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煤层自燃火灾及灭火方法
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一、采空区处理方法:(一)对工作面采空区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
(二)对工作面采空区进行灌浆、注氮,防止煤层自然发火。
(三)对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进行抽放,防止高浓度瓦斯涌入工作面。
二、安全技术措施:(一)防止煤层自然发火措施11101工作面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必须采取以灌浆为主,辅以注氮、喷洒阻化剂、均压通风、构筑拦浆防火墙、设置挡风帘等综合防火措施,加强防火工作,防止煤炭自燃。
1、防火方法(1)采空区:采空区防火采用黄泥灌浆为主,注氮、均压通风、进、回风隅角构筑全断面拦浆防火墙、进风隅角设全断面挡风帘为辅的综合防火技术,防止采空区煤层自然发火。
(2)断层等地质构造处:断层等地质构造处的煤体破碎,丢煤较多,工作面推进速度减慢,应对破碎带及附近进行重点灌浆、注胶、注三相泡沫或树脂发泡剂,并对破碎遗煤喷洒阻化剂。
(3)停采线防火:工作面停采后,对停采线煤柱及巷道煤体喷洒凝胶阻化剂,对采空区采取注黄泥浆、注胶封堵、注氮、注三相泡沫或树脂发泡剂等措施;工作面封闭后,对采空区进行一次大量注黄泥浆。
2、组织保障措施(1)成立“防止11101采空区自然发火”领导小组。
组长:黄刚副组长:王衍生张忠玉王信海成员:张俊强毕思忠赵德昌杨继和宗立军张建波王明伟苗圃万传新办公室设在公司通防部,主任由张俊强担任。
职责:负责召开防采空区自然发火工作会议,负责防火日常情况的调度、数据统计和信息传递,为决策提供依据。
(2)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各工作组人员及职责①技术资料组组长:王信海副组长:张俊强成员:张建波吕茂云李福国职责:制定具体的防灭火方案,并随时修改救灾方案报指挥部,提交防灭火所需的物资目录,特殊情况下提出建议,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技术组,确定防灭火的技术方案。
随时向指挥部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与指挥部及各组联络,保障防灭火技术方案及指挥部意见的传达、反馈到位。
②现场工作组组长:王衍生成员:宗立军苗圃王明卫万传新职责:具体实施指挥部决定的防灭火方案,并与指挥部及技术组汇报进度情况。
易自燃特厚煤层综放面采空区防灭火技术

摘 要 : 村 煤 矿 23煤 层 自然 发 火 期 短 , 度 大 , 耿 — 厚 瓦斯 绝 对 涌 出量 大 , 用 以 高抽 巷 为 主 的 治理 瓦 斯 模 式 导 致 采 采 空 区漏 风 大 。 为 避 免 采 空 区遗煤 自燃 , 施 了高 抽 巷 埋 管 灌 浆 、上 下 隅 角 密 闭 封 堵 、 回风 巷 超 前 3 实 进 0m 施 工 防火 钻 孔 注 浆 防 火 、 隅 角埋 管注 氮 、 期取 样分 析 等 综合 防 灭 火措 施 , 效 防止 了采 空 区遗 煤 自燃 。 下 定 有
4 . m n 4 7m / i。通风 方式 为混合 抽 出式 , 采单 一煤 开
层 23煤 , 层厚 8— 5m, 均煤 厚 1. - 煤 2 平 4 4m。属易
自燃 煤层 , 自然 发火 期为 1 月 , 短仅 为 7d 个 最 。
1 工 作 面 概 况
耿村 煤矿 23煤 1 1 0综 放工 作 面 ( 1 位 于 - 39 图 ) 东采 区东翼 ,- 23煤轨 道 和 胶带 下 山东 侧 , 侧 为 已 北 回采 的 23煤 1 1 0工作 面 , - 37 南面 为 23煤 实体 。该 -
23煤含 夹矸 4— - 7层 , 矸岩性 为 细砂岩 、 夹 粉砂
・
1 7・ 1
2 1 年第 1 期 0 1 1
中州 煤炭
3 4 下 隅角埋 管注 氮 .
