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2017版

合集下载

17-18学年度第二学期15物理本《近代物理实验1》运行表(2)

17-18学年度第二学期15物理本《近代物理实验1》运行表(2)

2
3 3.11-3.17
3 4 5 1 2
周四第5-7节 杨鹏月 14:30-17:00 周一第9-11节 陈彬旭 19:00-21:30 周二第7-9节 侯哲 16:30-19:00
侯欣宇 曾繁学
4 3.18-3.24
3 4 5 1 2
周二第10-12节 王依婷 19:30-22:00 周四第3节10:00彭泽辉 邱奥
王一丞
周四第5-7节 游思佳 14:30-17:00 周一第9-11节 陈梦云 19:00-21:30 周二第7-9节 杨馨 16:30-19:00
张玲 黄新亮
5 3.25-3.31
3 4 5
周二第10-12节 贾少茹 19:30-22:00 周四第3节10:00邵梭楠 王国玉 梁孟嘉 杨一介
周四第5-7节 赵小琴 14:30-17:00
3 4 5 1 2
周四第5-7节 张鑫雅 14:30-17:00 周一第9-11节 陈茹 19:00-21:30 周二第7-9节 李飞 16:30-19: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胡蓉
李宝宝
9 4.22-4.28
3 4 5 1 2
周二第10-12节 周晓云 19:30-22:00
钟丽娟 王一明 卫较霞
周四第3节10:00-
3 4 5 1 2
周四第5-7节 王一惠 14:30-17:00 周一第9-11节 高春雨 19:00-21:30 周二第7-9节 马雨鑫 16:30-19:00 周二第10-12节 莫朝什 19:30-22:00 周四第3节10:00-
12 5.13-5.19
3 4 5
周四第5-7节 朱亚琦 14:30-17:00
全息 技术
符小清 高春雨 何木养 罗诗琪 马雨鑫 宋文文 刘瑞芳 莫朝什 南全伟 徐飘 张元尧 文三伟 胡靖楠 朱亚琦

南京大学2011近代物质科学A

南京大学2011近代物质科学A

南京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近代物质科学》考试试卷A(闭)卷院系年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30分)(1分/格)1)近代物理实验中,导致量子力学产的“两朵乌云”指的分别是实验和实验2)晶体的结合方式有:、、、3)晶体具有种独立宏观对称操作,这些对称素组成种对称操作群,通过这些对称操作群能够得到种布拉伐格子,7 类晶系,分别为、、、、、、、。

4)量子论的产生来源于对的解释,提出了量子假说;发现了光电效应,用量子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5)光谱项n2s+1[l的符号]j中n表示的是主量子数,s表示的是量子数,l表示的是量子数,j表示的是量子数6)提出了物质波概念,粒子波函数φ的含义为7)格波波矢q的数目与数目相等,每个波矢q对应的圆频率w的数目与数目相等,总的独立格波的数目与数目相等。

8)简并态指的是,塞曼效应中,在外加磁场作用下l分量的能态分裂为个支能级二、简答和计算(70分)1)定量说明1Kg,1m/s的速度运动物体,为什么看不到波动性?(6’)2)两根相同的杆成一直线放置,长度均为l0,并以相同的速度v匀速相向运动,试问,在与一根杆连在一起的参考系内,另一根杆的长度是多少?(8’)3)宏观对称中为什么没有5次旋转轴?(6’)4)从群速度的定义入手,说明为什么粒子的速度可以用波包的速度描述(8’)5)一特殊原子的原子核,本来静止在实验室惯性系中,它是不稳定的,裂变为两个粒子1和2,如图所示,试问,与粒子2相对静止的观察者看来,粒子1的速度如何?静止在实验室惯性系中的观察者,发现两个向外射出的粒子也是不稳定的,粒子1在6.6X10-6s后衰变,粒子2在6.0X10-6s后衰变。

