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赏析之快嘴李翠莲记
巧女还是恶妇——《快嘴李翠莲记》中李翠莲的形象分析

准的 , 可为什么会 ,凡 向
人前 ,说成篇 ,道成 溜 ,问一答 十 ,问十道百” , 这 “ 快嘴 ”就是造成她如斯命途 的原 因。所谓 “ 快 嘴” ,实质上是反抗 和斗争。李翠莲能干活 ,肯吃 苦, 这在封建社会 当然是得 到赞扬和鼓励 的 , 而要
作者简介 :杨冰 ( 9 1 ) 1 8一 ,女,甘肃省文县人 ,在陇南师专继续教育 中心任教 ,西 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 学研 究生在读 。
三 茶六饭 一时备 ; 推得磨 ,捣得碓 ,受得 辛苦吃得 累。 烧卖 、 匾食 有何难 , 三汤两割我也 会。到晚来 , 能仔 细 ,大门关 了小 门闭 ; 净锅儿掩厨柜 ,前后 刷 收拾 自用意 。铺 了床 ,伸开被 ,点上灯 ,请 婆睡 , 叫声 ‘ 安置 ’进房 内。如此伏侍 二公 婆 ,他家有甚 不 欢喜?” 无论是对 未来丈夫 的期 待还是对 自己的 满意, 都展现 出了翠 莲旺盛 的生命 力和对 生活热烈 的憧憬 和向往 , 她对 于 自己即将 为人妻为人媳 的角 色 定位是相 当清楚 的 ,并无故意 的乖张叛逆 之心 , 在 家 堂祖 宗 面前 的一 番祷告 也 正反映 了翠莲 对于 封 建社会 中女性 的价值认 同 ,“ 家堂一家 之主 ,祖 宗 满门先贤 :今 朝我嫁 ,未敢 自专 。四时八 节 ,不 断香烟。告知神圣 ,万望垂怜 ! 男婚 女嫁 ,理之 自 然 。有吉有庆 ,夫 妇双全 。无灾无难 ,永保 百年 。 如鱼似水 ,胜蜜糖 甜 。五男二 女 , 子团圆 。二个 七 女 婿 , 礼通贤 ; 答 五房媳妇 , 孝顺无边 。 男孙女 , 孙 代 代相传。金珠无 数 ,米麦成仓 。蚕桑茂盛 ,牛 马 捱 肩 , 鹅鸭鸟 , 鸡 满荡 鱼鲜 。 丈夫 怕, 婆爱怜 , 公 妯 娌和气 ,伯叔 沂然 ,奴 仆敬重 ,小姑有 缘 。 ”你
大胆的人总是有的

有一本《中国古代小说选》,开头第一篇是《快嘴李翠莲记》,小说写李翠莲姿容出众,女红针指,书史百家,无所不通,看来是个既长得漂亮又很能干还挺有学问的。
看过小说的都知道,这个李翠莲嘴太厉害,虽然说起话来全像唱词,说成篇,道成溜,合辙押韵,可是说着说着就骂起来,就动粗口,不像是个被书史百家陶冶过的。
小说选“前言”用阶级斗争的方法评价李翠莲,说她敢反男权世界的潮流,敢于向封建礼教宣战。
我是支持女权的,可是也不希望女人欺负男人,拿来《快嘴李翠莲记》,读下来,越读越感觉李翠莲的姿容不是那么好看了,出口成章虽然是件好事,可是天天这样说话也吓人,即使现在,谁家若有个李翠莲样的人,可也够呛。
李翠莲厉害,是表面的,用东北话说,是“假二横子”,最后到底还是走到庙里去了。
和李翠莲比起来,《红楼梦》中的凤姐是真厉害的,如果把她放到唐朝宫中,武则天将遇到一个强硬的对手。
凤姐厉害,不经意间或许能要人命,把《红楼梦》读完,却感觉凤姐不失美丽,美丽而且聪明,不遭人烦。
凤姐的聪明美丽是演不出来的,从电影到电视剧,演员们在演凤姐上使了不少劲,遗憾的是,效果都不行,凤姐只能在书里呆着。
凤姐还作过诗的,只作了一句,一夜北风紧,一句就得到了众人的好评。
凤姐作诗是一时闹着玩的,作完之后还要问问大家可使得,问完后吃了两杯酒就走了,并没有就此生出别的什么想法。
曾见过一首写凤姐的小诗,大致是这样:可爱,赞助了诗社那么多纸张笔墨,却没想混进去做个诗人。
凤姐知道她什么能行,什么不行。
有些人却不是这样,世人常常抱怨钱不够花,却少有抱怨才学不够的,越是无才的,可能感觉越好,少见有为无才自杀的。
曾经见过一个卖馄饨的,见到弄文学的就要跟人家讨论文学,见到行医的就要跟人家切磋医道,弄得人哭笑不得。
还有些人,认了两个字,知道一点平仄,可就更不得了,好像世界装他不下了。
想象一下,如果快嘴李翠莲生在当今,见到一些人的作品,可能胆也会大起来,没准会将那些顺口溜搜集搜集,也出本诗集。
糊里糊涂的反叛——论李翠莲与璩秀秀的反叛性

第9卷第2号 长 安 学 刊 2018年4月 Vol.9,No 2 haanxi Social Science Review Apr.,2018糊里糊涂的反叛——论李翠莲与璩秀秀的反叛性海 丽(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0)摘 要:《快嘴李翠莲记》中的李翠莲、《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形象是善恶俱存的。
