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高中语文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

调
1.何陋之有?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由于古今词法的演变,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尽 相同,翻译时要做到在不失原义的基础上,应按照现代汉 语的语法习惯适当调整。(倒装句)
11
补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屠) ②场主积薪其中。(于) ③投以骨。(宾语“之”)
文言文语言简洁常有省略,翻译时需补出省略的成分,否 则会影响语义或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常见的情况有 补出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省略句)
6
留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郡。 2.及鲁肃过寻阳。 3.拜左拾遗。.
凡是专用词语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官职名、 器具、度量衡名称等,均保留不译。
7
换
1.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 2.其李将军之谓也! 3.与儿女讲论文义
原文如果含有一些字(古词、异义、活用、通假、固定等),翻 译时应当注意将其对换成意义相同的现代词语。
15
例8 ①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 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②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 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有的人)做官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往往是由于家人喜好奢侈造 成的。朝廷(的俸禄)既然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为了子孙 而这样的,那么子孙也不能救我;假使为了朋友而这样的,那 么朋友也不能救我。
12
贯
1.衡下车,治威严。……视事三年,上书乞 骸骨。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上述五种方法都用 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 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
13
纵览全篇,明晓大意。由词到句,串联成义。实词 必译,重复合一。虚词实义,定要翻译。虚词虚义, 留住语气。单音词语,双音替换。年号地名,不必 翻译。若有省略,补出本意。修辞用典,可用意译。 词类活用,尤为注意。是否通假,全靠记忆。揣测 推断,前后联系。重点难词,采分所系。切莫望文, 从而生义。大胆推断,下笔心细。特殊句式,调整 词序。省略倒装,皆有定律。因句定调,皆按惯例。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精练(6)文言翻译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
”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 “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
”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选自《涑水记闻》,有删改)1.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2.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注]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
和乃抱其墣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 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墣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有删改) [注]刖:砍掉。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2.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 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屈于不知己而伸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1.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专题二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教学课件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有删改) (1)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
(2)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
实战演练 针对训练,提能力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1)当时,出奇谋的谋士、定大计的谋臣非常多,刘邦最终能脱身的原因,世上没有人知道,也没有 流传下来。(关键词:“石画”“所以”“脱”各1分,句意1分) (2)希望陛下在尚未发生祸乱和尚未爆发战争的时候稍微考虑治理的策略,从而遏制边境上就要萌生的灾祸!(关键 词:“唯”“少”“萌”各1分,句意1分) 【解题思路】 (1)石,大。“石画”指远大的谋略。“所以”指原因。“脱”指脱身。(2)“唯”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少”是副词,稍微。“萌”指发生。 【参考译文】 建平四年,匈奴单于上书汉朝,请求明年到长安行五年一朝见天子之礼。这时哀帝正患病在身,因 而感到很为难,询问公卿,黄门郎扬雄上书规谏说:“我不敢追溯遥远的历史,谨以秦朝以来的史实说明这个问题,以 秦始皇的强大,蒙恬的雄威,仍然不敢窥伺西河,而是修筑长城作为边界。等到汉朝兴起之初,以高祖的威力和英明, 三十万汉军仍被匈奴围困在平城。当时,出奇谋的谋士、定大计的谋臣非常多,刘邦最终能脱身的原因,世上没有 人知道,也没有流传下来。孝武皇帝即位,设下马邑之权,想引诱匈奴主力深入,结果白白浪费钱财,使军队劳累,连 一个匈奴人都没看见,更何况单于本人呢!眼明的人能看到无形的东西,耳聪的人能听到无声的音响,假如能事先防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翻译(新法突破)

例1:(2021·新高考Ⅰ卷)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 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 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 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答案】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 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 成忠诚。
【解析】后一句“乐闻”译为“乐于听”,前一句的“恶 闻”,就应该是“讨厌听”;“过”,过错;“佞”,谄媚。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
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
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
之。……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
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
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定了该考点考查的是考生在语境中的推敲、分析、 整合能力。
第10页
例 1:(2020·课标全国Ⅲ)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 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内,请停。”事遂不行。加 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未拜。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 十万以营医药。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谥曰简。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
少有。
第15页
2.从成语中推断
例 2:(2020·课标全国Ⅱ)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答案】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 了进言。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答案】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 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加骄横。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板块:文言文翻译练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板块文言翻译专项精练真题精练6篇,对话命题人优化练习9篇,掌握解题方法【真题精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22全国甲卷)齐助楚攻秦,取曲沃。
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
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
”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
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
”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
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
”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楚王使人绝齐。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
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
陈轸曰:“伐秦,非计也。
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
”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
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
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日:“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真题精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22全国乙卷)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

今日故事
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 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 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 回,陪客饭。待我与其对立在此。”——《明清笑话集》 译文:
有一对父子性格都非常倔强,与人交往不肯礼让。 有一天父亲留客人在家吃饭,派儿子到城里去买肉。儿 子买了肉回家,要出城门时,正巧一个人迎面走过来, 两人都不给对方让路,就面对面挺立了好长时间,父亲 一路寻到城门下看到了,对儿子说:“你暂且拿着肉回 家去(做菜),陪客人吃饭。让我与他对站在这里。
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增; 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
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 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要达到的目的看,文言文翻 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留 删
换调
补
字
变
人名
A.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岳年阳的楼春记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 做太守。 B.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年号
地名
例: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
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 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分别是帝王纪年、古地名和古官职名, 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总结一:凡朝代、年号、人名、 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 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1、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 相兼枢密使。
• (2)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 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
• 解答文言文,要结合全篇,抓住得分点,准确译出 ,得分点是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模块一:翻译下列文言句子,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一)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
章和二年,(1)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①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
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
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
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
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训曰:“不然。
(2)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
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
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
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3)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
”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注】①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
迷吾,部族首领。
(1)译文:(2)译文:(3)译文:(二)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
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
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1)“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
数以此非诮高祖。
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2)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
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
(3)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
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课件

