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一诊化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诊化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诊化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质量分析报告:一诊化学考试一、考试概述本次一诊化学考试为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参加的统一性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覆盖了化学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设计1.题型分布本次考试题型设计较为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化学现象和现象背后的原理的理解。

简答题和计算题则需要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析和计算。

2.考查内容试题涵盖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如化学元素、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实验技能,如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等;以及对化学现象的解释和应用能力的考察。

试题内容既包括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包括了对知识的应用和推理。

三、考试难度根据考生的反馈和试卷的评析,本次一诊化学考试难度适中。

试题设计考虑了不同水平考生的需要,并充分考虑了知识的连接性和综合性,使得没有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试题。

总体来说,试卷难度与预期相符,能够全面准确地考察考生的化学素养。

四、考试评价1.试题涵盖面广本次一诊化学考试的试题涵盖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全面评估考生的学习情况。

试题涵盖了化学的各个领域,从基础概念到实验技能,使考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考察。

2.试题质量高试题设计合理,题目开放性强,能够很好地考察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试题中涉及的化学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能够考察考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同时,试题的形式多样化,使得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能够全面展示自己的化学素养。

3.考查能力全面试题内容不仅涵盖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还考察了实验技能的运用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试题设计注重考生的学科综合素养,使考生在试卷中能够真实地展示自己的化学能力。

五、改进建议1.增加实验题数量实验题在化学考试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考察考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未来的考试中可以适当增加实验题的数量,并结合实际情境设计,使考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三化学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化学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化学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本次高三化学一模考试质量较高,题目设置合理,覆盖知识点广泛,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本次考试中,选择题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选择题分布均匀,涵盖了化学知识的各个方面,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题目设计合理,有一定的难度,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同时,部分选择题还涉及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考察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解答题占据了较小的比重,但也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解答题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要求学生有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此外,解答题中还有一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题目,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

再次,本次考试还设置了一些应用题,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些题目通常与现实生活和工程技术密切相关,要求学生能够从综合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些题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察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本次高三化学一模考试质量较高,题目设计合理,考察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涵盖了知识的各个方面,既有基础概念又有实际应用。

希望
同学们能够将本次考试中的经验和不足总结起来,加以改进,为接下来的复习和考试做好准备。

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淮北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卷考试说明: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将本试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指定位置,否则不计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顺利闭幕,下列关于亚运会期间使用的材料说法错误的是A.杭州丝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火炬的金属部分采用的铝合金硬度比铝大C.具有自净功能的聚四氟乙烯可通过缩聚制备D.5G 通信用到的5G 芯片主要材料是高纯硅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4CCl 的VSEPR 模型为B.2CaO 与2CaCl 化学键类型相同C.2CO 分子的填充模型:D.4NH Cl 的电子式:3.X 、Y 、Z 、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相邻且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Z 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W 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W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X 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为正四面体形C.非金属性X >YD.Z 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白色固体4.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氯化银溶于氨水:()332AgCl 2NH Ag NH Cl +-+=+B.铜与浓硝酸反应:23223Cu 8H 2NO 3Cu 2NO 4H O+-+++=+↑+C.漂白粉用于环境消毒的原理:2223Ca 2ClO CO H O CaCO 2HClO+-+++=↓+D.铁上镀锌的阴极反应:2Zn 2e Zn+-+=5.下列物质的应用与性质不对应的是A.维生素C 作抗氧化剂——还原性B.2ClO 作自来水消毒剂——氧化性C.2SO 作葡萄酒保鲜剂——漂白性D.23Na CO 溶液作除污剂——碱性6.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正确且反应与电子转移有关的是A.用NaOH 标准液滴定盐酸(滴加酚酞),滴定终点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B.向3FeCl 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 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血红色C.向AgI 悬浊液中滴加适量2Na S 溶液,沉淀由黄色转化为黑色D.向2I 的4CCl 溶液中加入加入足量NaOH 溶液,震荡后有机层由紫红色变成无色7.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46gNO 中分子的数目为AN B.134100mL0.1mol L H PO -⋅溶液中34PO -的数目为A 0.01N C.330gCH COOH 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A3.5N D.1100mL18.4mol L -⋅的浓硫酸中H +的数目为A3.68N 8.2MnO 与浓硫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2442MnO H SO MnSO X H O +→+↑+(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为2SO B.2MnO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浓硫酸表现出了氧化性和酸性 D.20.5molMnO 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2mol9.实验室中用如图装置,以氨气和钠为原料加热至350~360C ︒制备氨基钠()2NaNH ,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2NaNH 极易水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A 中的药品是氯化铵固体B.装置B 和装置D 均只起到干燥作用C.实验时先点燃C 处酒精灯,再点燃A 处酒精灯D.装置E 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证明有氢气生成10.某溶液可能含有等浓度的下列某些离子:2224343Na Mg NH H Cl SO SO NO ++++----、、、、、、、,取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入3HNO 酸化的()32Ba 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加入淀粉KI -溶液,呈蓝色;③加入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化学学科试卷分析报告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化学学科试卷分析报告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分析Ⅰ.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以2015年的全国《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

