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学概论(练习7)

企业文化学概论(练习7)
企业文化学概论(练习7)

《企业文化学概论》第六章练习题XX专业X级(X班)《XXXXX》学号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题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号得分评卷人 [名词解释]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论述题] [案例分析题] [本章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企业文化环境因素 2.差异战略 3.文化维模 4.企业文化总体规划二、判断题 1.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社会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分为消费者需求动向、影响消费者需求动向的因素和服务满意度管理。2.一种文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形成,而一旦形成,它又常常是牢固而不易更改的,这就是所说的企业文化惯性。 3.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企业没办法、也不应该进行人为的设计。 4.企业文化建设通常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它常常发端于企业家的个人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策略,并通过企业制度的形式保障实施,最成落实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 5.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而且还是一个科学系统的项目工程,需要按照计划、诊断、实施和调整四个阶段进行管理。三、单项选择题(从中选出一项标准答案) 1、“狮子与羚羊”的故事是用来形容( A )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A.蒙牛 B.联想 C.海尔 D.科龙

2、以下( A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主体。 A.企业家 B.制度 C.员工

D价值观 3、无总称谓是联想推出的(B )文化。 A.执行文化 B.亲情文化 C.客户文化 D.创新文化 4、( A )在1990年的《企业文化和经济学理论》一书中指出,建立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公司建立作为一个可信任的雇主的名声。 A.克雷普斯 B.钱珀思 C.山姆·沃顿 D.雷·克洛克 5.美国著名的麦当劳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公司(D )创始人有着密切的联系。A.克雷普斯 B.钱珀思 C.山姆·沃顿 D.雷·克洛克 6."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礼貌谦虚,顺应时势,感恩戴德"是(B )公司的企业文化口号。 A.索尼 B.松下 C.三星 D.LG 7.真正的成本领先的企业不可能是一个企业群,只能是( D )。 A.企业集团 B.合资企业 C.独资企业 D.一个企业 8.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社会消费者的( D )的相关因素。 A.需求满意度 B.消费满意度 C.心理满意度D.服务满意度 9.服务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 D )的感受过程。 A.客观经验 B.亲身体验 C.社会体验 D.主观经验 10.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很大的( D )作用。 A.限制 B.约束 C.制约 D.促进和制约 11.企业文化建设实质是打破旧有( A ),建立新文化的过程。 A.文化惯性 B.习惯 C.习俗 D.传统惯性 12.企业家勾画了企业文化建设的( B )。 A.发展方向 B.发展蓝图 C.战略发展 D.市场前景 13.以下( A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个体阻力。 A.狭隘的利己主义 B. 结构惯性 C.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 ?D.薄弱的工作耐力 14.以下( C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阻力。 A. 狭隘的利己主义 B.陈旧的价值观念 C.矛盾的领导言行D.模糊的理论指导 15.以下( D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文化理念阻力。 A.结构惯性 B.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 C.薄弱的工作耐力 D.模糊的理论

指导 16.企业文化是由所有成员的( D )累积而成的。

A. 观察

B. 学习

C.能力

D. 习惯四、多项选择题(从中选出2项或2项以上标准答案)1、企业文化的环境因素包括(ABCD)因素。A.经济环境 B.社会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科学技术环境 2、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通用战略主要有(ABC )战略。 A.成本优势 B.差异战略 C.集中一点 D.全面占领 3、影响服务预期满意度的因素包括(ABC )。 A.服务传播 B.企业形象 C.需求水平 D.广告制作 4、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ABC )。 A.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动向 B.影响消费者需求动向的因素 C.服务满意度 D.产品质量 5、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技术环境因素包括(ABCD )。 A.科技的高速发展 B.创新的机会增多 C.研究与开发的预算 D.关于技术变革的法规增多6、影响消费者需求动向的因素包括(ABCD )。 A.文化因素 B.社会因素 C.个人因素 D.心理因素 7、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法律环境因素包括(ABC )。 A.管制企业的立法增多 B.政府机构执法更严 C.社会公众利益团体的力量增强 D.国家干预企业行为更多 8、企业文化建设的阻力来源于(BCD )。 A.行为 B.个人 C.组织 D.理念 9、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阻力包括(ABCD )。 A.文化的惰性 B.陈旧的价值观念 C.文化维模 D.模糊的理论指导 10、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阶段包括(ACD )。 A.企业家 B.员工 C.制度 D.习惯 11、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包括( ABCD)。 A.企业员工行为规范手册 B.内部报刊或信息简报C.企业局域网 D.企业橱窗宣传栏、广告牌 12、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包括(ABCD )。 A.文化专题活动 B.临时不确定的活动安排 C.书面调查或访谈 D.新员工入职,轮岗、晋升培训 13、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步骤包

括(ABCD )。

A.调查分析阶段

B.总体规划阶段

C.实验实施与传播阶段

D.评估调整

阶段 14、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所遵循的原则包括( ABCD)。 A.

