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血红蛋白检测的意义

合集下载

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血象指标及血清铁蛋白变化研究

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血象指标及血清铁蛋白变化研究

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血象指标及血清铁蛋白变化研究赖晓红1,杜 敏2(1.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2.广东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520)收稿日期:2015-03-02作者简介:赖晓红(1972 ~),讲师。

研究方向:田径教学与训练。

1 前 言中长跑是一项以体能为主的周期性运动项目。

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体能的状况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

经过长期的系统的运动训练,其红细胞数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这种现象在耐力性项目运动员中较为常见。

但实际上,很多资料表明,运动员红细胞总量较一般人有明显增加。

由于运动员血容量增加与红细胞量增加相比很大程度上是以增加血浆量为前提,所以血细胞容量的相应指标如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等比一般人有所降低。

虽然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不高,但单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总量较高。

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它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低于正常值,即出现贫血,氧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必然导致工作能力的下降。

Hb 值过高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压积必然增多。

这样,血流的粘滞性增大,造成血流阻力增加和心脏分担加重。

本研究通过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赛前11周训练负荷及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的系统监测,分析其变化规律和与训练负荷关联变化,为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科学性提供参考、指导。

2 研究方法2.1 受试对象选取备战某省运会市体校中长跑代表队12名运动员,均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其中男子运动员6名,女子运动员6名。

受试者基本情况见表1。

2.2 测试方案11周训练期间,分别于前期、中期、后期进行血象指标(测试仪器采用日本sysmex 血球仪,型号是KX-21),血清铁蛋白(采用日本日立公司色7600-1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每次测试时间为早晨8:30,运动员安静状态下抽取末梢血20ul 检测。

血红蛋白与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

血红蛋白与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

血红蛋白与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 广州体育学院林文弢陈绍林【期刊名称】中国体育教练员【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在当前的科学训练中,教练员常常要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效果。

血红蛋白可作为教练员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营养状况及测定运动负荷的一个生化指标。

血红蛋白(Hb)俗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占红细胞干重的95%左右。

血红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参与体内的酸碱平衡调节,故直接影响体内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从而影响人体的身体机能及运动能力。

一般成人Hb的正常范围是男性120~160 g/L,女性110~150 g/L。

我国运动员安静时Hb值范围与正常人基本一致。

1 评定身体机能耐力项目运动员的Hb含量应达到最大有氧代谢能力要求的水平。

目前认为,男运动员Hb在160 g/L、女运动员在150 g/L左右时最宜发挥人体的最大有氧代谢能力。

但不能认为Hb水平越高越好,因为Hb太高易使血液粘度增加,影响血液运输氧的能力。

在日常运动训练中,如何通过血红蛋白结合训练季节、训练计划等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是教练员需学习的基本知识。

应用血红蛋白评定机能状态时,一般选取晨起安静值作为参考标准。

如表1所示,8名男少年运动员6周血红蛋白晨起安静值可评价其机能状况。

训练初期,有多名运动员血红蛋白值下降,刚上量的训练周,血红蛋白会出现应激性降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机体适应该运动量后,血红蛋白则会回到第1周的值,若训练效果明显,血红蛋白值会较第1周有明显升高。

采用血红蛋白评定运动身体机能时,除参考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外,还要注意用该运动员的平均值。

例如,谢xx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46 g/L,关xx平均值为120 g/L。

测试时,如果血红蛋白为135 g/L,尽管都属于正常范围,但从某一运动员Hb的平均值考虑,对于关xx来说是身体机能上升的表现,而谢xx则可能出现运动能力下降现象。

赛前运用血红蛋白评定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

赛前运用血红蛋白评定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

中国体育教练员2020年第28卷第2期运动生化监控赛前运用血红蛋白评定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薛曹叶',林文殺2,方彩华',黄森',石幼琪',李品芳2(1.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2;2.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500)摘要运动员赛前良好的身体机能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血红蛋白是评价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状态的重要生化指标。

