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完整版)单元1城市轨道交通概述-3城轨交通的类型及其特征

➢与其他车辆混行,受路口红绿灯的控制,正点率低,噪 声大,加减速性能较差
1908年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
1913年法国的24路有轨电车
日本东京街头有轨电车
✓新型有轨电车系统
➢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一些大城市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 地面轨道交通方式上来 ➢世界上已有270多座城市建有新型有轨电车系统 ➢2009年底,上海浦东的新型有轨电车投入运营
我国缺乏研制独轨车辆的相关经验
➢ 单轨电车
单轨也称作独轨,指通过单一轨道梁支撑车厢并提供导引作用而运行的轨 道交通系统。以支撑方式的不同,分为跨座式和悬挂式两种。
单轨的车辆采用 橡胶轮,最高速度可 达80 km/h,旅行速 度为30~35 km/h, 列车为4~6辆编组, 单向运送能力为 (1~2.5)万人次/ 小时。
9
2
列车编组
4~8节,最多11节 10
项目 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小曲线半径
技术参数 较好 300m
3
列车容量
3000人
11
最小竖曲线半径
3000m
4
车辆构造速度
89~100km/h
12
舒适性
较好
5
平均运行速度
30~40km/h
13
城市景观
无大影响
6
车站平均间距
7
最大通过能力
8 与地面交通隔离率
600~2000km/h 30对/h 100%
地铁的运能,单向在3万人次/ 小时,最高可达6~8万人次/小时。
最 高 速 度 可达 120km/h ,旅 行 速 度 可 达 40km/h 以 上 , 可 4 ~ 10辆编组,车辆运行最小间隔可低 于1.5min。
第三讲《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类型》

悬挂式
4. 单轨(独轨)交通
单轨交通是采用一条大断面轨道并全部高 架的轨道交通。其类型分为跨座式和悬挂式 两种。
国外的跨座式独轨
重庆单轨车辆(跨座式)
重庆单轨车辆
日本东京奥运会建设的大客流量独轨交通 (1964)
日本千叶都市单轨(悬挂式)
(2)适应范围
占用土地少 运量较大(5000~20000人次/h)
能适应复杂地形要求 建设工期短,造价低 能确保安全 噪声与振动均较低 对日照和城市景观影响较小 最大运量问题尚需进一步论证
我国缺乏研制独轨车辆的相关经验 紧急情况下,乘客没有逃生的地方
日本北九州小仓线跨座式独轨
悉尼独轨交通
德国中部城市乌伯塔的悬挂式独轨交通
我国内地将开通地铁、轻轨的城市
已经批准、在建: 杭州、哈尔滨、长沙、郑州、福州、昆明、 南昌、合肥、南宁 苏州、东莞、宁波、无锡、大连、贵阳
上报待批: 石家庄、太原、济南、乌鲁木齐、兰州
上海、北京、广州线路及里程
• 上海 11条线路 总里程424公里 • 北京 14条线路 总里程336公里 • 广州 8条线路 总里程222公里
1.4.5 车站
• 轨道交通系统车站的选址、布置、规模等对 运营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上海地铁车站
岛 式 站 台
侧 式 站 台
早期的北京地铁
北京地铁4号线列车
上海地铁2号线列车
(1)概述
概念
LRT(Light Rail Transit):在有轨电车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 列车或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的中运 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输送能力介于地铁和 有轨电车之间,为15000~30000人/h。旅行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基本线形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基本线形一、直线型直线型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最常见的一种线形。
它通常是由两个平行的轨道组成,沿着城市的主要道路或者市区的主干道铺设而成。
这种线形的特点是直线长度较长,车站间距较大,列车运行速度较快。
直线型线路的设计和建设相对简单,适用于长距离的通勤需求。
二、弯曲型弯曲型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另一种常见线形。
它通常用于城市内部的弯曲道路或者需要绕过一些特殊地形的区域。
弯曲型线路的特点是车站间距较短,列车运行速度较慢。
为了适应弯曲型线路的特点,列车需要具备良好的转弯半径和转弯能力。
三、环形型环形型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一种特殊线形。
它通常是由一条闭环线路组成,形成一个环状的运行路线。
环形型线路的特点是车站间距较短,列车通常以单向循环的方式运行。
环形型线路适用于城市中心区域交通需求较高的地区,可以连接多个重要的商业中心、政府机构、旅游景点等。
四、支线型支线型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一种分支线形。
它通常是由主干线路延伸出来的一条或多条分支线路。
支线型线路的特点是车站间距较短,列车通常以单向循环或双向运行的方式运行。
支线型线路适用于连接城市的外围区域或者一些次要交通枢纽,能够满足市民的通勤需求。
五、环线型环线型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一种特殊线形。
它通常是由多条线路组成的一个环状路线,所有线路都沿着同一方向运行。
环线型线路的特点是车站间距较短,列车通常以单向循环的方式运行。
环线型线路适用于连接城市的不同区域,可以提供市民快速、便捷的换乘服务。
六、网状型网状型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一种复杂线形。
它通常是由多条线路组成的一个网状网络,各条线路之间可以实现换乘。
网状型线路的特点是车站间距较短,列车通常以双向运行的方式运行。
网状型线路适用于连接城市的不同区域,可以提供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选择。
七、穿越型穿越型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一种特殊线形。
它通常是由一条线路穿越城市的某个区域而成。
穿越型线路的特点是车站间距较短,列车通常以双向运行的方式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试题库