针对性 B.灵活性 C.适当性 D.多元性 15、企业文化实验、实施与传播阶

段步骤包括(AB )。 A.建立计划和组织保障体系 B.保证企业文化建设

投入 .进行企业文化系统传播 D.领导和制度作用双管齐下 16、对一个

企业进行文化诊断的人员主要渠道包括(A )。 A.本企业中的具有丰富的

管理经验,资历较深的管理人员; B.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相关部门人员;C.外聘的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 D.企业工会部门五、简答题1、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将面临哪些环境因素?2、企业文化

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分哪几种类型?都有哪些表现形式?3、从企业文

化建设的角度,如何理解企业制度应该适当软化?4、为什么习惯的养成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六、论述题在中国,

一说联想就会想到柳传志,一说海尔就会想到张瑞敏,一说华为就会想

到任正非,请你结合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评述中国企业文化如何建设?七、案例分析题案例:乙公司在决定开展企

业文化建设后,成立了由公司党群工作部、宣传部、市场部组成的企业

文化建设小组,开始独立自主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小组首先

在全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企业文化问卷调查,并派出了多批人员参加各

类企业文化培训和论坛。在经过了半年的工作后,小组向公司高层提交

了企业文化体系草案。公司高层都很认真的研究了草案,书记、总经理

等八位公司班子成员提出了非常具体的修改建议。拿到这些建议,党群

部部长开始头痛了,意见都提得很具体,特别是书记和总经理在一些关键理念上理解还不一致,很难统一。

第一次修改历经了三个月,修改稿提交后,有五位班子成员向党群部要自己上次的修改意见来对照,总经理还专门找党群部部长谈了一次,最后汇集的意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矛盾更加尖锐,部长向书记建议,是否班子开会时研究一下,书记当即表示:“意见没有统一,怎么研究”。时间一天天过去,第三稿还是没有出来,企业文化小组已经不再开会了分析问题:请你设计该公司的企业建设过程。八、本章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指围绕企业,并对企业经营运作产生影响的各种内部和外部条件。2.也称独树一帜或别具一格战略,是企业在客户广泛重视的某些方面力求在本产业中独树一帜,或者说挑选出许多客户普遍重视的一个或多个因素,把自己置于别出心裁的地位上以满足这些需求,从而获得溢价的报偿。3.文化维模是指某种文化圈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作用和自我保护作用;如果文化或异己文化对原有企业文化有破坏作用时,维模功能就会起到“守门人”的作用,拒绝外来文化的侵入。4.企业文化总体规划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它是针对企业文化调查结果的一种系统设计,同时也是战略导向性的建设方向。二、判断题1.正确 2.正确 3. 错误 4. 正确 5. 错误三、单项选择 1.A 2.A 3.B 4.A 5.D 6.B 7.D 8.D 9.D 10.D 11.A 12.B 13.A 14.C 15.D 16.D 四、多项选择 1.ABCD 2.ABC 3.ABC 4.ABC 5.ABCD 6.ABCD 7.ABC 8 .BCD 9.ABCD 10.A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 CD 16.A 五、简答题答案要点 1、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因素有:

(1)企业文化建设的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如何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包括①成本优势战略;②差异战略;

③集中一点战略。(2)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的服务对象—社会消费大众,是指影响社会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包括①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动向;②影响消费者需求动向的因素;③服务满意度管理。(3)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法律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的相关政策,包括①管制企业的立法增多;②政府机构执法更严;③社会公众利益团体的力量增强。(4)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技术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包括①科技的高速发展;②创新的机会增多;③研究与开发的预算;④关于技术革新的法规增多。2、企业文化建设的阻力可以从个体、组织、理念三方面来分析。(1)个人阻力。企业文化建设中个体的阻力来源于人的特性,个体形成企业文化建设阻力的原因有五个,包括①个人习惯;②狭隘的利己主义;③对变化缺乏适应能力;④对风险的疑虑;⑤选择性信息加工。(2)组织阻力。组织并不是个体简单的集合,企业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组织阻力,更多地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方式体现出来,包括①结构惯性;②对已有权力关系和资源分配的威胁;③急于求成;

④领导言行不一。(3)文化理念阻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还面临文化理念的阻力,文化惰性、陈旧价值观念、文化为模以及文化理论的缺失等因素都是阻力的构成因素,包括①文化的惰性;②价值观念的稳定性;

③文化的自我保护。3、从管理的角度说,如果建立了制度的压力结构,

仍有不服从的现象,那就只好增加压力。这样,势必带来又一轮恶性循环。因此,要对制度建设进行适应软化。所谓适度软化:一是要避免单纯强调惩罚。例如,有的企业规定完不成定额,就会有某种形式的处罚;如果在考核评价中处于落后状态,就会影响到未来的晋升与工资水平等等。应该有一个过渡或缓冲,再给予一次机会。二是制度倡导的工作标准和管理模式,不应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如海尔OEC管理法,把班组当天最差的“现身说法”改为当天最好的“现身说法”就体现了这一原则。三是企业制度建设需要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和条件。企业制度的推行,必然会受到内部管理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制度设计之初就需要在企业中创造规范的制度环境和条件,减少将来制度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阻力,避免制度扭曲。四是,正确认识制度建设对于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凡事皆有利弊,制度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固化的过程,随着对制度的深入理解和广泛认同,人们在接受制度文化的同时,又会反对与制度相背的文化,一方面容易让企业拘泥于制度文化,而忽略企业的其他文化;另一方面又会让企业抵制外来文化,抑制吐旧纳新的过程。制度化过程能促使企业井然有序地运行,却又会让企业走上按部就班的道路。

