保洁4人,其他计2人,总计15人。

三、通风方式的选择根据本工程为盾构施工隧道内无较大气体及粉尘污染的特点,要求沼气驱散,以及本部现有通风设备及设施,采用机械送风(第一种方式)管道压入式通风方案。

采用大功率、高性能风机,Φ800风管,单条隧道内送风理论有效距离大于2KM,以确保远距离通风的要求。

同时使用一台轴流式小功率风机进行盾体内辅助通风,以保证整个隧道内无通风盲点。

几种管道式通风方案的比较通风方式布置形式优点缺点压入式能很快地排除工作面的污浊空气,拆装简单污浊空气流经全洞吸出式工作面净化较快,洞内空气较好风机移动频繁,管道漏风可造成循环污染混合式洞内空气好、净化快噪声大,成本高,受空间限制四、风量及风压计算1、系统风量计算:本工程隧道为盾构全断面开挖,无爆破及内燃机等产生有害污染气体,工作环境较好。

故风量Q计算如下。

(1)按隧道内同时工作的最高人数计算:式中: 3---每人每分钟所需新鲜空气量(立方米/人分钟);---风量备用系数,采用1.1~1.25;---隧道内同时工作的最高人数。

(2)按满足工作面最小风速计算:式中:---保证隧道内稳定风流量之最小风速,全断面开挖时为0.15m/s;---开挖最大截断面积(平方米)。

取上述风量的最大值作为设计风量,故工作面所需风量应大于3.564m3/s。

(3)考虑漏风因素:据风管厂提供的技术指标,采用PVC增强塑纤布料作为风管材料,百米漏风率正常时可控制在2%以内。

本方案通风距离考虑1830m,据此计算漏风系数。

式中:---通风距离;---百米漏风率,取2%。

隧道施工通风方案

隧道施工通风方案

隧道施工通风方案1、工程概况大相岭特长公路隧道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与汉源县交界处的大相岭,是雅泸高速公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隧道左线全长为9962米,右线全长为IOOO7米,隧道出口部分左线长5116米,右线长5130米,属于特长公路隧道,为双洞单向行车,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隧道主洞净宽10.25m,净高5.0m,每间隔350m左右设置人行通道或车行通道。

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隧道最大断面107m2,上坡道坡度为5%o,独头掘进,挖掘机和装载机同时装硝,无轨运输出硝。

施工通风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毒害气体,主要来源于爆破炮烟,无轨运输车辆柴油机废气;二是粉尘,主要来源于岩尘、炮烟、水泥尘、烟尘等。

施工通风方案前期采用压人式通风,后期采用巷道式通风。

2、大相岭隧道施工通风方案的计算说明2.1、隧道施工环境标准根据我国铁路、厂矿、企业及有关劳动卫生标准的规定,隧道内施工作业段的空气必须符合下列卫生标准。

粉尘浓度: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中规定,每立方空气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mg;含游离二氧化硅在10%以下时,不含有害物质的矿性和动植物性的粉尘为10mg;含游离二氧化硅在10%以下的水混粉尘为6mg。

氮氧化合物(换算成NO2)浓度:我国矿山安全规程及《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氮氧化合物不得超过0.00025%,质量浓度不得超过5mg∕m3。

洞内空气成分(按体积计):我国矿山安全规程及《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凡有人工作的地点,氧气(02)的含量不低于20%,二氧化碳(CO2)的含量不得大于0.5%。

洞内风量要求:每人每分钟供应新鲜空气不应少于3m3,柴油设备千瓦/分钟需要新鲜空气不小于3rn3o2.2、通风设计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在满足通风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调配,降低施工通风的成本。

2.3、设计参数开挖断面面积(In级围岩):A=95m2;衬砌后断面面积80m2;一次爆破用药量G=220kg(ΠI级围岩循环进尺3m);洞内最多作业人数:按每工作面平均70人;爆破后通风排烟时间:t=30mim通风管:采用1.8m软管;管道百米漏风率:β=1%;最大通风长度:1=2500m o2.4、量计算总通风量从三个方面考虑,具体为按桶内允许最低风速计算得Q1;按排除爆破炮烟计算得Q2;按洞内最多工作人员数和设备计算得Q3;通过计算,取其中最大值。

