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15课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积中心学校马丽一、教材内容分析:《蒲公英的梦》是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与自然》这组课文中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将我们带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的主题。

《蒲公英的梦》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的捆扰,可晚会感生活在清洁美丽的环境中,梦中她的愿望实现了。

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同时,还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夜深了,热闹了一天的城市渐渐安静了下来,蒲公英也进入了梦乡,梦中的它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那么蒲公英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美梦呢?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一)、引导学生体会蒲公英的梦“美”。

1、蒲公英做了个怎样的梦呢?请大家浏览课文,看看文章的哪个自然段写了她的梦?(出示课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那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的快乐、开心读出来吗?4、出示插图,指导看图感觉它的美。

5、你们觉得它美吗?那么,请同学们一起想像着蒲公英的梦,美美地再再读读这句话吧。

(二)、引导学生体会蒲公英做美梦的原因。

1、设疑谈话导入。

师: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蒲公英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她的不快乐?请同学们快速默读1---8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能够体现蒲公英不快乐的语句,并想想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让她不快乐?蒲公英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2、根据学生的汇报相应出示相关的语句。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精选8篇)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精选8篇)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精选8篇)《蒲公英的梦》篇1教材分析1、《蒲公英的梦》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它通过童话题材和故事中鲜活的形象,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污染问题,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尤其对儿童来说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2、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

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词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上成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

因此,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

学情分析1.首先,注重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其次,注重对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2.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

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一部分学生常是课堂的“守望者”,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

3.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不够。

虽然大多数同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个别同学在这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4.学生的水平还较差。

作文,综合考查学生的用词、造句、段落划分,布局谋篇的能力,但少数学生仍然把握不住着重点,缺乏细节描写,围绕同一主题,合理选择素材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5.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开发还需要科学有效。

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教材重组、班级图书角、校园图书馆的开发利用。

如科学有效地开展语文学科活动,并进一步与其它课程结合,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进一步整合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作为教者,有时还不能整体协调。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写“梦、遭”两个生字,理解“愁眉苦脸、迫不急待、震耳欲聋”等词的意思并造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水平目标: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的水平;提升学生说、写的水平。

3、情感目标: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

2、学习生字:遭、梦3、回顾本文叙述顺序,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4、指名读写蒲公英梦的部分。

二、学习课文,了解蒲公英现实生活环境。

(一)出示问题,学生自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写蒲公英现实生活的句子,做上标注,并把自己的体会跟小组同学交流。

2、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做那样一个美好的梦。

(二)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开花前蒲公英的担心和难受。

1、学生汇报写蒲公英现实生活的句子,理解蒲公英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难受。

2、抓重点词理解蒲公英的忧愁,并练习说句子。

3、指导读椰子树伯伯的话4、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第一部分。

(三)了解蒲公英开花时的高兴心情,并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二部分,了解蒲公英开花后的遭遇和希望。

1、汇报蒲公英的遭遇。

2、出示课件,体会蒲公英痛苦的心情,从而懂得人类不重视环保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

3、理解写蒲公英希望的句子。

①自读这段话,说说你的理解。

②变成陈述句。

③用“如果……不……不……不……不……就……”的句式说句子。

(小组交流,动笔写,汇报)三、拓展升华情感1、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环境被污染的情况。

2、播放环境被污染的图片,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对学生实行环保教育。

4、学生汇报:蒲公英为什么会做这个美好的梦。

四、总结:五、作业:假如蒲公英的生活环境一夜之间改变了,请大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15公英的梦。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江边小学:陈改香教学内容:《蒲公英的梦》是一篇童话。

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在城市的街心公园里,一棵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渴望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后来在梦中她的愿望实现了。

这个童话形象地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是一篇可读性强,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读物。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让学生在积极读书、积极思考和情感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深入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梦的课件)每个人都会做梦,可是你知道吗?不光我们人类会做梦,在植物王国里有位朋友也会做梦,想知道她是谁吗?今天,咱们就悄悄地走进她的梦乡。

(板书课题:蒲公英的梦,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质疑(出示课件)那么蒲公英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美梦呢?让她那么开心。

二、读课文,品读感悟。

1、蒲公英做了怎样的一个梦?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她的梦?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解读、并想象画面。

2、过渡: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蒲公英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1)自主合作品读课文。

(2)小组交流。

(3)全班共同探究。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蒲公英的这番话包含着她的美好愿望,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对治理环境的希望;椰子树伯伯的话说明人类今天已经有了环保意识。

他们的对话就是在向所有地球人呼吁:要想改善环境,就必须加强环保意识,做到不排废气,不制造噪音,不污染水源,不乱扔垃圾......可是,这一切人们都做到了吗?(出示:环境污染的幻灯片)三、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10篇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10篇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多种形式的朗读为主线,加深课文的理解,落实“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小课题。

2、通过朗读,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蒲公英的梦是什么样的,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生答:蒲公英的梦是(美好的),(幸福的),(快乐的)等,老师板书:快乐2、如此美好快乐的梦,一定和它的遭遇有关,我们来写一个词(遭遇)ppt2展示(遭遇),这两个字的结构、偏旁,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字,老师板书学生用手画一画这两个字(边读笔画边写),齐读三遍,谁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生答:不好的事,不幸的事。

3、人们都说“梦是心中所想”,在现实生活中蒲公英遭遇到了什么?它的感受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5课,PPT3展示,齐读课题《蒲公英的梦》二、深入理解,合作交流(一)开花前的`遭遇和感受1、PPT4展示:自由朗读1-6自然段,思考:开花前,蒲公英遭遇到了什么?(1)指名回答(PPT5展示句子一:三个月前,我不小心降落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开不出漂亮的花。