4、第一、习惯利于把企业家的价值观转化为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并得到员工的普遍心理认同。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地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他们以主人翁地姿态,关心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员工积极工作,将自己的劳动融化到集体事业中去,共同创造,分享企业的荣誉和成果,本身又会得到自我实现及其其他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从中受到激励。第二、减少制度成本,习惯形成将决定制度的成本。

当企业的制度形成了员工习惯,企业制度成本就低;反之,制度要求和员工行为“两张皮”时,企业的制度成本则高。这是由于制度是外在约束,当未成为习惯时,没有监督,工人就可能“越轨”或不可能按要求去做,其成本自然就高;而当习惯形成以后,人们自觉的从事工作,制度成本大为降低。第三、习惯使员工形成强烈的“群体意识”,可以改变原来那种从个人角度建立价值观的一盘散沙状态。员工对众多问题认识趋于一致,增加了相互间的共同语言和信任,使大家再较好的氛围

中相互交流和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使企业上下左右的关系较为密切、和谐,各种活动更加协调。第四、习惯对员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它虽然不是明文规定的硬性要求,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即非正式规则体系)以后,某种违背企业文化的言行一经出现,就会受到群体舆论和感情压力的无形约束,同时使员工产生自控意识,达到内在的自我约束。六、论述题答题要点:(一)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主体 2.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3.企业家控制企业文化建设4.企业家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二)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家必须善于从实践中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2.企业家要身体力行,忠实地严守企业的价值观。 3.“企业家”要敢于扬弃旧文化,发展新文化 (三)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发起者2.制度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3.从制度到习惯标志者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地七、案例分析题要点:成立了由公司多个部门和基层单位,老、中、青年三代中层、基层干部参加的企业文化建设小组。董事长(书记)任组长、总经理任副

管理学概论作业答案

《管理学概论》作业 1,1) 管理内涵: 管理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科学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活动或过程. 2)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工作: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 组织工作:为了有效地达成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进行分工协作,合理配置各种资源的过程。领导工作: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达成目标的过程。控制工作: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检查和纠偏活动或过程。 2,1)管理具有二重性。这是指管理具有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营效果的管理活动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和技术进步的比例、协调、配合、效率的要求,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社会属性,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行为也要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制度的规定性,体现所有者和执政党的意志。 2)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科学方法应能通过对事物与事情的观察而对事物本质作出判定,并通过联系不断的观察来对这些本质的确切性进行检验。而管理知识来自本世纪以来,在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管理也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方面。同其他所有技艺一样,管理工作也要利用系统化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采取适宜措施,以获得预期效果。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 3,完成具体任务的人。操作者指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业务的人,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组织所分派的具体的操作性事务。 4,任务环境:资源供应者,服务对象,竞争对手,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等。 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 5,1)组织文化:指组织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组织成员之中的共同理解。 2)组织文化的特点:a客观性,b个异性,c民族性,d稳定性。 3)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主要是它建立了在这个组织中管理者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规范。 对计划工作的影响:确立什么样的目标,计划可以包含的风险程度,决策的重点是长期还是短期的。 对组织工作的影响:可授权给下级管理者的程度,设计工作时对员工自由度的考虑,规范化程度的大小。 对领导工作的影响:运用什么激励技术,采用什么样的领导方式,是否要消除一切不一致。对控制工作的影响:采用何种控制方式,业绩评估时注意什么标准,超过预算时应有怎样的反应。 4)组织文化可能在某特定时间或是某些特定状态是适合的。但随时间与显示条件的改变(国家的竞争,政府管制的改变,快速的经济变迁,创新的科技),这时组织文化是需要适时的做些调整。以下因素回对管理组织文化产生影响:a引人注目的危机,b领导者的转换,c组

语言学概论自测题第3章

一、填空 1、(音素)是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浯音单位。 2.国际音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通常把它放在方括号中,与一般字母区别开来。 3.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具有(音质(音色))、(音高)、(音重(音强))和(音长)四个要素。汉语的音调就是由音高的变化引起的。 4.人类发音器官分分为(动力站(肺))、(发音体(声带和喉头))、(共鸣腔(鼻腔、咽腔和口腔))三大部分。(共鸣腔)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许多不同的因素就是这一部分的变化形成的。 5.音素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其区别的根本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是否受到阻碍。 6.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例如/A/是(舌位低)、(舌位央)、(展唇)。 7.辅音的发音特征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决定的。例如“/p/”的发音部位是双唇.发音方法是清塞音,不送气。 8.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就是(音位)。 9.音位变体可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例如汉语某些方言的“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就是自由变体。 10.汉语音节可分(声)、(韵)、(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可分(韵头)、韵腹和(韵尾)。 11.“四呼”是指(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12.人们在说话时,常常把[toufu](豆腐)说成[touf),这种音变现象叫(脱落)。 二、单项选择题 1,音位是从——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D 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 2.音素i和y的差别是由——的差别形成的。D A音高B.音重C.音长D.音质 3.[p]、[t]、[k)都是——。A A.塞音 B.擦音C.塞擦音D.边音 4.[p…]、[t…]、[k…]三个音素的区别是——C A.发音部位B.发音方法C.送气与否D.清浊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C A.上齿B.上腭C.舌D.下齿 6.元音和辅音最本质的区别是— B A.声带振动与否 B.是否均衡紧张 C.时间延续久暂 D.气流是否受阻 7.元音/o/具有下列发音特征中的B A.不圆唇高元音B.圆唇高元音C.低元音D.前元音 8.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没有发音部位B A.双唇B.齿间C.唇齿D.舌面前 9.与国际音标[xJ相对应的汉语音素是D A.y B.k C.q D.h 10.按“四呼”来给汉语音节中的韵母归类,ong属AX A.开口呼E.齐齿呼C.合口呼D.撮口呼,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着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