题量、题型、分值安排均依据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的形式和结构。

命题力求原创、新颖,侧重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试题力求有利于评价高三学生第一学期的复习效果和应试能力,有利于高三教师调整和改进高三化学复习工作,有利于学生熟悉理科综合化学考试的形式,对2016年的高三化学后期复习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二试卷双向细目表Ⅱ.试题分析一试卷统计情况1:命题意图和典型错误简析23:成绩统计和试题难度分析(1)最高分98分,平均分51.59,及格人数3800,及格率35.07%,试题难度系数0.52。

(2)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选择题难度不大与新课标卷总体相当,其中第7、9题较难,第11、12题较易;非选择题部分有一定难度较大,第26题⑷、⑸,第27题(1)、(3)、(5),第28题(2)②、(3)、(4)②,第36题⑷、⑸难度较大。

二、试题总体评价试题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原创性,没有偏题、怪题,没有超考试范围题,试题表述清晰、科学合理,且试题多以能力立意,能较好地体现对三维目标的考查。

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层次分明,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的发挥空间。

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对高三化学复习的诊断作用和导向作用。

三、试题特点1.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试题以一个情境或一条主线将必修1、必修2和选修4中的主干知识有机综合在一起,注意基础知识的全覆盖,有利于复习时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知识。

2.重视能力立意,突出考查化学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试题不拘泥于教材的具体内容,将高考要求的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放在新情境中进行考查是本卷的一大特点。

如第26题,对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综合考察,突出考查学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进行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以及融会贯通进行迁移应用的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有序性和批判性等等。

高三一模化学质量分析.doc

高三一模化学质量分析.doc

20XX 年 2 月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质量分析本次化学考试主要考查高考主要内容,试题覆盖面较大,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重视实验、注重能力,对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总体来讲,试题比较符合高考方向,对后续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但试题难度较大。

考试的人数为 3277 人,客观题占分为 42 分,主观题占 58 分,满分为 100 分,平均成绩 35.14 分,难度系数 0.35 ,区分度 0.39 ;最高分为 89 分,优秀率为 0.0006%(2 人),及格率 0.064%(211 人),零分率为 0.150%(49 人)。

由此可见,本次试题的难度过大,绝大多数学生化学成绩很低。

具体各题分析如下:选择题分析选择题是化学高考中常采用的一种题型,它具有构思新颖,涉及化学主干知识点面广。

不仅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能考查考生化学学科思维的敏捷性等方面能力。

题型结构及测试范围:同于高考;第Ⅰ卷选择题第 7—13 题,一、考查内容7 题关于有机物的说法8 题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9 题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10 题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知识11 题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关系及单质、化合物性质、用途的知识12 题化学中图像题13 题原电池中燃料电池从一卷答题情况看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是选择题答题速度慢,知识点掌握不熟练,做题方法不得当,思路不清晰。

