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漏窗之美

合集下载

第5课《园林 探幽》

第5课《园林 探幽》
五、互动展示,分享成果
总结:在我们付出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之后一个个精美的漏窗在我们的手下诞生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做一做:
设计一个漏窗图案
技术提示:线条要相互连接,线条宽度要均匀
安全警示:使用刀具要注意安全
1.工具材料:白色KT板或白纸11*11CM,其次准备好这些工具,铅笔,圆珠笔,美工刀,橡皮,绘图尺子,胶带。为了保护桌子我们准备玻璃垫板。
——窗子绝不是为了透光和通风,一个好的窗子应当是一个好的画框。
——这些漏窗具有什么特性?(实用性和装饰性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2、漏窗何物,它是建筑构建,也是建筑技艺,镶在墙壁间,惹人端详,费人思索,借隔空间。
师补充:切换主题的是墙的处理,而乖巧的漏窗,悄悄透露墙后的风景,为的是因残健全,以小见大。这似隔非隔,予以环线的滋味,只有游园人晓得呀!它源于自然,质地朴素,砖瓦竹木,皆可为之。道法自然,一贯自然。它气象万千,寓意吉祥,虚直规矩,花鸟鱼虫,高山流水,琴棋书画,戏文小说,神仙菩萨,一应俱全,赏心悦目,其前,光影浮动,其后,红翠风光,今天传承祖先技艺的我们也要用巧手,雕琢我们,包罗万象,无限创意的漏窗。(欣赏图片学生解说)


2
二、深入欣赏,交流讨论
欣赏完苏州园林里的漏窗和听完这位同学有声有色的介绍,哪——
1、何为漏窗?
请同学们说说。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同学甲:墙壁上挂的一张画。
同学乙: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贝律铭说过,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
同学丙:“园林的墙壁上有各式镂空图案,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叶圣陶)

博雅|一文读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窗之美!收藏

博雅|一文读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窗之美!收藏

博雅|一文读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窗之美!收藏若问东方古典园林最美之处是什么?纵答案千千万万,很多人定还是会不约而同地说——那些窗子呀!古典园林中的窗子,常与花、景相伴,被称为“景窗”,又称“墙窗”、“漏窗”,是园林点睛之笔,也是园林中最动人、最有情的地方。

因而景窗在园林中作用十分重要,有“不懂景窗、难知园林美”的说法。

然而景窗种类众多、样式千变、功能也千奇百怪 , 令不少朋友只能空叹其“阳春白雪”——“看啥园林,咱还是刷抖音吧!”今天,小伊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园林景窗的基本知识和“奥妙真谛”——古典园林虽然造起来很复杂,但感受其美,略知一二、慢慢领悟,就一点也不难,而且还能于其间寻得快消费活动中难得的心灵宁静与内在乐趣。

一、概念科普:什么是园林景窗?——常说的花窗、漏窗、漏花窗,它们是一样的吗?园林景窗是园林中具有取景、借景审美功能的窗体的总称,它又名“墙窗”——说白了,就是开在墙上的窗。

园林建筑中的厅、堂、轩、榭、亭、廊、围墙等都常放置墙窗,增加空间层次、框选美景,游人透过景窗观赏景色,将景与窗结合起来,心中形成独特的意趣。

根据形式的不同,景窗可以分为花窗、漏窗、空窗和盲窗等。

这几个术语,概念上有相似、有交叉也有不同,大体上关系是: 景窗>漏窗>花窗,花窗又可被称为漏花窗,空窗、盲窗则是相对独立的概念,虽然有时它们也分别和花窗、漏窗有着——扯得清的关系。

景窗的分类1——什么是空窗?空窗是指局部或全部镂空的窗子。

其窗洞中多是完全没有窗心的,但也有的是虽大面积为空,窗洞却有一半或靠边处有一圈的镂空图案,这样的空窗就难免和下面要讲的“漏窗”相关了,即是空窗、又是漏窗。

既空又漏的景窗空窗功能主要是使人透过窗框以观园景,与园林中的“月洞门”相似,外来之景如画一般镶嵌“画框”之中,他人观景中之人也犹如一幅动态的画。

观赏角度不同,画框中的画与人也不同,妙趣无限。

有的空窗,甚至能——以窗观窗取乐:怡园建于1874年,园名“怡”取“兄弟怡怡”之意。

苏州园林漏窗

苏州园林漏窗

苏州园林漏窗信息整理:园林英才网转载自网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以前只是听说而已,在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一些景点和观看过苏园六纪之后,深有感触。