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核心观点: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

企业文化学概论(练习7)

《企业文化学概论》第六章练习题XX专业X级(X班)《XXXXX》学号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题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号得分评卷人 [名词解释]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论述题] [案例分析题] [本章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企业文化环境因素 2.差异战略 3.文化维模 4.企业文化总体规划二、判断题 1.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社会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分为消费者需求动向、影响消费者需求动向的因素和服务满意度管理。2.一种文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形成,而一旦形成,它又常常是牢固而不易更改的,这就是所说的企业文化惯性。 3.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企业没办法、也不应该进行人为的设计。 4.企业文化建设通常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它常常发端于企业家的个人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策略,并通过企业制度的形式保障实施,最成落实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 5.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而且还是一个科学系统的项目工程,需要按照计划、诊断、实施和调整四个阶段进行管理。三、单项选择题(从中选出一项标准答案) 1、“狮子与羚羊”的故事是用来形容( A )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A.蒙牛 B.联想 C.海尔 D.科龙 2、以下( A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主体。 A.企业家 B.制度 C.员工

D价值观 3、无总称谓是联想推出的(B )文化。 A.执行文化 B.亲情文化 C.客户文化 D.创新文化 4、( A )在1990年的《企业文化和经济学理论》一书中指出,建立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公司建立作为一个可信任的雇主的名声。 A.克雷普斯 B.钱珀思 C.山姆·沃顿 D.雷·克洛克 5.美国著名的麦当劳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公司(D )创始人有着密切的联系。A.克雷普斯 B.钱珀思 C.山姆·沃顿 D.雷·克洛克 6."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礼貌谦虚,顺应时势,感恩戴德"是(B )公司的企业文化口号。 A.索尼 B.松下 C.三星 D.LG 7.真正的成本领先的企业不可能是一个企业群,只能是( D )。 A.企业集团 B.合资企业 C.独资企业 D.一个企业 8.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社会消费者的( D )的相关因素。 A.需求满意度 B.消费满意度 C.心理满意度D.服务满意度 9.服务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 D )的感受过程。 A.客观经验 B.亲身体验 C.社会体验 D.主观经验 10.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很大的( D )作用。 A.限制 B.约束 C.制约 D.促进和制约 11.企业文化建设实质是打破旧有( A ),建立新文化的过程。 A.文化惯性 B.习惯 C.习俗 D.传统惯性 12.企业家勾画了企业文化建设的( B )。 A.发展方向 B.发展蓝图 C.战略发展 D.市场前景 13.以下( A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个体阻力。 A.狭隘的利己主义 B. 结构惯性 C.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 ?D.薄弱的工作耐力 14.以下( C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阻力。 A. 狭隘的利己主义 B.陈旧的价值观念 C.矛盾的领导言行D.模糊的理论指导 15.以下( D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文化理念阻力。 A.结构惯性 B.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 C.薄弱的工作耐力 D.模糊的理论

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第三章 语 音

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第三章语音 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1分) 1.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2.音节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3.音素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4.音标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5.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6.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7.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8.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方法。 9.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10.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11.自由变体一个音位包含多个变体,各个变体出现需要一定条件,这样的音位变体就是自由变体 二、填空(9分,每空0.5分)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重)、(音长)、(音质)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三、判断正误(8分,每小题0.5分) 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2.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发音是音重不同。(×) 3.儿童的声音和成人的声音差别是音长不同。(×) 4.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气流是否强,都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5.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6.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 ) 7.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上齿。(×) 8.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 9.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10.元音[y]和[u]是舌位前后不同,其它方面的特点是一样的。(√) 11.音素[a]和[ɑ]的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12.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13.[p"]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互补关系。(√) 14.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发音时音素可以任意变化。(×) 15.[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16.汉语的"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四、单项选择题(13分,每小题1分)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 )。 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 )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 )。 A.u c h B.y ts" x C.u ch h D.x y k 4.下列说法,(A )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5.下列说法,只有(D )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 )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企业文化学概论3

《企业文化学概论》第三章练习题 [名词解释]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论述题] [案例分析题] [本章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企业愿景 2、企业价值观 3、企业道德 4、企业制度文化 二、判断题 1、企业精神就是企业家的精神。(X ) 2、价值是个经济范畴。(X ) 3、企业道德是一种企业意识。(√) 4、诚实是企业道德的基本原则。(X ) 5、企业价值的对象是多重的。(√) 三、单项选择题(从中选出一项标准答案) 1、企业精神是员工追求的(A )。 A价值尺度 B生活方式 C奋斗目标 D内在动力 2、企业精神是( C )追求的价值尺度。 A经营者 B管理者 C员工 D股东 3、( B )是企业精神的塑造者。

