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背 文化生活 第7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七课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七课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既然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 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那么,弘扬民族精 神是可有可无的事。‛这种观点( ) ① 是极其有害的 ②认为民族精神对社会发展 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③ 没有看到民族精神是 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 就谈不上搞好经济建设 ④认为弘扬民族精神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 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发展积淀 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 丰富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 神的主体 ②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的特点 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③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 重要的任务。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 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 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 义道路的需要。
(5)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时代课题。 (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 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 固本。
课堂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丰富和 弘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发展 扬 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文化建 培 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育 提高民族素质 中 必要性 增强国际竞争力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华 坚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民 族 怎样弘扬 要思想的指导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精 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神 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 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 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周总第节年月日主备人:黄春林《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民族精神的核心、基本内容,爱国主义的地位、本质和作用。

理解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二)能力目标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的表现,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增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增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 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 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学方法:总结归纳,讲练结合,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知识体系对“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来把握。

“是什么”——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核心;“为什么”——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怎么办”——把握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一个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一个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一个特征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一个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一个重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一个途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第一课时考点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复习本考点,要求了解并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作用,分析说明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知识归纳】1.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①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②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9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奋斗精神:
【表现】
①革故鼎新,自强不息
②建设大好河山、开拓辽阔边 疆、开垦广袤良田、治理大江 大河、战胜自然灾害、建设城 镇乡村、发展生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现实意义】凝聚才智、浸透 汗水、蕴含牺牲
10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团结精神:
【表现】
①团结一心,同舟共济
②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守 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打败 侵略者,捍卫民族自由独立
【现实意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 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 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
我们的的含义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及作用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四、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五、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六、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七、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国努力培育的民族精神
美国:富有开拓精神,崇尚白手起家,追 求成功,注重个人奋斗,强调从小自立。 韩国:信奉儒家思想、团结、奋争、民族 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烈的国货观念。 日本:强烈的忧患意识,善于借鉴与创造, 忠孝至上的爱国情结。《菊与刀》
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历史时 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内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古代
近代
现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社会事件:
2012年9月11日,日本签订“购岛”合同,中国民 众进行大规模反日游行,全球华人也举行规模浩大 的反日示威游行,反对日本“购岛”。中日关系陷 入紧张。

文化生活第7课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7课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60 257就是备受欢迎的电视剧《亮剑》所弘扬的亮剑精神。

对亮剑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亮剑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亮剑精神是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④亮剑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前仆后继的民族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是本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7.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是A.中国共产党B.人民群众C.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D.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百色精神8.2013年国庆节即将到来,在举国欢庆之际,当人们回首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永不泯灭?9.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有人认为,抗震救灾精神、世博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我们要挺起“不屈的脊梁”。

谈谈你对“挺起不屈的脊梁”的理解。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No.1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时间:2013.9.9 使用时间: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1.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 鄙视、进一步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 产主义教条。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2. 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地区,分 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 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
3.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 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 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团结统一
反台独
八个月的残酷战斗,艰 难跋涉,加之饥寒交迫、 瘟疫流行,牲畜死亡殆尽, 人口死亡大半,幸存者仅7 万多人。土尔扈特东归谱 写了一部震惊中外的惊天 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
无宗无祖拜神社, 阿扁阿贼台独疯。 一统和平华夏愿, 九州铁马郑成功。
返 回
• “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 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 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 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 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 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 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 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 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英国哲学家罗素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 的,惟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 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 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 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 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 是中国的脊梁。
学习指导
• • • • • 何为中华文化的力量?其地位如何?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那些方面? • 为何要高举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如何弘 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思维拓展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 (1)民族精神具有对内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精神 风貌和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有没有强大 的民族凝聚力和强大的精神支撑,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 重要尺度。 (2)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地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需要强大的民族精神作支撑。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 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 出更大的作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2】 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之际,当人们 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 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请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答案:(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 中,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 (2)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 和兼收并蓄。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 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 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经济全球化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 机遇,另一方面现在的经济全球化基本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 又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弘扬 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警惕、独立自主、趋利避害、化解风险、 维护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 求。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扬中华民族的优 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
良传统
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途径
内容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 来思想文化
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 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 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 作用、意义 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
神支柱
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新时期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提示 中华民族精神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不能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团结统一强调整体意识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爱好和 平强调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勤劳勇敢强 调的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 英勇顽强;自强不息强调的是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 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③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
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课终课 考能培优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 现区分不清
提醒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分为两个时 期: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 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后)。
易错点二:不能正确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提醒 正确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新人教)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新人教)

200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民族精神的含义(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4)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理解:(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分析(1)结合事例分析,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3)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2、能力目标(1)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树立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2)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二、【课程标准】:3.11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全面认识剑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进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为中华民族精神续写新的篇章。

四、【相关知识】:(1)回顾初中学习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及经济生活中学过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知识。

(2)联系历史课中所涉及的井冈山革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西柏坡会议等历史知识。

(3)回顾政治生活中学习过的综合国力竞争、我国的国家性质等知识。

五、【方法点津】:(1)收集整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转折点,感受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到当地博物馆或其他革命纪念馆参观考察,体会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3)上网查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理解把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考点】2013高考政治必背文化生活第7课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新人教版
25.理解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爱好和平(赢得世界赞誉)、勤劳勇敢(立业根基)、自强不息(内在气质精神力量)。

(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体现:它熔铸于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玉成于近代人民奋勇抗争之中,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
26.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7.解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

(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28.说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质: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意义:(要善于转换有“有利于”的思维表述)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过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力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就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途径: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作用。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对青年而言,人人都应当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本固基的文化使命。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主化的“主心骨”。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精神?
①是由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决定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
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②是当今时代发展——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A、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

B、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要求。

C、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抵制外来思想文化影响,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策略)的需要。

D、|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的需要。

③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强基固本,有利于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