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焦虑的护理目标和措施

焦虑的护理目标和措施引言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它可以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如压力、恐惧、不确定性等。
焦虑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和情绪健康,还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需要针对焦虑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目标和相应的措施,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理目标焦虑的护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减轻焦虑症状:护士应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症状,如紧张、烦躁、不安等。
通过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等技巧,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2.增强自我调适能力:护士不仅要帮助患者缓解短期焦虑,还要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通过教授患者各种自我调适技巧,如正向思考、放松训练等,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
3.提高生活质量:焦虑患者往往会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社交障碍等问题,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
护士应帮助患者改善这些问题,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支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为了实现以上护理目标,护士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帮助焦虑患者:1.提供心理支持:护士应向焦虑患者提供温暖、体贴和理解的支持,倾听患者的痛苦和困惑,并鼓励患者表达情感。
同时,护士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理解焦虑的原因,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2.教授放松技巧:护士可以教导焦虑患者一些放松的方法和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紧张和焦虑,恢复平静。
3.提供信息和教育:护士可以向焦虑患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教育,使其了解焦虑的症状、原因以及可能的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状况,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应对焦虑。
4.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护士应确保焦虑患者的治疗环境安全、舒适和有序。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可以通过提供私密的谈话空间、提供舒适的床铺以及定期的护理评估等方式,为焦虑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
5.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护士可以鼓励焦虑患者参加一些适当的康复活动,如体育锻炼、艺术创作、志愿者工作等。
焦虑病人的护理措施

焦虑病人的护理措施引言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况,它可能是由于环境、生活方式、药物或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
焦虑病人需要特殊的护理,以帮助他们缓解焦虑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讨论焦虑病人的护理措施,旨在为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和建议。
1. 了解焦虑病人的特点和症状在提供护理之前,护士需要了解焦虑病人的特点和常见症状,以便更好地理解病人的需求。
常见的焦虑症状包括紧张不安、心悸、呼吸困难、恐惧和失眠等。
护士应该通过与病人交流和观察病人的行为来获取这些信息。
2. 提供安全的环境焦虑病人特别需要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以帮助他们放松和减轻焦虑感。
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安全的环境:•保持安静:降低噪音和干扰,确保病人可以得到足够的休息。
•提供私密性:为病人提供私密的空间,确保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
•避免刺激:减少光线、噪音和其他刺激,以降低病人的焦虑水平。
•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病人有必要的设备和资源,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3. 倾听和沟通有效的溝通是帮助焦虑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护士应该倾听病人的需求和感受,并以恰当的方式回应。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建立信任关系: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使他们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听取病人的意见:认真倾听病人的意见和反馈,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温情的语气:使用温情的语气和非语言表达来传达关心和支持。
•清晰的沟通:确保与病人的沟通清晰和明确,避免混淆和误解。
4. 提供情绪支持焦虑病人通常需要情绪支持来减轻他们的焦虑。
护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供情绪支持:•鼓励表达感受:鼓励病人诉说他们的感受和担忧,以促进情绪的释放。
•提供情绪安慰:使用适当的语言和姿态,以提供情绪上的安慰和支持。
•教授应对技巧:向病人教授有效的应对技巧,例如深呼吸和放松练习。
•设立目标:与病人合作设立目标,鼓励他们积极应对焦虑症状。
5. 使用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焦虑症状的病人,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护士应该了解病人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剂量和频率,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焦虑的护理目标及措施

焦虑的护理目标及措施焦虑是指个体感到不安、紧张、恐惧或烦躁的情绪状态。
在护理实践中,焦虑是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针对焦虑情绪,制定合理的护理目标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目标:1. 减轻焦虑情绪:帮助患者通过适当的方法减轻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 增强应对能力:帮助患者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3. 促进自我调节:鼓励患者通过不同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
4. 提升生活质量:帮助患者积极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改善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1. 通过倾听和支持来取患者的病情和焦虑原因。