对于粒子2静止时所在的参考系来说,两个粒子的寿命各多长?(8’)6)简述布洛赫定理的内容,如何理解布洛赫定理对电子行为的描述(6’)7)晶体学中密勒指数是如何标定的?假定Z轴方向垂直纸面向内,对图中5个晶面进行标定(8’)(直接将结果写在图上)8)解释a)为什么会有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之分?(6’)b)2价碱土为什么能够导电?(4’)9)考虑轨道角动量和自选的耦合,写出氢原子在主量子数为n=3时的全部可用量子能态。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

---------------------------------------------------------------最新资料推荐------------------------------------------------------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差热分析摘要:本文阐述了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实验及数据处理方法,分别测量了锡样品和五水硫酸铜样品的差热曲线,并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差热分析,差热曲线,五水硫酸铜,锡引言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差热曲线或 DTA 曲线。

由于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主要取决于试样的温度变化,因此就其本质来说,差热分析是一种主要排与焓变测定有关并籍此斟了解物质有关性质的技缘术。

1.差热分析的基哑本原理物质在加热果或冷却过程中会发生物伊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与姐此同时,往往还伴随吸衅热或放热现象。

伴随热割效应的变化,有晶型转冬变、沸腾、升华、蒸发舀、熔融等物理变化,以埃及氧化还原、分解、脱忻水和离解等化学变化。

计另有一些物理变化,虽讯无热效应发生但比热容卉等某些物理性质也会发聘生改变,这类变化如玻话璃化转变等。

物质发生勋焓变时质量不一定改变媚,但温度是必定会变化1 / 17抛的。

差热分析正是在物蟹质这类性质基础上建立帜的一种技术。

若将疚在实验温区内呈热稳定卵的已知物质和试样一起催放入加热系统中,并以稚线性程序温度对它们加凳热。

在试样没有发生吸噎热或放热变化且与程序茫温度间不存在温度滞后遗时,试样和参比物的温镍度与线性程序温度是一稻致的。

若试样发生放热册变化,由于热量不可能罐从试样瞬间导出,于是硝试样温度偏离线性升温易线,且向高温方向移动蛇。

反之,在试样发生吸兴热变化时,由于试样不丸可能从环境瞬间吸取足仰够的热量,从而使试样衔温度低于程序温度。

只外有经历一个传热过程试凸样才能回复到与程序温驱度相同的温度。

南京大学-差热分析实验报告剖析

南京大学-差热分析实验报告剖析

差热分析——近代物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法。

2.学会差热分析仪的操作,并绘制425CuSO H O 等样品的差热图。

3.掌握差热曲线的处理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1、差热分析基本原理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当达到特定温度时,会产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同时产生吸热和放热的现象,反映了物质系统的焓发生了变化。

在升温或降温时发生的相变过程,是一种物理变化,一般来说由固相转变为液相或气相的过程是吸热过程,而其相反的相变过程则为放热过程。

在各种化学变化中,失水、还原、分解等反应一般为吸热过程,而水化、氧化和化合等反应则为放热过程。

差热分析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对温差和相应的特征温度进行分析,可以鉴别物质或研究有关的转化温度、热效应等物理化学性质,由差热图谱的特征还可以用以鉴别样品的种类,计算某些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等。

在差热分析中,为反映微小的温差变化,用的是温差热电偶。

在作差热鉴定时,是将与参比物等量、等粒级的粉末状样品,分放在两个坩埚内,坩埚的底部各与温差热电偶的两个焊接点接触,与两坩埚的等距离等高处,装有测量加热炉温度的测温热电偶,它们的各自两端都分别接人记录仪的回路中在等速升温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线性关系,即升温的速度变化比较稳定,便于准确地确定样品反应变化时的温度。

