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教育理念,的确值得借鉴
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的独特性及其启示

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的独特性及其启示作者:李春华卫军帅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年第06期古老的犹太文化之所以能奇迹般地保持下来,教育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948年,犹太民族重新建立的国家——以色列建国后,教育继续成为其价值观的基本体现,并被认为是“通往未来的钥匙”。
以色列辉煌的建设成就更是深深得益于教育兴国的国策。
本文拟就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的独特性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可借鉴之处。
一、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理念的独特性1.热爱知识与提倡创新精神相得益彰历史上的犹太人四处流浪,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保障,他们深感物质财富随时都可能失去,但唯有知识和智慧永远相伴。
他们坚信,无论命运如何坎坷,不管流浪到哪里,只要有智慧、有知识,就不怕没有财富。
所以犹太民族有着宗教般虔诚的求知精神,将知识当做他们最稳妥的财富。
犹太人热爱知识,更热爱能够自如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视实践,讲究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他们的一个显著特色。
他们重视知识的传承,更重视知识的创新,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
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知道得越多,就越会产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产生。
在许多犹太人家庭里,放学的孩子被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又提问题了吗?”他们坚信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是挖掘智慧、发展能力的过程,知识是为磨炼智慧而存在的。
因此,有人称犹太民族是一个企图揭示自然和人类秘密的哲学家民族。
2.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会在日常教育中犹太民族的历史充满了灾难。
历史上的灾难让犹太民族始终不忘惨淡的过去,他们把教育定义为“痛苦教育”,不仅告诉孩子人生有喜悦和幸福,还告诉他们人生会有黑暗和失意,目的是让这些苦难激励孩子永远前进,不断走向坚强。
同时,“痛苦教育”使犹太民族具有罕见的勇气和毅力,因而使得他们无论是在资源奇缺、环境恶劣的沙碱地上,还是在战火连绵的时代,都能建立美丽的家园。
以色列在教育上有什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育 的重视 ,其 高等 院校具备 了科技再生产 功能。 以 色列的科技 创新 能力全球有 目共睹 :即时 通信技术 的源头,并非M s N 、更非Q Q ,而是来 自以 色列的公 司;全球 互联 网语音 交流技 术的发
考 试・ 新 英 语
留学海外
2 0 1 3 年 第 2 期
作者高中时的教室 。照片 由马梓耕提 供。
3 . 考 试制度 :以色列 的考 试 时间为分 散式 ,而非集 中式 。初 高 中时,学生 权力手 册 中规 定
一
个星期 内不 得超过三 门大考 ( 我们学校遵 守不得超过两 门的规定 ),大考 范围 ( 什么范 围? )
在 以色列教育 中被 体现到 了极致 ,政治课更偏 向于对 时事 的探究 ,学生时常会 因为意见不合而 争 论得面红耳赤 ,这一过 程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 了解 身边的社会,同时还展现 了以色列 内部的分歧: 学生能够 了解到更多不同于己的看法 ,并初窥众多社会制度之利弊,还 可以与大家分享 自己的修改 方案。教师和学生权利平等,教师权威 的削弱促进 了师生 间的交流沟通 。老师很鼓励学生提 问,课 堂气氛也相对轻松 。老师还经常会提 到很 多学科 内的有趣主题 ,稍加解释后便让学生在课后独立查 询,感兴趣 的人 自然会 去深入 了解 ,这样学生会渐渐养成 自我钻研和主动汲 取知识 的习惯 。
响。
O 以色 列高 考还 需 体育 和 2 o  ̄ J x 时 以上 的志愿 活 动 ,但 无积 分 。高 考所 需 的必 修课 比学校 所 要求 的 必修 课 少 学校 强制 必修 的 科 目在 毕 业证 书上 列 为内部 成绩 ,本 科报 名 时不在 参考 范 围 内。
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以色列,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以色列,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谈及高新科技,我们往往都会想到美国硅谷,却忽略了在西亚,有个仅占世界人口千分之一的国家——以色列。
以色列是人均专利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着众多的发明,包括滴灌技术、语言信箱和小蕃茄。