A企业职工 B企业家 C经营者 D管理者 4、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就强烈地在( D )的各个方面显示它的影响。 A企业行为 B企业管理 C企业经营 D企业文化 5、优秀的企业精神可以提升( B )。 A企业效益 B企业形象 C企业利润 D企业知名度 6、价值关系是( A )。 A客观的工资 B主观的 C社会的 D个体的 7、共享价值观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能产生( D )。 A晕轮效应 B规范效应 C激励效应 D链锁效应 8、企业价值观的作用除链锁效应、促使企业作出反映外,还应包括( C )。 A提高劳动效率 B增强竞争力 C引导员工行为 D提高社会效益 9、企业价值观的修正就是对原有价值观的( C )。 A否定了 B保留 C扬弃 D继承 10、企业道德是( C )的研究对象。 A企业管理学 B组织行为学 C企业伦理学 D企业文化学 11、企业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企业行为 B企业道德 C企业决策 D企业目标 12、企业道德的主体是( A )。 A 企业 B 管理者 C 员工 D 消费者 13、现阶段,建立企业道德约束机制主要是建立( B )约束机制。 A企业公共道德 B企业社会道德 C企业环境道德 D企业人际道德14、《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中提出( D )理论。 A“CIS”理论B“7精神” C“5W”模式D“7S”理论 15、制度文化是( A )的载体。 A精神文化 B社会文化 C企业文化 D传统文化 16、( C )是精神文化的产物,也是精神文化的载体。 A企业文化 B传统文化 C制度文化 D社会文化 四、多项选择题 (从中选出2项或2项以上标准答案) 1、企业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业(ACD )。 A领导体制 B理想愿景 C组织机构 D管理制度 2、企业道德约束机制包括企业(BCD )。 A风尚道德约束B公共道德约束C人际道德约束D环境道德约束

企业文化学概论

名词解释 1.风险型企业文化:企业必须敢于顶着竞争中的巨大风险,根据市场很快反馈回来的 信息,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因而,领导提倡创新的价值观,鼓励创新精神,是这类企业文化的典型特征。 2.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经 营方法和行为准则的判断标准。这种判断标准,实质上也是企业为获取成功而对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经营方法和行为准则所做出的价值取向。 3.企业文化网络:是指在企业中传播价值观、企业英雄人物的事迹等非正规传播渠道。 这个渠道也是企业内部基本的、非正规的交流沟通方式。 4.企业文化冲突:是指企业在并购、重组等发展过程中,因国家、民族文化差异、企 业新旧文化差异或总体与局部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不同形态的文化或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和相互融合的过程。 5.差异战略:也称独树一帜或别具一格战略,是企业在客户广泛重视的某些方面力求 在本产业中独树一帜,或者说挑选出许多客户普遍重视的一个或多个因素,把自己置于别出心裁的地位上以满足这些需求,从而获得溢价的报偿。 6.企业愿景:是“企业蓝图”,是企业努力要达到的境界,是企业成员所共同持有的 意象和景象。它为企业使命和企业价值观的确立,激发起一种强烈的感召力量。 简答题 1.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P23(看书P24表格) 大内认为,大部分的美国企业都是A型组织。日本的企业属于J型组织。为此,他提出了“Z 型组织”的概念,认为美国公司要借鉴日本的经验,就要向Z型组织转化。Z型组织符合美国文化,又兼备了日本企业管理的长处。大内提出,为了建立“Z型组织”,必须建立一种“Z型文化”。 Z理论是由美国日裔学者威廉.大内在1981年出版的《Z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其研究的内容为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系。 威廉.大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企业管理硕士,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企业管理博士学位。 他从1973年开始专门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提出了Z理论。如今,他是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的管理学教授。 在Z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大内选择了日、美两国的一些典型企业进行研究。这些企业都在本国及对方国家中设有子公司或工厂,采取不同类型的管理方式。大内的研究表明,日本的经营管理方式一般较美国的效率更高,这与此无关0世纪年代后期起日本经济咄咄逼人的气势是吻合的,作者因此提出,美国的企业应该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企业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他把这种管理方式归结为Z理论型管理方式,并对这种方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称为"Z理论"。该书在出版后立即得到了广泛重视,成为80年代初研究管理问题的名著之一(《Z理论》、《成功之路》、《日本的管理艺术》、《公司文化》)一起被称为美国管理"四重奏",其中《日本的管理艺术》作者之一帕期卡尔与大内一起研究日本的管理)。 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大内把由领导者个人决策、员工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的企业称为A型组织,他认为当时研究的大部分美国机构都是A型组织。A型组织的特点为: 1、短期雇用; 2、迅速的评价和升级,即绩效考核期短,员工得到回报快; 3、专业化的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第三章语音 四、分析题 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写出下列元音: ①舌面后半低不园唇元音——[V] ②舌面前半高不园唇元音——[e] ③舌面前低不园唇元音——[a] ④舌面后高园唇元音——[u] ⑤舌面前高园唇元音——[y] ⑥舌面后半高不园唇元音——[+] 2.分析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 ①[?]:舌面后、不送气、浊塞音。 ②[v]:唇齿、浊檫音。 ③[x]:舌面后、清檫音。 ④[p']: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⑤[Φ]:双唇、清檫音。 ⑥[ts']:舌尖前、清、塞檫音。 ⑦[m]:双唇、浊、鼻音。 ⑧[b]:双唇、浊、塞音。 3.说明下面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①[p]-[p']:发音方法不同,[p']是送气音,[p]是不送气音。 ②[g]-[k]:发音方法不同,[g]是浊塞音,[k]是清塞音。 ③[m]-[n]:发音部位不同,[m]是双唇鼻音,[n]是舌尖前鼻音。 ④[p]-[k]:发音部位不同,[p]是双重音,[k]是舌尖后音。 ⑤[s]-[z]:发音方法不同,[s]是清檫音,[z]是浊檫音。 ⑥[u]-[o]:舌位高低不同,[u]是后高圆唇元音,是后半高圆唇元音。 ⑦[ts]-[ts']:发音方法不同,[ts ]是清不送气塞檫音,[ts']是清送气塞檫音。 ⑧[y]-[i]:唇的圆展不同,[y]是圆唇元音,[i]是不圆唇元音。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音标?什么是国际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音符号就是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上目前通用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记音符号。 2.汉语拼音是不是音标?为什么? 汉语拼音字母也是一种音标,从基本情况来看,它是用来标写汉语音素的一种符号。 3.汉语拼音方案中的p、h、ü、ê、z、d、k,国际音标中是怎样写的? [p?],[x],[y],[?],[ts],[t],[k?] 4.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汉语的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实就是音高的变化形式,同样的音素组合,声调不同,音高不一样,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例如汉语拼音的shu zi,加上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数字”、“梳子”,可见,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汉语或英语的例子来说明吗?