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

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

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目录1. 项目概况 (3)1.1 工程名称与位置 (3)1.2 隧道基本信息 (4)1.3 项目概况介绍 (4)1.4 隧道通风系统的重要性 (6)2. 施工管理 (7)2.1 施工班组及管理人员 (8)2.2 施工组织架构 (9)2.3 施工进度计划 (10)2.4 质量管理体系与控制措施 (11)3. 通风系统设计 (12)3.1 隧道通风方案设计与选择 (13)3.1.1 通风模式选择 (15)3.1.2 通风系统设计 (16)3.1.3 通风设备选型 (17)3.2 机械通风 (18)3.2.1 通风设备设计 (19)3.2.2 通风设备布置 (21)3.2.3 通风管路设计与布置 (21)3.2.4 通风控制系统 (22)3.3 辅助通风措施 (23)3.3.1 纵向通风 (24)3.3.2 半横向通风 (26)3.3.3 横向通风 (27)4. 施工工艺流程与方法 (28)4.1 施工工艺流程 (29)4.2 施工方法与技术要求 (31)5. 资源配置与施工保障 (32)5.1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33)5.2 人员配置 (35)5.3 安全保障措施 (36)5.4 环境保护承诺 (37)6. 风险识别与应急预案 (38)6.1 潜在风险辨识 (40)6.2 风险等级评估 (41)6.3 应急处理预案 (42)7. 相关图纸与图表解释 (43)7.1 隧道通风系统平面布置图 (45)7.2 主通风机布置图 (46)7.3 风路风量分配与调整图 (47)7.4 你们的通风安全报警系统图 (48)8. 方案评审与签署 (49)8.1 评审过程 (50)8.2 相关方签署确认 (51)1. 项目概况本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旨在确保隧道施工过程的通风需求得到满足,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并保证作业环境的适宜性。

根据本隧道工程的具体参数和施工条件,本方案将从隧道长度、隧道断面、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方面详细描述项目概况,为后续的通风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通风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梁至永川段(以下简称本项目)位于重庆市铜梁县、大足县、永川区境内。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3~2020)“三环、十射、三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重庆市周边区县的重要公路通道,有着环接重庆市各条对外高速公路的重要作用。

三环高速公路连接了重庆主城区周边的长寿、合川、铜梁、永川、涪陵等11 个区县市,路线全长约500km,本项目“铜梁至永川段”即为其中的重要路段之一。

本项目起自铜梁县城(K0+000)接铜合路起点,与铜龙路北侧并行,于K28+400处跨铜龙二级公路,后沿玉龙山前西行至龙水镇,折向南穿越玉龙山,至终点双石接拟建的永川至江津高速公路。

路线全长62.540km。

本项目设隧道一座。

隧道具体见下表:二、设计标准和依据1)《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

5)《重庆市高速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照明供配电消防系统设计指导意见》三、设计原则1)正常交通:通风系统能稀释并排出隧道内废气(以CO、VI为代表)达到卫生标准2)火灾事故:通风系统具有排烟功能,并能控制烟雾和热量的扩散。

3)系统设计:考虑通风节能,可根据交通量、车辆类型、车速进行通风控制降低运营成本。

4)环境保护: 废气排放和通风设备运行噪声满足环境质量要求。

四、设计范围和设计界面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3.2.1的规定,本工程的玉龙山隧道需要设置机械通风。

1)与隧道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界面:从配电柜出线端子之后的所有低压线缆、控制箱、通风设备由通风专业完成。

2)与主体工程的界面:(1)洞内预埋管、电缆沟与本工程有关的隧道内预留预埋管道、电缆沟等均由土建完成并管内穿引线铁丝,电缆的敷设、采购及安装等由通风系统完成。

(2)洞外管道与本工程有关的隧道洞口管道、人孔、横穿过路钢管、手孔,从洞口人(手)孔至变电所的管线衔接管道,均由土建完成。

隧道变电所至隧道洞口的管线预留预埋由土建负责实施。

3)与隧道监控专业的界面隧道监控系统与通风系统界面划分在风机配电(控制)柜低压供电回路的交流接触器的输出触点处。

监控系统对每台风机有正转、反转、停机控制,由监控系统负责设计相应继电器至变电所风机低压配电柜交流接触器端子装置的连接线缆。

通风系统应向监控系统提供每台风机的运行状态(正转、反转、停机)、自动手动状态、故障信号显示等,监控系统负责采集此类信号。

通风系统提供的控制及检测信号与监控系统的连接线缆由监控系统负责设计。

通风专业应向隧道监控专业提供控制接口类型、位置等内容。

五、通风系统设计1.通风模式玉龙山隧道采用全纵向式、射流风机通风方式。

该方式符合规范要求,活塞风利用很好,便于分期实施,工程造价和运营费用低,且技术难度不高。

根据本项目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历年气象记录等资料,在隧道需风量计算时,采用的气压及温度参数为:标准大气压:P0=KN/m2;隧址区气压:P=KN/m2;标准气温:T0=273K隧址区夏季平均气温:T=299K2.通风计算1)隧道通风标准:公路隧道通风的目的,是通过向隧道内注入新鲜空气,稀释洞内由汽车排出的废气和烟雾,使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和烟雾透过率能保证司乘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行车安全。

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通风标准取值如下:CO允许浓度δ=200至250 ppm (正常运营)δ=300 ppm (交通阻滞)烟雾允许透过率K= (1/m) (100km/s)K= (1/m) (80km/s)K= (1/m) (60km/s)K= (1/m) (40km/s)K= (1/m) (养护维修)釆用纵向通风方式时,CO设计浓度可在允许浓度基础上提高50ppm。

交通阻滞(隧道内各车道均以怠速行驶,平均车速为10至30km/h)时,阻滞段的平均CO设计浓度可取300ppm,经历时间不得超过20min,阻滞段的计算长度不宜大于1km.汽车尾气的基准排放量: 按照qVI=2.5 m3/辆·km、qCO=0.01 m3/辆·km取值,并以1995年为起点,至目标设计年份,按照每年2%递减率计算得到的排放量作为目标设计年份的基准排放量。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3.4.6条规定:隧道空间不间断换气频率,不宜低于每小时5次;交通量小或特长隧道,可采用每小时3~4次。

