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炭疽病的诊断与防治
山羊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防方法

山羊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防方法炭疽病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点是败血症变化、脾脏显着肿大、皮下和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
此病可传染给人。
接下来,下面畜牧堂详细的介绍一下:一、发病症状:发病常为最急性和急性的。
最急性发病时,山羊突然倒地,全身痉挛,呼吸极度困难,瞳孔散大,磨芽,口鼻等天然孔流出带有气泡的黑紫色血液,几分钟内死亡。
急性发病时,可见病羊呆立,垂头,呼吸困难,体温上升到41-42℃,口中流出大量红色唾液,全身抽搐,尸体长时间不僵直。
二、预防措施:炭疽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因此,患炭疽病死亡的羊,严禁剥皮吃肉或剖检,否则,炭疽杆菌形成芽胞,污染土壤、水源和牧地。
尸体要深埋,住过病羊的羊舍及用具要用10%-30%的漂白粉或10%硫酸石炭酸溶液砌底消毒。
在炭病和危险发生地,对山羊每年进行一次2号炭疽芽孢苗,羊体结实,可减少并发症。
春天可以补充新引进的山羊和新的羔羊。
接种前要作临床检查,必要时检查体温。
瘦弱、体温高、年龄不到1个月的羔羊,以及怀孕已到产前2个月内的母羊,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对接种疫苗山羊要小心观察,一旦发现并发症,要及时治疗。
三、治疗方法:羊一行病就注射抗炭疽血清,第一次注射50毫升,必要时在12-24小时后再注射1次,也可肌肉(或静脉)注射青霉素,每次40万-80万单位,每天2-3次。
口服土霉素,每次0.5-1克,每隔4小时一次,直至完全康复为止。
此外,还要根据病羊情况,进行强心、利尿、解毒、胃肠消毒等对症治疗。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动物炭疽病的病理及防控建议

2022年第12期D O I :10.3969/J .I SSN.1671-6027.2022.12.019动物疫病多以突发性让许多养殖户束手无策,炭疽病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炭疽病多以预防为主,病畜及被病菌污染的环境、器具等为传染源,由于炭疽病是人畜共患病,病死尸处理消杀工作要认真对待,否则很有可能会扩大影响范围,各防疫区要认真排查有关动物炭疽的排查工作,避免患病动物肉流放市场。
1动物炭疽病的病理炭疽病多发于食草动物,其次是肉食动物,比如,绵羊和牛就是最易感染的牲畜群,而猪多以慢性咽喉肿胀为典型症状,感染性比较低,炭疽病有着较强的传染性,生病动物的排泄物以及分泌物都能够形成芽孢,进而影响整个养殖范围。
目前,市场中最应该注意的还有患有动物炭疽的尸体,这也是传播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如果把病原体埋在土中,很有可能会导致这片区域形成长久的疫源地,从而传染给其他动物。
炭疽病一般是由动物食用带有被污染的饲料或者是水源而感染,一小部分是通过昆虫的叮咬,从而造成皮肤感染。
一般在临床的症状中,患有炭疽的动物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三种类型。
(1)最急性型临床多发于牛、绵羊、鹿,最急性的表现一般是动物突然的出现昏迷状态,然后全身痉挛,很快死亡,主要临床表现有:死前体温居高不下,精神不振,全身抽搐,口腔、鼻孔、肛门等会出现流血现象。
(2)急性类型的主要有牛、马等,它们的病情持续时间要比最急性的类型时间长一些,在这期间,动物身上会出现咽喉肿胀的情况出现,造成动物呼吸困难,如果及时治疗得当,很有可能会痊愈,否则也会逐渐危机生命,动物发病的常见部位,随着炭疽芽孢侵入的身体部位不同,而临床差异也不同,比如病牛多发病咽喉、颈部、腹部等部位,这些部位一般出现发炎和溃疡比较多,俗称炭疽痈。
(3)亚急性发病动物主要是家养或野生动物,比如犬、猫、野猪等,一般炭疽病多表现于胃肠道感染,也有一些多表现于咽喉部,比如猪一般摄入芽孢菌后,咽喉部淋巴部位会出现坏死,甚至是水肿现象,最后导致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家畜炭疽病是一种由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羊、马、猪等家畜。
该病具有屠宰后传染性强、易引发人畜共患病等特点,因此早期诊断及防治十分重要。
一、诊断方法1.病史询问:对于临床表现有炭疽病症状的家畜,应当详细了解其发病时间、接触史、致病菌暴露史、接种史等,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2.临床表现:家畜炭疽病症状常常呈急性发作,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抑郁、四肢无力、心率加快,同时皮下和黏膜处可见到疮疤、溃烂、皮肤出血等症状。
对于炭疽病的病畜,应当及时进行隔离,尽量避免交叉感染。
3.细菌学检查:采用病料进行炭疽病的细菌学检查,如培养法和直接涂片法等。
患部和死亡畜身上的分泌物、鲜血、组织、器官等均可以用作炭疽病的细菌学检查样本。
细菌学检查在炭疽病的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4.免疫学检查:通过检测血清学指标,如血清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等,可以对炭疽病进行免疫学诊断,并对炭疽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二、防治方法1.动物检疫:加强家畜炭疽病的动物检疫工作,对于疫区内和疫区外的家畜进行检疫,尽可能消灭隐患,防止疾病传播。