且不说苏州园林整体造物和写意的博大与精深,而仅仅苏园的一个小景——漏窗就足以让你为之赞不绝口。

漏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一种建筑艺术处理工艺;为园林装饰小品,是我国独特的建筑形式,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中装饰着各种镂空花纹,所以又称漏花窗、花窗。

而在漏窗中,又以苏州园林漏窗最具代表性。

苏州园林是窗的艺术博物馆,仅漏窗就有近千。

这些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属工艺美术的上品,制作精细而不庸俗,有的看似简朴其实别具匠心。

1. 廊墙上开设漏窗,既增加了墙面的明快和灵巧效果,又通风采光,一举两得。

漏窗,苏州园林的点睛之笔。

漏窗本身有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的山水亭台、花草树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移步观景,画面则更加变化多端,目不暇接。

如沧浪亭漏窗有一百零八,图案花纹构作精巧、变换多端、无一雷同,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成为日后造园的蓝本。

留园长廊就有三十多种漏窗。

而最具意义当推狮子林的“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

四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漏窗大多设置在园林内部的分隔墙面上,以长廊和半通透的庭院为多。

透过漏窗,景区似隔非隔,似隐非现,光影迷离斑驳,可望而不可即,随着游人的脚步移动,景色也随之变化,平直的墙面有了它,便增添了无尽的生气和流动变幻感。

漏窗很少使用在外围墙上,以避免泄景。

如果为增强围墙的局部观赏功能,则常在围墙的一侧做成漏窗模样,实际上并不透空,另一侧仍然是普通墙面。

2.漏窗的技术传承以前都由师傅口传身教,或借助简单的示意图,佳作固多,失传的也不少。

漏窗图案变化多端,千姿百态,漏窗本身和由它构成的框景,如一幅幅立体图画,小中见大,引人入胜。

浅析苏州古典园林门窗的造景功能

浅析苏州古典园林门窗的造景功能

2020年第8期现代园艺门窗是我国传统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将其归类为建筑装饰小品,在园林造景和审美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苏州园林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陈从周先生曾说,我国古代园林多封闭,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故“空灵”二字,为造园之要谛[1]。

空灵透漏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一个显著特质,苏州园林更是将此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园林以空灵为主,建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盖建筑以多门窗为主,(如)以封闭出之,少透漏之妙”[2]。

园林建筑中的门窗应尽量的多,而墙壁的面积应尽量的少,如此,建筑空间流动往复,虚实相生,园内才开敞明朗、透漏空灵。

由于门窗本身的造型特点,在园林艺术中又常用作取景的画框,将周围景色借入,形成“尺幅窗”“无心画”。

在空间相互穿插渗透之中,不仅增加了景深,还能够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形成动静相辅的园林景色。

此外,园林中的门窗还蕴含一定的文化内涵,能够渲染园林空间的意境。

因此,门窗在造园艺术中,不仅是调节空间的重要手段,也是创造景境的重要方式。

1调和虚实关系构成建筑物立面的要素可以分为虚实2种,在苏州园林中,实的部分主要是粉墙,而虚的部分主要是门窗及透空的廊,它们与粉墙之间构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

为了达到虚实2种元素对比、调和的效果,在园林中通常要避免虚实2种元素平分秋色,而使其中一种占主导地位。

此外,还应使2种元素相互交织穿插,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对比的境地。

例如,网师园“月到风来亭”一侧墙壁的面积比较大,实的要素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在实的墙面开辟了为虚的洞门和半虚半实的漏窗,调和了虚实的对比关系,做到实中有虚。

“竹外一枝轩”粉墙上开辟的月洞门和洞窗面积比较大,使得内外的景致互相渗透、穿插,粉墙面积虽少,却也支撑起了画面,因而虚中有实。

透过“竹外一枝轩”向西有一八角形洞窗,正对着“看松读画轩”庭院内的松柏牡丹,窗外又有海棠树1株,由轩中望去也是满园翠色,一幅完美的工笔花卉画卷,窗为虚、景为实,相辅相生。

园林漏窗---有一幅画叫“漏窗”.(优选)

园林漏窗---有一幅画叫“漏窗”.(优选)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曾说过,“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

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

”说到中国园林,自然就会想到烟雨朦胧的江南。

谈及江南的园林,当然首先说到的就是苏州,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提及苏州园林,我们就不得不说说那粉墙上的“眼”------漏窗。

