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功能评分

合集下载

手功能评定表

手功能评定表
手功能评定表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诊断
项目
评分标准
评分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对指
(10分)
食指
中指
环指
小指
小指MP
2分
4分
6分
8分
10分
对掌
(10分)
≥正常80%
79~50%
49~20%
强直
10分
6分
4分
0分
手指内收/外展(10分)
≥正常80%
79~50%
49~20%
强直
10分
6分
4分
0分
手指屈伸TAM(20分)总分Fra bibliotek评定者签名
手部感觉恢复程度的分级:
S0感觉缺失
S1仅存在深压痛觉
S1+表面痛觉恢复
S2表面痛和触觉恢复
S2+与S2相似但有感觉过敏
S3痛觉和触觉恢复并且静态2PD15mm
S3+与S3相似,静态2PD在7~15mm之间
S4完全恢复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写字
捡硬币
反纸牌
夹夹子
拧瓶盖
扣纽扣
用剪刀
持水杯
提重物
抓硬物
容易2分/困难1分/不能0分
感觉功能*(10分)
S4
S3+
S3
S2
S1
S0
10分
8分
6分
4分
2分
0分
外观
(10分)
萎缩
瘢痕
变色
畸形
无2.5分/轻度1.5分/中度0.5分/重度0分

关节活动度评定表

关节活动度评定表
内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40 度
水平位内旋
70-90 度
水平位外旋
60-80 度
颈部
前屈
60 度
后伸
35 度
侧弯左右各
45 度
肘关节
屈曲
145 度
伸展
0 度
腕关节
屈曲
60-80 度
伸展
0-20 度
侧偏左右各
20-40 度
翻腕掌屈
50-60 度
翻腕背屈
60-70 度
膝关节
屈曲
135-150 度
伸展
0 度
踝关节
背屈
20-30 度
关节活动度评定表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评定是指评估个体关节在各个方向上的可移动范围的一种测试方法。这种评估对于了解关节功能、康复治疗进展、术后恢复以及其他临床评估非常重要。
关节名称
活动方向
参考值范围
肩关节
前屈/上举
150-170 度
后伸
40-45 度
外展
160-180 度
跖屈
45-50 度
请注意,这些参考值适用于大部分人群,但个体差异仍然存在,而且某些疾病或损伤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测定和解读。

Cooney腕关节评分

Cooney腕关节评分

四川省骨科医院康复科腕关节康复计划表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第次测评住院号:测评日期:测评人:病程:诊断:
4、康复目标:
□1、缓解疼痛、水肿、挛缩等症状。

□2、改善和维持局部以及全身的循环、代谢情况,促进受伤后局部血液、淋巴循环的恢复和再生。

□3、促进受伤关节、邻近关节,甚至健侧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和维持。

□4、肌肉功能(肌力、收缩速度、耐久力)的改善。

□5、训练和提高活动的持续时间和耐久力。

□6、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下肢血脉栓塞、全身体力下降等。

□7、改善心理状态,建立对疾病恢复的信心。

□8、指导活动辅助装置的使用,如各种支具、假肢等。

5、康复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内服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玄胡伤痛宁片、创伤宁片、七味三七口服液、血藤当归胶囊、消增强骨片
外用药:新伤膏、郑氏舒活灵、丁桂活络膏、风湿活络搞、活血散瘀洗药、软坚散结洗药。

□2、电针疗法
□3、按摩
□4、运动疗法
□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关节牵引□关节松动术□中医康复手法□肌力训练□常用练功法
□5、中药奄包疗法
□6、中药熏蒸疗法蒸汽疗法
□7、中药热蜡疗法
□8、水疗
□9、中药超声波疗法连续,脉冲 W 分
□10、磁场疗法脉冲 Hz 分
□11、超声电导脉冲 Hz 分
□12、中频中药离子电疗法
6、康复评定
同上。