同时,以色列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而大部分人把犹太人称为“智慧的民族”或者“书的民族”,就是因为他们比其他民族更重视知识的学习,更重视教育。
对于教育的重视、知识的渴求和创新的崇尚,深深地刻在犹太人的基因里。
今天我们就通过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来了解一下以色列的教育。
01教育是最重要的投资之一以色列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小国,他却拥有6000多家科技初创公司,是人均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而这些引人注目的成就,和以色列的教育密不可分。
在以色列,最重要的有三件事:就是教育、教育、还是教育。
在纪录片中,当记者周轶君问道:“政府在教育上的开支占多大比重”时。
以色列莫迪因市市长说:“在除掉那些必要的支出后,教育占51%的比重,之后再是福利、文化、体育等等。
”这样重视教育的方式,也使得国家面积不足北京市的以色列,却培养出了超过3.8万名科学家。
同时,以色列被誉为创业公司和创业人才的摇篮,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机构)上,是仅次于美国的创业国家。
在此片中的开头,就介绍了当地某高中的创业学院,里面一群十多岁的孩子们,个个都是高科技创业公司的CEO、CTO,而且这些中学生从做机器人、写代码、找公关、拉赞助……整个过程都可以独立完成。
虽然做到了很多这个年龄孩子做不到的事情,但是他们也同样需要上学和写作业。
另外,在以色列的幼儿园里,有一幕让十分我震惊。
因为过去时刻受到战争的威胁,在以色列学校里有配备防空洞。
而防空洞里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更多的是学习设备。
以色列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5年以色列教育支出合计934亿谢克尔,占国家GDP的8%(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都达不到8%这个水平),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仅次于军费投入。
以色列儿童教育

以色列儿童教育以色列儿童教育融合了传统价值观、现代教育理念以及创新方法,为孩子们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
该国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以及他们的社交能力、创造力和责任心。
本文将对以色列儿童教育的特点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教育价值观与目标以色列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社交技能。
他们相信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仅关注学术能力的提升,还包括道德教育、平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孩子们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公民。
二、学校教育以色列的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积极思考、提问和创新。
学校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
此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
三、家庭教育在以色列,家庭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们往往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性和自信心。
他们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外,家庭也是传递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家长们会教育孩子尊重长辈、注重家庭纪律,并传承以色列的历史和文化。
四、技术与创新教育以色列注重技术和创新教育。
作为一个科技创新的先锋国家,以色列将科技教育纳入到儿童教育体系中。
学校教育和课外活动都提供了丰富的科技学习资源和机会,例如编程、电子工程和创客活动。
通过这样的教育,孩子们在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五、特殊需求儿童教育以色列也注重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
他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以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
学校设有特殊需求教育班级,配备专业教师和辅助设施,为特殊需求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此外,社会也鼓励包容和接纳特殊需求儿童,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以色列,儿童教育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社交能力、创造力和责任感的培养。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发挥作用,为孩子们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浅析以色列教育的成功之道:值得借鉴的几点启示