2.消毒措施:在疫点和隔离区,应当对车辆、工具、器材、设施、场地、人员等进行彻底消毒,以消灭病菌,防止病菌扩散。
3.疫苗接种:家畜炭疽病目前已经有相应的疫苗可供接种,可有效控制炭疽病的流行,对于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群体的家畜应当及时接种疫苗。
4.消毒剂治疗:在炭疽病的早期阶段,应当及时进行消毒剂治疗,如磺胺、氟喹诺酮、美洛昔康等。
消毒剂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畜的生存率和治愈率,也可减轻病畜对人畜带来的危害。
总之,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防止病菌扩散,保障家畜免遭病害,降低安全风险,维护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
家畜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也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疾病。
炭疽菌
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可通过直接接触、消化道吞咽、呼吸道吸入等途径传播给家畜。
本文
将就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浅析。
对于家畜炭疽病的诊断,临床症状的观察是很关键的。
患病动物体温升高,呼吸急促,食欲减退,下颌、后肢肿胀。
植入炭疽菌后几天,患畜体温急剧升高,体力衰竭,呼吸急促,发作性呼吸暂停,最终死亡。
对于家畜炭疽病的诊断,还可以通过病理切片观察病变
器官的病理特征,如肉眼可见小出血点,镜下可见肺组织多发性出血和水肿等。
对于家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
清洁、干
燥且通风良好的环境能有效减少病原菌滋生的机会,降低家畜感染病毒的风险。
对于家畜
的饲养和管理,饲料和饮水的消毒是很关键的一部分,可以在家畜的饲料中加入一些抗菌
药物,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炭疽病的传播。
对已感染的家畜,应及时进行隔离,并用适
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家畜炭疽病的预防和控制还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实现。
使用合适的炭疽病疫苗,可以
提高家畜的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疫苗接种通常要根据当地的疫情情况和养殖
饲养环境来确定具体的时间和方法,以实现最好的效果。
对于新进动物,除了进行隔离,
也要进行疫苗接种,以防止病从源头传播。
动物碳疽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动物碳疽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1、病原学炭疽杆菌是需氧或兼性厌氧无鞭毛的粗大杆菌,长4~8微米,宽I~15微米。
菌体两端平削呈竹节状长链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
在人体内有荚膜形成并具较强致病性,无毒菌株不产生荚膜。
炭疽杆菌生活力强,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炭疽杆菌繁殖体于56℃2小时、75℃1分钟即可被杀灭。
本菌在未解剖的尸体内于夏季经1-4天即可完全死亡,也易被一般消毒药物杀死。
此病菌煮沸需15-25分钟才能杀死芽孢。
消毒药物中以碘溶液、过氧乙酸、高锰酸钾及漂白粉对芽孢的杀死力较强,所以临床上常用20%漂白粉、0.1%碘溶液、0.5%过氧乙酸作为消毒剂。
2、流行病学炭疽散布于世界各地,全年均可发病,7-9月为高峰期。
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的皮毛加工等集中于城镇,炭疽也暴发于城市,成为重要职业病之一。
目前本病在国内的发病率已逐渐下降。
牛、绵羊、山羊、马、驴、猪和狗等家畜以及羚羊、小羚羊、黑斑羚等野生反刍动物都可感染炭疽病。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取决于接触病原体的程度和频率。
青壮年因职业(农民、牧民、兽医、屠宰场和皮毛加工厂工人等)关系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孢的尘埃等的接触机会较多,其发病率也较高。
一次感染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在容易发生炭疽病的地区,降雨之后动物吃食嫩草往往导致发生炭疽病,是因为从受感染土壤摄取生物体。
在发生严重炭疽病时,蚊蝇也可能将炭疽病从1个动物传播到另1个动物,但这是非常次要的一种传播方式。
主要传播方式是摄取受感染微生物。
不叮动物的大苍蝇可能在吃食受炭疽杆菌感染的尸体后留下唾液而使植物遭受感染。
吃食这种植物的动物既而受到感染。
野生肉食动物因食用死于炭疽病的受感染动物而感染炭疽病。
3、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3-7天、1~14天不等。
炭疽病的普遍特点是,状况良好的动物在健康状况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牛、羊和野生草食动物患急性炭疽病后发烧、沮丧、呼吸困难而且抽搐。
如果不加以处理,动物可能在2-3天内死亡。
野生动物炭疽病的诊治

野生动物炭疽病的诊治
野生动物,特别是野生哺乳动物,容易感染炭疽病。
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
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可以影响人类和动物。
