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一变

合集下载

《变一变》教学反思

《变一变》教学反思

四年级美术《变一变》教学反思
杨林桥镇中心小学秦晓龙
这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小组合作探索的活动中,通过互相帮助、引导、启迪,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意识。

在实施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需要反思的是:对学生自主探索的拓展不足:如一个学生说“排列”时,讲到可以剪成三角形后再排列,只是一句带过,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继续深入。

尝试是一种参与性较强的、个人或集体的实践活动;体验是一种具有感情色彩的心有所动的思维过程,两者的结合使学生对司空见惯的事物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唤起对美术的热情。

这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小组合作探索的活动中,通过互相帮助、引导、启迪,较好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意识。

在实施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但我需要反思的是:对学生自主探索给予的空间不够:如学生对分割的方法多样化没探究,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继续深入,现在觉得很可惜。

移一移 变一变

 移一移  变一变

第十二讲移一移变一变例1、下面的火柴棒摆成的算式都有错,只许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1)(2)【思路导航】第(1)题,左边14+7得21,而右边只有1,所以想移动火柴棒,左边减小右边增大,才能使等式成立。

第(2)题,观察等号两边,左边741+21-121=641,右边是141,所以想从左边移一根火柴到右边,把左边的减数121,则左边的结果是741,右边141添上这根火柴,恰好变成741。

改:或改:或:练习1只许移动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1、2、3、只添加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例2、有一把小椅子如图(1)所示,且椅子翻倒还掉了一条腿,请移动2根火柴,使椅子翻过来,且看上去也不缺少腿。

(1)(2)【思路导航】要把椅子翻过来,就要使下面有四条腿,由于翻倒后掉了一条腿,因此应该看清三条腿。

上面还应有一直的靠背,要横档竖档齐全。

移动结果如图(2)。

(虚线表示移走的火柴)练习21、移动三根火柴,使图中的鱼调个头。

2、移动一根火柴,使猪头,猪尾换个方向。

3、下图是由圆片组成的三角形,现在要移动3个圆片,使这个三角形的方向正好相反,你会吗●●●●●●●●●●例3、你能用9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三角形吗【思路导航】9根火柴按3根组成一个三角形,很容易组成3个相同的三角形。

如果要组成4个三角形,最好有12根,而现在只有9根火柴,所以有3根(红色的)火柴要共用3个三角形中。

如图这样组合能把9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三角形。

练习31、你能用7根火柴组成3个相同的三角形吗2、你能用10根火柴组成3个相同的正方形吗3、你能用12根火柴组成4个相同的正方形吗例4、下图是由24根火柴摆成的回字形,移动四根火柴,使它变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思路导航】从题中可知,要用24根火柴摆出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可用12根火柴摆成,这样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应由3根火柴组成。

考虑解题中移动4根火柴的要求,原图(1)可变成移动后的图(2)。

小班数学教案变一变

小班数学教案变一变

小班数学教案变一变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概念的理解。

在小班教育中,数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数学基础。

然而,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数学教案的方式来使数学教学更加有趣和生动。

一、利用教具和游戏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和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色彩鲜明的计数棋子、数字卡片和板子,让孩子们通过触摸和操作来学习数字和计数。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让孩子们在教具上寻找特定的数字,或者用教具展示简单的算术运算,让孩子们参与其中。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二、故事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化的方式来引入数学概念,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教学整数的概念时,可以编写一个关于加减法的故事,让孩子们通过故事中的情节来了解和运用整数。

又或者,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编写一个关于图形之间关系的故事,让孩子们通过故事中的情节来理解和分类不同的图形。

通过故事化的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具体、更有趣,从而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动力。

三、实际应用数学是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我们可以通过实际应用的方式来教授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可以将一些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孩子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的四则运算。

又或者,在教学时间和日历时,可以让孩子们制作自己的日历,通过观察和记录时间来学习日期和时间的概念。

通过实际应用,孩子们可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四、小组合作在小班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学习和交流。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可以让孩子们分成小组,通过合作将一份披萨按照比例分割,并进行分数的概念学习。

