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术培训——影视作品分析指引分享资料

合集下载

影视编导影视作品角色分析!

影视编导影视作品角色分析!

影视编导影视作品角色分析!第一篇:影视编导影视作品角色分析!电影中的人物,也称之为角色,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

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

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

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1、分析人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十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

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

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

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 1)人物外形表现: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

编导影评写作影视分析 影片分析讲义

编导影评写作影视分析 影片分析讲义

影片分析讲义(完整)诗——听、意象、内心情感画——视、表现手段、技巧一、影片分析考察分析重点:形成一套与自己专业相适合的分析电影的方法。

1、认识与运用分析视听技巧,分析具体影片创作的问题。

2、结合电影化的呈现,把握具体的电影的诗情品格或美学定位的能力。

(给影片档次打个分,但要电影化)3、具体运用所学视听和文学叙事知识的能力。

(电影具有文学性,诗是文学的最高形态)二、考卷以往出现的问题:1、仅仅对影片进行文学评价。

(主题好不好不是首要,关键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看到、听到的来反映主题,反映什么样的主题?即要说出主题如何被看得见、听得到的)2、仅仅对影片进行泛泛的视听评价。

(为什么这样用视听语言?要上升到艺术本质、诗的层面,不能单说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手段)3、把电影当作一种媒体文化来评析。

(符号、后现代都不是首要需要的,视听特点、诗情的转化及两者关系,对影片基本创作形态——视听形态的认识)片例:《活着》医院生产一段侧重的几个方面:结构特色(电影化)、主要指叙事特色(戏剧体和非戏剧体的);分析蒙太奇表现特色——核心、目的、线索;整体视听创作的风格;针对自己专业的特点,选择一个层面(诗与画,时空的结合的范畴)影片分析的高度: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结合。

时间:文学、音乐(是意会的)空间:绘画、舞蹈、建筑、雕塑戏剧的时空统一表现在人物行动上,单视角、场面性;电影的时空统一也表现在人物的行动上。

《活着》医院一段即是可能够完美结合。

时间上,叙事有行动,结合特定历史环境中;空间上,生命在空间上的来回奔跑,并通过音响,段落展开。

主干的行动合成时空,脱离开狭长的走廊,就是文学的,而非电影的。

切到外景,有目的,买馒头不是害人,请大夫的确是押过来的,倒水的特写,缸子的大小;不能用纪实的眼光来看电影。

行动——指电影的行动,与戏剧行动有交叉,传统戏剧是动作,电影更多的是心理的动作或是作者的主观行动。

所有方面都是为了呈现行动。

片例:《幸福时光》开场一段常规影片戏剧体,情节在里面,通过人物行动推动情节,行动明确则思想明确。

2023编导教材、编导资料,影视作品分析

2023编导教材、编导资料,影视作品分析

2023编导教材、编导资料,影视作品分析基本信息页码:250 页出版日期:03月ISBN:7209045848条形码:9787209045841包装版本:2装帧:平装丛书名:广播影视类艺考专用丛书定价 35 元编辑推荐电影评论写作,电视作品分析。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电影评论写作。

在这部份,首先介绍了影视艺术类专业为什么要考影评以及怎样才能写好影评。

又用大量的篇幅对中外电影史和电影视听语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们认为,这是看懂影片和写好电影评论的基础。

写好电影评论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写作方法,我们从影评的种类、写作方法和技巧角度给考生一个正确的指导。

电影评论写作最关键的还是具体的实践创作,本书作者根据这两年专业考试的趋向,对今年来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进行模拟性的影评写作,这些__完全按照专业考试的要求来进行,并且在每篇__后面都有对这篇影评的点评,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我们希望考生在阅读本书评论例文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后面点评的阅读。

考生的考场试卷最具有说服力,我们选取了几篇考生的考场试卷,并且附有这份试卷的分数,希望广大同学从这些考生的考场试卷中多多总结。

第二部分是电视片分析。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考试中,有的院校采用电视片分析的方式来对考生进行考核。

基于电视片分析写作相对于电影评论来说比较简单,在这个章节中,简单的介绍了电视片分析的写作方法,并附录了一些考生例文和往年试题,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启发。