炭疽杆菌在土壤和动物身上都有发现,而人和
动物都可能通过摄入或接触感染病原体。
对于野生动物炭疽病的诊断,动物医生需要通过对动物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进行
诊断。
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厌食、呼吸急促、黑汗、全身淋巴结肿大、溃疡和出血等。
在进行病理学检查时,需要检查动物的内脏器官,特别是肺、肝、脾、淋巴结等。
如果炭疽病已经诊断出来,治疗应尽快开始。
针对野生动物,治疗计划通常包括给予
抗生素和支持性治疗。
支持性治疗包括保持动物处于温暖和干燥的环境中,给予充分的营
养和水分,使用解热药和止血药等。
对于已经死亡的野生动物,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细菌学检查,以便了解病原体的类
型和分布情况。
如果发现炭疽病在某个特定区域内有流行趋势,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针对动物的疫苗接种、动物管理措施、消毒和隔离等。
总之,野生动物炭疽病的诊治需要通过动物医生的综合诊断和治疗来实现。
及时诊断
和治疗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死亡率,并确保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健康。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

浅析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家畜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牛、羊、猪等家畜身上。
炭疽病对家畜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防治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家畜炭疽病的诊断及防治进行浅析,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炭疽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 临床表现家畜炭疽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发热、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粘膜苍白、乳汁减少等。
在发病初期,患病家畜可能出现结膜炎、鼻涕增多、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家畜的精神状态会逐渐变差,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炭疽病还会引起家畜体表和内部器官的皮肤和黏膜损害,出现皮肤溃疡、溃疡性淋巴结炎、腹腔积液等症状。
2. 诊断方法针对炭疽病的诊断,首先要进行临床病史询问和症状观察。
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来确定诊断,例如体温检测、血常规检查、病原菌分离鉴定等。
家畜炭疽病的特点是发展迅速,因此诊断时应该及时进行,一旦怀疑病例出现,就应该立即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二、炭疽病的防治措施1. 疫苗预防目前,针对炭疽病的预防主要是依靠疫苗来进行,采用炭疽病疫苗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疫苗接种时,要选择正规的疫苗生产厂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法使用,保证有效的免疫效果。
2. 疫区隔离在炭疽病疫区,应及时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防止疾病的传播。
要对家畜的饲养环境进行加强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细菌传播的可能。
3. 加强饲养管理饲养户应该加强对家畜的饲养管理,保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家畜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病例并进行隔离治疗。
4. 合理饲料和饮水合理的饲料和饮水管理可以提高家畜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饲料和饮水中要避免受到污染,保证家畜的饮食健康和安全。
5. 严格消毒在饲养环境中,要经常进行消毒工作,对饲料槽、饮水器、圈舍等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
6. 抗生素治疗对已经患病的家畜,可以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帮助家畜恢复健康。
炭疽病防治规范

炭疽防治技术规范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和控制炭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炭疽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和控制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依据本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做出综合判定。