探讨赛前运用血红蛋白评定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的优缺点,探索更为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以保障优秀运动员的科学训练,使其比赛时更好地发挥竞技水平。

关键词赛前;血红蛋白;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血红蛋白是反映运动员竞技状态的重要指标,对运动员能否取得佳绩至关重要。

一个训练阶段结束后运动员的血红蛋白低,则机体易出现疲劳状态,导致比赛成绩下降;反之,血红蛋白高,则机能状况良好,通常能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⑴。

然而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测试单次血红蛋白通常采用统一的贫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本文拟研究运用血红蛋白评定优秀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的关键点,探索更为科学、准确的身体机能评定方法,对促进运动员科学训练,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状况,更好地发挥竞技水平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单次测试血红蛋白评定身体机能血红蛋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参与体内的酸碱平衡调节,直接影响体内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与运动能力关系密切,其测试方法简单、快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评价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

测定血红蛋白通常用比色法的原理。

据文献报道,各运动队测定血红蛋白的手段呈多元化。

早期,血红蛋白的测定多采用氧化高铁法⑵,该方法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国际标准参考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但本测定法试剂中的KCN有剧毒。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全自动仪器的开发,血红蛋白的测定逐步以仪器取代了手工法,各种型号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被广泛应用于运动队[5-410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使得血红蛋白的检测更加简单、快速,同时还可获得多项其他血细胞参数,为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提供了更多参考指标。

中长跑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Hb与运动性贫血调查与分析

中长跑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Hb与运动性贫血调查与分析

中长跑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Hb与运动性贫血调查与分析中长跑是一项耐力和意志力的运动项目,在训练过程中,中长跑运动员需要经历不同的训练阶段来提高自己的体能和耐力。

而血红蛋白(Hb)水平是评价运动员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而运动性贫血则是中长跑运动员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中长跑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的Hb与运动性贫血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中长跑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的Hb调查与分析1. 初级训练阶段在中长跑运动员的初级训练阶段,主要是通过适当的跑步训练来提高基础耐力和体能。

研究表明,初级训练阶段的中长跑运动员的Hb水平通常处于正常范围内,因为运动可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提高血液中的Hb含量。

但是在初级阶段,由于训练量较小,运动员的Hb 水平可能并不会有明显的增加。

在初级阶段,需要关注运动员的膳食结构和睡眠质量,以保证身体的营养和充分的休息。

3. 高级训练阶段在高级训练阶段,中长跑运动员需要面对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训练量和强度将达到顶峰。

这一阶段的运动员通常会经历疲劳和过度训练的状态,这对Hb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高级训练阶段的中长跑运动员的Hb水平通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运动性贫血的情况。

这是因为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会导致身体的代谢紊乱,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再生。

在高级训练阶段,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训练和营养补充措施,以维持运动员身体的稳定和健康。

二、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性贫血调查与分析1. 运动性贫血的症状运动性贫血是中长跑运动员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疲劳、无力感、心跳加快、头晕、头痛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运动员训练量增加或强度加大时出现,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竞技状态。

及时发现并处理运动性贫血是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和竞技状态的关键。

2. 运动性贫血的原因运动性贫血的发生通常是由于运动员长期高强度训练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再生。

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睡眠质量的下降也是运动性贫血的原因之一。

业余中长跑训练中血红蛋白指标的运用

业余中长跑训练中血红蛋白指标的运用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2012年05月第14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0前言在基层业余中长跑训练中,训练监控技术力量和手段受到经济条件、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严重制约,因此,要解决中基层业余长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生理生化监控的问题,既要操作易行,经济负担小,还要能较好的反映运动负荷造成的生理影响和运动机能变化的情况,从而帮助教练科学掌握训练负荷,有区别的安排各个阶段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血红蛋白指标在运用上不会给教练员和运动员造成经济负担,而且便于操作,因此可以满足对基层业余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监控的要求。

