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古诗ppt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共17张PPT)语文课件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共17张PPT)语文课件PPT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说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 无忘告乃翁” 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 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宗时 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的父 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 1、比一比,再组词。
❖ 祭( ) 乃( ) 涕( )
❖ 察( ) 奶( ) 递( )
2、解释下面的字词。
本来。
什么都没有了。
只。
元: 九州同:祖国统一。
万事空:南宋军队。 王师:
但: 定:平定、收复。
祭祀祖先。
家祭:
不要。
无:
Hale Waihona Puke 乃翁: 你的父亲。❖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宋
陆游

《示儿》的作者是__朝的__。
《示儿》
示儿
“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
“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 “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 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 嘱。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 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 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 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 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 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 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只是因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 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 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 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12 古诗三首 示儿 课件(共27张PPT)

12 古诗三首 示儿 课件(共27张PPT)
2、课外自主阅读陆游诗人的其他爱国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宋】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统一祖国。
3. 陆游最大的牵挂是什么?
收复失地,平定中原。
4. 陆游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既然诗人他在前两句都说了死后万事皆空,他为何独独要“悲”?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既然人死后万事都不可知,为何还要“告乃翁”?
示 儿
遗恨深深
不见九州同
强烈愿望
北定中原
深情期盼收复失地
1、默写《示儿》。
从古诗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注释,我知道“示儿”指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陆游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诗歌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陆游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初读古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我原本就知道人死后一切都不存在,)
中国古文里“元”和“原”共用,这里“元”有“原”的意思,当“原本”、“原来”讲
三、感知诗意
评价:在那个唯心主义至上的封建社会,陆游的这种唯物主义思想算是非常先进的。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示儿ppt课件

古诗三首-示儿ppt课件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2 古诗三首 示儿
诗人介绍
➢ 陆游(1125-1210)南宋杰出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 坚持抗金,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仕途不顺。 ➢ 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 ➢ 他的词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 朱自清曾经评价他“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陆游才配
初读古诗
示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了解诗意
死去元知万事空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译文 我本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
了解诗意
但悲不见九州同
注释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 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陆游临死前真的了无牵挂吗?
暗示诗人示还有儿
放不下的、要嘱咐
不是
的事情。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你北从定哪中个原字可日以,看家出祭来无?忘告乃翁
诗人临终前的愿望是什么?从中我们可 以感受到他怎样的情怀?
北定中原
告乃翁
读出节奏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意: 要注意停顿,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了解诗意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译文 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 的父亲!
了解诗意
王师北定中原日
注释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示儿》ppt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示儿》ppt课件
14
语文蒸
诗歌赏析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反衬:表现出诗人内心深深的遗憾。
表达了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15
头语文
诗歌赏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读一读这一句,你读懂了哪些?
> 除了书上的注释,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吗?
北定:平定北方。
中原: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方。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4
语文
作者简介
陆游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在 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主要作品: 《示儿》 《关山月》 《书愤》 《钗头凤》等。
5
语文类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7
语文
我会写


结构:上下
音序: J 部首: 示
组词:祭祀 吊祭
18
语文头
读一读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朗读。同桌赛读、男女 生读、 小组读、齐读等。
示 儿①
[宋] 陆游
19
语文 ※
想一想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 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
结合古诗内容,想象一下陆游临终前与儿子交谈的情景,写一段对话:
陆游:
儿子:
陆游: 儿子:
20
造句: 每年春节我们家族都搞大 型的家祭活动。
书写指导: 上边两部分要宽 展,左上边里面是两点,右 上边横撇要小、捺要长。
8
语文
我会写
nǎi
结构: 独体字
音序: N 部首: )
组词: 乃兄 今乃得之 造句: 喝酒后的爸爸经常说:

《示儿》ppt课件

《示儿》ppt课件
枣庄六中
颜廷亮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 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 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 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 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 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 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 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 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 到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说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 无忘告乃翁” 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 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宗时 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的父 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齐读这首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同学们,学了这首诗后你们有什 么收获呢? 2、伟大诗人陆游还有哪些其它的诗 歌作品呢?
1、默写《示儿》。 2、课外收集有关陆游的古诗。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 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 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 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 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同学们预习课文,做到以下 两点要求。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只是因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 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 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 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共13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共13张PPT)