她们的反叛是糊里糊涂的反叛:反叛动机具有强烈的利己性;没有明确的反叛对象;采用过激手段;反叛事与愿违;反叛具有不彻底性。
体现了女性意识觉醒的初级阶段中的彷徨与无奈。
关键词:反叛性;李翠莲;璩秀秀文章编号:ISBN978-7-80736-771-0(2018)02-056-03前人的研究成果多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快嘴李翠莲记》中的李翠莲、《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形象,多数认为两个女性身上极具反叛性。
“《碾玉观音》用充满同情的笔触描写了王府绣女璩秀秀和府中玉匠崔宁的生死恋情,《快嘴李翠莲记》则向我们展示了宋代女性的新婚场面,塑造了和封建礼法观念相抗争的勇敢女性李翠莲的形象。
”1不可否认,两位女性具有一定反叛性,但她们身上的反叛是女性意识与男权意识冲突之下的糊里糊涂的反叛。
一、善恶俱存的反叛者形象两位女性的身上善恶俱存,并不是十足的英雄人物形象。
她们身上有着青春少女的泼辣与能干,同时也有负面行为。
(一)李翠莲形象分析李翠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少见的泼辣大胆的女性形象,她身上有无法抹杀的可赞之处。
李翠莲以“巧女”的形象登场,她年轻貌美、精通女红、学识广博、口齿伶俐、大胆活泼。
她不允许身边的人对她有任何触犯,具有强烈的反叛性。
她勇于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不满,对自身极其肯定,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李翠莲形象也有可恨之处,前人研究成果中对她身上的自私、恶毒、刻薄、暴躁、过度敏感等负面性质大多采取回避的态度,笼统地解读为“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李翠莲缺少了几分可爱,从父母、兄嫂、公婆、丈夫,至妯娌、小姑子、大伯子、媒人、撒帐先生等人,都对这个嘴快如刀的女子爱不起来。
说笑人生的思索——《快嘴李翠莲记》和《婴宁》之比较

中 图分 类 号 : 1 2 0 6
文 献 标识 码 : C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1 5 7 8( 2 0 1 5 ) 0 5 — 0 0 9 9 — 0 1
故逗 , 亦终不笑 ; 然 竞 日未 尝 有 其 戚 容 ” 。
《 清 平 山 堂话 本 ・ 快 嘴李翠莲记》 的李 翠 莲 和 《 聊斋志异 ・ 婴
宁》 的婴 宁 给 读 者 留 下 了深 刻 印 象 , 一个是快 嘴的世俗女子 , 一 个 是 爱笑 的 深 山 狐 女 . 肆 意 言 笑 的背 后 总 有 一 把 “ 辛 酸泪 ” 。
1 特 殊 的 语 言
‘ 笑 极 不 可 俯 仰 …Ⅲ。婴 宁 和 她 的 笑 融 为 了 一 体 , 婴 宁 成 为 了 笑 的化 身 。
2 不 同 的 观 感
仰” “ 狂笑欲堕” , 这 不 符 合 传 统 道 德 对 女 子 的 要 求 。西 邻 子 事 件 让 婴 宁 爱 笑 的 问题 突 出 化 , 王母责备其 “ 憨狂尔尔 , 早 知 过 喜 而
李翠莲犯了“ 三 从 四德 ” 的妇 言 。 所谓妇言 , 指 妇 女 的 辞 令 修 养, 要求 “ 择 辞而说 , 不道 恶语 , 时 然后说 , 不 厌于人 ” ( 班 昭《 女 诫》 ) 。妇言与妇德关系紧密, “ 妇 德谓 贞顺 , 妇言谓辞令 ” 。 口多 言, 易犯众怒 , 缺 少 女 德 要求 的 “ 敬顺之道 ” 。 翠 莲 的 快 嘴 犯 了 众 怒, 娘 家人 “ 敢怒而不敢言” , 周遭 的人 “ 张 口 吐舌 , 忍气吞声” , 夫 家“ 大怒 ” 。翠 莲 逞 口舌 之 快 , 冲撞 、 忤逆了长辈 , 冒犯 了 丈 夫 。这
快嘴李翠莲文言文翻译

快嘴李翠莲文言文翻译1. 张平山文言文翻译张平山文言文翻译:白话译文张平山先生已经归隐山林,豹子隐居在树林湖泊之中。
穿布做的衣裳,芒草做的鞋子。
不受外面的拘束,不曾用世俗的事情缠绕心怀。
平常不以到邀请地方为乐,也不会到衙门去。
掌权的人想要得到他的画,必须先拜访先生的草庐。
先生也不致以谢意。
曾经有位监司地位施加于先生想要得到他的画,先生躲避远离他。
监司很生气,想要用危害法律来中伤他。
先生很自得地在那里等着。