1血红蛋白的生理功能血红蛋白俗称血红素,其量约占红细胞全重的95%。

血红蛋白主要的生理功能有三点:一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二是构成血液血红蛋白缓冲系统,缓冲、平衡肌肉、血液中的酸碱度(主要以缓解、消除酸性物质为主),维持红细胞内外的酸碱值恒定;三是调整血液重量及粘稠度[1]。

2血红蛋白指标在中长跑训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中长跑训练中,血红蛋白在运动员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运输代谢物质和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血红蛋白是反映人体血液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状况的重要指标,在中长跑项目中血红蛋白的数值的高低与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有较密切的关系,血红蛋白的含量直接关系着中长跑运动员有机体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以及缓冲血液中乳酸的能力[1]。

另外,在中长跑运动中由于血红蛋白在运动过程中不直接参与供能,它在运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运输代谢物质的作用,因此在中长跑训练过程中,血红蛋白不会因为某一堂大强度和大运动量的训练课而导致其浓度有较大改变。

但是,由于受到训练的影响,如机体长期消耗的营养物质得不到补充以及疲劳等原因。

也会造成血红蛋白指标缓慢的下降。

中长跑运动员在大运动负荷训练阶段,血红蛋白的变化较为敏感,特别是大负荷训练的起始阶段,由于红细胞的增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随着对训练的适应性提高,血红蛋白会逐渐恢复[2]。

中长跑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Hb与运动性贫血调查与分析

中长跑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Hb与运动性贫血调查与分析

中长跑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Hb与运动性贫血调查与分析中长跑运动员是需要有一定耐力和持久力的运动员,他们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体能和耐力。

在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血红蛋白(Hb)水平和运动性贫血是十分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对中长跑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Hb与运动性贫血进行调查与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阶段。

一般来说,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阶段可以分为基础期、准备期和赛前期。

在基础期,运动员主要进行体能和技术的基础训练,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适应长距离跑步。

在准备期,运动员会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长,以提高自己的速度和耐力。

在赛前期,运动员会进行一些适当的拉伸和放松训练,以保持身体状态的最佳状态。

在不同的训练阶段,中长跑运动员的Hb水平会有所不同。

在基础期,由于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时长相对较低,他们的Hb水平可能会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在准备期,由于训练强度的增加,运动员的身体会逐渐适应高强度的训练,Hb水平可能会有所上升。

在赛前期,由于运动员进行了一些放松和拉伸训练,Hb水平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除了Hb水平外,运动性贫血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

运动性贫血是指在运动员进行高强度训练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导致贫血症状的出现。

这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表现。

及时发现并处理运动性贫血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步,选取一定数量的中长跑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运动员应该来自不同的训练阶段,包括基础期、准备期和赛前期的运动员。

第二步,对这些运动员进行血液检测,包括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不同训练阶段中长跑运动员的Hb水平。

第三步,对这些运动员进行运动性贫血的调查。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是否出现贫血症状,以及他们的训练和生活习惯是否与运动性贫血有关。

第四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训练阶段中长跑运动员的Hb与运动性贫血的情况,从而为运动员的训练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业余中长跑训练中血红蛋白指标的运用