Gartland 和 Werley腕关节评分

Gartland 和 Werley腕关节评分
1或3
石膏管形导致的手指功能差
1或2
最终结果

0-2

3-8

9-20

>/=21
客观评价依据的正常活动度为:背伸45°,掌屈30°,桡偏15°,尺偏15°,旋前与旋后各50°。
6
客观评价(0-5分)
背伸缺陷(<45°)
5
尺偏缺陷(<15°)
3
旋后缺陷(<50°)
2
掌屈缺陷(<30°)
1
桡偏缺陷(<15°)
1
环形运动缺陷
1
下尺桡关节疼痛
1
握力是对侧的60%或以下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旋前缺陷
2
并发症(0-5分)
关节炎改变
轻微
1
轻微,伴有疼痛
3
中度
2
中度,伴有疼痛
4
严重
3
严重,伴有疼痛
5
神经并发症(正中神经)
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
缺陷评分系统
评分
残余畸形(0-3分)
尺骨茎突突出
1
掌倾畸形
2
桡偏畸形
2或3
主观评价(0-6分)
优:无疼痛、残疾、或运动受限
0
良:偶尔疼痛,运动有些受限,感到腕关节无力
2
可:偶尔疼痛,运动有些受限,感到腕关节无力
4
如果注意,并无特殊不便,活动轻微受限
差:疼痛,活动受限,残疾,活动明显受限

关节评分标准

关节评分标准

0
0
功能(22分)
行走、站立无限制
22
10
行走5~10个街区(2.5~5km)10

8
行走1~5个街区(0.5~2.5km)8
15°
5
行走一个街区(0.5 km)
4
15°
0
不能行走
0
能上楼梯
5
-1
能上楼梯,但需支具
2
-2
只能室内行走,无需支具
5
-3
只能室内行走,无需支具
2
-2
活动度(18分)
-3
每活动8°记1分,最高18分
3
2级(差)
2
1级(肌肉收缩)
1
0级(无肌肉收缩)
0
病人满意度
满意、较以前好转
5
不满意、比以前差
0
注:总分为35分。优 34—35分,良 29—33分,差<29分
肘关节评定表 HSS
标准
疼痛(40分) 无或可被忽视 轻微疼痛,偶尔需服止痛药 中度疼痛,每日需服止痛药 中度疼痛,休息或夜间痛 严重疼痛,影响日常生活
Cooney 腕关节评分(改良 Green 和 O’Brien 腕关节
评分)
标准
评分
疼痛(25分)

25
轻度,偶尔 20
中度,可以忍受 15
严重,不能忍受 0
功能状况(25分)
恢复到平时工作状况 25
工作上受限制 20
能够坚持工作但未被聘用 15
由于疼痛而无法工作 0
活动度(正常的百分数)(25分) 100% 25 75%~99% 15 50%~74% 10 25%~49% 5 0%~24% 0
10

腕手关节功能评定表

腕手关节功能评定表

腕手关节功能评定表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第次测评住院号:测评日期:测评人:病程:诊断:
(
1.基本情况

2.腕手关节功能评定表分数:()
手感觉恢复程度的评定(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
S0-----在支配区内仍无感觉恢复
S1-----在支配区内深的皮肤痛觉恢复
S2-----在支配区内浅的皮肤痛觉和触觉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
S3-----在支配区内浅的皮肤痛觉和触觉完全恢复,过敏现象消失,静态2PD15mm S3+---情况同S3,但2PD也有某种程度的恢复,静态2PD在7~15mm之间
S4-----完全恢复,静态2PD<6mm
3.上肢肌力和关节活动度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分数)
总分:100分;良:>60分,生活基本自理;中度残疾:60~40分,有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重度残疾:40~20分,生活依赖明显;完全残疾:<20分,生活完全依赖。

Barthel指数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效益最大。

5.康复诊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心理问题):
6.现阶段康复目标:
□1.消炎消肿止痛。