样品在某一升温区没有任何变化,即也不吸热、也不放热 ,在温差热电偶的两个焊接点上不产生温差,在差热记录图谱上是一条直线,已叫基线 。

如果在某一温度区间样品产生热效应,在温差热电偶的两个焊接点上就产生了温差,从而在温差热电偶两端就产生热电势差,经过信号放大进入记录仪中推动记录装置偏离基线而移动,反应完了又回到基线。

吸热和放热效应所产生的热电势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反映在差热曲线图谱上分别在基线的两侧,这个热电势的大小,除了正比于样品的数量外,还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将在实验温区内呈热稳定的已知物质与试样一起放入一个加热系统中,并以线性程序温度对它们加热。

【推荐】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范文word版 (12页)

【推荐】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范文word版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篇一: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201X版——差热分析差热分析摘要:本文阐述了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实验及数据处理方法,分别测量了锡样品和五水硫酸铜样品的差热曲线,并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差热分析,差热曲线,五水硫酸铜,锡引言差热分析(DTA)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种技术。

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差热曲线或DTA曲线。

由于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主要取决于试样的温度变化,因此就其本质来说,差热分析是一种主要与焓变测定有关并籍此了解物质有关性质的技术。

1. 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会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与此同时,往往还伴随吸热或放热现象。

伴随热效应的变化,有晶型转变、沸腾、升华、蒸发、熔融等物理变化,以及氧化还原、分解、脱水和离解等化学变化。

另有一些物理变化,虽无热效应发生但比热容等某些物理性质也会发生改变,这类变化如玻璃化转变等。

物质发生焓变时质量不一定改变,但温度是必定会变化的。

差热分析正是在物质这类性质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技术。

若将在实验温区内呈热稳定的已知物质(参比物)和试样一起放入加热系统中(图1),并以线性程序温度对它们加热。

在试样没有发生吸热或放热变化且与程序温度间不存在温度滞后时,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与线性程序温度是一致的。

若试样发生放热变化,由于热量不可能从试样瞬间导出,于是试样温度偏离线性升温线,且向高温方向移动。

反之,在试样发生吸热变化时,由于试样不可能从环境瞬间吸取足够的热量,从而使试样温度低于程序温度。

只有经历一个传热过程试样才能回复到与程序温度相同的温度。

图1 加热和测定试样与参比物温度的装置示意图在试样和参比物的比热容、导热系数和质量等相同的理想情况,用图1装置测得的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及它们之间的温度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拔尖班一年级(17)级2017-2018学年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拔尖班一年级(17)级2017-2018学年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拔尖班一年级(17)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仙林)授课计划及课表12-1 注:本学期上课起讫时间:自3月5日至6月24日(共16.0周)复习及考试起讫时间:自6月25日至7 月8日(共2.0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二年级(16)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仙林)授课计划及课表12-2 注:本学期上课起讫时间:自3月5日至6月24日(共16.0周)复习及考试起讫时间:自6月25日至7 月8日(共 2.0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声学专业二年级(16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仙林)授课计划及课表12-3 注:本学期上课起讫时间:自3月5日至6月24日(共16.0周)复习及考试起讫时间:自6月25日至7 月8日(共2.0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声学专业三年级(15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鼓楼)授课计划及课表12-1 注:本学期上课起讫时间:自3月5日至6月24日(共16.0周)复习及考试起讫时间:自6月25日至7 月8日(共2.0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三年级(15)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鼓楼)授课计划及课表12-2注:本学期上课起讫时间:自3月5日至6月24日(共16.0周)复习及考试起讫时间:自6月25日至7 月8日(共2.0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四年级(14)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鼓楼)授课计划及课表12-3 注:本学期上课起讫时间:自3月5日至6月24日(共16.0周)复习及考试起讫时间:自6月25日至7 月8日(共 2.0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声学专业四年级(14)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鼓楼)授课计划及课表12-4 注:本学期上课起讫时间:自3月5日至6月24日(共16.0周)复习及考试起讫时间:自6月25日至7 月8日(共2.0周)。