总第 1 1 9 期
岩、 泥岩 、 质 泥岩 , 相 对 较 硬 , 接 顶 为 厚 1 . 炭 煤 直 82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 的深灰 色 致 密 状 泥岩 , 本 顶 为 厚.0 1 9 7m 基 2 .5
大增 , 漏风更 加充 分 , 加 速 氧化 , 发采 空 区 遗煤 会 诱 发 火 的危险 性最 大 。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为预防井下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一)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原因1、煤炭的自燃性能是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基本因素。
①煤炭的自燃性能够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且不易散出,因而逐渐积聚形成高温。
②煤炭与氧气接触后,氧能使煤炭与之发生氧化作用产生热量,热量积聚时温度不断升高,逐渐促成煤炭自然发火。
③煤炭自燃后,遇氧再助燃,使火势继续扩大形成火灾。
2、采空区内遗留的大量遗煤为自然发火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由于下分层工作面放顶煤回收率低、丢煤多,造成采空区内留有大量遗煤,而且煤体呈破碎状态,增大了与氧接触的面积,使遗煤更易氧化,加速了遗煤的氧化生热进程,从而增加了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3、漏风通道的存在为遗煤自然发火提供了良好的供氧条件。
分层开采不仅导致上下分层工作面之间存在漏风通道而直接漏风,而且相邻工作面之间的隔离煤柱由于集中压力大,其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使煤柱压裂压碎,导致相邻工作面采空区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漏风裂隙,为采空区创造了良好的漏风通道,为遗煤自然发火提供了良好的连续充足供氧条件,进一步增大了遗煤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4、采空区漏风是遗煤自然发火的决定因素。
根据煤炭自然发火的规律性,采空区漏风量大小决定着遗煤自然发火低温氧化阶段和自热阶段,也就是说决定着引起发火的内热源温度能否达到自然发火界限。
如果漏风量太大遗煤氧化热量不易积聚,漏风量很小则氧化条件不良,这两种漏风情况均不易发生自然发火。
因此,抑制遗煤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就是尽可能增大漏风风阻和降低漏风风路两端的风压差。
5、采矿技术决定着自然发火的基本因素和决定因素。
采矿技术包括开拓方式、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采矿技术是煤炭自然发火的外在因素,采矿时若采取正确的开拓方式、科学的采煤方法和合理的通风方式,并加强生产技术管理,就可以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减少煤体破坏和漏风等,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煤炭自然发火,防患于未然。
采空区防灭火措施

我矿开采的煤层属于自然煤层,需要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井下束管监测与火区注氮的防灭火系统。
其中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是对井下的防火密闭进行定期检测,检查项目包括密闭是否漏风及密闭内外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内外压差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束管监测是通过采用预先布束管的方法,对工作面的上隅角、采空区、回风顺槽的气体进行抽采,利用束管监测系统进行气体分析,从而对采空区进行管理。
注氮系统是当发现采空区有发火的趋势或者已经发火,需要及时对采空区进行注氮灭火,这样通过对火区的监测监控,可以有效地管理采空区。
具体的要求如下:一、防火密闭检查1、每一个防火墙附近必须设置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并悬挂说明牌。
2、应定期测定与分析防火墙内的气体成份与空气温度。
3、必须定期检查防火墙外的空气温度、瓦斯浓度,防火墙内外空气压差以及防火墙墙体。
发现封闭不严或者有其他缺陷,或者火区有异常变化时,必须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4、所有测定与检查结果,必须记入防火记录簿。