园林中楼、台、亭、阁、斋、轩、堂、馆的落地长窗、半窗、和合窗、空窗(局部或全部镂空的窗子)……林林总总不下万余,仅漏窗就有近千。

这些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属工艺美术的上品,制作精细而不庸俗,有的看似简朴其实别具匠心。

走进园林,以一种诗心画眼的审美情趣,静静地品赏着漏窗寂寂无语的静谧之美。

在一年四季的风晴雨雪、晨曦夕阳中寻觅光影变化的精美瞬间,那是何等的惬意啊!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窗”用“牖”来达意。

据记载,真正让我们见到窗的具体形象的是汉代的明器,在明器上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窗的图形。

《淮南子·说山训》中就有一段形象的描述:“受光与牖,照北壁。

”可知窗是朝南开的,从窗中照射出来的光,可以一直照到背面的墙壁。

然当时的窗的面积很小,“十牖毕开,不若一户之明”。

汉代出现了直棂窗。

魏晋时期,文人兴起建造花园,这使门窗置身于景观与屋墙交界处,起到漏窗隔景与引景的双重作用。

隋唐至宋,出版了图文并茂的《营造法式》,已对窗的构建作了具体的说明。

至明清时代,建筑用窗,工艺成熟,式样繁多,且存世较多……漏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俗称为“花墙头、花墙洞、花窗”,是江南园林建筑的一个重要特色。

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把它称为“漏砖墙”或“漏明墙”。

漏窗内外相通,窗内图案疏密布局匀称。

它以多变的造型、精美的纹饰,不仅使平淡的墙面产生变化,使空间似隔非隔,景物若隐若现,更引游人兴致。

而且窗饰题材丰富,熔文学、书画、雕刻、戏曲、民俗等为一炉,是江南人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智慧的结晶,折射出华夏窗饰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体现着江南漏窗文化的民俗意义和审美精神。

苏州园林漏窗艺术文化的浅析

苏州园林漏窗艺术文化的浅析

苏州园林漏窗艺术文化的浅析摘要:苏州园林中的漏窗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其具有上百年的文化历史,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在苏州园林中漏窗无处不在,在漏窗的点缀下苏州园林的个个景观更加引人注目。

本文从苏州园林中漏窗样式及取材来源、漏窗的造景功能、漏窗艺术的精神内涵等方面来浅析苏州园林中漏窗的艺术文化。

关键词:苏州园林;漏窗;花窗花窗被称为苏州园林的眼睛,可以看到园林中移步换景的精妙,若隐若现的含蓄美妙,典雅悠长的诗情画意。

而漏窗则是苏州园林花窗中样式最为丰富,数量最多的一种。

漏窗与普通窗的不同在于它是透空的,由各式各样的镂空图案填充在花墙和廊子上,形成造型各异的漏窗。

在白墙上面,漏窗具有通透、补壁的功能,同时漏窗的造型也可以丰富园林中移步换景的元素。

苏州园林中漏窗必不可少,苏州园林中沧浪亭的复廊的漏窗就达到了一百多种。

漏窗在苏州园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可以使园林中的景观更好地呈现给游客,其独特的观赏效果及其美妙的图形更是为园林景观增添不少引人注目的元素。

漏窗艺术历史文化悠久,其具有的文化意义历经百年而不衰。

漏窗是苏州园林中的一种景观要素,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一,更是苏州园林独有的艺术创造。

2漏窗的样式及其取材来源苏州园林中的漏窗取材来源十分丰富,鸟兽鱼虫、山水风景、民间故事、传奇小说等等,形态多种多样,有的是几何图形的美化组合,也有一些是取材自然元素的图像,两者也可混合使用。

几何形常用的有圆形、方形、多边形等,大多体现规整、简洁的对称之美。

通过各种几何图形的搭配组合形成完整的造型,这种漏窗借助漏窗后面的景可以达到小中有大的艺术效果。

自然形中的取材有托物言志之意的松、竹、梅、兰、荷花等,以表达主人高尚、高洁的品格;也有表达吉祥、美好之意的牡丹、柿子、灵芝、如意纹等样式;或直接展示自然之美的以柳、荷花、石榴、梅花等组合系列表示春夏秋冬题材、四季气候变迁,以及海棠纹、梅花纹、水波纹、鱼鳞纹等,还有冰释前嫌,冰雪消融,春天来临之意的冰裂纹样式。