又或者,在教学图形时,可以让孩子们分组制作不同的图形,并进行图形的命名和分类。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变一变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变一变

【活動目標】
1、嘗試學習用兩種顏色均勻地給一件事物塗色。

2、通過看圖形顏色推理的方式,以及塗色操作活動,進一步感知色彩的組成。

3、感知三原色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樂意參與猜測遊戲活動。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提供一張線條畫操作材料,每組的操作材料可以不一樣,例如:樹葉、花朵、茄子、鳳梨、裙子等,人手三支紅、黃、藍彩色筆。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3、圖片:一片綠樹葉、一片橙色樹葉、一串紫色的葡萄。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閱讀圖畫故事《找朋友》,感知三原色的變化。

教師:紅黃朋友在一起變出了什麼顏色的東西?
藍黃朋友在一起變出了什麼顏色的東西?
紅藍朋友在一起變出了什麼顏色的東西?
完整地講述故事。

二、看圖形顏色:猜一猜。

教師分別出示一片綠樹葉、一片橙色樹葉、一串紫色葡萄。

教師:它是什麼顏色的?你知道綠樹葉(橙樹葉、紫葡萄)是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
三、幼兒操作活動《變一變》。

介紹變色要求:看一看操作材料上有什麼?想一想,你想把它變成什麼顏色?請你用兩種顏色進行塗色,提醒幼兒不要塗到輪廓的外面。

幼兒操作活動,教師進行語言指導。

四、讓幼兒自主觀看同伴的作品,請個別幼兒上來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作品,講述自己是怎麼變色的。

五、教師進行簡單的評價,並對幼兒積極認真參與的態度給予表揚、鼓勵。

和田十二法——创新法则

和田十二法——创新法则

和⽥⼗⼆法——创新法则(1)加⼀加:加⾼、加厚、加多、组合等。

(2)减⼀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3)扩⼀扩:放⼤、扩⼤、提⾼功效等。

(4)变⼀变:变形状、颜⾊、⽓味、⾳响、次序等。

(5)改⼀改:改缺点、改不便、不⾜之处。

(6)缩⼀缩:压缩、缩⼩、微型化。

(7)联⼀联:原因和结果有何联系,把某些东西联系起来。

(8)学⼀学:模仿形状、结构、⽅法,学习先进。

(9)代⼀代:⽤别的材料代替,⽤别的⽅法代替。

(10)搬⼀搬:移作他⽤。

(11)反⼀反:能否颠倒⼀下。

(12)定⼀定:定个界限、标准,能提⾼⼯作效率。

如果按这⼗⼆个"⼀"的顺序进⾏核对和思考,就能从中得到启发,诱发⼈们的创造性设想。

所以,和⽥技法、检核表法,都是⼀种打开⼈们创造思路、从⽽获得创造性设想的"思路提⽰法"。

和⽥⼗⼆法案例应⽤ “和⽥⼗⼆法”由于简洁、实⽤,深受中⼩学⽣及⼯⼈的欢迎,我国普及这种⽅法以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以实例进⾏说明。

加⼀加 南京的⼩学⽣丛⼩郁发现,上图画课时,既要带调⾊盘,⼜要带装⽔⽤的瓶⼦很不⽅便。

她想要是将调⾊盘和⽔杯“加⼀加”,变成⼀样东西就好了。

于是,她提出了将可伸缩的旅⾏⽔杯和调⾊盘组合在⼀起的设想,并将调⾊盘的中间与⽔杯底部刻上螺纹,这样,可涮笔的调⾊盘便产⽣了。

减⼀减 台湾少年于实明见爸爸装门扣时要拧六颗螺丝钉,觉得很⿇顷。

他想减少螺丝钉数⽬,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将锁扣的两边条弯戊卷⾓朝下,只要在中间拧上⼀颗螺钉便可固定。