企业文化概论

企业文化概论(精选) 一、动力 -岁月熔金,我们已走过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目标的变化并不空洞,他代表了公司的化茧成蝶,他代表了公司的凤凰涅槃。 -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是学习和创新这一对DNA,培育出了企业文化,凝练成了的价值追求。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企业成长的阶梯。在市场经济时代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学的更快的能力。 -创新意味着求变,意味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新旧的碰撞需要融合。 - 由于无际,我们仰望星空、志存高远、才使发展有了无限的空间和方向;为了创新,我们持续学习、锐意进取、才使发展有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能量。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二、形成 -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公司全体上下员工在践行使命的历程中所提炼和导入,并为企业家所倡导、为员工所认同的价值理念、群体意识、行为方式,以及渗透其中的思维模式和体现在外的形象特色的总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现代管理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做人、做事、做企业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文化有着深刻的成因:

---发展的需要。为支撑和引领发展战略,必须有一套包括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形象识别体系以及学习文化、创新文化、融合文化、争先文化、目标文化、效率文化、治理文化、品牌文化等专项文化在内的企业文化体系来适应。 --继承的需要。。。。。。发展于和平建设之时,壮大于改革开放之际,在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等优良传统,这些传统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优良基因,必须得到传承和弘扬。 --融合的需要。为适应融合队伍、整合企业的需求。随着事业的拓展,引进人才力度的加大加快,员工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受原地域、环境、和工作性质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想法和观念,为实现统一的意志、激发共同的追求,必须有共同的企业文化体系来融通和凝聚。 ---管控的需求。适应并完成公司管理机制模式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一个体系,由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形象识别等部分构成,包括基本工作方针和战略指导思想,代表全体员工的信念与追求,表明我们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包括企业发展规律、行业发展规律、本企业发展规律)和文化规律的认识和尊重,记录了我们把理想成功付诸实践的过程。 企业文化是行业的文化、动态的文化、融合的文化、人本的文化。 行业的文化:最大限度的吸收同行业的传统文化和创造的优秀传统与思维、行为方式,,特别是行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优秀基因,并在此基础上营造现代企业文化。 动态的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不断完善,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与深刻变化的社会,坚持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的开放性文化。

第一章 品牌概论

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在品牌管理上的六大差距 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在品牌管理上的差距一:几乎不存在对品牌价值的准确定位,品牌核心价值不 清晰、缺乏个性、品牌气质趋于雷同。 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在品牌管理上的差距二:企业在战略上缺乏定力,广告表现诉求主题月月新、年年变,成了信天游,没有传达出同样的核心价值。 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在品牌管理上的差距三:传播容易追逐市场热点,突出产品的具体细节,忽视品牌整体价值感与品牌威望的提升。 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在品牌管理上的差距四:对广告依赖过高,没有用品牌核心价值统帅企业的一切营 销活动,导致品牌建设成本极高。 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在品牌管理上的差距五:急功近利,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与内外环境,轻率地使用一些有短期效果而会伤害品牌核心价值战术。 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在品牌管理上的差距六:品牌资产单薄,品牌溢价能力极低。 第一章品牌与品牌战略概论 第一节品牌的内涵 一、品牌定义。(美国营销协会):品牌是用来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的货物或劳务的名称、名词、符号、象征或设计或其组合,以其与其他竞争对手相区别。品牌的基本功能是把不同企业间的同类产品区别开来,使竞争者间的产品不致混淆。它主要包括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和商标。品牌名称是品牌中可以用语言称呼的部分,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是美国著名品牌名称,长虹、海尔是中国著名品牌名称;品牌标志是品牌中易于识别,但不能用语言称呼的部分,如记号、符号、图像、图案、色彩等;商标实质上是一种法律概念,是指经过注册登记受到法律保护的品牌或品牌的一部分,它作为区 通过上述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品牌并不单建立在功能性、标识性的基础上,而是客户依靠自己得到的信息、感性化的认知、丰富的联想与想像构成。在品牌认知过程中,客户将品牌所传递的精神、态度,通过自己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场景中,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定义与情感。 二、品牌剖析 1、品牌的六层内涵。品牌的要点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或服务。最好的品牌传达了质量的保证,然而品牌还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符号,品牌是品牌形式和品牌内容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体。一个品牌能表达出六层意思。 (1)、属性。一个品牌首先给人带来特定的属性,属性是品牌所能带来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特征。 (2)、利益。消费者不是购买属性,而是购买利益。属性需要转化成功能或情感利益。