城市轨道交通》试题库城市轨道交通》试题库一、填空题:(20题)1.城市轨道交通按照轨道形式可以分为重轨铁路、轻轨铁路和独轨铁路三种形式。
2.城市轨道交通按照运能可以分为大运量系统、中运量系统和小运量系统三种形式。
3.城市轨道交通按照路权专用程度可以分为全封闭、半封闭和全开放三种形式。
4.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建立综合公共交通系统。
5.1804年2月29日,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蒸汽机车轨道。
6.1863年1月10日,伦敦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蒸汽机车地铁,标志着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诞生。
7.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的有轨电车系统。
8.1984年,英国伯明翰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9.1899年,中国北京建成了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轨道。
10.1996年,中国台北建成了台北第一条城轨交通线路。
11.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商业运营线路于2002年12月在中国上海建成。
12.城轨交通路网规划主要包括产生背景研究、路网结构研究和实施规划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
13.城轨交通路网结构研究主要包括合理规模研究、路网结构形式研究、路网方案客流测试和路网方案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
14.城轨交通车站的位置有四种常用的选择:跨路口、偏路口、两个路口之间和贴道路红线外侧。
15.城轨交通的路线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可以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
16.编制城市路网规划的基本思路有先线后点和先点后线两种。
17.城轨交通限界包括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和接触限界。
18.城轨交通地下工程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暗挖法、盾构法和沉管法。
19.城轨交通地下工程暗挖法包括盖挖法、新奥法、浅埋暗挖法和矿山法。
20.城轨交通的轨道有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和其他附属设备等六部分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试题库一、填空题:(20题)1.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重轨铁路、轻轨铁路和独轨铁路三种形式。
2.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大运量系统、中运量系统和小运量系统三种形式。
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城市轨道交通,也被称为地铁、轻轨或快线,是一种在城市内部利用铁路轨道作为基础,并以电力作为动力的公共交通工具。
它通常由一组连接在一起的车站和铁路线路组成,以便提供城市内部的快速和高效的运输服务。
它可以是地下、高架或地面铁路,视地理环境和城市规划而定。
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建造了欧洲第一条地铁,即伦敦地铁。
之后,各大城市陆续建造了自己的地铁系统,如纽约地铁、巴黎地铁等等。
在20世纪50年代,轻轨系统开始在美国广泛使用,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城市轨道交通解决方案。
在21世纪,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流行不断增加,并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公共交通首选。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有地铁、轻轨和快速铁路等几种类型,下面对它们分别进行简要介绍:地铁地铁是一种主要位于地下的轨道交通,其通常分为三类:重轨、中轨和浅轨。
重轨地铁通常在市中心建造,每节车厢均由轮子和车体轮廓轴承支撑,以确保它们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
中轨地铁通常是一个高度扩展的系统,车站可以在地面、地下或高架上建造,车厢通常较轻。
轻加强地铁通常位于城市的较偏远地区,车站可以高架、地下或地面建造,它们一般使用更轻的车体和轨道,节省了成本。
轻轨轻轨是机动车辆与电力牵引的轨道车辆(有轨电车),能够以较小的成本在相对短时间内建设,由于它们更适合曲线,因此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
轻轨可以在城市的街道上行驶,也可以通过高架线路与地下轨道连接起来。
快速铁路快速铁路可以是高铁、城际铁路和区域快速铁路等类型。
它们通常在城市周围建设,以提供市内市外的快速连接。
这些铁路系统一般使用大型高速列车,能够以高速行驶,缩短乘客在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点•高效快速:城市轨道交通是公共交通系统中最快的方式之一,它们可以让乘客在城市之间高速、稳定、高频率地出行。
•纪律性:城市轨道交通是最为规范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它们按照固定的时刻表和路线运行,乘客可以通过安静、干净和舒适的车辆享受无压力的旅程。
简要说出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分类及特点介绍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常见的车辆有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几种
类型。
每种车辆不同的特点,使其适用于不同的路线和场景。
1. 地铁
地铁是一种狭长的车厢,通常由6节或8节车厢组成。
其在城市
主干道中铺设,独立设站,能够快速地横贯城市,连接不同的区域。
地铁车辆一般采用电力牵引,车速相对较快,车站之间的间距也较宽,能够承载大规模的人流。
2. 轻轨
轻轨车辆通常由2至3个车厢组成,车体较小,适合于较清闲的
市区和郊区。
其适用于比较窄的轨道线路,速度较慢,但也因此适用
于范围较小的运行区域。
3. 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车长通常较短,一般由2节或3节车厢组成。
其适用于
比较繁忙的市区,车厢之间的距离较近,能够适应人流密度大的情况。
有轨电车通常采用从架线上获取电力驱动,能够沿途停靠,适用于城
市中短距离出行。
总的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分类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来进
行定制。
这些车辆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未来还会出现更
多类型的车辆,更好地服务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第二章 轨道交通的类型与形式