古典建筑之美——瞭望苏州园林之窗

古典建筑之美——瞭望苏州园林之窗

古典建筑之美——瞭望苏州园林之窗 门窗在中国建筑装饰⽂化史上也蕴含着博⼤精深的⽂化意味。

在古⼈眼⾥,门窗有如天⼈之际的⼀道帷幕。

中国古代门窗的⽂化内涵是由门窗纹饰与图案表现的,门窗的装饰也体现了房屋主⼈(官员、商⼈与⽂⼈)迥异的审美情趣、⾝份地位和财富象征。

瞭望苏州园林之窗 苏州园林景观是由植物、建筑、假⼭、⽔源、⽂化等许多有形⽆形的物质(园素)所组成,其中园林建筑,若⽆精美的各种类型和形态多变的花窗作连接的话,其景观将⼤打折扣。

苏州园林花窗不仅是⼀种景观,也是苏州⽂⼈园林⽂化的反映。

苏州园林的花窗可谓江南园林之窗典范,只要来苏州园林⾛⼀回细加品赏,每⼀个园林就是⼀座花窗的微型博物馆。

空窗 ⼜称“⽉洞”,即在空⽩墙上做成满⽉形状。

其特点:外来之景如画⼀般镶嵌“画框”之中,他⼈观镜中之⼈犹如⼀幅动态的肖像画。

观赏的⾓度不同,画框中的画与⼈也不同。

如狮⼦林“⽴雪堂”南墙⾯即有数个“⽉洞”空窗,每个空窗景⾊多不⼀样。

随着时代的变迁,“⽉洞”也不拘泥于满轮圆⽉这种形式了,也有“弦⽉”“梅花”“桂叶”“花瓶”“双菱”“六⾓”等形状。

如站在留园⽯林⼩院之南的“洞天⼀碧”⼩屋内,⾯东墙上有“六⾓”空窗将墙隅空地⽣长的修⽵与秀⽯框⼊窗,极富雅意。

著名园林学者同济⼤学的教授陈从周先⽣还特地将此窗景刻意印在他所著的《苏州园林》的封⾯上。

⼀般空窗既有⽤⽔磨清砖作边框的,也有⽤砖砌成⼀定形状再⽤纸筋⽯灰抹涂。

半窗 即将窗安装于半墙之上。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常常运⽤。

如苏州沧浪亭内“翠玲珑”是以观翠⽵为主题的建筑,⼩巧精雅,南⾯植⽵档前⾯围墙之外不佳之景,北栽⽵形成翠林,遮掩“五百名贤祠”,以缓庄严肃穆之⽓。

⽽南北之墙,各布置⼀排半窗,落座室内,⽩⽇满院鲜翠映⼊眼中使⼈爽⼼;⽉夜凉风微起“墨⽵”轻舞,尤如动态的⽔墨画。

其窗有多种款式,拙政园的“⽟壶冰”,其半窗花样是冰裂纹式,这与建筑功能、室内陈设、匾额之名、及主⼈的喜好是有着⼀定因果关系。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以其精致的花窗形神之美而著称。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花窗是一种独特的建筑装饰艺术,在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增添园林的美感,更能体现主人的品味和修养。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花窗形神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叹为观止。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的形神之美首先体现在其精湛的工艺上。

苏州是中国的园林之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建筑传统和丰富的工艺技艺。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花窗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需要高超的雕刻和绘画技巧。

花窗的制作通常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雕刻、绘制、烧制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打磨和雕琢。

而且制作花窗的材料也非常讲究,通常采用优质的木材或石材,并配以精美的彩绘和镶嵌,使花窗在工艺上达到了极致的境界。

这些精湛的工艺使得苏州古典园林花窗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气质,成为园林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的形神之美还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上。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的艺术风格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融合了中国书画、诗词、传统建筑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

花窗上的图案和图案往往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雕刻而成的,包括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题材,每一幅图案都富含深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传统绘画之中。

古典园林花窗的色彩也非常丰富多彩,采用了大量的传统中国彩绘技法,如泥金、彩绘、水墨等,使得花窗在艺术上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体现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的形神之美还体现在其独特的意境和寓意上。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花窗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艺术品和文化遗产。

花窗上的图案和图案往往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情感,反映了主人的情感和修养。

一些花窗上常常出现的图案,如莲花、牡丹、松竹梅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寓意的象征物,代表着吉祥、美好、忠诚、坚贞等价值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伟1,王佳1,蔡平㈣,曹光树2,张亚君z(1苏州大学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江苏苏州215123;2江苏省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215006)摘要:苏州古典园林中有很多构型独特、富含韵味的漏窗,为极具观赏性的园林建筑小品之一。