2016管理学概论作业及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多选题 1.【第00章】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时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 A 以人为本 B 注重经济性 C 以目标为中心 D 随机应变 判断题 2.【第00章】提高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提高组织中管理者的素质。 正确错误 单选题 3.【第01章】卡尔森以前只是只有宾馆的管理经验而无航运业的管理经验,但他被聘为泛美航空公司的总裁后,短短三年就使得这家亏本企业成为高盈利企业。对此,您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 最高管理者不需要专业知识,只需要善于学习就可以了。

B 成功的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C 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人的管理,高层管理着搞好人际关系就可以成功 D 碰巧而已,只能说明卡尔森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单选题 4.【第01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 A 组织 B 预测 C 预防 D 计划 单选题 5.【第01章】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A 实践性 B 复杂性 C 科学性

D 变动性 多选题 6.【第01章】基本的管理职能包括: A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 判断题 7.【第01章】所谓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正确错误 判断题 8.【第01章】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计划。 正确错误

判断题 9.【第01章】在实际工作中,管理的重点可以归结为抓瓶颈和搭平台。正确错误 判断题 10.【第01章】效率与效益相比较,效率是第一位的。 正确错误 判断题 11.【第01章】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正确错误 单选题 12.【第02章】组织是由哪三项要素组成的? A 目标、成员和结构 B 目标、部门和效率

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21世纪工商管理特色教材 张国梁《企业文化管理》 第1章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理解企业文化的概念,掌握企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企业文化的主要理论,了解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发展的主要阶段。 先导案例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美国分公司 日本的本田汽车公司美国分公司,只有高层管理者来自日本,其余职工(包括中级管理人员与普通工人)都是美国人。这些美国人原本是在美国3家较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中工作的。该公司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都超过了美国的同行。本田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美国《华尔街杂志》于1983年对该公司的经验进行了报道:“本田公司美国分公司突出的做法是缩小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地位上的差别,把工人当做群体的一分子。每个人,不论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同样都在本田的餐厅就餐,公司也没有为高级职员专设的停车场。职工被称作‘合伙人’. ”这就是说,本田公司美国分公司的成功,应归功于高层管理者“重视人、尊重人、团结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而这一点,恰恰是

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精髓,本田汽车美国分公司就是靠优秀的企业文化而制胜的。 1.1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学说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应该首先了解“文化”的概念,进而再来具体分析企业文化的含义。 1.1.1 什么是文化 了解什么是“文化”,是研究企业文化的逻辑起点。 “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有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刘向的《说苑》中,原文为:“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尔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文化被理解为文治教化。 自从19世纪后期现代文化学的诞生,人们对文化才从科学的角度有了全新的解释。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取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泰勒肯定文化是人后天的习得和创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他把文化仅仅局限于人的精神方面。随后,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亨根斯、维莱等人对泰勒的定义进行了修正,把文化定义为:“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企业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全

第1章导论课后题答案 1.什么是企业文化? 国外:①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强调要把企业建立成一种人人都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共有的价值观 国内: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广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 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2.企业文化有哪些要素构成? 五要素说: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与文化仪式、文化网络 八要素说:贵在行动,紧靠顾客,鼓励革新、容忍失败,以人促产,深入现场、以价值观为动力,不离本行,精兵简政,辩证处理矛盾。 3.企业文化有哪些特性? ①科学性与人文性②民族性③系统性④时代性⑤多样性 4.企业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①“塑造人”的作用②导向作用③约束作用④激励作用⑤辐射作用⑥阻抑作用 5.为什么说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企业文化理论是在以前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创新而成的。企业管理从科学技术、经济上升到文化层面,是管理思想发展上的一场革命,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其主要贡献在于其实现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统一、工作与生活的统一、管理与被管理的统一、约束与自由的统一、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 等的统一。特别是,企业文化正在把人对物的管理以及被西方历史传统分割开来的人的物质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努力统一于企业管理之中。 6.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①创新与变革文化②人本与能本文化③差别与差距文化④学习与超越文化 ⑤虚拟与借力文化⑥速度与效率文化⑦协作与共享文化⑧信用与信誉文化⑨知识管理 第2章企业精神文化课后题答案 1.什么是企业哲学? 企业进行各种活动、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总体观点和综合方法,是企业一切行为的根本指导思想。一般企业哲学可以分为时间哲学、系统哲学、权威哲学、人性哲学等。 2.什么是企业精神? 一个企业中大多数乃至全体职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状态、意志状态、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其特征为:现实性、共同性和普遍性、稳定性与动态性、独创性与创新性、务实和求精性、时代性。 3.如何培育企业精神? ①找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精神 ②使这一最适合的精神引起全体职工的共鸣,变成全体职工共享的精神财富 ③以这一最适合的精神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实践活动,使之物化,并在实践中丰富和 发展这种精神。 4.什么是企业价值文化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思想为导向。 5.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最低层次一一将人视为手段 最高层次一一将人视为目的 最低层次一一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最高层次一一满足人的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管理学概论作业[1]