5、矿井做大的系统调整时,应测定防火密闭内的气体成份与空气温度。
6、井下所有永久性防火密闭都应编号,并在火区位置关系图中注明。
二、束管监测检查为了加强火灾预测预报及监控,本矿井安装了束管监测系统。
系统由安装在矿井地面控制中心的数据处理装置、抽气泵及敷设在矿井中的管缆及管路等附件构成。
利用抽气泵与管缆将井下被测点气体信息取至地面进入气路控制装置,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进行处理。
依据长期连续监测矿井气体成份的变化趋势与格拉姆系数,可预报煤层的自然发火,亦可为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提供气体成份的数据。
一旦发现有关指标超过或者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即将发出预报,使其在萌芽状态就能采取措施加以泯灭。
对束管监测工的要求:1、束管监测工必须经过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必须熟悉电脑操作程序。
3、熟悉检测仪器的性能、原理。
4、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严禁发生误操作,损坏仪器、设备,造成测试错误。
补连塔煤矿12405采空区煤层自燃火灾的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风孔隙等显著增多等不利因素 ,此次火灾治理工作
的复杂性 、 工 程量 都是 巨大 的 。
2 测 氡 法 的火 源探 测
煤炭 自燃 的早期 预 测 预报 和 火 源探 测 技术 是 矿 井 防灭火 的关键 技 术 。煤 层 自燃 火 灾发 生 于地 下 数 百 米 深处 , 人 员 无法 靠 近 以及 火 源 的隐蔽 性 , 使得 自
一
年时间, 由于采 空 区 内浮 煤残 留情况 、 具 体 着 火 地
面, 位 于 盘 区西部 ( 见图 l 1 。采用 一 次 采全 高采 煤 方
点、 火 情信 息 不 清楚 以及 大 采高 条 件下 煤 柱 裂 隙 、 漏
法 ,工作面倾斜长度 3 0 0 . 5 m,设计走向长度 3 5 9 2
m, 实 际可 采走 向长 度 2 1 4 3 m, 工作 面煤 层平 均 厚度 4 . 9 6 m, 煤 层倾 角平 均 1 o _ 3 。 。工作 面西南 侧 为 1 2 4 0 5 综 采 采空 区 , 中间 相隔 2 0 m煤柱 , 每隔 5 0 m有 一个 联巷 , 联 巷施 工 5 0 0 mm砖墙 , 紧贴砖 墙 施工 6 0 0 m m
治理 措 施 。 在 精 确探 测 火 源确 定 发 火 范 围后 采 取 了种 综 合 治理 技 术( 措 施 主要 包括 1 2 4 0 6工作 面及 与 1 2 4 0 5联 络 巷 密 闭 处
的监测监控 ; 加 强堵漏并加 固密闭以及在 1 2 4 0 6综采 工作 面采取均压措施 防范火区有 害气体流入 ; 地面钻孔注浆、 采 空区注
燃 火 源位 置 的精 确 探测 成 为 防灭 火 的关 键 。本 次灭
混凝 土密闭 ,由于受采动压力 ,密闭 四周有 漏风 。
煤矿防灭火技术规范

矿井防灭火规范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自燃煤层开采 ...................................第三章防灭火装备 .....................................第四章日常防火 .......................................第五章灭火救灾 .......................................第六章火区管理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本着”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我国煤矿矿井防灭火的教训,特制定本《矿井防灭火规范(下称《规范》。
第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国营的生产、基建和改、扩建矿井的自燃火灾(亦称内因火灾)和外源火灾(亦称外因火灾)及对井下有危险的井口地面火灾的防治。
第3条本《规范》的贯彻执行在矿务局范围内由局长负全面领导责任,局总工程师负技术领导责任;在矿井范围内由矿长负全面领导责任,矿总工程师负技术领导责任;局、矿及其下属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1.通风部门负责自燃火灾的预防和矿井火灾的处理。
2.机电部门负责电气火灾和机械火灾的预防3.地测、计划和生产部门负责地质、测量、开拓、开采设计和生产工艺方面预防自燃火灾和外源火灾。
4.矿山救护队负责发生火灾时的灭火救护工作和平时配合通风部门做好自燃火灾的预防处理和防火检查工作。
5.安监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规范》的严格执行情况和日常的井下明火管制。
6.供应部门负责矿井防灭火所需材料、设备的供应。