选择了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一些极具特色的漏窗,通过对图案花纹特点及文化含义的理解,探究和赏析苏州古典园林的漏窗之美。

关键词:苏州园林;古典园林;漏窗中国古典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传达给世人的是“引而不发,显而不露”的高深思想,用道家虚实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表达与思想两者之间虚实相生的体现。

这样高深含蓄的思想得益于中华民族独特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情趣。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古典园林艺术,同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绘画艺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传统的造园艺术往往追求意境上的深邃,从而达到“隔则深,畅则浅”的意境。

造园者常采用欲扬先抑或欲露贝IJ藏的手法,千方百计地将景“遮挡”起来,使其若隐若现,似有还无。

而漏窗这一表现形式的出现,成就了苏州古典园林在意境表达上的创造。

苏州占典园林漏窗的特征之一就是追求如诗如画的意境。

大多数造园活动都是由文人和匦家来主持的,因此不免反应了这些文人和画师的趣味、气质和情操。

因此,苏州古典园林漏窗一开始就与诗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诗人和画家的苦心经营下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将漏窗称为“漏砖墙”或“漏明墙”,即设置漏窗的墙体“凡有观眺处筑斯,似避外隐内之义”,这恰好迎合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含蓄内在和丰富内涵。

《营造法式》中则形象而生动地称漏窗为。

花墙洞”。

漏窗的功能不在于空间上的流通和视觉上的流畅,而是在空间上起到相互渗透的作用,从而产生一种亦幻亦真的独特意境,这也与道家所提倡的虚实相生论相吻合。

苏州古典园林漏窗的构图样式繁多,姿态万千,形成了不同的图案。

在景观设计当中有规则式布局和自然式布局两大类,同样,在漏窗构图艺术当中,按照漏窗中部的窗芯弯曲变化大致上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硬景漏窗、软景漏窗。

“硬景”指多以规则线条组成漏窗图案的形式,“软景”则指多以较自然、不规则形式的线条来组成丰富的画面。

作者简介:周伟(1983一).男.安徽铜陵人.苏州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苏州固林艺术与设计。

E—mall:voyage777@smaCOll]。

※通讯作者。

南方农业2009年8月第3卷第8期l硬景漏窗之美常见的硬景构图多采用直线、弧线、圆形等几何形体图案组成。

全用直线的有万字、定胜、六角景、菱花、书条、绦环、橄榄、套方、冰裂纹等,如图1、图8;全用弧线的有鱼鳞、钱纹、球纹,秋叶、海棠、葵花、如意、波纹等,如图2一图6;用2种及2种以上线条构成的有寿字、夔纹、万字海棠、六角穿梅花等,如图7;还有四边为几何图案,中间加琴棋书画等物的式样。

1.1“刑”字漏窗之美“刑”字(图1)、十字(图4)等是非常传统的图案,分别象征旋转的太阳和静止的太阳,是原始先民崇拜太阳的标识。

“璀”符号最早为人类所奉的太阳神或火神之象征,见于新石器时代和甲骨文、金文中。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把。

础”符号作为古代宗教的标志。

顺时针的“刑”符号代表佛教。

“础”字漏窗图案意蕴之深邃,值得我们咀嚼品味,慢慢体会那古老的文化符号。

1.2“冰裂纹”漏窗之美冰裂纹(图8),也源于对天体的崇拜,多边形图案源于“天圆”之说。

冰裂纹的应用较为广泛,它们通透空灵、纹理交错,逶迤远去,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

古代精巧的工匠们将这种纵横交织的纹路运用在传统园林艺术上,从而让冰裂纹表达出一种极典型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残缺之美。

2软景漏窗之美常见的软景构图纹样图案取材范围很广泛,图案胚材多取自象征吉祥或风雅的动植物。

属于花卉题材的有松、柏、牡丹、梅、竹、兰、菊、芭蕉、荷花,佛手、桃、石榴等,属于鸟兽题材的南方农业2009年8月第3卷第8期南方农业2009午8月第3卷第8期有狮、虎、云龙、蝙蝠、喜鹊、凤凰和松鹤图、柏鹿图等,属于物品题材有花瓶、聚宝盆、文房四宝等,还有表现戏剧人物和故事、象形文字的图案。

属于人物题材的多以小说传奇、佛教和戏剧中的某些场景为题材。

在图案选择上多采用象征吉祥或风雅的动植物,这也充分体现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文人特色。