南京大学课程表

南京大学课程表

注:上课时间:2014年2月17日至2014年6月22日(共18周)考试时间:2014年6月23日至2014年7月6日(共2周)
注:上课时间:2014年2月17日至2014年6月22日(共18周)考试时间:2014年6月23日至2014年7月6日(共2周)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天文学授课计划及课程表(三年级)
注:上课时间:2014年2月17日至2014年6月22日(共18周)
考试时间:2014年6月23日至2014年7月6日(共2周)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授课计划及课程表(三年级)
注:上课时间:2014年2月17日至2014年6月22日(共18周)
考试时间:2014年6月23日至2014年7月6日(共2周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天文学授课计划及课程表(四年级)
注:上课时间:2014年2月17日至2014年6月22日(共18周)
考试时间:2014年6月23日至2014年7月6日(共2周)。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矢网分析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矢网分析

矢网分析摘要:矢量网络分析仪能够对网络参数进行全面测量,它既可测量网络的幅频特性,又可测量网络的相频特性和群延迟特性。

本实验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装有微波材料样品的二端口网络散射系数(s参量),反推出待测样品的介电常数。

关键词:矢量网络分析仪,散射系数,介电常数一、引言隐身技术是通过控制、降低目标的可探测信号特征,使其不易被微波、红外、可见光、声波等各种探测设备发现、跟踪、定位的综合技术。

其中,微波隐身(或称雷达波隐身)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

现在已发展成集形状隐身、材料隐身等一体的高度复杂的技术,并已应用到导弹、飞机、舰船、装甲车辆、重要军事设施等许多武器装备上。

雷达隐身技术中,最简单的一种是涂覆型隐身技术。

它是将吸波材料直接以一定的厚度涂覆在外壳以降低对微波的反射,减少雷达探测面积,提高隐身能力。

而材料的微波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与吸波性能有关,本实验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装有微波材料样品的二端口网络散射系数(s参量),反推出待测样品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

二、实验原理矢量网络分析仪能够对网络参数进行全面测量,它既可测量网络的幅频特性,又可测量网络的相频特性和群延迟特性。

可广泛应用于天线和雷达散射截面RCS测量,发射/接收(T/R)模块测量,介质材料特性测量,微波脉冲特性测量,光电特性测量和低温电子测量等领域,是相控阵雷达、精密制导、电子对抗、隐身和反隐身技术、微波通信和卫星等电子系统的科研、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测试设备。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信号源产生测试信号输入到被测件,当测试信号通过被测件时,一部分信号被反射,另一部分信号则被传输,那么反射和传输信号就携带了被测件的一些特性。

矢量网络分析仪A V3629用于测量器件和网络的反射和传输特性。

整机主要包括45MHz—40GHz 合成信号源、53MHz—24GHz本振源、s参数测试装置模块、幅相接收模块、数字信号处理与嵌入式计算机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2017版篇一:南京大学-法拉第效应法拉第效应(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光的振动面转过一个角度,也就是磁场使介质具有了旋光性,这种现象称为法拉第效应。

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磁场下的法拉第转角,计算出介质的费尔德常数。

关键词:法拉第效应;法拉第转角;费尔德常数;旋光性一、实验目的1.了解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

2.初步掌握进行磁光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法拉第效应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θF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及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H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_费尔得定律。

(1)比例系数V由物质和工作波长决定,表征着物质的磁光特性,这个系数称为费尔得(Verdet)常数,它与光频和温度有关。

几乎所有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法拉第效应,但一般都很不显著。

不同物质的振动面旋转的方向可能不同。

一般规定:旋转方向与产生磁场的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的,叫正旋(V>0),反之叫负旋(V篇二:法拉第效应南京大学法拉第效应引言184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探究电磁现象和光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当一束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光的振动面转过一个角度,也即磁场使介质居于了旋光性,这种现象后来就称为法拉第效应。