非选择题分析一、试题分析:26题:基本上遵循常规模式,试题类型,基本上没有创新。

总的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可以作答,正确率也比较高。

空白试卷 10.71%。

但是满分较少 1.98%。

分数具体统计情况分数段0.00.5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比率10.71% 0.03% 10.59% 8.21% 8.27% 13.09% 9.98% 9.92% 7.63% 5.22% 5.31% 3.69% 3.57%0.64%1.16% 1.98%试题特点分析,本题重点考察的内容:1、盖斯定律的计算2、吸热放热反应的判断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4、平衡常数的计算5、条件对于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27 题(1)对比操作I 前后的物质,可以判断VOSO4、K2SO4是易溶易电离的盐,而二氧化硅是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因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SiO2;操作 I 的目的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滤渣和溶液,说明 I 是过滤;(2)加入碱,碱能中和硫酸,减小硫酸浓度,使R2(SO4) n( 水层 )+ 2nHA(有机层 ) 2RA n( 有机层 )+ nH 2SO4( 水层 ) 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钒的萃取率;加入 X 试剂的目的是得到有机萃取剂 HA,因此需要使 R2(SO4) n ( 水层 )+ 2nHA( 有机层 ) 2RA n( 有机层 )+ nH2SO4( 水层) 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因此 X为硫酸;(3)加入氨水使溶液的 pH至1.7 ~1.8 之间时,首先氨水与酸中和生成铵根离子,接着铵根离子与钒酸根离子结合生成钒酸铵沉淀,--NH·HO+VO =NH VO↓+OH;3 2 34 3(4)读表, pH 至 1.7 ~1.8 之间时,钒沉淀率最高,达到98.8%;根据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关系,若钒沉淀率为 93.1%,则溶液 pH=2.0,则 c(H+ )=10 —2mol/L ,由于常温下水的离子积为 1.0 ×10—14,c(OH-)=K w/ c(H+)=10 —12mol/L ,若不产生 Fe(OH)3沉淀,则 Q c<K sp,则 c(Fe 3+) ? c3 (OH -)< 2.6 ×10-39,则 c(Fe 3+)< 2.6 ×10-3mol/L ;此题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化学工艺流程,涉及滤渣成分推断、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碱或加酸的原因、关键步骤的离子方程式、生成沉淀控制溶液 pH的范围、溶度积的有关计算等。

高三化学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化学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化学一模考试质量分析高三化学一模考试质量分析由于疫情,一模考试我们采取网考方式,网考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我们依然秉承认真的态度进行准备,开考前动员会,动员家长协助,考试过程中多人监考,领导巡考,考完后老师们认真阅卷,开考后分析会。

一模试卷,难易适中,核心主干知识占比合适,知识覆盖全面,贴近中考题型,与时俱进,题很新,又联系当前疫情情情境,与生活中衣食住行联系紧密。

一模35题,有些学生答案存在争议,例如从健康角度写一条自制苏打气泡水的改进建议一题,学生对少用碳酸氢钠存在争议。

经过会后讨论只写减少碳酸氢钠的用量的,没有给分。

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们的了解,有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肯定是真实的,根据后台数据进行分析:1-3,5,8,9,11,12题得分率在80%以上,4题76%,6题得分率78%,7题得分率50%,学生对图表分析能力差,图表题每次得分率都低,要重点攻破。

10题理化综合得分率68%,理综基础知识薄弱,不会答题技巧。

.填空题28题,29题得分率63%,学生对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知识漏洞比较大,缺少生活常识。

30题得分率60%,基础实验,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差,基础知识薄弱。

31题得分率不到60%,框图推断题,学生化学反应基础薄弱,尤其酸碱盐知识应用不熟练,对初中阶段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不熟练。

35题得分率30%,实验探究题,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能力,考察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比较多及应用还有设计实验的能力。

属于化学中的拔高题,重点训练。

36题计算题得分率44%,计算题并不难,学生有时间不够写不上的,大部分出错在学生答题步骤不规范,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不熟,写错化学方程式。

总起来说是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缺少生活常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

再有练习时间较短,对理综卷子的整体规划意识不强,下一阶段我们要重基础,多监督检测,多练套卷,训练整体规划意识,选择题的练习既要中基础,也要中答题技巧与方法,例如代入法,举例法,排除法等等。

高三摸底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高三摸底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高三摸底考试化学试卷分析1、题型结构⑴、本次试题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Ⅰ卷总分值42分,有21个小题,Ⅱ卷总分值58分,有7个小题〔其中最末一题为选做题〕。

⑵、本试题充分休现新课改命题要求,分为必修、必选内容和自选内容两大部分,自选内容为《结构与性质》、《化学与技术》任选一题,占分为8分。

2、试题特点⑴、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的考查,如Ⅰ卷试题简约、基础,留意到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同位素、阿氏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键、物质分类、电离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元素、周期律、有机物官能团和反应类型、方程式书写、化学基本试验技能等,这部分内容老师常常讲,同学常常练,简约而突出同学对概念中要点的理解和掌控状况。

⑵、试题对知识点要求考查细致、全面,充分反应出了平常讲练过程中暴露出的环节问题,这一点对今后复课备课有很重要借鉴,如第18小题,各选项设计特别好,第20小题,结萃取概念的考查,第15小题,电化学基础知识等。

⑶、试题突出了新课改理念,以同学为主体,充分表达同学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创新、自学的技能。