□2.改善ROM。

□3.增强肌力或肌耐力。

□4.改善手、腕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协调性。

□5.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Sudeck肌萎缩、全身体力下降等。

□6.改善心理状态,建立对疾病恢复的信心。

□7.指导活动辅助装置的使用,如各种支具、假肢等。

7.康复治疗方法
①理疗:
②手法:
③运动疗法:
④作业疗法:
⑤护具:□护腕□关节支具□前臂悬吊带□弹力绷带□肌内效布贴□其他。

手、显微外科分级标准

手、显微外科分级标准

(一)Verdan分区:拇、手指屈肌腱损伤Verdan分区。

见图4-2-20-1。

I区:范围包括指浅屈肌腱止点以远至指深屈肌腱止点之间的区域;11区:为滑车的关键区(Bunnell所谓的“无人区”),指从远侧掌横纹到指浅屈肌腱止点之间的区域;111区:由蚓状肌的起始部组成,指自腕横韧带远侧缘至滑车关键区起始处或第一环状滑车(A1)起始处之间的区域;1V区:为被腕横韧带覆盖的区域即腕管区;V区:指前臂肌腱起始处至腕横韧带近侧区。

(一)Eaton-Weibly分区,分区见4-2-23-1。

1区:远指间关节;11区:中节指骨;111区:近指间关节;1V 区:近节指骨;V1区:手背;V11区:腕背支持带;V111区:前臂远端;三、手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见图4-2-1-5 TAM=(MP+PIP+DIP)-(MP+PIP+DIP) 即:总主动活动度=骨关节屈曲度之和-骨关节伸直受限度之和(TAM=总主动活动度,MP=掌指关节,PIP=近节指间关节,DIP=远位指间关节)评定标准:优活动范围正常良TAM>健侧的75%可TAM>健侧的50%差TAM<健侧的50%四、桡骨远端骨折AO/ASIF分型:见图4-2-1-5A型骨折,即关节外骨折(A1:尺骨骨折,桡骨完整;A2:桡骨单纯压缩骨折;A3:桡骨多节段骨折)B型骨折,即部分关节内骨折(B1:桡骨矢状面骨折;B2:背侧桡骨骨折;B3:掌侧桡骨骨折)C型骨折,即完全关节内骨折(C1:单纯关节面或干骺端骨折;C2:关节面单纯骨折,干骺端粉碎性骨折;C3:桡骨粉碎性骨折)五、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的分型:按骨折以为程度分类,此型目前临床上最常用。

1型:骨折无移位;1A型:骨折无移位无内翻或外翻,肱骨小头及侧位X线片肱骨前缘线正常;1B型:轻度移位,内侧皮质翘棱,肱骨前缘线仍通过肱骨小头;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ⅡA型:过伸,后侧皮质完整,肱骨小头位于肱骨前缘线之后,无旋转;ⅡB型:纵向或者旋转移位,骨折端仍有部分接触。

PRWE(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评分

PRWE(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评分

PRWE(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评分姓名:记录日期:以下表格将有助于我么们了解,在过去一周你的腕关节有什么程度的障碍,请你将上一周内的腕关节症状在0-10分度内去一个平均值,如果你不能活动你的腕关节,请估计以下疼痛或困难将会有多大,如果伤后没有活动过关节,可以空项不填。

1、疼痛请你将过去一周内,最能体现你的腕关节疼痛的平均数在下列0-10分度的评分表中圈出来,0代表一点都不痛,10代表从未有过的疼痛,或者由于这种疼痛而不干活动。

例如: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不疼最痛疼痛分级休息时0 1 2 3 4 5 6 7 8 9 10反复做腕关节运动时0 1 2 3 4 5 6 7 8 9 10举重物时0 1 2 3 4 5 6 7 8 9 10最疼时0 1 2 3 4 5 6 7 8 9 10疼痛的频度0 1 2 3 4 5 6 7 8 9 102、功能A、特殊功能请你将过去一周内,你感到最能体现你困难程度的动作,在下列0-10分度的评分表中圈出来,0代表没有任何困难,10代表十分困难,什么也不能干。