《管理学概论》作业 1,管理内涵及基本职能 答:1) 管理内涵: 管理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科学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活动或过程. 2)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工作: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 组织工作:为了有效地达成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进行分工协作,合理配置各种资源的过程。领导工作: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达成目标的过程。控制工作: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检查和纠偏活动或过程。 2,管理的特点是(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 答:1)管理具有二重性。这是指管理具有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营效果的管理活动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和技术进步的比例、协调、配合、效率的要求,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社会属性,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行为也要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制度的规定性,体现所有者和执政党的意志。 2)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科学方法应能通过对事物与事情的观察而对事物本质作出判定,并通过联系不断的观察来对这些本质的确切性进行检验。而管理知识来自本世纪以来,在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管理也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方面。同其他所有技艺一样,管理工作也要利用系统化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采取适宜措施,以获得预期效果。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 3,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区别: 答:完成具体任务的人。操作者指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业务的人,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组织所分派的具体的操作性事务。 4,了解任务环境与一般环境的因素 答:任务环境:资源供应者,服务对象,竞争对手,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等。 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 5,组织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如何管理组织文化 答:1)组织文化:指组织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组织成员之中的共同理解。 2)组织文化的特点:a客观性,b个异性,c民族性,d稳定性。 3)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主要是它建立了在这个组织中管理者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规范。 对计划工作的影响:确立什么样的目标,计划可以包含的风险程度,决策的重点是长期还是短期的。 对组织工作的影响:可授权给下级管理者的程度,设计工作时对员工自由度的考虑,规范化程度的大小。

企业文化的概述

企业文化的概述 企业文化的概述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 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

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而脱离企业管理实践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3、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企业文化学概论(练习1)doc

《企业文化学概论》第一章练习题 学号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早期也叫人际关系学说,是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的成果,来研究组织管理中人的行为动机和人与人、人与组织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2.六“西格玛”理论 3.蝴蝶效应 4.企业可持续发展 2.六“西格玛”理论是一种理念,它追求以客户为中心,这种管理方法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3.蝴蝶效应是混沌理论中的术语,它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在建立地球大气计算机模型中发现的空气流蝴蝶状计算机模型,它反映了处在这一系统状况的演进轨迹有着高度的敏感型:蝴蝶翅膀细微颤动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 4.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如何获取和保持持续性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同时兼顾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是如何获取并保持持续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二、判断题 1.跨国公司完全是一个单纯规模大小的概念。( X ) 2.计划与执行职能的分离是泰勒对组织管理的最大贡献。( ) 3.例外原则就是指高级管理者在组织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任何规章制度对他都没有约束力。( X ) 4.企业文化的两个属性是管理属性和文化属性。(X )

5.世界500强企业树立的企业核心理念几乎完全与商业利润有关。( X ) 三、单项选择题 1.《追求卓越》一书批评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居统治地位的( )管理方式。 A.经验主义 B.教条主义 C.理性主义 D.非理性主义 2.( )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依据组织成员的职位、责任和权力及相互关系,明确划分而成的组织体系。 A.秘密组织 B.公开组织 C.非正式组织 D.正式组织 3.1943年,( )在《人类动机的理论》等著作中提出了“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A.梅奥 B.马尔库塞 C.马斯洛 D.马尔蒂尼 4.麦格雷戈在( )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X-Y”理论。 A.《科学管理原理》 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C.《管理实践》 D.《企业的人性方面》 5.下面( )提出了著名的Z理论? A.威廉二世 B.鲍威尔 C.威廉·大内 D.德鲁克 6.( )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正式诞生。 A.《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B.《Z理论》 C.《企业文化》 D. 《追求卓越》 7.提出未来企业经营八大原则的著作是( )。 A.《美国企业精神》 B.《Z理论》 C.《企业文化》 D. 《追求卓越》 8.企业文化管理的发祥地是(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日本 9.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管理停滞不前的原因是( )。 A.缺乏创新 B.缺乏人才 C.缺乏资金 D.缺乏技术 10.彼得·圣吉指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 )。 A.学习 B.沟通 C.管理 D.创造 11.企业再造理论最先由( )提出。 A.詹姆斯·钱皮 B.迈克尔·哈默 C.迈克尔·乔丹 D.迈克尔·波特 12.标志着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产生的著作是( )。 A.《企业文化》 B.《企业的人性方面》 C.《企业再造》 D.《第五项修炼》 13.供应链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 )提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