如第23小题,粗盐提纯,第25小题,乙醇催化氧化的试验,选考题第28、29小题等。

⑷、本次试题,从命题思路,新课标形势下高考试题要求和命题特点等方面,对后面的复课应考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把握试题“必考”、“选考”方向,试题难易程度,知识层次要求,同学技能表达和考查,探究性学习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试卷分析1、分数分布状况:Ⅱ卷总分值58分,试卷分析,各校重点班同学基本上在40分以上,一般班平均20-30分之间,最高分56分,全卷总平均在60-70分之间。

2、评卷中反映出的问题⑴、相当多的同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控的不够扎实,概念不清,常讲、常练的问题仍旧存在主观性失误。

⑵、应届同学较明显的暴露出知识的运用技能差,综合思索理解不到位,知识点不娴熟。

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分析

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分析

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分析2020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试卷分析根据上级安排,我校于2020年4月14日至15日按高考时间高考要求组织了这次模拟考试,通过试卷批改,针对本次考试分析如下: 一、命题方向本次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以化学领域重大或最新成果的真实实景为载体,着重考察考生在真实的科研背景下和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符合学以致用的考纲要求。

二、难度分析本次试题延续2019年高考模式,7道选择题,3道大题,1个二选一,与2019年高考相比,计算量减少,难度适当减小。

三、具体题型答题情况分析(一)选择题第7题从化学与生活的应用考查,考查生活中的化学应用,学生做错的原因很多学生对煤干馏和煤的液化概念混淆。

第8题考查化学类比能力及应用,错误的原因是把CS2误认为气态。

第9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学生做错原因是乙烯和甲醛的平面结构知识点薄弱;第10题考查推断题,错误原因主要是因为元素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液溴没能顺利推出。

第11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分析,错误原因是思维不够严谨,知识面相对狭窄,理论和实际不能有机结合起来。

第12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错误原因规律掌握不劳。

第13题:主要考查弱酸与图形结合,得分的学生较少,错误的原因是弱酸理解不透彻,离子浓度不会比较,数学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有第26题、第27题、第28题。

这三题分别从实验与化学原理、化工工艺与方块图、催化剂等化工技术角度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命题较活,有一定难度。

(三)选做题本次选做题,本校学生95%以上选的是物质结构。

出题稳中求变,起点较高,但落点依然是物质结构基础知识的考查。

第三、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审题不够细致,7道选择题其中有6道让选错误的;2、考生自己时间安排不合理,很多考生按部就班做题,导致选做题没时间做或者时间很紧;3、化学用语口语化,用语不准确;4、知识点与生活联系不上来,比如75%的酒精和95%的酒精对冠状病毒的作用不会与实际相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质量分析
本次化学考试主要考查高考主要内容,试题覆盖面较大,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重视实验、注重能力,对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总体来讲,试题比较符合高考方向,对后续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但试题难度较大。

考试的人数为3277人,客观题占分为42分,主观题占58分,满分为100分,平均成绩35.14分,难度系数0.35,区分度0.39;最高分为89分,优秀率为0.0006%(2人),及格率0.064%(211人),零分率为0.150%(49人)。

由此可见,本次试题的难度过大,绝大多数学生化学成绩很低。

具体各题分析如下:
选择题分析
选择题是化学高考中常采用的一种题型,它具有构思新颖,涉及化学主干知识点面广。

不仅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能考查考生化学学科思维的敏捷性等方面能力。

题型结构及测试范围:同于高考;第Ⅰ卷选择题第7—13题,
一、考查内容
7题关于有机物的说法
8题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
9题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
10题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知识
11题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关系及单质、化合物性质、用途的知识
12题化学中图像题
13题原电池中燃料电池
从一卷答题情况看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是选择题答题速度慢,知识点掌握不熟练,做题方法不得当,思路不清晰。