另外,由于本书的篇幅限制,对电影、电视的基础知识列举的不是很多,在与本书配套使用的《文艺常识》一书中有更详尽的解释,考生可参考使用。

目录第一部分电影评论写作第一章影评考试综述1 影评考试的必要性2 考试影片的类型3 写好影评的基础第二章中外电影史1 外国电影史2 中国电影史3 中国电影导演研究第三章电影视听语言1 景别2 运动镜头3 拍摄角度4 电影声音5 声画组合形式6 色彩和光线7 蒙太奇与电影剪辑第四章电影评论写作方法1 影评的种类2 影评写作的内容3 应试方法和技巧4 影评写作常规思路5 影评写作的.篇章结构6 影评写作示例7 影评考试的内容和写作要求8 影评写作常见的11个问题以及克服途径第五章电影评论写作范例及评析第六章考生真卷及考官点评第七章附录篇1 部分院校电影评论写作考试影片2 专业考试推荐影片及筒评3 专业性影评三篇4 专业学习中文期刊和中文第二部分电视片分析写作第一章电视片基础知识1 电视纪录片2 电视散文3 电视新闻专题片第二章电视片分析写作方法1 电视片的主题分析2 电视片的表现手段分析3 电视片分析的__ 结构4 电视片的默评5 答题的基本出发点6 答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7 考试前应该做哪些准备第三章电视片分析范文及评析1 电视纪录片分析2 电视艺术片分析3 电视综艺晚会分析第四章往年部分院校电视片分析考试真题举例第三部分招生院校和专业第一章部分招生院校(本科)第二章专业简介第三章文管编导类专业考试科目分析表书摘插图第一章影评考试综述1影评考试的必要性在影视艺术类专业高考,特别是文管、编导、戏文专业的考试中,电影评论写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试科目。

艺术中的影视制作与分析知识点

艺术中的影视制作与分析知识点

艺术中的影视制作与分析知识点在艺术创作的世界中,影视制作与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其他影视作品,艺术家们都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影视制作和分析知识点,以便能够更好地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艺术创作中常用的影视制作与分析知识点。

一、剧本创作与故事结构在影视创作的过程中,剧本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良好的剧本能够为影视作品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且确定故事的结构。

在剧本创作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故事情节的安排:剧本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起承转合的故事情节。

2. 人物的塑造和冲突:人物是剧本中的灵魂,他们之间的冲突与互动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 台词的设计:合理的台词设计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更好地传达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二、摄影与镜头构图摄影是影视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镜头构图和摄影技巧,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氛围,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摄影与镜头构图的知识点:1. 景深和焦距:景深是指画面前后的清晰范围,而焦距则是摄影机镜头的倍数。

合理运用景深和焦距可以突出主题或营造某种氛围。

2. 镜头运动:镜头的运动可以通过改变摄影机的位置和角度来实现,如平移、跟踪、拉远、拉近等。

不同的镜头运动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感和体验。

3. 视角选择:不同的视角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和情感,如高角度、低角度、鸟瞰等。

合理选择视角可以使画面更生动有趣。

三、剪辑与后期特效剪辑和后期特效是将拍摄的素材进行组合和加工的过程,对最终作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剪辑与后期特效的知识点:1. 时间节奏和剪辑语言:剪辑是通过对镜头的顺序、长度和节奏进行组合,来达到讲述故事的目的。

合理掌握时间节奏和剪辑语言可以使作品更具有冲击力和连贯性。

2. 调色与色彩搭配: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背景色彩等,可以改变画面的氛围和情绪。

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

3. 特效和修饰:后期特效可以给影视作品增添许多丰富的效果,比如特殊的场景、特效动画等。

福州编导艺考培训之影视作品四大鉴赏方法(上)

福州编导艺考培训之影视作品四大鉴赏方法(上)

福州编导艺考培训之影视作品四大鉴赏方法(上)福州编导艺考培训之影视作品四大鉴赏方法领略内在的主旨我们曾经说过,欣赏电影首先要入情入境,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与剧中人物同悲欢,引起情感的共鸣。