浅析以色列教育的成功之道:值得借鉴的几点启示最近,刚刚看了一部豆瓣9.0分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国际知名记者周轶君,通过走访日本、芬兰、印度、英国和以色列5个国家,从他们不同的教育理念,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出发,让大众对教育有了更多新的思考。
其中,以色列的教育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激发了我想要更多去了解它的欲望。
众所周知,以色列国土面积很小,虽然它身处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但是却为什么能跻身世界创新强国,成为全球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它教育成功的秘诀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以色列在教育方面所做出的成绩:•以色列是人均专利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有着包括U盘,滴灌技术,语音信箱和小番茄等众多发明;•以色列人口中拥有大学学位的比例占世界第一;•以色列是纳斯达克上仅次于美国的创业大国;•以色列或以色列移民的犹太民族,占全人口总数的0.2%,却诞生了百余位诺贝尔奖得主,贡献了大概20%的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福布斯富豪榜里前50位的亿万富翁中也有20%是犹太人;•犹太人中出过很多大众耳熟能详的科学家,贡献了门德尔松、拉斐尔、海涅、马克思、季诺维耶夫、卓别林、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伟人,他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以色列以犹太人为主,而犹太人在千年漂泊和迁徙中,在饥饿和苦难、杀戮和欺侮的磨难中,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在逆境中发奋图强,不仅没有倒下,反而奇迹般地在科技、军事、教育、现代农业等领域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在犹太人看来,最重要的三件事是:教育、教育、教育。
今天的这些成绩和他们对教育的重视以及特殊的教育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勇于创新,不惧失败当孩子过生日的时候,你会陪孩子怎样渡过?你通常会送孩子什么礼物?蛋糕、玩具、生日聚会?而纪录片中以色列妈妈企业家纳娃,在女儿12岁生日的时候,选择带孩子去参观一家创业公司。
《他乡的童年》中,介绍了以色列一家创业公司基地Green Start 学院,这里大部分都是十几岁的孩子。
以色列教育:“智慧的民族”立国之本

以色列教育:“智慧的民族”立国之本以色列是一个矿产和水资源极为缺乏的国家,大半土地是沙漠和荒山,又面临与周围阿拉伯国家长期敌对的特殊外部环境,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却将一片贫瘠的荒漠建设成为了一个科技、经济和军事强国,其国内生产总值从1948年的2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04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已接近2万美元,并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中名列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前20位。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以色列在20世纪后半叶的迅速崛起有力地印证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教育“维系犹太民族的生存”犹太民族以“嗜书的民族”“学习的民族”“智慧的民族”而闻名于世。
据说,所有的犹太家庭在孩子刚懂事时,父亲或者母亲会把一本书沾上蜂蜜然后让孩子去吻,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是甜的。
同时,向孩子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有一个没有气味、没有形态、没有颜色但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宝贝,就在你身边,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如果孩子回答不上来,父母就会告诉孩子:“这个宝贝就是智慧。
它比金子、宝石更贵重,比什么都重要。
只要你活着,它就永远跟着你。
”在这种观念的熏陶下,以色列人充满了求知欲望。
在犹太人眼里,“学习是最高的善”。
几千年来,犹太民族始终保持热爱学习、崇尚教育的传统。
公元前75年,耶路撒冷犹太教公会颁布广泛实施初级教育的条例,规定犹太社区必须资助公共教育,家庭必须送儿童入学。
在犹太民族的观念里,不信神就不得为人;不受教育者就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要被驱逐出境;不设学校的城市也是不许可的。