业余中长跑训练中血红蛋白指标的运用

白往往呈下降趋势 。但下降 幅度一般在 自身均值 1%以内 , 0 而且运动能力不会 出现 明显下 降; 在赛前或调整恢 复期血红 蛋白往往恢复 到 自身基础值 , 或者达到一种 高于基础值 的血
红蛋 白水平 , 自身均值 水平增加 1%左 右 , 较 0 表明运 动员 的 机能状况 良好 :但 如果在运 动训 练期血红蛋 白持续下 降 , 超 过了原有基础值 1%~ 5 则说明运动负荷较大 , 0 1 %, 机体对运
S in e& Te h oo yVi o ce c c n lg s n i
科教前哨
科 技 视 界
21年 0 月第 l期 02 5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种作 战样 式和作战行 动综合运用 , 队机动范 围大 、 部 频度
4 结 束语
开展航 空装备同装互保问题研究 ,是贯彻 落实胡主席 、 中央军委 的决策部署 的必然要求 ,是加快航 空装备战斗力 、 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 的重要途径 , 对军兵种J l l J  ̄ 完成联合战 役航空装备保 障任务具有突 出作用 , 对于进一 步提 升航 空装 备保 障能力 、 进一步提高航 空装备保障资源集 约化 利用水平
荷造成 的生理影 响和运动机能 变化 的情 况 , 而帮助教 练科 从 学 掌握训练 负荷 , 有区别的安排各个 阶段 的训 练计划 , 高 提 训 练效果 。血红蛋 白指标在运用上不会给教练员和运动员造
由于受到训练 的影响 , 如机体长期 消耗 的营养物质得不 到补
充 以及疲 劳等原 因。也会造成血红蛋 白指标缓慢 的下降 。中
S in e& Te h oo y Vi o ce c c n lg s n i
21 02年 0 第 1 5月 4期

血常规指标在田径中长跑项目中应用综述

血常规指标在田径中长跑项目中应用综述
重 要 作 用 , 时 缓 冲机 体 所 产 生 的 酸 碱 物 质 。 常 成 人 同 正
关键词
血常规 指标
学 选 材 应 用
1 中长跑 项 目特 点 中长跑是典 型的周期性 耐力项 目,其能量代谢 特点 是有氧代谢 和糖 酵解代谢为 主的供能代谢 系统 。代 谢类 型随项 目中距离 的增 加 .逐渐从无氧代谢为 主的混合代 谢过程 向以有氧代谢为主 的混合过程过 渡。优 秀的中 长 跑运动员 既要有 良好 的耐力能力作基 础.又要具备很高 的速度水平, 属于高 速度 的耐力项 目。 中长跑进行 长距 离, 大负荷 训练, 动员体力 消耗 巨大, 运 对身体 健康 状况 和机
血红 蛋 白的数 值, 子 1 5 12 gL , 子 14 14(/ 男 4 - 7 (/ )女 3  ̄ 6 g L。 ) 当然血 红 蛋 白过高 也会 伴 随红细 胞 压积 的升 高, 血 液粘 滞 性 加 大 , 流 速度 减 慢 , 而 不 利 于 氧 的 转 运 。 血 反 因此 , 中长跑 运 动员 血 红蛋 白值维 持 在一 个 适 当的 使 变化 范 围很 是重 要 。
的 红 细 胞 数 在 3 0 56 x O2 . 人 男 性 的 红 细 胞 数 . ~ .0 l L 成 5 /
通常 情况 下高 于成 年女 性 。 红细 胞形 态 可 以 由红 细胞 参 数反 映 , 定运 动 员 测 的 红细 胞 参 数 就 可 以 间接 地 反 映 身 体 承 受 运 动 刺 激 对红 细胞 的影 响 , 以准 确监 测 运动 员 的 机 能水 平 状 可
的应 用指 导科 学 选材 。
红细 胞在 正 常情 况 下保 持 中央薄 . 缘 厚 的双 凹 周
盘 形态 。这 样 的形 态 有 利 于 其 保 持 可 塑 性 的 伸 缩 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享】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血红蛋白检测的意义
评论:0 条查看:776 次发表于2007-12-26 18:20
血液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直接关系着中长跑等耐力项目运动员有机体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及缓冲肌肉血液中乳酸的能力。

长期科学定时、有目的的血红蛋白监测,可为教练员提供可靠的生化指标。

进而为教练员科学安排大、小周期与运动负荷及分析有机体即时营养状况和对整个训练过程的合理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为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定期正确有目的的血红蛋白监测意义更为深远。

如何科学实效的监测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血红蛋白值,搞明白血红蛋白监测的实质以及血红蛋白生理波动值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是笔者与广大同行探讨的重点。