规范中条还规定:采用纵向通风的隧道,换气风速不应低于2.5 m/s。

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3.9.2. ,火灾时排烟风速可按至3m/s取值。

本设计取值为3m/s。

2)交通量分析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OD调查数据,目标年限本路段交通量如下:铜永路交通量预测表(pcu/d)铜永路车型构成比例表(%)按工可报告,铜永路分车型交通量为:本路段2023年分车型交通量表通风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系数取12%,上、下行不平衡系数取。

本路段2033年分车型交通量表通风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系数取12%,上、下行不平衡系数取。

柴油车、汽油车比例(%)3) 根据工可2033年项目各断面交通量预测,经计算各隧道火灾工况下所需的风机数均能满足2033年各隧道的运营要求,隧道通风按火灾工况布设,故通风设施采用一次设计,一次实施。

隧道运营工况最大需风量为换气所需,风机数主要考虑满足换气要求。

4) 根据本项目各隧道通风特点,采用φ1120型射流风机。

其中,轴向推力和电机功率为限制性指标。

5) 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 通风量计算,各隧道最大需风工况、设计风速及所需的风机台数如下表:隧道2022、2032年各工况最大需风量表(单位:立方米/秒)隧道火灾工况所需的风机台数各隧道所需安装的风机台数如下表:3. 风机安装方式射流风机采用上置式悬挂安装,每两台为一组,通过预埋件安装于隧道洞顶,风机组间间距为150米,下风端距隧道洞口150米,上风端距隧道洞口100米起布设。

4. 风机供电射流风机由设于隧道洞口的变电所供电,采用放射式供电方式,每组风机的甲风机和乙风机由变电所低压开关柜的不同回路单独供电。

火灾工况下要求排烟风机的供电属于一级负荷,在外电停电时,可由柴油发电机组供电。

5.风机的控制在正常运营情况下,根据设置在洞内的CO/VI检测仪检测值控制风机的运行;在洞内发生车辆阻滞(平均车速<10km/h)或发生火灾时,隧道内风机分别按交通阻滞或火灾工况运行,以满足稀释洞内有毒气体和火灾排烟的要求。

1)通风系统控制模式本项目隧道通风系统以自动控制为主,手动控制为辅。

手动控制方式考虑联动控制与单独控制。

联动控制为预先确定风量档次,通过操纵风量各档次按钮,按预定程序成组控制风机运行,由此控制风量的控制方式。

单独控制为通过人工对每台风机的启、停单独实施控制的控制方式。

手动控制可以通过人手工操作软件人机界面,由控制系统发出控制信号的方式进行;亦可通过手工操作变电所低压屏上按钮进行;2)通风控制方法通风采用直接控制法、间接控制法和时段控制法相结合的方案。

直接控制法为通过分布在隧道内各点的CO/VI检测器,直接检测隧道内烟雾浓度和CO浓度值,经计算处理后,给出控制信号,控制风机运转。

间接控制法根据隧道入口前方及洞内车辆检测器测的交通量、行车速度、车型构成等交通信息,通过预设程序计算出车辆烟雾和CO排放量,作为通风控制的依据。

时段控制法不考虑VI、CO浓度及交通量的实际变化情况,而是根据经验,按时间区段估计交通量及其相应所谓烟雾和CO排放量,按预定程序控制风机运转。

3)正常营运工况的通风控制流程在正常营运工况时,通风控制方式一般设定在自动控制方式,当系统判定需启动风机进行通风时,系统优先启动当前停运时间最长的风机;当系统判定应停运部分风机时,系统优先停止当前运行时间最长的风机。

通风控制方式也可以设定在手动控制方式。

此时系统仍然对是否正在运行风机的台数,以及是否应停运部分风机进行判定,但并不自动完成这些动作,而是以声光手段提醒操作人员,并提出推荐方案。

4)火灾工况的通风控制流程隧道在火灾工况时应采用手动控制的通风方式,如果其通风控制方式原设定在自动控制方式,系统应自动切换到手动控制方式。

此系统应以声光手段提醒操作人员,并提出推荐动作。

推荐动作应使火灾隧道内风速为2~3m/秒,风向应最利于人员逃生。

操作人员也可忽视推荐动作,实行全手工操作。

其他未尽事宜按有关规范办理。

火灾情况下的通风排烟a.在火灾初期,调整通风系统降低风速,避免烟雾扩散太快,有利火点附近的人员疏散。

b.火点前的车辆继续行驶,向前从隧道出口疏散。

火灾点后的车辆停止前进,人员从最近的车行、人行横洞疏散。

通风系统调整风速至临界风速,控制烟雾流向前方。

c.车辆、人员疏散完后,消防队进入通过横洞进入火点实施灭火,通风系统保持临界风速。

d.火灾扑灭后,通风系统按最大通风量运行,快速将烟雾从前方的排风口排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