护士应倾听患者的感受和困扰,不打断或批评,提供支持和理解,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来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绪,减轻焦虑。
2. 提供心理教育和情绪调节技巧。
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关于焦虑的信息,教授患者正确的情绪调节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肌肉放松、正面思考等。
这些技巧有助于患者舒缓焦虑情绪,并改善心理健康。
3. 鼓励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和自我疗愈。
护士可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和自我疗愈活动,例如运动、艺术疗法、冥想和瑜伽等。
这些活动可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焦虑,促进身心健康。
4. 提供社会支持和交往机会。
护士可以帮助患者寻找社会支持网络,例如家人、朋友、社区组织等。
同时,提供一些交往机会,如参加社交活动、加入兴趣小组等,以帮助患者建立社会联系,减少孤独感,缓解焦虑。
5. 合理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焦虑的患者,护士可以与医生合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焦虑药物,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在焦虑的护理中,我们应该理解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和需求。
通过以上的护理目标和措施,我们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通过培养患者的自我调节和应对能力,有助于他们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和困境。
40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40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焦虑障碍患者40例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结果经临床护理干预40例患者焦虑评分,护理前25.06±2.68,护理后6.49±0.62;焦虑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满意度:特别满意34例,满意5例,不满意1例,总有效率95%。
结论患者的病情明显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焦虑症;焦虑障碍;护理措施;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障碍为主,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不安等为特征的疾病。
病人的焦虑紧张并不是由实际的威胁所致,其紧张焦虑的程度与实际很不相称[1]。
多数其他焦虑障碍有较好的预后。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焦虑障碍患者40例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焦虑障碍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5~36岁,平均年龄28.5±2.5岁。
其中广泛性焦虑16例,惊恐障碍24例。
文化程度:初中6例,高中23例,大专及以上11例。
1.2 护理措施1.2.1护理评估评估病人的恐惧情绪的强度、好发时间,持续的时间和范围,回避行为的表现。
发作的频繁性、严重性和伴随症状以及病人对发作的担心、焦虑和回避态度等。
病人日常生活情况、自理能力、与周围环境接触如何、合作情况。
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全身营养情况、睡眠和饮食状况、排泄状况,评估病人恐惧时是否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如呼吸急促、心悸、血压升高、皮肤潮红或苍白、出汗、肌肉紧张等。
病人的行为表现、谈话方式,病人的面部表情、情绪表现。
评估导致病人发病的原因。
评估病人社会家庭情况、亲属中有无恐怖性神经症的病人,发病前有无生活事件的影响,病人恐惧好发的环境及发作前有无明显诱因。
1.2.2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消除病人的疑虑。
护理中的焦虑管理如何有效处理焦虑患者的护理问题

护理中的焦虑管理如何有效处理焦虑患者的护理问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尤其在患者接受治疗或手术前后。
焦虑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增加进一步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对于护理团队来说,有效处理焦虑患者的护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有效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在焦虑管理中提供良好的护理。
一、建立良好沟通渠道在与焦虑患者进行沟通时,护士需要以积极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担忧。
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的关系,护士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感受,进而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在沟通过程中,护士应避免语言过于专业或冷漠,而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并提供对患者容易理解的信息。
二、提供情绪支持焦虑患者往往由于对疾病、治疗或手术的未知而感到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可以通过提供情绪支持来缓解患者的焦虑。
护士可以鼓励患者积极表达自己的情绪,倾听他们的痛苦和困扰,并对其进行肯定性回应。
此外,护士还可以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如提供心理咨询或心理支持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焦虑。
三、教育患者及家属护士在处理焦虑患者的护理问题时,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风险与收益等信息。
通过增加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可以减少其对未知的恐惧感,从而减轻焦虑情绪。
此外,护士还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焦虑。
四、提供环境舒适和安全感在医院或诊所中,焦虑患者的治疗环境对于其情绪的调节至关重要。
护士可以通过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来帮助患者减少焦虑。
例如,护士可以确保治疗室的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减少噪音和干扰。
此外,护士还可以适当地放置一些绿植或者提供一些心理安慰物品等,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五、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除了药物治疗外,护士还可以使用一些非药物的干预措施来帮助焦虑的患者。
例如,护士可以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渐进性肌肉松弛等,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焦虑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焦虑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引言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通常与压力、紧张和恐惧相关。