法拉第效应有许多方面的应用,它可以作为物质结构研究的手段,如根据结构不同的碳氢化合物其法拉第效应的表现不同来分析碳氢化合物导体物理的研究中,它可以用来测量载流子得得有效质量、迁移率和提供能带结构的信息;在激光技术中,利用法拉第效应的特性,制成了光波隔离、光频环形器、调制器等;在磁学测量方面,可以利用法拉第效应测量脉冲磁场。

实验原理1.法拉第效应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θF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及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H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费尔德定律,即?F?VBHl(1)比例系数V由物质和工作的波长决定,表征着物质的磁光特性,这个系数称为费尔德常数,它与光频和温度有关。

几乎所有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法拉第效应,但是一般都很不显著。

不同物质的振动面旋转的方向可能不同。

一般规定:旋转方向与产生磁场的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的,叫正旋(V>0),反之叫负旋(V篇三:法拉第效应法拉第效应摘要:当在光的传播方向加一个强磁场时,平面偏振光穿过处于该磁场中的样品后,其偏振面会偏转一个角度,也即磁场使介质居于了旋光性,这种现象后来就称为法拉第效应。

关键词:法拉第效应法拉第旋光角费尔德常数一、引言184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探究电磁现象和光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当一束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光的振动面转过一个角度,如图1所示,也即磁场使介质居于了旋光性,这种现象后来就称为法拉第效应。

图1 法拉第效应法拉第效应有许多方面的应用,它可以作为物质结构研究的手段,如根据结构不同的碳氢化合物其法拉第效应的表现不同来分析碳氢化合物导体物理的研究中,它可以用来测量载流子得得有效质量、迁移率和提供能带结构的信息;在激光技术中,利用法拉第效应的特性,制成了光波隔离、光频环形器、调制器等;在磁学测量方面,可以利用法拉第效应测量脉冲磁场。

二、实验原理 1、法拉第效应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θF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及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H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费尔德定律,即?F?VBHl(1)比例系数V由物质和工作的波长决定,表征着物质的磁光特性,这个系数称为费尔德常数,它与光频和温度有关。

几乎所有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法拉第效应,但是一般都很不显著。

不同物质的振动面旋转的方向可能不同。

一般规定:旋转方向与产生磁场的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的,叫正旋(V>0),反之叫负旋(V<0)。

法拉第效应与自然旋光不同。

在法拉第效应中,对于给定的物质,偏振面相对于实验室坐标的旋转方向,只由B的方向决定,和光的传播方向无关,这个光学过程是不可逆的。

光线往返一周,旋光角将倍增。

而自然旋光是可逆的,光线往返一周,累积旋光角为零。

与自然旋光类似,法拉第效应也有色散,如图2所示。

含有三价稀土离子的玻璃,费尔德常数可以近似表示为22?1V?K() (2)t这里K是透射光波长λt、有效的电偶极矩阵元、温度和浓度等物理量的函数,但是与入射波长λ无关。

这种V值随波长而变得现象称为旋光色散。

图2 室温下铈Ce3+玻璃的旋光色散曲线2、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从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图像看,法拉第效应可以这样理解:一束平行于磁场方向传播的平面偏振光,可以看作是两束等幅的的左旋和右旋偏振光的叠加,左旋和右旋是相对于磁场方向而言的。

介质中受原子核束缚的电子在入射光的两旋转电矢量作用下,作稳态的圆周运动。

在与电子轨道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上加一个磁场B,则在电子上将引起径向力FM(即洛伦兹力)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值。

轨道半径也可以由两个不同的值。

结果,对于一个给定的磁场就会有两个电偶极矩,两个电极化率。

这样,磁场的作用就使左旋圆偏振光的折射率nL和右旋圆偏振光的折射率nR不等,通过厚度为l的介质后,将产生不同的相位滞后?R?(2?/?)nRl??(2?/?)nlL L(3)式(3)中的λ是真空中的波长。