7.财务部门负责矿井防灭火工作所需资金。
第4条由内因或外因火灾源引起的井下火灾,统称为矿井火灾事故。
心矿井火灾造成以下后果之一者,即定为矿井火灾重大事故:1.造成人员伤亡。
容易自燃厚煤层开采期间自然发火特点分析及防治对策

瓦斯 和 冲 击地压 共 存 的 矛盾 等进 行 了分 析 , 同时 结合 千秋 煤矿 现 场 实际情 况 , 总 结 了针 对 以上 自然 发 火特 点在 采煤 工 作 面回采 期 间和停 采拆 除期 间所采取 的 一些 防 治 自然发 火对 策。 关 键词 : 自然发 火 ; 特点; 对 策
用制样设备粉碎筛分出 1 0 0  ̄1 6 0 目的煤样作为测试用 样 。测试 结 果如 表 1 所示。
利用煤 自燃倾 向性 色谱 吸氧鉴定法 , 对煤 自燃倾
向性 进行 分类 , 实验测 得 千秋煤矿 煤样 的吸 氧量 为 0 . 7 6 c m。 / g , 含硫 量 为 0 . 1 4 %。根 据 煤 自燃 倾 向性 的 分
率很大 , 尤其在工作 面撤除期间 , 由于工作 面停 滞不 前, 加之 风 量 和通 风方 式 的改 变 , 采空 区浮煤 发 火 的可
能性 最 大 。根 据义 马 矿 区多年 来 的 防灭 火工 作 统计 数 据, 该 矿 区综 采 放 顶煤 工 作 面采 空 区 自然发 火 主要 呈
采空区、 开采线 、 停采 线 ; 巷 道 自然发火 地点 集 中在工作 面上 、 下巷 , 掘 进 巷道 及 其它 巷 道 。从巷 道 自然 发 火类 别 分类 ( 表3 ) 可 以看 出巷 道 的 冒顶 区 发火 1 8 5 次, 比例
达4 5 %; 断层 附近 发火 3 8 次, 比例达 9 %; 通 风设 施 处 发
中图分 类 号 : T D8 2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4 — 5 7 1 6 ( 2 0 1 4 ) 0 3 — 0 1 3 5 - 0 4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综合防治技术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综合防治技术发布时间:2021-06-07T15:34:25.0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作者:王朝[导读] 摘要:目前,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煤矿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煤矿通风区安徽省宿州市 234000摘要:目前,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煤矿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为解决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空区出现自然发火隐患,通过现场取煤样实验,确定煤自燃特性参数,并且确定以CO、C2H4气体为现场煤自燃标志性气体。
分析了在高抽巷未及时垮落影响下的采空区煤自燃诱因及自燃征兆凸显过程,现场采用了以堵漏、降温、高抽巷降压控氧为主要手段的协同防控技术。
对高抽巷内气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的CO浓度得到了有效控制,确保了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关键词: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综合防治技术引言煤层自燃火灾监测与早期预报是矿井自燃火灾预防与处理的基础,是矿井防灭火的关键。
目前,煤层火灾的监测主要有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工检测三种手段,安全监控系统可以连续监测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O2(氧气)等环境参数,根据这些环境参数的变化进行煤层火灾的预报;人工检测主要由人工直接在各测点进行气体检测,取样工作量大,间隔时间长,不能连续实时进行检测。
而束管监测系统是一种煤炭自燃发火指标气体有效监测的专用技术,能够实时反映具有自燃危险区域的各种有害气体变化趋势,为矿井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井下各监测点的气样参数变化,有的放矢地采取预防煤层自燃火灾的措施,从而避免煤炭自燃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1煤矿安全概述煤矿的安全关系到千万人民的幸福。
因此,国家安全监管局一直都非常关心煤矿安全。
政府会借助各类培训活动来开展安全大会,并通过加大法律监督的力度来让煤矿生产能够安全进行。
此外,良好的采煤环境不仅能够促进煤矿更好地向前发展,更是对矿工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