一、血红蛋白监测的实质
血红蛋白是血液红细胞中含铁的蛋白质。

俗称血色素,其量约占红细胞全重的95%。

血红蛋白主要的生理功能有三点:一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二是构成血液血红蛋白缓冲系统,缓冲、平衡肌肉、血液中酸碱度(主要以缓解、消除酸性物质为主)、维持红细胞内外的酸碱值恒定;三是调整血液重量及粘稠度。

通过长期实践,笔者认为血红蛋白监测的实质有两点:
(一)运动负荷、营养与恢复等因素对血红蛋白值的影响: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竞赛过程中,如果训练计划科学、负荷安排得当,训练节奏明显,加上合理的营养补充以及有质量的休息与恢复,其有机体各项机能与生理指标就会呈良性的上升趋势,并浮动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

血红蛋白值也不例外。

如优秀的成年男子中长距离运动员其血红蛋白可达16%—18%克左右。

反之,强度大、时间长、失去有效控制的连续负荷刺激,就会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同时随汗液丢失的增多,小肠吸收铁的能力下降,容易引起有机体缺铁性的血红蛋白再生不足,进而导致运动性血红蛋白下降。

(二)血红蛋白值对有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对于中长跑运动员而言,高而稳定的血红蛋白值可增加有机体的载氧能力,加快等废物的排泄速度;可提高血液中缓冲乳酸的能力、加快乳酸的排泄速度;可增强肌肉、内脏等器官的工作效率,加快氧债等能量物质的补偿速度,进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反之血红蛋白值低且波动性大,就会导致各项生理机能的降低。

对处于基础耐力发展敏感阶段的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而言,高而波动值小的血红蛋白值意义更大。

二、血红蛋白值的科学监测
适时科学的血红蛋白监测是评定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有机体的机能状况、营养状况、健康状况及教练员负荷安排合理性的依据。

笔者通过一年来40余次血红蛋白监测得出如下结论(附表)
(一)运动员血红蛋白监测时有机体所处时象要一致(例如:晨血均采晨血,运动后即使采血均要运动后即使采血)。

(二)采血部位要一致,且耳垂血优于指尖血。

(三)少年女子运动员经期与非经期有5%—%左右的波动,做数值比较时要有考虑。

(四)过渡期、准备期、竞赛期的血红蛋白值有差异、其波动值在10%—15%左右。

这与训练阶段的特点及负荷安排的趋向性有关。

(五)少年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血红蛋白平均值较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高10%左右。

三、对血红蛋白值的评价
血红蛋白值是受运动负荷、有机体摄入营养成分和数量,以及恢复状况和主体艰苦基础等因素左右的一个波动值。

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是:不同负荷后血红蛋白值的生理波动范围,及最低值与最高值对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训练、运动成绩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成年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血红蛋白生理波动值为—%克;女子为—%克。

很据笔者近来40余次血红蛋白监测统计分析得出:少年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血红蛋白生理波动值要比成年男子低,约为—%克,女子约为—%克。

血红蛋白作为构成红细胞的含铁蛋白质,其值不宜过低,但也不能过高。

成年男子中长跑运动员低于%克,女子低于%克即被诊断为缺铁性运动性贫血,其血红蛋白值由生理性波动转为病理性。

而少年男女中长跑运动员血红蛋白与病理临界值要高出成年男女中长跑运动员1—克%。

长期的缺铁性运动性贫血易造成运动员食欲不佳、嗜睡、自然恢复能力差、易感疲劳、有氧代谢能力降低等,进而造成运动能力下降。

但是过高的血红蛋白值对有机体及运动也不利。

少年男子高于%克,女
子高于%克,即会出现血液粘稠,流速减慢,给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严重时影响少年男女中长跑运动员健康。

科学定时有目的的血红蛋白监测,对广大未发育完全的少年男女中长跑运动员有着积极的全方位监督作用。

是广大少年中长跑教练员科学选材,合理控制训练的好助手,值得广大同行去探究、发现。

宝鸡市体育运动学校王列东/文名将之约独家整理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