9
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审 审清得分点即两类考点。
↓
切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
连 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
↓ 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誊 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
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写繁体字 、
简化字、错别字。
五、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5、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 6、注意固定句式
2021/8/10
六、如何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
色彩变化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见识浅, 委屈自己,降低了身份。
例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
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 ,强健的筋骨,(但是能够)向上吃 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 用心专一的缘故。
求可使报秦之人
例14:求人可使报秦者。
译文: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课堂练习
翻译下面这段话,注意红字部分。
王元泽数岁时,客有一獐一鹿同笼 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 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 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
直译: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 余。
意译:意译为辅,文从句顺。
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 惯,没有语病。
直对 留 换
译
六删 补 调
字
三、文言文翻译的考点
《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 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 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你来解题:依次找出调留补删换的地方。
有为齐王画之客 调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他)曰:“画孰最难
留
者?”(客)曰:(“画)犬、马最难。”“孰最易者?”
补
曰:“(画)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
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删
换
翻译 指导
文言翻译 的种类
长 风
直 挂
破云
浪帆
会 有 时
济 沧 海
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 2、注意一词多义 3、注意词类活用
4、注意通假现象 5、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6、文言虚词 7、文言句式 8、句子的语气
实词
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信 达 雅
“信”:真实,准确。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 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人名、年号
人名
11..赵赵惠 惠文文王王十十六六年年,,拜 拜为为上上卿卿, ,以 以勇勇气气闻闻于于诸诸侯侯。 。
地名
官名
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 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 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
如: 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没有 实在意义,翻 译时(删发去语词)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语气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停顿助词)
宫中府中,俱为一 体,陟罚臧否,不 宜异同。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 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 对他们的提升、处分、 表扬、批评,不应该 不同。 不同
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
文言文翻译技巧
考纲聚焦
《考试大纲》规定:考生须理解并翻译文 中的句子。
意思是说首先要理解和读懂整篇文章,然 后才能通过比较和分析,搞清句与句之间 的联系,明确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予以正 确的翻译。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2、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方法。
偏义复词
所以动心忍性,曾曾益益其所不能。
删同 除义 一连 个用
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 格坚定,增增加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 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翻译的具体方法----换
适用范围
示例
1、用双音节词换单 音词
①保留词语: 孙策、丹阳、吕范、都督、子衡
译文: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 文言词语。具体情况: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③句末 调节音节的词或语气词。④偏义复词 中的衬字。
找出没有实在意义无须翻译的文言词语。 如: 夫赵强而燕弱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得楚和氏璧 。 器物名 译: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小试牛刀
1.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指出画线句子中的保留词 语,并把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创新设计P27)
①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 大众,岂宜复屈小职!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将军者,欲 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 亦范计,非但将军也。策从之。周瑜闻策声誉,便推结 分好,及策卒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 焉。②诸葛老师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 不疑。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
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
三 (而鼓竭)。
(省略谓语)
③竖子,不足与(之)谋。 (省略宾语)
④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省略介词)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往 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 (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 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 译”。
不过,这种情况在考试时,遇到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翻译下列句子: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 荒之心。
译: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互文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 次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文言文翻译歌诀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古今同义,保留不译。 句中省略,括号补齐。如遇倒装,调整语序。 偏义复词,删去衬字。同义连用,只留其一。 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 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古换今,要合原义。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
①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 大众,岂宜复屈小职!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将军者,欲 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 亦范计,非但将军也。策从之。周瑜闻策声誉,便推结 分好,及策卒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 焉。②诸葛老师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 不疑。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
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 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要达到的目的看,文言文翻 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留
删
换
调
补
字
贯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 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翻译下列句子:
①保留词语: 孙策、丹阳、吕范、都督、子衡
译文:孙策平定丹阳后,吕范请求暂时担任都督一职,
孙策说:“你已有了大批人马了,怎么适宜再屈 任小职位呢?”
把文言句中的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 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现 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2、用本字词义换通 假字
3、古今异义、词类 活用词换成现代汉 语
(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 夫---疏远、信任
(2)欲信大义于天下 ---伸张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儿女/与世隔绝 的地方
(4)非能水也,而绝江 河 。---游泳
小试牛刀
1.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指出画线句子中的保留词 语,并把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创新设计P27)
译:你不聪明太严重了 2.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
译: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 壮的筋和骨头
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 (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在省略句中,补出省略的成分:
①沛公谓张良曰:“…… ( 你) 度我至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被攻破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恰当,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达”:通顺,流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及 语言表达习惯,没有语病,努力做到文从句顺。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借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凭借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雅”:生动、优美、有文采。努力译出原文的风格。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直译:
直译为主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 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意译:意译为辅 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 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 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增; 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