2.1 流行特点本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及人对本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
草食动物最易感,其次是杂食动物,再次是肉食动物,家禽一般不感染。
人也易感。
患病动物和因炭疽而死亡的动物尸体以及污染的土壤、草地、水、饲料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炭疽芽胞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其污染的土壤、水源及场地可形成持久的疫源地。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感染。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
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吸血昆虫多、雨水多、洪水泛滥的季节。
2.2 临床症状2.2.1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20天。
2.2.2 典型症状本病主要呈急性经过,多以突然死亡、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为特征。
牛:体温升高常达41℃以上,可视黏膜呈暗紫色,心动过速、呼吸困难。
呈慢性经过的病牛,在颈、胸前、肩胛、腹下或外阴部常见水肿;皮肤病灶温度增高,坚硬,有压痛,也可发生坏死,有时形成溃疡;颈部水肿常与咽炎和喉头水肿相伴发生,致使呼吸困难加重。
急性病例一般经24~36小时后死亡,亚急性病例一般经2~5天后死亡。
马:体温升高,腹下、乳房、肩及咽喉部常见水肿。
舌炭疽多见呼吸困难、发绀;肠炭疽腹痛明显。
急性病例一般经24~36小时后死亡,有炭疽痈时,病程可达3~8天。
羊:多表现为最急性(猝死)病症,摇摆、磨牙、抽搐,挣扎、突然倒毙,有的可见从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黑红色血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e Waihona Puke 当养殖场或某地区发生炭疽时,应立即上报疫情, 划定疫区,封锁发病场所。 禁止动物、动物产品和草料出入疫区; 禁止食用患病动物乳、肉等产品; 并合理处理患病动物及其尸体。
发生养殖炭疽病时应立即报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封锁发病场所,并对全部养殖只逐头测温。 凡体温升高,食欲废绝、泌乳量下降的养殖只,全 部必须隔离饲养。 与病养殖同舍饲养或有所接触的养殖只,应先注射 抗炭疽血清,8-12天之后再注射Ⅱ号炭疽芽孢苗。
1、病养殖是炭疽病的主要传染源,濒死病养殖及 其分泌物、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菌。 2、尸体处理不当,形成大量芽孢会污染环境、土 壤、水源,形成永久的疫源地。 3、炭疽杆菌芽孢形成的疫源地一般难以根除。
4、炭疽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常因采食污染的饲 料、饲草及饮水或饲喂含有病原体的肉类而感染, 也可通过多种昆虫吸血通过皮肤、伤口而感染。此 外,附着在尘埃中的炭疽芽孢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 易感动物 5、炭疽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以夏季多雨、 洪水泛滥、吸血昆虫多时更为常见。 6、炭疽芽孢可在土壤中存活20年以上,其污染的 土壤、草地、水等是主要传染源,雨水污染草场, 极易造成养殖羊散发炭疽。
炭疽杆菌
4、炭疽杆菌在外界环境分布很广,发生炭疽病的 地区,其土壤中分布较多。它的繁殖体抵抗力不强, 60℃经15分钟即被杀死。 5、但当形成芽孢后,抵抗力则增强,如在干燥环 境中可生存10年,在粪便和水中也可长期存活。 6、温热的10%福尔马林(甲醛),含0.5%盐酸的 0.1%氯化汞和5%氢氧化钠可将芽孢杀死。苯酚及 来苏儿对它作用甚微。
污染的地面连同15-20厘米厚的表层土一起取下, 加入20%漂白粉溶液混合后深埋。 污染的饲料、垫草、粪便焚烧处理。 动物栏舍的地面和墙壁可用20%漂白粉溶液或10% 烧碱水喷洒3次,每次间隔1小时,然后冲洗,干燥 后火焰消毒。
本病的潜伏期为1-5天。
发病急剧,无典型症状而突然死亡,全身肌肉震颤, 步态蹒跚,可视粘膜发绀。呼吸困难,大声鸣叫而 死亡。 濒死期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全。 病程数分钟至数小时。
体温急剧升高到41-42℃心跳每分钟100次以上, 反刍停止,食欲废绝,伴发瘤胃膨胀,泌乳停止。 病初兴奋不安,惊恐,鸣叫,横冲直撞。后期精神 沉郁,呼吸困难,步态不稳,可视黏膜发绀,并有 针尖到米粒大小的出血点。 有的病养殖先便秘后腹泻,便中带血。病程1-2天。 濒死期全身战粟,呈痉挛状,体温下降,呼吸极度 困难,妊娠母养殖流产、颈、胸水肿。
炭疽为种类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 染病。 特征是病养殖的皮下和浆膜下组织呈出血性浆液浸 润、血凝不全,脾脏肿大,常呈最急性和急性经过。 本病可传染给人。
1、病原是炭疽杆菌。菌体长,直、呈竹节状。人 工培养的菌体呈长链状,在病养殖血液及组织中呈 单个或短链,能产生荚膜。 2、在有氧的条件下形成芽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 或稍偏一端,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3、在病养殖体内未与空气接触的央疽杆菌不会产 生芽孢,故凡患炭疽病的动物尸体,严禁解剖,以 防止菌体形成芽孢后污染环境。
至2018年8月,继黑龙江省桦南县发现疑似羊炭疽 病例后,内蒙古又发现疑似养殖炭疽。 养殖炭疽与羊炭疽有何不同?出现的症状有哪些? 养殖户该如何识别防范?