例如: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无困难不能做拧门把手0 1 2 3 4 5 6 7 8 9 10用手切肉0 1 2 3 4 5 6 7 8 9 10举重物时0 1 2 3 4 5 6 7 8 9 10系衣服口子0 1 2 3 4 5 6 7 8 9 10用双手支撑从椅子上站起0 1 2 3 4 5 6 7 8 9 10用手提10磅的重物0 1 2 3 4 5 6 7 8 9 10使用卫生纸0 1 2 3 4 5 6 7 8 9 10B、特殊功能请你将过去一周内,你感到最能体现你困难程度的一般动作,在下列0-10分度的评分表中圈出来,0代表没有任何困难,10代表十分困难,以至于无法做这些日常活动。

日常起居(穿衣、洗漱)0 1 2 3 4 5 6 7 8 9 10家务劳动(带扫卫生、修缮)0 1 2 3 4 5 6 7 8 9 10工作0 1 2 3 4 5 6 7 8 9 10娱乐活动0 1 2 3 4 5 6 7 8 9 10PRWE共包含15个项目:5个与疼痛有关的小项(4个涉及疼痛的强度,1个与疼痛的频度有关);6个与特殊活动有关的小项,4个与日常活动有关的小项,后者可反映病人在自理能力、家务活动、工作和娱乐方面的困难情况,每一个小项可得一个分值,总分10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腕关节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肢体关节功能评价使用说明(适用于四肢大关节功能评定):
1.各关节功能丧失程度等于相应关节所有轴位(如腕关节有两个轴位)和所有方位(如腕关节有四个方位)功能丧失值的之和再除以相应关节活动的方位数之和。

例如:腕关节掌屈40度,背屈30度,桡屈15度,尺屈20度。

查表得相应功能丧失值分别为30%、40%、60%和60%,求得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为47.5%。

如果掌屈伴肌力下降(肌力3级),查表得相应功能丧失值分别为65%、40%、60%和60%。

求得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为56.25%。

2.当关节活动受限于某一方位时,其同一轴位的另一方位功能丧失值以100%计。

如腕关节掌屈和背屈轴位上的活动限制在掌屈10度与40度之间,则背屈功能丧失值以100%计,而掌屈以40度计,查表得功能丧失值为30%,背屈功能以100%计,则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为65%。

3.对疑有关节病变(如退行性变)并影响关节功能时,伤侧关节功能丧失值应与对侧进行比较,即同时用查表法分别求出伤侧和对侧关节功能丧失值,并用伤侧关节功能丧失值减去对侧关节功能丧失值即为伤侧关节功能实际丧失值。

4.由于本标准对于关节功能的评定已经考虑到肌力减退对于关节功能的影响,故在测量关节运动活动度时,应以关节被动活动度为准。

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评定
表C.4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
关节运动活动度
肌力
≤M1M2 M3 M4 M5
掌屈
≥61100 75 50 25 0 51~60 100 77 55 32 10 41~50 100 80 60 40 20 31~40 100 82 65 47 30 26~30 100 85 70 55 40 21~25 100 87 75 62 50 16~20 100 90 80 70 60 11~15 100 92 85 77 70 ≤10100 95 90 85 80
背屈
≥61100 75 50 25 0 51~60 100 77 55 32 10 41~50 100 80 60 40 20 31~40 100 82 65 47 30 26~30 100 85 70 55 40 21~25 100 87 75 62 50 16~20 100 90 80 70 60 11~15 100 92 85 77 70 ≤10100 95 90 85 80
桡屈
≥21100 75 50 25 0 16~20 100 80 60 40 20 11~15 100 85 70 55 40 6~10 100 90 80 70 60 ≤5100 95 90 85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