监司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路过亲朋好友的家时,人们都提前摆好纸和墨,先生(与他们)长谈多唱,举杯饮酒。
兴致到了就作画一副。
凡是从各地来求画的人,如果是志趣高雅的志士,没有不答应的。
有用货物钱财来买的人,必会拒绝。
曾说道:画是志士君子用笔墨交际嬉戏的,怎么能用钱财来换取呢!”2. 闽人许将文言文翻译许将,字冲元,于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中状元。
欧阳修读其赋时说:“君辞气似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未可量也。
”任命他为昭庆军判官。
任期满后,宋朝廷准备让他任试馆职。
(试馆职是当时仕途青云直上的龙门,也是许多以荫入仕的人梦寐以求的。
)许将却认为:“起家为官,本代耕,愿出为地方官,读所未见书。
”宰相对他的读书志向很赞赏,让他任明州通判。
(宋神宗听说这个状元爱读书),神宗便召他进宫(谈话)。
神宗(很赞赏他的才能),任命为集贤院校理。
由太常寺本当转任博士,但神宗又破格提拔他为右正言,第二天入值舍人院,第三天判流内铨。
这是神宗使用的特别任命,举朝上下都赞誉许将的才能。
契丹以20万兵力压代州境(大举进犯代州),并派使者前来要求宋朝割让代州。
(过去契丹与宋朝定期在代州谈判),这次原定的宋朝使者不敢去(而轮到当年出使辽国的官员惧不敢行),朝廷因而改派许将去。
许将对神宗说:“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许将行前到枢密院认真地查阅了有关代州的一切档案,作了充分准备。
许将来到代州境时,契丹人爬满房上观看并喊叫:“看南朝状元。
从唐传奇到宋话本的侠女——以李翠莲为例

The discussion and com m ents,文艺争鸣与评论从唐传奇到宋话本的侠女以卞翠莲力例赵一後(大庆市图书馆,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在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唐传奇到宋话本属于重要的构成部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对唐传奇中 的侠女形象开展分析,明确存在武艺高强的侠盗形象、嫉恶如仇的刺客形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侠形象、身世困苦的复仇者、知恩图报的侠奴等并以李翠莲为例,探究了宋话本的侠女,如大胆泼辣真性情的侠女、打破传统终不悔的侠女等,以期明确 她们的性格和行为,深入了解唐传奇与宋话本女性形象差异性,为关注此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唐传奇;李翠莲;侠女;侠盗;宋话本【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198 (2021 ) 05-193-03【本文著录格式】赵一筱.从唐传奇到宋话本的侠女——以李翠莲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 (05) :193-195.引言唐传奇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巨大,宋话本继承了唐传奇 的诸多优点,刻_了多种侠女形象,使中国文学中女性形象 更加丰满唐传奇对女性的塑造,表现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引人深思,话本展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二者呈现了唐 宋时期的世态人情,对侠女这一特殊的人物形象深刻描绘,对后世义学发展影响重大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从唐传奇 到宋话本的侠女一、唐传奇中的侠女形象分析(一)嫉恶如仇的刺客刺客一般都是过着力尖舔血、见不得光的生活:但是在 唐传奇中,却存在着比较特別的女刺客的故事在《传奇•聂隐娘》中,主人公隐娘就是比较传奇的女刺客,在她十岁 的时候,被尼姑掳走,让她学4绝世武功,掌握了飞檐走壁 等诸多本领,能够在丨'丨日杀人111在尼姑的带领下,聂隐娘 逐渐以刺杀高官为业,父亲聂锋不敢太怜爱她,也不敢诘之,很多事情都是依照聂隐娘的意愿,即使是选择丈夫,也是由 聂隐娘『丨己4彳家做主聂隐娘跟随尼姑所杀的人都是充满罪 恶的大官僚,即使很多爭情都是遵循尼姑的要求,但聂隐娘 有白己判断是非的准则,并且机智聪明对于丈夫,聂隐娘 并不依赖,没有成为丈夫的附属品,将A身的独立性展现的 淋漓尽致我们"J"以发现,聂隐娘与一般的传统女性形象很 不一样,独立思芩是她最大的特点:(二)武艺高强的侠盗盗贼在人们的印象中并不友好,甚至会让人感觉不齿,但是在古代又存在着劫富济贫的一群人,会将其与“侠”联系在一起,在唐代就存在着这样的盗贼,而且还是由众多女 子组合而成,表现了侠义|21。