在长达近两千年的大流散时代,知识和教育对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更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
犹太人很早就有一个交纳“什一金”的慈善传统,即每人至少要把自己总收入的1/10 捐献出来。
关于这笔“什一金”的用途,犹太律法明确规定,第一受益人是“那些把时间都花在研究《圣经》和其他典籍上的人”,即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后来,这一优先权便给予了广义上的学校。
犹太人一直教育他们的孩子:“要像尊重上帝那样尊重教师。
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的独特性及其启示

历 史 上 的 犹 太 人 四 处 流 浪 . 有 生 没 存 和 发 展 的 权 利 保 障 . 们 深 感 物 质财 他 富 随 时 都 可 能 失 去 . 唯 有 知 识 和 智慧 但 永 远 相 伴 他 们 坚 信 . 论 命 运 如 何 坎 无
课 . 学生 对 原 材 料 、 工 工 具 和加 工 过 使 加 程 有 一 个 初 步 的认 识 : 了 小 学 高 年 级 到 和 初 中 阶 段 . 为 学 生 开 设 含 有 材 料 加 又 工 、 图、 制 电力 、 电子 等方 面 知 识 的各 种 技 术 课 程 八 年 级起 普通 学 校 开 设 “ 从 以
一
视 “ 个结 合 ” 三 .即理 论 与 实 践 的 紧密 结 合 、 学 与 技 术 的 紧 密 结 合 、 学 教 育 科 科 与 日常 生 活 实 际 的 紧 密结 合
以 色 列 从 小学 一年 级 起 就 开设 手 工
、
学 以致 用 是 他 们 的 一个 显 著 特 色 。 他
们 重 视知 识 的传 承 .更重 视 知识 的创 新 ,
专题 研 讨
安徽 工业 大学/ 春华 李
老 的 犹 太 文 化 之 所 以 能 奇 迹 般 地保 持 下 来 14
卫军 帅
民 族 文 化 、 族 智 慧 的 发 掘 、 考 和 提 民 思
炼 . 整 个 犹 太 民族 生活 方 式 的 航 图 . 是 是
一
格 的启 发 .这 一 点 犹 太 人 相 当 认 同 所
以 .犹 太 人 不 仅 教 给 孩 子 历 史 中 的 辉
煌 , 强 调 历 史 中 的 失 败 、 折 、 落 与 更 挫 没
为什么说以色列的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之一,都应该看看

为什么说以色列的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之一,都应该看看以色列的义务教育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教育之一”。
自1948年宣布建国后,以色列的800多万人口中走出了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和他们对教育的重视以及特殊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4月12日,在2019年小学英语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研讨会上,原瑞典及瑞典大使馆教育参赞孙玲老师在主题报告“核心素养与欧洲教育”中指出,以创造性学习为主的以色列的义务教育有四个特点:会后,很多教师对以色列的义务教育产生了好奇: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揭秘一下以色列的义务教育。
以色列的义务教育以“玩”为主以色列的义务教育从5岁-18岁。
在18岁以前,学习环境是非常自由与开放的。
幼儿园的小朋友,不是游戏就是玩耍,小学生没有太多功课,每天下午1点半就放学回家。
中学生也是三四点放学,没有补习班可去。
其实,以色列的学生课外活动很多,去旅游或参观各种博物馆和展览等,着重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即知即行。
希伯来文中,学习(Learn)和教导(Teach)是同一个字,引申的含义是“得到知识后,要分享出去”,或是“有了点子,就要做出来” 。
在以色列,每天不提出新问题的人没有资格睡觉以色列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拉比(I. I. Rabi),有人问他你是如何获得诺贝尔奖的,他说是因为他的母亲,他说:“每天我放学回家时,妈妈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儿子,今天你在学校里有没有提一个好问题?”不断地问问题,追求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鼓励学生踊跃提问,这是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点。
在以色列,教师总是教导孩子们要“跳出思维定式”(think out of the box) ,课堂常常使用提问式、互答式的方式,例如“自然赏析课堂”,教师会让学生两人一组,去寻找去发现未知的东西,随时向外教提出问题,大家一起去讨论和学习,探索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教师会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问“谁同意这个观点,谁反对这个观点”,同意观点的孩子要列出理由清单,反对观点的孩子要反驳也必须列出清单,然后,支持方再对反驳方就清单逐条给出回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色列的教育理念,的确值得借鉴!