古诗学法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悟诗情; 诵诗句、背诗文。
自主学习
1、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注释,自读诗句,了解诗意, 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2、小组交流
给儿子们看
本来就知 道
示儿
陆游
祖国统 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只。
你的父亲。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 手里的地区。
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 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 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 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从诗中你能看出 南宋统一了吗?
(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 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陆 游(南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北宋灭亡历史背景
南宋,之所以被称为南宋,是因为之前有一个 覆亡了的宋王朝——史称北宋。1126年,金国侵 略者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北宋灭亡了,淮河以 北,整个中原地带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 王朝偏安江南,只剩下半壁河山,故称南宋。从中 原沦陷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苦苦地等着、盼着, 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在 敌人铁蹄下挣扎的父老乡亲,实现九州统一的夙愿 啊。可是……陆游写下这首《示儿》诗的时候,中 原沦陷、九州破碎,已经整整84年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祖先的 祭祀。
合作学习
1、有感情读诗。 2、小组交流自己读完后最强烈的感受,并讨论--
“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 忘告乃翁”?

12古诗三首 示儿 第一课时 课件(共22张PPT)

12古诗三首 示儿 第一课时 课件(共22张PPT)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至 死 渴不 望忘 统收 一复 祖失 国地
题写 旅店
题临安邸
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字云友
号平山居士
南宋诗人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温暖的的歌风西舞把湖几人四时吹周才得能青醉停山醺休绵醺?延的楼,阁简望直不是见把头杭,州湖当面成游了船那上汴州。
愤 怒 之 情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南宋权贵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自然界的春风 当时的淫靡之风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人的愤怒 对国家命运深深的担忧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本来
全国
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但
唯一使我王痛师心北的定,中就原是我日没,能家亲祭眼无看忘到祖告国乃的翁统。一。
南宋朝廷的军队
你们的父亲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到来之时,你 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疆域


土地
戈 武器
爱国情怀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7张PPT)

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7张PPT)
示儿
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 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诗歌朗读 自由朗读诗歌,尝试读正确、读通顺。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节奏划分 朗读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课堂总结
陆游一生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实现。 他致力于抗金斗争,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 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初衷,深深领会到诗 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和 真挚!让我们再次朗诵《示儿》,体会他这 种深沉真挚的情感。
板书设计
毕生的事—— 不见九州同


盼望与嘱咐——王师北定中原
祖 国
布置作业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从中原沦陷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苦苦地等着盼着朝廷的 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在敌人铁蹄下挣扎的 父老乡亲,实现九州统一的夙愿。而南宋统治者只顾享乐,无 意于祖国的统一。
展开想象 想象“九州不同”时社会是什么样的?
示例: 想象到“九州不同”时土地荒芜,老百姓拖儿 带女背井离乡;房屋倒塌,路边常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骨; 入侵者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随意挥动着鞭子抽向正 在做苦力的人身上,可是他们不敢怒也不敢言……
祭乃熏 杭 亥 恃 哀拘
词语乐园
乃父 熏人 依恃 抖擞
已亥杂诗
词语理解
元:同“原”本来。 但:只。 九州同:“九州”古代指全国 ,“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乃翁:你们的父亲。
释解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祭∕无忘∕告乃翁。 勿
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元:通“原”,原来,本来。 但:只是。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无:通“勿”,不要。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 人 。 乃:你 ,你的。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 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 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 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 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 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 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 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 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 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 国主义基调。
一生立志为国破敌:
少年陆游---“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壮年陆游பைடு நூலகம்--“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 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老年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作为陆游的儿子, 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爱国诗篇: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余光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但:只是。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 人 。 乃:你 ,你的。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原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题临安邸(dǐ)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biàn
直把杭州作汴州!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 但悲不见,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望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 家祭无忘, 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悲------不见九州同
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北宋1127年间,来自北方的女真 族攻占当时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掳走 北宋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及几乎全部的皇族、 后妃、官吏及逾十万首都平民的重大战争及灾难。事 年发生于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靖康之难”就发生了。他的 家人跟着百姓 ,也开始流浪逃亡的生活。在途中他目 睹了金兵的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民不聊生,沦陷区的 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 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屈膝投降,苟且偷安。为 报仇雪恨,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但由于他积极主 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 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 民命运担忧。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业:
• 1、默写《示儿》。
• 2、将《示儿》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