从宋话本的角度还原快嘴李翠莲形象

作者: 王菊香 孙静文
作者机构: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88
出版物刊名: 边疆经济与文化
页码: 88-89页
主题词: 宋话本 还原 李翠莲 形象
摘要: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映像,必然反映时代精神、时代风貌以及时人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
我们根据宋话本及当时的社会现实分析,当时塑造的快嘴李翠莲绝不可能是叛逆代表、反封建斗士,却恰恰是时人的一个反面教材,一个女子无论多么优秀只要“多口舌”一定没有好下场,这就是说书人的立场,也是当时的看官们对李翠莲的评价。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笔记自考考前压题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笔记自考考前压题0533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徐中玉、金启华主编华师大出版社第一部分单选题一、宋代部分:1、王禹偁字元之,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
2、《村行》《待漏院记》作者王禹偁。
3、王禹偁《待漏院记》由"勤"字而引出待漏院,又从"待"字生出"思"字,最后收束于"慎"字。
4、王禹偁《待漏院记》提出:"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5、北宋前期词作中体现出崇高的壮美感,开豪放词先声的是范仲淹的《渔家傲》。
6、北宋前期善写塞上风光的词人是范仲淹。
7、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中作为主调的一句是"燕然未勒归无计"。
8、"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出自范仲淹的《渔家傲》。
9、因所作有三处善用"影"字,被称为"张三影"的作家是张先。
10、被王国维评为"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的名句是"云破月来花弄影"。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晏殊《浣溪纱》。
137、《小山乐府》的作者是张可久。
138、《岳鄂王墓》的作者是赵孟頫。
139、《项脊轩志》的作者是归有光。
140、"只吹得水尽鹅飞罢"出自王磐《朝天子》。
141、《狂鼓史渔阳三弄》的作者是徐渭。
142、《望溪文集》的作者是方苞。
143、《三元里》的作者是张维屏。
二金元部分1、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元好问。
2、元好问《岐职》写的是蒙古攻金。
3、元好问的诗文集是《遣山先生集》。
22、赵孟頫的《岳鄂王墓》是一首七言律诗。
23、元代著名的蒙古族诗词作家是萨都剌。
24、杨维桢的诗在当时很有影响,被称为"铁崖体"。
三明代部分1、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明代作家是宋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小说赏析
《快嘴李翠莲记》
她由于一个古装电视剧而家喻户晓,在电视剧中,她心直口快、敢爱敢恨的性格为许多人所喜爱。
这个人物原取自明代《清平山堂话本》所收录的一篇白话小说,《快嘴李翠莲记》。
当然不像电视剧中所演,主角往往都可以一步青云,即使在当时的时期决不允许这样的反传统存在。