2018年8月7日以来,黑龙江省部分地市相继出现 人感染炭疽散发病例。 2018年8月10日,黑龙江省新闻办通报称,截止 2018年8月9日18时,全省共报告人感染皮肤炭疽 14例。14名病患中1人已治愈出院,10人在哈尔 滨市治疗、2人在佳木斯市治疗、1人在鸡西市治疗。
局部炭疽常见于肠、咽及肺等处。肠炭疽为出血性 肠炎,有的局部水肿;咽炭疽多见于猪,扁桃体肿 胀、出血、坏死并有黄色痂皮覆盖,周围有胶冻样 液体浸润,其附近淋巴结出血。 肺炭疽局部呈出血性肝变,周围有水肿。
炭疽病养殖脾脏肿大
最急性和急性病例,临诊上无特殊症状,不易确诊, 必须结合流行病学分析和血液细菌学检查。 疑似炭疽病的病例严禁剖检,采样要严格,可取耳 静脉血。 局部有水肿的病例,可抽取水肿液,检查后要彻底 消毒。
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较长,为2-5天,且病 情较缓和。 在体表各部,如喉头、颈部、胸前、腹下、肩胛、 乳房等皮肤以及直肠、口腔黏膜等形成炭疽溃疡或 出血。
急性炭疽的病变主要为败血症变化。 尸体膨胀明显。 尸僵不全,天然孔有黑色血液流出,黏膜发绀,血 液呈煤焦油样。 全身多发性出血,皮下、肌间、浆膜下胶冻性水肿。 脾脏肿大2-5倍,脾软化如糊状,切面呈樱桃红色, 有出血。
2018年8月10日接到农牧部门疫情报告后,通辽 市科尔沁区会同通辽市农牧业局专业技术人员赴现 场调查,经对病死养殖进行采样,并连夜进行镜检, 未发现炭疽杆菌; 2018年8月11日经对新病死养殖采样检测,发现 视野内存在大量杆状细菌,形似炭疽杆菌,疑似病 死养殖感染炭疽。
截至2018年8月13日17时,累计发病死亡养殖21 头,采取紧急免疫措施过程中因免疫应急反应死亡 8头,总计死亡29头,死亡养殖已经全部焚烧深埋, 进行无害化处理; 共发现疑似病例人员16人,其中:8月11日上报疑 似病例7人,12日上报疑似病例9人。上述16例疑 似病例分别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6例)、通辽市 传染病医院(10例)隔离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66名密切接触者均采取居家隔离观察措施,由大林 镇中心卫生院负责监测管理。
用上述病料抹 片,瑞氏或姬 姆萨染色后镜 检,如发现典 型的、具有荚 膜的炭疽杆菌 即可确诊。
炭疽杆菌小鼠接种
沉淀试验(又称阿柯里氏反应)操作方法:将待检 的组织数克用6-8倍的生理盐水稀释,煮沸15-20 分钟,用滤纸过滤,取其清亮液少许,缓缓倒于特 制的沉淀血清上,使成两层,如在两层之间形成乳 白色云雾状环带即为阳性,可确诊。 诊断炭疽病时,还要注意与养殖巴氏杆菌病及气肿 疽等病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