”)(2)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蒲公英的不快乐?(难受)(3)蒲公英为什么会这么难受?(提示:是因为要听(PPT6展示):汽车的叫喊声,呼吸呛鼻子的废气,喝有怪味的酸雨。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仙桃市实验小学林振华教材说明:《蒲公英的梦》是一篇科学童话,写的是在城市的街心公园里,一棵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渴望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后来在梦中她的愿望实现了。

它通过童话体裁和故事中鲜活的形象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尤其对儿童有着很强的可读性,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语,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汇。

2、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来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三)、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情感朗读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引导点拔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都做过些什么梦,能不能与大家分享呢?同学们的梦都很美,让老师很羡慕。

其实不光我们人类会做梦,在植物王国有位朋友也会做梦,看看她是谁?(课件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蒲公英的梦乡,看看它的梦中都有什么。

2、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收获乐园: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2、收获乐园:A、指名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B、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读这些词语,与这些词语成为朋友!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一)、走进梦境,感悟美好:1、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呢?文章的哪个自然段写了她的梦?2、她的梦中都有什么?3、这么美的梦,蒲公英的心情怎样谁能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把蒲公英梦境的美读出来4、教师范读:连老师都被感染了,也想读读,大家想不想听5、学生齐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蒲公英梦境的美。

语文公开课《蒲公英的梦》教案

语文公开课《蒲公英的梦》教案

语文公开课《蒲公英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蒲公英的梦》这篇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中蒲公英的美丽与梦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蒲公英的美丽与梦想。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蒲公英的美丽与梦想。

四、教学方法: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种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蒲公英的美丽与梦想。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义,让学生牢固掌握。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蒲公英的梦想。

5. 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蒲公英梦想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课文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拓展,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7.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蒲公英的画,并写一段关于蒲公英梦想的文字。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画作和文字,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也应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提高学习效果。

八、教学资源:1. 蒲公英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原文。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引言:蒲公英是一种常见而美丽的草花,它散发着自由与希望的气息。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小学生的教学设计,以“蒲公英的梦”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信心,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感受蒲公英的美丽。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梦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分享。

二、教学内容:1. 蒲公英的介绍:通过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和幻灯片,引导学生感受蒲公英的美丽和自由飞舞的形象。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鼓励他们分享关于蒲公英的想法和梦想,引导他们开展讨论。

3. 蒲公英的绘画:提供各种绘画材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梦想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蒲公英图像,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手工制作蒲公英:引导学生利用纸张、毛线等材料制作蒲公英的手工作品,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

5. 展示与分享:鼓励学生将他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感悟。

三、教学流程:1. 导入: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和幻灯片,引起学生对蒲公英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鼓励他们分享关于蒲公英的想法和梦想,并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和交流。

3. 绘画环节:提供绘画材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梦想绘制蒲公英图像,可以进行教师的示范和指导。

4. 手工制作环节:引导学生利用纸张、毛线等材料制作蒲公英的手工作品,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形式。

5. 展示与分享:学生将自己的绘画和手工作品展示给同学们,并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悟,可以进行全班讨论和互相欣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绘画和手工作品评价:教师会对学生的绘画和手工作品进行评价,注重赞扬他们的创意和努力。

2. 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评价:可以通过小组内部评价和全班评价来评价学生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鼓励和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蒲公英的梦》是一篇科学童话,写的是在城市的街心公园里,一棵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渴望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后来在梦中她的愿望实现了。

它通过童话体裁和故事中鲜活的形象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尤其对儿童有着很强的可读性,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语,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汇。

2、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来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三)、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情感朗读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引导点拔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都做过些什么梦,能不能与大家分享呢?
同学们的梦都很美,让老师很羡慕。

其实不光我们人类会做梦,在植物王国有位朋友也会做梦,看看她是谁?(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蒲公英的梦乡,看看它的梦中都有什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走进梦境,感悟美好:
1、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呢?文章的哪个自然段写了她的梦?
2、她的梦中都有什么?
3、这么美的梦,蒲公英的心情怎样?谁能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把蒲公英梦境的美读出来?
(二)、探究梦因,联系实际:
1、生活环境恶劣:
(1)、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可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1—6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描写蒲公英生活环境恶劣的语句。

A、蒲公英生活在什么地方?(城市街心公园里)这里的恶劣的环境指的是什么?(噪音、废气、有怪味和腐蚀性强的酸雨。


B、蒲公英生活环境的恶劣说明了什么?
(2)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蒲公英的不快乐?“愁眉苦脸”是什么意思?它的反义词是什么?
2、开花后遭遇不幸:
(1)、不过还好,第二天一早,蒲公英开出了嫩黄色的花,她高兴极了,正当她想把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时,又遇到了哪些遭遇呢?读8自然段,小组讨论,用“”画出蒲公英开花后遭遇的语句,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情景?
(2)、你在现实生活中有过类似于蒲公英的遭遇吗?从蒲公英的遭遇,你们想到了什么?(我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三)、梦醒时分,反思污染:
1、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

(出示环境污染图片)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2、刚刚开出漂亮的花朵,却遭到了一连串的不幸,你觉得蒲公英的心情怎样?(痛苦)
此时此刻,蒲公英对我们人类提出了什么建议和希望呢?让我们带着痛苦的心情一起读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反问句)谁能把它改为陈述句?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我们知道,梦不是现实,但是有梦想,就会努力把它变为现实。

蒲公英的愿望,更是我们人类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殷切希望。

你们是地球的小主人,应该怎么做呢?
四、教师寄语,呼唤美境:
同学们,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祝蒲公英好梦成真!愿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