这样的门扣只要两颗螺钉便可固定了。

扩⼀扩 在烈⽇下,母亲抱着孩⼦还要打伞,实在不⽅便,能不能特制⼀种母亲专⽤的长⾆太阳帽,这种长⾆太阳帽的长⾆扩⼤到⾜够为母⼦⼆⼈遮阳使⽤呢?现在已经有⼈发明了这种长⾆太阳帽,很受母亲们的欢迎。

缩⼀缩 ⽯家庄市第⼀中学的王学青同学发现地球仪携带不⽅便,便想到,如果地球仪不⽤时能把它压缩、变⼩,携带就⽅便了。

一年级美术下册《变一变》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下册《变一变》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2.利用实物展示、图片欣赏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变换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设计丰富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图形变换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针对学生在图形变换技巧方面的薄弱环节,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为创作提供素材。
4.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分享想法,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和教师指导,进行课堂练习,完成一幅富有创意的画作。
3.互助合作: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2.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主题设定:为每个小组设定一个创作主题,如“四季变换”、“梦幻世界”等,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技巧和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3.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创作过程,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高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课堂练习
1.创作指导: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创意草图,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完善作品。
3.重点: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难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美术上册 变一变 课件(共13张PPT)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美术上册 变一变 课件(共13张PPT)

小结
▪ 错位图片的变化我们学了一节课,它的变化原来 有这么多。图片的变化实在太多,要想在一节课 内学完是不可能的。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 活当中多观察多思考,善于发现和创造美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
第四课
变一变
问题导入
▪ 请大家仔细看,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这张画是用什么方法变形的呢?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9:49:49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52021/9/152021/9/15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5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5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2021/9/152021/9/152021/9/1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52021/9/15September 1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52021/9/152021/9/152021/9/15

中班科学教案变一变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变一变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变一变反思一、引言教学是一门艺术,无论对于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安排。

本文主要探讨中班科学教案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化和反思,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案设计与实施1. 教案设计要有目标和重点在设计教案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科学教学中,中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探索学习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实验方法。

2. 引发学生兴趣和参与中班学生的好奇心很重,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探索欲望。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播放视频或展示实物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观察昆虫并探索它们的生活习性。

3. 教学方法多样化中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有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展示、实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精神。

4. 分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中班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尚未完全发展,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适当安排分组合作的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也要给予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5. 巩固与扩展在教学结束后,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扩展。

巩固环节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完成练习题等方式进行,扩展环节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拓展阅读材料或引导他们进行实际操作来深化学习效果。

三、教案变一变教案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施中需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化和调整。

以下是一些可以调整的方面:1.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昆虫的科学概念时,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昆虫作为教学材料,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教学方法的改变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视觉学习者可以增加图片和图表的使用,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实际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2、来自纸、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方法
小组合作当堂达标
手段
多媒体




变一变
1、学习将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
2、割纸、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




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粘贴组合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使用美工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出现范例:两张相同图片,一张经过处理产生变形。
2、引导学生自学技法点击:
利用教科书中的“技法点击”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3、请学生介绍操作方法。
板书:制作要点——分割:直线组合:直线等距
4、提出问题:还有其它的分割、组合的方法吗?
5、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边小结边出示范例
临邑县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
实小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冬梅
班级
备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变一变
授课时间
年月日




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粘贴组合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使用美工刀)
教学
重点
1、学习将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
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
达标检测
必做题
利用图片自己动手做一个变一变的变形作品
选做题
总结制作要点












组合:在底纸上,标出粘贴的位置;将裁剪好的纸条,排列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后,粘贴完成。
2、作业要求:把图片切成长条排列粘贴,产生变形的效果。
A、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
B、要求切割平整、排列组合有新意。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四、课后拓展:
1、将制作好的作品挂在自己的书桌上。
2、可用此法布置班级。
3、制作小书签。
制作要点:分割:直线、曲线……
组合:直线等距,直线不等距、曲线排列……
认定教学目标
小组合作利用
技法点击学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发展阶段
师:怎样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呢?
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
分割:先用铅笔画出裁剪线。另曲线分割必须先用硬纸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画线;用尺子对准线,左手压实,右手持刀裁剪。(也可用剪刀剪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