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

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拘泥在作品中而不能自拔,也就难以识得作品的真面目。

因而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通观全局,理解作品主旨。

这在电影艺术欣赏中是至关重要的。

主旨是一切作品的最高指挥,是其灵魂所在。

电影的人物、情节、细节、对话、表演、结构乃至各种表现手段都统帅于其麾下,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没有对主旨的深入理解就无法体味出作品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失去了对主旨的依附,我们对于其他元素的理解也必然失于空泛、流于肤浅,甚至曲解原意。

以影片《人生》、《廊桥遗梦》为例,它们都描写了爱情,却都不仅仅为爱情而写爱情,都在以爱情为依托,表现更深远的思想。

我们先来看《人生》,如果我们单纯借着对刘巧珍的一腔同情来看待,这部影片无疑讲述的是农村青年高加林进城后忘恩负义抛弃刘巧珍另求新欢的现代“陈世美”的故事。

但事实并非如此。

让我们跳出单纯的感情巢穴,以高于剧中人物的视角来关览,那么影片展示的不仅仅是刘巧珍的爱情悲剧,更多的是透露出在传统文化重压下,农村青年高加林探求人生价值的心路历程。

影片中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不甘心禁锢于农村的闭塞与落后,不懈地追求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所有抱负的青年。

他不愿意沿着祖祖辈辈走过的路在走下去,不愿意在高加沟的土地上刨一辈子坑。

他的向往,他的追求是与时代同步的。

然而,他却无法冲破那重重的传统的训诫与厚密的社会关系、人情世故。

离开了黄土地,背弃了刘巧珍的高加林最终被一心要挤入其中的都市生活所抛弃,不得不又回到那被黄土覆盖着的穷山村。

背叛传统却又不被现代文明所接纳,这两两相背的碰撞,使高加林处于无以归属的游离境地。

也许,这就是人生路上不可避免的代价。

编导如何分析电影作品

编导如何分析电影作品

编导如何分析电影作品编导如何分析电影作品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评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

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

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

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第一,捕捉住感受点。

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

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

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第二,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

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

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

影视编导类 影视作品分析 第二节 电影的结构2 (2)

影视编导类 影视作品分析 第二节 电影的结构2 (2)

影视编导类影视作品分析第二节电影的结构第二节电影的结构影片分析中对影片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学经常会忽略分析影片结构,甚至,根本不去关注。

其实,电影的结构是电影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

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将各诸要素合理、有机、完整地组成一个视听整体,达到艺术上的统一。

影片的结构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统工程,我们认定的电影的结构分析应该包括:1.剧作结构分析:剧作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设置,情节的组织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电影的创作规律研究表明:戏剧性结构的电影无非是无数件有因果关系、有内在联系的事件,有机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终构成一种结局。

纵观世界各国故事片电影的样式,电影的叙事结构、电影的剧作结构及故事的结局基本是四种存在模式:A、情理之中,预料之中B、情理之外,预料之中C、情理之中,预料之外D、情理之外,预料之外但无论哪样的一种结局,都会充满了“因果关系”“偶然关系”“必然关系”和“戏剧关系”的味道,都会有一种人为主观的因素。

非戏剧性结构的电影,在表面构成上,会更为随意,更为自然和偶然的,许许多多的事件被十分有机地,有意地排列在上起,往往在影片的最后形成上,无非是形成两种模式“n个体无意识形成集体的有意识。

整体有意识形成风格的有意识”。

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异性,重点表现在剧作的合情与合理的处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从大多数的影片的构成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为重要。

2.情节结构分析:情节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体分析。

传统的电影情节,往往是顺序型的,线型的排列关系,现代电影的情节则更为复杂,更为混淆。

但电影的情节和细节是影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的叙事情节,在总体上构成影片的框架;电影的细节与元素构成影片的内容;电影情节的推动,一般不依靠外部的力量,而着重依赖于人物的动作和细节的设置。

福州编导艺考培训之影视作品四大鉴赏方法(下)

福州编导艺考培训之影视作品四大鉴赏方法(下)

于细微之处见功夫前面我们提到过影片的欣赏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要入情入境达到“情动于中,默会于心。