圆偏振光的相位即旋转矢量的角位移,相位滞后即角位移的倒转。

在介质的入射面上,入射的平面偏振光E可以分解为如图3(a)所示的两个旋转方向不同的圆偏振光EL和ER。

通过介质后,它们的相位滞后旋转矢量如图3(b)所示,从介质出射后,两个圆偏振光的合成矢量E的方向相对于原来的方向转过的角度是?F?(?R??L)?(?/?)(nR?nL)l12(4)假如和的差正比于磁感应强度B,由式(4)可以得到式(1)。

磁场使左右旋圆偏振光的折射率不同,从微观上理解:这在本质上可以归结为在磁场的作用下原子、分子能及和量子态的变化。

法拉第效应的严格推导涉及到色散的量子力学理论。

图3 旋光的解释3、法拉第旋光角的计算设介质中原子的轨道电子具有磁矩μe L2me(5)式中L是轨道角动量。

在磁场B中,一个电子磁矩具有势能Ep EpB?eeBLB?L轴2me2me(6)式中L轴为电子轨道角动量的轴向分量。

当平面偏振光通过磁场B作用在折射率为n的样品介质上,光子使电子由基态激发到高能态。

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角动量±h,动能没有改变,而势能则增加?Ep?Ep?eBeB?Ep轴??h 2me2me(7)同时光子失去能量?Ep。

式(7)中的正负号对应于左旋光和右旋光。

因为光子具有能量hν,故样品介质对光的折射率n是hw的函数对左旋光量子来说n?n(?) (8)或nL?n(E’p)nL?n(???E’p’dn?EpeBdn)?n(?)??n(?)?d?2md?(9)同理,对右旋光量子有nR?n(?)?eBdn2md?(10)把式(9)和式(10)带入式(4)得lBedn?F??2mcd?(11)用波长表示得?F??lBedn?2mcd?(12)这是法拉第效应旋光角的计算公式。

它表明旋光角的大小和样品介质的厚度、磁感应强度成正比,和入射光的波长及样品介质的色散有密切关系。

三、实验仪器法拉第效应的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本装置分为如下几个部分:图4 实验装置示意图光源系统:白炽灯、透镜组、单色仪、斩光器、起偏器;磁场系统:电磁铁及供电电源、特斯拉计;样品介质:可选用费尔德常数大的材料,一般是含重金属或稀土离子的光学玻璃,样品做成柱状;旋光角检测系统:检偏测角仪、前置放大器、锁相放大器、光电倍增管及其电源和输出指示。

四、实验内容1、确定磁场及光电倍增光的旋钮处于逆时针的最小位置,打开电源。

2、磁场调零。

3、光电倍增管电压换换调至850V(必须<1000V),调节过程中注意输出指示不可以过载。

4、缓慢转动检偏调节旋钮寻找消光点,这就是法拉第转角的零点。

5、固定光的波长为500nm,不断增大磁场值(必须<=600mT),分别在0,100,200,300,400,500,600mT处测量检偏角,算出Faraday转角。

6、再分别取波长为550nm,633nm,700nm(沿一个方向缓慢转动波长调节旋钮),分别在0,200,400,600mT处测量检偏角,算出Faraday转角。

7、换一个样品重做步骤5和6。

8、(选作)固定磁场值为500mT,在400nm~700nm范围内间隔50nm改变光的波长(沿一个方向缓慢转动波长调节旋钮),分别测量检偏角,取步骤5或6中0T处的检偏角值为零点,计算Faraday转角、费尔德常数。

五、注意事项1、先把磁场调零,光电倍增管的负电压调至绝对值小于300V,然后再开电源、关电源以及换样品。

2、磁场处于最大值(600mT)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仪器发热容易损坏。

3、尽量沿一个方向缓慢转动波长调节旋钮、检偏调节旋钮。

六、数据处理 1、实验部分实验测得数据如表1所示。

样品一长度l=,样品二长度为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