到了清代更是出现了以铁片、铁丝作骨架,用灰塑创造出人物、花鸟、山水等造型的泥塑做法(图9一图14)。

2.1“四雅”漏窗之美在古代,弹琴、弈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养性所必须掌握的几项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又称“四雅”,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独特的四大内容。

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五松园九狮峰后的4个依次塑有古琴、棋盘、函装线书、画卷不同形状的漏窗中(图15一图l8),分别套用了琴棋书画4种图案,成为经典一景,尽显文人的风雅和美学追求。

这些富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被人们津津乐道,又称“四雅”漏窗。

2.2“四季”漏窗之美四季之美,美不胜收,正所谓“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若无闲时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苏州古典园林沧浪亭里最经典的是从明道堂至翠玲珑所呈直角墙面的一组漏窗,分别由代表“春”、“夏”、“秋”、“冬”的柳树、荷花、石榴、蜡梅图案形成(图19一图22),又称“四季”漏窗。

“四季”漏窗的出现反映了古人将对四季变换和生命轮回的思考赋予了一个载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祈福”是富于积极向上意义和内容的一部分,苏州古典园林漏窗构图艺术中采用带有吉祥意义的动物、植物、文字等图案以借形寓意、谐音喻义来传情达意,是中国人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平安和财富的积极心理的外在反映,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小结形式各异的漏窗,既沟通了内外的山水,使得水池、驳岸、长廊、假山极富层次和深度,又能自然地融合于一体。

当现景者漫步在园林中长长的复廊时,从漏窗中探望,假山古亭,名木花草,若隐若现,近在咫尺的山体,仿佛被大大地推远了。

而园外的水景,似近却远,又有一种近山远水的感觉,这就充分利用了人视觉上的错觉,拓宽了景色的境界。

这种通过复廊将园外之水与墙内之山联成一气、相互借景的手法,堪称中国古典园林中借景手法的成功范例之一。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每一个漏窗都在展现一种场景,叙述一个故事,表达一种寓意。

漏窗形式上的丰富,在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漏窗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运用,符合了造园者的造园情趣与精神追求,更符合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文人志士的主流观念,即想表达政治上洁身自好,避祸、隐忍自好的主题,同时也符合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白天开”,道法自然的审美趣味。

文人艺匠们在造园时对整个园林的设计,在漏窗的形式构造上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更多的是在过程中的即兴发挥。

而正是这样的创造性发挥,使得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漏窗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漏窗文化体现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正因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作,才留给了我们苏州古典园林这样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对漏窗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有利于继续挖掘古典园林的深邃意境,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利用。

南方农业2009年8月第3卷第8期苏州古典园林漏窗之美作者:周伟, 王佳, 蔡平, 曹光树, 张亚君作者单位:周伟,王佳,蔡平(苏州大学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曹光树,张亚君(江苏省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215006)刊名: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英文刊名:SOUTH CHINA AGRICULTURE年,卷(期):2009,3(4)被引用次数:1次1.邵丽珍.沈东苏.陆丽莉.钱云.刘琛韫.刘萍.李书华.王金菊.袁芳.刁磊苏州园林的漏窗艺术[期刊论文]-早期教育(美术版)2008(7)2.董振怀.刘春龙.DONG ZHen-huai.LIU CHun-long苏州园林艺术漏窗的特色[期刊论文]-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8(4)3.傅媛媛园之眼境中情——苏州园林漏窗初探[期刊论文]-群文天地2010(9)4.吴莹.WU Ying尺幅窗无心画--浅谈苏州古典园林墙窗的艺术魅力[期刊论文]-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5.段文珺蝴蝶纹在苏州园林漏窗中的运用[期刊论文]-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09(9)6.张健.卢绍阳.石金荣.Zhang Jian.Lu Shao-yang.Shi Jin-rong中国古典园林中漏窗的型制及作用研究[期刊论文]-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6(3)7.田人羽传统园林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影响——赏析苏州古典园林[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9(11)8.谷剑飞漏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独特作用[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5)9.黄本亮江南古典园林漏窗艺术地文化解读[期刊论文]-江南论坛2006(3)10.喻琛.Yu Chen倾听"漏窗"细语[期刊论文]-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张鸣艳.李正浅析苏州园林漏窗装饰要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期刊论文]-大众文艺 2012(23)引用本文格式:周伟.王佳.蔡平.曹光树.张亚君苏州古典园林漏窗之美[期刊论文]-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