以色列的教育理念,的确值得借鉴!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有人说这世界上最棒的教育在美国,因为美国有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和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有人说这世界上最棒的教育在英国,因为英国有剑桥、牛津和莎士比亚。
然而,却有为数不少的人认为,世界上最棒的教育在以色列。
的确,以色列弹丸之地,生存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匾乏,教育却让以色列成为经济、科技和军事强国。
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二,却取得了29%的诺贝尔奖。
以色列科研费、工程师比例世界领先,人均风险投资世界第一,有近4千家高科技公司,仅名列美国之后。
日前,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代表团来华访问。
记者专访了以色列高等教育理事会主席曼努尔博士,揭开以色列教育的神秘面纱。
以色列有一句名言:“生存从娃娃抓起”。
强烈的危机意识贯穿整个社会,即便是教授,也同样具有强烈的危机感,这让以色列的学术水平始终保持在了世界前列。
曼努尔:以色列的教育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一点和中国是类似的。
那么在我们国家,所有人都尽最大努力,希望能够达到教育的最高点。
比方说在我们国家的教授,还有一些研究人员他们待遇都非常高,所以可能家长就希望能够达到最高的研究层次,所以可以说社会的认知度或者说这样
的一个社会的态度,是我们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一点就是在我们的学校里面,竞争非常激烈的,这一点和其他的国家不同。
比方说在欧洲,如果你成了教授了,那么你这个位子可以坐的非常安稳,基本上就可以休息了。
但是在以色列永远没有休息的这一天,因为你在不停的竞争的过程中,而且不仅仅是跟自己的同事竞争,还要跟世界上最出色的研究人员在竞争,比方说你要跟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竞争。
不是在一个小的领域之内,而是在全球的范围之内。
以色列的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
被誉为“以色列国之父”的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戴维·本·古里安认为“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第四任总理果尔达·梅厄指出,“对教育的投资是有远见的投资”;第三任总统扎尔曼·夏扎尔则强调“教育是创造以色列新民族的希望所在”;第五任总统伊扎克·纳冯更是在总统任期届满后,又“屈尊”担任了政府的教育部长。
中国国际广播希伯来语部记者奚啸琪曾留学以色列,学校“宽进严出”的风格让他印象深刻。
奚啸琪:他们对于学术方面态度严谨的很多,不像国内到毕业的时候,可能学术方面就放松了,全力以赴的找工作。
他们那边跟很多西方国家一样,进这个学校可能不一定特别难,但是要从这个学校毕业就特别难。
特别论文方面要下很大的工夫,导师看的也比较严,如果你论文不过又找到工作,那可能就是不让你毕业。
在采访中记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以色列的教育会
不会同样导致孩子牺牲掉快乐曼努尔博士说:快乐和教育在犹太人看来并不矛盾。
曼努尔:因为如果我们牺牲一点达到另一点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我们刚才所讲到的这种竞争主要是讲高层的,比如说研究人员和老师之间的竞争而不是讲学生之间的竞争。
当然我们在国家学生之间,也有非常激烈的竞争,也有一个压力。
但是我相信我们真正应该做到的竞争,应该是高层之间的竞争。
在我们国家,比方说我们认为如果给学生太多的压力的话,学生可能就没有时间去思考了,这一点是不对的。
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有广泛的思考方式,而且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眼光放在一个更广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
犹太人信服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育方面犹太人崇尚思想的自由。
奚啸琪: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里面,透着一丝思想的自由。
比如说上课的时候,大家回答问题也好,提问题也好,非常的积极,在课堂上讨论的那种氛围很好,和中国学生就是特别明显的对比。
中国学生不爱问问题,我们去的时候是一个班去的,老师给我们上课,给我们提问,只有两个同学跟老师的互动比较好。
但是你在跟以色列人一块上课的时候,你就能看到明显的区别,他们对于互动,对于跟老师在课堂上的交流就显得特别的融洽,特别的放开。
犹太家庭教育孩子要做好三件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多看看世界、有出色的后代。
因此,不少以色列大学生在埋头读书的间隙也不忘走出书斋、自食其力。
奚啸
琪:以色列人分两波,一种就是学习特别认真的,上课从来不迟到,经常会学习到深夜;另外一种就是平时学习并不太多的。
因为他们以色列人除了学习之外,很多同学就是花平时的时间去打工,除了打工的时间之外,自己再找时间学习,就是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同时积累的一个过程。
但是到最后考试的时候,大家都会全力以赴。
犹太人的传统就是什么呢他可能成年之后就不希望家里再支持他了,也不太会伸手问家里要钱,打工最多就是餐厅里面当服务员,他们在餐厅当服务员没有工资,全都靠消费的收入。
一个国家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莫过于它对教育经费的态度。
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教育经费投入一直仅次于军事经费,占GDP8%以上,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
正是因为对教育的巨大的投入和重视,以色列这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国家不仅没有灭亡,反而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以色列的教育理念,的确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