在护理实践中,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患者面临手术、诊断或治疗等重要医疗过程时。
本文将讨论焦虑的护理问题,并提出一些常用的护理措施,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焦虑的患者。
焦虑的护理问题1. 患者情绪不稳定焦虑的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的特点,如焦躁、易怒、烦躁等。
这种情绪不稳定会给患者和他人带来困扰,并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2. 患者自我调节能力差焦虑症患者往往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无法应对心理上的压力。
他们可能会出现失眠、食欲减退等身体上的反应,同时也可能会对医疗过程和护理措施产生质疑,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
3. 患者注意力难以集中焦虑的患者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对护理人员的指令和教育往往难以接收和理解。
这可能导致误解和错误的行为,影响护理的效果。
4. 患者面临社交障碍焦虑症患者常常遭受社交障碍的困扰,害怕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这可能导致患者在医院环境中的孤立感增强,加重了焦虑症的症状。
焦虑的护理措施1. 提供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为焦虑的患者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非常重要。
护士应确保患者的隐私权受到尊重,并提醒患者可以随时寻求帮助和支持。
此外,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以减少外界刺激和干扰,有助于患者放松和恢复。
2. 有效的沟通和教育与焦虑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护士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患者提供明确和具体的信息。
同时,护士还应通过演示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育,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医疗过程和护理措施。
3. 有效的时间管理焦虑的患者往往会对时间产生焦虑感,因此,护士应合理安排时间表,并遵守时间承诺。
护士应尽量减少等待时间,并将患者的需求纳入日常护理计划中,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4.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护士应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和应对焦虑。
这可以包括倾听患者的焦虑和担忧,理解他们的感受,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诊治的焦虑症患者45例,其中重度焦虑8例、中度焦虑32、轻度焦虑5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经过2个月治疗护理疗效显示,8例重度焦虑患者中(有2例未愈、4例转为中度焦虑、2例转为轻度焦虑)、32例中度焦虑患者中(4例未愈、5例转为轻度焦虑、23例无焦虑)、5例轻度焦虑患者治愈。
患者满意度91.1%(41/45)。
结论:对焦虑症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态,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焦虑症;护理焦虑症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以焦虑情绪为的神经症。
焦虑症在神经症专科门诊中,发病率达到神经症总数的16%[1]。
焦虑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其患病率为0.148%,女性多于男性,约为2:1[2]。
现今社会,人们精神的病症也愈加增多。
目前,焦虑症患者也逐渐增多。
我院对收治的45例焦虑症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患者,其中女性32例,男性13例;年龄28~65岁,平均44.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关于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严重精神障碍及精神疾病患者。
1.2护理评定标准护理效果的评定主要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自评量表一共20道题目,四个选择。
患者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符合症状记为4分;患者大部分符合症状记为3分;患者偶尔符合症状记为2分;不符合该症状记为1分。
根据患者的自评表分数判断患者的焦虑症情况,如果患者的分数低于40分即是"无焦虑";如果患者的分数在40~47分即是"轻度焦虑",如果患者的分数在48~55分即是"中度焦虑",如果患者的分数大于56则是"重度焦虑"。
护理中的焦虑症患者护理要点

护理中的焦虑症患者护理要点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过分担忧、紧张和恐惧的情绪。
对于这样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护理要点来帮助他们减轻焦虑症状,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本文将讨论护理中的焦虑症患者护理要点。
1. 提供支持与安全感焦虑症患者常常缺乏安全感,护理人员首要任务是提供支持与安全感。
护理人员应保持平静、温和的语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
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和恐惧,并回应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让患者明白他们不会被疏忽,他们的情绪和需求将会得到重视。
在实施护理过程中,要细致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需求,确保他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
2. 创造宁静与放松的环境焦虑症患者对嘈杂、拥挤的环境敏感,容易加重他们的焦虑症状。
为了帮助患者放松,护理人员可以提供一个安静、井然有序的环境。
调整房间的亮度和温度以适应患者的需求,维持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通过减少刺激和噪音,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3. 使用适当的沟通技巧沟通是焦虑症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护理人员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词语和语句,避免使用含糊或难以理解的术语。
与患者交流时保持平稳、缓慢的语速,并给予足够的时间让患者理解并回应。
护理人员在进行非语言沟通时,如面部表情和姿势等,也要保持亲切、友善的态度,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4. 实施有效的焦虑缓解技术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向焦虑症患者介绍一些有效的焦虑缓解技术,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恐惧的情绪,提升他们的放松程度。
护理人员可以配合患者一起进行这些技巧的练习,指导他们正确地应用。
5. 管理药物治疗在焦虑症患者的护理中,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式之一。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患者所接受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按照医嘱的要求进行正确的药物管理。