特点
一般设在城市中心穿街走巷运行,具有上下车方便的特 点
通常为单节或2节编组,运送能力较低,为5000~10000 人/h
运行速度较低,通常为15~20km/h,甚至更低
一般采用直流电机驱动 与其他车辆混行,受路口红绿灯的控制,正点率低,噪 声大,加减速性能较差
新型有轨电车系统
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一些大城市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 地面轨道交通方式上来 世界上已有270多座城市建有新型有轨电车系统 2009年底,上海浦东的新型有轨电车投入运营
1~3万人次 >3万人次/h /h单向 单向 2~6节/列 4~10节/列
(1)概述 车辆在一根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旅行速度可达30~35km/h 跨座式
悬挂式
(2)适应范围
占用土地少 运量较大(5000~20000人次/h) 能适应复杂地形要求 建设工期短,造价低 能确保安全 噪声与振动均较低 对日照和城市景观影响较小 最大运量问题尚需进一步论证 我国缺乏研制独轨车辆的相关经验
在日本以“新交通系统”统称AGT
自动导向系统
车辆采用橡胶轮胎在专用轨道上运行的中运量轨道运输 系统,可实现全自动化和无人驾驶。 线路形态:市区为地下隧道,郊外采用高架结构 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既节省人力又节省费用 适用于城市机场专用线或城市中客流相对集中的点对点 运送乘客,必要时,中间可设少量停车站 车辆较地铁和轻轨小,编组2~6节,适用于单向小时1万 人次客运量及以下的情况。
重庆单轨车辆(跨座式)
重庆单轨车辆
日本东京奥运会建设的大客流量独轨交通(1964)
日本千叶都市单轨(悬挂式)
日本北九州小仓线跨座式独轨
悉尼独轨交通
德国中部城市乌伯塔的悬挂式独轨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的名词解释

城市轨道交通的名词解释
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是一种城市内的公共交通系统,利用电力或其他能源驱动的列车在铁轨上运行的交通方式。
它通常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形式。
地铁:地铁系统是一种在地下、地面或高架轨道上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地铁车辆通常较大,设有多个车厢,且可容纳较多乘客。
地铁系统的线路通常较长,涵盖城市各个重要区域。
轻轨:轻轨系统是一种在地面、高架轨道或者地下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比地铁来说,轻轨的运行成本较低,适用于较小型城市或者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
轻轨车辆较小,通常只有几节车厢。
有轨电车:有轨电车系统是一种在地面轨道上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通过电力驱动,可适应城市的交通流量和乘客需求。
有轨电车通常有较高的频率还可在路段上设有多个站台。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点包括:高运输能力、速度快、所需用地相对较少、减少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城市形象等。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在许多大中型城市被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