”这就要求欣赏者在掌握基本的电影常识的基础上,发幽探微,深入细致地感受构成电影作品的种种因素与细节,从细微之处体味出作品的内在主题,探求其对总体风格的影响与作用,从而构成对影片的整体印象。

对作品细处的把握是进行欣赏的前提与基础。

任何忽视细节与局部的欣赏都是不完善的,同时也难求深刻,往往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因此,我们必须先从细处着手,把握影片的内在神韵。

第一,画面画面是电影最基本的元素,它传递和透露着作品某些重要的信息并寄托着艺术家对现实的情感体验与哲理思索,是电影艺术的光华所在。

从画面的构成来看,它不仅借助于人物、景物等形象性元素展示背景空间,负载艺术家所要表现的信息、情感和思想,同时也依赖于光影、色彩、构图等形式性元素体现作品的基调,赋予其情绪效果和形式美感。

电影艺术是一门表演艺术,它以塑造形象,表现生活为首要任务,因而,作为画面轴心的人物就成为判断一部影片优劣得失的重要标准,而作为银幕形象的主要体现的演员的表演就成为传达画面情思的重要手段。

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要真实自然,“不应该超出一个人在实际环境中的表演力的限度普”(多夫金《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而且应注重举止、神态上的种种细微的表情变化,来反映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心理状态。

电影《人到中年》中饰演陆文婷的潘虹就以其真实自然、富有感染力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例如在“啃烧饼”一场戏中,演员通过面部肌肉的微微颤动,滴入茶杯的眼泪表现出了片中人物的复杂感情:对儿子的深深内疚,工作中的疲惫与委屈。

爱与欣慰,心痛与感动,酸楚自责,使观众深深体味到人物的心潮翻滚,感人至深。

艺术的魅力贵在含蓄,就如同国画中的“留白”能给人以无限遐想,表演也是这样。

在美国影片《母女情深》中,当女儿因患白血病去世时,母亲所感受到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凉,失去爱女的撕心裂肺的痛楚并没有以呼天抢地的痛哭或伤到极至的晕厥来表现,只是独自一人在花园中呆呆地坐着,坐着——没有哭泣,没有诉说,然而那种从眼神中流露出的无以言尽的悲苦与哀思却深深地感染着观众,留给观众无穷的想象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作品分析指引
1
课时:12节 课时分布 1——2节 电影分析基础,如何看电影 3——4节 镜头语言、视听语言 5——6节 电视片分析写作方法 7——8节 影评写作的篇章结构 9——10节 影视作品分析写作方法 11——12节 总结
2
第1——2节 电影分析基础,如何看电影
授课目标及形式:: 1、指引学生如何看电影,掌握看电影的基本技
6
第9——10节 影视作品分析写作方法
授课目标及形式: 将影视作品分析写作的基本方法进行总结,结 合自习课观摩的影片进行简要总结应对考试的 基本方法,采取理论与举例相结合的形式,做 到有理有据,避免空谈。
7
第11——12节 总结
将优秀学生影评整理出来,利用最后一堂课进 行解读,分析;让学生树立信心:影评考试在 考试中尽管占了很重要的分值,但是只要大家 敢于下笔,就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以学生讨论 电视片分析写作方法
授课目标及形式: 1、根据学生晚上观看的电视片为例,分析总结
电视片分析写作的方法。 2、要求每个学生将电视片写作方法铭记于心,
并做好相应的笔记。
5
第7——8节 影评写作的篇章结构
授课目标及形式: 以影评的标题、开头、正文、结尾为结构,分 别将相关优秀的标题、开头、正文、结尾为例, 要求学生至少掌握并记录其中五个,并且背诵 其形式,在考试时能够按照其形式自由写作。
8
巧,以及注意的方面。 2、电影分析时应注意的专业角度进行详细的讲
解说明。 3、提高学生观看电影的兴趣。
3
第3——4节 镜头语言
授课目标及形式: 1、掌握电影分析的基本视听语言及蒙太奇的分类。 2、以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分析蒙太奇的
分类形式给学生进行详细的举例讲解。 3、景别、运动镜头等概念性的专业名词授课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