《快嘴李翠莲记》中的主角既没有潇洒自在的生活,也没有了解她的知己,最终,她因为与现实格格不入而最终削发为尼,以出家的方式了此残生。
小说中,李翠莲是一个“姿容出众,女红针指,书史百家,无所不通”的才女,但是她有个缺点,心直口快,甚至有些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极端性格。
由于她的针锋相对,这位反传统的奇女子再其出嫁后三天就被休婚,最后甚至连父母都将她扫地出门,最终只有“离了俗家门,便把头来剃。
是处便为家,何但明音寺?”的结局。
从作者的角度,似乎李翠莲的结局是最终脱离了世俗的枷锁,获得了自由,并且从此出家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但在我看来,却不然。
说到此,我便不得不开始分析作为小说主角的李翠莲的性格。
这个才女不仅精通相貌出众,更是精通女红,无所不通,在现在来说就是男生追求的理想伴侣。
但是这么一位可人儿却偏偏嘴快而且争强好胜。
单说嘴快这一点,就以现在的社会来说,也没有一个人喜欢与这么一位遇事搅三分,说话没有余地的人交谈,更何况是这么一位得理不饶人的女子。
而争强好胜这一方面,在现在也许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在古代,作为一个真正聪慧的女子,更重要的是隐藏自己的才智,俗话说“大智若愚”便是如此。
而这么一位女子,她“从小生来志气广”,并且“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么一位女子,在古代便是离经叛道的一个典型例子。
有些人对这个人物很是同情,就现代观点和古代反传统的人看来,李翠莲是由于封建世俗所不容,由于人们思想淤塞顽固而导致的时代牺牲品,但就我个人而言,事实并不是如此。
举个例子,试想新婚典礼上,如果新娘在婚礼上频频出口不逊,并且对公婆毫无尊重之意,婚礼结束后让自己的丈夫睡客厅,这样的女子及时在现代,试问又有多少位勇敢者愿意将她娶回家?这只是其中之一。
再试想一下,又有哪位知书达理的女子会频频爆粗口,并且连连给他人难堪,甚至连自己的兄长嫂子也经常奚落?试问那些反传统的人,如果将这样一位奇女子娶进门,他会由衷的高兴吗?
在我眼中,即使时代如何变化,这样一种人都不应该是人们同情甚至因为她而谴责社会的理由。
我想,作者的原意也许并不是批判社会,而有可能仅是对这样一种性格的嘲笑。
而对于出家的这个结局,我更想问一句,出家便意味着自由吗?谁又能保证她不会因为嘴快而被其他寺庙赶出来?由此可以看出,开篇的无所不通的才女形象,更像是作者对后续故事中人物所暴露的性格缺点的一种讽刺。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便是主角的抗争精神,我觉得这也是这篇文章表现出的最正面的元素之一。
虽然这位奇女子出言不逊,屡屡表现出言辞上的不理智,但值得学习的是,她
从未放弃过抗争,即使在被赶出门后,她仍然可以说出“。
曾见古人说得好:‘此处不留有留处。
’”这么不屈不挠的话语,在当时的确让人敬佩她的那份倔强和豁达。
从这么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我们很容易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
我想这也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
我们生下来都是公平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去反抗不公平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以极端的或是仇恨的眼光去看待人,也并不用凡事都争出个输赢。
真正的聪明人,应该懂得如何去争取,既可以使自己心情舒畅,同时也不妨碍他人的快乐。
也许有时候会多少吃那么点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享受生活。
当然,李翠莲最终的结局是不幸福的,我们有理由同情她,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没有错或者错在传统,如果她可以学会忍让,试着装糊涂,或者她会更快乐。
“难得糊涂”,此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