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并随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患者的药物治疗有效和安全。
6.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除了药物治疗外,焦虑症患者通常也需要心理支持和咨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关键词】焦虑症护理
焦虑是一种从轻度紧张和微弱的不适感到恐惧、忧郁或惊慌内心体验。
以焦虑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称为焦虑症。
焦虑症除有焦虑心情外,还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头晕、心悸、胸闷、口干、尿频、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
且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焦虑症患者27例,其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23〜55岁,平均(36.5 士10.6)岁。
病程最小3年,服抗焦虑、抑郁药物最短6个月。
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躯体疾病。
1.2临床表现广泛性焦虑症起病缓慢,常无明显的诱因,病程可迁延数年。
惊恐发作多起病突然,但并非由重大事件刺激而引起发病,病程呈间歇发作,发作间期精神状态正常。
为客观上并不存在某种威胁或危险和坏的结局,而患者总是担心、紧张和害怕。
尽管也知道这是一种主观的过虑,但患者不能控制使其颇为苦恼。
此外尚有易激惹、对声音过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
由于焦虑常伴有运动性不安,来回
踱步或不能静坐。
常见患者疑惧,两眉紧蹙,两手颤抖,面色苍白,或出汗等。
有的伴有显著自主神经症状,如过度换气、头晕、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也可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痛苦体验。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首先做好心理咨询与支持性心理护理,促使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并做好科普宣教工作,可以采取集体听课、交谈、讨论的方式,使病人了解病情,有助于接受暗示、鼓励、支持, 克服消极情绪、孤独感,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能力。
鼓励病人回忆或描述焦虑时的感觉,根据患者的焦虑感受,与病人讨论处理焦虑的方式,谈话态度和蔼,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并给予简洁明确的指导,表明对患者的理解和同情。
用支持性语言帮助患者度过危机,指导患者有效的适应和面对困难。
鼓励病人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达焦虑,激动和愤怒。
鼓励病人参加工娱疗活动和各项体育活动,劳动锻炼,做到劳娱结合,分散注意力。
根据患者的特点,培养其在实践中增强适应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增强应激能力,降低恐惧的程度。
逐渐缓解和消除病人抑郁心情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应关心、尊重、同情、理解患者,取得患者的信赖,建立信任协调的护患关系并鼓励患者以适当的方法表达其感受,以减少心理负担。
22患者焦虑症状发作时,可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缓解症状。
对焦
虑症状严重的患者,护士应陪伴,给患者安全感,倾听患者的主诉,让患者有适量的情绪宣泄,以防不良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必要时遵医嘱给抗焦虑药物帮助患者控制焦虑症状。
在病人因驱体不适而痛苦时,陪伴并帮助病人减轻或解除不适,教会患者掌握应对焦虑的方法,如放松疗法、森田疗法、肌肉放松技巧、深呼吸运动等,必要时护士亲自带患者去体验。
2.3患者严重焦虑时应将其安置在安静舒适的房间,避免干扰病室及床单位要简洁,安全,必要时设专人陪护。
给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外来刺激。
教会患者一些促进睡眠的方法,帮助患者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
2.4发生恐惧时,评估病人恐惧的原因、性质及程度。
将病人安置于单人间,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密切观察评估病.人的面部表情、说话音调、手势、身体姿势等并记录。
以真诚、友善、温和的态度接纳病人,并与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增加其安全感、温暖感和信赖感。
与病人交谈时注意使用非语言交流沟通技巧(如抚摸、拉拉手等)。
与病人一起分析压力源,寻求有效的调适方法。
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压力形成模式。
在进行治疗、护理、检查等操作前, 要先向病人耐心解释,让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避免恐惧产生和加重。
尽量避开压力源;了解并接纳压力事件发生时自己的情绪反应;借由自我认识、自我肯定及接纳别人,进而自我掌控情绪;学习以问题解决法,处理压力情境;培养正确的生活理念,改变压力感受度;
⑥以肌肉松弛法、运动、听音乐等,减轻身体的不适症状。
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现实环境。
协助医师进行
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疗法),帮助病人去除恐惧。
2.5抑郁病人因情绪低落,常有食欲下降,少食或拒食的表现。
护理人员应为其选择营养丰富,色香味美的食物,增进食欲,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和进水量。
鼓励病人进食,必要时喂饭或鼻饲,防止脱水
和衰竭。
对有自责自罪的拒食病人可将饭菜混在一起,让其当作残汤剩饭而进食。
2.6由于焦虑症的病人情绪低落时常有自责自罪和轻生的念头,
应评估病人存在自伤的危险因素及发生概率。
注意观察病人的语言、行为、表情等,以便及时发现自杀动机。
主动接触病人,了解其心理活动和潜意识境界。
观察病人对挫折、冲动、应激的常用反应模式。
以真诚、友善的态度关怀、体谅、尊重病人,使病人产生安全感。
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倾诉内心痛苦,护理人员要予以接纳,并给予同情和理解。
加强病区的安全管理,定时检修病区设施,定时检查病人单位,严禁危险物品存在。
管理好病人用品。
发药时要看着病人将药咽下,严禁吐药、藏药等。
加强病房巡视,每15mi n1次,注意病人的行踪,夜间严禁病人蒙头入睡,对辗转不安的病人,要及时评估, 谨慎处理。
鼓励病人参加工娱疗法活动,并协助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让病人全心身投入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
引导病人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审视自我存在的价值,说出有无自杀意念、动机及计划,以帮
助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 讨论
焦虑症以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障碍,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和运动
不安等为特征,并非由实际的威胁所致。
且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配合药物治疗同时,针对不同症状,进行心理疏导,可起到减轻症状,消除隐患,缩短病程等辅助作用。
积极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以免病人担心疾病会演变成精神病,指导家属配合治疗护理,对病人的康复防止复发有显著的效果,以便病人忙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