非选择题分析
一、试题分析:
26题:基本上遵循常规模式,试题类型,基本上没有创新。

总的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可以作答,正确率也比较高。

空白试卷10.71%。

但是满分较少1.98%。

分数具体统计情况
试题特点分析,本题重点考察的内容:
1、盖斯定律的计算
2、吸热放热反应的判断
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4、平衡常数的计算
5、条件对于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7题(1)对比操作I前后的物质,可以判断VOSO4、K2SO4是易溶易电离的盐,而二氧化硅是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因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操作I的目的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滤渣和溶液,说明I是过滤;
(2)加入碱,碱能中和硫酸,减小硫酸浓度,使R2(SO4)n(水层)+ 2nHA(有机层)2RA n(有机层)+ nH2SO4(水层)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钒的萃取率;加入X试剂的目的是得到有机萃取剂HA,因此需要使R 2(SO4)n (水层)+ 2nHA(有机层)2RA n(有机层)+ nH2SO4(水层)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因此X为硫酸;(3)加入氨水使溶液的pH至1.7~1.8之间时,首先氨水与酸中和生成铵根离子,接着铵根离子与钒酸根离子结合生成钒酸铵沉淀,NH3·H2O+VO3- =NH4VO3↓+OH-;
(4)读表,pH至1.7~1.8之间时,钒沉淀率最高,达到98.8%;根据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关系,若钒沉淀率为93.1%,则溶液pH=2.0,则c(H+)=10—2mol/L,由于常温下水的离子积为1.0×10—14,c(OH-)=K w/ c(H+)=10—12mol/L,若不产生Fe(OH)3沉淀,则Q c<K sp,则c(Fe3+)•c3(OH -)< 2.6×10-39,则c(Fe3+)< 2.6×10-3mol/L;
此题考点:
考查物质制备化学工艺流程,涉及滤渣成分推断、混合物分离提纯方
法、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碱或加酸的原因、关键步骤的离子方程式、生成沉淀控制溶液pH的范围、溶度积的有关计算等。

28题是理科综合的实验类型题,难度中等偏难,总计4个小题。

本实验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发生装置、实验现象、干燥装置、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数据分析与计算。

涵盖范围比较全面,综合性强。

(36——38)题对于化学模板4共分为3道题,包括化学选修2、选修3和选修5三部分,总分均为15分。

二、学生答卷分析:
26题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分析:
(1)问题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没有状态、反应热无单位、计算数值错误等问题
(2)对于放热吸热反应根据平衡常数判断不是非常熟练。

(3)平衡状态判据的应用不能恰到好处
(4)计算平衡常数公式记不住,加上计算能力差也
(5)条件对于化学平衡的移动通过图像表达不是非常熟练
27题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1)中有个别学生汉字书写不过关,过滤的“滤”不会写。

(2)中大多数学生不清楚工艺流程中萃取,反萃取的目的,不能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碱或加酸的原因,语言表述欠完整。

(3)离子方程式书写中不清楚参与反应的离子是VO3-,形成沉淀不
画沉淀符号。

(4)Ksp[Fe(OH)3]=c(Fe3+)•c3 (OH-),表达式不能正确书写,以致c(Fe3+)不能正确计算。

28题学生答题分析
(1)题中所给的是干燥管,选择替代的干燥剂,部分学生不加分析的作答了浓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属于审题造成失误。

(2)发生装置的连接顺序,学生答卷情况显示出该顺序属于机械式记忆作答的,不清楚为什么要按照如此顺序发生,如果违反操作顺序会造成什么样的实验后果,是学生做错这道题的根本原因。

(3)代替题中干燥管中的物质,部分学生不清楚无水硫酸铜和五水硫酸铜的区别,再者现象描述指向性不明确。

(4)①实验细节是学生忽视的,好多人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作答,怎么答。

②样品分析不正确,化学方程式会写但有化学式错误、方程式未配平,这是导致该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③、④实验数据分析,用字母来表示是学生的弱点和难点内容,做对这两题的学生不多,是造成该题得分率上不去的原因。

(36—38)化学选作题学生答题分析
化学选作题目多,学生以答有机化学题目最多,,个别选作选修2和选修3.总体上得分率不高,但在阅卷中发现个别学生答得选修2和答案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区别,均为满分;答选修3的学生总体分值不高4-5分左右;学生中答有机题占了90%以上,这道题共7问,涉及3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道反应类型判断、一道命名和一道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一种有机物说法的判断。

题目难度不大,但学生得
分率不高,三道方程式正确率均不高,包括第一问典型方程乙醛的银镜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二问酯化反应答题情况较好、第四问得分率很低,没有几个正确的。

甚至反应类型很多学生都没对,第五问答全的不多,第六问学生主要失分在没有考虑到E本身还剩两种间位和对位,而错答成6中。

第7问名称学生乱答正确率不高。

总体上在4、5分左右,上10分的不多。

三.建议
1.夯实基础,让学生对基础知识牢固掌握。

2.对化学学科的核心、主干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3.加强对学生进行信息类试题的指导。

4.重视对分析问题、联系所学知识解决化学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

5.重视对学生多进行思维方法的的指导和培养。

6.对学生易出现的知识的漏洞,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强化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